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腦硬碟故障出現原因-電腦硬碟故障維修方法
電腦硬碟故障表現及原因
電腦硬碟故障表現如下:
1.出現SMART故障提示:在生產硬碟時,很多廠家都在硬碟里內置了硬碟自動檢測功能,當電腦硬碟出現了物理故障時,該功能用來提示電腦用戶電腦硬碟有潛在的物理故障,可能會出現不定期地不能正常運行的情況;
2.在Windows初始化時死機:如果電腦硬碟出現故障,很可能會導致電腦開機初始化時,無法正常通過。如:電腦開機無法檢測到硬碟,進而無法進入系統。
3.電腦雖然能正常進入Windows系統,但是運行時彈出錯誤提示,而且運行磁碟掃描時出現停止甚至死機。此故障的發生可能是軟體原因導致,但是在排除電腦軟體故障後,那就是電腦硬碟出現物理故障導致。
4.運行Windows系自帶的磁碟掃描程序時,發現錯誤甚至是壞道。
5.在BIOS里無法識硬碟,或者即使能識別,也無法用操作系統找到硬碟。出現此情況,說明硬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故障。
故障原因
一 、硬碟散熱風扇
考慮到散熱效果,很多人都為自己電腦硬碟安裝上了硬碟散熱風扇,但是一些低檔的風扇,它的震動相當明顯,可以把震動傳遞到硬碟上,長期以後,定會對硬碟壽命產生影響。
二、光碟機
目前主流的光碟機讀盤速度已經達到了50倍速以上,當光碟在光碟機總高速旋轉時,光碟機本身發出的震動會帶動機箱的共振,從而影響到硬碟的工作。而且這種高速轉動發熱量也是很多的,光碟機離硬碟又是如此近,從光碟機中釋放的熱量定會使得硬碟的溫度上升。
三、灰塵
灰塵對硬碟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在沉積在硬碟的電路板的灰塵會嚴重影響電路板上晶元的熱量散發,使得電路板上的元器件溫度上升,進而導致晶元過熱而燒毀。另外灰塵如果吸收了水分,是很容易造成電路短路的。
四、靜電
在對電腦進行維修過程中,很多人都是用手拿硬碟,但是在乾燥的天氣中,人的手上可能會積累上萬伏的靜電,手上的靜電可能會擊穿電路板上的晶元,導致硬碟出現故障。
五、低級格式化
如果電腦硬碟出現了壞道,很多網友都採取低級格式化的措施,其實低格對硬碟的損壞的很大的,它可能會造成磁碟壞道的擴散,甚至會導致硬碟參數丟失,造成硬碟無法使用。
六、電源
一個低質量的電腦,會使硬碟受到電壓波動的干擾,特別是硬碟在進行讀寫操作時,如果電源出現問題,可以在一瞬間讓一塊硬碟報廢。
七、磁場
因為硬碟是一種依靠磁介質來記錄數據的設備,如果受到外界環境的磁場干擾,很可能導致磁碟數據的丟失,所以應該盡量遠離磁場環境。
常見電腦故障解決辦法
①系統找不到硬碟
此類故障比較常見,即從硬碟無法啟動,從A盤啟動也無法進入C盤,使用CMOS中的自動jian測功能也無法發現硬碟的存在。這種故障大都出現在連接電纜或IDE口埠上,硬碟本身的故障率很少,可通過重新插拔硬碟電纜或者改換IDE口及電纜等進行替換試驗,可很快發現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碟不承認,還有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硬碟上的主從條線,如果硬碟接在IDE的主盤位置,則硬碟必須跳為主盤狀,跳線錯誤一般無法檢測到硬碟。
②CMOS引起的故障
CMOS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硬碟的正常使用,這里主要指其中的硬碟類型。好在現在的機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動檢測硬碟的類型。當連接新的硬碟或者更換新的硬碟後都要通過此功能重新進行設置類型。當然,現在有的類型的主板可自動識別硬碟的類型。
當硬碟類型錯誤時,有時乾脆無法啟動系統,有時能夠啟動,但會發生讀寫錯誤。比如CMOS中的硬碟類型小於實際的硬碟容量,則硬碟後面的扇區將無法讀寫,如果是多分區狀態則個別分區將丟失。還有一個重要的故障原因,由於目前的IDE都支持邏輯參數類型,硬碟可採用Normal、LBA、 Large等。
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裝了數據,而又在CMOS中改為其他的模式,則會發生硬碟的讀寫錯誤故障,因為其物理地質的映射關系已經改變,將無法讀取原來的正確硬碟位置。
③主引導程序引起的啟動故障
硬碟的主引導扇區是硬碟中的最為敏感的一個部件,其中的主引導程序是它的一部分,此段程序主要用於檢測硬碟分區的正確性,並確定活動分區,負責把引導權移jiao給活動分區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統。此段程序損壞將無法從硬碟引導,但從軟區或光區之後可對硬碟進行讀寫。修復此故障的方法較為簡單,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為方便,當帶參數/mbr運行時,將直接更換(重寫)硬碟的主引導程序。實際上硬碟的主引導扇區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碟主引導程序。
雖然DOS版本不斷更新,但硬碟的主引導程序一直沒有變化,從DOS 3。x到目前有winDOS 95的DOS,所以只要找到一種DOS引導盤啟動系統並運行此程序即可修復。另外,像kv300等其他工具軟體也具有此功能。
④分區表錯誤引導的啟動故障
分區表錯誤是硬碟的嚴重錯誤,不同錯誤的程度會造成不同的損失。如果是沒有活動分區標志,則計算機無法啟動。但從軟區或光區引導系統後可對硬碟讀寫,可通過fdisk重置活動分區進行修復。
如果是某一分區類型錯誤,可造成某一分區的丟失。分區表的第四個位元組為分區類型值,正常的可引導的大於32mb的基本DOS分區值為06,而擴展的DOS分區值是05。如果把基本DOS分區類型改為05則無法啟動系統,並且不能讀寫其中的數據。如果把06改為DOS不識別的類型如efh,則 DOS認為改分區不是DOS分區,當然無法讀寫。很多人利用此類型值實現單個分區的加密技術,恢復原來的正確類型值即可使該分區恢復正常。
分區表中還有其他數據用於紀錄分區的起始或終止地址。這些數據的損壞將造成該分區的混亂或丟失,一般無法進行手工恢復,唯一的方法是用備份的分區表數據重新寫回,或者從其他的相同類型的並且分區狀況相同的硬碟上獲取分區表數據,否則將導致其他的數據永久的丟失。
在對主引導扇區進行操作時,可採用nu等工具軟體,操作非常的方便,可直接對硬碟主引導扇區進行讀寫或編輯。當然也可採用debug進行操作,但操作繁瑣並且具有一定的風險。
⑤分區有效標志錯誤引起的硬碟故障
在硬碟主引導扇區中還存在一個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最後的兩個位元組:55aah,此字為扇區的有效標志。當從硬碟,軟盤或光區啟動時,將檢測這兩個位元組,如果存在則認為有硬碟存在,否則將不承認硬碟。此標志時從硬碟啟動將轉入rom basic或提示放入軟盤。從軟盤啟動時無法轉入硬碟。此處可用於整個硬碟的加密技術。可採用debug方法進行恢復處理。
另外,DOS引導扇區仍有這樣的標志存在,當DOS引導扇區無引導標志時,系統啟動將顯示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其修復的方法可採用的主引導扇區修復方法,只是地址不同,更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統通用的修復方法。
⑥DOS引導系統引起的啟動故障
DOS引導系統主要由DOS引導扇區和DOS系統文件組成。系統文件主要包括iosys、msdos.sys、command.com,其中command.com是DOS的外殼文件,可用其他的同類文件替換,但預設狀態下是DOS啟動的必備文件。
在Windows 95攜帶的DOS系統中,msdos.sys是一個文本文件,是啟動windows必須的文件。但只啟動DOS時可不用此文件。但DOS引導出錯時,可從軟盤或光碟引導系統,之後使用sys c:傳送系統即可修復故障,包括引導扇區及系統文件都可自動修復到正常狀態。
⑦fat表引起的讀寫故障
fat表紀錄著硬碟數據的存儲地址,每一個文件都有一組連接的fat鏈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損壞意味著文件內容的丟失。慶幸的是DOS系統本身提供了兩個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損壞,可用第二個進行覆蓋修復。
但由於不同規格的磁碟其fat表的長度及第二個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復時必須正確查找其正確位置,由一些工具軟體如nu等本身具有這樣的修復功能,使用也非常的方便。採用debug也可實現這種操作,即採用其m命令把第二個fat表移到第一個表處即可。
如果第二個fat表也損壞了,則也無法把硬碟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但文件的數據仍然存放在硬碟的數據區中,可採用chkdsk或scandisk 命令進行修復,最終得到*。chk文件,這便是丟失fat鏈的扇區數據。如果是文本文件則可從中提取並可合並完整的文件,如果是二進制的數據文件,則很難恢復出完整的文件。
⑧目錄表損壞引起的引導故障
目錄表紀錄著硬碟中文件的文件名等數據,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該文件的起始簇號,目錄表由於沒有自動備份功能,所以如果目錄損壞將丟失大量的文件。
一種減少損失的方法也是採用上面的chkdsk或scandisk程序的方法,從硬碟中搜索出chk文件,由目錄表損壞時是首簇號丟失,在 fat為損壞的.情況下所形成的chk文件一般都比較完整的文件數據,每一個chk文件即是一個完整的文件,把其改為原來的名字可恢復大多數文件。
⑨誤刪除分區時數據的恢復
當用fdisk刪除了硬碟分區之後,表面現象是硬碟中的數據已經完全消失,在未格式化時進入硬碟會顯示無效驅動器。如果了解fdisk的工作原理,就會知道,fdisk只是重新改寫了硬碟的主引導扇區(0面0道1扇區)中的內容。
具體說就是刪除了硬碟分區表信息,而硬碟中的任何分區的數據均沒有改變,可仿造上述的分區表錯誤的修復方法,即想辦法恢復分區表數據即可恢復原來的分區即數據,但這只限於除分區或重建分區之後。如果已經對分區用format格式化,在先恢復分區後,在按下面的方法恢復分區數據。
⑩誤格式化硬碟數據的恢復
在DOS高版本狀態下,格式化操作format在預設狀態下都建立了用於恢復格式化的磁碟信息,實際上是把磁碟的DOS引導扇區,fat分區表及目錄表的所有內容復制到了磁碟的最後幾個扇區中(因為後面的扇區很少使用),而數據區中的內容根本沒有改變。
這樣通過運行"unformat c:"即可恢復原來的文件分配表及目錄表,從而完成硬碟信息的恢復。另外DOS還提供了一個miror命令用於紀錄當前的磁碟的信息,供格式化或刪除之後的恢復使用,此方法也比較有效。
一、開機檢測硬碟出錯
開機時檢測硬碟有時失敗,出現:“primary masterharddiskfail”。有時能檢測通過正常啟動。檢測失敗後有時在BIOS中能用AUTO DETECT重新設置,有時AUTODETECT又找不到硬碟。 請按以下順序檢查:檢查硬碟線是否松動;換一根好的硬碟線試試。 把硬碟換到其他機器上試試, 換一塊主板--確認IDE口沒問題。 也有可能是電源導致的問題,換一個質量好一些的電源。認真檢查硬碟的PCB,如果PCB板有燒壞的痕跡,請盡快送修。格式化硬碟會影響硬碟壽命嗎? 硬碟格式化知識
如果主板檢測到了硬碟的話,請先確認一下檢測到的硬碟的容量和其他的參數是否和實際的硬碟參數是相同的。若檢測到的硬碟容量和實際的不同,說明系統一定出現故障了,這種情況的發生可能是硬碟、主板、甚至是硬碟數據線。可以用替換法加以確認。
總之一旦在自檢時出現“HARD DISK FAILURE”之類的提示,請迅速用替換法,確定硬碟是否有故障。如果懷疑硬碟出現物理故障,則需要維修或者更換硬碟。
二、BIOS設置和安裝問題
如果BIOS里硬碟參數設置不對,自檢不會通過,硬碟是無法正常使用的。首先檢查BIOS里硬碟參數的設置,一般來說,486以後的計算機都會有自動檢測硬碟型號的功能,進入BIOS里,找到IDE HDD AUTO DETECTION一項後,會自動檢測到硬碟型號。
如果您的硬碟大於528MB,請注意,在BIOS里設置時,將它的模式設為“LBA”,在Pentium以後的計算機里,默認的硬碟模式是“LBA”。如果設置為其他的模式,在讀寫硬碟時會出現錯誤,甚至會導致硬碟數據丟失。安裝時常見的故障,可能是因為IDE電纜線接觸不良或者也可能是電纜介面接反了。如果信號電腦接反,你會發現,機箱上的硬碟指示燈長亮。
三、硬碟容錯提示
前面談到現在硬碟都採取了多項容錯技術,其中應用最普遍的是S.M.A.R.T技術。如果屏幕顯示“SMART Failure Predicted on Primary Master:ST310210A”然後是警告:“Immediately back-up your date and replase your hard disk drive. A failure mauy be immnent.”此時,須按F1才能繼續,這是S.M.A.R.T技術診測到你的硬碟可能出現了故障或不穩定情況,警告你需要立即備份數據並更換硬碟。出現這種提示後,除了更換新盤外,沒其他解決方法。
四、由聲音判斷硬碟故障
若沒有檢測到硬碟。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硬碟了,硬碟只要一加電,就在不停的運轉著, 而且每分鍾都是五千轉以上的速度,這些機械結構難免要出現故障。可以在CMOS中檢測硬碟的時候,聽一下硬碟發出的聲音,如 果聲音是:“噠…噠…噠……”然後就恢復了平靜,就有比較大的把握 判斷硬碟大概沒有問題;如果聲音是“噠…噠…噠……”,然後又是連 續幾次發出“咔噠…咔噠”的聲響的話,有很大的可能是硬碟出問題了。最壞的情況是自檢時硬碟出現“達、達、達”之類的周期性噪音,則表明硬碟的機械控制部分或傳動臂有問題,或者碟片有嚴重損傷。硬碟溫度多少算正常 為了進一步判斷,您可以將硬碟拆下來,接在其他的電腦上,然 後進入到CMOS中檢測一下,如果也是檢測不到的話,那就可以斷定, 真的是硬碟問題了。
五、超頻後硬碟出錯
超頻後出現“硬碟讀寫失敗”,這很可能就是硬碟的毛病。很多硬碟在高外頻下工作會有一些問題,輕則無法啟動,重則數據丟失,你可以試試將其降為MODE 3,並盡量縮短硬碟排線的長度。100M的採用非同步匯流排,即對PCI來說是三分頻(33M),因此對硬碟並沒有特殊要求, 。對於非非同步匯流排而言,極限外頻大約在92M(即PCI速度在46M),在此條件下幾乎所有硬碟都無法承受。
Ⅱ 電腦硬碟壞了怎麼辦
電腦硬碟壞了可以採取下列方式修復或維修,具體如下:
1、硬碟壞常的現象是開機或運行時容易藍屏,但還是能進系統。這個問題一般比較的容易修復,主要是系統分區出問題了,直接修復系統分區既可。
2、可以使用軟體對硬碟各種性能和參數進行測試的。CrystalDiskInfo是一個只有200多K的小軟體,它通過讀取S.M.A.R.T了解硬碟健康狀況。
3、如果是硬碟硬體整體檢測後損壞,則需要更換新的硬碟。
4、比較常見的筆記本硬碟壞可能就是在未關機的情況下拿來拿去導致磁碟頭信息損壞。如果是0信息被損壞,則低格即可,比如用DM軟體進行低格。
注意事項:需要先檢測硬碟損壞的具體原因,切不可盲目去進行維修;硬碟維修的時候注意重要信息先進行轉存,切勿丟失重要信息。
(2)電腦硬碟不轉了怎麼維修擴展閱讀:
1、購買硬碟時,最好不要買水貨。水貨硬碟在運輸過程中非常不安全,雖然從表面上看來似乎無損傷,但是有可能盤體內部已有損傷。
2、要保持干凈的硬碟工作環境,如果過多的灰塵被吸附到硬碟電路板的表面,就會引起硬碟的工作不穩定。在潮濕的季節或環境中使用電腦時,要注意使用環境乾燥或經常給電腦加電,靠其自身發出的熱量將濕氣蒸發掉。
3、盡量不要讓硬碟靠近強磁場,如音箱、CRT顯示器等,以免硬碟里所記錄的數據因磁化而受到破壞。
Ⅲ 電腦硬碟壞了還能修嗎
硬碟壞了是怎麼回事,能夠修好嗎?當然是有些可以,有些不可以的。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些電腦硬碟壞了的情況以及解決方法吧!
通常我們可以修復的「壞硬碟」有幾種情況:
1、引導出錯,不能正常啟動的。這種情況未必是「壞」,通常清除MBR,再重新分區就有70%好。如若不行,應歸入第三類。
2、可正常分區,可格式化,但掃描發現有「B」標記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出壞道 」。這里可不分「物理壞道」或「邏輯壞道」,「B」數量少的話(少於100個),基本上有80%可以修復為「好硬碟」。這種情況出需用一些通用的維修軟體就可以解決。
3、不可正常分區,或分區完後格式化不了。這種情況要用到專業維修軟體,視不同的.牌子,修復率不同。一般達到50%左右。
4、通電後不轉。這種情況一般是電路板故障,換掉電路板IC或整個電路板換掉即可。起轉後視不同情況另做處理,60%以上是全好了,但有部分可能同時還有其他幾類故障。
5、自檢聲正常,BIOS認不到盤。這是多種可能原因造成,如果是電路板介面問題則修電路板;如果是硬碟進入內部保護模式,則需用專業軟體切換。Fujitsu硬碟出這種問題較多,修復率約90%。
6、通電後磁頭聲敲擊不止。這種情況多是因為磁頭損壞,但也有不是磁頭損壞的。前者若非挽救數據就不必要更換磁頭修復,而後者還有50%機會可以挽救。
7、通電後噪音大。除了少部分可以通過校正主軸解決外,一般不修。
8、遺忘密碼。大部分的硬碟可以設密碼保護,如不慎忘記密碼,是極難解開的。不過辦法還是有的,大部分牌子硬碟都可以用專業軟體去除密碼保護。
另外,有些硬碟受破壞嚴重,壞扇區太多(有的盤不可超過3000,有的則不可超過8000,有些卻允許超過10000),解決辦法是切除有問題的磁頭,或降低容量,同時更改型號,也算是一個可用的「好硬碟」。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修復率!
現在可以解決硬碟壞了還能修嗎的問題了,有些是可以修復了,但是修復率並不一定能達到100%。現在暫時提供關於硬碟壞了還能修嗎的相關資料這么多,以後有相關信息再進行補充更多。那麼,修後的「好硬碟」與未修過的硬碟有何區別?答曰:對用戶來說感覺不到任何區別,非專業人士看不出區別!因為用的就是廠家技術來修復,廠家技術員也未必看得出區別所在!
Ⅳ 如何修理電腦硬碟
如何修理電腦硬碟
電腦中很關鍵的部件就是電腦硬碟了,對於硬碟的使用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問題應該怎麼進行修理維護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如何修理電腦硬碟,希望能幫到你。
如何修理電腦硬碟
硬碟高速運轉時不要突然關機
硬碟高速運轉時如果我們中途突然關閉電源,可能會導致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而損壞硬碟,因此要避免突然關機。怎麼判定硬碟是不是在運轉可以看面板硬碟指示燈只有在其指示燈停止閃爍、硬碟讀寫結束後方可關閉計算機的電源開關。
關機後不要立即重新啟動電腦
使用電腦的時候關閉計算機後不要立即又去開機,建議等待5s左右再去開機,因為硬碟關機的時候硬碟高速磁碟正在運行,並且速度在變慢,相當於反響旋轉,電腦剛關閉,一般硬碟由於慣性動作還在轉動,如果立即開機相當給硬碟施加了很大反向作用力,容易導致硬碟磁頭磨損,所以因該等待一下,讓硬碟緩沖結束再開機。
防止高溫引起硬碟壞道
溫度對硬碟的壽命也是有影響的。硬碟工作時會產生一定熱量,使用中存在散熱問題。溫度以20~25℃為宜,過高或過低都會使晶體振盪器的時鍾主頻發生改變。濕度過高時,電子元器件表面可能會吸附一層水膜,氧化、腐蝕電子線路,以致接觸不良,甚至短路,還會使磁介質的磁力發生變化,造成數據的讀寫錯誤;濕度過低,容易積累大量的因機器轉動而產生的靜電荷,從而燒壞CMOS電路,吸附灰塵而損壞磁頭、劃傷磁碟片。
定期清理電腦垃圾文件
在硬碟中,頻繁地建立、刪除文件會產生許多碎片,碎片積累多了,日後在訪問某個文件時,硬碟可能會花費很長的時間,不但訪問效率下降,而且還有可能損壞磁軌。為此,我們應該經常使用windows系統中的磁碟碎片整理程序對硬碟進行整理,整理完後最好再使用硬碟修復程序來修補那些有問題的.磁軌。
定期查殺電腦病毒
現在的病毒攻擊范圍越來越廣泛,而硬碟作為計算機的信息存儲基地,通常是其攻擊的首選目標。我們應該注意利用最新的殺毒軟體對病毒進行查殺,同時要注意對重要數據進行保護和經常性的備份。
電腦運行狀態下不要去移動電腦
硬碟是一種高精設備,工作時磁頭在碟片表面的浮動高度只有幾微米。當硬碟處於讀寫狀態時,一旦發生較大的震動,就可能造成磁頭與碟片的撞擊,導致損壞。所以不要搬動運行中的微機。在硬碟的安裝、拆卸過程中應多加小心,硬碟移動、運輸時嚴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綿包裝保護一下,盡量減少震動,以免產生磁碟損壞。
硬碟的選擇
以修圖為主的電腦一定要配備固態硬碟。它不僅能夠提高電腦開機和軟體啟動速度,同時也有助於縮短Lightroom文件載入,以及批量導入/導出操作的時間。
120-128GB的固態硬碟足以裝載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更大容量的固態硬碟則可以讓你放置更多素材文件——建議大家將處理過的文件轉存到機械硬碟中,有條件的話用磁碟陣列加以保存。固態硬碟雖然提供了高性能和高抗震能力,但萬一因為損壞而丟失文件,數據恢復遠比機械硬碟難度大。
現在,最常見的固態硬碟有SATA介面和M.2介面兩種。如果你想對自己的電腦,特別是筆記本電腦更換固態硬碟,一定要了解清楚主板介面的情況。對於組裝新電腦的朋友,ET強烈推薦選擇M.2 PCIe固態硬碟,它可以提供數倍於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
雖然追求性能的道路是沒有盡頭的,但對固態硬碟來說,ET覺得1000MB/s讀取,500MB/s寫入速度已經夠用了——大概是因為我不專業,拍照少,修圖少,只是個玩器材的老法師吧(手動Doge)。
具體產品方面,ET日常選擇的固態硬碟有三星、Intel 600p和建興T10。三星的產品相對復雜一些,預算充足直接上京東買960EVO或者960PRO,預算有限的話,淘寶找銷量高的店買工包PM961、SM961——工包即「工業包裝」的意思,有人也理解為工廠貨。三星PM系列、SM系列都是提供給整機廠商的,不對消費者提供保修。但它們的價格真心便宜,性能也很強悍。
機械硬碟方面,希捷、西數、東芝、HGST這4家,ET倒是沒有什麼品牌偏好。基本上同容量下哪家便宜買哪家。再靠譜的品牌也可能遇上不靠譜的單品。對於數據,最保險地做法還是經常備份、多備份幾份。
;Ⅳ 電腦硬碟壞了能維修嗎
硬碟的損壞一般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設備損壞了,導致硬碟無法正常工作。這時候我們就必須求助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開盤數據恢復了,缺乏專業知識的我們很難自己處理。
第二種情況則是設備一切正常,但文件數據丟失了,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誤操作或是出現BUG,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自己進行數據恢復了,而且非常簡單,步驟如下:
第一步:如果是移動硬碟損壞的話需要接入移動硬碟,讀取並保持穩定連接,如果是電腦硬碟可以跳過這一步。打開一款專業的數據恢復軟體;
第二步:在「場景模式」中選擇符合自己情況的恢復模式,即可快速掃描磁碟數據。或者軟體操作不太熟練的朋友們還可以點擊下方的「向導模式」進行切換,根據引導進行更簡便的操作;
依靠專業軟體的幫助,很快就可以找回因為硬碟損壞丟失的數據了,可以說十分簡單便捷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移動硬碟的話掃描的過程中必須保證穩定連接,才能順利完成掃描和恢復。不過比起數據找回,即時地備份預防數據丟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大家最好養成即時備份的良好習慣哦。
Ⅵ 電腦硬碟不轉動
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
一、硬碟有物理性故障(例如有壞道等)
1、硬碟沒有啟動
此時硬碟燈熄滅,整機處於「死機」或不啟動狀態;
硬碟沒有「噠噠」或「卡卡」的碰撞聲;
2、硬碟雖已啟動,但有「噠噠」或「卡卡」的碰撞聲,硬碟燈長亮不熄;
二、主機電源的問題
1、硬碟燈長亮不熄,表明+5V電源電壓偏低(低於+4.85V);
2、硬碟燈狂閃,且讀取數據速度太慢,一般是+12V電源電壓偏低(低於+11.80V),導致硬碟驅動電機轉速下降,影響到數據的讀取;
以上兩條的共同點是硬碟沒有「噠噠」或「卡卡」的碰撞聲;
而導致主機電源電壓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1、主機電源自身有問題,需要維修或更換;
2、主板上相應電路(例如+5V和/或+12V)中的濾波電容漏電嚴重或損壞,需要更換;
3、當然,如果顯卡上的相應電路中的濾波電容也存在漏電嚴重、損壞的情況,也會導致主機電源的相應電路電壓降低,不過這種情況不多見;
因此,建議樓主從多方面考量,最好首先從主機電源著手檢查,原因是主機電源的損壞率占整機損壞率的比例最高,達到70%左右。
Ⅶ 電腦硬碟故障怎麼修復
硬碟是一種電腦主要存儲媒介。隨著硬碟容量不斷的擴大,很多用戶都會將一些資料或文件存儲在硬碟中一旦硬碟出現問題,所存儲的資料也會受到損壞。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一,硬碟有異響。
這種情況是比較明顯的硬碟出故障的表現,硬碟會發出不正常的茲嘎茲嘎的聲音。如果現出現這樣的聲音,盡快做硬碟數據備份吧。
二,硬碟燈狂閃或常亮。
這種情況是電腦卡死,硬碟燈狂閃或常亮,有連續不停硬碟讀寫聲,這種故障一般是硬碟有壞道了。
三,電腦不穩定。
這種情況是電腦會死機無響應或是特別的慢,或是自動重啟,或進入不了系統,卡死在登陸界面等等,都是硬碟故障的表現。
會出現電腦藍屏,並提示相關錯誤代碼,例如壞道,固件損壞或者磁頭損壞等,這種可以快速查找,也是常見硬碟故障。BIOS無法識別硬碟,對於BIOSS無法識別原因對應,硬碟本身磁頭損壞,壞道,或者硬碟數據連接線壞也會導致BIOSS無法識別。
電腦會發出異常的"咔咔聲音",對於機械硬碟,正常情況下,硬碟會發熱且有輕微磁頭一圈圈的讀寫聲音,如果有"咔咔聲音",說明硬碟可能有故障。硬碟異常安靜和未出現發熱,說明硬碟根本沒工作,肯定有損壞情況。硬碟旋轉速度異常,正常情況,硬碟磁頭未勻速旋轉,如果出現時快時慢可能是硬碟故障。
二、修復方法
出現硬碟錄像機不停重啟,硬碟故障,主機讀取不了數據,可能會出現不停重啟,這時候你斷開硬碟數據線,如果能正常啟動,說明硬碟故障。
主機發不停的發出"嗡嗡"的鳳鳴聲音,這時候硬碟出錯,及時更換。在主機登錄界面,硬碟管理,會提示狀態"硬碟異常",這時候建議立即更換硬碟。錄像文件出現不連續,時斷時有,這時候可能是硬碟的某一扇區出現故障,無法讀取,建議及時更換。
首先,在讀取某個文件時會發生死機現象,重啟後進系統前會有大量的自檢修復過程,在讀取特定文件時硬碟會出有節奏的聲響並循環,用第三方軟體查詢硬碟狀態可以發現軟體報警,硬碟狀態相關信息異常。
再次,當發現硬碟有故障時切勿再強行讀取導致死機的文件,趁還能開機運行,趕緊把重要數據備份出來,如果硬碟在保修期內,聯系銷售商提出硬碟保修,讓銷售商給你更換一個新硬碟!
切記,任何硬碟廠家在處理售後時都不會管用戶數據的!你需要自行備份,硬碟廠家只負責給你更換一個新的硬碟,其餘的啥都不管!
以上幾點是硬碟故障出現常見的幾個問題修復辦法。
Ⅷ 電腦硬碟壞了怎麼辦
電腦硬體中硬碟時比較脆弱的硬體之一,許多人遇到BIOS中檢測不到硬碟或報錯的時候,就以為硬碟壞了,沒得救了,將其報廢。其實,如果開機後,硬碟在自檢時能聽到磁碟旋轉的聲音,估計主電機和控制電路板均無故障,還是有可能挽回餘地的。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些電腦硬碟壞了的解決辦法,希望大家認真學習!
需要注意的是,硬碟是一種精密的器件,很脆弱,維修前應先將雙手洗凈,釋放掉人體殘存的靜電再進行操作,很多時候看似壞了的硬碟也可以修復,下面我與大家簡單分享下哪些壞硬碟能修。
一:無法找到硬碟的情況
對於出現「HDD Not Detected」錯誤提示的硬碟,首先檢查硬碟外部數據信號線的介面是否有變形,介面焊點是否存在虛焊。排除以上的可能後,取下硬碟後蓋,露出電路控制板。擰下控制板上的固定螺絲,將控制板與硬碟主體分離。這時可以看見硬碟主體的兩排彈簧片。
一排作為主電機的電源,另一排作為硬碟主體的磁頭機械臂驅動線圈電源以及硬碟主體與電路控制板間數據傳輸介面。
對於無特殊封裝的硬碟,往往可以看見彈簧片與控制電路板對應部位均有灰塵。
用脫脂棉蘸無水酒精清潔,對彈簧片變形的部位校形,並除去氧化層,一般情況下均可恢復正常。
如果以上處理無效,那就得打開硬碟主體。
選擇一個灰塵很少的環境,擰開硬碟前蓋的螺絲(有的是用膠粘牢)。
取下硬碟的前蓋,這時就可清楚地看到盤面。
首先用數字萬用表檢測磁頭機械臂驅動線圈是否斷路。
該線圈的正常阻值為20Ω左右。
其次檢測磁頭上的連線是否斷開。
每張盤面的兩側均有一個磁頭,每個磁頭均有兩根連線接到磁頭機械臂上的集成晶元上。
該晶元常見的型號為H1710Q,作用是將磁信號轉變為電信號,再送到電路控制板處理。
磁頭阻值應在23Ω~26Ω之間。若磁頭阻值較大,說明磁頭損壞。
磁頭連線與晶元H1710Q相連,H1710Q對應腳阻值應在1.7kΩ左右,若在1.2kΩ以下說明該晶元已被擊穿,可與排線一起更換。
若磁頭上的連線斷路,可用直徑0.2mm的優質漆包線取代。
一端壓在磁頭的金屬彈片上,另一端焊在H1710Q相應的.腳上。
注意將漆包線卡在機械臂相應的卡槽內,並用少許502膠水固定,防止硬碟轉動時與漆包線相摩擦。
將硬碟各部分復原後,最後用702硅膠將硬碟周圍封死,防止灰塵進入。
由於磁頭體積很小,不易將漆包線卡在上面,最好在放大鏡下操作。
這時千萬不可用力過猛,否則會造成磁頭損壞,所以要小心加小心。
經這樣修復開機後硬碟可恢復正常。
二:提示硬碟出錯的情況
對於出現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錯誤的硬碟,大都是由於某種原因造成硬碟主引導記錄(MBR)上文件受損。
MBR位於0磁頭/0柱面/1扇區上,由Fdisk.exe對硬碟分區時生成。
若MBR受損,微機會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實際上是零磁軌上文件損壞,這時格式化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必須用專用軟體來處理。
首先用系統盤在A盤啟動後,運行Scandisk命令檢查C盤。
若零磁軌未損壞,只需用Norton8.0將該磁軌上的文件修復即可。
具體做法為:找一台內置硬碟與待修硬碟型號規格完全相同且裝有Norton8.0版軟體的電腦,將待修硬碟與硬碟電源線相連接,但硬碟信號線不接,跳線不變。
①開機後運行Disk Edit命令,從菜單Tools中點取CONFIGURATION項,將Read Only項取消;
②從下拉菜單O-biect中選取Driver項,將Hard Disk類型設置為Physical Disk,點擊OK項確定;
③從Ob-ject菜單中選取Partition Table項,將接在完好硬碟上的信號線拔下,接到待修硬碟上,點擊OK項確定;
④選擇Hard Disk1點擊OK項確定,再從Write Ob-ject to Physical Sectors對話框中將Cylinder、Side、Sector分別設置成0、0、1點擊OK項確定。
當出現Warning對話框時選Yes項。
退出Norton軟體,這樣就將硬碟的主引導信息恢復。
重啟後硬碟恢復正常,原硬碟內的文件也不會丟失。
若零磁軌損壞的硬碟,先仍按上述步驟用Norton8.0軟體處理,只是到了第三步時,將Cylinder、Side、Sector分別設置成1、0、1點擊OK項確定。
當出現Warning對話框時選Yes項。
退出Norton軟體,重新啟動計算機,在BIOS設置硬碟自動檢測一欄中可以看到,CYLS數值減少了1個。
如原來CYLS為2112,則變為2111。
說明原硬碟分區表是從C盤的0柱面開始,現從1柱面開始。
保存BIOS設置後退出。
重新分區、格式化後硬碟恢復正常。
另有一些硬碟,自檢時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