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核的筆記本怎麼樣
核數指的是處理器核心數4個,此如說酷睿i7就是四核處理器。安裝4核Cpu的筆記本電腦就是四核筆記本電腦,它比雙核運算速度快一倍,在轉換數據處理和交替數據處理上是比雙核多一倍的通道在運轉、核算。
筆記本的性能不能光看CPU,顯卡等其他的硬體對電腦性能也有很大的影響。
購買筆記本是首要考慮是:CPU、顯卡、硬碟、內存、顯示屏解析度等。
❷ 筆記本電腦雙核和四核有什麼區別
雙核就是2個核心
核心(Die)又稱為內核,是CPU最重要的組成部分。CPU中心那塊隆起的晶元就是核心,是由單晶硅以一定的生產工藝製造出來的,CPU所有的計算、接受/存儲命令、處理數據都由核心執行。各種CPU核心都具有固定的邏輯結構,一級緩存、二級緩存、執行單元、指令級單元和匯流排介面等邏輯單元都會有科學的布局。
從雙核技術本身來看,到底什麼是雙內核?毫無疑問雙內核應該具備兩個物理上的運算內核,而這兩個內核的設計應用方式卻大有文章可作。英特爾的雙核心卻僅僅是使用兩個完整的CPU封裝在一起,連接到同一個前端匯流排上。Intel是多個核心共享二級緩存、共同使用前端匯流排的,當內核增多,核心的處理能力增強時,就像現在北京郊區開發的大型社區一樣,多個社區利用同一條城市快速路,肯定要遇到堵車的問題。
HT技術是超線程技術,是造就了PENTIUM 4的一個輝煌時代的武器,盡管它被評為失敗的技術,但是卻對P4起一定推廣作用,雙核心處理器是全新推出的處理器類別;HT技術是在處理器實現2個邏輯處理器,是充分利用處理器資源,雙核心處理器是集成2個物理核心,是實際意義上的雙核心處理器。其實引用《現代計算機》雜志所比喻的HT技術好比是一個能用雙手同時炒菜的廚師,並且一次一次把一碟菜放到桌面;而雙核心處理器好比2個廚師炒兩個菜,並同時把兩個菜送到桌面。很顯然雙核心處理器性能要更優越。按照技術角度PENTIUM D 8XX系列不是實際意義上的雙核心處理器,只是兩個處理器集成,但是PENTIUM D 9XX就是實際意義上雙核心處理器,而K8從一開始就是實際意義上雙核心處理器。
雙核處理器(Dual Core Processor):
雙核處理器是指在一個處理器上集成兩個運算核心,從而提高計算能力。「雙核」的概念最早是由IBM、HP、Sun等支持RISC架構的高端伺服器廠商提出的,不過由於RISC架構的伺服器價格高、應用面窄,沒有引起廣泛的注意。
最近逐漸熱起來的「雙核」概念,主要是指基於X86開放架構的雙核技術。在這方面,起領導地位的廠商主要有AMD和Intel兩家。其中,兩家的思路又有不同。AMD從一開始設計時就考慮到了對多核心的支持。所有組件都直接連接到CPU,消除系統架構方面的挑戰和瓶頸。兩個處理器核心直接連接到同一個內核上,核心之間以晶元速度通信,進一步降低了處理器之間的延遲。而Intel採用多個核心共享前端匯流排的方式。專家認為,AMD的架構對於更容易實現雙核以至多核,Intel的架構會遇到多個內核爭用匯流排資源的瓶頸問題。
雙核與雙芯(Dual Core Vs. Dual CPU):
AMD和Intel的雙核技術在物理結構上也有很大不同之處。AMD將兩個內核做在一個Die(晶元)上,通過直連架構連接起來,集成度更高。Intel則是將放在不同Die(晶元)上的兩個內核封裝在一起,因此有人將Intel的方案稱為「雙芯」,認為AMD的方案才是真正的「雙核」。從用戶端的角度來看,AMD的方案能夠使雙核CPU的管腳、功耗等指標跟單核CPU保持一致,從單核升級到雙核,不需要更換電源、晶元組、散熱系統和主板,只需要刷新BIOS軟體即可,這對於主板廠商、計算機廠商和最終用戶的投資保護是非常有利的。客戶可以利用其現有的90納米基礎設施,通過BIOS更改移植到基於雙核心的系統。
計算機廠商可以輕松地提供同一硬體的單核心與雙核心版本,使那些既想提高性能又想保持IT環境穩定性的客戶能夠在不中斷業務的情況下升級到雙核心。在一個機架密度較高的環境中,通過在保持電源與基礎設施投資不變的情況下移植到雙核心,客戶的系統性能將得到巨大的提升。在同樣的系統佔地空間上,通過使用雙核心處理器,客戶將獲得更高水平的計算能力和性能。
四核原理同上.
❸ 筆記本電腦雙核和四核有什麼區別
幾核就是代表cpu的幾個核心,這個一般用在多任務工作時才能體現出來,如果 進行一般工作和單 任務 ,雙核四核是沒有區別的,比如 ,你平時的打個字個,看個電影 ,上個網。如果 進行多任務,大程序時,四核明顯就會比雙核強,當然指的是同製程的cpu。。。。。
❹ 如何看筆記本電腦是幾核的
硬體參數一:CPU
1、定位
CPU是電腦的核心部件。酷睿系列i7、i5、i3分別對應高、中、低三檔,再往下就是奔騰賽揚等等,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定位,你買這台筆記本要用來做什麼,游戲還是辦公,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不同檔位的處理器。
2、後綴
INTEL在筆記本處理器上用U、Y、H、M、Q和X這樣的分類,很多小白朋友都不太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呢?具體含義如下:
而且,這些字母還可以組合,比如:HQ(不可更換四核)、MQ(可更換四核)、XM(旗艦級一般都能更換)
3、代數
現在的處理器已經更新到第六代,也就是6×××,比如:顯示core i5-4210U也就代表著你的電腦是第四代的低壓i5。在選購電腦時,一般要遵循「買新不買舊」的原則。
硬體參數二:顯卡
1、核心顯卡:使用最多的顯卡
核心顯卡是集成在CPU中的顯卡,現在核顯的性能已達到低端獨顯水平,可以滿足除了玩一些較大游戲之外的大多數需求。
型號為HD×××,比如:HD5500,就是五代處理器所集成的其中一個顯卡,但也不能單純地依靠HD後面的那個數判斷是第幾代。
2、獨立顯卡:非必要部件
獨立顯卡的品牌有AMD、NVIDIA兩家,就是大家經常說的A卡和N卡,一般建議大家選擇N卡,AMD在桌面端,也就是台式機方面的顯卡和英偉達不相上下,但是一旦涉及到移動端筆記本上的顯卡,AMD就稍落後於NVIDIA了。
核心顯卡基本命名方式是HD+四個數字,第一位數是代數,越大越新。第二位數是定位,越大越好,比如:GTX780M是8,高端;GT710M是1,就很一般般了。
PS:如果要玩大型游戲,顯卡至少要選前兩位數相加不小於12(限N卡)。
硬體參數三:內存
內存是一個電腦運行速度快慢的決定因素,但對筆記本性能影響較小。現在一般標配為4G,在購買時要注意電腦是否預留了第二個內存插槽,如果沒有留,倒不如直接買8G內存的版本。
硬體參數四:硬碟
硬碟是現今計算機配置的瓶頸。硬體是存儲文件和信息的地方,同時也是所謂放系統的地方,所以硬碟的好壞對系統運行速度影響很大。現在的硬碟大致分為三種:機械硬碟、固體硬碟和混合硬碟。
硬體參數五:屏幕
屏幕是筆記本最重要的輸出設備。屏幕解析度最多的是768P,高分屏常指的是1080P,顯示的內容較多,屏幕細膩,顯示效果好,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預算夠的話,建議選擇筆記本屏幕時可以從高解析度屏幕入手,最好選擇1080P以上的機型,避免在使用一兩年就被淘汰。
屏幕材質可分為IPS屏和TN屏,TN屏可視角度較小,亮度相對較低,一般看不出兩者的區別,但綜合來講IPS屏比較好點。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觸摸屏和觸控板並非同一類別的設備。雖然二者有著一樣的觸控手勢,不過,在使用觸控板時,用戶更多的情況下是類似使用滑鼠的習慣,只需要將眼睛盯著屏幕即可。這樣就使得用戶在使用觸控板操作時,得到的觸控方式是類似滑鼠操控的間接操控方式。
而4K筆記本將會是未來的潮流,預算充足的朋友完全可以考慮購買。觸控筆記本技術還不成熟,現階段不建議選購。而屏幕的色域,更多的是體現在感性層次的東西,可以從實際的視覺感受選出一款適合自己的。
❺ 筆記本電腦中的4核是什麼意思
樓上不懂不要亂說,4核意思是處理器中有4個內核,每個內核執行不同的任務不必次受到干擾,等於是多線程的處理器,Intel的i7,AMD
N930就是這種類型
❻ 買筆記本電腦時講的什麼雙核,四核是什麼意思。I3.I5又是什麼 意思
雙核,雙重核心。四核,四重核心。i3、i5是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的基本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