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文件 > 購買電腦硬碟怎麼選注意什麼

購買電腦硬碟怎麼選注意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14 00:32:39

1. 如何選擇電腦硬碟

一、固態硬碟知識

固態硬碟英文名Solid State Drive,簡稱SSD,固態硬碟在機械硬碟之後推出的新型硬碟,固態硬碟主要是由多個快閃記憶體晶元加主控以及緩存組成的陣列式存儲,屬於以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製成的一種硬碟。它完全突破了傳統機械硬碟帶來的性能瓶頸,由於固態硬碟具備高速讀寫性能,通常我們將系統安裝在固態硬碟中,大大提升了系統開機速度以及系統流暢性,當然我們將游戲或者軟體安裝在固態硬碟中也會提升載入速度,久而久之它也成為了目前裝機首選的硬碟之一,也是未來硬碟發展趨勢。

固態硬碟優點和缺點

固態硬碟相比機械硬碟主要優點在於讀取速度更快,尋道時間更小,能夠大大提升系統、軟體、游戲等讀寫速度,由於固態硬碟內部與機械硬碟結構不同,非機械運動,有點類似u盤,所以靜音,沒有噪音,防震抗摔性佳,功耗低、發熱小,輕便小巧。而缺點就是在於與機械硬碟同容量下價位偏貴,所以通常大家會選擇容量較小的固態硬碟,一般主流容量在240G-512G之間。

固態+機械雙硬碟最佳方案

如果固態硬碟容量在不夠用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固態+機械雙硬碟方案,滿足高速與大存儲需求,通常系統安裝在固態硬碟中,提升開機速度以及系統流暢性,同時常玩游戲與常用軟體也建議放入固態硬碟中,減少載入延遲時間,而機械硬碟的作用就是倉儲,用於存放各種資料、小電影、照片等等,顯得十分合理。

2. 想買個硬碟什麼比較好

很多知友會問我想買個移動硬碟什麼牌子的好,特別是在如今高科技時代,隨著數據量存儲越來越大,有時候u盤滿足不了我們需求的時候,移動硬碟卻可以。移動硬碟相對於u盤而言,讀寫速度更快,存儲量更大,對我們需要存儲大量文件數據的小夥伴來說,移動硬碟的確是個好工具。那麼我們到底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移動硬碟呢?
1、看尺寸大小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移動硬碟尺寸大小,追求移動性便攜性超高的商務用戶,可以選1.8英寸移動硬碟;追求穩定性、抗震性經常需要出差在外的商務用戶,可選3.5英寸移動硬碟;普通用戶沒什麼特別要求的,可以選擇主流2.5英寸移動硬碟,性價比相對高,性能穩定。2、看材質移動硬碟外殼材質,有塑料、金屬、ABS工程塑料三種,塑料比較輕便,ABS工程塑料比較抗震,但是兩者散熱不是很好,金屬材質抗壓性和散熱性俱佳,但是容易碰撞凹陷。選購時可以看各自需求,想要追求質感散熱效果好的用戶,可以選擇金屬材質,外面弄個抗震保護套,就會比較好。3、看容量一般辦公人員存儲資料,256GB、512GB移動硬碟就足夠用了,一些設計師、攝影師、計算機軟體編程人員,需要用到大容量的移動硬碟,1-2TB。4、看傳輸速度 USB3.1傳輸速度相對較快,但是價格也高,辦公人員,學生一般性存儲文件數據,用USB3.0的介面就夠了。攝影師、軟體編程、設計師等這類要傳輸較大數據的,建議選購USB3.1介面極速移動硬碟。USB2.0的差不多已經退出市場了。5、看供電電源一般正常來說移動硬碟供電電源還是可以的,如果預算充足,可以選擇雙頭USB供電數據線的移動硬碟,這樣保證使用穩定性。
移動硬碟的基本結構,其實就是外殼+SATA 轉 USB 協議晶元及相關電路+2.5 寸硬碟,SSD移動硬碟相對於HDD移動硬碟量輕、體積小、抗摔、防震、讀寫速度快,耗能低、散熱快。但是價格上來說,SSD比HDD更貴。

3. 固態硬碟怎麼選才好

選購硬碟要考慮這些參數:
1、內存顆粒,市面上固態硬碟的快閃記憶體晶元多為MLC和TLC,性價比高,可以滿足大部分消費者日常數據拷貝的需求。目前QLC已經出現,性能不如TLC;而SLC一般出現在高端固態硬碟中,適合企業用戶使用;粒子也會影響讀寫速度;
2、容量的選擇;一般需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已經能夠滿足家用電腦系統盤和一些專業軟體或者 游戲 的存儲加速功能了。如果你是 游戲 玩家,可以購買容量更大的SSD,加快 游戲 讀取時間;
3、介面類型,一般為SATA3.0、M.2、PCI-E。傳輸協議為AHCI協議和NVMe協議。 NVMe協議SSD的讀寫速度遠高於AHCI協議。一般PCI-E和一些M.2都使用NVMe協議;
4、在讀寫速度方面,最重要的是隨機讀寫速度。單位是 IOPS,即每秒 IO 操作的次數,可以認為是吞吐量指標。其特點與連續讀寫相反。表示SSD讀寫碎片文件和程序啟動的速度,反映SSD讀寫小文件的能力。

怎麼選固態硬碟:
硬碟是電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好壞直接關繫到機器的穩定性,那麼如何選擇硬碟呢?首先,你要先了解目前市面上有哪些品牌的硬碟。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硬碟一般有IBM、希捷、西部數據、邁拓四大品牌。在選購硬碟時,我們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硬碟介面技術:硬碟介面技術和傳輸速率叫法不同,但含義相同,傳輸速率分為外部數據傳輸速率和內部數據傳輸速率。一般外部數據傳輸速率也稱為突發數據傳輸或介面傳輸速率,是指從硬碟的緩存中輸出數據的速度。市面上常用的介面該技術是ATA和ATA,ATA硬碟的數據傳輸理論上可以達到/秒。但是,在實際使用中,無論使用哪個品牌的硬碟,都無法達到這種效果。但是,ATA介面可以有效減少CPU對數據傳輸的控制,讓數據直接從硬碟傳輸到內存,降低CPU資源佔用率,可以提升很多電腦的整體性能。
該技術的外部數據傳輸速率已達到/S,新的S-ATA的出現將進一步提高。但是,外部傳輸速率對硬碟的影響並不是最重要的。內部傳輸速率也稱為最大或最小連續傳輸速率,是指硬碟對磁碟的讀取速度。這與外部數據傳輸速率有很大不同。一般在/S-/S之間,內部傳輸率一般是評價硬碟性能最重要的標准,它與單盤容量和硬碟轉速成正比。先進與否也會影響其內部傳輸速度。因此,購買時應注意內部數據傳輸速率。對此,邁拓硬碟率先推出了ATA硬碟——金鑽7代,傳輸速度更快,性能更穩定。金鑽7代單盤容量高,是高端傳輸硬碟外傳速率可達/S。並且還使用了很多先進的技術。這個硬碟好不好,但大家也要考慮主板支持不支持的問題。目前支持ATA-的主板不多。所以我們還是需要多考慮這方面的。當然,硬碟介面上還有火線介面和USB介面硬碟。尤其是介面的硬碟性能更是出眾。它不僅可以像USB一樣支持熱插拔,而且傳輸速率是任何硬碟都無法比擬的,而且非常快。快速傳輸大量數據和信息的能力對用戶來說是一種巨大的享受,但高昂的價格卻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如果你有足夠的錢,你可以考慮一下。至於 S-ATA 是未來的標准,我相信我們可以在一兩年內應用它!
2、硬碟速度:硬碟轉速也稱為「主軸轉速」,轉速的高低可以直接影響硬碟的轉速。目前市面上IDE硬碟的轉速類型有,,最主流的硬碟轉速是(Revolutions Perminute,轉每分鍾)。也有所改善。目前硬碟已經成為主流,這是肯定的,但硬碟還是有性價比高的優勢。不過普通消費者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沒有必要選擇轉速高的硬碟,因為硬碟轉速提高的同時,也會帶來溫度升高、主軸磨損、和工作噪音。而在價格上,同樣存儲空間的硬碟要比硬碟貴50到80元左右。在實用性方面,普通用戶並沒有得到多少好處。專業用戶可以選擇高速硬碟。因為在某些方面,速度高於速度。理論上,硬碟的性能要高出38%!
3、硬碟的單盤容量:所謂單盤容量是指一個硬碟盤的容量,因為一個硬碟通常包含幾張盤,而單盤容量對硬碟的影響至關重要。硬碟的大小。僅次於速度哦!而單個磁碟的容量直接決定了硬碟的連續數據傳輸速度。單盤旋轉的U6硬碟的性能比以前的一些硬碟要好,這是因為單盤容量巨大。隨著硬碟多項技術的發展,硬碟的單盤容量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已達到硬碟的最高單盤容量。因為硬碟的高度是標准化的,不會改變,一般硬碟的碟片數量不會大於4塊,也就是8面,所以硬碟的容量只能通過數量來改變光碟的數量和單張光碟的容量。目前我們可以計算出IDE介面最大容量的硬碟不會超過*4 slice = .當然,普通消費者在購買時不需要考慮這些方面。但是專業用戶需要考慮的是,在硬碟速度相同的情況下,單盤容量大的硬碟與小硬碟的性能是一樣的。在給定的時間內可以讀取更多的文件,因此硬碟的傳輸速度也會更快。
4、硬碟緩存:硬碟緩存也叫Cache。緩存是硬碟與外部匯流排交換數據的地方。硬碟的讀取過程是磁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後,緩存的填充、清空、再填充一次又一次。 ,然後清空,按照PCI匯流排周期一步步送出去,所以緩存的作用不可小覷。緩存的容量和速度可以直接關繫到硬碟的傳輸速度。緩存是靜態內存,與我們所知的內存(動態內存)不同,不需要定期刷新。它的容量是2KB和8KB。 Cache是 一些高速DRAM,類型分為EDOSDRAM,有write-through和write-back兩種。當今大多數硬碟驅動器都使用可以讀寫數據的回寫式緩存,這比直寫式緩存更能提高性能。從理論上講,Cache 越快越好。在西部數據推出的大容量硬碟中,由於採用了8M大容量Cache,綜合性能遙遙領先其他競爭對手。
5、超頻的問題:很多朋友買了電腦回家後都喜歡用超頻。我自己從來都不贊成超頻(不過只是個人意見,保留!哈哈...)其實超頻不僅僅取決於CPU的超頻能力和主板的性能,還有很多其他的設備可以判斷超頻成功與否。關鍵是硬碟也是設備之一。當 CPU 的 FSB 升高時,硬碟的數據傳輸率也會提高。如果硬碟承受不住,就會出現異常情況,導致超頻失敗,嚴重的還會導致數據丟失或系統崩潰。朋友們,小心!
6、硬碟噪音問題:硬碟噪音是一件很煩人的事情。我晚上玩了很多次 游戲 ,因為硬碟發出巨大的噪音,被我父親強行關閉(不幸!)。確實,煩人的噪音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其實是有辦法避免的,因為普通的IDE介面硬碟都是用鋁基板做碟片的,因為表面都是坑坑窪窪的。所以高速運行時會有噪音,如果你使用玻璃基板的硬碟,你會更安靜。而且玻璃盤運行比較平穩,散熱快,抗震性高。在這方面,「藍色巨人」IBM的玻璃硬碟非常突出。目前IBM所有的硬碟都是用玻璃碟片做的。
7、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SeekTime)、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AccessTime)和平均延遲時間(AverageLatenyTime):平均尋道時間是指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磁軌所需的時間,一般在5ms~之間,並且性能比較高。好的一般在8ms左右。平均延遲是指對應數據傳輸到磁頭的扇區所用的時間,一般為1ms~6ms。數據越小越好。
8、附加技術:主要指硬碟的數據保護技術和防震技術。目前,硬碟仍然是用戶存儲數據的主要場所。因此,為了保證用戶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每塊硬碟都是以自己的硬碟產品為基礎的。數據保護技術和防震技術。例如,昆騰推出的數據保護技術是DPS(DataProtectionSystem,數據保護系統),其後續技術是DPSII,其防震技術是SPS(ShockProtectionSystem);而邁拓的數據保護技術是MaxSafe,其防震技術是ShockBlock;西部數據的數據保護技術是SafeGuide(Data Guard);希捷的數據保護技術有SeaShield等。

4. 購買電腦硬碟,怎麼選,注意什麼

機械硬碟結構

具體還有關注的參數只有以下幾個:

1,類型,主要有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2種,現在又出現了混合硬碟,機械硬碟便宜,固態硬碟速度快,混合硬碟在它們之間找到了平衡

2,品牌,一線品牌和二線品牌,品牌的話我原來是認希捷和西數,但是在連續壞了4塊希捷之後開始買西數黑盤;固態硬碟的話三星、OCZ(國內已無代理)、SANDISK、Kingston、Intel、海盜船等,都是早期做內存、U盤的廠商。

3,容量,根據實際需求

4,轉數,理論上轉數越高速度越快

5,速度,標稱內部傳輸速率,這是最真實的速度,在拷貝大文件的時候它才是最直觀的

6,緩存大小,緩存當然越大越好,簡單地說,緩存一方面延長硬碟壽命一方面提高速度,過多的不必了解。

固態硬碟主要看:品牌,顆粒和主控。還有產品做工、固件優化,售後服務等。

移動硬碟主要看:外殼材質、品牌品質、傳輸速率,USB2.0理論傳輸速度是480Mb/s=60MB/s

二手硬碟主要看:外觀、介面、是否斷針、聲音是否均勻平穩。

5. 怎麼選擇電腦硬碟

怎麼選擇電腦硬碟

以修圖為主的電腦一定要配備固態硬碟。它不僅能夠提高電腦開機和軟體啟動速度,同時也有助於縮短Lightroom文件載入,以及批量導入/導出操作的時間。

120-128GB的固態硬碟足以裝載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更大容量的固態硬碟則可以讓你放置更多素材文件——建議大家將處理過的文件轉存到機械硬碟中,有條件的話用磁碟陣列加以保存。固態硬碟雖然提供了高性能和高抗震能力,但萬一因為損壞而丟失文件,數據恢復遠比機械硬碟難度大。

現在,最常見的`固態硬碟有SATA介面和M.2介面兩種。如果你想對自己的電腦,特別是筆記本電腦更換固態硬碟,一定要了解清楚主板介面的情況。對於組裝新電腦的朋友,ET強烈推薦選擇M.2 PCIe固態硬碟,它可以提供數倍於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

雖然追求性能的道路是沒有盡頭的,但對固態硬碟來說,ET覺得1000MB/s讀取,500MB/s寫入速度已經夠用了——大概是因為我不專業,拍照少,修圖少,只是個玩器材的老法師吧(手動Doge)。

具體產品方面,ET日常選擇的固態硬碟有三星、Intel 600p和建興T10。三星的產品相對復雜一些,預算充足直接上京東買960EVO或者960PRO,預算有限的話,淘寶找銷量高的店買工包PM961、SM961——工包即“工業包裝”的意思,有人也理解為工廠貨。三星PM系列、SM系列都是提供給整機廠商的,不對消費者提供保修。但它們的價格真心便宜,性能也很強悍。

機械硬碟方面,希捷、西數、東芝、HGST這4家,ET倒是沒有什麼品牌偏好。基本上同容量下哪家便宜買哪家。再靠譜的品牌也可能遇上不靠譜的單品。對於數據,最保險地做法還是經常備份、多備份幾份。

注意:

- Intel最近搞了一個機械硬碟加速器(Optane),使用條件有點苛刻,而且價格也不便宜(16GB版本賣到一些入門級固態硬碟120GB的價格)。呃,基本可以無視它吧。

- 使用M.2 NVMe固態硬碟安裝系統,Win10沒關系,Win7則需要對系統盤進行加工,添加一些文件進去。呃,建議大家還是擁抱Win10吧,對於新硬體特別是高解析度顯示器的支持會好很多。

- 蘋果iMac標配的混合硬碟,其實也有零售的,比非固態硬碟貴約20%。不過組裝電腦中很少見到它的身影,大概是Windows系統優化不到位,只能依靠堆砌硬體來確保系統流暢性

6. 購買電腦硬碟,怎麼選,注意什麼

一、關於硬碟品牌
而如今機械硬碟品牌基本只剩下希捷和西部數據了。其他硬碟廠商要麼倒閉,要麼被這兩大巨頭收購。
二、關於容量
如今的機械硬碟容量普遍比較大,1T起步,相比SSD固態硬碟,在存儲容量上有著絕對優勢。對於目前主流裝機用戶來說,一般選擇的是1TB居多,另外2TB大容量硬碟逐漸流行。
三、關於硬碟轉數
硬碟轉速是指硬碟頭盤組建內的磁碟每分鍾旋轉的次數,單位是r/min,一般來說,硬碟轉速越高,硬碟的讀取速度就越快。
一般台式機硬碟有5400轉/min、7200轉/min、10000/min轉以及15000轉/min等規格,目前台式電腦硬碟7200轉是主流,5400轉基本退出了市場,而10000轉以上的都是SCSI和最新的SAS硬碟,主要用在伺服器硬碟領域。

7. 硬碟選購時的注意事項

硬碟選購的時候首先要注意選擇。是機械硬碟還是固態硬碟,如果是固態硬碟,是什麼樣的介面,然後呢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選擇硬碟的容量。這幾條都確定之後,還要注意選擇廠家,一定要選擇大廠的。比如固態硬碟選擇三星的東芝的之類的。機械硬碟選擇希捷的和西部數據的。

8. 台式電腦硬碟應買多大_電腦硬碟怎樣選購

電腦 硬碟對於台式 電腦 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零件,它是電腦存儲東西地方,電腦的任何文件都要放在電腦硬碟當中,那麼台式電腦硬碟應買多大的呢?電腦硬碟怎樣 選購 呢?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電腦硬碟怎樣 選購 的知識,歡迎閱讀。

台式電腦硬碟應買多大

台式電腦硬碟應買多大呢,這主要是要看個人需求,如果你是為了玩游戲的話,那麼建議你買大一點的硬碟,至少1T容量的硬碟起步,如果你還要裝大量高清電影和大型游戲的話,選擇2T大小也是可以的,如果你不怎麼玩大型游戲的話,選擇一般的500GB也是可以的,目前市面上最佳的搭配是1T機械硬碟+128G的固態硬碟,可以吧系統和常用的文件裝到固態硬碟之中,這樣運行也會比較快。

電腦硬碟怎樣選購

一、關於硬碟品牌

目前市面上的台式電腦所用的機械硬碟主要分為希捷與西部2大品牌,其他的硬碟公司不是倒閉,就是被這2家公司所收購,這2家公司生產的硬碟目前佔用很大的市場,質量還不錯,是值得信賴的電腦品牌。

二、關於容量

今現在市面上的機械硬碟容量都比較大,至少500G起步,比起固態硬碟,在機械硬碟在存儲上擁有巨大優勢。大多數的人們選擇500G、1TB比較多,與此同時2TB大容量現在也慢慢開始流行了起來。通常情況500GB的硬碟就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求,但是1TB的硬碟性價比更高,只比500G貴50雲左右,因此現在也更多人選擇1TB大小的硬碟。

三、關於介面

硬碟介面主要分為IDE、SATA兩種。然而IDE介面傳輸緩慢,已漸漸被淘汰,目前市SATA介面為主流,主要分為SATA2.0和SATA3.0,SATA2.0傳輸速度為300M/s ,SATA3.0傳輸速度為600M/s,因此SATA3.0傳輸速度更快,我們在選擇硬碟時,要優先選擇。

四、關於硬碟轉數

硬碟轉速是指硬碟頭盤組建內的磁碟每分鍾旋轉的次數,硬碟轉速越高,硬碟的讀取速度也越快,通常電腦的硬碟轉速5400轉/min、7200轉/min、10000/min轉等規格,目前7200轉/M是市場的主流,也是我們大部分人選擇的硬碟轉速。

五、關於緩存

通常情況硬碟的緩存容量越大,硬碟的壽命也就越長,因此我們在購買硬碟時需購買越大緩存的硬碟,目前台式電腦硬碟主流緩存為64MB,我們在挑選時要看下硬碟的緩存是否達到這個標准。

硬碟是台式電腦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零件,它的性能決定著我們電腦程序的運行速度,因此我們在選購時需認真挑選。

9. 電腦硬碟的選購技巧

通常我們在選購硬碟的時候,考慮的基本因素主要是以下幾點:介面、容量、速度、穩定性、緩存、售後服務,下面我們對這幾方面進行分析。
1、對於介面的選擇,我們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就是SATA介面(Intel提出的Serial ATA,一種即將成型的介面規格)的硬碟,IDE介面硬碟已經基本淘汰,另一種規格就是SCSI硬碟,盡管SCSI硬碟有很多IDE硬碟無法相比的優勢,但是他的生產成本導致SCSI硬碟的價格一直很昂貴,所以根本無法適合普通用戶的使用。
2、容量方面,我們就不用多說了,現在市場中硬碟的最大容量已經達到了10TB,盡管容量提升的很多,但是價格卻還是能讓人接受的。
3、至於速度方面,我們是得好好考慮一下的,因為即使是容量相同的硬碟,7200轉和5400轉會相差100多元不等。從性能上看,7200轉比5400轉有了不小的提升,所以7200轉的硬碟更適合電腦發燒友、3D游戲愛好者、專業作圖和進行音頻視頻處理工作的人使用,而5400轉硬碟則比較適合於筆記本電腦。
4、強大的穩定性是任何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系統所具有的,但是如果我們買了一個容量大、速度快的硬碟,但是偏偏穩定性不好,那將是多麼悲慘的事情,所以我們在選購硬碟的時候要保證一個原則,那就是淘汰的東西不買、最新的東西也盡量不買,原因很簡單,淘汰的東西肯定是容量小而且技術落後,所以買了以後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感覺到落伍的尷尬;而太新的產品價格貴且先不說,主要是新產品才用的新技術並不是很成熟完善,所以難免會出現缺陷的。
5、緩存方面其實可說的不多,因為硬碟決大多數都是2MB的緩存,只有大部分SATA硬碟採用了8MB的緩存。大容量緩存可以很明顯的提高硬碟性能,只不過價格還是有些偏貴,不過大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資金狀況來選購。
6、質保,這是一個幾乎所有人買東西都要考慮的問題,尤其是比較貴的東西。硬碟工作的時候總是在不停的高速運轉,而且硬碟其實是很脆弱的東西,沒有人希望自己所有重要的數據輕易的灰飛煙滅。在國內,對於硬碟的售後服務和質量保障這方面各個廠商做的還都不錯,尤其是各品牌的盒裝還為消費者提供三年或五年的質量保證,但是切記一點:千萬不要買水貨硬碟。
此外還應該注意一下幾點選購技巧:
一:關注硬碟的容價比(硬碟每GB容量的性價比)
強烈建議大家在購買硬碟時,盡量考慮2TB的產品,總價不貴,單GB的性價比最高。當然,1TB的硬碟也是值得入門級用戶推薦的,雖然每GB的價格高達0.39元,但385元的總價不高,也足以滿足一般用戶的需求。
二:關注硬碟的單碟容量(一張碟片能裝多少數據)
目前,硬碟最新的技術為單碟1TB,此項技術已經2年有餘。市售產品中,「1TB-3TB」領域已經實現單碟1TB技術,持續讀寫速度介於150-220MB/秒。在高端的大容量領域,從主流的5碟4TB/7200轉硬碟開始升級到4碟4TB/5900轉硬碟,並發展出4碟4TB/7200轉混合硬碟。
之所以重視硬碟的單碟容量,是因為其值越高,所需要的碟片數量就越少,硬碟的磁頭數量就會減少,發熱量與穩定性就越高。現在主流產品中,2TB的硬碟還是採用3碟的設計,而這些產品往往是商家的庫存,急於銷售。這些產品由於採用了三碟片的設計,因此在重量上比兩碟裝的產品明顯重一些,並且在讀寫速度、穩定性與發熱量方面比兩碟裝產品遜色許多。
三:關注區分二碟裝與三碟裝的方法
三碟裝的產品可以通過識別外觀、重量等進行區別,比如希捷兩碟2TB的硬碟右側上角有一個較大的深坑(三碟則為淺坑)等,但對於普通的消費者而言辨別的難度相當大,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購買生產日期接近的產品,像2013年以後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兩碟裝,因此用戶在購買時要重點關注。

閱讀全文

與購買電腦硬碟怎麼選注意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顯卡什麼樣的 瀏覽:36
電腦只有按f1才能進系統 瀏覽:890
怎麼手機截視頻的軟體 瀏覽:52
海外華為永久免費網站 瀏覽:479
win10恢復我的電腦 瀏覽:187
win7電腦待機掉線 瀏覽:927
蘋果電腦不亮怎麼回事 瀏覽:509
蘋果電腦1萬 瀏覽:314
50台電腦微機室多少錢 瀏覽:677
電腦微信怎麼傳照片 瀏覽:953
電腦睡眠是存硬碟還是內存 瀏覽:120
手機傳歌到電腦怎麼傳 瀏覽:845
台式電腦輸入代碼聯網 瀏覽:237
手機啟動系統軟體 瀏覽:933
免費在線看片的網站 瀏覽:221
免費執業葯師考試網站 瀏覽:175
蘋果電腦退貨條件 瀏覽:749
五個免費視頻網站 瀏覽:289
win7修復光碟在電腦店能買嗎 瀏覽:708
u盤從電腦怎麼下載評書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