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家SSD一天讀寫多少G
5~10GB每天路過。其實擦寫次數倒不是問題,即使TLC產品一般也可以應用3到5年,intel的產品應該更耐用些。主要問題在於SSD擦寫機理導致使用一年後可能會明顯掉速,再就是容量價格比很低。至於藍屏,掉固件,丟數據之類就不說了~
B. M1硬碟讀寫量很高,53小時,寫入3.15Tb這個正常嗎
53個小時,寫入3.15TB,也就是一個小時近0.06TB,如果你每天使用電腦4個小時,一年就是大約87TB,如果你的硬碟是256GB的,那就相當於擦寫近350次,這個次數顯然是有點高的,我們可以參考一下三星500GB的壽命,官方寫的是300TBW,也就是300TB的寫入量,這個還是500GB的壽命。
如果換成256GB,基本上就要減半,也就是150TB左右,那麼MacBook一年87TB的水平,也就是2年就玩完,就算你是512GB的版本,那也就是4年的水平,當然實際上各家都會留有餘量,說是300TBW,可能可以做到400或者更多,但是就算是這樣子,壽命也要差於其他產品,說影響不大都是自欺欺人而已。
實際上這個問題就是最近的M1 MacBook過量寫入磁碟的那個事情,事情的起因主要是蘋果通過依靠寫入SSD硬碟來緩解內存的壓力,對於這個技術大家也不陌生,其實就是Swap分區技術,也就是常見的虛擬虛擬內存技術,把硬碟的空間給相關程序使用,這個是很常見的技術了,這樣子可以減少對內存容量的壓力,代價就是如果寫入很頻繁的話,會影響到SSD的壽命。
如果你是256GB的硬碟容量,真的需要注意一下,因為這個寫入往往不是用戶可以控制的,你只要使用電腦就會存在這個問題,特別是還喜歡開那些比較吃內存的軟體的話,相信寫入會更加多,這會進一步的加劇相關問題,至於如何解決,有的說選擇大內存的版本,這個雖然會改善,但是從相關反饋來看,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因為Swap不是說內存夠就不開啟。
相關用戶記得做好數據備份就行了,蘋果那邊也不會不知道這個事情,到時候應該會有措施的,當然如果蘋果沒有什麼動作的話,可能說明蘋果對自家的SSD比較有信心,認為壽命會比較長,等SSD出問題的時候,也已經過了保修期了,新一代的產品也出來了,大家就可以換新產品了。
蘋果用的NAND都是最好的,比我們自己SN730的都好。1TB的SN730雖然對外標稱是600TBW,實際上我們在實驗室實測是1200-1500T。所以M1上如果是1T的,至少能寫入到1800T,擔心什麼。
不正常。。這個是bug但是還沒改好
我一天1t有時候100g反正每天幾百g。16+512
C. 為何我的電腦每小時寫入硬碟1G多數據
因為你用了電腦 ,正常,我的一天都17G,連續12小時下載游戲!!又沒什麼的、
D. 固態硬碟一般的讀取速度和寫入速度是多少
SSD分不同的價位、容量、以及性能來區分,有好幾種情況(只列舉幾個比較常見,也容易對比的SSD固態硬碟),如:
1、金士頓——常規的,讀(500MB/S)以上,寫(400MB/S)以上,好點的,讀(1500MB/S)以上,寫(800MB/S)以上,對於軟體的打開速度與電腦的開機速度等都有明顯的提升。(缺點:就是沒缺點,價格和性能都算適中,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
2、西部數據——常規的(綠盤,最實惠的,適合家庭計算機等),讀(450MB/S)以上,寫(400MB/S)以上,好點的(藍盤,適合有需求的辦公電腦,和小型機等),讀(550MB/S)以上,寫(500MB/S)以上,再好點的(黑盤,適合有高效率需求的辦公電腦,專業游戲電腦,和伺服器等,及軟體開發人員,體驗「飛」一般的感覺),讀(3000MB/S)以上,寫(1600MB/S)以上,對於軟體的打開速度與電腦的開機速度等都很大的提升,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好不,感覺每次用電腦心情都是舒暢的~(缺點:價格稍微貴點,但價格和性能都還算合適)
3、三星——常規(850)的,讀(520MB/S)以上,寫(500MB/S)以上,好點(970 evo plus)的,讀(3300MB/S)以上,寫(3000MB/S)以上,對於軟體的打開速度與電腦的開機速度等都有很大的提升(缺點:太貴)。
4、普通的SSD(不細說牌子了)——讀(300MB/S)以上,寫(100MB/S)以上,這個是最低廉的SSD,聊勝於無,對於軟體的打開速度與電腦的開機速度等都沒有太大的提升。但如果家用電腦(預算較低)的話,可以選擇,相對會比較劃算(缺點:對電腦性能提升不太大)。
注1【重點】:同一種SSD固態,容量越大,速度越快。(比如:主控相同的同品牌兩款SSD,一款是128G的,一款是256G的。兩款SSD使用的都是單片容量為16G的快閃記憶體晶元,那麼128G的SSD就需要128/16=8片快閃記憶體晶元,256G的SSD就需要256/16=16片快閃記憶體晶元。眾所周知,SSD讀寫速度之所以快,就在於其讀寫時,是將數據分散同時讀寫多個快閃記憶體晶元的。顯然,有16片快閃記憶體晶元的256G產品由於可以同時讀寫更多地快閃記憶體晶元,速度就比只有8片快閃記憶體晶元的128G產品速度快了)
注2【了解】: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因是做軟體開發的(個人裝的西部數據的黑盤,測試出來IO速度為——讀(3200MB/S)多一點,寫(2600MB/S))浮動,身邊的人都對電腦性能有一定的要求,也都裝了固態SSD,相對了解的多那麼一點。如果不小心幫到了您,請留下個「贊」再走~
E. 假設我玩一整天的大型網游,比如說戰爭雷霆國際服吧,固態硬碟不斷擦寫,固態硬碟擦寫量可能有多少gb呢
只要你不關游戲,絕大多數的數據都是從硬碟讀取到內存,在內存交換的,並且網游存檔在雲端,寫的是網游公司的硬碟,寫本地硬碟很少,除非內存不夠,要用硬碟緩存。
F. 每天會正常玩幾個小時電腦,80G硬碟一般能用幾年
硬碟在設計時時有技術標準的,在工程上是這樣界定的:每天工作8小時,每年工作360天,用硬碟的標稱使用小時一除就知道使用年限了。
但是有幾點主意:
首先,這是指的一般的我們常用的硬碟,如果是伺服器用的是按每天工作24小時,每年工作365天算的,也就是不間斷運行的。
其次,如果超出每天的限制時間,是安雙倍計算的,比如,每天工作14小時,算下來是8+(14-8)*2=20小時,相當於正常使用了20小時!
不過不用這樣安規定使用,只要注意不折磨硬碟,是不必擔心的,安心的使用就行了。
G. 固態硬碟。請問一天用10小時看電影,玩游戲網購來計算。120G固態硬碟能擦寫多少
看電影、玩游戲、網購這些日常使用主要是讀取操作,寫入並不多,因此這樣使用的話每天寫入量大約也就30GB以內,像東芝Q300這樣的原廠eTLC固態也能保證5年以上的理論耐久度毫無問題
H. 玩一天lol固態硬碟的讀寫量是多少
你是怕用多了損耗固態硬碟的壽命?其實完全不用擔心,一般使用的話,你的固態硬碟不會比你整台電腦壽命短的,等你該淘汰手上的機器的時候固態硬碟也不會到使用期限。特別是你玩個游戲而已。
--------------------
固態盤的使用壽命是指對同一塊區域反復寫入的情況下,一般它會自動分配寫入不同的區域,也就是說你只要不把整個盤一次性撐滿,或者累計寫入整個硬碟容量的數據的話,都可以不算是「一次寫入」,並不是說你存一個幾兆的數據包就算一次寫入的。順便說一下,寫入會消耗壽命,讀取不會,你使用存儲的東西是沒事的,所以你玩游戲不關乎讀寫量。
------------------
網上有過一些測試固態盤使用壽命的文章,我舉一個例子,有個實驗,對一塊32G的固態盤測試(格式化後實際容量29.81G)。普通辦公用戶每日寫入量是1.4G,程序員大約是5.25G,使用4.4715G的數據包測試,每次寫入達到94%的時候刪除數據包重新寫入(即相當於消耗一次使用壽命),結果是在測試了4471.5G的時候硬碟仍然良好,這相當於普通用戶使用了8.75年,程序員使用了2.35年,硬碟依然堅挺。對於現在的用戶來說,一塊硬碟肯定不止30G,而且你也肯定不需要對固態硬碟反復寫入和刪除(除非你閑著沒事把lol裝了刪再刪了裝)。所以你基本上會比普通辦公用戶使用的更少。一塊30G容量的固態盤都可以讓你用8年不壞,還有啥好擔心的。
I. 一般的硬碟它的寫入次數是多少
一般的HDD沒有寫入上限,壽命是裡面光碟的壽命,無論機械還是固態硬碟。機械硬碟的壽命按小時算。一般是50萬小時。
固態硬碟的壽命按寫入量累計,和次數無關。容量越大的SSD壽命越長
SSD由於採用NAND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所以會有寫入次數的上限快閃記憶體完全擦寫一次叫做1次P/E,快閃記憶體的壽命就以P/E作單位。34nm的快閃記憶體晶元壽命約是5000次P/E,而25nm的壽命約是3000次P/E。
隨著SSD固件演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寫入量。一款120G的固態硬碟,要寫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
(9)一天玩電腦4小時寫入硬碟多少g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的每個扇區可以重復擦寫100000次(SLC),但某些應用,如操作系統的LOG記錄等,可能會對某一扇區進行多次反復讀寫,而這種情況下,固態硬碟的實際壽命還未經考驗。
不過通過均衡演算法對存儲單元的管理,其預期壽命會延長。SLC有10萬次的寫入壽命,成本較低的MLC,寫入壽命僅有1萬次,而廉價的TLC快閃記憶體則更是只有可憐的500-1000次。
NAND顆粒有一定的幾率會出現寫入錯誤,這個幾率會隨著寫入次數的增大而增大,而只要有一塊NAND報廢了整塊SSD就可以扔掉了,所以才會有演算法把寫入的內容平均分散到所有的顆粒以免某些顆粒寫入負載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