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腦硬碟使用17小時來講是屬於正常范圍值,不用擔心。
1、新買的電腦硬碟使用時間一般20小時以內是屬於正常,最長的筆記本老化檢測要72小時,這是最長的了,不可能再長了,如果高於72小時,就要看是不是樣機和返修機了,這個就要去找經銷商了。(根據不同的電腦品牌時間還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在兩位數以內)。
2、新電腦出廠之前要經過檢測,裝系統,測試軟體,硬體,這些都是要用到硬碟的, 你也可以用魯大師或者HD tune檢測下硬碟使用次數,出廠日期等,檢測下硬碟的使用時長。
電腦硬碟是計算機的最主要的存儲設備。硬碟(港台稱之為硬碟,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簡稱HDD 全名 溫徹斯特式硬碟)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早期的硬碟存儲媒介是可替換的,不過今日典型的硬碟是固定的存儲媒介,被封在硬碟里 (除了一個過濾孔,用來平衡空氣壓力)。
隨著發展,可移動硬碟也出現了,而且越來越普及,種類也越來越多.大多數微機上安裝的硬碟,由於都採用溫切斯特(winchester)技術而被稱之為「溫切斯特硬碟」,或簡稱「溫盤」。所謂溫切斯特磁碟實際上是一種技術,這種技術是由IBM公司位於美國加州坎貝爾市溫切斯特大街的研究所研發的,它於1973年首先應用於IBM3340硬磁碟存儲器中,因此將這種技術稱作溫切斯特技術。
❷ 筆記本電腦固態硬碟能用多久
固態硬碟根據其容量大小,剩餘空間大小,其使用壽命時間也不相同,通常可以使用時間在五年以上,但假如不正確的使用固態硬碟,一旦固態硬碟被文件塞滿後,剩餘可用空間很小,那麼其使用壽命就會急劇降低,原因是:
1,固態硬碟是由電子存儲器構成的電子硬碟,其主要組成元件快閃記憶體晶元是有擦寫壽命的,這個擦寫壽命,就代表固態硬碟的壽命。
2,快閃記憶體晶元擦寫次數,採用不同的快閃記憶體晶元方案,早期的固態硬碟,擦寫壽命只有三千次,現在新硬碟不斷改進,通常具有5千次到1萬次壽命。
3,如果固態硬碟容量太小或者分區容量過小,一般玩家固態硬碟主要用於安裝系統,安裝完系統,還需要安裝一些應用程序,加上系統會自動生成一個佔用容量很大的虛擬內存交換空間,這樣有限的固態硬碟容量,就會被大量佔用,最後分區剩餘可用空間就不多了。
4,固態硬碟使用,遵循的是循序寫入的原理,只有當所有標記為擦除狀態的空白快閃記憶體晶元空間都使用完,才會把所有刪除的文件佔用的空間全部擦除,標識為空白空間,才能繼續寫入文件,這樣的一次寫入與擦除周期,就是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的一次擦除壽命。
5,當一個固態分區剩餘空間很少時候,這樣一次擦除周期的時間就會很短,當反復不斷的重復擦寫剩餘空間快閃記憶體晶元容量,很快這部分快閃記憶體就會達到快閃記憶體晶元的擦寫次數上限,也就是說達到固態硬碟使用壽命了。
6,總結,就是在滿足固態硬碟容量需要的情況下,盡可能的讓固態硬碟分區容量大一些,買大容量的固態硬碟,不但滿足存儲需要,還可以大幅度提高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讓硬碟使用更長久。
❸ 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可以到多長時間
固態硬碟壽命一般是10-20年左右。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具有擦寫次數限制的問題,這也是許多人詬病其壽命短的所在。快閃記憶體完全擦寫一次叫做1次P/E,因此快閃記憶體的壽命就以P/E作單位。34nm的快閃記憶體晶元壽命約是5000次P/E,而25nm的壽命約是3000次P/E。隨著SSD固件演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寫入量。一款120G的固態硬碟,要寫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普通用戶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寫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3000個P/E能用20年(在實際使用中,用戶更多的操作是隨機寫,而不是連續寫,所以在使用壽命內,出現壞道的機率會更高)。另外,雖然固態硬碟的每個扇區可以重復擦寫100000次(SLC),但某些應用,如操作系統的LOG記錄等,可能會對某一扇區進行多次反復讀寫,而這種情況下,固態硬碟的實際壽命還未經考驗。不過通過均衡演算法對存儲單元的管理,其預期壽命會延長。SLC有10萬次的寫入壽命,成本較低的MLC,寫入壽命僅有1萬次,而廉價的TLC快閃記憶體則更是只有可憐的500-1000次。(3)固態硬碟應用於電腦的時間擴展閱讀TLC顆粒的固態硬碟,它的擦寫次數大約為1000 P/E,如果我們每天給影馳ONE 120G SSD寫入10GB的數據,那麼SSD的壽命=120GB*1000/10/365=33年通常來說,在固態硬碟徹底壞掉之前,依然有機會進入到保護模式,以防寫的狀態保全存儲在盤內的數據完整,從而讓用戶有機會進行最後的備份。下圖所示為東芝TR200的SMART信息,ID 167為SSD Protect Mode,正常原始值為零,可以讀取和寫入,當快閃記憶體壽命臨近耗盡時數值變為1,只允許讀取禁止寫入。參考資料:網路 固態硬碟
❹ 電腦新電腦硬碟使用時間正常范圍是多少
新電腦硬碟使用17小時來講是屬於正常范圍值,不用擔心。
1、新買的電腦硬碟使用時間一般20小時以內是屬於正常,最長的筆記本老化檢測要72小時,這是最長的了,不可能再長了,如果高於72小時,就要看是不是樣機和返修機了,這個就要去找經銷商了。(根據不同的電腦品牌時間還會不一樣,但是一般都在兩位數以內)。
2、新電腦出廠之前要經過檢測,裝系統,測試軟體,硬體,這些都是要用到硬碟的,
你也可以用魯大師或者HD
tune檢測下硬碟使用次數,出廠日期等,檢測下硬碟的使用時長。
拓展資料: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