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腦固態硬碟是容量越大越好嗎
不是。固態硬碟因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所以其讀寫性能大幅提升。但同級別中容量並非越大越好。主要有以下幾點;
同級別中容量越大,冗餘就越大,SSD容錯能力就越強,數據安全性也就越高。
同樣是快閃記憶體,壽命和速度區別卻很大。MLC快閃記憶體在各方面都比較均衡,成本適中,壽命也不錯,讀寫速度不比SLC慢多少,目前各大品牌的旗艦SSD大多採用MLC快閃記憶體。
主控晶元。決定主控晶元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參考頻率、通道數量以及核心數量和架構等。
介面和類型。對於SSD而言,SATA介面並非最理想的選擇,因為SATA介面本身是機械硬碟時代的產物,其最大600MB/S的傳輸速度遠遠不能發揮出SSD的全部性能。
傳輸協議。採用NVMe協議的固態硬碟擁有更快的4K數據讀寫性能。於此同時,NVMe協議的SSD功耗也更低。比傳統的AHCI協議,NVMe協議的延遲大幅降低了50%。同時NVMe協議支持更大的數據吞吐量,吞吐速度也遠超AHCI協議。
綜上所述,固態硬碟不是越大越好。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建議選擇128G的SSD性價比相對較高。
註:以上含有專業術語,如果有不懂的網友可以直接網路。以上觀點也可以在各大交流論壇得到印證。
B. 固態硬碟是不是容量越大速度越快
因為固態硬碟是由多個存貯晶元共同構成的,所以容量越大的固態硬碟,晶元數量就越多,因為每個晶元的讀寫速度都是一樣的,所以多個晶元一起讀寫速度就快了。
舉例來說,兩款主控相同的同品牌SSD。一款是128G的,一款是256G的。兩款SSD使用的都是單片容量為16G的快閃記憶體晶元,那麼128G的SSD就需要128/16=8片快閃記憶體晶元,256G的SSD就需要256/16=16片快閃記憶體晶元。
SSD讀寫速度之所以快,就在於其讀寫時,是將數據分散同時讀寫多個快閃記憶體晶元的。顯然,有16片快閃記憶體晶元的256G產品由於可以同時讀寫更多地快閃記憶體晶元,速度就比只有8片快閃記憶體晶元的128G產品速度快了。
(2)電腦固態硬碟越大擴展閱讀
理論上來說,固態硬碟是容量越大速度越快。但SSD跑分和實際使用時兩回事。64G和128G的固態的固態硬碟速度差距不小,但是超過128G的固態硬碟之間的差距就不是太大了。因此,建議選配時搭配128G左右的SSD固態硬碟,這樣性價比很高。
C. 固態硬碟內存越大速度越快嗎
內存大小與速度沒有關系,跟介面協議有關。M.2固態硬碟區別於傳統的SATA固態硬碟,讀寫速度輕松突破1000MB/s,通常再1400MB/s左右,而SATA固態硬碟只有幾百MB/s。
D. 筆記本裝固態硬碟多大容量好
通常使用的是128GB的固態硬碟。
筆記本電腦選購固態硬碟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購。
情況如下:
1、存儲大量文件,單個文件(含壓縮包)超過60GB。
2、只做系統啟動盤或存儲少量文件,單個文件容量不超過20GB。
第一種情況的話,至少要選擇240GB固態硬碟或256GB固態硬碟。
因為Windows操作系統將會占據大約20GB的硬碟空間,硬碟剩餘可用空間大約是203GB(240GB固態硬碟)或218GB(256GB固態硬碟),完全能容納單個60GB容量文件(壓縮包和解壓文件可同時存在於同一個目錄下)。
第二種情況的話,可以選擇60GB或64GB固態硬碟。因為除去Windows系統占據的20GB空間,剩餘容量完全能容納單個20GB容量文件。
(4)電腦固態硬碟越大擴展閱讀:
筆記本使用固態硬碟的好處:
1.速度快。固態硬碟沒有普通硬碟的機械結構,因而系統能夠在低於1ms的時間內對任意位置存儲單元完成I/O(輸入/輸出)操作。而且,固態硬碟也不存在機械硬碟的尋道問題。
2.耐用防震。全部採用了快閃記憶體晶元,所以SSD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筆記本電腦發生意外掉落或與硬物碰撞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3.無噪音。SSD固態硬碟工作時非常安靜,沒有任何噪音產生。得益於無機械部件及快閃記憶體晶元較小的發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SSD固態硬碟因為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噪音值為0分貝。
E. 固態硬碟容量越大越好嗎糾結是買512G的還是1TB的致鈦SC001
當然是容量越大越好啊,同一型號的固態硬碟,容量越大,性能越好,壽命越久,當然價格也越高,如果你預算不夠,就買512G的,裝系統+常用的軟體+五六個大游戲完全夠用,如果預算夠,再加上平時存儲數據量比較大的話,建議直接上1TB的,性能讀寫速度各方面會更好。
F. 固態硬碟是越大越好嗎
1.
固態硬碟不是越大越好,區別不明顯然:
2.
如果是因為裝滿了掉速度,那小一點的硬碟你也可以保持必要的空閑空間,這個跟大小沒關系的;
3.
性能主要跟固態硬碟採用的存儲顆粒以及主控晶元有關系,可以參考網上的評測,各家的硬碟讀寫速度略有不同;
4.
不過就個人使用來說,區別不明顯然,由於固態硬碟價格相對機械硬碟還是比較貴的,所以容量大的(250g以上)一般都搭配各廠商的高端型號,所以給人感覺可能容量越大的性能越好。
G. 筆記本硬碟越大越好嗎
多磁頭技術:通過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個磁頭同時的讀或寫來為硬碟提速,或同時在多碟片同時利用磁頭來讀或寫來為磁碟提速,多用於伺服器和資料庫中心。那麼,你們知道 筆記本 的硬碟是越大越好的嗎?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筆記本硬碟越大越好嗎的內容,歡迎閱讀!
筆記本硬碟越大越好嗎?
第一種觀點:
不是。 這種觀點的人士有兩點理由:硬碟越大越劃算,硬碟越大性能越好,硬碟越大,每MB所花的錢越少,性能價格比就越高,這沒錯,但你目前使用的軟體及將來可能會使用容量不會是無限的。
硬碟容量超過軟體容量越多,浪費就越多。所以應該根據你將要使用軟體的總容量、考慮到以後軟體升級因素來確定硬碟大小,而不是簡單的越大越好。硬碟越大,性能也不見得就越好。象昆騰的Bigfoot系列,性能就要比容量相對小一些的Fireball系列差一些。硬碟大了,相應的分區也就大,由於FAT的特性,分區越大使用性能也就越差。同時硬碟的MTPF(平均無故障時間)、平均找尋時間、數據傳輸率、介面類型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
第二種觀點:
硬碟肯定是越大、越快越好,跳 藍屏 與容量大小無關,與分區採用的文件系統(建議NTFS)有關,還與硬碟讀寫、程序兼容等相關。
4930G筆記本是5系列晶元組,HM55以後的晶元組裝XP如果沒有集成最新Intel SATA驅動, BIOS 中硬碟使用AHCI模式,安裝過程就會藍屏。這也與硬碟無關,與系統有關。
硬碟最重要的參數依次是轉速、緩存,如果是固態硬碟,最重要的是讀寫速度(與主控晶元、存儲單元等有關)。
你不必糾結於160G或320G,現在硬碟便宜升級很方便,差價300塊錢至少可以買一塊新的320G硬碟。
理論上肯定是越大越好,但得看型號參數,有些筆記本配備了小容量的固態硬碟,那肯定是比那些大容量的機械硬碟快到哪去了。(機械硬碟同樣大小還有分5400轉和7200轉的,那肯定後者要快些了)
至於內存這個4G是標配吧,游戲本一般會8GB,畢竟大型游戲是比較吃內存的。
這一切都得看這個電腦本身的配置,畢竟內存和硬碟占的價格比例是很小的。
看了筆記本硬碟越大越好嗎 文章 內容的人還看:
1. 硬碟越大越好嗎
2. 台式機硬碟越大越好嗎
3. 硬碟越大越快嗎
4. 硬碟越大速度越快嗎
5. 硬碟轉數越高越好嗎
6. 硬碟容量重要嗎
7. 硬碟緩存越大越好嗎
8. 台式機用筆記本硬碟好嗎
9. 機械硬碟轉速越高越好嗎
H. 電腦硬碟容量越大越好嗎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電腦硬碟容量越大越好嗎的內容,歡迎閱讀!
電腦硬碟容量越大越好嗎?
不是! 硬碟是看轉數大小,轉數的大小決定了硬碟的反應速度。現在我知道的轉數是5400轉和7200轉,如果你存得東西多你就買500g 7200轉的硬碟,少的話我感覺320g 7200轉就夠了,大了也是浪費! 給你推薦個品牌sga西捷. 感覺不錯。
硬碟不是越大越好,硬碟是用來放東西的,如果你的電腦需要存儲大量的游戲、文件當然得買大點的硬碟,現在一般250G-320G就夠了。
內存當然是越大約好,系統的進程都佔用內存的,佔用的越少就越不卡,比如說像WIN 7光系統就要佔用DDR2 800 2G內存的60%左右,如果再玩點游戲就卡死了。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磁頭復位節能技術:通過在閑時對磁頭的復位來節能。
多磁頭技術:通過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個磁頭同時的讀或寫來為硬碟提速,或同時在多碟片同時利用磁頭來讀或寫來為磁碟提速,多用於伺服器和資料庫中心。
相關 閱讀推薦 :
1.1956年,IBM的IBM 350RAMAC是現代硬碟的雛形,它相當於兩個冰箱的體積,不過其儲存容量只有5MB。1973年IBM 3340問世,它擁有“溫徹斯特”這個綽號,來源於他兩個30MB的儲存單元,恰是當時出名的“溫徹斯特來福槍”的口徑和填彈量。至此,硬碟的基本架構就被確立。
2.1980年,兩位前IBM員工創立的公司開發出5.25英寸規格的5MB硬碟,這是首款面向 台式機 的產品,而該公司正是希捷(Seagate)公司。
3. 80年代末,IBM公司推出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技術令磁頭靈敏度大大提升,使碟片的儲存密度較之前的20Mbpsi(bit/每平方英寸)提高了數十倍,該技術為硬碟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了基礎。1991年,IBM應用該技術推出了首款3.5英寸的1GB硬碟。
4.1970年到1991年,硬碟碟片的儲存密度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長;從1991年開始增長到60%~80%;至今,速度提升到100%甚至是200%,從1997年開始的驚人速度提升得益於IBM的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技術,它使磁頭靈敏度進一步提升,進而提高了儲存密度。
5.1995年,為了配合Intel的LX晶元組,昆騰(Quantum)與Intel攜手發布UDMA 33介面——EIDE標准將原來介面數據傳輸率從16.6MB/s提升到了33MB/s 同年,希捷開發出液態軸承(FDB,Fluid Dynamic Bearing)馬達。所謂的FDB就是指將陀螺儀上的技術引進到硬碟生產中,用厚度相當於頭發絲直徑十分之一的油膜取代金屬軸承,減輕了硬碟噪音與發熱量。
看了電腦硬碟容量越大越好嗎 文章 內容的人還看:
1. 硬碟越大越好嗎
2. 硬碟越大速度越快嗎
3. 硬碟越大越快嗎
4. 硬碟緩存越大越好嗎
5. 硬碟緩存越大越快嗎
6. 硬碟就是內存嗎
7. 自己換硬碟容易嗎
8. 硬碟對游戲影響大嗎
9. 硬碟轉速越快越好嗎
10. 手機運行內存越大,代表那個手機cpu性能越好么
I. 請問一下,固態硬碟越大就越好嗎
固態硬碟不是越大越好。
J. 電腦的硬碟一般選擇多大的
要考慮新購電腦需要使用多大容量硬碟的問題我們必須結合實際來考慮。首要考慮的不是硬碟容量大小而應該考慮到硬碟的性價比。硬碟性價比很容易計算得到,就是按照每兆(MB)的售價是多少錢來算出各容量硬碟的性價比;現在硬碟容量越大它平均每兆(MB)的售價就越便宜,所以容量越大的硬碟性價比就越高,至於購買多大容量硬碟就要根據個人資金預算來衡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