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的工作原理及過程
我們在講內存一節時,專門提到過外存的概念,並指出硬碟就是目前電腦中最重要的外存設備.我們平時使用的Win98操作系統,辦公軟體,游戲軟體和大量的數據文件等都存放在硬碟上,那麼這樣一塊封得嚴嚴密密的東西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說起來,硬碟的工作原理很簡單,硬碟可以讀取和寫入保存數據,寫入數據實際上是通過磁頭對硬碟片表面的可磁化單元進行磁化,就象錄音機的錄音過程;不同的是,錄音機是將模擬信號順序地錄制在塗有磁介質的磁帶上,而硬碟是將二進制的數字信號以環狀同心圓軌跡的形式,一圈一圈地記錄在塗有磁介質的高速旋轉的盤面上.讀取數據時,只需把磁頭移動到相應的位置讀取此處的磁化編碼狀態即可
❷ 通過電腦兩移動硬碟直接互傳文件,電腦上會有記錄不
電腦會有記錄,但是一般人是不知道如何去查看的,其實說白了相當於兩個U 盤互傳文件,移動硬碟,主要指採用USB或IEEE1394介面,可以隨時插上或拔下,小巧而便於攜帶的硬碟存儲器,可以較高的速度與系統進行數據傳輸。所以你可以理解了吧。
❸ 電腦的數據是不是都在硬碟上
不是,電腦數據存放有以下幾個地方:
1、ROM晶元,它是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固化於計算機內主板上,保存著計算機最重要的基本輸入輸出的程序、開機後自檢程序和系統自啟動程序,它可從CMOS中讀寫系統設置的具體信息。
其主要功能是為計算機提供最底層的、最直接的硬體設置和控制,平時靠紐扣電池供電維持CMOS數據記憶,沒電或損壞時恢復到出廠設置。
2、內存條(RAM),是CPU可通過匯流排定址,並進行讀寫操作的電腦部件,寫入的數據將在斷電後徹底消失,電腦開機時CPU最早讀入執行的程序數據來自ROM(只讀內存),操作系統運行時用來存放系統程序、應用程序運行時必須的數據。
3、硬碟,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計算機需要正常運行所需的大部分軟體都存儲在硬碟上,也包括我們平時存放的數據,數據在電腦斷電後依舊存在。
4、U盤(USB flash disk),它是一種使用USB介面的無需物理驅動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動存儲產品,通過USB介面與電腦連接,實現即插即用,U盤所需電力由USB連接供給,數據在電腦斷電後依舊存在。
5、光碟(Disk),光學存儲介質,用聚焦的氫離子激光束處理記錄介質的方法存儲和再生信息,又稱激光光碟,由於經過激光等處理後的數據被固定記錄在上面,一般情況下不易改變,但數據的讀取需要通過電腦連接的光碟機來進行讀取。
目前數據的一般存放方式就以上這些,當然具體還有獨立顯卡的內存等等,因為作為電腦,它包含很多硬體部分,硬碟只是儲存電腦數據的其中一種方式。
因此就算電腦沒有硬碟、光碟機、U盤、甚至內存條,依然可以允許(通過網卡連接伺服器,以伺服器作為數據讀寫載體),這取決於這台電腦用什麼方式儲存數據。
(3)電腦硬碟可以記錄數據么擴展閱讀
電腦使用注意事項
1、在執行可能造成文件破壞或丟失的操作時,一定要格外小心。
2、系統非正常退出或意外斷電後,應盡快進行硬碟掃描,及時修復錯誤。
3、計算機開機時,要注意對病毒的防禦,盡量使用病毒防火牆。
4、開機時先開啟顯示器、列印機等外設,最後開啟主機。關機先關主機,後關顯示器。
5、下班時應關機。如果長時間不使用計算機,要關閉總電源開關。
6、條件許可時,計算機機房一定要安裝空調,相對濕度應為30%~80%。
7、計算機主機/顯示器最好不要長時間(如1~3個月)不通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