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買筆記本是電腦是金屬外殼的好,還是塑料外殼的好
從質量上來說,金屬外殼好;從相同價格說,塑料機性能相對好;從相同性能說,金屬機相對價格高。
金屬機外殼結實、散熱佳,因此質量相對可靠;但金屬材料與加工成本高,因此殼模成本也高,一般金屬機用於高端的商務機。而塑料機往往用於家用、學生低端機。
金屬機、塑料機只能相對而言,不能絕對而定,總體質量價格與各品牌、配置相關,也與採用的金屬、塑料纖維材質相關(某些塑料質清、堅固,價格不低於普通鋁合金)。
(1)筆記本電腦的外殼材質擴展閱讀
選購筆記本電腦,先弄清楚自己做什麼用,計劃花多少錢,然後看看同學、同事、親戚朋友的筆記本有個大概的認識,上網稍微學習一下基本的筆記本知識,或是直接找懂行的人家,人同學朋友都可以幫忙的,到大賣場或是網上的電器商城看看外觀、價錢,心中有個數,再綜合考量一下就可以出手了。
關於品牌的認識,個品牌都有不同的系列對應不同的用戶需求,這個最好去品評官網去看介紹,詳細、准確又可靠。
國內大陸毋庸置疑的是聯想電腦(lenovo)是第一大品牌,台灣華碩,宏碁,美國惠普,戴爾,日本東芝、索尼,韓國三星等等也都是知名品牌他們系列多,產品類型豐富,適應不同需要。買大品牌主流產品總歸沒錯,售後也好一點。
外觀,這個各有所好了,看好哪個就選那個吧。但是外觀一定是個重要參考的要素。
Ⅱ 筆記本電腦什麼材質的好
筆記本電腦常見的外殼有:ABS工程塑料、聚碳酸酯、碳纖維、鎂鋁合金、鈦合金等幾種。
1、ABS工程塑料
ABS工程塑料即PC+ABS(工程塑料合金),在化工業的中文名字叫塑料合金,之所以命名為PC+ABS,是因為這種材料既具有PC樹脂的優良耐熱耐候性、尺寸穩定性和耐沖擊性能,又具有ABS樹脂優良的加工流動性。所以應用在薄壁及復雜形狀製品,能保持其優異的性能,以及保持塑料與一種酯組成的材料的成型性。ABS工程塑料最在的缺點就是質量重、導熱性能欠佳。一般來說,ABS工程塑料由於成本低,被大多數筆記本電腦廠商採用,目前多數的塑料外殼筆記本電腦都是採用ABS工程塑料做原料的。
2、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PC也是筆記本電腦外殼採用的材料的一種,它的原料是石油,經聚酯切片工廠加工後就成了聚酯切片顆粒物,再經塑料廠加工就成了成品,從實用的角度,其散熱性能也比ABS塑料較好,熱量分散比較均勻,它的最大缺點是比較脆,一跌就破。
運用這種材料比較顯著的就是FUJITSU了,在很多型號中都是用這種材料,而且是全外殼都採用這種材料。不管從表面還是從觸摸的感覺上,PC-GF-##材料感覺都像是金屬。如果筆記本電腦內沒有標識的話,單從外表面看不仔細去觀察,可能會以為是合金物。
3、碳纖維
碳纖維材質是很有趣的一種材質,它既擁有鋁鎂合金高雅堅固的特性,又有ABS工程塑料的高可塑性。它的外觀類似塑料,但是強度和導熱能力優於普通的ABS塑料,而且碳纖維是一種導電材質,可以起到類似金屬的屏蔽作用(ABS外殼需要另外鍍一層金屬膜來屏蔽)。因此,早在1998年4月IBM公司就率先推出採用碳纖維外殼的筆記本電腦,也是IBM公司一直大力促銷的主角。據IBM公司的資料顯示,碳纖維強韌性是鋁鎂合金的兩倍,而且散熱效果最好。碳纖維的缺點是成本較高,成型沒有ABS外殼容易,因此碳纖維機殼的形狀一般都比較簡單缺乏變化,著色也比較難。此外,碳纖維機殼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如果接地不好,會有輕微的漏電感,因此IBM在其碳纖維機殼上覆蓋了一層絕緣塗層。
IBM 早期的T系列曾採用碳纖維
IBM 早期的T系列曾採用這種材料,T系列的老用戶也許享受過碳纖維的優點吧,愛玩機的朋友也可以到二手市場去探探寶。
4、鎂鋁合金
鋁鎂合金一般主要元素是鋁,再摻入少量的鎂或是其它的金屬材料來加強其硬度。因本身就是金屬,其導熱性能和強度尤為突出。鋁鎂合金質堅量輕、密度低、散熱性較好、抗壓性較強,能充分滿足3C產品高度集成化、輕薄化、微型化、抗摔撞及電磁屏蔽和散熱的要求。其硬度是傳統塑料機殼的數倍,但重量僅為後者的三分之一,通常被用於中高檔超薄型或尺寸較小的筆記本的外殼。
而且,銀白色的鎂鋁合金外殼可使產品更豪華、美觀,而且易於上色,可以通過表面處理工藝變成個性化的粉藍色和粉紅色,為筆記本電腦增色不少,這是工程塑料以及碳纖維所無法比擬的。因而鋁鎂合金成了便攜型筆記本電腦的首選外殼材料,目前大部分廠商的筆記本電腦產品均採用了鋁鎂合金外殼技術。缺點:鎂鋁合金並不是很堅固耐磨,用久了會顯得顏色暗淡,成本較高,而且成型比ABS困難(需要用沖壓或者壓鑄工藝),所以筆記本電腦一般只把鋁鎂合金使用在頂蓋上,很少有機型用鋁鎂合金來製造整個機殼。
5、鈦合金
鈦合金材質的可以說是鋁鎂合金的加強版,鈦合金與鎂合金除了摻入金屬本身的不同外,最大的分別之處,就是還滲入碳纖維材料,無論散熱,強度還是表面質感都優於鋁鎂合金材質,而且加工性能更好,外形比鋁鎂合金更加的復雜多變。其關鍵性的突破是強韌性更強、而且變得更薄。就強韌性看,鈦合金是鎂合金的三至四倍。強韌性越高,能承受的壓力越大,也越能夠支持大尺寸的顯示器。因此,鈦合金機種即使配備15英寸的顯示器,也不用在面板四周預留太寬的框架。至於薄度,鈦合金厚度只有0.5mm,是鎂合金的一半,厚度減半可以讓筆記本電腦體積更嬌小。鈦合金唯一的缺點就是必須通過焊接等復雜的加工程序,才能做出結構復雜的筆記本電腦外殼,這些生產過程衍生出可觀成本,因此十分昂貴。目前,鈦合金及其它鈦復合材料依然是IBM專用的材料,這也是IBM T/X系列筆記本電腦比較貴的原因之一。
Ⅲ 筆記本電腦外殼金屬的好還是塑料的
1)塑料材質可以滿足大部分筆記本需求的強度要求,其實部分塑料的強度甚至可以遠遠大於常見金屬,耐高溫性、彎折強度、重量都不差於金屬,所以塑料任然是筆記本電腦理想的外殼材質。
2)塑料開模,良品率,生產效率等等方面要遠強於其他材質,如果放棄塑料做外殼材質,現在的筆記本價格從3-4K已下載飆升到5-6K。
3)金屬材質從重量高,不絕緣(另需要加強絕緣),抗變形性差,良品率一直不高,導致只有極端需求的筆記本才會考慮使用金屬材質。
4)碳纖維材質不能形成復雜的筆記本部件,難以製造精度高和新型設備,所以碳纖維材質只能應用在構造簡單的A、D殼上,其它應用不多。
Ⅳ 筆記本電腦外殼什麼材質最好
一、鋁鎂合金:鋁鎂合金一般主要元素是鋁,再摻入少量的鎂或是其它的金屬材料來加強其硬度。因本身就是金屬,其導熱性能和強度尤為突出。
Ⅳ 蘋果筆記本電腦外殼是什麼材質的
macbook pro 系列和AIR系列的外殼都是陽極氧化鋁,很堅固。macbook系列就是塑料了。
一般包括工程塑料、鎂鋁合金等。工程塑料成本低,散熱效果一般,容易變形受損。
鎂鋁合金成本高,散熱效果良好,整體剛性強,不易受損。外殼面板選擇帶有金屬拉絲工藝的紋飾,不易劃傷,美觀,散熱效果好。
Ⅵ 筆記本外殼的材質分類都有哪些
筆記本電腦的外殼既是保護機體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影響其散熱效果、「體重」、美觀度的重要因。筆記本電腦常見的外殼用料有:合金外殼有鋁鎂合金與鈦合金,塑料外殼有碳纖維、PC-GF-##(聚碳酸酯PC) 和ABS工程塑料。 鋁鎂合金:鋁鎂合金一般主要元素是鋁,再摻入少量的鎂或是其它的金屬材料來加強其硬度。因本身就是金屬,其導熱性能和強度尤為突出。鋁鎂合金質堅量輕、密度低、散熱性較好、抗壓性較強,能充分滿足3C產品高度集成化、輕薄化、微型化、抗摔撞及電磁屏蔽和散熱的要求。其硬度是傳統塑料機殼的數倍,但重量僅為後者的三分之一,通常被用於中高檔超薄型或尺寸較小的筆記本的外殼。而且,銀白色的鎂鋁合金外殼可使產品更豪華、美觀,而且易於上色,可以通過表面處理工藝變成個性化的粉藍色和粉紅色,為筆記本電腦增色不少,這是工程塑料以及碳纖維所無法比擬的。
Ⅶ 筆記本電腦外觀材質知多少
很多人在選購筆記本電腦時,容易忽略機身材質。事實上,機身材質對於散熱、外觀、重量是有直接影響的。所以選擇材質是一個很值得考慮的問題。筆記本電腦材質有哪些,各自有何優缺點呢?據了解,市面上的筆記本電腦材質種類很多,其中主要的包括合金外殼:如鋁鎂合金與鈦合金,塑料外殼,如碳纖維、PC-GF-##(聚碳酸酯PC)和ABS工程塑料。下面一一介紹一下這些材質的優缺點。 鋁鎂合金材質 鋁鎂合金材質最大的優點就是散熱好。鋁鎂合金一般主要元素是鋁,再加入少量的鎂或是其他金屬材料來加強其硬度。目前大多數廠商用得最多的是銀白色的鎂鋁合金。其實鎂鋁合金並不是很堅固耐磨,採用這種材質的最大原因是散熱效果很強同時成本較低。對於採用鎂鋁合金材料的筆記本電腦來說,主要優點是輕和薄,缺點是耐磨性較差。 鈦合金材質 作為鋁鎂合金的升級版,金屬鈦耐磨性能非常好,以前它主要是用於那些要求高強度、低重量應用的特殊場合,比如宇航部件、飛機製造和醫療器械等。鈦鋁合金筆記本電腦外殼的出現同時解決了散熱和耐磨的問題,確實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好處,但據了解,市場中採用此種合金材料的產品中,鈦的比例也僅在2%左右。從主觀感覺上來說,合金的材質觸感與塑料材質觸感有很大的區別,關機的時候合金材質偏冷,開機一段時間後,合金的機器散熱好,表面摸起來溫度高一些。 碳纖維材質 隨著塑料外殼工藝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塑料外殼不僅硬度更強,耐磨性也提高了許多。而現在的塑料外殼分為碳纖維、PC-GF-##(聚碳酸酯PC)和ABS工程塑料三種。其中的碳纖維質既擁有鋁鎂合金高雅堅固的特性,又有ABS工程塑料的高可塑性。它的外觀類似塑料,但是強度和導熱能力優於普通的ABS塑料,而且碳纖維是一種導電材質,可以起到類似金屬的屏蔽作用。所以這種材料大多應用於商務筆記本,不僅在數據保護上提供了很好的保證,並且在手感上更加細膩。 聚碳酸酯PC材質 PC-GF-##(聚碳酸酯PC)這種材料想必大多數人都很陌生。它的原料是石油,先經切片加工成顆粒物,再加工成成品,從實用的角度,其散熱性能也比ABS塑料較好,熱量分散比較均勻,它的最大缺點是比較脆,一跌就破,光碟就是用這種材料製成的。運用這種材料比較顯著的就是FUJITSU品牌,很多型號都是用這種材料,而且是全外殼都採用這種材料。不管從表面還是從觸摸的感覺上,PC-GF-##材料感覺都像是金屬。 ABS工程塑料材質 ABS工程塑料即PC+ABS(工程塑料合金),現在市場上絕大多數機型或多或少都採用了PC+ABS工程塑料。這種材料的綜合性能較好,具有優良的耐熱性能、沖擊性能、低溫沖擊性能和阻燃性。隨著ABS加工技術的日趨成熟,廠商給產品表面添加了鏡面鋼琴烤漆、膜內轉印等新工藝,使其擁有更漂亮的外觀以及更好的抗壓耐磨特性。
Ⅷ 筆記本電腦的外殼,一般是什麼材料做的塑膠鋁合金
以下這些材料。
一、ABS工程塑料
ABS工程塑料即PC+ABS(工程塑料合金),在化工業的中文名字叫塑料合金,之所以命名為PC+ABS,是因為這種材料既具有PC樹脂的優良耐熱耐候性、尺寸穩定性和耐沖擊性能,又具有ABS樹脂優良的加工流動性。同時其具備極好的沖擊強度,電性能、耐磨性、抗化學葯品性、染色性以及成型加工和機械加工較好。
這是一種最普通的筆記本外殼材料,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機型都或多或少的採用了這種材料。例如:ThinkPad E40系列、宏碁4741G系列等等,都是採用的這種材料,舉不勝舉。
優點:成本較低、易於加工、尺寸穩定性好。
缺點:質量較重、散熱性不佳。
二、鋁鎂合金
鋁鎂合金一般主要元素是鋁,再摻入少量的鎂或是其它的金屬材料來加強其硬度。因本身就是金屬,其導熱性能和強度尤為突出。
一般來說,其硬度是ABS工程塑料機殼的數倍,但重量僅為後者的三分之一,通常被用於中高檔超薄型或尺寸較小的筆記本的外殼。
銀白色的鋁鎂合金外殼可使產品更豪華、美觀,而且易於上色,可以通過表面處理工藝變成個性化的粉藍色和粉紅色,為筆記本電腦增色不少,這是工程塑料以及碳纖維所無法比擬的。因而鋁鎂合金成了便攜型筆記本電腦的首選外殼材料,目前大部分廠商的筆記本電腦產品均採用了鋁鎂合金外殼技術。鋁鎂合金並不是很堅固耐磨,成本較高,比較昂貴,而且成型比ABS困難(需要用沖壓或者壓鑄工藝),所以筆記本電腦一般只把鋁鎂合金使用在頂蓋上,很少有機型用鋁鎂合金來製造整個機殼。
優點:強度高、質量輕、散熱好。
缺點:成本較高、噴漆容易磨損。
三、碳纖維
碳纖維材質是很有趣的一種材質,它既擁有鋁鎂合金高雅堅固的特性,又有ABS工程塑料的高可塑性。它的外觀類似塑料,但是強度和導熱能力優於普通的ABS塑料,而且碳纖維是一種導電材質,可以起到類似金屬的屏蔽作用(ABS外殼需要另外鍍一層金屬膜來屏蔽)。
碳纖維的強韌性是鋁鎂合金的兩倍,而且散熱效果最好。碳纖維的缺點是成本較高,成型沒有ABS外殼容易,因此碳纖維機殼的形狀一般都比較簡單缺乏變化,著色也比較難。此外,碳纖維機殼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如果接地不好,會有輕微的漏電感,需要在其碳纖維機殼上覆蓋了一層絕緣塗層。
優點:散熱好、強韌性好。
缺點:成本高、成型難、導電。
四、鈦合金
鈦合金材質的可以說是鋁鎂合金的加強版,它的主要成分也是金屬鋁。鈦合金與鋁鎂合金除了摻入金屬本身的不同外,最大的分別之處,就是還滲入碳纖維材料,無論散熱,強度還是表面質感都優於鋁鎂合金材質,而且加工性能更好,外形比鋁鎂合金更加的復雜多變。
鈦合金關鍵性的突破是強韌性更強、而且變得更薄。就強韌性看,鈦合金是鋁鎂合金的三至四倍。強韌性越高,能承受的壓力就越大。至於薄度,鈦合金厚度只有0.5mm,是鎂合金的一半,厚度減半可以讓筆記本電腦體積更嬌小輕薄。
鈦合金唯一的缺點就是必須通過焊接等復雜的加工程序,才能做出結構復雜的筆記本電腦外殼,這些生產過程衍生出可觀成本,因此十分昂貴。目前,鈦合金及其它鈦復合材料。
優點:集以上所有材質優點於一身。
缺點:復雜的加工程序使價格高昂。
五、聚碳酸酯PC(PC-GF-##)
聚碳酸酯PC也是筆記本電腦外殼所採用的材料之一,它的原料是石油,經聚酯切片工廠加工後就成了聚酯切片顆粒物,再經塑料廠加工就成了成品。從實用的角度,其散熱性能也比ABS塑料較好,熱量分散比較均勻。
其最大缺點是比較脆,容易斷裂,我們常見的光碟就是用這種材料製成的。運用這種材料比較顯著的就是富士通了,在很多型號中都是用這種材料,而且是全外殼都採用這種材料。
不管從表面還是從觸摸的感覺上,PC-GF-##材料感覺都像是金屬。如果筆記本電腦內沒有標識的話,單從外表面看不仔細去觀察,可能會以為是合金物。
優點:散熱性能好。
缺點:比較脆。
六、皮革:
早期人們比較重視筆記本的硬體性能,外殼也是提升筆記本性能的一個重要途徑。不過,隨著今年來技術水平的大大提高,人們逐漸開始考慮筆記本的外觀設計,所以加入皮革材質的筆記本電腦應運而生,皮革不僅在外觀上給人以高貴的時尚感,同時還會給用戶提供更佳的操作使用體驗。
率先將皮革材質引入筆記本外殼設計的是華碩,2006年推出的S6皮革版是全球首款採用皮革外殼的筆記本產品。皮革本身的特點是柔軟附有彈性,所以可以根據筆記本不同的外觀附著不同的皮革,並且手感非常出色,而且染色工藝也比較成熟,不過大家都知道,皮革本身是非常軟的,所以它不能單獨用作筆記本的外殼,必須是附著在某種堅硬的材質表面才可以,否則是不足以對內部的原件起到保護作用的。
另外,大家都知道,皮革比較保暖,所以散熱性能比較差,因此,採用皮革外殼的筆記本數量很少,針對的是時尚人群。
優點:時尚、柔軟、手感好。
缺點:散熱性能差,價格高。
七、竹子
竹子,在生活中經常見到,竹製筷子、竹製椅子等等。但將竹子作為筆記本電腦的外殼材料卻非常少見,07年華碩推出了一款EcoBook採用的就是竹製外殼。
竹製筆記本以華碩為代表
竹子本身比較堅固耐用,具有一定的柔韌性,而且質地較輕,非常適合用作筆記本外殼。在對竹材的處理過程中使用了煙熏、蒸煮等工藝,將竹子中的醣份去除,同時在竹材的表面塗上透明的漆料,這樣做可以有效提升竹材的防蟲蛀、防潮、抗磨損以及防褪色的能力。竹子是一種有機材質,是可再生資源,用竹子作為筆記本電腦的外殼材料,最大的意義還是在於環保。
不過,將竹子作為筆記本外殼的材料,在製作加工方面有著非常大的難度。因為筆記本考慮到體積、重量以及散熱的因素,因此竹子要加工的足夠薄,還必須具有一定的堅固性,同時煙熏、蒸煮、雕刻等工藝也非常麻煩,這導致其價格很昂貴,並且難以進行量產。
優點:時尚個性、輕薄、環保。
缺點:加工難度大。
對於筆記本外殼材料的選擇建議
對於目前的筆記本市場來說,還是以ABS工程塑料作為外殼的筆記本電腦為主。因為硬體、軟體技術發展迅速,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這導致筆記本已逐漸成為一種消費品,一般一台筆記本用4到5年已經是極限,而這段時間的應用ABS工程塑料已足以應付,所以其憑借低成本、高性價比吸引了眾多廠商和低端消費者的目光。
而對於預算比較多的朋友來說,外殼採用鋁鎂合金、碳纖維或鈦合金材料的筆記本無疑是更為理想的選擇對象。其中,鋁鎂合金比較容易上色,能擁有彩色的外殼,更適合家用。而對於另外兩種材料來說,上色比較困難,所以嚴謹單一的色調成為它們主要的表現形式,所以比較適合商務人士選擇。
市售主流筆記本外殼大部分為ABS工程塑料
那麼,就會有朋友問了,如果在購買筆記本的時候,說明中沒有明確標注是什麼材料,我們要如何分辨呢?
其實,很簡單。一般利用「摸」和「敲」就可以分辨出來,合金材料摸上去是比較冰涼、用手指或鑰匙等金屬輕輕敲擊時會發出較為清脆的聲音,而ABS工程塑料摸上去則沒有冰涼的感覺,敲擊時發出的聲音也比較傲頓。當然,這其中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碳纖維,因為碳纖維看起來、摸上去都和塑料差不多,所以比較容易和ABS工程塑料混淆。不過,幸好以碳纖維材料作為筆記本外殼的機型並不多,所以,我們記住目前常見的幾款碳纖維本子就好了。包括:索尼的TZ/SZ/G等便攜商務系列,華碩W1以及聯想天逸F31等(不過目前八千元以下的F31已經換用普通塑料材質了)。而鈦合金的識別也比較簡單,因為它是ThinkPad T/X系列筆記本的「御用」材料。
Ⅸ 筆記本電腦外殼材質一般有哪幾種
一般來說,筆記本電腦的外殼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那種工程塑料的,材質比較硬,還有一種就是鋁鎂合金的外殼,鋁鎂合金的外殼更結實並且還好看。
Ⅹ 筆記本的A殼 B殼 C殼 D殼分別是什麼
筆記本電腦外殼分為A、B、C和D四大部件,筆記本A殼:顯示屏最上面的蓋子,大蓋子,為A殼,見圖1(a)所示。筆記本B殼:顯示屏裡面的邊框(看屏幕的時候,旁邊的邊),見圖1(b)所示。筆記本C殼:鍵盤旁邊的外殼,為C殼,手托位置, 見圖1(c)所示。筆記本D殼:機器最底部與桌面接觸的位置是D殼, 見圖1(d)所示。筆記本外殼是主板、處理器等功能運行部件的載體和保護殼,集成了工藝設計、材料、體積控制、重量控制、散熱控制、堅固安全性、環保性等一系列重要性。筆記本外殼材料有ABS工程塑料、鎂鋁合金、鈦合金、碳纖維合金、PC-GF(聚碳酸脂PC)等,其中,以PC+ABS和鋁鎂合金最常見,這兩者也是應用最廣泛的筆記本外殼材料。本文介紹PC+ABS材質的筆記本C殼的模具設計。
平時用的筆記本C殼,是這樣設計的—注塑
圖1 筆記本電腦外殼分類
2.製品分析
筆記本C殼產品圖如圖1所示,塑件最大外形尺寸為276.50 mm X 228.30 mm X 9.30 mm,塑件平均膠位厚度1.50mm,按鍵區域的厚度1.20 mm,塑件質量78.5克,材料為PC+ABS,縮水率為0.37%.
塑件的外觀要求是不得存在各種注塑缺陷,塑件不得翹曲變形。PC+ABS融合了PC和ABS各自的優點,與PC相比,PC+ABS合金主要改善了熔融流動性、成型性、可電鍍性及外觀性。與ABS相比,則主要提高了耐熱性、抗沖性及薄壁製品的剛性。
PC+ABS在成型加工前必須進行乾燥,使材料含水量降至0.05%以下,最好在0.02%以下,以提高材料加工穩定性能和機械性能。在成型PC+ABS時使用模溫機來控制模具溫度,建議的模溫是50-80℃。較高的模具溫度,往往會產生良好的流動、較高的熔接線強度、較小的產品內應力,但成型周期會延長。若模具溫度比建議的低,就會導致高內應力並損壞製件的最佳性能。就製件表面和循環周期而言,模具溫度為建議溫度范圍的中間值時,可望得到較好的結果。
塑件兩處需要設計滑塊抽芯,中間滑鼠觸摸屏部位窗口邊緣兩處扣位需要設計斜頂成型,見圖2.
平時用的筆記本C殼,是這樣設計的—注塑
圖2筆記本C殼產品圖
3.模具設計要點
3.1型腔數量
塑件尺寸較大,需要的注塑機噸位較大,因此只能設計1出1的型腔排位。模具設計圖見圖3,模胚為FCI4550A80B110C120.四邊配有零度邊鎖,以便精密定位。所選擇的注塑機為250噸注塑機,經核算,塑化能力和合模力符合要求。
3.2進澆方式設計
塑件尺寸較大,屬於扁平薄壁殼體。塑件的流長比較大。因此,確定澆口的位置和數量都比較關鍵。模具設計中選擇了8點進膠,見模具設計圖。其中鍵盤位置6點點澆口進膠,澆口參數見圖7。另外兩點為大水口搭接式進膠,見圖8。
3.3側向抽芯系統設計
2個滑塊尺寸較小,選擇斜導柱驅動的後模滑塊抽芯。兩處斜頂均為T槽滑動的斜頂。
3.4 鑲件設計
前後模仁尺寸較大,直接鑲入模板精框內的難度較大,因此前後模仁分別設計了擠緊塊,以基準角為基準,遠離基準角的兩個邊,模框加大1mm,壓入擠緊塊。後模仁小鑲件,有兩種鑲法,一種為掛台,一種為錐度,各有特點。小鑲件掛台設計有很多優點:一是少了模架和鑲件的鑽孔和攻絲加工;二是簡化模具組裝工作量;第三是能夠避免漏裝螺絲失誤發生的可能性。
掛台設計要點如下:
(1)鑲件的掛台應選在鑲件的長邊上,同時要避開曲線部位。
(2)必須保證掛台及所在部位可以磨削或者線切割加工。
(3)短的掛台要避開扁頂桿,以免干涉。
(4)總之,掛台的設計一定要考慮加工工藝,不可隨意設計。
(5)鑲件的底部有運水膠圈時,不要用掛台,應該用螺絲固定,防止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