聯想ThinkPad
Tablet平板電腦支持列印功能,不過價格是4999元(網上看到,不一定正確),你的列印機還得是無線列印,才可以列印,蘋果IOS4.2以後也支持。還不如把卡拿出來插電腦上再列印,不過看2012年新產品會不會有更多的支持列印,
最重要的是目前很少有列印機與新系統配套,是列印機而不是平板的原因
有貼子稱《索尼S1平板通過藍牙使用寶麗來Poto照片列印機成功》
請試著用各種方法來達到你的目標吧
⑵ 高科技有哪些新名詞
1、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人工智慧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可以設想,未來人工智慧帶來的科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人工智慧可以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人工智慧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
2、AIBO機器狗:2017年11月1日,日本索尼公司發布了狗型家用機器人「aibo」。新型「aibo」搭載了人工智慧,能夠自己靠近主人,發出有個性的叫聲。這是1999年發售的世界首台家用機器人「AIBO」的新機型。
3、智能垃圾桶:採用先進的微電腦控制晶元、紅外感測探測裝置、機械傳動部分組成,是集機光電於一體的高科技新產品,當人的手或物體接近投料口(應感窗)約25cm—35cm時,垃圾桶蓋會自動開啟,待垃圾投入3-4秒後桶蓋又會自動關閉。
人、物不需接觸垃圾桶,徹底的解決了傳統垃圾桶對使用者存在的衛生感染的隱患,能有效杜絕各種傳染性疾病通過垃圾進行傳播和防止桶內垃圾氣味溢出。
4、石墨烯電池:利用鋰離子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開發出的一種新能源電池。美國俄亥俄州的Nanotek儀器公司利用鋰離子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開發出一種新的電池。
5、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
⑶ 史蒂夫·喬布斯傳的出版幕後
為寫傳記三邀沃爾特·艾薩克森
2004年的初夏,史蒂夫·喬布斯給《時代》雜志當時的總編沃爾特·艾薩克森打電話約他見面聊天。見面後,喬布斯告訴艾薩克森,想讓他為自己寫一本傳記。艾薩克森以喬布斯還處在事業波動期為由,他拒絕了這個請求。「現在還不是時候。再等個十年二十年,等你退休了。」艾薩克森所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喬布斯已經確診癌症9個月,喬布斯在接受癌症手術之前給艾薩克森打的電話。
艾薩克森的愛因斯坦傳記出版後,在帕羅奧圖的一個新書活動上,喬布斯再次把艾薩克森拉到一邊提出,以他為主題的書肯定很有意思。
「也許將來的某個時刻吧。」喬布斯的堅持讓艾薩克森很為難,但他還是拒絕了。他覺得這跟喬布斯非常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的個性不符。
到了2009年,喬布斯的妻子勞倫·鮑威爾找到艾薩克森,直言不諱地說:「如果你真的打算寫一本史蒂夫的書,最好現在就開始。」當時,喬布斯剛剛第二次因病休息。就在那個時候,艾薩克森決定要寫這本書了。
回歸真實的傳記
讓艾薩克森驚喜的是,喬布斯承諾不會干涉這本書的寫作過程,甚至不會提前閱讀它。「這是你的書,」他說,「我不會看的。」
2009年新年前夜的傍晚,喬布斯從帕羅奧圖的家中給艾薩克森打來了電話。當時他的妻子勞倫和三個孩子去滑雪了,而他健康不佳未能成行。他跟艾薩克森聊了一個多小時,這就是後來的《史蒂夫·喬布斯傳》的初次采訪。
「我小的時候,一直都以為自己是個適合人文學科的人,但我喜歡電子設備,」他說,「然後我看到了我的偶像之一,寶麗來創始人埃德溫·蘭德說的一些話,關於既擅長人文又能駕馭科學的人的重要性,於是我決定,我要成為這樣的人。」
聽筒那一邊的艾薩克森領會到,這是喬布斯在向自己暗示這本傳記的主題。他覺得這主題還算合理。艾薩克森在寫富蘭克林和愛因斯坦時,也注意到,一個具有強烈個性的人身上集合了人文和科學的天賦後所能產生的那種創造力。他相信這種創造力也是在21世紀建立創新型經濟的關鍵。
2011年8月,喬布斯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到了骨骼和身體其他部分,醫生們也束手無策。他要求艾薩克森去看看他。那時的喬布斯蜷縮在床上,穿著卡其色的短褲和白色套頭衫,瘦骨嶙峋。在進行了2個小時的談話後,喬布斯說起,自己當初對寫傳記這件事其實很恐懼、很顧慮。
「那你當初為什麼要做呢?」艾薩克森問。「我想讓我的孩子們了解我。」喬布斯說,「我不經常在他們身邊,我希望他們知道這是為什麼,並理解我做的事情。另外,在我生病以後,我意識到如果我死了,其他人肯定會寫我,而他們根本不了解我。他們會全都搞錯。所以我想確保有人能聽到我說的話。」
在為這本傳記而作的兩年采訪里,喬布斯從未問過艾薩克森在書里寫了什麼、有什麼結論。但這次,他對艾薩克森說:「我知道你的書里會有很多我不喜歡的內容。」艾薩克森含笑點了點頭。
「很好。」喬布斯說。「這樣他就不會看起來像是本內部著作。我一時半會兒不會讀它,因為我不想被氣瘋。可能我一年後會讀——如果我還在的話。」
喬布斯的妻子勞倫同樣鼓勵艾薩克森坦率地描述喬布斯的全部:他的優點和缺點。「他的生活以及性格中,有一部分是非常糟糕的,這是事實。」一開始,她就告訴艾薩克森,「你不用為他掩飾。他很擅長講故事,但他的故事本身也非常精彩,我希望看到整個故事都被如實地敘述。」勞倫同樣沒有要求提前看到書的內容。
喬布斯的一生所為
對於被神化了的喬布斯,艾薩克森認為自己已盡自己所能公正地去平衡不同意見,並對信息來源做到透明。他在書里記載了喬布斯過山車一般的人生和熾熱強烈的個性,也記錄了喬布斯與蘋果的創新。
艾薩克森認為,喬布斯對完美的狂熱以及積極的追求徹底變革了六大行業:個人電腦、動畫電影、音樂、電話、平板電腦和數字出版。他還重新描繪了零售連鎖行業的畫面。他通過開發應用程序,為數字內容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市場。他不僅製造出革命性的產品,還在自己的第二次努力下成就了一家充滿生命力的公司,這家公司繼承了他的基因,集中了一群極富想像力的設計師和大膽創新的工程師。在這里,想像力的跳躍與高超的工程學技術被結合到一起,喬布斯和他的同事們能夠以全新的方式思考:他們開發的不僅是針對目標人群的普通的產品改進,而是消費者還沒有意識到自身需求的全新的設備和服務。
「他不是眾人盡可效仿的模範老闆,或是人類楷模。他就像被惡魔驅使一樣,可以讓身邊的人狂怒和絕望。但他的個性、激情與他的產品之間是相互關聯的,就好像蘋果的硬體和軟體一樣,各為整體系統的一部分。因此,他的故事既有啟發性,也有告誡意義,其中充滿了創新、品質、領導力和價值觀方面的經驗。」艾薩克森說。
⑷ iPad商標侵權案是怎麼回事
對於這個案子,我覺得去中國法院網上去看看吧,那裡幾乎包括了所有的中國所發生的案件。。。畢竟作為中國最大的法院網,它還是比較理性的,相比較網上其他言論而言還是比較公正的。。以下摘自中國法院網
iPad是美國蘋果公司推出的平板電腦,所到之處無不引發搶購風潮,在中國大陸平板電腦市場上,更是佔領了銷售份額的70%以上。然而,蘋果公司可能做夢也沒想到,其會因商標問題與一家中國公司鬧到短兵相接的地步。一邊是富可敵國的全球最大上市公司,一邊是名不見經傳甚至瀕臨破產的深圳唯冠,這場「大象」與「螞蟻」的較量,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又該何去何從?能給人什麼啟示?
庭上的激辯
應該說,蘋果公司在中國推出iPad之時,已經知道該商標權還在深圳唯冠手中,它向中國商標局、深圳唯冠申請轉讓商標未果,2010年4月,就聯合英國IP公司將深圳唯冠告上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iPad商標的專用權歸原告所有,並賠償其經濟損失400萬元。
法庭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辯。
原告稱,2009年,蘋果公司與唯冠達成一項協議,唯冠台北公司將iPad全球商標以3.5萬英鎊的價格轉讓給IP公司,其中包括在中國注冊的兩個商標。因此,被告應履行將涉案商標轉讓給原告的義務。
深圳唯冠卻認為,唯冠國際系香港上市公司,有7個子公司。台灣唯冠在歐盟、韓國等國家共獲得8個iPad注冊商標專用權。中國大陸的iPad商標則由深圳唯冠擁有。
深圳唯冠認為,蘋果公司是從台灣唯冠手中購買的iPad商標專用權,當時具體處理交易的員工麥士宏,其授權書的內容和簽名蓋章均是台灣唯冠。而深圳唯冠和台灣唯冠雖然同屬於唯冠國際的子公司,但二者並不是隸屬關系,股權也沒有交叉關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民事主體,因此,這一合同對深圳唯冠不具有約束力,蘋果公司購買的iPad商標專用權,並不包含中國內地。
蘋果公司辯稱,台灣唯冠即使沒有對大陸iPad商標的處置權,但由於台灣唯冠負責人楊榮山同時也是深圳唯冠的法定代表人, 從法律上來說,這足以構成表見代理。
「表見代理」是指雖無代理權但表面上有足以使人信為有代理權而須由本人承擔法律後果的代理。
對此,深圳唯冠認為,其從未授權過任何人轉讓iPad商標專用權,更沒有提供法律規定的合同、公章、印鑒等形成表見代理的要素,因此,表見代理根本不成立。
2011年12月,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本案商標轉讓合同系原告IP公司與台灣唯冠簽訂,被告深圳唯冠沒有參與談判,也沒有授權他人處分其商標及訂立商標轉讓合同,且商標轉讓合同簽訂人與被告之間的表見代理亦不成立,涉案的商標轉讓合同對被告無約束力。法院遂判決駁回了兩原告的訴訟請求。
兩原告不服,上訴至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據悉,二審將於2月29日開庭。
與此同時,深圳唯冠也向蘋果公司發起了訴訟反擊,主要針對蘋果在華的經銷商:在深圳起訴順電,在惠州起訴國美,在上海起訴蘋果的經貿公司。
庭外的較量
訴訟之外,蘋果公司和深圳唯冠也展開了一系列輿論攻防戰。
深圳唯冠利用一切機會為自己辯護,2月17日更是高調召開媒體發布會,唯冠國際創始人楊榮山自侵權案以來首次現身,深圳唯冠債務重組代理公司和君創業主席李肅及代理律師馬東曉等,悉數到場。
楊榮山回憶說,唯冠1998年下半年開始設計名為iPad的產品,2000年在香港做了iPad的上市發布會。由於推出的時機過早,並且採用CRT顯示的觸摸屏非常容易出現誤操作,雖然產品已經賣到了世界各地,但並沒有在市場上引起太大的反響。
楊榮山說,當時的唯冠發展勢頭一片大好,曾位列全球前五大顯示器製造商。他們開始研製下一代iPad產品,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將唯冠的產值做到300億港幣以上。然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唯冠國際最大客戶寶麗來破產,欠款無法收回,公司經營由盛轉衰。
2009年,英國名為I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的公司找到台北唯冠稱,iPad商標與其公司名縮寫相近,希望能購買該商標,並多次承諾不與唯冠進行同業競爭。
由於當時唯冠正面臨財務危機,計劃進行收縮,本已准備出讓商標,但由於IP公司出的價格太低,唯冠並沒有同意。「可IP當時威脅唯冠,如果不出售,就會在海外起訴唯冠,當時陷入經濟困境的唯冠,只好低價出售,該交易本來就有失公平。」
令楊榮山沒有想到的是,隨後不久,IP公司就以10英鎊的象徵性價格,將iPad商標轉讓給了蘋果公司。而當時IP公司派來與唯冠談判的律師,也被證實用的是假名字。楊榮山這才明白,IP公司是蘋果公司通過「精心設計」成立的。
李肅指出:「蘋果手中的iPad商標是用不正當的欺詐手段取得的,我們正在委託美國公司訴蘋果公司。」
楊榮山表示,台北唯冠只擁有iPad海外商標權,iPad大陸商標權在深圳唯冠手裡。對此蘋果也是認可的,所以2010年蘋果曾以正在和唯冠洽談購買iPad商標為由,要求香港法院對唯冠發放禁制令。後來八家銀行查封唯冠後,蘋果也分別同這八家銀行商討購買iPad商標權。
馬東曉在發布會上也表示,先避開台灣唯冠有無權利出售深圳唯冠所持有的iPad商標問題不談,iPad大陸地區的商標注冊是深圳唯冠在國家商標局注冊的,合法轉讓的手續並未完成。
據馬東曉介紹,IP公司曾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出撤銷深圳唯冠iPad商標專用權的請求,深圳唯冠向商標局提供了2008年、2009年、2010年這三年內生產的iPad商標產品,才得以保住iPad商標專用權。
楊榮山表示,外界說唯冠要索賠100億元,其實唯冠並沒有提出具體賠償額。唯冠與蘋果之間是一場商戰,他希望外界不要用道德的標准來評價。
楊榮山和李肅都認為,目前,和解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但蘋果並沒有談判的誠意。
面對深圳唯冠的高調發布,一向緘默的蘋果公司也沉不住氣了。20日晚,蘋果公司通過律師函作出最新聲明,稱深圳唯冠全程參與了iPad商標的轉讓交易,深圳唯冠在做「不實陳述」。
對此,和君創業副總裁黃一丁表示,蘋果的最新回應並沒有拿出有力的證據,僅憑一些來往郵件的細節難以服眾。最終的iPad商標轉讓合同上,並沒有加蓋深圳唯冠的公章。
iPad商標何去何從
一審判決之後,深圳唯冠向全國多地工商機關投訴蘋果公司侵權。一些地方的工商部門已經將蘋果iPad下架,一些網上商店也採取了下架措施。
深圳唯冠還向海關申請了禁令,希望禁止iPad產品進出口。該申請一旦被批准,對於蘋果的打擊將更為嚴重,甚至會影響iPad3上市。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二審敗訴,蘋果將面臨兩種選擇:交付罰金,並支付商標使用費用,或者交付罰金,後續產品更名上市。即使勝訴,蘋果也要為過去兩年的侵權行為買單。
也就是說,不管勝訴還是敗訴,蘋果都會付出代價。有媒體預測罰款最高將超過300億元,其法律依據是:我國法律法規及有關司法解釋規定,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罰款數額為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而賠償額可以是侵權人因侵權行為獲得的全部利潤。而2010年9月17日iPad在中國大陸上市以來,銷售額已經超過百億元。
也有人認為,天價罰款不大可能,因為iPad商標之所以價值連城,主要是蘋果公司努力開發產品和經營市場的結果,而其使用iPad商標亦非故意侵權。
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蘋果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增速較高,蘋果不存在放棄中國市場的選擇。蘋果的i系列產品已經深入人心,iPad已經成為全球品牌,較為重視品牌形象的蘋果更名的可能性不會很大。
業內人士猜測,蘋果、唯冠雙方可能都不想要一個判決,此案最終的解決方案可能是和解,唯冠把商標作價賣給蘋果。
來源:人民法院報
■事件回顧■
2000年,台灣唯冠注冊iPad電腦等多種電子產品的歐洲與世界其他各地的商標。
2001年,深圳唯冠申請注冊兩項iPad中國商標。
2006年,蘋果策劃推出iPad平板電腦。
2009年,蘋果以3.5萬英鎊從台灣唯冠手中購得iPad全球商標使用權。
2010年,iPad進入中國市場,深圳唯冠向蘋果表示,iPad中國內地的商標權的轉讓並沒有包含在3.5萬英鎊的轉讓協議中,要求蘋果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損失。
2010年4月19日,蘋果與英國IP公司將深圳唯冠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確認iPad商標為蘋果所有。
2011年12月,深圳中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兩公司的訴訟請求。深圳唯冠勝訴。
2012年2月10日,深圳唯冠起訴蘋果iPad商標侵權案一審宣判:蘋果公司敗訴,法院頒布蘋果iPad2禁售令。
2012年2月17日,惠州中院判定蘋果一家經銷商禁止銷售蘋果iPad相關產品。這是iPad商標糾紛以來,第一家被判定敗訴的蘋果經銷商。
2012年2月23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就深圳唯冠起訴蘋果商標侵權案作出裁定,駁回深圳唯冠提出的「iPad」禁售申請,中止訴訟。
■庭審焦點■
該案二審庭審爭議的焦點依然是上訴人IP公司購買的到底包不包括中國大陸的商標,以及台灣唯冠到底能不能出售深圳唯冠的商標。
據悉,唯冠所擁有的關於iPad的10個商標中,有8項在台灣唯冠名下,有2項歸深圳唯冠所有。蘋果公司方面在法庭辯論中提出的核心是,台灣唯冠與深圳唯冠的法人代表及實際控制人都是楊榮山,所以台灣唯冠簽署的協議同樣有效。
深圳唯冠的委託代理人認為,轉讓協議的授權書簽字人並不是楊榮山,而是台灣唯冠的法務部處長。更沒有提供法律規定的合同、公章、印鑒等形成表見代理的要素,因此,表見代理根本不成立。另外,即使是楊榮山也不能隨意處置深圳唯冠的資產,尤其是這么重要的資產。
從庭審辯論、質證等階段看來,深圳唯冠的代理律師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咬定iPad在中國的銷售不合法。因為依照中國的法律,iPad商標至今還在深圳唯冠手中,並沒有完成轉讓。
「蘋果確實把iPad這個產品做到了盡善盡美,所以受到全球廣大用戶的喜好。但是這個成功,並不能成為它在未取得iPad商標的時候就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的理由。」深圳唯冠的委託代理人認為,現在深圳唯冠所做的一切,僅僅是維護自己的權益,「希望得到公平的待遇」。
不過,蘋果公司方面顯然不認同這樣的說法。
「多年前,我們購買了唯冠公司在全球10個不同國家的iPad商標權。唯冠拒絕承認和履行涉及中國部分的協議。香港法院已支持蘋果公司。我們在中國大陸的訴訟也必將得到法院的支持。」蘋果公司的委託代理人反復這樣強調。
⑸ 高科技有哪些新名詞
太空學:太空行走、繞月飛行、太空梭...原子能技術,納米技術, 循環經濟.技術中介
生物工程學:轉基因食品、克隆技術、基因圖譜...
.醫學:核磁共振、內窺鏡(胃鏡、氣管鏡、腸鏡、子宮鏡)、器官移植...
.網路學:網戀、網聊、軟體、內存、微軟、奔騰、網迷、網路語言....
通訊學:手機、充值、簡訊、漫遊...
等等。
⑹ 安卓平板電腦支持列印機驅動嗎
要有列印機生產商的驅動程序才行,安卓手機上也要有針對列印機的文本編輯軟體可能現在有了,採用籃牙連接要方便一些,如果用usb線要買一條OTG轉接線去淘寶買十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