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大全 > 筆記本電腦匯流排圖片

筆記本電腦匯流排圖片

發布時間:2022-07-19 14:13:55

筆記本電腦的匯流排

前端匯流排
前端匯流排是處理器與主板北橋晶元或內存控制集線器之間的數據通道,其頻率高低直接影響CPU訪問內存的速度。
因為主板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性能、穩定、功能與擴展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板的選購看似簡單,其實要注意的東西很多。選購時當留意產品的晶元組、做工用料、功能介面甚至使用簡便性,這就要求對主板具備透徹的認識,才能選擇到滿意的產品。
前端匯流排頻率
匯流排是將信息以一個或多個源部件傳送到一個或多個目的部件的一組傳輸線。通俗的說,就是多個部件間的公共連線,用於在各個部件之間傳輸信息。人們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來描述匯流排頻率.
北橋晶元負責聯系內存、顯卡等數據吞吐量最大的部件,並和南橋晶元連接。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1066MHz等幾種,並且隨著技術的進步提高。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顯然同等條件下,前端匯流排越快,系統性能越好。
外頻與前端匯流排頻率的區別
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橋晶元間匯流排的速度,更實質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數據傳輸的速度。而外頻的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沖信號震盪速度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100MHz外頻特指數字脈沖信號在每秒鍾震盪一萬萬次,它更多的影響了PCI及其他匯流排的頻率。之所以前端匯流排與外頻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現之前和剛出現Pentium 4時),前端匯流排頻率與外頻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稱前端匯流排為外頻,最終造成這樣的誤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前端匯流排頻率需要高於外頻,因此採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術,或者其他類似的技術實現這個目的。這些技術的原理類似於AGP的2X或者4X,它們使得前端匯流排的頻率成為外頻的2倍、4倍甚至更高,從此之後前端匯流排和外頻的區別才開始被人們重視起來。
「前端匯流排」這個名稱是由AMD在推出K7 CPU時提出的概念.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計算機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由CPU和北橋晶元共同決定的。選購主板和CPU時,要注意兩者搭配問題,一般來說,如果CPU不超頻,那麼前端匯流排是由CPU決定的,如果主板不支持CPU所需要的前端匯流排,系統就無法工作。也就是說,需要主板和CPU都支持某個前端匯流排,系統才能工作,只不過一個CPU默認的前端匯流排是唯一的,因此看一個系統的前端匯流排主要看CPU就可以。
常見晶元組對應的前端匯流排頻率:
Intel平台系列
Intel晶元組:
845、845D、845GL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400MHz,845E、845G、845GE、845PE、845GV以及865P、910GL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533MHz,而865PE、865G、865GV、848P、875P、915P、915G、915GV、915PL、915GL、925X、945PL、945GZ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800MHz,定位於歡躍(VIIV)平台的945GT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533MHz和667MHz,高端的925XE、945P、945G、955X、975X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1066MHz。946PL和946GZ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800MHz,而P965、G965、Q965和Q963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則都是1066MHz。
VIA晶元組:
P4X266、P4X266A、P4M266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400MHz,P4X266E、P4X333、P4X400、P4X533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533MHz,PT800、PT880、PM800、PM880、P4M800、P4M800 Pro、PT880 Pro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800MHz,PT880 Ultra、PT894、PT894 Pro、PT890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也高達1066MHz。P4M890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800MHz,而P4M900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則是1066MHz。
SIS晶元組:
SIS645、SIS645DX、SIS650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400MHz,SIS651、SIS655、SIS648、SIS661GX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533MHz,SIS648FX、SIS661FX、SIS655FX、SIS655TX、SIS649、SIS656、SIS662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800MHz,SIS649FX和SIS656FX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則高達1066MHz。
ATI晶元組:
Radeon 9100 IGP、Radeon 9100 Pro IGP、RX330、Radeon Xpress 200 IE(RC410)、Radeon Xpress 200 IE(RXC410)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800MHz,Radeon Xpress 200 IE(RS400)、Radeon Xpress 200 CrossFire IE(RD400)、CrossFire Xpress 1600 IE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則高達1066MHz。
ULI晶元組:
M1683和M1685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800MHz。
NVIDIA晶元組:
nForce4 SLI IE、nForce4 SLI X16 IE、nForce4 SLI XE、nForce4 Ultra IE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全部都高達1066MHz。nForce 590 SLI IE、nForce 570 SLI IE和nForce 570 Ultra IE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全部都是1066MHz。
AMD平台系列
VIA晶元組:
KT266、KT266A、KM266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266MHz,KT333、KT400、KT400A、KM400、KN400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333MHz,KT600和KT880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400MHz。
SIS晶元組:
SIS735、SIS745、SIS746、SIS740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266MHz,SIS741GX和SIS746FX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333MHz,SIS741和SIS748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400MHz。
Uli晶元組:
M1647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266MHz。
nVidia晶元組:
nForce2 IGP、nForce2 400和nForce2 Ultra 400所支持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400MHz。
此外,由於AMD64系列CPU內部整合了內存控制器,其HyperTransport頻率只與CPU介面類型有關,而與主板晶元組無關,所以其HyperTransport頻率的區分是相當簡單的:Socket 754介面的所有CPU的HyperTransport頻率都是800MHz;Socket 939介面的Sempron的HyperTransport頻率是800MHz,除Sempron之外的所有Socket 939介面CPU的HyperTransport頻率都是1000MHz;舊版的Socket 940介面CPU的HyperTransport頻率也是800MHz,而新版的Socket 940介面CPU的HyperTransport頻率也已經提高到了1000MHz;Socket S1介面的所有CPU的HyperTransport頻率都是800MHz;Socket AM2介面的Sempron的HyperTransport頻率是800MHz,除Sempron之外的所有Socket AM2介面CPU的HyperTransport頻率都是1000MHz;即將發布的Socket F介面Opteron的HyperTransport頻率則都是1000MHz。
常見CPU對應的前端匯流排頻率:
【Intel CPU】
Willamette核心CPU:
所有Willamette核心CPU的FSB都是400MHz FSB。
Northwood核心CPU:
相對於Willamette核心CPU,Northwood核心CPU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則非常復雜,400MHz、533MHz和800MHz都有。其中,Celeron全部都是400MHz FSB;Pentium 4方面,1.6GHz-2.8GHz都有400MHz FSB的產品,例如1.8A、2.0A等等,Pentium 4型號後面帶有"B"字樣的則是533MHz FSB,帶有"C"字樣的則是800MHz FSB。
Prescott核心CPU:
Prescott核心的Celeron D,無論是Socket 478介面還是Socket 775介面,全部都是533MHz FSB。
Socket 478介面的Pentium 4方面,2.4A和2.8A是533MHz FSB,其餘的Socket 478 Pentium 4都是800MHz FSB,在產品型號後面帶有"E"字樣。
Socket 775介面的Pentium 4 5XX系列方面,編號尾數為"5"的是533MHz FSB,例如Pentium 4 505/515;編號尾數為"0"的是800MHz FSB,例如Pentium 4 520/530/540等等。即將推出的Pentium 4 6XX系列CPU則都是800MHz FSB。
Pentium 4至尊版(即Pentium 4 EE,又稱Pentium 4 XE):
所有Socket 478介面的Pentium 4 EE都是800MHz FSB。Socket 775介面的Pentium 4 EE,Gallatin/Prescott核心的3.4GHz是800MHz FSB,3.46GHz則是1066MHz FSB,這是目前PC上最高的前端匯流排頻率。
Pentium EE:
Smithfield核心的Pentium EE 840是800MHz FSB,而Presler核心的Pentium EE 955和965都是1066MHz FSB。
Xeon和Xeon MP:
所有Socket 603介面的Xeon和Xeon MP都是400MHz FSB;Socket 604介面的Xeon中,支持Intel 64位計算技術EM64T的Xeon是800MHz FSB,而不支持EM64T的Xeon則是533MHz FSB;Socket 771介面的Xeon中,Xeon 5000系列是667MHz或1066MHz FSB,而Xeon 7100系列則是1066MHz或1333MHz FSB;Socket 604介面的Xeon MP除了Xeon MP 7000系列是667MHz或800MHz FSB之外則全部都是667MHz FSB。
Cedar Mill核心CPU:
Cedar Mill核心的Celeron D目前都是533MHz FSB,而Cedar Mill核心的Pentium 4則都是800MHz FSB。
Yonah核心CPU:
目前Core Duo和Core Solo的T系列和L系列除了Core Duo T2x50和Core Solo T1x50是533MHz FSB之外都是667MHz FSB,而U系列則都是533MHz FSB;Celeron M 4xx系列則全部都是533MHz FSB。
Pentium D:
目前除了Smithfield核心的Pentium D 8X5系列是533MHz FSB之外,其它的Smithfield核心的Pentium D 8X0系列和Presler核心的Pentium D 9X0都是800MHz FSB。而Pentium D 9X5系列是1066MHz的FSB。
Core 2 Duo(酷睿2雙核處理器):
目前應用於桌面平台的Core 2 Duo E6x00系列都是1066MHz FSB,而即將推出的Core 2 Duo E4x00系列則是800MHz FSB;目前應用於移動平台的Core 2 Duo T5x00系列和T7x00系列則都是667MHz FSB,在推出第四代迅馳平台Santa rosa時則會提升到800MHz FSB。
Core 2 Extreme(酷睿2雙核處理器至尊版):
目前Core 2 Extreme X6x00是1066MHz FSB,未來的Core 2 Extreme則將提升到1333MHz FSB。
Itanium 2:
Itanium 2 9000系列是400MHz或533MHz FSB,除此之外的所有Itanium 2全部都是400MHz FSB。
【AMD CPU】
Socket A平台:
Socket A介面的Sempron是333MHz FSB,AppleBred核心的Duron則是266MHz FSB;Athlon XP方面,Palomino核心為266MHz FSB,Thoroughbred核心為266MHz和333MHz FSB,Barton核心為333MHz和400MHz FSB,而Thorton核心則為333MHz FSB。
AMD64平台:
Socket 754介面的所有CPU的HyperTransport頻率都是800MHz;Socket 939介面的Sempron的HyperTransport頻率是800MHz,除Sempron之外的所有Socket 939介面CPU的HyperTransport頻率都是1000MHz;舊版的Socket 940介面CPU的HyperTransport頻率也是800MHz,而新版的Socket 940介面CPU的HyperTransport頻率也已經提高到了1000MHz;Socket S1介面的所有CPU的HyperTransport頻率都是800MHz;Socket AM2介面的Sempron的HyperTransport頻率是800MHz,除Sempron之外的所有Socket AM2介面CPU的HyperTransport頻率都是1000MHz;即將發布的Socket F介面Opteron的HyperTransport頻率則都是1000MHz。

㈡ 筆記本電腦cpu匯流排是什麼意思

「前端匯流排」這個名稱是由AMD在推出K7 CPU時提出的概念,但是一直以來都被大家誤認為這個名詞不過是外頻的另一個名稱。通常所說的外頻指的是CPU與主板連接的速度,這個概念是建立在數字脈沖信號震盪速度基礎之上的,而前端匯流排的速度指的是數據傳輸的速度,由於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667MHz、800MHz、1066MHz、1333MHz幾種,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量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 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選購主板和CPU時,要注意兩者搭配問題,一般來說,前端匯流排是由CPU決定的,如果主板不支持CPU所需要的前端匯流排,系統就無法工作。也就是說,需要主板和CPU都支持某個前端匯流排,系統才能工作,只不過一個CPU默認的前端匯流排是唯一的,因此看一個系統的前端匯流排主要看CPU就可以。前端匯流排是處理器與主板北橋晶元或內存控制集線器之間的數據通道,其頻率高低直接影響CPU訪問內存的速度。北橋晶元負責聯系內存、顯卡等數據吞吐量最大的部件,並和南橋晶元連接。CPU就是通過前端匯流排(FSB)連接到北橋晶元,進而通過北橋晶元和內存、顯卡交換數據。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外界交換數據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匯流排的數據傳輸能力對計算機整體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沒足夠快的前端匯流排,再強的CPU也不能明顯提高計算機整體速度。數據傳輸最大帶寬取決於所有同時傳輸的數據的寬度和傳輸頻率,即數據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目前PC機上所能達到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667MHz、800MHz、1066MHz、1333MHz幾種,前端匯流排頻率越大,代表著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能力越大,更能充分發揮出CPU的功能。現在的CPU技術發展很快,運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夠大的前端匯流排可以保障有足夠的數據供給給CPU,較低的前端匯流排將無法供給足夠的數據給CPU,這樣就限制了CPU性能得發揮,成為系統瓶頸。顯然同等條件下,前端匯流排越快,系統性能越好。

㈢ x筆記本電腦的系統匯流排和前端匯流排是什麼意思 他們有區別嗎

系統匯流排簡單的說就是主板上各晶元的連接用的匯流排.現在有PCI和PCI-E匯流排.(相對於局部匯流排)
前端匯流排是CPU和北橋之間連接的匯流排.
cpu外頻是cpu與主板同步工作的時鍾頻率,簡單的說主板為cpu提供了一個比如100Mhz或133Mhz或更高的時鍾頻率,然後cpu內的倍頻器再把這個頻率提高到主頻.
都要以外頻為基準.
前端匯流排頻率簡單說就是CPU與
北橋數據交換的時鍾頻率,socket478和LGA775
cpu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cpu外頻的4倍;
socket462採用EV6匯流排
cpu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是cpu外頻的2倍;
socket754和socket939採用Hypertansport匯流排,目前cpu的HT匯流排(可以不準確的理解為前端匯流排)頻率是cpu外頻的4倍!
微機主板常用匯流排有系統匯流排、I/O匯流排、ISA匯流排、IPCI匯流排、AGP匯流排、IEEE1394匯流排、USB匯流排等類型;匯流排就是主板上各部件之間互相傳輸數據的通道,有了匯流排,各板卡才能與主板建立聯系,供計算機使用。
前端匯流排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將CPU連接到北橋晶元的匯流排

㈣ 筆記本電腦結構名稱圖解

筆記本電腦結構

1、外殼:

外殼除了美觀外向對於台式計算機更起到對於內部器件的保護作用。較為流行的外殼材料有:工程塑料、鎂鋁合金、碳纖維復合材料(碳纖維復合塑料)。其中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外殼兼有工程塑料的低密度高延展及鎂鋁合金的剛度與屏蔽性,是較為優秀的外殼材料。一般硬體供應商所標示的外殼材料是指筆記本電腦的上表面材料,托手部分及底部一般習慣使用工程塑料。

2、液晶屏(LCD):

筆記本電腦從誕生之初就開始使用液晶屏作為其標准輸出設備,其分類大致有:STN、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 等。現今民用級別的液晶屏較為優秀的有夏普(SHARP)公司的「超黑晶」及東芝公司的「低溫多晶硅」等,這兩款都是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液晶屏。除了屏幕外液晶屏的發光設備也是非常的重要,質量較差的燈管會使得液晶屏的色溫偏差非常的嚴重(主要是發黃或者發紅)。

3、處理器:

處理器是個人電腦的核心設備,筆記本電腦也不例外。和台式計算機不同,筆記本的處理器除了速度等性能指標外還要兼顧功耗。不但處理器本身便是能耗大戶,由於處理器溫度升高而升高的筆記本電腦的整體散熱系統的能耗也不能忽視。

4、散熱系統:

筆記本電腦的散熱系統由導熱設備和散熱設備組成,其基本原理是由導熱設備(現在一般使用熱管)將熱量集中到散熱設備(現在一般使用散熱片及風扇,也有使用水冷系統的型號)散出。不為人知的散熱設備還有鍵盤,在敲敲打打之間鍵盤也將散去大量的熱量。

5、定位設備(Pointing device):

筆記本電腦一般會在機身上搭載一套定位設備(相當於台式電腦的滑鼠,也有搭載兩套定位設備的型號),早期一般使用軌跡球 (Trackball)作為定位設備,現在較為流行的是觸控板(Touchpad)與指點桿(Pointing Stick)。

6、筆記本電腦硬碟

硬碟的性能對系統整體性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硬碟不是越大越好。因為硬碟越大,相對地搜尋資料的時間也越久。目前的主流筆記本電腦一般配備較大容量的硬碟,可保證移動辦公有充足寬裕的空間。而需要經常移動上網的用戶,為了存儲大量的硬碟緩沖和下載的軟體,這一容量的硬碟也應該足夠了。但是,如果你是需要以筆記本電腦來代替台式電腦,又或者你沒有任何備份設備的話,如CD-RW或ZIP等等,如果你是經常製作一些多媒體的演示文件的話,由於聲音、圖像動畫等文件都需要佔據大量的硬碟空間,這時,可以選擇250GB或者320GB容量的硬碟。當然,如果你非常注重硬碟性能,可以選擇時下比較厲害的TB級超大容量硬碟。

由於受發熱量、耗電量和體積等因素的限制,筆記本電腦硬碟的轉速、持續傳輸速度和隨機傳輸速度都低於台式機硬碟。現在主流台式機的硬碟轉速為7200rPm,但是筆記本硬碟轉速仍以5400轉為主。雖然市面早已有7200轉筆記本硬碟,但由於價格因素沒有得到很好普及。

鋰電池是目前的主流產品,特點是高電壓、低重量、高能量,沒有記憶效應,也可以隨時充電;在其他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同樣重量的鋰離子電池比鎳氫電池的供電時間延長5%,一般在2個小時以上,有的甚至能達4個小時,採用最新技術的超長時間鋰電池單電可以高達6至7.5小時?如果採用第二塊電池?還可支持3小時?共同使用可長達9至11小時?視使用情況而定?可滿足全天移動辦公的需要。中高檔筆記本電腦都配備這種電池。

7、音效卡

前筆記本電腦普遍都使用16位的音效卡,也有32位的。但它們音響效果的區別不是普通人耳朵能夠聽出來的。因此16位音效卡的筆記本電腦完全可以適於一般辦公和娛樂。

8、顯卡

顯卡有集成和獨立顯卡之分

集成顯卡是將顯示晶元、顯存及其相關電路都做在主板上,與主板融為一體;集成顯卡的顯示晶元有單獨的,但現在大部分都集成在主板的北橋晶元中;一些主板集成的顯卡也在主板上單獨安裝了顯存,但其容量較小,集成顯卡的顯示效果與處理性能相對較弱,不能對顯卡進行硬體升級,但可以通過CMOS調節頻率或刷入新BIOS文件實現軟體升級來挖掘顯示晶元的潛能;集成顯卡的優點是功耗低、發熱量小、部分集成顯卡的性能已經可以媲美入門級的獨立顯卡,所以不用花費額外的資金購買顯卡。

㈤ 目前市面上的筆記本電腦,匯流排結構是單匯流排結構還是多匯流排結構

應該是多匯流排。
匯流排的定義 匯流排是計算機各設備間進行信息傳輸的通道。它由數據匯流排、地址匯流排、控制匯流排組成。
數據匯流排 是外部設備和匯流排主控設備之間進行數據傳送的數據通道。數據匯流排寬度,即數據匯流排的位數,它表示構成計算機系統的計算能力和計算規模。

㈥ 筆記本電腦的基本構造

筆記本電腦的基本結構包括顯示器、鍵盤、滑鼠、CPU、內存和硬碟。

筆記本的主要組成部件:

1、外殼

筆記本電腦的外殼主要起到保護機體的作用,筆記本電腦常見的外殼用料有:合金外殼有鋁鎂合金與鈦合金,塑料外殼有碳纖維、聚碳酸酯PC和ABS工程塑料。

2、顯示屏

顯示屏是筆記本的關鍵硬體之一,約占成本的四分之一左右。顯示屏以背光源主要分為CCFL-LCD與LED-LCD。

3、處理器

處理器是筆記本電腦最核心的部件。筆記本電腦的處理器,基本上是由4家廠商供應的:Intel、AMD、VIA和Transmeta。

4、硬碟

硬碟的性能對系統整體性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硬碟一般是2.5英寸,基本上所有筆記本電腦硬碟都是可以通用的。

5、內存

筆記本電腦的內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因處理器速度較慢而導致的性能下降。

6、電池

筆記本電腦配備了小型電池來維持實時時鍾(在有些情況下還有CMOS RAM)的運行。筆記本電腦的便攜性很好,依靠電池就可以工作。

7、內置變壓器

一般筆記本電腦因為具有可攜帶性,所以有內置變壓器,使筆記本電腦的適用范圍和壽命都大大增加。

(6)筆記本電腦匯流排圖片擴展閱讀:

筆記本電腦的關鍵性能:

1、cpu的能力

主流的cpu耗電量低,運算能力強(即主頻高)。

2、顯卡的能力

至於選擇顯卡與否,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如果是個游戲發燒友,那麼選擇配有中高端N卡或者A卡筆記本更合適。如果只是普通的辦公娛樂,INTEL的HD集成顯卡已經能滿足需求。

3、發熱和續航能力

這個的重要性比較容易被忽視,發熱量大的筆記本在夏天要注意散熱,不然會頻繁重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筆記本電腦

㈦ 筆記本電腦的主要構成部件

筆記本電腦的主要構成部件包括外殼、液晶屏、處理器、散熱系統、定位設備、硬碟、內存、電池、音效卡、顯卡。

1、外殼

外殼材料有:工程塑料、鎂鋁合金、碳纖維復合材料(碳纖維復合塑料)。其中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外殼兼有工程塑料的低密度高延展及鎂鋁合金的剛度與屏蔽性,是較為優秀的外殼材料。一般硬體供應商所標示的外殼材料是指筆記本電腦的上表面材料,托手部分及底部一般習慣使用工程塑料。

2、液晶屏

分類大致有:STN、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 等。

3、處理器

微處理器(或者說CPU)與操作系統配合工作,控制計算機的運行。它就像是計算機的大腦。CPU會產生大量熱量,所以台式機通過空氣流通、風扇和散熱器(由底板、通道和散熱翅片組成的系統,用於帶走處理器產生的熱量)來冷卻各個部件的溫度。

4、散熱系統

筆記本電腦的散熱系統由導熱設備和散熱設備組成,其基本原理是由導熱設備將熱量集中到散熱設備(使用散熱片及風扇,也有使用水冷系統的型號)散出。不為人知的散熱設備還有鍵盤,在敲敲打打之間鍵盤也將散去大量的熱量。

5、定位設備

筆記本電腦一般會在機身上搭載一套定位設備(Pointing device)(相當於台式電腦的滑鼠,也有搭載兩套定位設備的型號),早期一般使用軌跡球 (Trackball)作為定位設備,21世紀較為流行的是觸控板(Touchpad)與指點桿(Pointing Stick)。

6、硬碟

硬碟的性能對系統整體性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硬碟一般是2.5英寸,而台式機為3.5英寸,筆記本電腦硬碟是筆記本電腦中為數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筆記本電腦硬碟都是可以通用的。硬碟還可分為機械硬碟和SSD固態硬碟。

其結構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

7、內存

筆記本電腦的內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因處理器速度較慢而導致的性能下降。一些筆記本電腦將緩存內存放置在CPU上或非常靠近CPU的地方,以便CPU能夠更快地存取數據。有些筆記本電腦還有更大的匯流排,以便在處理器、主板和內存之間更快傳輸數據。

8、電池

與台式電腦不同,電池不僅為筆記本電腦最重要的組成部件之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使用的方便性。對筆記本電腦來說,輕和薄的要求使得對電池的要求也非同一般。

9、音效卡

大部分的筆記本電腦還帶有音效卡或者在主板上集成了聲音處理晶元,並且配備小型內置音箱。但是,筆記本電腦的狹小內部空間通常不足以容納頂級音質的音效卡或高品質音箱。游戲發燒友和音響愛好者可以利用外部音頻控制器(使用USB或火線埠連接到筆記本電腦)來彌補筆記本電腦在聲音品質上的不足。

10、顯卡

顯卡有集成顯卡,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之分。



(7)筆記本電腦匯流排圖片擴展閱讀

筆記本電腦可以大體上分為6類:商務型、時尚型、多媒體應用、上網型、學習型、特殊用途。商務型筆記本電腦一般可以概括為移動性強、電池續航時間長、商務軟體多;時尚型外觀主要針對時尚女性;多媒體應用型筆記本電腦則有較強的圖形、圖像處理能力和多媒體的能力,尤其是播放能力,為享受型產品。

而且,多媒體筆記本電腦多擁有較為強勁的獨立顯卡和音效卡(均支持高清),並有較大的屏幕。上網本(Netbook)就是輕便和低配置的筆記本電腦,具備上網、收發郵件以及即時信息(IM)等功能,並可以實現流暢播放流媒體和音樂。

上網本比較強調便攜性,多用於在出差、旅遊甚至公共交通上的移動上網。學習型機身設計為筆記本外形,採用標准電腦操作,全面整合學習機、電子辭典、復讀機、點讀機、學生電腦等多種機器功能。

特殊用途的筆記本電腦是服務於專業人士,可以在酷暑、嚴寒、低氣壓、高海拔、強輻射、戰爭等惡劣環境下使用的機型,有的較笨重,比如奧運會前期在「華碩珠峰大本營IT服務區」使用的華碩筆記本電腦。

㈧ 筆記本電腦都有哪些插口,都有什麼用

筆記本電腦常見介面

USB介面

這個USB是最常見的介面了,發展到現在幾乎是即插即用,許多數碼外設都是通過它與本子親密接觸的。USB即Universal Serial Bus,中文為:通用串列匯流排,它並非是通常的匯流排標准,而是一種介面技術。USB介面,是一個4針的標准插頭,可以提供優盤、移動硬碟、外置刻錄機、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滑鼠、鍵盤、掃描儀、列印機等外設連接任務,外設接頭呈菊花鏈式。操作系統支持方面,為WIN98以上的版本的都支持,惟獨WINDOWS NT除外。

介面標准老本子是USB1.1的標准,速度為12Mbps。新品本子幾乎都已升級到了 2.0 標准,品牌支持有COMPAQ、Hewlett Packard、Intel、Lucent、Microsoft、NEC和PHILIPS7家。USB2.0的傳輸速度已經達到了480Mbps,升級後的速度為用戶帶來的是更高效的無瓶頸傳輸。通常新品本子會有大概2個以上的USB介面,但因為超薄機型的體積受限,USB介面在排列上會出現羅列的情況,這就對兩個USB同時用帶來了不便,在選購時最好是選擇並列設計的本子!如果認為還是不夠用,那就在來個USB HUB吧!不用很多錢的!這樣除了上述的外設,還可以連接攝像頭、Modem USB Hub、游戲手柄、電視盒、軟碟機、音效卡、音箱、手機充電器、手寫電子板、網路卡等。

IEEE1394介面

IEEE1394 又稱Firewire介面,中文為火線介面。介面類型有6針與4針的兩種類型,6針為六角形,4針為小四角形,其中4針為筆記本電腦專用,通常稱為iLINK。傳輸速度方面,目前主流的為400Mbps,而新品也有800Mbps的。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快的!隨著DV自拍的風潮興起,IEEE1394介面也被廣泛的關注,它是DV與本子溝通的橋梁!

在操作系統支持上,Apple 與Microsoft都支持,但來自Intel的困難是主板集成方面的支持問題。但此問題在目前具有迅馳技術新品本本已經攻克,不要有顧慮。IEEE1394介面較SCSI在功能方面可謂是大有提升,比如:的主要具有不需數模轉換;支持「熱插拔」;即插即用,無需設定ID;800Mbps超高速度;良好的兼容性;價格低等。當然驅動方面做的也很好,DV更是無須供電!

紅外與藍牙介面

紅外介面位於本子的後面,用來實現本子與PDA或手機的無線數據傳輸。紅外線介面執行IRDA標准。

紅外介面的傳輸速度為4Mbps。紅外介面的設計初衷是無線連接,所以只要都執行IRDA標准,只要將筆記本電腦和掃描儀的紅外埠互相對准,注意兩個IR埠的距離要控制在1米范圍內,就可以實現無線掃描了,另外,PDA與手機都可以通過紅外介面上網,以過你的無線上網夢,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速度比較慢,只有9600kps,比較遺憾!最後應該注意紅外介面應該遠離熱源、強光等外部環境的影響。

Bluetooth ,即藍牙技術。傳輸范圍限定在10米左右以達到短距離無線通信。藍牙就是誕生的主旨就是在移動辦公設備之間實現數據交換。主要實現對象可以是蜂窩電話、掌上電腦、筆記本電腦、相關外設等。藍牙手機與本子相連,可以實現數據共享、網際網路接入、無線免提、同步資料、影像傳遞等功能。藍牙技術可以將數據和語音同時傳輸,並且傳輸速率可達到10Mbps。在方向性上,藍牙技術可以形容為八面靈通,暢通無阻!絕對沒有方向性的限制。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抗干擾性太差,在無線網路中,會與其他設備沖突,出現瓶頸。目前,藍牙介面屬於可選介面,在選購時多加留意!

電話線介面

電話線介面又稱為RJ-11介面,主要為調制調解器介面。用戶只需將電話線接入筆記本電腦的這一介面上,然後就可實現撥號上網了。當然,只有內置了調制調解器的筆記本電腦才有這一介面,而目前一般的筆記本電腦都提供了這一介面,如果沒有的話,用戶也可以自己購買一塊外置式調制調解器,它們多數採用PC卡介面標准來與筆記本電腦對接。

乙太網卡介面

目前一般的單位或家庭都用上了區域網,這就需要筆記本電腦具備一塊網卡了,為此,目前多數的筆記本電腦都內置了乙太網卡晶元到主板上,同時在筆記本外頭提供一個乙太網卡介面,也叫RJ-45介面。通過這類介面,用戶只需將一條開通了寬頻上網的雙絞線插入到裡面就能實現寬頻上網了。目前絕大多數的區域網都採用雙絞線來接入互聯網。當然,如果你的筆記本電腦並沒有乙太網卡介面的話,說明它並沒有內置乙太網卡晶元,這時你可以到市場上購買一塊PC卡介面的乙太網卡,則同時可以實現相同的功能。

PC卡介面

全稱為PCMCIA介面。准確地說它並不能稱之為有線介面,因為目前許多的無線設備都採用PC卡介面,如GPRS或CDMA1X網卡等。當然,無論是什麼設備,只要它採用這一介面的,裡面就有相當於數據線的針腳,所以稱它為有線介面也不為錯。

TV-OUT介面

這是視頻輸出介面的一種。通過這一介面,你可以將筆記本電腦的視頻信號輸出到電視上播放,從而擴大圖像輸出的面積。因為一般的筆記本電腦屏幕大的也就15英寸,小的只有8英寸以下,普通的為14.1英寸,與二、三十英寸的電視屏幕相比,顯示畫面小了很多。而在觀看電影、打游戲時,更大的屏幕能給人帶來更強烈的視覺享受,但是,更大尺寸的屏幕不但造價高,而且攜帶也不方便,於是,將顯示畫面輸出到電視就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VGA介面

VGA也是視頻輸出介面的一種,與TV-OUT介面一樣,主要用於將筆記本信號輸出到電視機上播放。VGA介面是目前一些筆記本電腦具備的介面類型,但這需要電視上具備VGA介面才能實現,而帶有此介面的電視相對還較少,同時多是一些價格較貴的產品,普及程度不高。此種方法一般不多採用,也不是人們習慣意義上說的視頻輸出。

串口

全稱串列介面,簡稱串口,也就是COM介面,是採用串列通信協議的擴展介面。串口的出現是在1980年前後,數據傳輸率是115kbps~230kbps,串口一般用來連接滑鼠和外置Modem以及老式攝像頭和寫字板等設備,由於它的技術相對落後,而新的技術更先進的介面不斷普及,為此目前部分新的筆記本電腦已開始取消該介面。

並口

全稱為並行介面,簡稱並口,也就是LPT介面,是採用並行通信協議的擴展介面。並口的數據傳輸率比串口快8倍,標准並口的數據傳輸率為1Mbps,一般用來連接列印機、掃描儀等。所以並口又被稱為列印口。

另外,串口和並口都能通過直接電纜連接的方式實現雙機互連,在此方式下數據只能低速傳輸。多年來PC的串口與並口的功能和結構並沒有什麼變化。在使用串並口時,原則上每一個外設必須插在一個介面上,如果所有的介面均被用上了就只能通過添加插卡來追加介面。串、並口不僅速度有限,而且在使用上很不方便,例如不支持熱插拔等。隨著USB介面的普及,並口目前都已經很少使用了,預計將會在不久的將來被淘汰。

讀卡器介面

讀卡器介面是近來才興起的一種介面類型,這是因為近來數碼產品的逐步普及,而數碼產品多數都採用儲存卡來儲存數據,用戶如果要將儲存卡上的數據下載到筆記本電腦里,該筆記本就必須具備同類型的介面,否則用戶就必須額外購買一塊能讀取該儲存卡的讀卡器才行。讀卡器介面大致可分為單一功能型和多功能型,前者只能讀取一種的儲存卡上的數據,而後者則能讀取二種以上的儲存卡數據,例如我們常說的二合一、四合一、七合一讀卡器介面即可分別讀取二種、四種和七種儲存卡上的數據。目前常的儲存卡有CF卡、XD卡等。

耳機音頻介面

耳機和音頻介面的大小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在此將它們並為一談。這類介面分別與耳機、麥克風連接,從而實現輸出或輸入音頻信號。

㈨ 筆記本電腦介面有哪些

筆記本電腦常用介面有以下14種。

㈩ 電腦主機的網卡是什麼樣子的啊有圖更好,PIC插槽可以插嗎

網卡有很多種,
1. 按匯流排介面類型分
按網卡的匯流排介面類型來分一般可分為ISA介面網卡、PCI介面網卡以及在伺服器上使用的PCI-X匯流排介面類型的網卡,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網卡是PCMCIA介面類型的。
(1)ISA匯流排網卡
(2)PCI匯流排網卡
(3)PCI-X匯流排網卡
(4)PCMCIA匯流排網卡
(5)USB匯流排介面網卡

2. 按網路介面劃分
除了可以按網卡的匯流排介面類型劃分外,我們還可以按網卡的網路介面類型來劃分。網卡最終是要與網路進行連接,所以也就必須有一個介面使網線通過它與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連接起來。不同的網路介面適用於不同的網路類型,目前常見的介面主要有乙太網的RJ-45介面、細同軸電纜的BNC介面和粗同軸電AUI介面、FDDI介面、ATM介面等。而且有的網卡為了適用於更廣泛的應用環境,提供了兩種或多種類型的介面,如有的網卡會同時提供RJ-45、BNC介面或AUI介面。
(1)RJ-45介面網卡
(2)BNC介面網卡
(3)AUI介面網卡
(4)FDDI介面網卡
(5)ATM介面網卡

3. 按帶寬劃分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網路帶寬也在不斷提高,但是不同帶寬的網卡所應用的環境也有所不同,目前主流的網卡主要有10Mbps網卡、100Mbps乙太網卡、10Mbps/100Mbps自適應網卡、1000Mbps千兆乙太網卡四種。
(1)10Mbps網卡
(2)100Mbps網卡
(3)10Mbps/100Mbps網卡
(4)1000Mbps乙太網卡

4. 按網卡應用領域來分
如果根據網卡所應用的計算機類型來分,我們可以將網卡分為應用於工作站的網卡和應用於伺服器的網卡。前面所介紹的基本上都是工作站網卡,其實通常也應用於普通的伺服器上。但是在大型網路中,伺服器通常採用專門的網卡。它相對於工作站所用的普通網卡來說在帶寬(通常在100Mbps以上,主流的伺服器網卡都為64位千兆網卡)、介面數量、穩定性、糾錯等方面都有比較明顯的提高。還有的伺服器網卡支持冗餘備份、熱撥插等伺服器專用功能。

除了以上幾類網卡以外,另外還有一些非主流分類方式,如現在非常流行的無線網卡。
圖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nc=1&word=%E7%BD%91%E5%8D%A1&ie=utf-8

閱讀全文

與筆記本電腦匯流排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顯卡什麼樣的 瀏覽:36
電腦只有按f1才能進系統 瀏覽:890
怎麼手機截視頻的軟體 瀏覽:52
海外華為永久免費網站 瀏覽:479
win10恢復我的電腦 瀏覽:187
win7電腦待機掉線 瀏覽:927
蘋果電腦不亮怎麼回事 瀏覽:509
蘋果電腦1萬 瀏覽:314
50台電腦微機室多少錢 瀏覽:677
電腦微信怎麼傳照片 瀏覽:953
電腦睡眠是存硬碟還是內存 瀏覽:120
手機傳歌到電腦怎麼傳 瀏覽:845
台式電腦輸入代碼聯網 瀏覽:237
手機啟動系統軟體 瀏覽:933
免費在線看片的網站 瀏覽:221
免費執業葯師考試網站 瀏覽:175
蘋果電腦退貨條件 瀏覽:748
五個免費視頻網站 瀏覽:289
win7修復光碟在電腦店能買嗎 瀏覽:708
u盤從電腦怎麼下載評書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