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台電腦上可以同時使用多塊RAID卡么
不用的,只用一塊RAID卡就行了,RAID主要是提供磁碟冗餘的規格,而不是看他能支持多少塊硬碟,不要加第二個RAID卡的。主要看你買的RAID卡可以支持多少種RAID功能了,常用的就是0,1,0+1,5,根據你的情況,擁有這樣一個功能的RAID卡就能滿足你需要了。
最好不要做RAID,軟RAID不穩定,還有就是拖累CPU和北橋,建議你數據傳輸量大的話,還是買個RAID卡比較好,買回來做個RAID0,這個模式比較適合你的情況。
加到6塊以上硬碟的話,就算買兩個RAID卡組成陣列,你的P4處理是否可以應付下來呢?
⑵ 台式主機電腦上掛了幾個硬碟,可是總容易掉硬碟,電腦有時候也容易卡頓!不知道怎麼解決
台式機同時使用三個以上的硬碟,比較容易出現硬碟故障,供電不足,其中一個硬碟有壞道都會出現問題。 1、硬碟供電不要一條供電線,同時連接幾個硬碟。一條線連接一個硬碟。 2、下載硬碟檢測工具hdtune,查看一下硬碟健康狀況,檢測一下硬碟有沒壞道。如果有紅色警告和壞道的硬碟就不要使用了。 3、更換一個好的電源。
⑶ 高手進,雙硬碟RAID陣列怎麼弄
要做磁碟陣列不難,磁碟陣列有軟陣列和硬陣列之分,硬陣列要有陣列卡和相關驅動比較麻煩且一般用於伺服器上,還是做軟陣列比較容易吧,你試試看看。步驟是: 1滑鼠右鍵點擊桌面上「我的電腦」圖標,在彈出菜單中選「管理項」打開「計算機管理」窗口,在窗口中左側找到「磁碟管理」一項點擊 ,就打開了磁碟管理窗口。 2在磁碟管理窗口中一般就能看到你的兩個基本硬碟分別是基本硬碟0和基本硬碟1,但要做陣列還需將兩個基本硬碟升級為動態磁碟才行。方法是滑鼠右擊第一個磁碟標卷,彈出下拉菜單選擇「轉換到動態磁碟」項至此完成升級到動態磁碟的步驟。照此方法對第二個磁碟升級到動態磁碟就行。 3你有兩個磁碟一般只能做陣列1和陣列0.。用滑鼠右擊任意一個磁碟選擇添加新卷就行,後面按提示一步步就可完成了。 祝你成功。
⑷ 如何組建多硬碟RAID
第一步
首先要備份好硬碟中的數據。很多用戶都沒有重視備份這一工作,特別是一些比較粗心的個人用戶。創建raid對數據而言是一項比較危險的操作,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毀掉整塊硬碟的數據,我們首先介紹的raid 0更是這種情況,在創建raid 0時,所有陣列中磁碟上的數據都將被抹去,包括硬碟分區表在內。因此要先准備好一張帶fdisk與format命令的windows 98啟動盤,這也是這一步要注意的重要事項。
第二步
將兩塊硬碟的跳線設置為master,分別接上升技kt7a-raid的ide3、ide4口(它們由主板上的highpoint370晶元控制)。由於raid 0會重建兩塊硬碟的分區表,我們就無需考慮硬碟連接的順序(下文中我們會看到在創建raid 1時這個順序很重要)。
第三步
對bios進行設置,打開ata raid controller。我們在升技kt7a-raid主板的bios中進入integrated peripherals選項並開啟ata100 raid ide controller。升技建議將開機順序全部改為ata 100 raid,實際我們發現這在系統安裝過程中並不可行,難道沒有分區的硬碟可以啟動嗎?因此我們仍然設置軟碟機作為首選項。
第四步
接下來的設置步驟是創建raid 0的核心內容,我們以圖解方式向大家詳細介紹:
1.系統bios設置完成以後重啟電腦,開機檢測時將不會再報告發現硬碟。
2.磁碟的管理將由highpoint 370晶元接管。
3.下面是非常關鍵的highpoint 370 bios設置,在highpoint 370磁碟掃描界面同時按下「ctrl」和「h」。
4.進入highpoint 370 bios設置界面後第一個要做的工作就是選擇「create raid」創建raid。
5.在「array mode(陣列模式)」中進行raid模式選擇,這里能夠看到raid 0、raid 1、raid 0+1和span的選項,在此我們選擇了raid 0項。
6.raid模式選擇完成會自動退出到上一級菜單進行「disk drives(磁碟驅動器)」選擇,一般來說直接回車就行了。
7.下一項設置是條帶單位大小,預設值為64kb,沒有特殊要求可以不予理睬。
8.接著是「start create(開始創建)」的選項,在你按下「y」之前,請認真想想是否還有重要的數據留在硬碟上,這是你最後的機會!一旦開始創建raid,硬碟上的所有數據都會被清除。
9.創建完成以後是指定boot啟動盤,任選一個吧。
按「esc」鍵退出,當然少不了按下「y」來確認一下。
highpoint 370 bios沒有提供類似「exit without save」的功能,修改設置後是不可逆轉的。
第五步
再次重啟電腦以後,我們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striping(raid 0)for array #0」字樣了。插入先前製作的啟動盤,啟動dos。打開fdisk程序,咦?怎麼就一個硬碟可見?是的,raid陣列已經整個被看作了一塊硬碟,對於操作系統而言,raid完全透明,我們大可不必費心raid磁碟的管理,這些都由控制晶元完成。接下來按照普通單硬碟方法進行分區,你會發現「這個」硬碟的容量「變」大了,仔細算算,對,總容量就是兩塊硬碟相加的容量!我們可以把raid 0的讀寫比喻成拉鏈,它把數據分開在兩個硬碟上,讀取數據會變得更快,而且不會浪費磁碟空間。在分區和格式化後千萬別忘了激活主分區。
第六步
選擇操作系統讓我們頗費周折,highpoint370晶元提供對windows 98/nt/2000/xp的驅動支持,考慮到使raid功能面向的是相對高級的用戶,所以我們選擇了對新硬體支持更好的windows xp professional英文版(採用英文版系統主要是為了方便後面的winbench測試,大家自己使用raid完全可以用中文版的操作系統),windows 2000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硬體支持方面顯然不如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第七步
對於採用raid的電腦,操作系統的安裝和普通情況下不一樣,讓我們看看圖示,這是在windows xp完成第一步「文件復制」重啟以後出現的畫面,安裝程序會以英文提示「按下f6安裝scsi設備或raid磁碟」,這一過程很短,而且用戶往往會忽視屏幕下方的提示。
按下f6後出現安裝選擇,選擇「s」將安裝raid控制晶元驅動,選擇「enter」則不安裝。
按下「s」鍵會提示插入raid晶元驅動盤。
鍵入回車,安裝程序自動搜索驅動盤上的程序,選擇「winxp」那一個並回車。
如果所提供的版本和windows xp profesional內置的驅動版本不一致,安裝程序會給出提示讓用戶進行選擇。
按下「s」會安裝軟盤所提供的而按下「enter」則安裝windows xp professional自帶的驅動。按下「s」後又需要確認,這次是按「enter」(這個……確認太多了,呵呵)。接下來是正常的系統安裝,和普通安裝沒有任何區別。
raid 0的安裝設置我們就介紹到這里,下面我們會談談raid 1的安裝。與raid 0相比,raid 1的安裝過程要簡單許多,在正確操作的情況下不具破壞性。
2.raid 1的創建
雖然在原理上和raid 0完全不一樣,但raid 1的安裝設置過程卻與raid 0相差不多,主要區別在於highpoint 370 bios里的設置。為了避免重復,我們只向大家重點介紹這部分設置:
進入highpoint 370 bios後選擇「create raid」進行創建:
1.在「array mode」上點擊回車,在raid模式選擇中選擇第二項「mirror(raid 1)for data security(為數據源盤創建鏡像)」。
2.接著是源盤的選擇,我們再次提醒用戶:務必小心,不要選錯。
3.然後是目標盤的選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鏡像盤或備份盤。
4.然後開始創建。
5.創建完成以後bios會提示進行鏡像的製作,這一過程相當漫長。
6.我們用了大約45分鍾才完成60gb的鏡像製作,至此raid 1創建完成。
raid 1會將主盤的數據復制到鏡像盤,因此在構建raid 1時需要特別小心,千萬不要把主盤和鏡像盤弄混,否則結果將是悲劇性的。raid 1既可在兩塊無數據的硬碟上創建,也能夠在一塊已經安裝操作系統的硬碟上添加,比raid 0方便多了(除了漫長的鏡像製作過程)。創建完成以後我們試著將其中一塊硬碟拔下,highpoint370 bios給出了警告,按下「esc」,另一塊硬碟承擔起了源盤的重任,所有數據完好無損。
對於在一塊已經安裝操作系統的硬碟上添加raid 1,我們建議的步驟是:打開bios中的控制晶元→啟動操作系統安裝highpoint 370驅動→關機將源盤和鏡像盤接在ide3、4口→進入highpoint 370 bios設置raid 1(步驟見上文介紹)→重啟系統完成創建。 我們對兩種raid進行了簡單的測試,雖然raid 0的測試成績讓人有些不解,但是實際使用中仍然感覺比單硬碟快了很多,特別是windows xp professional的啟動異常迅速,進度條一閃而過。至於傳輸率曲線出現不穩定的情況,我們估計和平台選擇有一些關系,畢竟集成晶元在進行這種高數據吞吐量的工作時非常容易被干擾。不過即使是這樣,我們也看到raid 0系統的數據傳輸率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一度接近60mb/s。與raid 0相比,raid 1系統的性能雖然相對單磁碟系統沒有什麼明顯的改善,但測試中我們發現raid 1的工作曲線顯得非常穩定,很少出現波動的情況。
再看看winbench99 2.0中的磁碟測試成績,一目瞭然。
對用戶和操作系統而言,raid 0和1是透明不影響任何操作的,我們就像使用一塊硬碟一樣。
⑸ 一台伺服器可以掛兩個磁碟陣列嗎
可以的。
磁碟陣列一般有兩種形式:本地raid磁碟組和插件陣列機櫃。
本機raid磁碟組,通常兩個磁碟組成raid1,放系統和應用程序,其他磁碟組成raid5,放資料庫和其他生產數據,大多數卡可以做一個以上的陣列,雖然一台機器可以容納一個或多個陣列卡需要,唯一的限制是案件的硬碟驅動器籠,波的低端,nas,是這種形式的。
可以在伺服器上安裝多個hba卡,可以通過sas,SCSI,、fc電纜連接多個具有相同埠的陣列櫃。例如,西安的一個客戶有一台IBMx3650m3機器。
安裝了lsi的sashba卡連接ds3200sas陣列機櫃,後來客戶給機器增加了qlogic8gbfchba卡和v3500陣列機櫃,以擴大容量。
(5)電腦主機多個硬碟陣列卡擴展閱讀:
原則:
磁碟陣列作為獨立系統或通過網路直接連接到主機外部的主機。磁碟陣列有多個埠,可以連接到不同的主機或埠。主機連接陣列中的不同埠可以提高傳輸速度。
正如PC機使用單磁碟內部集成緩存一樣,在磁碟陣列中為了加快與主機的交互,存在一定數量的緩沖內存。主機與磁碟陣列的緩存進行交互,而緩存與特定磁碟的數據進行交互。
在應用程序,一些常見的數據通常需要閱讀,根據內部磁碟陣列演算法,找出這些經常讀取數據,存儲在緩存中,加快主機讀取數據的速度,沒有其他的緩存數據,主機讀取,通過直接從磁碟讀取數組傳遞給主機。
⑹ 我的老主機需要掛4塊1T硬碟,請推薦性能好的SATA陣列卡~~~
你不需要很高的速度,那RAID0不適合你。4塊硬碟組RAID0,出問題的概率很大,而且RAID0任何一塊硬碟出問題,所有數據全廢。
同時你又不想做冗餘鏡像,那我只能說你根本就不需要組RAID。
根據你的需要,有以下幾種解決方案:
1. PCI介面的SATA擴展卡。這是最廉價的方案,預算在100-200左右。隨便挑一塊看得順眼的就行了。
2. 支持JBOD的陣列卡。JBOD和RAID不同,它只是將幾塊硬碟當作一塊硬碟使用,不提供RAID各種附加功能(速度、冗餘)。JBOD同樣不需要太好,找一塊順眼的就行。
3. 移動硬碟方案,包括eSATA和USB3。意思是買一塊2介面的eSATA或者USB3擴展卡,再買2個相應介面的移動硬碟盒。這種方案預算較高,而且兩種介面各有缺點。eSATA需要額外電源,而USB3面世不久,價格還較高。
⑺ 為啥我電腦裝兩個機械硬碟那麼卡
最合理的做法是,一個固態硬碟和一個機械硬碟。而且必須將固態硬碟設置為第一啟動盤,並將系統安裝到固態硬碟,機械硬碟設置為第二硬碟,作為數據硬碟就行了。
⑻ 磁碟 陣列卡的使用方法。怎麼辦
買個轉接卡,轉到PCI上,開機boot開啟項里選到這塊卡就行了。
目前普通的RAID卡很便宜,尤其是IDE的,可是要注意必須要帶驅動(Drive)文件的,不然沒法用。
硬碟方面,兩塊硬碟最好是同牌子同形號,假如是同一批號那就更好了。由於兩塊硬碟要協同工作,生產日期離得越近越好,規格越接近越好。
先要備份好原來80G里邊的資料,組陣列會清理全部原本的數據。
兩塊一起連在整列卡上,每塊都用40線的IDE線單獨連1個插口,別2個連在一條IDE線上的2個口上。開機開啟陣列卡,一般按F幾,說明書里有;到里邊按照你要的陣列規范對硬碟進行選定和初始化,這里你可以看陣列卡的說明書了。
整列組好之後,電腦(PC)會將1個陣列組認為是一塊硬碟,假如是RAID0的話,你的兩塊80G會被視為一塊160G的大硬碟。
裝系統(System)的時候從光碟開啟,例如XP,進一開始的藍色界面時會提醒你按下F6,按一下,稍微就會要求你加在RAID驅動(Drive),一般RAID驅動(Drive)是放在軟盤里的,假如軟碟機和軟盤都正常的話,接下來就和普通安裝一模一樣了。以後開機從RAID卡開啟。
⑼ 磁碟陣列卡是什麼意思,磁碟陣列卡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磁碟陣列卡,計算機專業術語名詞解釋
磁碟陣列(Disk Array)是由一個硬碟控制器來控制多個硬碟的相互連接,使多個硬碟的讀寫同步,減少錯誤,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技術。磁碟陣列卡則是實現這一技術的硬體產品,磁碟陣列卡擁有一個專門的處理器,還擁有專門的存貯器,用於高速緩沖數據。使用磁碟陣列卡伺服器對磁碟的操作就直接通過陣列卡來進行處理,因此不需要大量的CPU及系統內存資源,不會降低磁碟子系統的性能。陣列卡專用的處理單元來進行操作,它的性能要遠遠高於常規非陣列硬碟,並且更安全更穩定。
⑽ 電腦怎麼弄怎麼做磁碟陣列
1、首先,安排並連接硬碟。如圖所示。有四個硬碟中的一個屬於緊急備用磁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