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是固態硬碟還是機械硬碟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法來區分:
1、看外觀:SSD最大為2.5寸,市場上基本上沒3.5寸的SSD,3.5的都是機械硬碟。同時,機械硬碟都有一片電路板裸露在外,SSD基本沒有。通過重量也能區分,SSD只有一片電路板,重量非常輕,機械硬碟有金屬的機械組件,重量相對要重一些。
2、看型號:通過網路型號檢索,基本上能確定硬碟種類。
3、加電檢測:SSD沒有任何啟動聲音,機械硬碟開機後會有電機啟動和磁頭移動的聲音。
拓展資料: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B. 電腦硬碟假貨電腦硬碟怎麼看真假辨別真假硬碟圖文教
1. 移動硬碟怎麼判斷真假
我就是賣這個東西的
第一就是看這個產品的序列號 保修卡 硬碟本身 是不是一樣序列號
還就是包裝 有沒有廠名廠址!
還就看質保是不是聯保 幾年保修
還是看外觀
2. 希捷硬碟怎麼辨別真假
硬碟應該沒有真假之分,都是真的,只不過有些是行貨,有些是水貨,價格不一樣,質保時間不一樣,質量其實一樣。
3. 怎樣鑒別電腦硬碟的真假
對於硬碟,有個簡單的方法,正規的都有個防偽的代碼,你按照提示輸入一下就知道了,若是可以拆開看的話,看看銘牌上生產日期的硬碟上鑄刻的日期是否一致就行了,不一一致的話就是二手翻新的
4. 怎麼識別硬碟的真假
要想鑒別一塊硬碟的真假,最方便可靠的方法就是看硬碟的編號,但不少消費者對於硬碟的編號學問卻是一竅不通,下面黑馬就教你一手絕活:如何識別現在市場里主流硬碟的編號。
一、IBM
IBM硬碟的每一個產品又分為多個系列,它的命名方式為:產品名+系列代號+介面類型+碟片尺寸+轉速+容量。以Deskstar 22GXP的13.5GB硬碟為例,該硬碟的型號為:DJNA-371350,字母D代表Deskstar產品,JN代表Deskstar 25GP與22GP系列,A代表ATA介面,3代表3寸碟片,7是7200轉產品,最後四位數字為硬碟容量13.5GB。
IBM系列代號(IDE)含義如下:
TT=Deskstar 16GP或14GXP
JN=Deskstar 25GP或22GXP
RV=Ultrastar 18LZX或36ZX
介面類型含義如下:
A=ATA
S與U=Ultra SCSI、Ultra SCSI Wide、Ultra SCSI SCA、增強型SCSI、增強擴展型SCSI(SCA)
C=Serial Storage Architecture 連續存儲體系SCSI
L=光纖通道SCSI
二、MAXTOR(邁拓)
MAXTOR硬碟編號規則如下:首位+容量+介面類型+磁頭數,MAXTOR從鑽石四代開始,其首位數字就為9,一直延續到現在,所以大家如今能在電子市場上見到的MAXTOR硬碟首位基本上都為9。另外比較特殊的是,MAXTOR硬碟的編號中有磁頭數這一概念,因為MAXTOR硬碟是大打單碟容量的始作俑者,所以其硬碟的型號中要將單碟容量從磁頭數中體現出來。單碟容量=2×硬碟總容量/磁頭數。
下面介紹一下MAXTOR硬碟介面類型字母含義:
A=PIO模式
D=UDMA33模式
U=UDMA66模式
三、SEAGATE(希捷)
希捷的硬碟產品現階段市場上主要有:U5系列和酷魚II系列兩種。其中酷魚II系列是7200轉的產品,其它的是5400轉的產品。硬碟的型號均以ST開頭,現以酷魚10.2GB硬碟為例來說明。該硬碟的型號是:ST310210A,在ST後第一位數字是代表硬碟的尺寸,3就是該硬碟採用3寸碟片,3後面的1022代表的是該硬碟的格式化容量是10.22GB,最後一位數字0是代表7200轉產品。這一點不要與希捷以前的入門級產品Medalist ST38420A混淆。多數希捷硬碟以0結尾的均代表7200轉硬碟,其它數字結尾(包括1、2)代表5400轉的產品。位於型號最後的字母是硬碟的介面類型。
下面介紹一下希捷硬碟的介面類型字母含義:
A=ATA UDMA 33或UDMA 66 IDE介面
AG為筆記本電腦專用的ATA介面硬碟
W為ULTRA Wide SCSI,其數據傳輸率為40MB每秒
N為ULTRA Narrow SCSI,其數據傳輸率為20MB每秒。
而一些希捷硬碟型號中的FC字母則表示光纖通道,可提供高達每秒100MB的數據傳輸率,並且支持熱插拔。
400~500差不多
5. 硬碟真偽辨別
1、包裝:看下是不是有拆過的痕跡,尤其是希捷硬碟尾部封貼,WD都是封閉的靜電袋。
2、硬碟標簽:一般來說,硬碟標簽上面有SN、MODEL、PN。這些標簽上也都有相應數據,比如SN就是序列號,每個硬碟只有一個序列號並不重復,MODEL則是型號,而PN則為料號。
3、核對SN號:首先觀察下硬碟尾部標貼與正面標簽上的SN序列號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是假貨。
4、硬碟外觀:一定要看一下盤面是不是有劃痕以及螺絲孔位上有沒有擰過螺絲的痕跡。如果使用過,肯定會有痕跡,這點非常容易辨別硬碟是否二手
5、硬碟PCB板:全新硬碟的PCB板肯定不會發黃,加之元器件不會出現氧化反應。以下這個圖左邊硬碟電路板就被氧化過,右邊的則是全新控制電路板,對比後非常明顯。
6、SATA介面的金手指:如果是全新硬碟,基本上看不見插痕,如果使用過就能看到插痕了,有的插痕非常明顯,呈黑
7、使用軟體檢測硬碟:不少人都是用魯大師來檢測次數和時間,不建議大家這么做,因為現在的奸商可以通過軟體將通電時間清零。建議大家使用硬碟測試軟體HD Tune來檢測,這樣能看到檢測出的序列號是否和硬碟上SN號一致,如果不一致,基本就能判定是二手翻新或者假貨。
8、官網查詢:現在基本所有產品的官網網站上都有查詢序列號的頁面,登陸後可以看到提示大家輸入erial number號,即SN序列號,通過網站提示步驟操作便可查詢硬碟真假。
6. 如何鑒別Intel固態硬碟真偽,以及是否是被用過的二手貨。
辨別真假硬碟方法:
1、看包裝
查看外包裝是否有被拆過的痕跡,各種標貼是否完整。
2、看靜電袋的標簽
一般硬碟標貼上面有SN、MODEL、PN。這些標貼分別有對應的數據,像SN是流水號,每個硬碟只有1個;MODEL是型號;PN稱為料號。
3、核對SN號
查看硬碟正面標貼上的SN號與盤體側面的標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話,可以判斷不是真品。
4、盤體的外觀
注意查看盤體是否有劃痕,及螺絲孔是否有痕跡,如果是使用過的,硬碟螺絲紋會有明顯的痕跡,很好分辨。
5、硬碟板塊
由於是真空包裝的,全新的硬碟的板塊都是發亮的,元器件都不會被氧化發黃發黑的。
6、SATA介面的金手
全新的硬碟一般都是看不出插痕的,如果是上過機的金手指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插痕。
7、硬碟測試軟體
有很多人會通過魯大師來檢測次數和時間,其實這么做是不正確的。因為通電時間已經可以通過軟體進行清零了。建議使用硬碟測試軟體HD Tune來檢測,主要是看它檢測出的序列號,是否與硬碟上面的SN序列號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話,這個硬碟應該不是正品。
8、官網查詢
這個方法是最可靠的。目前,大多數硬碟品牌都有自己的保修頁面,畫面上會提示用戶輸入、Serial number號,即SN序列號,按照頁面的提示步驟,就可以查詢到你硬碟的結果。
(6)電腦硬碟假貨:
Intel固態硬碟的使用與保養:
一、不要使用碎片整理
碎片整理是對付機械硬碟變慢的一個好方法,但對於固態硬碟來說這完全就是一種「折磨」。
消費級固態硬碟的擦寫次數是有限制,碎片整理會大大減少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其實,固態硬碟的垃圾回收機制就已經是一種很好的「磁碟整理」,再多的整理完全沒必要。Windows的「磁碟整理」功能是機械硬碟時代的產物,並不適用於SSD。
除此之外,使用固態硬碟最好禁用win7的預讀(Superfetch)和快速搜索(Windows Search)功能。這兩個功能的實用意義不大,而禁用可以降低硬碟讀寫頻率。
二、小分區、少分區
還是由於固態硬碟的「垃圾回收機制」。在固態硬碟上徹底刪除文件,是將無效數據所在的整個區域摧毀,過程是這樣的:先把區域內有效數據集中起來,轉移到空閑的位置,然後把「問題區域」整個清除。
這一機制意味著,分區時不要把SSD的容量都分滿。例如一塊128G的固態硬碟,廠商一般會標稱120G,預留了一部分空間。但如果在分區的時候只分100G,留出更多空間,固態硬碟的性能表現會更好。
這些保留空間會被自動用於固態硬碟內部的優化操作,如磨損平衡、垃圾回收和壞塊映射。這種做法被稱之為「小分區」。
「少分區」則是另外一種概念,關繫到「4k對齊」對固態硬碟的影響。一方面主流SSD容量都不是很大,分區越多意味著浪費的空間越多,另一方面分區太多容易導致分區錯位,在分區邊界的磁碟區域性能可能受到影響。
最簡單地保持「4k對齊」的方法就是用Win7自帶的分區工具進行分區,這樣能保證分出來的區域都是4K對齊的。
三、保留足夠剩餘空間
固態硬碟存儲越多性能越慢。而如果某個分區長期處於使用量超過90%的狀態,固態硬碟崩潰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所以及時清理無用的文件,設置合適的虛擬內存大小,將電影音樂等大文件存放到機械硬碟非常重要,必須讓固態硬碟分區保留足夠的剩餘空間。
7. 電腦硬碟怎麼看真假 辨別真假硬碟圖文教
1,檢查盤身上的SN碼和條形碼是否對應外包裝上的。正常應該是一樣的。
2、在沒開包裝袋前,檢查下硬碟SATA的金手指介面,在假的硬碟的金手指上面是能清晰的看到有插拔過留下的痕跡。
3、查序列號(到官網查硬碟的信息)。
8. 網上買電腦硬碟可靠嗎會是水貨嗎
有的是。不過看什麼網站,京東比較好點,建議去實體店買
C. 到電腦實體店買機械硬碟怎麼看是不是翻新的
鑒別硬碟是否是翻新的方法:
1、登陸硬碟品牌的官網,輸入序列號進行查詢,可以詳細看到硬碟的質保信息,這個方法是最穩妥的。
2、看外觀日期,日期是刻的,翻新硬碟商家在刻的日期是沒法改的,只能用靜電包裝掩蓋。
3、看標簽,標簽越大嫌疑越大,大標簽下面可能藏著舊標簽。
4、外包裝不精緻,粗糙,翻新的可能性較大。
D. 怎麼識別硬碟的真假
要想鑒別一塊硬碟的真假,最方便可靠的方法就是看硬碟的編號,但不少消費者對於硬碟的編號學問卻是一竅不通,下面黑馬就教你一手絕活:如何識別現在市場里主流硬碟的編號。
一、IBM
IBM硬碟的每一個產品又分為多個系列,它的命名方式為:產品名+系列代號+介面類型+碟片尺寸+轉速+容量。以Deskstar 22GXP的13.5GB硬碟為例,該硬碟的型號為:DJNA-371350,字母D代表Deskstar產品,JN代表Deskstar 25GP與22GP系列,A代表ATA介面,3代表3寸碟片,7是7200轉產品,最後四位數字為硬碟容量13.5GB。
IBM系列代號(IDE)含義如下:
TT=Deskstar 16GP或14GXP
JN=Deskstar 25GP或22GXP
RV=Ultrastar 18LZX或36ZX
介面類型含義如下:
A=ATA
S與U=Ultra SCSI、Ultra SCSI Wide、Ultra SCSI SCA、增強型SCSI、增強擴展型SCSI(SCA)
C=Serial Storage Architecture 連續存儲體系SCSI
L=光纖通道SCSI
二、MAXTOR(邁拓)
MAXTOR硬碟編號規則如下:首位+容量+介面類型+磁頭數,MAXTOR從鑽石四代開始,其首位數字就為9,一直延續到現在,所以大家如今能在電子市場上見到的MAXTOR硬碟首位基本上都為9。另外比較特殊的是,MAXTOR硬碟的編號中有磁頭數這一概念,因為MAXTOR硬碟是大打單碟容量的始作俑者,所以其硬碟的型號中要將單碟容量從磁頭數中體現出來。單碟容量=2×硬碟總容量/磁頭數。
下面介紹一下MAXTOR硬碟介面類型字母含義:
A=PIO模式
D=UDMA33模式
U=UDMA66模式
三、SEAGATE(希捷)
希捷的硬碟產品現階段市場上主要有:U5系列和酷魚II系列兩種。其中酷魚II系列是7200轉的產品,其它的是5400轉的產品。硬碟的型號均以ST開頭,現以酷魚10.2GB硬碟為例來說明。該硬碟的型號是:ST310210A,在ST後第一位數字是代表硬碟的尺寸,3就是該硬碟採用3寸碟片,3後面的1022代表的是該硬碟的格式化容量是10.22GB,最後一位數字0是代表7200轉產品。這一點不要與希捷以前的入門級產品Medalist ST38420A混淆。多數希捷硬碟以0結尾的均代表7200轉硬碟,其它數字結尾(包括1、2)代表5400轉的產品。位於型號最後的字母是硬碟的介面類型。
下面介紹一下希捷硬碟的介面類型字母含義:
A=ATA UDMA 33或UDMA 66 IDE介面
AG為筆記本電腦專用的ATA介面硬碟
W為ULTRA Wide SCSI,其數據傳輸率為40MB每秒
N為ULTRA Narrow SCSI,其數據傳輸率為20MB每秒。
而一些希捷硬碟型號中的FC字母則表示光纖通道,可提供高達每秒100MB的數據傳輸率,並且支持熱插拔。
400~500差不多
E. 怎麼查詢我的電腦里哪個盤是固態硬碟,哪個是機械硬碟
以Windows10為例。
1、在Windows10桌面,右鍵點擊此電腦圖標,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管理」菜單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