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大全 > 蘋果電腦自研

蘋果電腦自研

發布時間:2022-10-15 17:55:00

⑴ 蘋果官方推出首款自研晶元M1,他為何沒有延用英特爾的晶元呢

主要是因為蘋果想打造出更好的電腦晶元,不想再受英特爾的控制了。就在雙十一的當天,蘋果開始了今年的第四場線上發布會,這次發布會的核心是蘋果的Mac電腦,而發布會的重點則是蘋果最新推出的自研晶元M1。其實早在今年6月份的蘋果開發者大會上,庫克就宣布了將自研電腦晶元,並且逐步開始替換掉正在使用的英特爾晶元,而這次的發布會,也意味著晶元的替換計劃已經開始了。

除了晶元本身的高性能,這次還配備了神經網路和安全晶元,讓用戶可以更加安全的在電腦上,使用人工智慧服務。據悉,隨著蘋果對核心零件的自研加強,不同生態之間的應用,將會得到更好的融合,用戶體驗也會更好。

⑵ macboo核cp1pro低配也是8核(10核買不起),有必要買m1pro嗎

有必要:

1、6+2比4+4方案好,性能在短暫爆發力時,有多出至少10%的性能。

2、200G的內部帶寬,0延遲,性能再提升10%,對散熱續航也有幫助。

3、120高刷屏,3年內,視頻剪輯環境必然全是120(你剪輯是沒需求,但你的二手接盤俠有需求)。

4、稱蘋果是「高刷屏」實際上不嚴謹,重點在於「動態刷新」。(高到120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敲代碼時事24的刷新率,可以更省電)。

5、新款屏幕,比老款屏幕,能多看3行代碼。

6、作為程序員,你不怕最專注debug的時候touchbar誤觸嗎?

7、你每天去會議室開會時,你要再帶個HDMI轉接線嗎?

8、14999(16+512)-12999(16+512)=2000,而你賣電腦的時候,能多賣1000。所以,你只多花了1000塊錢,四捨五入等於白撿。

9、其他程序猿說:「嚯~ 流海屏!這難道就是全新的MacBook Pro嗎?」 這聲音你能多聽半年。

MacBook Pro是蘋果公司於2006年1月11日由史蒂夫·喬布斯在MacWorld2006大會上發布的筆記本,用來取代PowerBook G4產品線。MacBook Pro與新iMac(酷睿)同為第一款轉換為英特爾核心的產品。

蘋果在2006年10月24日發布了使用IntelCore 2 Duo處理器的MacBook Pro筆記本電腦。2009年6月8日發布了外形全新設計的「Unibody」MacBook Pro筆記本電腦。

2012年WWDC上,蘋果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SVP, Worldwide Marketing)菲爾·席勒發布了配備Retina顯示器並重新設計的第三代MacBook Pro,它的解析度高達2880x1800,220ppi。厚度僅18mm。並在此後取消17英寸產品線。

2013年末,Apple更新了MacBook Pro系列,僅餘下一款MacBook Pro 13"沒有配備Retina顯示器,但它是最後一款可以自行更換內存條(RAM)和硬碟的筆記本電腦型號。

2016年10月28日,加入Touch Bar的新款MacBook Pro發布,售價13888元起。2018年7月12日,新版MacBook Pro發布,2018款MacBook Pro全系配備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配合True Tone技術的屏幕和Apple T2晶元,用戶體驗有了顯著提升。

2019年5月22日,Apple 為 MacBook Pro 帶來更新,配備更快的第八代和第九代 Intel Core 處理器,這也是 MacBook Pro 首次搭載八核處理器。

2021年10月19日,蘋果發布新款MacBook Pro,搭載蘋果自研M1 Pro和M1 Max處理器,有14寸和16寸可選。

⑶ 蘋果發布自研電腦晶元M1:5納米工藝,具備160億個晶體管

36氪獲悉,蘋果公司Mac系列產品的自研晶元「M1」將使用5納米製程,成為電腦端首個使用5納米製造商。蘋果公司稱,M1晶元實現了巨大飛躍,這顆採用5納米製程工藝的晶元,將CPU、GPU、緩存集成在一起,其中包含160億個晶體管。

⑷ a2338蘋果電腦什麼型號

a2338蘋果電腦是蘋果Macbook Pro 13.3英寸型號。Macbook Pro是採用IPS技術的LED背光顯示屏,支持P3廣色域與原彩顯示技術,搭載蘋果自研全新5nm M1晶元,8/16GB LPDDR4XUMA統一內存,256/512GB SSD。

筆記本電腦,簡稱筆記本,又稱「攜帶型電腦,手提電腦、掌上電腦或膝上型電腦」,特點是機身小巧。為了縮小體積,筆記本電腦採用液晶顯示器,除鍵盤外,還裝有觸控板或觸控點作為定位設備。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的區別在於便攜性,它對主板、CPU、內存、顯卡、硬碟的容量等有不同要求。

⑸ 蘋果MacBook已移除所以英特爾處理器

蘋果MacBook已移除所以英特爾處理器

蘋果MacBook已移除所以英特爾處理器,這就意味著,蘋果電腦中最後一片intel晶元也被放棄了。從今以後,蘋果與intel再無瓜葛。蘋果MacBook已移除所以英特爾處理器。

蘋果MacBook已移除所以英特爾處理器1

蘋果的 Mac 電腦使用了十餘年的英特爾處理器,但從 2019 年開始,蘋果開始通過自研晶元等舉措有意擺脫對英特爾的依賴。據快科技 7 月 26 日報道,蘋果已經去掉了英特爾的最後一絲痕跡。

根據 iFixit 對蘋果 MacBook M2 款的拆解介紹,之前使用的英特爾 JHL8040R USB4/ 雷電 3 計時器晶元已經消失了,換成了不知名品牌的方案,表面只能看到一個編號 U09PY3。目前尚不清楚這顆新的晶元來自哪家廠商,從編號上也查不到任何有用信息。

此外,iFixit 7 月 19 日對蘋果 MacBook M2 Air 款的拆解介紹顯示,晶元板上出現了一個看似蘋果製造的 Thunderbolt 3 驅動程序,而不是熟悉的英特爾晶元。

這意味著,蘋果已經和英特爾徹底分手。

雖然蘋果近幾年持續在晶元研發上發力,但也有網友為蘋果捏一把汗:「蘋果每年投資上千億,為啥 5G 研發還是失敗?5G 晶元難在哪?」

蘋果和英特爾的「愛恨糾葛」

在此之前,蘋果和英特爾的合作曾維系了十餘年。2019 年,蘋果開始逐步擺脫對英特爾的依賴。

據了解,當時蘋果在內部發起了一項計劃,在 2020 年以前用基於 ARM 架構的處理器取代其 Mac 計算機中的英特爾晶元。

很快,蘋果聘請了 ARM 公司的頂級晶元工程師之一 Mike Filippo,Mike Filippo 在伺服器等更高級晶元方面的經驗將有助於蘋果實現這一目標。Mike Filippo 在 LinkedIn 的個人資料顯示:在加入 ARM 之前,他曾在 AMD、英特爾出任過關鍵晶元設計師,並領導過一些重要項目。

2020 年 6 月,蘋果正式宣布放棄英特爾處理器,轉而使用基於 ARM 的晶元。2020 年 11 月,蘋果正式發布了 M1 晶元。2022 年 6 月,蘋果又帶來了 M2 晶元。

英特爾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改進其晶元設計,首席執行官 Pat Gelsinger 已將擊敗蘋果的筆記本電腦列為首要任務。

Pat Gelsinger 曾在 2021 年 10 月表示,希望未來能通過創造比蘋果能製造的「更好的晶元」來贏回蘋果的業務。他正計劃確保英特爾的產品「比他們的更好」,並表示英特爾擁有一個更加開放和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

除了在晶元研發上互相較量,兩家公司在人才招聘上也短兵相接。

今年 1 月 6 日,蘋果 Mac 系統架構總監 Jeff Wilcox 在領英上宣布,他將離開蘋果,前往英特爾擔任新職位。他將擔任英特爾研究員和設計工程組的首席技術官的領導職位,專注於客戶端 SoC 架構。Jeff Wilson 說,他計劃與英特爾一起打造開創性的 SoC。

Jeff Wilcox 曾是蘋果桌面和筆記本電腦產品開發的關鍵角色。在蘋果擔任 Mac 系統架構總監的 8 年間,他主要負責 Mac 系統的系統架構、信號完整性和電源完整性等工作。他還是蘋果 M1 團隊的一員,他在蘋果從英特爾晶元到 M1 晶元的過渡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不過有趣的是,Jeff Wilcox 的老東家正是英特爾。他從 1997 年開始就在英特爾任職,10 年後轉為英偉達的首席架構師,又於 2010 年回到英特爾,3 年後入職蘋果,擔任 Mac 系統架構總監。

蘋果MacBook已移除所以英特爾處理器2

iFixit對蘋果MacBook M2款的拆解顯示,之前使用的Intel JHL8040R USB4/雷電3計時器晶元已經消失了,換成了不知名品牌的方案,表面只能看到一個編號U09PY3。

這就意味著,蘋果電腦中最後一片intel晶元也被放棄了。從今以後,蘋果與intel再無瓜葛。

蘋果與高通的恩怨情仇

事情還得從蘋果與高通之間的恩怨說起,公開資料顯示,高通與蘋果再2018年涉專利訴訟大幾十宗。最終,蘋果受高通專利訴訟影響,被臨時禁售蘋果iphone系列產品。蘋果與高通的官司曠日持久,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蘋果轉投intel4G基帶晶元,這便是日後廣受詬病的iphone11信號差的肇始。

由於iphone11上市後,大量用戶反應iphone11信號經常飄忽不定,蘋果iphone11手機的銷售一度下跌。彼時,華為、高通的5G基帶晶元紛紛亮相。蘋果公司最終不得已與高通和解,使用高通公司的5G基帶晶元。

蘋果與英特爾暗中交鋒

對於電子產品大廠之間的恩恩怨怨,業界早已司空見慣。在Iphone11因英特爾基帶晶元問題而廣受詬病期間,蘋果公司一定與英特爾公司相關部門之間展開了多輪談判。其中,就信號不穩定,增益差的問題,蘋果公司在與高通鬧翻的情況下,絕不會輕易否決英特爾,一定是在線下做了大量溝通。

但面對來自市場的壓力和用戶的不滿,再加上市場上高通、華為5G基帶晶元的優異表現。在英特爾基帶晶元無法與高通、華為的相關產品比肩的情況下,蘋果只有選擇與高通和解一條路可走。因為,華為的晶元不外售,而且華為自己的晶元還不夠用。

蘋果放棄與英特爾4G基帶晶元的合作,英特爾會毫無怨言么?英特爾為因應蘋果對其4G基帶晶元的需求,以及5G基帶晶元的需求,也一定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但最終,英特爾在與蘋果的合作中卻鎩羽而歸。

蘋果自研基帶晶元

從蘋果公司的角度來看外購的基帶晶元以及其他配件,一方面蘋果不滿高通高額的專利授權費,而另一方面放眼整個市場卻替代無門。在這樣的情況下,蘋果公司痛下決心,自行設計5G基帶晶元。

不知道是5G基帶晶元的設計難度比CPU更大還是蘋果缺乏基帶晶元的設計經驗,總而言之,蘋果在5G基帶晶元的長期努力一波三折,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成功。也因此,蘋果暫時無法擺脫高通的5G基帶晶元。

蘋果決心遠離英特爾

從蘋果自研M系列PC用CPU開始,蘋果就加速了遠離英特爾的進程。從M1到M2,蘋果MacBook不再使用英特爾的CPU,而改為自家的M2晶元。正如本文開頭,蘋果放棄了採用英特爾的計時器晶元,而改用另外一家公司的計時器晶元。

從此以後,蘋果與英特爾恩怨兩清,相忘於江湖。而對於英特爾來說,這絕對是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相愛時難別亦難,英特爾無力挽紅顏。畢竟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英特爾在CPU方面傲視群雄,但在移動通訊領域,英特爾與高通尚有差距。

蘋果遠離的.不止是英特爾

作為美國打壓華為的旁觀者和受益者,作為同樣從事手機業務的蘋果公司,深知華為的艱難處境。觀人冷暖,寒熱自知,蘋果經歷過與英特爾、高通之間的恩恩怨怨,對華為的自強不息感同身受。因此,蘋果決心果斷自研5G基帶晶元,即便進展不順利,但蘋果決意不會放棄。

蘋果與英特爾的分手不可避免

由於蘋果自身不事生產製造,僅從設計角度,蘋果加大科研投入都是必由之路。通過科研,蘋果可以在專利領域占據更多話語權,至少可以不再簽城下之盟。因此,蘋果不但與英特爾分手,與高通貌合神離的「熱戀」也不會持續多久。

反觀我國華為,與蘋果的境遇又何其相似。盡管蘋果與華為最大的不同在於至少可以與高通簽城下之盟來維持業務運轉,但華為也錨定了自研自產晶元這條華山之路。

蘋果MacBook已移除所以英特爾處理器3

自從蘋果開啟 M 系列自研處理器之路後,它與英特爾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了。

最近,人們發現隨著 M2 版本的 MacBook 上線,蘋果已從其 PC 產品線中移除了最後一點英特爾晶元。硬體拆解網站 iFixIt 在研究一台最新的 MacBook Air(M2 處理器型號)時,發現前幾代的英特爾 USB4 晶元已被更換成另一個品牌。

這一組件更改是在上周的 iFixIt 拆解報告中發現的,這或許標志著英特爾與蘋果合作關系的一段歷史終結。在放大的主板細節圖中,你可以注意兩個晶元的代號為「U09PY3」。此前版本的 MacBook 使用英特爾的 JHL8040R Retimer 晶元來支持 USB4 和 Thunderbolt。

我們不知道新的 U09PY3 USB4 retimer 晶元是由哪家公司製造的,消息來源表明它是定製設計,我們無法從圖像中的標記中獲得更多信息。

作為主板的一小部分,蘋果也沒有公開表示任何關於這一變化的信息,預計未來也不會。出於供應鏈或成本原因,更改此類晶元的供應商是常見行為。切換背後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對英特爾 JHL8040R retimer 不滿意,但同樣我們沒有聽到任何關於此的抱怨。

在推特上有半導體博主表示,目前的兩款 M2 MacBook 都是完全沒有英特爾元素的。

關於將英特爾拒之門外的話題,有人還指出,AMD 最新的 Rembrandt (銳龍 6000)系列晶元的筆記本電腦已經避開了所有與英特爾 USB4 的關系。AMD 決定採用的 retimer 有的來自瑞士初創公司 Kandou 的 KB8001「Matterhorn」。該公司聲稱其 USB4 retimer 晶元「部署在前六大 PC OEM 中的五家的產品中」。此外,其 USB4 retimer 與所有 SoC 平台兼容。

Retimer 晶元的作用是採用先進的信號調理技術來提升信號完整性,然後以更高速度傳送到較遠的地方。

我們知道英特爾與建立在 Thunderbolt 3 基礎上的 USB4 標准有著深厚的聯系,兩者都是基於雷電 3 底層協議打造,彼此互補且兼容,都是 Type-c 介面。因此 USB4 支持高達 40 Gbps 的傳輸、DP Alt 模式顯示器連接(最高 5K 解析度)、一些 Thunderbolt 3 設備的兼容性以及高達 100W 的功率傳輸。請注意這里「最高」的字樣,這意味著標稱的性能不具有普遍性。

有意思的是,在拆解中人們發現新一代的 MacBook Air 不僅沒有散熱風扇,就連散熱片也沒有,蘋果對於新一代設計可謂信心滿滿。

⑹ 蘋果正式發布首顆自研ARM晶元,背後有著怎樣的野心


美國西部時間11月10日早10點,北京時間11月11日凌晨兩點,蘋果又開發布會了。我是真不想再看了,不是因為回到了北京,凌晨起來看太辛苦,而是因為這已經是蘋果公司這三個月來的第三次發布會了:


9月15日的例行產品發布會上,大家苦苦等待的iPhone 12最終沒有露面,一小時的發布會,只發布了Apple Watch和iPad;


直到10月13日,蘋果又開了一個小時的發布會,終於發布了iPhone 12,可是蘋果在6月22日的開發商大會上就宣布的裝載ARM架構晶元的蘋果電腦又沒有露面;


今天11月10日,就像個得了前列腺炎的老男人,蘋果又要開發布會了。我和我同事說,如果只是發布新電腦,我就不看了。不過話雖這么說,到點兒我還是爬起來收看了發布會。因為這次的發布會有了一個果粉們都很熟悉的名字,叫One More Thing。


和前兩次一樣,發布會很短,只有40多分鍾。新的ARM架構的M1晶元終於露出了廬山真面目,雖然號稱擁有世界上速度最快的CPU核,我也沒覺得多麼激動。你知道,只要摩爾定律還有效,晶元速度總是越來越快的。今天的晶元已經比《三體》里描述的未來世界的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都快多了。


雖然在6月23日的要聞評論里我們已經分析過了,蘋果換用ARM架構的晶元會更有利於和手機、Pad等移動終端的互聯互通,但真看到這一幕實現的時候,還是小小激動了一把。蘋果新推出的Big Sur操作系統自帶編譯工具,使裝載Intel晶元的電腦也可以運行各種app了。當然,最棒的還是新的裝載了M1架構的新電腦,你可以在上面直接下載和運行各種手機和Pad上的App。更重要的是,對開發者而言,開發一個軟體,就可以同時在電腦、手機和Pad上運行了。


當然,把原來喬布斯經典的在大會結束之前給大家帶來巨大驚喜的One More Thing,變成了有一個40多分鍾的發布會。把一個本該盛大的發布會抻長到三個月的三個小發布會,真的說不上好。


所以,估計又會看到對蘋果的各種負面評價滿天飛了。


可是,發布會開的好不好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對一個優秀企業來說,最重要的難道不應該是前瞻性的布局嗎?讓我們拋棄掉世俗的作秀心態,沉下心來好好品味一下蘋果的前瞻布局吧。


5G的一大進步,就是支持相鄰的設備實現局部組網和相互的信息交換。但通信只是基礎,關鍵的是應用平台也要打通,才可能實現設備之間更高層次的互動,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和環境智能。 當中國的以IoT為宣傳口號的企業們都只是簡單地把設備相互連接,和實現開關、定時這樣的簡單控制命令的時候,蘋果已經在應用平台層面徹底打通。


有了通用的平台,今天是一個應用在多個設備上運行,明天就會是一個應用調用和協調多個設備共同完成任務。可以預見,多台蘋果設備相互之間智能互動和深度協同的時代將會到來。這才是萬物互聯應該有的樣子。


到那一天,蘋果就不再是手機設備商,而是我們的智能環境提供商,並且在這個智能硬體環境的基礎上,為我們提供管家、 健康 、 娛樂 、新聞、通訊、辦公等等一系列的貼心服務了。


當然,對蘋果而言,我們人均擁有的蘋果設備數量又要成倍增加了。


所以,中國的企業家們,真要好好學習一下蘋果的前瞻性布局了。

⑺ 蘋果推出首款自研晶元M1,這個晶元有什麼特色

就在北京時間11月11日凌晨,蘋果開始了第四場線上發布會,本次主角是蘋果Mac系列電腦,而本次的亮點則是蘋果自研的電腦處理器 M1。

此次蘋果推出首款自研晶元M1,不得不說是一種新趨勢的開始,ARM架構憑借自身不斷提升的性能以及在功耗方面的優勢,以及與生俱來的移動基因,或許會對沉寂多年的PC市場帶來新的催化。

⑻ 分手快樂:拋棄英特爾 蘋果電腦將採用自研晶元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3日訊 北京時間周二凌晨,蘋果公司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全球開發者大會,只不過是線上召開。不僅更新了iOS14、iPadOS14、watchOS7、macOS Big Sur等OS系統,還宣布蘋果首款自研晶元Mac或年底出貨,計劃用兩年時間將Mac轉向使用蘋果自研的晶元。蘋果和英特爾的合作始於2005年,當時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在當年的WWDC上宣布了放棄PowerPC處理器的計劃。在英特爾的幫助下,蘋果電腦趕上了Windows電腦,其中一些在當時甚至比Windows更強。因為使用英特爾晶元,軟硬體兼容性較好,用戶可以在Mac上安裝Windows開啟雙系統,也可以在普通PC安裝Mac OS打造黑蘋果。不過,換上蘋果自研晶元後,這些很可能成為過去式,以後買蘋果筆記本的人真的要好好適應蘋果的操作系統了。

幾十年來,世界最大晶元製造商英特爾對撼動其在個人電腦領域主導地位的嘗試不屑一顧。如今,它唯一的直接競爭對手是AMD,該公司生產的新型處理器在過去兩年開始占據市場份額。但AMD的收入仍不到英特爾的10%。其他打破英特爾壟斷地位的努力也收效甚微。所謂的「牙膏廠」果然是名副其實啊!蘋果在iPhone和iPad的A系列晶元中使用基於Arm的架構,並且年年更新,很少「擠牙膏」。與基於英特爾的Mac相比,基於ARM的晶元將具有多項優勢,例如更快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而且基於ARM的處理器還將利用人工智慧顯著提高圖形性能和應用程序速度。這將是蘋果MAC電腦與英特爾晶元15年後「分手」的重要一步,也是蘋果公司在自研電腦晶元領域的開端之作,這也是蘋果公司第三次更換電腦的晶元架構。有行業分析稱,這或許會改變英特爾在電腦晶元領域的壟斷地位。蘋果電腦將採用自研晶元消息發布後,蘋果股價大幅上漲2.62%,報收於358.87美元,今年以來漲幅22.83%;英特爾股價上漲0.79%,報收於60.09美元,今年以來漲幅1.47%。

題外話: 遙想當年iPhone4發布會的情景,喬布斯的年代,iPhone 4作為一款經典機型引導了世界的移動終端潮流。十幾年後,再也看不到激情創意的新iPhone,反而被中國手機的瀑布屏、環繞屏、65W快充、90Hz/120Hz刷新率、屏幕指紋等創新功能彎道超車,更是被5G甩在了身後。如若老喬健在,不知會作何感想?

⑼ 蘋果2021筆記本cpu是多少

蘋果2021筆記本cpu如下;
蘋果電腦誕生於1976年,到現在已經由44年了。我們知道在1981年IBM推出PC機時就一直採用x86架構的CPU,不斷迭代,從第一代8088一直到現在為數眾多X86高性能處理器。而蘋果電腦與x86 PC機不同,CPU架構一直在變,最新消息是在明年(2021年)蘋果筆記本電腦即將採用其自研的Arm架構處理器。接下來我們為大家初略的盤點一下這40多年來蘋果電腦所用到的CPU架構有哪些
6502 時代
1976 年,史蒂夫 喬布斯、史蒂夫 沃茲尼亞克和羅 韋恩三人創立了蘋果電腦公司並推出了首款產品 Apple I ,售價 500 美元。這部電腦在今年看上去就像是復古手工打字機,並且絲毫看不到任何精湛的工業設計等蘋果元素。不過即使如此,它也標志著,一個傳奇公司開始影響我們整個時代。

⑽ 蘋果為何放棄使用了15年的英特爾處理器,選擇自研晶元呢

3. 不僅能延長電池壽命,還有可能提升性能,甚至讓筆記本電腦像手機一樣工作

蘋果表示,M1 Mac優於舊款產品,主要是因為,蘋果聲稱其自主研發的晶元比英特爾晶元具備更好的性能和更長的電池續航時間。新Mac電腦顯然會延長續航能力。蘋果以前的晶元已用於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這些產品使用的電池比筆記本小得多。

在發布會上,蘋果強調了將根據每瓦性能而不是原始性能來評估晶元。蘋果表示,使用入門級MacBook Air時,單次充電即可實現15小時上網瀏覽,比以前採用英特爾晶元時的10到11個小時延長近30%。

蘋果表示,新Mac的工作方式也更像手機或平板電腦,具有從睡眠中立刻喚醒的功能。如果開發人員採取一些措施,使之兼容App Store,新款M1 Mac甚至可以運行iPhone應用。

蘋果沒有下架採用英特爾晶元的筆記本電腦,其高端產品仍使用英特爾處理器,表明某些英特爾晶元仍具有性能優勢。

閱讀全文

與蘋果電腦自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星手機更新軟體 瀏覽:34
電腦怎麼了開機 瀏覽:656
win10如何徹底清空電腦c盤 瀏覽:571
電腦系統按密碼按出兩位數怎麼辦 瀏覽:45
有什麼手機捏臉軟體 瀏覽:274
一台電腦主機要多少錢啊 瀏覽:750
怎麼從電腦下軟體到u盤 瀏覽:682
電腦網路轉發wifi 瀏覽:816
電腦拔出列印機怎麼列印 瀏覽:539
長63寬37是多少寸的電腦 瀏覽:519
電腦軟體怎麼製作三d動畫片 瀏覽:262
ram電腦配置 瀏覽:423
手機上怎麼設置允許電腦登錄微信 瀏覽:412
電腦一開機黑屏鍵盤燈就亮 瀏覽:365
電腦開機後黑屏顯示正在嘗試修復 瀏覽:754
蘋果電腦瀏覽器二級網頁打不開 瀏覽:108
電視電腦無線連接的方法 瀏覽:329
電腦棉花糖無線網頁網址 瀏覽:971
為什麼電腦打開沒反應了 瀏覽:289
電腦如何更改桌面壁紙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