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直接把C盤完全復制到另一塊硬碟不能啟動 為什麼直接把C盤完全復制到另一塊
直接復制C盤所有文件,只是復制文件而已,許多被植入硬碟引導分區的系統記錄都沒有被另一個硬碟讀取,缺少「主引導記錄表」,缺少「活動分區表」,缺少「分區引導記錄表」。
想要在新的硬碟啟動還需要,刪除分區——新建分區——格式化分區(選擇系統文件格式,即NTFS或者FAT32)——重啟——在復制系統進入硬碟等操作,具體方法如下。
1、在瀏覽器網路,搜索欄中搜索「分區助手下載」,再點擊「立即下載」
2. 新裝固態硬碟克隆了機械盤的win7系統文件,開機無法啟動,如何改主、從盤
1、BIOS開啟AHCI:電腦開啟AHCI是在BIOS里設置的,進入BIOS的硬碟傳輸模式中可以選擇IDE、AHCI、RAID模式,各種主板設置方法有些差異,可以看看說明書,或者進BIOS里慢慢找,容易找到。
2、安裝系統:把已分好區的SSD掛在舊電腦上作為從盤,啟動舊電腦系統,在windows下用ghost軟體把win7的GHOST文件安裝到SSD的要作為系統盤的分區(這個區要設置成活動分區),同時最好對SSD硬碟用DiskGenius分區軟體重建主引導記錄(有時沒安裝過系統的新盤直接用GHOST方式安裝系統不能啟動)。然後關閉電腦,將SSD卸下來直接放到新電腦上開機就可以了。
一般建議SSD盤用安裝版的win7好些,可以用U盤製作win7安裝盤,在新電腦上安裝。不過GHOST版與安裝版區別也不是很大。
3、系統安裝後除了硬體驅動外,intelCPU的主板還還要裝個iastor驅動,AMDCPU的主板用默認的msachi驅動就可以。
4、關於SSD優化:
(1)開啟trim一般安裝版的win7自動開啟SSD硬碟trim功能,用下述方式查看和修改(復制後面的命令,在DOS窗口下滑鼠右鍵選粘貼命令即可):
運行Win+R輸入cmd
打開trim輸入
關閉trim輸入
查看trim情況
輸入
顯示0則為已開啟
(2)關閉磁碟索引(可不進行這一步)
右鍵計算機-管理-服務與應用-服務-windowssearch-改成disabled-ok(搜索功能還是能有的),進入計算機-右鍵SSD硬碟的盤符-屬性-取消掉.(之後需要跳過一些文件,也需要等幾分鍾)
(3)關閉superfetch和prefetch
win+R輸入regedit打開注冊表,找到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Manager\MemoryManagement\PrefetchParameters
將EnableSuperfetch和EnableSuperfetch兩個鍵值調成0
(4)關閉休眠(休眠文件佔用磁碟空間,SSD啟動速度快,沒必要用休眠功能)
運行Win+R輸入cmd
輸入@powercfg-hoff就可以關閉休眠
輸入@powercfg-hon就可以開啟休眠
5、下載CrystalDiskInfo、AS_SSD_Benchmark、HDTUNE、PCMARK等軟體可以對SSD盤進行性能測試。
6、要想獲得SSD較高的性能,在BIOS里關閉CPU的C1E功能,CPU能超頻可以超頻,在系統里的控制面板-電源選項中選擇高性能,如果還要裝第二塊硬碟,為防止它經常自動停止運轉,在「高性能」旁邊的「更改計劃設置「的」更改高級電源設置」中的「硬碟"選項中選擇「從不」。
3. 電腦硬碟對拷後不能開機怎麼辦
現在我們對電腦的硬碟需求量越來越大,很多時候都會更換更大的硬碟,這個時候為了保證之前硬碟的東西不會丟失,都會進行對拷,但這樣可能會出現電腦硬碟對拷後不能開機的情況,下面是我整理的電腦硬碟對拷後不能開機的解決方法,供您參考。
下載“輕松備份專業版”此款軟體為中文簡體,安裝之後,首先在“克隆”欄下選擇“磁碟克隆”。
4. 系統遷移到固態硬碟後無法啟動
windows系統遷移後,導致不能開機的問題,目前通過網路已解決。首先導致不能啟動的原是由於遷移後的系統盤符不是C導致無法啟動。下面修改盤符的流程:
1、將遷移過後的硬碟插入電腦,選擇使用U盤進入PE系統。
2、用分區工具將遷移後的硬碟設置的盤符設置為C
3、win+R 輸入regedit進入修改注冊表頁面選擇如下圖的目錄
4、重啟電腦,如果能啟動就OK了。
5、如果還是不能啟動,選擇 文件->載入配置單元,彈出文件選擇文件 D:\Windows\System32\config\SYSTEM,這里的盤符根據實際遷移後的系統盤選擇。確定後會要求輸出名稱可以輸入TEST,之後配置完成了可以通過 文件->卸載配置單元 刪除。
6、上圖是PE系統的注冊表,在上一步添加的TEST中也有相同的目錄。在PE系統的注冊表中找到遷移後的系統盤的值,然後復制到TEST目錄下對應的地方。
7、重啟電腦
最近想更換大一點的固態硬碟,在PE環境,使用分區助手將系統遷移到新的硬碟,換上後無法啟動。這種基本就是需要重新配置引導,國內資源互相抄來抄去,就是找不到靠譜的解決辦法,最後在這個問題回答里找到了一個方案。
此解決方案是需要做個Windows 10啟動盤,然後在高級工具里打開命令行工具,使用bcdboot命令新建一個引導。其實分區助手提供了引導修復的功能,內部應該也是使用bcdboot命令,但引導分區默認是隱藏且無盤符的,需要分配個盤符才行。我也是在解決問題後才想到,直接在PE里做應該也可以。
以下是步驟(我猜,直接在PE環境里也行):
1. diskpart(命令行里進入分區管理)
2. list volume(列出所有的分區,不同電腦盤符、索引之類的不一樣,如下圖:)
3. select volume X(X指的是引導分區的索引,上圖中是4,文件系統是fat32格式,沒有盤符,大小不一定,幾百兆)
4. assign letter W(分配一個盤符,未使用的就行,這里分配了W)
5. exit(退出分區管理)
6. bcdboot C:\Windows /s w: /f UEFI(注意空格,其中C:\Windows,不一定是C盤,根據實際顯示輸入對應的盤符,W是步驟4里分配的盤符,成功的話會顯示創建成功)
7. reboot(重啟,成功的話會進入系統)
8. msconfig(win+r,運行msconfig,在引導列表裡,刪除掉\Windows那一項,保留C:\Windows那一項,下圖是刪除後的)
5. win10克隆硬碟無法啟動
win10克隆的硬碟無法啟動,先檢查下以下兩方面:首先新硬碟的系統分區也應該是主分區及活動分區,分區模式也要相同;其次新電腦的配置與被克隆的電腦不能差別太大。還要注意克隆的方法,用Ghost的分區一一文件的選項生成gho文件後再安裝較好,不用分區一一分區的方式。
6. 電腦換硬碟後不能正常開機
這種情況是硬碟中的系統驅動,是安裝系統時的機械硬體驅動,通常不適合其他機械硬體,因此不能在計算機上啟動是正常的。
如果計算機更換硬碟後沒有將系統文件復制到新硬碟,則計算機無法正常啟動。您可以重新安裝系統,或者將原系統文件復制到新的硬碟中,以便正常啟動。
該答案適用於酷耶CY09台式等品牌的大部分電腦型號。
7. 為什麼直接把C盤完全復制到另一塊硬碟不能啟動 為什麼直接把C盤完全復制到另一塊
因為直接復制C盤所有文件,只是復制文件而已,許多被植入硬碟引導分區的系統記錄都沒有被另一個硬碟讀取,缺少「主引導記錄表」,缺少「活動分區表」,缺少「分區引導記錄表」。
把C盤完全復制到另一塊硬碟上後,如果想用另一個硬碟啟動,必須是用ghost,進行分區對分區模式,這樣才能啟動。
如果快速的復制磁碟,這個方式只復制源磁碟上己使用的扇區到其它磁碟,同時在復制時支持調整目標磁碟上分區的大小。通過這種方式,甚至可以將大磁碟復制到小磁碟上。
(7)完整復制電腦硬碟後無法啟動擴展閱讀
此外,開機啟動電腦要從硬碟特定的地址讀取引導信息,從而找到操作系統的位置,而從一個硬碟拷文件到另一個硬碟是沒法復制引導區信息的,而且文件保存的位置並不一定會和原硬碟一致。
簡單的復制,只能拷貝文件,而啟動電腦,不光要文件,還需要硬碟分區表、系統引導等文件,而這些是無法通過拷貝復制的。
把C盤完全復制到另一塊硬碟時要注意,台式機保證電源連接良好,筆記本確認電量充足。將SSD或者另一塊任意的硬碟正確安裝到電腦上,並確保可以正常識別。確保新的硬碟中的可分配區域足夠容納原有C盤的現有文件,如果不夠將需要格式化整個新硬碟。注意:新硬碟中的所有數據都將被擦除,不可恢復。
8. 硬碟復制完用復制硬碟開機無法啟動
使用GHOST HDD to HDD復制完的硬碟需要設置激活分區後才能啟動,可以按下述方法將分區設置為激活分區後解決:
1)使用帶Diskgenius軟體的winPE系統開機
2)要將當前分區設置為活動分區,點擊工具欄按鈕「激活」,或點擊菜單「分區 - 激活當前分區」項,也可以在要激活的分區上點擊滑鼠右鍵並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激活當前分區」項。如果其它分區處於活動狀態,將顯示下面的警告信息:
3)點擊「是」即可將當前分區設置為活動分區。同時清除原活動分區的激活標志。
9. 台式機更換硬碟後無法開機怎麼辦
給 台式機 安裝了一個硬碟,一按開機鍵卻沒反應,該怎麼辦呢?下面由我給你做出詳細的台式機更換硬碟後無法開機解決 方法 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台式機更換硬碟後無法開機解決方法一:
你的新硬碟裡面有系統不,沒有系統的話是肯定 不能啟動 的啊.要重裝系統的.
如果你是把老硬碟裡面的文件拷到了新硬碟,那麼可能是你的文件沒有拷完全,導致不能啟動.
還是重新安裝系統吧.
台式機更換硬碟後無法開機解決方法二:
簡單的說可以用以下方法得知是何問題:
1、觀察法,看主機的電源燈是否正常,能正常顯示那麼可以排除電源問題,否則換電源(或查電源線路插座等)
2、聽聲音,可以根據 BIOS 的開機自檢報警聲來判斷,如果沒有警報聲可以確定兩個原因( 主板故障 或 顯卡故障 或 其它 插卡故障),可用第三種方法試。
3、插拔法,把CPU、內存、顯卡等包括其它的插卡,拔下來(最好用刷子把灰塵掃掉,注意不要弄到水),用橡皮擦把內存或顯卡的金手指擦一遍,再插回去或換個插口,擦內存的時候要兩邊同時下去快速的插好,不要一邊一邊慢慢推下去。
4、替換法,把其它電腦正常使用的上述設備逐一替換過去,注意不要同時替換所有的設備。
5、重裝系統,如果是軟體問題(沒有上述現象就應該是軟體或系統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重新安裝系統。
台式機更換硬碟後無法開機解決方法三:
電腦出現這種情況,一般而言,可以嘗試以下方法解決:
1、按電源鍵沒反應——先檢查外接電源,沒問題再看看主板通不通電,主板上都會有LED燈的。
2、主板通電不開機——一般是電源供電不足和開關線路問題。條件允許的話用表測一下。
3、CPU,內存,超頻問題。——過渡超頻,給不適合超頻的硬體超頻,損壞硬體。
相關閱讀:
機械硬碟簡介
1.1956年,IBM的IBM 350RAMAC是現代硬碟的雛形,它相當於兩個冰箱的體積,不過其儲存容量只有5MB。1973年IBM 3340問世,它擁有“溫徹斯特”這個綽號,來源於他兩個30MB的儲存單元,恰是當時出名的“溫徹斯特來福槍”的口徑和填彈量。至此,硬碟的基本架構就被確立。
2.1980年,兩位前IBM員工創立的公司開發出5.25英寸規格的5MB硬碟,這是首款面向台式機的產品,而該公司正是希捷(Seagate)公司。
3. 80年代末,IBM公司推出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技術令磁頭靈敏度大大提升,使碟片的儲存密度較之前的20Mbpsi(bit/每平方英寸)提高了數十倍,該技術為硬碟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了基礎。1991年,IBM應用該技術推出了首款3.5英寸的1GB硬碟。
4.1970年到1991年,硬碟碟片的儲存密度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長;從1991年開始增長到60%~80%;至今,速度提升到100%甚至是200%,從1997年開始的驚人速度提升得益於IBM的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技術,它使磁頭靈敏度進一步提升,進而提高了儲存密度。
5.1995年,為了配合Intel的LX晶元組,昆騰(Quantum)與Intel攜手發布UDMA 33介面——EIDE標准將原來介面數據傳輸率從16.6MB/s提升到了33MB/s 同年,希捷開發出液態軸承(FDB,Fluid Dynamic Bearing)馬達。所謂的FDB就是指將陀螺儀上的技術引進到硬碟生產中,用厚度相當於頭發絲直徑十分之一的油膜取代金屬軸承,減輕了硬碟噪音與發熱量。
6.1996年,希捷收購康諾(Conner Peripherals)。
7.1998年2月,UDMA66規格上市。
8.1999年,容量高達10GB的ATA硬碟上市。
9.2000年2月23日,希捷發布了轉速高達15,000RPM的Cheetah X15系列硬碟。
2000年3月16號,硬碟領域又有新突破,第一款"玻璃硬碟"問世。
10月,邁拓(Maxtor)收購昆騰硬碟業務。
10.2001年:新的磁頭技術,此時的全部硬碟幾乎均採用GMR,該技術最新的為第四代GMR磁頭技術。
11.2003年1月,日立宣布完成20.5億美元的收購IBM硬碟事業部計劃,並成立日立環球儲存科技公司(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Hitachi GST)。
12.2005年日立環儲和希捷都宣布了將開始大量採用磁碟垂直寫入技術(perpendicular recording),該原理是將平行於碟片的磁場方向改變為垂直(90度),更充分地利用的儲存空間。
13.2005年12月21日,硬碟製造商希捷宣布收購邁拓(Maxtor)。
14.2007年1月,日立環球儲存科技宣布將會發售全球首隻1Terabyte的硬碟,比原先的預定時間遲了一年多。硬碟的售價為399美元,平均每美元可以購得2.75GB硬碟空間。
15.2007年11月,Maxtor硬碟出廠的預先格式化的硬碟。被發現已植入會盜取在線游戲的帳號與密碼的木馬。
16.2010年12月,日立環球存儲科技公司日前同時宣布,將向全球OEM廠商和部分分銷合作夥伴推出3T
B、2TB和1.5TB Deskstar 7K3000硬碟系列。
17.2011年3月8日凌晨,WD西部數據公司宣布,將以現金加股票的形式,出資43億美元收購日立全資子公司,同為世界級硬碟大廠的日立環球存儲技術公司(HG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