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碟壞道
這是硬碟吱吱響的最常見的原因,很多情況下會產生硬碟壞道,可以通過磁碟清理程序進行清理,或者其他專用的軟體來修復。
二、機械問題
有時候硬碟正在使用,會突然「當當」響,然後無法繼續讀寫數據,甚至重啟電腦後在BIOS里也找不到硬碟了,比較常見的是剛開機時硬碟使用正常,但當硬碟使用一兩個小時後,就突然出現以上現象。
原因:硬碟在讀寫數據時,主軸電機高速旋轉,在控制晶元的控制下驅動磁臂進行相應的動作,來完成數據的讀寫操作。
主軸電機的高速旋轉是在恆定轉速下工作的,如果硬碟供電電壓變化太大,就會引起硬碟轉速的改變,這時就會出現磁臂定位不準或錯誤,造成無正常讀取數據或硬碟壞道增加。
故障分析:硬碟電路板與硬碟盤體的磁臂供電介面部分接觸不良所致。該硬碟電路板與盤體供電相接部分不是採用插針或柔性電纜,而是採用壓接方式,因為硬碟長時間使用,再加上工作環境不好,電路板的介面鍍錫層氧化,盤體彈簧片氧化,造成二者接觸不良,導致磁臂尋道電機供電不穩,而出現尋道異常,硬碟無法正常工作。
故障解決:建議聯系售後進行檢修。筆記本電腦的話,最好還是在三包期內,換個新的比較好。
三、電壓不足
硬碟工作時需要穩定的電壓和足夠的電流供應,如果電壓不穩或者電源提供的電流不足時,就會出現尋道困難,硬碟「咔咔」直響,要麼找不到硬碟或者數據讀取困難,也可能表現為在工作過程中硬碟突然丟失,數據無法讀取等情況。
筆記本電腦的配置越高,相對來說各元件對電源要求越高,而因為自身限制,所以筆記本電腦比普通台式機更容易出現此類情況。
這兩種情況一般是計算機所使用的開關電源功率不足或有故障才會出現上述情況。對於電源提供的+5V和+12V電壓不穩的現象,可以使用萬用表測試來進行判斷。過高和過低都不行,一般在10%波動之內都可以認為是正常情況。
對於電源提供電流不足的情況,可以根據自己主機所使用的硬碟、光碟機及相關配置的多少計算出其滿負荷工作時所需要的功率,與所使用的開關電源功率相比較。一般情況下,電源功率應該大於各部件最大功率總和的 10%,而不能使二者相等。
(1)硬碟通電異響但換電腦後正常擴展閱讀:
電腦硬碟幾種常見故障及修復方法:
一、引導出錯,不能正常啟動
出現這種情況並不能斷定硬碟是壞了,一般通過清除MBR,再重新分區就會好了。
二、出現大家常說的「出壞道」情況
這種情況一般是可正常分區,可格式化,但掃描發現會有「B」標記。如果「B」數量少的話(少於100個),有80%的幾率可以修復好,可以用一些常用的維修硬碟軟體來修復解決。
三、不可正常分區或分區後不可格式化
這種情況要用到專業維修軟體,一般根據不同的品牌,修復率也會不同,正常情況下有50%的幾率修復好。
四、通電後不轉
這種情況一般都是電路板故障,換掉電路板IC或者換掉整個電路板即可。起轉後看不同的情況另做處理,60%以上是完全修復好的,但也有部分情況可能同時還會出現其他幾類故障。
五、自檢是正常,BIOS認不到盤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電路板介面問題則需要修電路板;如果是硬碟自動進入內部保護模式,則需要專業軟體切換,修復率90%。
六、通電後磁頭聲敲擊不止
這種情況多為磁頭損壞,如果不是非要挽救數據就沒必要更換磁頭修復;但如果不是磁頭損壞的話,那隻有50%的幾率可以修復好。
⑵ 硬碟異響是怎麼回事··
硬碟異響通常有兩種聲音,"咔咔咔"和"嘀嘀嘀",它們均表明硬碟磁頭出現問題,但引起問題的原因不同:
正常硬碟在讀寫數據時也會發出輕微"咔咔咔"的聲音,但需要在極安靜的環境下才能聽到,這是正常現象,無需擔心。但損壞磁頭發出的異響即使在嘈雜環境中也可分辨。
故障原因:
1、硬碟受到意外磕碰導致磁頭或電機損壞;
2、電源異常導致磁頭或電機燒毀;
3、出現壞道後仍繼續給硬碟通電損壞磁頭;
4、硬碟自身缺陷導致硬碟非正常老化。
(2)硬碟通電異響但換電腦後正常擴展閱讀:
友情提示:
1、將電腦放置於固定桌面使用,硬碟運行時,避免意外晃動
2、出現故障後,切忌繼續給硬碟通電,防止磁頭劃傷盤面,對數據造成不會恢復的損壞
3、出現故障後,切忌再次磕碰硬碟,防止碟片損壞
4、切忌自行打開硬碟更換磁頭,開盤需要在無塵環境下進行,需要匹配的備件
5、定期對重要數據做好備份,數據常常在沒有防備的前提下突然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