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聯想筆記本各個系列的區別:Y、G、V、Z、B、E、K、U。希望全面的回答
1、Y系列主要關注娛樂功能。適合玩游戲,配備了相對高級的顯卡也加強了主板和散熱。一般來說,Y系列的性能優於同類產品,也是聯想系列中質量最好、價格最貴、故障率最低的產品。
2、G系列是家庭型也是流行型。許多G系列筆記本電腦減少了不必要的組件,簡化了配置,例如取消了藍牙功能。G系列一般性能比較差,適合一般日常運用、不適合玩中大型游戲。
3、V、B是商務系列,屬於商業范疇。更強調的是穩定性和業務應用程序。
4、Z系列,主打時尚品牌,Z系列的價格要比配置相同的筆記本更貴。綜合處理能力強勁、顯卡一般配備性能級別顯卡、外觀一般做金屬外觀、外觀好看、但是性價比不高。
5、U系列屬於聯想的輕薄系列,性能比較一般,就是為了方便時尚而考慮,適合高端人士辦公出差使用,不適合玩中大型游戲。
常見筆記本電腦分類:
游戲本:游戲本其實並沒有一個判定標准,對配置也沒有硬性要求,游戲本的特點就是頂級的配置,優秀的散熱控制技術,能夠保持長時間游戲不卡頓並且性能不下降,以及溫度必須控制在硬體安全范圍內,缺點是外形比較厚重或者說笨重,續航能力差,還有就是價格特別高。
超極本:為了保證續航能力和散熱效果,一般都會放棄獨立顯卡,CPU也採用低壓版,硬碟也由機械硬碟換成固態硬碟。在外觀方面,超極本追求極致的輕、薄、時尚、堅固,內在硬體布局也經過特別的設計,盡可能地追求輕薄。為了達到要求,不得不放棄了很多普通筆記本擁有的介面。
輕薄本:輕薄本可以理解為低配版的超極本,不追求性能,只追求輕薄。在厚度和重量方面跟超極本要求類似,但是在配置方面卻遠遠比不上超極本,輕薄本的特點就是追求輕薄,便攜性和續航能力不錯,不過性能較差,一般只能滿足日常娛樂以及輕度辦公。
商務本:商務本在外觀方面不追求時尚,反而要體現出沉穩、大氣。主要是為了商務應用設計的筆記本電腦,商務本一般會配備比較高的CPU和內存,顯卡方面一般只配中低端獨立顯卡甚至不配獨立顯卡,商務本的特點就是配置中高端以上,商務辦公性能強悍,續航時間長,外觀沉穩大氣。
二合一電腦:可以算是筆記本也可以算是平板電腦。屏幕和鍵盤可以拆卸,屏幕部分為主機,拆卸鍵盤後,屏幕可以當做平板電腦使用。二合一電腦的特點就是,加上鍵盤可以當筆記本使用,拆掉鍵盤可以當平板使用。一般採用核心顯卡或低端獨顯,游戲性能比較差。不過散熱很好,續航能力也不錯,外觀一般都比較時尚。
『貳』 筆記本電腦怎麼挑選
很多剛剛上大學的學生需要買筆記本電腦了,那麼筆記本電腦怎麼挑選,下面由我為你介紹筆記本電腦挑選攻略吧!
選購筆記本電腦攻略一:確定預算和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正准備選購一部筆記本電腦,那麼首先要確定下來你的預算。目前的筆記本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檔次,一是3999元以內的入門級產品,二是4000—6999元的中端主力,三是7000元以上的高端機型。對於預算有限的消費者來說,三千多元的筆記本已經可以滿足日常應用了,看高清視頻、玩一些大眾化的游戲都沒有問題。
倘若你的預算比較充裕,那麼就可以多考慮一下你的實際需求,就是你把筆記本買回來究竟做什麼用。比如,愛玩大型3D游戲的用戶,應該將關注重點放在筆記本的顯卡配置上;而視頻編輯、照片處理工作者則應注重處理器性能和內存容量。另一方面,對於那些經常攜帶本本東奔西跑的朋友來說,自然應該首選輕薄便攜的筆記本,重量厚度以及續航時間對他們來說是第一位的。
在確定需求之後,我們就要想想多大的屏幕適合自己。通常情況下,屏幕尺寸越大,筆記本也越沉,不易攜帶。目前主流筆記本的屏幕從 11.6 英寸起步,到 13 英寸為止都是屬於便攜型產品。14 英寸是多年來最受中國用戶喜愛的尺寸,大多數消費者都會購買這個尺寸的筆記本。15.6 英寸以上就屬於大尺寸筆記本了,很適合放在家裡作為台式機替代性產品。
選擇處理器的時候,很多初學者容易進入一個誤區,就是認為處理器配置越高,電腦運行速度越快。其實影響電腦速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網速、內存、打開的程序數量、電腦的健康狀況等等。絕大多數的常用軟體,對各級別處理器來說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就好比讓小孩和大人拿起地上的一粒石子,對他們來說都很輕松。
通常情況下,酷睿 i3 這個級別的處理器,對大部分用戶而言都足夠用了,如果預算有限的話,奔騰雙核甚至賽揚雙核也是不錯的選擇,它們的性能和同主頻的酷睿 i3 其實相差並不是很大,大約在15%左右。
酷睿i5主要是在酷睿i3的基礎上增加了睿頻功能,就是自動超頻,在極限測試中性能會有一定提升,但在簡單應用中也沒有用武之地。酷睿 i7 大多是四核的,性能自然是最好的,但也只有在視頻壓縮、照片批處理等復雜應用中才會體現出優勢,對普通用戶來說意義不大。
選購筆記本電腦攻略二:謹慎選擇主流顯卡類型
筆記本電腦在選擇顯卡時也要注意類似的問題,近幾年集成顯卡的性能提升速度很快,今天主流的 HD 4000 核芯顯卡已經和兩年前的中端獨立顯卡性能相當,玩網路游戲、看高清視頻什麼的都沒有問題。
這里順便提一個小技巧,就是雙通道內存可充分挖掘核芯顯卡的潛在性能。當然,入門級獨顯本的價格也沒貴多少,唯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千萬別只看顯存容量。許多商家動不動就宣傳「2G顯存高性能顯卡」,結果我們一看卻是個入門級的'顯卡型號。
顯卡的性能由多個因素共同決定,比如流處理器數量,核心頻率,顯存位寬,顯存容量等等。如果把顯存容量比作一瓶水的話,那麼顯存位寬就相當於瓶口的大小。如果瓶口很小,那麼瓶子即使有再多水,倒出來的速度也是很慢的。因此,顯卡的各項參數要合理搭配才有最佳性能,只加強其中一項參數是沒有用的,只是用來忽悠消費者而已。
順便教大家一個識別獨立顯卡檔次的小技巧,無論是N卡還是A卡,型號中第二位數字都代表顯卡的檔次,從1到9性能遞增。比如GT 650M當中的數字5,就代表中端,自然比 GT 630M要強一些。同理,HD 7870M 也比HD 7670M要強。不過要橫向對比這兩大品牌的話,就需要實際測試數據的佐證了。
整體感覺這幾年A卡有一點數字虛標的傾向,當第二位數字相同時性能略遜於N卡,比如HD 7670M 就不如 GTX 660M,HD 7470M 也不如GT 640M,不過話說回來,A卡筆記本的價格也更便宜一些,性價比還是很不錯的。
內存方面,這幾年的變化不大,普通用戶有 2GB 就夠用了,4GB 當然更好,在同時打開很多程序後,擁有 4GB 內存的筆記本會運行得更流暢一點。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8GB 內存真沒必要,通過實際測試,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和 4GB 內存沒什麼區別,這就好比一條高速公路,在正常車流量的情況下,四車道已經綽綽有餘了,那麼即使修建了八車道,車速也不會變得更快。正如前面所說,8GB 只對極少數有專業需求的用戶有價值。
在筆記本的各項硬體配置中,這兩年變化最大的無疑是硬碟了,越來越多的筆記本正在從機械硬碟轉向 SSD 固態硬碟。固態硬碟的速度更快、更省電,而且不會像機械硬碟那樣一摔就壞了。前幾年由於固態硬碟的價格貴的驚人,所以普及速度較慢,現在隨著規模效應的拉動,固態硬碟的成本逐漸下降,因此可以被主流筆記本所採用。當然,這個過程還在初級階段,目前大多筆記本只是配備了 64 GB 或 128 GB 的小容量固態硬碟,要想徹底取代機械硬碟還需時日。
我個人非常喜歡採用了固態硬碟的筆記本,尤其是那些純固態硬碟的機型,雖然 128 GB 的容量小了一點,但明顯能感到速度的提升,而且這種感覺時刻伴隨在你身邊,比如開關機、打開 Photoshop 等大型軟體、進入大型游戲,拷貝大容量文件等等,無處不在,所以說把更多的錢投資在固態硬碟上,要比升級處理器、內存帶來的效果更明顯。如果你是一位追求極致速度的玩家,還可以關注一下固態硬碟的品牌型號,據論壇網友反映,不同品牌和型號的固態硬碟,速度有時也有天壤之別。
選購筆記本電腦攻略三:注重外觀材質的重要性
筆記本電腦除了硬體配置外,筆記本的外殼材質也是不容忽視的。通常來說,塑料材質的筆記本最實惠,金屬材質屬於中高檔,碳纖維則是最頂級的材質。多數筆記本會在頂蓋、掌托和底部選用不同的材質,從而兼顧品質和成本。
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其實就是在塑料和金屬之間做選擇,頂蓋採用金屬一方面會讓本本很顯檔次,一方面也能降低本本的厚度,同時給屏幕提供足夠好的保護。在此基礎上,我建議大家優先選擇掌托也採用了金屬材質的筆記本,因為在炎炎夏日,手掌放在金屬上要比放在塑料上舒適很多,機身內部的熱量也可以更快得到釋放。
同時金屬材質的掌托可以有效避免使用一段時間後,塑料掌托被磨的油光發亮的那種情況,保持本本歷久如新。機身底部採用金屬材質的筆記本不算太多,而且價格會偏貴一些,不過它的好處顯而易見——有效改善筆記本的散熱效果。
還有一個很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地方,就是筆記本的擴展介面,一方面,我們要留意筆記本的介面種類和數量,如果你喜歡外接鍵盤、手柄等設備,經常與移動硬碟和 U 盤導數據,那麼 USB 介面至少要在三個以上,而且其中最好有 USB 3.0 高速介面。當然,如果一款筆記本各方面你都很喜歡,唯獨 USB 介面少的話,你也可以通過配備一個 USB Hub 的方式來獲得更多介面。
除了USB之外,我們還需要留意自己是否需要VGA、SD讀卡器以及網線介面。在輕薄型筆記本的普及下,VGA 和網線介面正在逐漸被淘汰,但許多辦公族都需要用 VGA 來連接投影機,許多家庭用戶都需要網線介面來上網。
而對喜歡攝影的朋友來說,SD讀卡器是利用率會很高的介面,筆記本有的話就不用自己另外配一個讀卡器了,免得自己有時忘帶。另一方面,介面的設計位置也很重要。比如四個USB介面,最理想的位置是左邊和右邊各有兩個,而且距離不要太近,更不要上下重疊排列。
如果USB設計在機身後部,用起來就比較麻煩。反過來,最適合設計在機身後部的介面,我認為是VGA和網線介面,因為線纜可以被屏幕擋住,保持視覺上的整潔感,而且兩只手放在桌上時也不容易誤碰到這兩種線纜。
此外要注意的就是散熱出風口的位置,通常來說出風口位於機身後部是最好的,其次是位於機身左邊,但不宜設計在機身右側,因為我們在右手使用外接滑鼠的時候,夏天總是被呼呼的熱風吹著會很難受。
『叄』 挑選筆記本電腦的攻略
當今社會下,人們進入了一個全明網路的時代,毫不誇張的說,現在的人們根本離不開網路!可是對於一些經常出差的上班族以及一些學生黨來說,無疑筆記本電腦是最好的選擇!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是2017如何挑選筆記本電腦攻略,歡迎大家來閱讀~
2017如何挑選筆記本電腦攻略
工具/原料
筆記本電腦
方法/步驟1
1 挑選筆記本電腦時需要注意的第一點:筆記本電腦的硬體方面以及電腦總體配置參數(參數一定要看,不看毀一生)
首先來說,一般正常情況下來看,筆記本電腦的性能肯定不如台式電腦的性能好,這個大家都知道,所以在挑選筆記本電腦時,千萬不要和台式電腦做比較,要記住差不多就可以了!其次問題就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話題,筆記本散熱以及處理器的選擇!
筆記本散熱一般是靠主機內部的硬體設備來散熱的,自身內部通過風扇製冷達到對筆記本電腦內的的主要部件降溫的功能,目前市場上的筆記本散熱器大多數是一到兩個扇葉,製冷效果不是很理想,甚至一些假冒偽劣產品會與原機型散熱器對流導致溫度不降反升!從而
造成筆記本電腦內部核心的損壞,所以大家在散熱這一塊要多留意!
其次建議大家購買一個外置的筆記本散熱器,這樣散熱問題相對來說是有幫助的,效果很明顯,而且價格不貴!而且大家也要時刻清理一下筆記本電腦散熱口的灰層,這個建議大家經常清理!
畢竟筆記本電腦產生的熱量就是自身穩定性最大的敵人,如果不對熱量進行疏散,那麼筆記本電腦長期在高溫下工作的後果就是:輕則引起筆記本死機、系統崩潰,重則加快筆記本電腦老化以及內部元件損壞,甚至有可能燒毀硬體。
2 挑選筆記本電腦需要注意的`第二點就是處理器的選擇了,相當於處理器來說,這一塊更為重要,因為無論是筆記本電腦還是台式電腦也好,一塊好的CPU處理器,都將決定著你電腦的運行速率以及硬體各方面是否得到支持!所以大家在買筆記本電腦時,CPU一定要選好!
市面上筆記本電腦使用的CPU魚目混雜,而且價格高低不平,所以要選擇一台筆記本電腦的前提,要看他的CPU是否實用以及性能!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點是有關於CPU的主頻問題,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兆赫(MHz)或千兆赫(G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處理數據的速度。
主頻和CPU實際的運算速度存在一定的關系,但並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也就是說,不能單憑主頻高低來評價處理器運算速度的快慢。
其次是緩存區,這點大家有的就不明白了,其實緩沖區很好理解,你只要記住緩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就可以了,而且緩存的結構和大小對CPU速度的影響非常大,由於CPU內緩存一般是和處理器同頻運作,工作效率遠遠大於系統內存和硬碟。
目前,大部分筆記本電腦都擁有L3Cache(三級緩存)。L3緩存的應用可以進一步降低內存延遲,同時提升大數據量計算時處理器的性能,這些對筆記本的游戲性能提升都很有幫助。第3點指令集,CPU依靠指令來自計算和控制系統,每款CPU在設計時就規定了一系列與其硬體電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統。
指令的強弱也是CPU的重要指標,指令集是提高微處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以intel最新的SNB架構處理器來說,由於增加了AVX指令集,其處理性能和帶寬都得到了成倍的提升。
3 挑選筆記本電腦需要注意的第三點:筆記本電腦的價錢以及顯卡性能!
為什麼我要把價錢和顯卡聯繫到一起呢,因為一般在筆記本電腦上加價錢的也就是顯卡了,顯卡這個東西不管台式也好還是筆記本也好,好的顯卡決定了你是否達到CPU的最大化支持率以及你以後想玩的大型游戲,可不可以玩,這些等等都將由顯卡決定!
近幾年集成顯卡的性能提升速度很快,今天主流的 HD 4000 核芯顯卡已經和兩年前的中端獨立顯卡性能相當,玩網路游戲、看高清視頻什麼的都沒有問題。這里順便提一個小技巧,就是雙通道內存可充分挖掘核芯顯卡的潛在性能。當然,入門級獨顯本的價格也沒貴多少,唯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千萬別只看顯存容量。許多商家動不動就宣傳「2G顯存高性能顯卡」,結果我們一看卻是個入門級的顯卡型號。
所以在買筆記本電腦時,不管你的電腦是A卡還是N卡也好,都千萬不要被商家的宣傳所迷惑,要看清參數,最好是當場實驗!
介紹完以上幾點其次就是價錢問題了,目前的筆記本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檔次, 第一類:800-1500左右的,這種筆記本電腦基本類似於工作出差用的,玩游戲之類的不推薦,性能極低而且不容易修,壞了直接換!所以實用方面不大!
第二是中等級別的,2500-3500元左右,這類型筆記本使用還算湊乎,玩游戲雖說略卡,但對於一些學生黨以及上班族喜歡玩游戲的來說,基本上差不多。
第三檔就是高端機型了,大致價格不等,5000-1W左右,這種電腦可以和台式機電腦做比較,因為像這種高端機來說,在顯卡方面以及CPU方面,圖像處理等各種性能來說做的都是不錯的!
而且相當於這個價格來說,大家共同擔心的一問題也出來了,那就是屏幕尺寸,可以怎麼來說,價格高的屏幕尺寸越大,價格低的那就越低了,大家可以根據實際要求來選擇!這個完全看自己!
方法/步驟2
挑選筆記本電腦需要注意的最後一點就是美觀問題了:美觀問題包括很多種,以及鍵盤的設計,USB口,HDMI,VGA口,音頻介面等等,大家在選擇這些時,一定要看仔細,尤其是這些細小的介面,記住一點就可以輕易解決,那就是多觀察這些介面的距離設計問題!
緊挨著的不建議選擇,差不多的以及設計標新立異的就可以!這點要靠大家自己多觀察!
還有最後一點鍵盤的設計,好的鍵盤設計,給大家一種舒服,漂亮的感覺,讓大家使用起來也非常順手,以下為大家介紹幾款常見的筆記本電腦鍵盤設計!
第一種是平面孤島式鍵盤,優點:適合女性白領使用,男性不推薦,因為鍵盤略小,男性使用起來不是很順手!
第二種:階梯浮萍式鍵盤,優點:按鍵大,而且手感舒適!推薦男性使用,適合打游戲以及辦公都是不錯的選擇!
好了!以上就是我為大家介紹的筆記本電腦類型以及購買方法了!
『肆』 筆記本電腦配置高低怎麼區分
筆記本電腦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區分配置:
1、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版本越高,需求的硬體配置就越高,所以筆記本原裝操作系統版本的高低也反映了筆記本的性能。
2、處理器
CPU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它的強弱直接反映了筆記本配置高低。目前高端型號是AMD銳龍系列和Intel第10代酷睿系列。
3、內存
主要看內存品牌、代數、頻率和容量。目前主流是8G DDR4 2666。
4、硬碟
固態硬碟是標配(要求是主流品牌如閃迪、三星和英特爾等)。最優配置是固態硬碟加機械硬碟,固態用來安裝系統和軟體,機械存放資料。
5、顯卡
顯卡要看顯卡代數、顯存容量和頻率。辦公推薦MX250,游戲推薦GTX1660。
6、顯示屏
筆記本屏幕也是非常重要的,參數有刷新率、色域、屏幕尺寸和材質。
『伍』 怎樣挑選筆記本電腦,配置主要看什麼
1、CPU『陸』 如何判斷一台筆記本電腦質量檔次
樓主你好,對檔次最直觀的體現是價格。要知道一台本本檔次如何,最簡單的就是看它賣多少錢,和其他同配置的本本相比是貴還是便宜(當然得看網上報價,JS的價格可不算)。打個比方,華碩N43是中高端影音游戲本,A43是中低端全能本。同樣配置I5
4G
GT550M
N43的價格在5200-5600左右,而A43的價格在4300-4500左右。不同檔次的筆記本差別體現在各種各樣的地方,比如說模具設計,散熱能力,鍵盤手感,腕托舒適度,材質檔次,外放效果,乃至續航。可以說除了配置之外都是體現檔次的地方。有一定經驗的話僅從外觀上看出檔次也不算太難。但如果沒有太多經驗,又要衡量一個機型的檔次,那麼看價格就是最簡單的方法了。
看到樓上一位仁兄的回答讓我忍不住改回答開噴了。I5
I7過時?SNB的I5
I7是今年年初出來的,明年一季度面試的IVY
BRIDGE也將沿用I3
I5
I7的命名制度。四樓的騷年你明年可千萬別用這些過時的CPU呀!
希望能幫到樓主~有問題歡迎追問~
我本軍團:助人為本,以本會友~!
『柒』 電腦怎麼分檔次
電腦怎麼分檔次,這個問的范圍可能有點大,那就挑最最最主要的說吧,那就是按CPU來分,如intel的CPU,有i3,i5,i7等。在同代次的型號里顯然i7的檔次要高於i5。還有就算是都是i7的CPU,那麼i7二代的檔次顯然要高於i7一代。決定電腦檔次高低的因素有好多,CPU只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