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式機自己組裝難嗎
難倒是不難。有點電腦硬體知識就可以自己組裝了。都是些對著口插的東西。熟了就覺得很簡單。自己買零件配肯定劃算一點。特別是自己享受那個DIY的過程,比較有成就感。你首先要熟悉CPU和主板。什麼針腳的CPU配什麼樣的主板。比如1150的CPu你就不能買1155的主板,這樣肯定是配不上的。然後熟悉CPU的性能,比如你要配一個比較高端的CPU但是選的主板顯卡都是低端的那樣也發揮不出來CPU的性能。其次是顯卡。如果你要玩游戲,顯卡很重要,你要知道現在在售的那些顯卡好壞。哪些屬於中端 哪些屬於低端,哪些能配高端CPU哪些配了高端CPU會有瓶頸等等。硬碟是通的 沒什麼可說的。內存就看你CPu支持幾代或者什麼頻率了。自己到網上多找點裝機知識。其實也簡單!希望能幫到你。
2. 自己組裝電腦步驟
自己組裝電腦步驟?組裝方法
安裝前
(最好是先洗一下手,或者摸一下金屬物,釋放人體本身上的靜電,以免在組裝計算機的時候擊穿配件。)
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體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安裝等。
安裝配件
裝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實際需要購買配件。
如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繫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300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板中自帶)、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和DVD光碟機)、軟碟機、數據線、信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准備好電源插頭等。
基本步驟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1)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 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 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5) 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6) 音效卡的安裝,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
(7)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8) 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10) 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11) 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12)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13)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
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14) 分區硬碟和格式化硬碟。
(15) 安裝操作系統,如Windows 98或者Windows XP系統。
(16) 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等驅動程序。
(17)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3. 電腦主機自己能組裝嗎
可以自己組裝。
電腦主機是可以自己組裝的,只要購買主機的各種配件就可以組裝一台主機。組裝主機現在已經沒有什麼技術壁壘,只要用戶稍稍懂些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和相關知識,就可以自己組裝電腦了。
一般而言一台計算機要組裝成功需要購買主板、與主板匹配的CPU、顯卡、內存、硬碟、音效卡、網卡、機箱及電源。
(3)自己組裝台式電腦難嗎擴展閱讀:
根據個人需要,選擇電腦所需要的配件,然後把各種互不沖突的配件組裝在一起,就成了一台組裝電腦。組裝電腦的配件一般有:CPU、主板、內存、顯卡、硬碟、光碟機、顯示器、機箱、電源、鍵盤和滑鼠。
組裝電腦一般是台式機,筆記本電腦通常很少自己組裝。
組裝電腦的價格一般比品牌電腦要低,但質量不一定得到保證。因為是組裝的,配件有可能是假貨、水貨、二手貨,購買時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還要考慮每個硬體是否都合理。
組裝電腦一般到電腦城或電腦店購買,如太平洋電腦城、百腦匯等。也可以到網上購買,如阿里巴巴、京東商城、淘寶網、網路有啊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組裝電腦
4. 買台式機都說自己組裝一台好。組裝難嗎怎麼學啊
對於有一定電腦基礎的人來說不難,很簡單。
如果自己實在不想學,建議買品牌機,比如戴爾聯想惠普這樣的,雖然配置低一點,但是質量穩定,不會出問題。
千萬千萬不要圖便宜在淘寶或者京東購買電商整機,就是類似於寧美國度,攀升兄弟之類的千萬不要碰。
學組裝電腦最好的途徑就是上貼吧,關注一下電腦吧,圖拉丁吧,顯卡吧。這三個吧里潛水半個月多看看精華帖基本上自己裝個電腦一點問題都沒有,吧里雖然暴躁老哥比較多,但是虛心求教一般都會有吧友幫忙的。
5. 自己可以組裝電腦主機嗎難不難是不是有東西就可以自己安上去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我們組裝一台電腦需要那些東西。
CPU——電腦的心臟在之前的帖子中也說過,每一台電腦中,必定有一塊CPU。CPU即為中央處理器,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目前主要的CPU品牌就是Intel和AMD,這兩個品牌在近年的市場競爭中,對CPU的製作水平越來越高。
英特爾(Intel)
AMD
2.主板——電腦元件的載體
主板是裝載元件的基礎,主板品牌繁多,但是大同小異,需要注意的是裝載英特爾的處理器的主板和AMD的是不同的,而且不管是英特爾還是AMD,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比較特異的CPU。例如英特爾的i9處理器和AMD的線程撕裂者處理器,由於它們的規格都比較大所以它們所需要的主板也是不同的。
3.顯卡——游戲必備
顯卡,其實顯卡的原理跟CPU近似,故又稱為GPU,但是GPU的工作與CPU不同,主要是進行圖像處理,所以我們目前主流的3D游戲是離不開顯卡的。其實顯卡並不是電腦中必須存在的元件,但是現在這個時代,游戲文化日益濃烈,電腦難免會和游戲碰面。
4.內存——電腦必不可少的元件,所有的程序必須放進內存才能運行。
要注意的是內存也一定要和主板契合,目前主流的內存是DDR4內存,內存有兩個屬性決定著內存的性能,分別是內存大小和內存頻率,它們和性能成正比。
5.硬碟——電腦的存儲設備,分為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
在以往的帖子里,我們多次提到硬碟,機械硬碟存儲空間大但是讀取速度慢,而固態硬碟存儲空間但是讀取速度非常快。其實,只要一個硬碟就可以,因為兩個硬碟的價格比較高,特別是固態硬碟。但是,固態硬碟的速度是機械硬碟無論如何都比不上的,所以固態硬碟對電腦的提升是真的大。所以,建議安裝一塊存儲空間較小的固態硬碟來裝系統,一塊存儲空間較大的機械硬碟裝文件。
主流的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
機械硬碟
6.電源——是必不可少的元件,因為它是整台電腦的能量提供者
安裝電源主要要注意自己所組裝的所有功耗,電源所提供的能量不能低於自己電腦配置的功耗。根據自己的配置選擇合適瓦數的電源。
7.散熱——影響電腦性能的一員大將
電腦中CPU是需要散熱的,因為CPU在運行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不散熱,就會導致CPU不能正常運行,目前主流的散熱方式還是比較多的,但用的最多的還是風冷。顧名思義,風冷就是靠風扇對CPU降溫,但並不是簡單的用風扇對CPU吹風那麼簡單,需要在CPU上面安裝一個由金屬管道和散熱鰭片組成的散熱頭。在散熱頭上安裝風扇協助散發熱量。散熱其實還分為抽風式、一體化水冷、分體式水冷以及蘿卜散熱(嚴肅(:)
8.機箱和RGB——對性能提升最高的裝13利器
機箱,就是裝電腦元件的一個容器,如果不介意,用鞋盒都行。但是,身為21世紀的新青年,炫酷是我們的代名詞,所以機箱是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和愛好。RGB——是紅綠藍的縮寫: ) 其實就是用於裝飾電腦的燈光,可以存在在機箱、顯卡、主板甚至內存條上。想想,按下你的電腦的開機鍵,同時發出炫目的燈光,瞬間感覺電腦性能暴漲。所以流傳著一句RGB可以提升60%的性能。
今天,我們大致了解了一下電腦的主要元件,將來我們會進一步了解如何組裝好一台電腦,如何讓它運行。
6. 小白問一下,自己組裝電腦難不難
並不難,但是如果沒組裝過。沒有經驗,第一次組裝可能不能成功或者不能正常點亮。建議還是找有經驗的在旁邊看差或者直接找電腦店組裝。
7. 計算機組裝難嗎
電腦組裝並不難,組裝電腦也稱兼容機或DIY電腦。
1、學會搭配電腦配置:自己動手DIY組裝電腦,首先需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電腦配置,搭配電腦配置要對電腦硬體比較了解,這才能保證電腦配置的兼容性,並且為自己量身定製適合的配置。
2、學習硬體組裝:去電腦城買完電腦配置中的硬體之後,自己還需要把這些硬體組裝起來,雖然硬體組裝不是很難,但是沒有練習或者實踐過的,肯定組裝不了,硬體組裝的時候,最需要注意的是CPU安裝和主板插線。
3、學習安裝操作系統:電腦組裝完成之後,這時候還不能使用,還需要安裝操作系統,如果組裝好的電腦有兼容問題,那麼系統就會安裝不了,如果能夠順利安裝好電腦系統,並且能正常使用,證明一台合格的組裝電腦就已經誕生了。安裝電腦系統也不難,多看一些系統安裝教程就會了。
8. 自己買配件組裝電腦難嗎
自己購買硬體來裝機其實是很簡單的,而且不用再擔心奸商的套路了。
想要自己組的話,首先要注意硬體的搭配。首先是CPU和主板的搭配,很簡單的方法就是選擇好你需要的CPU去網路哪個型號的主板可以用,不要因為主板去找CPU,那是比較尷尬的。正常家用i5就夠了,想玩游戲並且用的久一些就購買i7是比較好的。不想超頻的買不帶K的就像,比如像i7 7700,不要相信什麼帶K的比較強,不帶K的玩不動的你帶K的一樣,超頻超一超就能玩?壞了怎麼辦,還不如加個錢買個更好的。所以別去買帶K的,買個普通的主板購買B系列的,因為Z系列也是超頻使用的,不超頻沒什麼很大的意義,介面都是足夠用的。
內存現在普遍使用的是ddr3和ddr4,這需要看主板的兼容性,可以在主板的資料上看的。推薦不要頻率太高的,一般頻率的就完全OK了。大小的話最好用8+8的雙通道,如果你只是家用看看網頁什麼的8G是夠的,如果想節約一些就8G+4G,頻率要注意用一致的。
還有顯卡的選擇是比較讓人糾結的,很多人會聽別人的要XX顯卡才能玩XX游戲。當初我就聽了別人的話買了個970來玩LOL。沒錯,那時候的人都是推薦970的,我就信了970很好,2500買了一個。到現在玩了個吃雞才發揮了作用,但是現在的1500塊的1060和我一樣玩,那麼我當初搞個750ti玩玩不是很好?所以說要選擇自己真實需要的,家用的1030就可以,玩玩小游戲的用1050ti足夠了,八百來塊錢,想玩游戲可以1060也就1500這樣,6GB版本的也就1800。喜歡玩老外的大型游戲可以購買1070.但是1080就要慎重考慮了,正常是用不到那麼好的。
9. 新手能自己組裝電腦嗎
不難。你可以學習它。看安裝的視頻教程,很快學會。
第一次買電腦,自己組裝。相比主板說明書和網路搜索,安裝起來很輕松。只是新手裝慢而已。不需要買音效卡,主板是集成的,除非專業,要求音質,否則需要買獨立的音效卡。五千字可以配一個不錯的配置,供大家參考。顯示器不建議網購,因為屏幕一定要現場測試,看有沒有瑕疵。網購不包括完美的屏幕。
自己組裝電腦是最實惠的。同樣的硬體,組裝機會比成品機節省20%-30%的錢。1.自己存機主要有三點:可以配置,可以購買,可以安裝。「會配置」就是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和經濟條件,確定要配什麼檔次,寫一份電腦硬體配置清單,然後根據清單去購買。這就需要你對可以用來裝電腦的硬體有很好的了解,否則寫不出來。如果你自己寫不出來,請你的朋友幫忙。「會買」是自己組裝電腦最重要的環節。就像去市場買西瓜一樣,可以討價還價,可以選擇,這樣就可以花更少的錢買到好吃的西瓜,而花更多的錢卻買不到好吃的西瓜。如果能買到電腦硬體,就要掌握這些硬體的品牌、性能、價格,也要有鑒別真假的能力,然後通過貨比三家討價還價。這樣買的硬體質量好,成本低,用這些質量好,成本低的硬體組裝的電腦自然是性價比高的愛機。「組裝」相對容易一些,就是把你買的硬體按要求組裝在一起就行了,其中主機是大頭。放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網卡,硬碟,光碟機,電源等。把它們連接好。連接顯示器、滑鼠和鍵盤作為主機,然後連接列出的電源並啟動操作系統。幹得好。如果你是電腦新手,想「配置、購買、安裝」電腦,我上面說的遠遠不夠。最好能向身邊的人求助,請他陪你一起拯救你的電腦。通過攢電腦,你會學到很多電腦知識,你可以成功買到一台自己滿意的,性價比高的電腦。
對初學者來說,組裝電腦並不難。最好附近有認識的人做後援,可以電話溝通。音效卡不要買,連顯卡都要配主板,預算不要太高。最好有2 ~ 3千。畢竟是新手安裝,2 ~ 3千的電腦已經可以適應大部分游戲了。
最好不要自己組裝,因為lz沒有組裝過零件什麼的,比較繁瑣,而且出了問題也不知道在哪一步,建議買現成的。
10. 對電腦一竅不通,如何自己組裝台式電腦
1.安裝CPU、CPU 散熱器 與內存,安裝具體過程是用力壓下鐵桿,打開底座、取出保護蓋、對好CPU的凹位平穩放下CPU,然後蓋上鐵蓋,用力壓下鐵桿到位,CPU就安裝完成。2.安裝CPU 風扇 ,首先,要把四個腳釘位置轉動到逆時針方向,然後對准主板四個空位,用力下壓,即可完成一個位置的安裝,重復四次即可。
3.內存安裝,對准內存與內存插槽上得凹凸位,分別左/右用力下,聽到「啪」的一小聲,左/右卡位會自動口上,然後再用同樣方法壓好另一邊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有一些主板,為方便安裝顯卡,只設置了一個卡位,而安裝方法是一樣的。如果換一個方向,內存的凹位於內存插槽的凸位還是對應不上,那麼說明主板不支持這種內存,只能換內存或主板。4.電源安裝,電源上的四顆螺絲一定要安裝固定好。5.主板安裝,其安裝技巧是,首先要對好主板和機箱的螺絲位,然後在機箱相應的螺絲位上安裝銅柱或腳釘,一般是6或9個,主板全部螺絲位要裝上以更好固定主板。然後安裝主板配件附送的擋板,要先把機箱標配的拆掉,放上主板後擰上螺絲。
6.硬碟安裝,要上四顆螺絲或者是對角線上的兩顆也行,接著就是接硬碟數據線。7.光碟機安裝,先將光碟機推進艙位,上螺絲,然後接線。8.顯卡安裝,中高端顯卡,別忘了要接上6PIN或8PIN的輔助供電。一些高端獨立顯卡,還要接多個輔助供電,要全部接上,電源線不夠就用顯卡附送的轉接線。9.主板接線,接在主板上的電源,這一步驟比較高難度,一般有兩種線,24PIN總電源與8PIN/4PIN的CPU輔助供電,對准卡位插上即可,稍有難度的是CPU輔助供電部分。
10.機箱接線,首先是前置USB介面與前置音頻介面,大部分機箱已採用一體化設計,已經對准防呆位置,就可以輕松接上。然後就是硬碟燈、電源燈、 開關 、重啟和PC喇叭這五個老大難問題了,最簡單的方法是查找主板說明書,找到相應的位置,對著接線,記住一個最重要的規律,彩色是正極、黑/白是負極。現在硬碟和光碟機基本都是SATA介面了,接上SATA電源線(5PIN扁口線)和數據線即可。經過上述步驟後台式電腦組裝安裝完畢,接上顯示器和機箱電源的線,鏈接顯示器,正常開機,可以進入BIOS了,准備安裝系統。要注意組裝台式電腦過程中線不要接錯,螺絲安裝到位。
組裝一個台式電腦需要上述十個步驟,除了選購好合適的、性價比高的配件外,將這些配件組裝成一台台式電腦也是一重要步驟。對此,IT網路小編表示,組裝台式電腦的過程中有很多重要步驟,尤其是零件的安裝需要注意,安裝過程中不要損壞。還有這些配件在安裝過程中要注意螺絲的連接要牢固,還有接線也不要接錯。如果不會,建議找專業人士來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