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可以換,硬碟在筆記本中屬於可直接拆卸的硬體,如果感覺現在的硬碟因為容量,速度,或者是因為故障原因都是可以隨時拆卸更換的。120GB的5400轉硬碟換成7200轉500GB的硬碟完全沒有問題的,筆記本通用機械硬碟是2. 5英寸 的,只要有這個尺寸的硬碟就可以換上的。
SATA介面:
ATA介面:
尺寸: 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硬碟一般是2.5英寸,而台式機為3.5英寸,筆記本電腦硬碟是筆記本電腦中為數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筆記本電腦硬碟都是可以通用的。
厚度: 但是筆記本電腦硬碟有個台式機硬碟沒有的參數,就是厚度,標準的筆記本電腦硬碟有9.5,12.5,17.5mm三種厚度。9.5mm的硬碟是為超輕超薄機型設計的,12.5mm的硬碟主要用於厚度較大光軟互換和全內置機型,至於17.5mm的硬碟是以前單碟容量較小時的產物,現在已經基本沒有機型採用了。
轉數: 筆記本電腦硬碟現在多是5400轉,由於筆記本電腦硬碟採用的是2.5英寸碟片,即使轉速相同時,外圈的線速度也無法和3.5英寸碟片的台式機硬碟相比,筆記本電腦硬碟現在已經是筆記本電腦性能提高最大的瓶頸。
介面類型: 筆記本電腦硬碟一般採用3種形式和主板相連:用硬碟針腳直接和主板上的插座連接,用特殊的硬碟線和主板相連,或者採用轉介面和主板上的插座連接。不管採用哪種方式,效果都是一樣的,只是取決於廠家的設計。
容量及採用技術: 由於應用程序越來越龐大,硬碟容量也有愈來愈高的趨勢,對於筆記本電腦的硬碟來說,不但要求其容量大,還要求其體積小。為解決這個矛盾,筆記本電腦的硬碟普遍採用了磁阻磁頭(MR)技術或擴展磁阻磁頭(MRX)技術,MR磁頭以極高的密度記錄數據,從而增加了磁碟容量、提高數據吞吐率,同時還能減少磁頭數目和磁碟空間,提高磁碟的可靠性和抗干擾、震動性能。它還採用了諸如增強型自適應電池壽命擴展器、PRML數字通道、新型平滑磁頭載入/卸載等高新技術。
② 電腦硬碟串口換成並口電腦不識別
串口是SATA,並口是IDE。
一般的串口硬碟不需要跳線,而並口硬碟需要跳線到主盤模式才能裝系統優先啟動,如果是哪sata介面的做系統盤,那IDE介面的可以跳到從盤,不然可能就認不到了。
並口硬碟跳線一般硬碟後面標簽處都有標記,master為主盤模式,slave為從盤,每個牌子硬碟跳線都不一樣。
既然主板有串口,就支持sata,請設置好BIOS。
進BIOS里看看有沒有把SATA屏蔽了,如果沒有屏蔽,就換其它的SATA口試一試,看一下主板硬碟跳線有沒設置為SATA模式。
③ 我的電腦本來有COM1.COM2兩個串口,怎麼換了硬碟之後只顯示一個COM1了
com口是主板設備,跟硬碟無關。你換硬碟,應該是重裝系統了,可能是主板驅動安裝不全,沒有識別出來。
④ 一個電腦的硬碟換到另一個電腦上
可以,需要多一根串口硬碟線。
將寢室的B電腦硬碟帶回家插入家裡A電腦上作為從盤使用,A電腦本身硬碟有系統可以正常啟動使用,確保A電腦的主硬碟插在主板上的「0」串口位上,將B電腦的硬碟通過串口硬碟線與主板的「1、2、3、4」其中串口位上連接,再插上硬碟電源線即可,不需要重裝系統方可正常使用。
例如之前A電腦硬碟分為「C、D、E、F」四個盤,那麼本身B電腦的硬碟上三個盤「C、D、E」就會相對應形成「G、H、I」盤。
如果將A電腦的硬碟取下來,直接插上B電腦硬碟只有一半的概率正常,除非兩個電腦中的硬碟設備是一模一樣,否則會出現沒有驅動、藍屏、引導等故障,可能需要重裝系統。
(4)更換電腦硬碟串口擴展閱讀:
當我們安裝了雙硬碟以後,假設每個硬碟各分了三個區,那麼正常的情況應該是主盤的各個驅動器在前,從盤的各驅動器在後[如C(主)、D(主)、E(主)、F(從)、G(從)、H(從)]。
但實際情況往往是,主盤的C、E驅動器之間擠入了從盤的F驅動器,也就是會出現[C(主)、D(從)、E(主)、F(主)、G(從)、H(從)]的情況,它會給用戶帶來許多使用上的麻煩,如導致單個硬碟內原來安裝的軟體運行不正常等。目前有如下幾種辦法可解決「盤符交錯」問題。
參考資料:
網路-雙硬碟
⑤ 機械硬碟串口壞了可以換嗎
如果僅僅是串口這個插口壞了,並且你還能找到配件的話,當然可以更換啊。
⑥ 我的電腦硬碟壞了換個新的硬碟插口不對怎麼辦啊
你好樓主,如果是你的硬碟電源插口與原來使用的硬碟電源插口不符,請購買電源轉換頭,2元到5元之間一個。如果你買的硬碟是SATA數據介面而主板沒有這個介面,那麼你選擇其中一個換,建議你換主板,因為沒有SATA介面的主板已經很古老了。估計你的主板是有SATA介面的,而你買了個IDE介面的硬碟,這樣的話,主板肯定是由IDE介面的了,除非你的特殊,找根排線插上用吧,就是光碟機公用那個排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