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台式電腦加裝了一個固態硬碟,不想重裝電腦怎麼才能用上剛安裝好的固態硬碟,怎麼設置
一般都是要重裝系統的,因為固態硬碟的啟動引導方式不同,而且固態硬碟的寫入格式不一樣,這些都是要重裝能適應固態硬碟的系統才能實現的。
如果你電腦可以開機的話建議你用小魚一鍵重裝系統軟體進行重裝,三步就能夠搞定系統重裝,而且操作非常簡單,電腦小白都可以輕松上手。這是最簡單的方法,下面介紹復雜的方法:
如果不能開機的話用U盤裝系統或者系統盤裝。
U盤裝系統:開啟電腦,(台式機按住DEL,筆記本一般按F2),設置要裝機電腦BIOS,在計算機啟動的第一畫面上按"DEL"鍵進入BIOS
(可能有的主機不是DEL有的是F2或F1.請按界面提示進入),選擇Advanced BIOS Features 。
2,將Boot Sequence(啟動順序) 設定為USB-ZIP,第一,設定的方法是在該項上按PageUP或PageDown鍵來轉換選項。設定好後按ESC一下,退回BIOS主界面,
選擇Save and Exit(保存並退出BIOS設置,直接按F10也可以,但不是所有的BIOS都支持)回車確認退出BIOS設置。也有的電腦直接按F8,F11等等也能直接調出來直接設置啟動順利的
3,設置完成後,將您製作好的U盤(用老毛桃或大白菜製作一個U盤啟動盤,當時切記不要用老毛桃或大白菜的系統,他們的系統會修改主頁且會在後台偷偷幫你下一些沒用的軟體,讓系統很快就變慢變卡,可以到小魚系統網站下載一個系統鏡像,他們家的系統比較安全穩定,而且安全無毒,無惡意插件)插入USB介面(最好將其他無關的USB設備暫時拔掉)
重啟電腦看看啟動效果吧
4,進入第一個「運行windows PE(系統安裝)」 默認的就是進入PE,裡面還有另外的工具,在這里就不說明了,這就是PE系統了。開始里的工具好多,就不再給圖列出了。
如果有自動安裝的就選自動安裝,那就只要運行自動安裝,然後選擇你下載好的系統鏡像就能自動進入安裝程序,如果沒有就要手動去安裝了:
進入pe系統
點擊桌面上的手動克隆安裝圖標(有時也會命名為Ghost 32等)
出現的界面:點擊ok,進入ghost
下圖為進入ghost的界面
現在只介紹裝系統的步驟:
依次點擊:local—partition—from image
跳出的窗口如下:
在下拉的瀏覽列表中,選擇你的gho文件的位置。最好將GHO文件放在根目錄,這樣容易找到,ghost軟體對文件夾名為中文的,會出現亂碼,然你看不懂。
選擇好後GHO文件後,點擊open,
這里沒什麼好選擇,直接點擊OK
現在出現的窗口你就選擇你要裝的那個盤(看Size 一般大的數據就是硬碟,小的就是U盤),選擇硬碟,然後點擊OK
出現如下窗口後,辨認你的系統要裝在哪個盤,從size那一欄的磁碟大小數據辨認你的盤符,一般選第一個,是C盤,選中後,點擊ok。
提示你是否真的要重裝分區,想重裝的,點擊yes,不想重裝的點擊no。
完成上述步驟後,就會自動重裝系統了。
系統盤重裝系統:
者電腦店都有買¥5-8一張)或者准備一個帶PE的U盤,接著開機按下F12鍵或者開機按下DEL進入到BIOS中,設好第一啟動項為光碟機(或者U盤),放入光碟(或者插入U盤).
進入光碟中(或者U盤中),進入WINPE中,找到一個叫diskgenius的軟體,打開這個軟體,找到你的「硬碟」,選中你的硬碟,點右鍵,會彈出一個下拉列框,上面就有一個「重建主引導記錄(MRB)」,你點擊這個「重建主引導記錄(MRB)」,然後就會彈出一個對話框,你點擊「是」,然後彈出「任務成功完成」的對話框,你點「確定」,就可以修復主引導記錄了。 然後重啟電腦,電腦也就能夠進操 作系統了,百分之九十五可以解決問題。
⑵ 台式機新加一塊硬碟,需要怎麼設置
台式機新加一塊硬碟的安裝方法:
1、將硬碟安裝到電腦上之後,開機,在電腦桌面,選中「我的電腦」點擊右鍵-「管理」進入計算機管理界面。
2、選擇「磁碟管理」,系統會彈出檢測到新的硬碟,並要求初始化硬碟,點擊:「確定」初始化。
3、記住磁碟的序號,如這里是磁碟0,選擇這塊磁碟,點擊右鍵,彈出菜單,選擇「新建簡單卷」。
4、點擊:「下一步」創建磁碟分區。
5、設定第一個分區容量大小,設定好之後,點擊:「下一步」。
6、為這個分區指定盤號,如有C盤了,系統會按順序默認指定為D盤。也可以手工指定,設定完成,點擊:「下一步」。
7、格式化分區,這里有分區格式設置,大容量只有NTFS的分區格式才支持。同時可以自定義盤的名字(卷標)。使用快速格式化。點擊:「下一步」,第一個分區完成。
8、重復以上3到7步驟,創建下一個分區。注意需要選擇未劃分的容量點擊右鍵新建分區。全部建立完之後。
9、完成後打開「我的電腦」,可以看到新建立的分區每個盤,現在就可以使用大容量的機械硬碟存儲文件了。
⑶ 台式電腦加了固態硬碟如何調試
這個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利用系統拷貝軟體,把老系統拷貝到新加的固態硬碟里。操作也不難按軟體操作一步步操作即可。另一種是刪除原有操作系統,直接安裝系統到固態硬碟即可。
⑷ 台式電腦加裝固態硬碟後怎麼設置
不需要怎麼設置啊
你加裝之後,開機到資源管理器就可以看到新的硬碟
然後你在windows的磁碟管理裡面,格式化一下
然後就直接當普通硬碟用了啊
如果你要把新加的盤做系統盤,一般來說,需要進行一次重新安裝操作系統的操作,把系統裝到新的SSD上面,
安裝完後,再開機,會讓你選擇用哪個系統啟動,你選新系統啟動就可以了
⑸ 台式電腦加裝了一個固態硬碟後,怎麼設置啊,麻煩老師們按步驟說一下,萬分感謝
一、固態硬碟安裝好了操作系統,開機馬上連續按DEL(台式)或F2(筆記本)進入BIOS設置。切換到啟動項。#1第一啟動項設置為SSD固態硬碟。設置好按F10保存退出。
二、固態硬碟沒有安裝操作系統,製作啟動盤進行安裝操作系統。
⑹ 加裝固態硬碟後怎麼設置
裝上固態硬碟後,可以在電腦的Bios模式下設置為啟動項。
下面以華碩為例,操作步驟如下:
1、點擊華碩筆記本的電源按鈕,屏幕出現電腦主板圖標立即不停地按F2鍵,進入BIOS界面,如下。
⑺ 台式電腦換新硬碟後怎麼弄
您好,首先要看以前那塊硬碟是否還繼續用,要注意主板SATA的插口。如果原來的硬碟還想用就要按照如下操作:
1、把新硬碟在主機箱中固定好。
2、把原來硬碟的電源線與數據線先拔下。
3、把新硬碟用電源線、數據數插好,並且要把數據線接在主板的SATA1口。
4、把原來的硬碟進行分區、安裝系統。
5、把原來硬碟的電源線與數據線插好,並且要把數據線可接在其他SATA口上。
6、把原來硬碟需要的數據拷貝到新硬碟的分區,然後原來的硬碟可以再進行重新分區。
如果想要加新的硬碟,那麼可以採用如下步驟:
1、把原來硬碟的電源線與數據線先拔下。
2、把新的硬碟先固定到機箱中。
3、把新硬碟的數據線和電源線插好,數據線要插在主板的SATA口,千萬別插在SATA1口。
4、開機進去系統後可以把新的硬碟進行分區。
5、最後把原來的硬碟連接上,並且數據線要插在主板的SATA1口上。
⑻ 台式機安裝雙硬碟需要怎麼設置
安裝雙硬碟系統在台式機上,那麼首先你要先去在CMOS設置中確認你的第一引導順序,第二引導順序先引導哪個硬碟,然後其次哪個硬碟作為其附屬的資料硬碟。具體的設置方法可以參考具體的主板說明書上的Boot device(引導驅動器順序選項),即可找到相對應的操作方法。
⑼ 台式電腦換了一個硬碟後接下來該怎麼安裝調試
1. 需要准備的工具:4G以上的U盤1個、系統文件包(iso)、U盤系統製作工具;
2. 用U盤系統製作工具(老毛桃製作工具、U盤通牒、小白菜工具等)將下載好的win8.1系統製作成U盤系統,寫入U盤供安裝系統時使用;(記住備份好C盤重要文件到其他盤)
3. 插入製作好的U盤,然後重新開機,開機時按Del(一般是Del按鍵進入BIOS根據自己的主板型號 提示按什麼進入BIOS就按什麼)然後在boot設置開機啟動順序,設置為U盤(USB)啟動。設置完畢後按F10(保存並且退出重啟)回車。
4. 進入win8.1(win10)LOGO界面,然後 提示升級還是自定義安裝,如果你要升級就點升級安裝(這樣安裝很多軟體都會在裡面,垃圾也會在裡面,不建議直接升級)。我建議選擇自定義安裝,然後格式化C盤,這樣安裝的是純凈版(選擇自定義安裝---找到C盤 系統盤----點擊格式化),然後點安裝。
5.也可以下載ghost系統,製作成U盤系統後 進入PE進行進行分區(可以一鍵分成4個分區),然後一鍵還原系統到C盤。
6.復制完成系統後記得設置回硬碟啟動,然後拔出U盤,接著按F10保存設置,重啟電腦自動安裝系統。
⑽ 戴爾台式機更換硬碟後的設置
一、安裝前的注意事項
安裝雙硬碟之前首先要查看電腦內部的基本情況,如是否還有安裝第二個硬碟的空間,數據線有沒有空餘的介面,電腦電源功率是否能夠支持兩塊硬碟的穩定運行等。這些條件對於安裝雙硬碟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二、跳線設置
接下來是設置兩個硬碟的跳線,一個設為主盤(Master Device),另一個設置為從盤(Slave Device)。這里有一個問題大家要弄清楚,就是究竟哪個硬碟設置為主盤更合理,許多朋友認為要將容量更高的硬碟設為主盤,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將性能更好的硬碟設為主盤。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本來有一塊希捷酷魚Ⅱ20GB硬碟(7200轉),後來又添置了一塊60GB的希捷U6硬碟(5400轉),那麼你就應該把酷魚Ⅱ 20GB設為主盤,因為它的速度更快一些。
不同的硬碟間的跳線方法可能會有所區別,但基本上大同小異。下面我們就以一塊希捷酷魚Ⅳ(7200轉)和一塊邁拓星鑽一代(5400轉)為例,講解一下跳線的設置方法。
首先我們要分別看一下兩個硬碟的跳線說明,這個說明一般位於硬碟的正面或反面。然後按說明將希捷酷魚Ⅳ設為主盤 ,將星鑽一代設為從盤(註:如果兩個硬碟各使用一條數據線,則可以不進行跳線設置)。完成跳線設置後,將兩個硬碟分別安裝到機箱內相應的位置,並連接好數據線和電源線。在連接數據線時要注意將藍色一端與主板的IDE介面相連,但如果你使用的是早期的DMA/33數據線,則無此要求。完成這一步後,硬體上的安裝工作就全部完成了。接下來我們可以打開計算機的電源,並進入主板的BIOS,可以看到BIOS已自動檢測出了兩個硬碟的容量及主從關系,這說明雙硬碟已安裝成功。
三、數據線選擇
硬碟上除了帶有Master和Slave跳線外,還有一個Enable cable select跳線。如果用戶設置了這個跳線,那麼硬碟間的主從關系就會由數據線所決定。這是一種較為少見的主從盤設置方法
但此時就不能將兩塊硬碟中的任何一個進行主從盤跳線設定了,而需要兩塊硬碟都將跳線改動到「Enable Cable Select」的狀態。而接線的時候就必須注意,無論採用40芯的DMA/33線,還是80芯的DMA/66線,遠離主板的硬碟介面總是接駁主盤,而靠近主板的介面上的硬碟總是被認做從盤。
其實採用數據線設置的方法來確定主從盤關系,是安裝雙硬碟時很靈活的手段。比如,你可以將兩塊硬碟都做成可引導的啟動盤,當主盤出現硬體故障時,只需將硬碟換接到Master介面上,它就成了系統盤。這個方法特別適合經常來回更換硬碟的用戶。
四、盤符交錯的解決方法
下面,我們再說一下使用雙硬碟時所經常出現的「盤符交錯」問題。所謂「盤符交錯」就是當我們安裝了雙硬碟以後,假設每個硬碟各分了三個區,那麼正常的情況應該是主盤的各個驅動器在前,從盤的各驅動器在後。但實際情況往往是,主盤的C、E驅動器之間擠入了從盤的F驅動器,也就是會出現的情況,它會給用戶帶來許多使用上的麻煩,如導致單個硬碟內原來安裝的軟體運行不正常等。目前有如下幾種辦法可解決「盤符交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