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都台式機插上檢測卡就會亮不插檢測卡就不會亮是怎麼會事
台式機插上檢測卡能點亮不插檢測卡點不亮的原因是主板故障引起的。
這樣的故障一般是主板的插槽的問題,可能是插槽內的相鄰的接腳有短路的現象,造成主板自檢無法通過所以點不亮,插上檢測卡或其它的卡會將短路的接腳分開使用主板可以正常工作所以可以點亮。一般這樣情況在插幾天後就可以撥出檢測卡正常使用了。
B. 台式機華碩x99a-2主板開機檢測卡提示53,點主板上面重啟就提示b1還是61!開不了機!!!
華碩X99-A II主板53指示燈有可能是內存故障。
C. 台式電檢測卡顯示2626後響一聲是否主板壞了
診斷卡也叫POST卡,所謂POST卡就是「開機自測卡」(Power On Self Test Card)的縮寫。這種卡的作用主要是在電腦開機過程中通過截取BIOS自檢資料來反映硬體故障情況。一般POST卡上都有一個兩位數的顯示器,或者4-8個指示燈,把顯示出來的信號與說明表上的情況相對照就可以確定是什麼部件出了什麼故障了。
現在電腦城裡有三種診斷卡可以給你選擇。
一般是兩位數碼的,這是我們最常用的卡,一般賣10元。
好了,買回來診斷卡了,我們習慣是看一下那個自帶的說明書,但是這種說明書也象太專業了。不但一般人看不懂,就連專業的維修人員都看不懂,叫天書還差不多。把說明書直接扔掉吧。
由於我們一般都是習慣用兩位的卡來看,那麼我就根據實際的使用情況來介紹一下怎麼使用診斷卡吧:
診斷卡是插在PCI上面的,以前的那種還可以插到ISA上面,但是現在的主板都不帶ISA了。我們就插在PCI上面吧。
診斷卡的檢測順序是:復位--CPU--內存--顯卡--其他。
正常能用的電腦開機後POST卡的數碼是這樣顯示的:
1、首先是復位燈亮一下,表示復位正常,(如果復位燈長亮的話,就表示有些硬體沒有準備好,這就要慢慢排查是哪個地方沒有復位了,)同時數碼卡會顯示FF。(這里要注意一下,有的主板沒有插CPU的時候,數碼管是沒有任何顯示的。)
2、檢測到復位正常後,數碼會顯示「FF」或者「00」,這是正在檢測CPU。如果定在「FF」或者是「00」上,表示主板沒有認到CPU,通過了CPU的話代碼就會直接跳到「C1」就會顯示內存的檢測情況了,(如果停在C1不動的話就一般就是表示主板檢測不到內存了。)
3、顯示C1後正常的話代碼會不斷的變化了,這些我們可以不看,只要數碼在跳就表示內存檢測已通過了。跟住我們會看到數碼會跳到「25」或者「26」。這就表示主板在檢測顯卡了。(如果檢測不到顯卡或者顯卡壞的話,數碼會定在「25「或者」26「上面不動了。)
4、已檢測到顯卡正常後,那麼數碼會繼續跳動,這些代碼我們也可以一直不管了,等到他最後會跳到「FF」。這表示電腦開機檢測已全部通過。診斷卡的工作也就到此結束了。
針對正常主機診斷卡的代碼順序後,我們就可以用診斷卡來對不正常的主機來進行檢測了。我們可以看診斷卡停在什麼代碼上,就可以對號入座,基本判斷主機是什麼位置有問題了。
常見的代碼及故障部位:
一:00、FF、E0、C0、F0、F8:這些表示主板沒有檢測到CPU。有可能是CPU壞,也有可能是CPU的工作電路不正常。
二:C1,D1,E1,D7,A1:這些都表示主板沒有檢測到內存,有可能是內存壞,也有可能是內存的供電電路壞。
三:25、26。通常這兩個代碼是表示沒有檢測到顯卡。
MachSpeed: sp99dd Zenith: 3098z Zenith
Magic-Pro: prost ZEOS: zeosx
2、軟體對CMOS放電
軟體可實現對CMOSROM的放電,達到解除CMOSSETUP口令的目的,具體是用DEBUG命令,按以下方法輸入可實現對CMOSSETUP放電解密碼的目的。
(1)Award BIOS密碼清除
C:\>DEBUG
-o 70 34 或 -o 70 11
-o 71 34 -o 71 ff
-q -q
(2)AMI BIOS密碼清除
C:\>DEBUG
-o 70 16 或 -o 70 10
-o 71 16 -o 71 0
-q -q
注意用軟體對CMOSBIOS放電解除口令的同時,CMOSBIOS中已有設置將全部丟失,必須重新設置後計算機才能運行。對於COMPAQ計算機進行軟體放電時最好找到存放CMOS的軟盤後再進行,否則易放電難恢復。
3、硬體跳線對CMOSBIOS放電
任何微機均可通過開關或跳線對CMOSBIOS放電,解除任何口令(系統引導口令,CMOS設置口令,鍵盤鎖口令),針對某些原裝機的CMOS放電特殊性,下面舉例說明:
COMPAQ和AST的CMOS放電是通過開關的閉合來實現的,但在關機的情況下將開關閉合是不能實現放電目的的,必須經過以下幾步:
A、在計算機外部電源關閉情況下,將開關SW1和SW1-2撥到ON的位置;
B、 打開外部電源,啟動計算機;
C、 啟動後1-5分鍾,關機;
D、 將SW1和SW1-2撥到OFF的位置;
E、 開機進入CMOS重新設置即可。
絕大多數主板都是通過跳線這種方式來對CMOS放電的。不同的主板跳線短接腳均不同。在進行跳線短接放電時,必須先看主板說明書,然後再行動,若某些主板說明中沒有標明CMOS放電跳線腳的情況,建議再查看主板上是否有「Exit Batter」,「Clean CMOS」,「CMOSROMReset」字樣,如有則將1,2腳短接即可;如沒有這些標志字樣,則只有取下電池對CMOS進行放電了。
4、求助廠商
打電話或上網與主板生產或銷售商取得技術支持。
(二)修復被CIH破壞的主板BIOS晶元
1、更換法:找主板廠家要一塊相同的BIOS晶元換下損壞的晶元。
2、寫入法:把主板的BIOS晶元取下,使用兼容Flash Rom的「燒錄器」,重新寫一遍BIOS,再裝回主板。
3、熱插撥法:先斷開染毒的硬碟,把主板的BIOS\晶元取下,找一塊相同的BIOS晶元,裝到BIOSROM插座上,然後用無毒的DOS盤啟動(不要載入任何驅動程序)之後,將好的BIOS晶元撥下,換上損壞的晶元,然後進行像對主板BIOS升級一樣的寫入工作――此法須專業人員才可使用。
(三)常見CMOSSETUP進入的方法
要進入CMOS設置程序的屏幕,不同的BIOS有不同的進入方法,下表列出常見的幾種進入CMOS設備程序的方法。
常見BIOSROM的CMOSSETUP進入的方法
BIOS型號 進入CMOSSETUP的按鍵 屏幕提示
AMI <Del>鍵或<ESC>鍵 有
Award <Del>鍵或<Ctrl>鍵+<Alt>鍵+<ESC>鍵 有
MR <Del>鍵或<Ctrl>鍵+<Alt>鍵+<ESC>鍵 無
Quadtel <F2>鍵 有
COMPAQ 屏幕右上角出現游標時按<F10>鍵 無
AST <Del>鍵+<Alt>鍵+<ESC>鍵 無
Phoenix <Del>鍵+<Alt>鍵+<S>鍵 無
Hewlett
packard(HP) <F2>鍵
十、碰到書中查不到的代碼怎麼辦?
由於代碼是由主板廠商定義在BIOS中,並且部份代碼暫未定義,故電話無法提供代碼含義咨詢,最好是您直接上網該問主板廠商網址的的最新代碼含義,也可在使用診斷卡的實踐中收錄並記載在下表中。
代碼 含 義 BIOS類型
Award AMI Phoenix
十一、常見問題解決方法
注意:1、不能在尚有免費質保的主板上進行違反質保規定的排錯操作,
2、所有排錯操作均在斷電情況下進行。
出錯類別 常見原因 排錯方法
內存條
內存條壞 換條試試
內存條腳臟 用學生橡皮擦擦乾凈再試
與其它條不匹配 換用相匹配的條
插錯方向 更正插入方向
內存槽
擴展槽 槽內臟或有異物 細心清除臟、異物
槽內金屬彈片變形或斷裂 用醫用止血鉗等工具細心矯正或在廢板中取材更換。
槽內金屬彈片生銹或發霉 用純酒精清洗,干後將內存條或擴展卡多次插撥,使之改善接觸性能。
CPU CPU壞 更換CPU(手摸CPU是否根本不發熱或過熱)
CPU設定跳線或CMOS設定錯 細心核對CPU的工作電壓、頻率等參數的跳線或CMOS設定。
CPU腳臟 去除臟物並將CPU多插撥幾次。
CPU未插到位 整理CPU引腳,將CPU細心地插入並檢查是否插到位。
診斷卡自身不良或插卡錯誤 金手指臟 用學生橡皮擦擦金手指,將診斷卡多插撥幾次,這將改善接觸性能
又插卡插錯槽 細心辨別PCI與ISA槽
診斷卡方向插反 更正插入方向(ISA槽的元件面朝向電源)
診斷卡壞 到購買處進行質保,或[email protected](一年內)聯系質保
診斷卡加電後代碼根本無變化 主板未運行起來 檢查電源、CPU跳線等
主板無代碼輸出到插有診斷卡的匯流排插槽中 換一插槽試試,並參見本書第頁《用戶必讀》
代碼走不到底 主板有故障 這項是本診斷卡的用途所在,根據書中代碼排錯後再試
主板將故障代碼送往顯示器,停止送到匯流排槽 接上彩顯,再根據屏幕提示排錯,然後再試
專業硬體維修,板卡維修是非常重要的項目之一。拿過來一塊有故障的主板,如何判斷具體哪個元器件出問題呢?
引起主板故障的主要原因
1.人為故障:帶電插撥I/O卡,以及在裝板卡及插頭時用力不當造成對介面、晶元等的損害
2.環境不良:靜電常造成主板上晶元(特別是CMOS晶元)被擊穿。另外,主板遇到電源損壞或電網電壓瞬間產生的尖峰脈沖時,往往會損壞系統板供電插頭附近的晶元。如果主板上布滿了灰塵,也會造成信號短路等。
3.器件質量問題:由於晶元和其它器件質量不良導致的損壞。
清洗
首先要提醒注意的是,灰塵是主板最大的敵人之一。最好注意防塵,可用毛刷輕輕刷去主板上的灰塵,另外,主板上一些插卡、晶元採用插腳形式,常會因為引腳氧化而接觸不良。可用橡皮擦去表面氧化層,重新插接。當然我們可以用三氯乙烷--揮發性能好,是清洗主板的液體之一。還有就是在突然掉電時,要馬上關上計算機,以免又突然來電把主板和電源燒毀。流程。
BIOS
由於BIOS設置不當,如果超頻……可以跳線清處,摘重新設置。如果BIOS損壞,如病毒侵入……,可以重寫BIOS。因為BIOS是無法通過儀器測的,它是以軟體形式存在的,為了排除一切可能導致主板出現問題的原因,最好把主板BIOS刷一下。
拔插交換
主機系統產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例如主板自身故障或I/O匯流排上的各種插卡故障均可導致系統運行不正常。採用拔插維修法是確定故障在主板或I/O設備的簡捷方法。該方法就是關機將插件板逐塊拔出,每拔出一塊板就開機觀察機器運行狀態,一旦拔出某塊後主板運行正常,那麼故障原因就是該插件板故障或相應I/O匯流排插槽及負載電路故障。若拔出所有插件板後系統啟動仍不正常,則故障很可能就在主板上。採用交換法實質上就是將同型號插件板,匯流排方式一致、功能相同的插件板或同型號晶元相互晶元相互交換,根據故障現象的變化情況判斷故障所在。此法多用於易拔插的維修環境,例如內存自檢出錯,可交換相同的內存晶元或內存條來確定故障原因。
觀看
拿到一塊有故障主板先用眼睛掃一下,看看沒有沒燒壞的痕跡,外觀有沒損壞,看各插頭、插座是否歪斜,電阻、電容引腳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燒焦,晶元表面是否開裂,主板上的銅箔是否燒斷。還要查看是否有異物掉進主板的元器件之間。遇到有疑問的地方,可以藉助萬能表量一下。觸摸一些晶元的表面,如果異常發燙,可換一塊晶元試試。
(1).如果連線斷,我們可以用刀把斷線處的漆刮干凈,在露出的導線處塗上蠟,再用針順著走線把蠟劃去,接下來就是在上面滴上硝酸銀溶液。接著就要用萬能表來確認是否把斷點連接好。就這樣一個一個的,把斷點接好就可以了。注意要一個一個的連,切不要心急,象主板上有的地方的走線間的距離很小,弄不好就會短路了。
(2).如果是電解電容,可以找匹配的換掉。
萬能表、示波器工具
用示萬能表、波器測主板各元器件供電的情況。一個是檢測主板是否對這部分供電,再有就是供電的電壓是否正常。
電阻、電壓測量:
電源故障包括主板上+12V、+5V及+3.3V電源和Power Good信號故障;匯流排故障包括匯流排本身故障和匯流排控制權產生的故障;元件故障則包括電阻、電容、集成電路晶元及其它元部件的故障。
為防止出現意外,在加電之前應測量一下主板上電源+5V與地(GND)之間的電阻值。最簡捷的方法是測晶元的電源引腳與地之間的電阻。未插入電源插頭時,該電阻一般應為300Ω,最低也不應低於100Ω。再測一下反向電阻值,略有差異,但不能相差過大。若正反向阻值很小或接近導通,就說明有短路發生,應檢查短的原因。產生這類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系統板上有被擊穿的晶元。一般說此類故障較難排除。例如TTL晶元(LS系列)的+5V連在一起,可吸去+5V引腳上的焊錫,使其懸浮,逐個測量,從而找出故障片子。如果採用割線的方法,勢必會影響主板的壽命。
(2)板子上有損壞的電阻電容。
(3)板子上存有導電雜物。
當排除短路故障後,插上所有的I/O卡,測量+5V,+12V與地是否短路。特別是+12V與周圍信號是否相碰。當手頭上有一塊好的同樣型號的主板時,也可以用測量電阻值的方法測板上的疑點,通過對比,可以較快地發現晶元故障所在。
當上述步驟均未見效時,可以將電源插上加電測量。一般測電源的+5V和+12V。當發現某一電壓值偏離標准太遠時,可以通過分隔法或割斷某些引線或拔下某些晶元再測電壓。當割斷某條引線或拔下某塊晶元時,若電壓變為正常,則這條引線引出的元器件或拔下來的晶元就是故障所在。程序、診斷卡診斷
通過隨機診斷程序、專用維修診斷卡及根據各種技術參數(如介面地址),自編專用診斷程序來輔助硬體維修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程序測試法的原理就是用軟體發送數據、命令,通過讀線路狀態及某個晶元(如寄存器)狀態來識別故障部位。此法往往用於檢查各種介面電路故障及具有地址參數的各種電路。但此法應用的前提是CPU及基匯流排運行正常,能夠運行有關診斷軟體,能夠運行安裝於I/O匯流排插槽上的診斷卡等。編寫的診斷程序要嚴格、全面有針對性,能夠讓某些關鍵部位出現有規律的信號,能夠對偶發故障進行反復測試及能顯示記錄出錯情況。
主板維修精華★
1. BIOS作用:BIOS是開機初始化,檢測系統安裝設備類型,數量等。
2. RESET的產生過程:PG→(門電路,南橋)→RESET復位(ISA槽B2腳,PCI槽A8腳,AGP槽B4腳,IDE的確1腳)
3. CLK產生過程晶振 門電路 南橋 ISA 20腳 PCI 的D8 AGP的D4 OSC 基本時鍾
開電就有,直接送到ISA的B30,如沒有OSC 則時鍾發生器壞
4. 主板不能觸發 電源排線的灰線經過一個三極體或門電路(244,245)受IO晶元控制和南橋,再從IO 和南橋到PW—ON
插針。(ATX 電源可以強行短路8腳與地來觸發主板)
5. 判斷主板的故障時,一定要測CPU 三組電壓3.3V 1.5V 2V
RESET,SCLK,內存供電3.3V,是否正常,再看其他的原因.
6. 實時時鍾的晶振壞 只是時間不走.
7. CPU旁邊的兩個大管當不上CPU 時,可能無電壓輸出,插上CPU,應有3.3V和1.5V給CPU 剩下的2.0V
內核由旁邊的一個小管子供給.
8. 有些SCLK 信號不經過南橋,直接到CPU 腳和AGP.PCI
9.
電源插座(主板上)各電壓通向哪裡?掌握RESET、CLK、READY、PG信號產生RESET、PG→時鍾發生器→CPU(RESET)。主板上印製線曲曲折:是為了滿足信號同步的需要。
10.BIOS的22腳CS(片選)由CPU產生→北橋→南橋→BIOS的22腳。
11.若診斷卡跳C1-C6,U1-U6表示不讀內存①首先看內存是否有短路,接觸不良。②查內存的RAS,CAS,CS,VCC。
12.若不能觸發,查灰線→經過電阻,電容→7414門電路→南橋→ISAB02,PCID8,CPU。
13.若橙線性3.3V對地適中多為BGA故障①BGA,②I/O晶元,③時鍾發生器,④電源IC。
14.DBSY(370CPU上就有)→數據忙信號:拆下BIOS,插上CPU,測若無波,北橋壞,前提是(CLK,RESET,VCC)都具備。CPU上的CLK是時鍾發生器經過北橋到CPU座上的。
15.新板故障多在①電源IC②I/O晶元③BIOS。舊板故障多在①南橋(FX,VX )②BIOS③I/O晶元。
16.不能顯示①電源部分②時鍾發生器③I/O晶元。
17.IDE不能檢測→多是IDE口旁邊小排壞了。
18.開機不顯示→CPU可工作(即POST顯示到達26)→BIOS壞(換)。
19.PⅡ,PⅢ死機①主晶元散熱不良②時鍾發生器或晶振壞③CPU供電不正常④CPU座接觸不良。
20.電源插座上綠色線5V,一路到I/O晶元,一路經過門電路到南橋。
21.待命電壓由電源紫色線→電容,電阻→一路到I/O晶元,一路到南橋,一路到北橋。
註:待命電壓5V,只要是電源插頭插到主板上,北橋,南橋或I/O晶元就有5V電壓,主板如果不觸發它,南北橋不應有溫度。
22.I/O晶元也有幾腳連接到北橋。
23.CPU發出CS(片選)信號→北橋→南橋→BIOS22腳,當BIOS的22腳收到CS信號後,24腳就輸出一個OE(允許輸出)信號。
24.檢查RESET復位信號故障時,不但要檢測時鍾信號產生電路,還要檢測PG信號和RC電路。
25.①內存二排二行10腳CS片選是由北橋提供的。②BIOS22腳上的CS產生過程是由CPU→北橋→南橋→BIOS的22腳。
D. 台式電腦測試卡跑不停是怎麼回事
跑不停是正常的,一般是檢測不過有故障點的時候才會停!
E. 電腦檢測卡怎麼使用
電腦檢測卡使用簡單(往PCI插槽里一插就行),但很要知道結論復雜。你要知道你電腦的配置情況,哪家晶元等等信息,然後才能根據代碼對應隨卡手冊查找結論,否則沒法用,所以要有一定的硬體知識。
F. 台式機主板檢測卡顯示這些是什麼意思圖中標注的燈一直閃爍的!
有以下幾種可能:、主板是否已上電——CPU風扇是否運轉,若上電無監測數據顯示,則可能檢測卡損壞,
G. 電腦故障診斷卡的詳細使用方法介紹圖文教程
電腦主板故障診斷卡是專門為診斷電腦故障生產的。下面就由我為大家詳細介紹電腦故障診斷卡的詳細使用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診斷卡使用方法
一、用戶必讀;
二、智能型筆記本電腦診斷卡使用方法;
三、智能型四位診斷卡使用方法;
四、智能型並口診斷卡L50使用方法.
一、用戶必讀:
⑴. 診斷卡也叫PC Analyzer或POST ( Power On Self Test )卡,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主板中 BIOS 內部自檢程序的檢測結果,通過代碼一一 顯示出來,結合本書的代碼含義速查表就能很快地知道電腦故障所在。尤其在PC機不能引導操作系統、黑屏、喇叭不叫時,使用本卡更能體現其便利,使您事半功倍。BIOS 在每次開機時,對系統的電路、存儲器、鍵盤、視頻部分、硬碟、軟碟機等各個組件進行嚴格測試,並分析系統配置,對已配置的基本I/O設置進行初始化,一切正常後,再引導操作系統。其顯著特點是以是否出現游標為分界線,先對關鍵性部件進行測試。關鍵性部件發生故障強制機器轉 入停機,顯示器無游標,則屏幕無任何反應。然後,對非關鍵性部件進行測試,如有故障機器也繼續運行,同時顯示器顯示出錯信息,當機器出現故障,尤其是出現關鍵性故障,屏幕上無顯示時,將本卡插入擴棄槽內。根據卡上顯示的代碼,表示的故障原因和部位,就可清楚地知道故障所在。
⑵. 注意分辨“故障代碼”與“起始碼;起始碼是無意義的,只有故障代碼才能准確指出故障所在。
⑶. 故障代碼含義速查表是按代碼值從小到大排序,卡中出碼順序由主板BIOS 確定。
⑷. 未定義的代碼表中未能列出。
⑸ 對於不同 BIOS (常用的 AMI 、 Award 、 Phoenix )同一代碼所代表的意義不同,因此應弄清您所檢測的電腦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BIOS, 您可查閱您的電腦使用手冊,或從主板上的 BIOS 晶元上直接查看,也可以在啟動的屏幕中直接看到。
⑹.有少數主板的 PCI 槽只有一部分代碼出現,但 ISA 槽則有完整自檢 代碼輸出。且目前已發現有極個別原裝機主板的 ISA 槽無代碼輸出,而 PCI 槽則有完整代碼輸出,故建議您在查看代碼不成功時,將本雙槽卡換到另一種插槽試一下。另外,同一塊主板的不同 PCI 槽,有的槽有完整代碼送出,如 DELL810 主板只有靠近 CPU 的一個 PCI槽有完整代碼顯示,一直變化到“ 00 ”或“ FF ”,而其它 PCI 槽走到 “ 38 ”後則不繼續變化。
⑺. 復位信號所需時間 ISA 與 PCI 不一定同步,故有可能 ISA 開始出 代碼,但 PCI 的復位燈還未熄,故 PCI 代碼停在起始代碼上。
⑻. 由於主板品種和結構的多樣性及 BIOS POST 代碼不斷更新,令緊接在代碼後面的查找故障部件和范圍的准確性受到影響,故《代碼含義速查表》中說明的故障部件和范圍只能作為參考。
⑼. 根據經驗:兩位代碼的卡用在 P Ⅱ 300 以下的主板中可信,而用在P Ⅱ 300 以上的板中會死機、不走碼或出假碼,故建議您購買PI0050A智能型四位代碼診斷卡,該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收到過用戶的不良反映。
⑽ 十六進制字元表:
⑾ 指示燈功能速查表:
PCI&ISA診斷卡信號燈說明:
當插在PCI匯流排槽上時,電源指示燈組為:12V,-12V,3V3,5V;信號指示燈組為:IRDY,FRAME,CLK,RST,RUN當插在ISA匯流排槽上時,電源指示燈組為:12V,-12V,-5V,5V;信號
指示燈組為:BIOS,OSC,CLK,RST,RUN。
燈名 信號名稱 說明
RUN 主板運行 若主板能運行指令 ,此燈會閃亮 ,若主板沒有運行則不亮。
CLK 匯流排時鍾 不論台式電腦的 ISA 、PCI 或筆記本電腦的 MinPCI 只要一塊空板(無 CPU 等)接通電源就應常亮 ,否則 CLK 信號壞。
BIOS 基本輸入輸出 當診斷卡插在ISA匯流排槽上時,主板運行時對 BIOS 有讀操作時就閃亮。 (注意:PI0050A-S,PI0050A-SD被插在ISA匯流排上時,BIOS燈常亮,對 BIOS 有讀操作時,燈才熄滅。它的定義與兩位診斷卡和PI0050的BIOS信號燈定義相反)
IRDY 主設備准備好 當診斷卡插在PCI匯流排槽上時,有IRDY信號時才閃亮,否則不亮。
OSC 振盪 是 ISA 槽的主振信號 ,空板通電則應常亮 , 否則主板的晶體振盪電路不工作 ,而無 OSC 信號。
FRAME 幀周期 PCI 槽或 MiniPCI 槽有循環幀信號時燈才閃亮 ,
RST 復位 RESET 開機或按了 RESET 開關後亮半秒鍾熄滅屬正常,若不滅常因主板上的復位插針錯接到加速開關或錯接了短路,或復位電路壞。
12V 電源 空板上電即應常亮,否則無此電壓或主板有短路。
-12V 電源 同上。
5V 電源 同上。( L50 採用高級變色燈。當只接入 USB 口或主機電源插頭之一後,燈亮的時候表示主機電源已開。當此燈變色即表示 L50 是帶電插入並口中的。)
-5V 電源 同上(只有 ISA 槽才有此電壓)。
3V3 電源 這是台式電腦的 PCI 和筆記本的 MiniPCI 槽特有的 3.3V 電壓 , 空板上電即應常亮 , 有些主板的 PCI 槽無 3V3 電壓 , 則不亮.
二、智能型筆記本診斷卡使用方法
⑴ 智能型筆記本診斷卡的安裝,如圖:
⑵ 智能型筆記本診斷卡使用方法流程圖:
⑶ 智能型筆記本診斷卡M04 A數碼管顯示定義:
智能型筆記本診斷卡M04 顯示四位代碼,前兩位(即千位和百位)為被測計算機的檢測故障代碼;後兩位(十位和個位)根據不同的操作,顯示的代碼意義不同。當故障檢測時,十位和個位顯示的是千百位上故障代碼的前一碼;當使用代碼翻查功能時,十位和個位顯示的是千百位上故障代碼的個數記數(M04卡總共能記憶48個代碼,記數的序數號為00至47)。
⑷ 智能型 筆記本診斷卡M04A功能開關操作說明流程圖:
⑸ 智能型筆記本診斷卡M04A文字元號含義表:
文字元號 說明
進入方法
0---
①開機自動進入
②慢按功能操作開關第6次時,又循環返回。顯示“0---”
主菜單第0種功能提示符,為了不耽誤故障代碼的顯故"0---"顯示時間短(不易看見),即很快進入主板故障診斷功能。
1---
慢按功能操作開關第1次,顯示“1---”
主菜單第一種功能提示符,顯示約半秒鍾後進入代碼查閱功能。
2---
慢按功能操作開關第2次,顯示“2---”
主菜單第二種功能提示符,顯示約半秒鍾後將匯流排速度參考值顯示出來,值越大速度越快。
3---
慢按功能操作開關第3次,顯示“3---”
主菜單第三種功能提示符,顯示約半秒鍾後將本卡的版本號“5004”顯示出來。
4---
慢按功能操作開關第4次,顯示“4---”
主菜單第四種功能提示符,顯示約半秒鍾後開始自檢
並顯示“0000” 、“1111”...至 “FFFF”
5---
慢按功能操作開關第5次,顯示“5---”
主菜單第五種功能提示符,顯示0.1秒(不易看見)即開始自檢,只要四位都有顯示,不論顯示何筆畫則診斷卡自檢全部通過,因自檢內容增加很多,故許多符號是 特殊的,用戶不必管它。
-P C I
診斷卡確認為被插到MiniPCI槽,並等待您按開關進行代碼“向後”翻查。
---P
現在是向後查代碼狀態,顯示約半秒後將十六進制的故障代碼顯示在千百位,將代碼個數顯示在十個位。
P---
現在是向前查代碼狀態,顯示約半秒後將十六進制的故障代碼顯示在千百位,將代碼個數顯示在十個位。
-E n d
表示當前處在向後翻查代碼功能,且已經查到了最後 一個(第47個);按一次“長鍵”可退出本功能並切換為向前查代碼方式,並顯示“P---”,半秒後將47個代碼顯示在千百位處,將代個數“47”顯示在十個位處;若連續按2次“長鍵”則退出代碼翻查功能,進入主菜單的第二功能並顯示“2---”,半秒後顯示十進制速度參考值。
E n d-
表示當前處在代碼向前翻查功能,且已經查到了最前面的一個(第0個);此時若按一次“長鍵”可退出本功能並切換到向後查代碼方式,並顯示“---P ”,半秒後將第0個代碼顯示在千百位處,將代碼個“00”顯示在十個位處;若連續按2次“長鍵”則退出代碼翻查功能,進入主菜單的第二功能並顯示“2---”,半秒後顯示十進制速度參考值。
筆記本電腦MiniPCI匯流排測速功能說明
在一塊新的筆記本電腦上,使用其功能,可以方便的測試筆記本電腦的MiniPCI匯流排速度,即測即知;使用其功能,可以在購買筆記本電腦時,起到參考作用;也可使用其功能,將匯流排速度快的 筆記本電腦賣出好價錢。
將 智能型筆記本 診斷卡插到筆記本電腦的MiniPCI插槽上,按功能操作開關2次,顯示“2---”顯示匯流排速度十進制參考值,值越大速度越快。
H. 台式電腦檢測卡顯示8575什麼意思
看看您的說明書,那裡有。買卡的時候都給的。
1.Award BIOS篇
錯誤代碼:00(FF)
代碼含義:主板沒有正常自檢
解決方法:這種故障較麻煩,原因可能是主板或CPU沒有正常工作。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可首先將電腦上除CPU外的所有部件全部取下,並檢查主板電壓、倍頻和外頻設置是否正確,然後再對CMOS進行放電處理,再開機檢測故障是否排除。如故障依舊,還可將CPU從主板上的插座上取下,仔細清理插座及其周圍的灰塵,然後再將CPU安裝好,並加以一定的壓力,保證CPU與插座接觸緊密,再將散熱片安裝妥當,然後開機測試。如果故障依舊,則建議更換CPU測試。另外,主板BIOS損壞也可造成這種現象,必要時可刷新主板BIOS後再試。
錯誤代碼:01
代碼含義:處理器測試
解決方法:說明CPU本身沒有通過測試,這時應檢查CPU相關設備。如對CPU進行過超頻,請將CPU的頻率還原至默認頻率,並檢查CPU電壓、外頻和倍頻是否設置正確。如一切正常故障依舊,則可更換CPU再試。
錯誤代碼:C1至C5
代碼含義:內存自檢
解決方法:較常見的故障現象,它一般表示系統中的內存存在故障。要解決這類故障,可首先對內存實行除塵、清潔等工作再進行測試。如問題依舊,可嘗試用柔軟的橡皮擦清潔金手指部分,直到金手指重新出現金屬光澤為止,然後清理掉內存槽里的雜物,並檢查內存槽內的金屬彈片是否有變形、斷裂或氧化生銹現象。開機測試後如故障依舊,可更換內存再試。如有多條內存,可使用替換法查找故障所在。
錯誤代碼:0D
代碼含義:視頻通道測試
解決方法:這也是一種較常見的故障現象,它一般表示顯卡檢測未通過。這時應檢查顯卡與主板的連接是否正常,如發現顯卡松動等現象,應及時將其重新插入插槽中。如顯卡與主板的接觸沒有問題,則可取下顯卡清理其上的灰塵,並清潔顯卡的金手指部份,再插到主板上測試。如故障依舊,則可更換顯卡測試。
一般系統啟動過0D後,就已將顯示信號傳輸至顯示器,此時顯示器的指示燈變綠,然後DEBUG卡繼續跳至31,顯示器開始顯示自檢信息,這時就可通過顯示器上的相關信息判斷電腦故障了
2.AMI BIOS篇
錯誤代碼:00(或FF)
代碼含義:主板沒有正常自檢
解決方法:(同Award BIOS篇相同故障代碼)
錯誤代碼:01
代碼含義:處理器寄存器測試
解決方法:(同Award BIOS篇相同故障代碼)
錯誤代碼:0D至0F
代碼含義:CMOS停開寄存器讀/寫測試
解決方法:檢查CMOS晶元、電池及周圍電路部分,可先更換CMOS電池,再用小棉球蘸無水酒精清洗CMOS的引腳及其電路部分,然後看開機檢查問題是否解決。
錯誤代碼:12、13、2B、2C、2D、2E、2F、30、31、32、33、34、35、36、37、38、39、3A
代碼含義:測試顯卡
解決方法:該故障在AMI BIOS中較常見,可檢查顯卡的視頻介面電路、主晶元、顯存是否因灰塵過多而無法工作,必要時可更換顯卡檢查故障是否解決。
錯誤代碼:1A、1B、20、21、22
代碼含義:存儲器測試
解決方法:同Award BIOS篇內存故障的解決方法。
注意事項:如在BIOS設置中設置為不提示出錯,則當遇到非致命性故障時,診斷卡不會停下來顯示故障代碼,解決方法是在BIOS設置中設置為提示所有錯誤之後再開機,然後再根據DEBUG代碼來診斷。
三、注意DEBUG卡的局限性。
DEBUG卡雖能很直觀地指出系統無法啟動的故障可能,但工具畢竟是工具,它也並非萬能,使用DEBUG卡時也需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由於DEBUG卡本身的局限性,有時診斷卡所顯示出的故障代碼並不能反映出電腦的真正故障所在,特別是PCI介面的DEBUG卡。由於PCI的地址線和數據線是共用的,它們通過10個脈沖時間來區分當前信號是地址還是數據,因此就有可能在診斷中產生錯誤代碼。因此DEBUG卡上的錯誤代碼也不可全信。
其次,在DEBUG卡的使用過程中有時會遇到代碼無法完全顯示的問題,也就是說DEBUG卡顯示的代碼在進行到某一啟動階段後就一直維持不變。這種故障在使用PCI介面的DEBUG卡上經常發生。對此,可嘗試更換PCI插槽或使用ISA插槽來解決(多數DEBUG卡都是PCI和ISA雙介面的)。
總之,任何優秀的工具都只能幫助我們去解決問題,而我們則不能對其產生過分的依賴心理。畢竟到最後關頭,所有的電腦故障都還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的,善於利用工具,鍛煉自己的DIY能力,才是我們解決電腦故障的最根本辦法。
I. 台式機檢測卡顯示代碼80 怎麼解決
電腦檢測卡代碼80:意思是鍵盤測試不通過。
解決方法:
1,檢查有沒有鍵卡住,;
2,鍵盤線有沒有松動;
3,鍵盤壞了,需要更換鍵盤。
J. 請電腦高手看一下,自檢到cpu就卡住了
這種情況一般由於電腦自檢時在檢測某硬體時卡死了。
解決方法:
1、鍵盤滑鼠原因:開機自檢會檢測滑鼠鍵盤,如果出現問題會導致卡到自檢界面,解決方法是拔掉鍵盤滑鼠,查看是否通過自檢,如果通過自檢,更換滑鼠鍵盤。
2、硬碟和光碟機原因:開機自檢還會檢測硬碟和光碟機,需要拔掉硬碟和光碟機的電源線和數據線,再重啟,看是否通過自檢,如果能通過,再進一步排除硬碟還是光碟機的問題。
3、如果以上操作都無效,那麼有可能其它硬體有故障了,建議聯系官方售後服務中心,由工程師幫助檢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