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文件 > 無硬碟電腦是怎樣組裝的

無硬碟電腦是怎樣組裝的

發布時間:2022-12-28 22:54:49

① 零經驗小白如何自己組裝電腦

組裝電腦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不要盲目攀比性能高低,按實際需要購買配件。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要相配。以下是安裝基本步驟:

1、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塗抹散熱硅脂安裝上散熱風扇。

3、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有時候需要多條。

4、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5、音效卡的安裝,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有的主板兼容了顯卡和音效卡,這種集成卡功能較差,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是否安裝上述硬體)。

6、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並固定在機箱內部(注意:為便於安裝主板上的硬體,如CPU、顯卡、內存條,請提前安裝好主板上的硬體再把主板裝入機箱內)。

7、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8、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10、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目前主流的鍵盤和滑鼠介面都為USB介面。

11、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與相應的介面和電源線相連即可。

12、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13、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

完成了上述步驟後,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結束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系統安裝步驟。

14、硬碟分區,可以用系統盤自帶格式分區也可用專門的軟體進行。

15、安裝操作系統,WindowsXP(微軟已停止服務,建議選擇更新的操作系統)、vista、Win7、Win8系統,如需進行嵌入式開發設計,則安裝Linux等系統。

16、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網卡等驅動程序。

17、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通常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注意事項

1、組裝電腦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品牌,二是真品。用品牌配件,不能含糊。有了品牌,還要保證品牌是真的,假的品牌跟不是品牌沒多大差別,非品牌配件在做工和用料上是無法和品牌配件進行比擬的。

2、一般選擇有三包服務承諾的,標明有三包服務的,真出了問題要投訴時,勝訴的幾率就比較大。在網上購買時,要看該店是否加入了淘寶保障計劃、商家信譽及評價。



② 如何組裝一台計算機

題主,請問你是不是打算網購各種硬體自己組裝電腦主機?
如果沒有裝機經驗,務必先上網搜索觀看下組裝機流程類視頻,網上這類視頻很多。還可以以自己購買的硬體名稱為關鍵詞精準搜索安裝步驟。
即便是小白用戶,如果認真觀看視頻、硬體說明書(特別是主板說明書),小心安裝,一般也是可以一次點亮的,如果實在是不放心,可以尋求朋友協助,或者花錢請專業人員安裝。

怎麼自己組裝電腦

那就得懂基礎知識。

④ 如何自己組裝台式電腦

自己組裝電腦所需原料:

組裝步驟:

  1. CPU的安裝
    第一步,稍向外/向上用力拉開CPU插座上的鎖桿與插座呈90度角,以便讓CPU能夠插入處理器插座。
    第二步,然後將CPU上針腳有缺針的部位對准插座上的缺口。
    第三步,CPU只能夠在方向正確時才能夠被插入插座中,然後按下鎖桿。
    第四步,在CPU的核心上均勻塗上足夠的散熱膏(硅脂)。但要注意不要塗得太多,只要均勻的塗上薄薄一層即可。

  2. CPU風扇的安裝
    第一步,首先在主板上找到CPU和它的支撐機構的位置,然後安裝好CPU。
    第二步,接著將散熱片妥善定位在支撐機構上。
    第三步,再將散熱風扇安裝在散熱片的頂部——向下壓風扇直到它的四個卡子鍥入支撐機構對應的孔中;
    第四步,再將兩個壓桿壓下以固定風扇,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壓桿都只能沿一個方向下。
    最後一步,最後將CPU風扇的電源線接到主板上3針的CPU風扇電源接頭上即可。

  3. 安裝內存
    第一步,安裝內存前先要將內存插槽兩端的白色卡子向兩邊扳動,將其打開,這樣才能將內存插入。然後再插入內存條,內存條的1個凹槽必須直線對准內存插槽上的1個凸點(隔斷)。
    第二步,再向下按入內存,在按的時候需要稍稍用力。
    第三步,以使緊壓內存的兩個白色的固定桿確保內存條被固定住,即完成內存的安裝。

  4. 安裝電源
    安裝電源很簡單,先將電源放進機箱上的電源位,並將電源上的螺絲固定孔與機箱上的固定孔對正。再擰上剩下的螺釘即可。

  5. 主板的安裝
    第一步,首先將機箱或主板附帶的固定主板用的鏍絲柱和塑料釘旋入主板和機箱的對應位置。
    第二步,然後再將機箱上的I/O介面的密封片撬掉。提示:你可根據主板介面情況,將機箱後相應位置的擋板去掉。這些擋板與機箱是直接連接在一起的,需要先用螺絲刀將其頂開,然後用尖嘴鉗將其扳下。外加插卡位置的擋板可根據需要決定,而不要將所有的擋板都取下。
    第三步,然後將主板對准I/O介面放入機箱。
    第四步,最後,將主板固定孔對准鏍絲柱和塑料釘,然後用螺絲將主板固定好。
    第五步,將電源插頭插入主板上的相應插口中。

  6. 安裝外部存儲設備
    外部存儲設備包含硬碟、光碟機(CD-ROM、DVD-ROM、CDRW)等等。
    第一步,每個IDE口都可以有(而且最多隻能有)一個「Master」(主盤,用於引導系統)盤。
    第二步,當兩個IDE口上都連接有設置為「Master」時,老主板通常總是嘗試從第一個IDE口上的「主」盤啟動。而現在的主板,一般都可以通過CMOS的設置,指定哪一個IDE口上的硬碟是啟動盤。
    第三步,ATX電源在關機狀態時仍保持5V電流,所以在進行零配件安裝、拆卸及外部電纜線插、拔時必須關閉電源接線板開關或拔下機箱電源線。
    第四步,有些機箱的驅動器托架安排得過於緊湊,而且與機箱電源的位置非常靠近,安裝多個驅動器時比較費勁。

    第五步,為了避免因驅動器的震動造成的存取失敗或驅動器損壞,建議在安裝驅動器時在托架上安裝並固定所有的螺絲。

    第六步,為了方便安裝及避免機箱內的連接線過於雜亂無章,在機箱上安裝硬碟、光碟機時,連接與同一IDE口的設備應該相鄰。

    第七步,電源線的安裝是有方向的,反了插不上。

    第九步,考慮到以後可能需要安裝多個硬碟或光碟機,攢機前最好准備兩條IDE設備信號線(俗稱「排線」),每條線帶3個介面(一個連接主板IDE埠,另外兩個用來連接硬碟或光碟機)。

⑤ 如何組裝計算機 8種方法來組裝計算機

目錄方法1:收集組件1、決定計算機的功能。2、找到你需要的部件。3、對你打算購買的每個組件作調研。方法2:開始組裝1、打開機箱。2、安裝電源。3、接地連接。方法3:安裝主板1、將主板從其包裝中取出。2、將處理器從其包裝中取出。3、將處理器插入主板。4、在 CPU 上塗抹良好的散熱膏。5、連上散熱器。6、安裝內存條(RAM)。7、從機箱中取出進/出後擋板。8、拆除任何覆蓋在主板後擋板 I/O 組件上的標簽。9、將支架安裝在正確的位置。10、固定主板。11、插入機箱連接器。方法4:安裝圖形卡1、拆除掉背板上蓋住 PCI-E 插槽的蓋條。2、插入圖形卡。3、緊固住圖形卡。4、安裝其它 PCI 卡。方法5:添加驅動器1、在機箱前面板上你想要插入驅動器的地方,取下蓋板。2、將光碟驅動器從機箱前面插入。3、安裝硬碟。4、連接 SATA 電纜。方法6:計算機布線1、連接電源到主板。2、給視頻卡接上電源線。3、連接電源線到驅動器。4、調整線路布置。方法7:安裝更多的風扇1、連接機箱風扇。2、安裝新的風扇。3、優化風扇安裝程序。方法8:啟動計算機1、將機箱後蓋蓋好。2、將你的計算機插接好。3、給你的計算機加電。4、用內存測試軟體MemTest86+來測試你的計算機內存。5、安裝你的操作系統。6、查找和更新驅動器驅動程序。當你在一台新電腦上第一次按下電源按鈕時,總會有些激動。風扇安靜運轉的呼呼聲、令人放心的嗶嗶聲和顯示器的發光都在向你祝賀:成功完成了計算機的安裝。對於計算機這種是否能運轉的未知和期待的感覺,是計算機愛好者的驅動力之一,組裝你自己的計算機則是入門的最佳捷徑。從簡單的辦公室計算機,到媒體中心,到高端游戲計算機,都可以以省錢的方式自己安裝,並且安裝過程更加令人興奮。遵循本指南以了解如何組裝計算機。
方法1:收集組件
1、決定計算機的功能。如果你打算組裝一台在家裡辦公進行文字處理和電子郵件收發的計算機,會與組裝一台高端游戲電腦在要求上有很大的不同。你的計算機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所用的組件。別在你不需要的昂貴組件上浪費錢。如果你的計算機將只用來執行基本功能,你大可以採用一些不那麼強大,但更經濟實惠的組件,節省在計算機上的花銷。你還可以在網上購買二手產品來省錢。
2、找到你需要的部件。無論你的計算機的最終功能是什麼,每台計算機的基本組件都基本相同:處理器 — 這是計算機的大腦。現在幾乎所有處理器都是多核心的,這意味著它們在一個機殼下面都有多個處理器。比較不同處理器的規格,使處理器具有的速度能夠滿足你運行程序的需要。此外還要考慮電源的可用性和通風降溫的容易性。
主板 — 主板是計算機的所有內部組件要插上去的地方。你購買的處理器將會確定你將需要什麼樣的主板類型。不同的處理器有不同的"插接套"大小,並且只能用在支持該插接套的主板上。主板有兩個主要的構成因素:ATX 和 mATX. ATX 板型是標准全尺寸主板。如果你准備組裝典型的立式計算機,那麼可以用 ATX 主板。mATX 板小於標准 ATX 主板,更適合攜帶型系統和媒體計算機。
請確保你的主板支持所有你想要安裝的其他組件。如果你計劃安裝一個高端顯卡,主板將需要能夠支持 PCI-E。如果你想要安裝大量的 RAM,你的主板將需要能夠容納至少 4 根內存條。
RAM — 隨機存取存儲器,俗稱內存條,是程序存儲正在使用的信息的地方。如果你沒有足夠的 RAM,程序的運行速度會慢得多。你可以購買的 RAM 是由你選定的主板決定的。你所安裝的 RAM 的速度必須能夠被主板所支持。內存條應始終成對安裝。在系統中的所有內存條都應該是相同的速度,並最好是相同生產廠家和型號。例如,如果需要8GB的內存條,你可以安裝兩個匹配的4GB內存條,或四個匹配的2 GB內存條。
如果你打算使用大於4GB的內存條,那你將需要安裝 64 位的操作系統。32 位操作系統不承認超過4GB的內存條,即使安裝了也用不上。
硬碟 — 硬碟上存儲你所有數據和已安裝的程序。這些年來,存儲空間已經便宜了很多,很容易花一點錢就能買到幾個兆兆位元組的存儲器。適合台式機的硬碟有三種類型:7200RPM、10000RPM或固態硬碟。固態硬碟運行速度最快,但是成本大大高於傳統的驅動器硬碟。
將你的操作系統和關鍵程序放在較小的驅動器硬碟上,然後在較大的驅動器硬碟上存儲其他一切數據,會讓你的系統載入時間變快。
視頻卡 — 一個專用的圖形視頻卡是玩最新游戲的利器,但對於辦公室的計算機來說用不上。多數現代的主板都集成有視頻卡(顯卡),所以如果你只是打算用計算機瀏覽網頁和收發電子郵件的話,不需要專用的顯卡。
機箱 — 這是包容計算機組件的外殼。機箱的大小將由你准備安裝多少個驅動器,以及你的主板大小來確定。機箱的選擇范圍既有廉價和實用型的,也有昂貴、華而不實型的。如果你打算運行很多高端的組件,將會比速度較慢的組件產生更多熱量輸出。選擇一種促進良好的空氣流通的機箱,並允許你安裝更多的電扇。
電源 - 你的計算機中的電源負責給所有組件供電。某些機箱已經安裝了電源,但多數機箱沒有帶電源,要求你配裝。電源應足夠強大,能夠給你所有的組件供電,但也不需要比你所需的電力高出許多,以免造成浪費。
3、對你打算購買的每個組件作調研。可以閱讀雜志和在線消費者評論網站,以獲取更多的詳細信息。請記住,這是最重要的步驟之一,因為一切都將取決於你的硬體。在線雜志和消費者評論的網站有很多導購和點評。例如:計算機世界
計算機雜志
電腦愛好者
電腦組裝指南
方法2:開始組裝
1、打開機箱。機箱裡面有些金屬邊條等並沒有經過打磨,在某些情況下會非常鋒利,所以最好是戴手套或採取手部保護措施避免手被劃傷。
2、安裝電源。有些機箱已經帶有電源,其他的則沒有安裝電源,需要你單獨購買電源並安裝。確保按正確的方向安裝上電源盒,電源風扇出風口沒有任何堵塞。請確保你的電源供應足夠強大,可以應對所有的組件。這在高端游戲電腦上面尤其重要,因為專用的圖形顯示卡要消耗大量的電能。
3、接地連接。使用防靜電腕帶電纜,防止靜電放電(ESD),這對計算機的電子元件是致命的威脅。如果你找不到防靜電腕帶電纜,可以將計算機接地的電源盒插入到插座(但不要打開它),每當你接觸任何對靜電放電敏感的組件時,都把你的一隻手放在接地的電源盒上。
方法3:安裝主板
1、將主板從其包裝中取出。將其放在包裝盒上。不要將其放在防靜電袋上,因為它外面是導電的。先在主板上插各種組件,然後再將其安裝到機箱內,因為在機箱外面可以方便地夠到主板的各處位置。
2、將處理器從其包裝中取出。觀察在處理器中缺少的針腳,並且和主板上的插座相應的位置相配。在多數的處理器上,在其角落裡會有一個小的金色箭頭,可以用它來對准處理器的安裝位置。
3、將處理器插入主板。打開 CPU 的插座,小心地插入處理器(不要使太大的力)。如果處理器自己不能順利滑入插座,或感覺就像你推它才能進去,很可能未對齊。合上插座套,並確保 CPU 固定到位。有些處理器插座上有小扳手,其他的處理器插座則有復雜的機構來打開與合上插座。
4、在 CPU 上塗抹良好的散熱膏。使用不超過一個豌豆大小的散熱膏,將其均勻地薄薄地塗抹到整個處理器表面。塗抹散熱膏太多會降低熱傳導的速度,使之更難快速地給 CPU 降溫。一些處理器自帶散熱器而不需要散熱膏,因為安裝之前散熱器已經在工廠塗抹了散熱膏。在向處理器塗抹散熱膏之前,檢查散熱器底部是否已經有散熱膏。
5、連上散熱器。不同廠家生產的散熱器有所不同,安裝前請閱讀說明。大多數堆疊式散熱器直接連到處理器上,卡進主板里。零售市場上的散熱器可能會有卡座,要將其先固定到主板下方。請參閱你的散熱器的說明以獲得准確信息。
6、安裝內存條(RAM)。通過打開閂鎖和推內存條到位,將內存條插進合適的槽內,直到小手柄可以將其鎖定到位。注意內存條和內存條插槽是以一條鍵控方式的線相銜接的,所以會吻合地非常合適。在推內存條進入插槽中的時候,內存條兩邊的用力要均衡。如果內存條插槽有兩種顏色,這可能表明如果你沒有打算將所有內存條插槽都用上的話,這些是優先使用的插槽。請確保你在適當的匹配插槽中安裝好了內存條。請檢查你的主板文檔,以確保你安裝的內存條位置正確。
7、從機箱中取出進/出後擋板。你的主板應該附帶自己的後擋板。機箱的後擋板不太可能能夠適合你的主板。拆除機箱現有的後擋板可能要用點力。有時候後擋板是用螺絲固定在機箱上,但多數情況下都是僅靠摩擦力就位。從機箱後面按壓支架,來把後擋板推出來。
8、拆除任何覆蓋在主板後擋板 I/O 組件上的標簽。將新的後擋板推入到機箱背後。確保安裝方向正確。
9、將支架安裝在正確的位置。幾乎所有的機箱都包括有一小袋附件,其中就包括有支架。支架可以將主板在機箱內懸空安裝,並且支架中可以穿過螺絲用來固定。你的機箱上很有可能有比支持你的主板所需更多的固定孔。所需撐條的數量將由主板中的屏蔽孔的數量決定。試著給主板定位,看看在什麼位置可以將螺釘鑽到支架上。
10、固定主板。支架安裝好後,將主板放進機箱,並將它推到 I/O 後擋板。所有後面的埠應適應後擋板中 I/O 孔。使用所提供的螺絲通過主板上的屏蔽螺絲孔將主板牢固地安裝到支架上。
11、插入機箱連接器。這些連接器靠近機箱前端,位於主板上。這些連接的順序將取決於哪個最簡單。請確保你連接上 USB 埠、電源和重置開關、LED 電源和硬碟指示燈,以及音頻電纜(HDAudio 或 AC97)。你的主板附帶的說明文件會顯示這些連接要插到主板的什麼位置。通常只有一種方式可以將這些連接器插到主板。不要強插。
方法4:安裝圖形卡
1、拆除掉背板上蓋住 PCI-E 插槽的蓋條。幾乎所有現代的圖形卡都使用 PCI-E。有些圖形卡的安裝會要求你拆除掉兩個而不是一個蓋條。你可能需要從機箱外面捅這些個蓋條。
2、插入圖形卡。你可能需要將插槽上的一個小片掰彎,以插入圖形卡。這個小片用來幫助鎖定圖形卡到位(對笨重的、高端的卡來說尤其必要)。輕輕地均衡地用力,直到整條圖形卡都妥善到位,背板排列整齊。
3、緊固住圖形卡。一旦你已經插入圖形卡,使用螺釘將它固定到機箱的背板。如果沒有緊固住圖形卡,長期使用過後可能會損壞它。
4、安裝其它 PCI 卡。如果你還有任何其它 PCI 卡想要添加,如專用音效卡,安裝過程與圖形卡的是一樣的。
方法5:添加驅動器
1、在機箱前面板上你想要插入驅動器的地方,取下蓋板。大多數的機箱在前面板上都有保護驅動器托架的蓋板。在你想要安裝光碟驅動器的地方,取下前面板上的蓋板。安裝硬碟的時候,你不需要取下任何面板蓋板。
2、將光碟驅動器從機箱前面插入。幾乎所有的機箱都建有可以穩妥而緊貼安放驅動器的格子。當把驅動器布置到位,前臉與計算機機箱前面板齊平的時候,在驅動器的每一側上緊螺絲緊固。
3、安裝硬碟。將硬碟滑進機箱里適當的 3.5"的格子里。有些機箱有可移動的支架,你可以先把硬碟安裝在活動支架上,然後再滑入機箱的適當位置里。一旦該驅動器已插入到格子里,在兩邊上緊螺絲緊固。
4、連接 SATA 電纜。所有現代驅動器都使用 SATA 電纜將驅動器連接到主板上。將電纜連接到驅動器上的 SATA 埠,然後將另一端連接到主板上的 SATA 埠。硬碟與光碟驅動器使用相同的電纜。為方便進行故障排除,將你的硬碟連接到主板上第一個 SATA 埠,然後將你的其他驅動器連接到隨後的 SATA 埠。避免將你的驅動器隨機地插入 SATA 埠。
SATA 電纜兩邊都有相同的連接器。你可以在任意方向安裝電纜。
方法6:計算機布線
1、連接電源到主板。最現代的主板有一個 24 針連接器和一個 6 或 8 針連接器。這些都需要連接上,才能讓你的主板發揮作用。電源電纜只能插在為它們設計的插槽上。將連接器一直往裡推,直到聽到閂鎖咔嗒一聲。24 針連接器是供電最大的連接器。
2、給視頻卡接上電源線。如果你有一個專用的視頻卡,很有可能它也需要接電。有些需要一個連接器,而有些則需要兩個。埠通常在視頻卡的頂端。
3、連接電源線到驅動器。所有驅動器都需要用 SATA 電源接頭供電。這些電源接頭對光碟機和硬碟驅動器來說都是一樣的。
4、調整線路布置。保持計算機機箱內良好空氣流通的關鍵之一是,不要讓電線纏繞成團阻礙空氣流通。但是要想理順機箱內各種電線電纜的布置,也不是件容易事,特別是對小的台式機機箱而言更是如此。可以用夾子把電線電纜捆綁在一起,並將其放在未使用的驅動器托架中。確保電纜不會妨礙風扇吹風的流動。
方法7:安裝更多的風扇
1、連接機箱風扇。幾乎所有機箱都配有一個或兩個風扇。這些風扇需要接到主板上,以正常發揮作用。
2、安裝新的風扇。如果你組裝的計算機運行的高端組件很多,可能需要額外冷卻。120mm 的風扇通常是相當安靜的,而且大大增加了你的計算機中的氣流。
3、優化風扇安裝程序。正面和頂部風扇的作用是吸入空氣,而側面和背面風扇的作用是排出空氣。這將在主板表面保持良好的涼爽空氣流動。你可以通過檢查風扇機架的頂部,而看出風朝哪個方向吹。幾乎所有的風扇都有列印的小箭頭顯示風朝哪個方向吹。
方法8:啟動計算機
1、將機箱後蓋蓋好。強烈建議你不要在機箱打開時運行你的計算機。機箱是設計成用來在其中產生最大的氣流的,機箱打開時就無法產生有效的氣流。請確保一切組件都用螺絲擰緊。大多數情況下使用指旋螺釘來上緊機箱,這樣不需要工具來打開和閉合機箱。
2、將你的計算機插接好。將顯示器連接到計算機上,可以通過圖形卡連接,或者通過主板後端上的一個埠連接。將鍵盤和滑鼠連接到計算機前面或是後面的 USB 埠中。要在對你的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完成設置前,接好所有的外部設備連接。
3、給你的計算機加電。在這個階段你還不能看出計算機是否安裝成功,因為你還沒有安裝操作系統。但是你可以檢查所有的風扇是否運轉正常,而且計算機是否順利通過加電自測(POST)。
4、用內存測試軟體MemTest86+來測試你的計算機內存。這個測試軟體程序可以免費下載,可以在沒有安裝操作系統的情況下從 CD 或 USB 驅動器啟動。這可以讓你在安裝操作系統之前測試你的內存條。相比大多數計算機組件,內存條的故障率要高得多,特別是如果是廉價購得的。所以先對內存條進行測試是明智的做法。你可能需要設置你的計算機首先從 CD 或 USB 啟動,而不是從硬碟啟動。當你第一次啟動計算機時,進入到 BIOS 設置,然後導航到啟動(Boot)菜單中。選擇你希望從那裡開始啟動的驅動器。
5、安裝你的操作系統。家庭使用的計算機可以安裝Windows 8操作系統,或者Linux操作系統。Windows操作系統要花錢購買,但是它幾乎和所有的程序和硬體都兼容,物有所值。Linux操作系統是一個由社區的開發人員創作並支持的免費操作系統,但是無法運行許多為Windows操作系統設計的程序。某些硬體也無法正常工作。
6、查找和更新驅動器驅動程序。一旦你的操作系統安裝好後,你將需要安裝驅動程序。幾乎所有你購買的硬體都會附帶包含硬體工作所需的驅動程序軟體的光碟。現代版本的 Windows 和 Linux 在連接到互聯網的時候都會自動安裝大多數的驅動程序。
小提示可以用夾子把電線電纜捆綁在一起,並將其理順,不要阻擋住機箱內的空氣流動。如果可能的話,避免使用 IDE 組件,如硬碟驅動器和光碟驅動器,因為它們所用的標准寬頻式纜線會阻擋機箱內空氣流動。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請求熟悉組裝計算機的朋友的幫助。至少你可以問問他們對你打算購買的組件的意見。
如果你把計算機系統組裝到了一起,但是它不能工作,可以除了保留電源、主板、內存條和處理器冷卻器(如果有單獨的視頻卡也保留)以外,將其他組件都拆下。通過查看 BIOS 啟動屏幕,確保系統正常工作。關閉它,然後插入硬碟,並驗證系統也能工作。將其關閉,然後插上 CD-ROM,並確保計算機系統也能正常工作。關閉它,並繼續逐一插入每個其他外設,直到一切組件都接入計算機系統並工作正常。這個方法是先用最少的組件連起來,加電測試,然後逐一添加其他組件,這樣你就可以知道是哪個組件引起了問題。
如果你買了原始設備製造商 (OEM) 版本的 Microsoft Windows,並且你有許可證的不幹膠標簽,你可能要把它粘到計算機的一側,以備將來設置Windows獲取數據之用。
某些電源有一個內置的 115/230V 轉換器。如果你是在美國,使用 115V 設置,否則使用 230V。
每個電源線將只適合在正確的方向,但仍需要用力插入電源線。如果使用的是一個新型的 8 針 EPS 12V 電源連接器和一個 PCI Express 8 針連接器,不要強用力插入電源線。
不要在你考慮該怎樣安裝計算機時把硬體放在地板上好幾天,因為這可能會導致靜電放電,可能損壞或毀了計算機組件(只需約 10 伏就能毀壞一些電腦零件)。當還沒有連接到主板和機箱時,所有組件都應該放在其防靜電袋中。另外一個替代方法是,將組件放置在非導電材料表面,如木材、玻璃桌或書桌上。
警告不得強力插入電纜連接。幸運的是,計算機後面的電纜將只適合到預期的連接器上。所有電纜,除了同軸電纜和某些筆記本電腦電源連接之外,只有在連接器方向正確時才能插入。例如,數字視頻介面(DVI)和視頻圖形陣列(VGA)視頻電纜都有一個梯形的連接器,而不是矩形。
不要觸摸處理器或其套介面上的電阻器。
第一次給計算機加電前,仔細檢查所有的連接。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按照一個方向安裝好某個連接件,有些不同方向位置的差異是非常細微的,稍微用力,可能就會以相反的 180 度方向插入了該連接件。對於雙內聯內存模塊(DIMMs)訪問內存(隨機)來說尤其如此,因為它們可以讓組裝者覺得已經插入了正確的方向,但事實上插入不正確。對這類DIMM 插槽應用內存的誤安裝,會導致系統內存短路,連帶內存條的 PCB 故障和無法使用。這可以通過嚴格應用所謂「排隊凹槽」,也就是存在於現代的 RAM DIMM 模塊來避免,使它對計算機的組裝者來說能夠愈加明顯的區分出有沒有正確的安裝到位。
在將任何組件插入到插槽或插座的時候,不要用大力。較新硬體組件的公差可能較狹窄,但仍然可以不需要使太大的力就能插入。內存模塊和其他幾種組件可能需要用一點力插入。在安裝你的內存模塊前,請通過比較內存條上的缺口確保它們和凹槽相匹配。
當插入 CPU 和PATA(IDE)設備時,動作要輕柔。如果你弄彎了針腳,使用鑷子或尖嘴鉗把它弄正。如果你在 CPU 或 CPU 上的套接頭上折斷了一根針腳,硬體將不能正常工作。如果你在 IDE 連接器上折斷一根針腳,有四十分之七的可能折斷了一根接地針腳,可能不會對設備的功能產生重要影響。
計算機機箱金屬板邊緣非常鋒利,工作時要小心。很容易割傷自己,尤其是小機箱的情況。
組裝計算機時要保持接地的電路連接。這可以通過將計算機電源供應單元(PSU)用滿足推薦的電流額定值的電纜插入到可用的主電源插座上來實現。此電纜實際上通常應該是一個你的計算機自帶的釜類型的電纜。確保已關閉電源可用市電電源插座。這是為了確保你的計算機的組裝進度並不和你要連接在一起的計算機內的各種電子零件聯系在一起。事實上,市電電源插座處在關閉位置下,仍能保持地面連接。這是只有其他兩個 '活' 終端,當它們的電路斷開,所以沒有電力傳輸到上述設備。事實上,這是一項內建的安全措施,適應所有電源插座電路開關。
如果你對計算機組裝有任何方面的不確定,不要莽撞從事。你可以請教別人該怎麼做,或者聘請專業人士為你做。另一種選擇是從你組裝的計算機各個組件的手冊中尋求建議。通常,如果這些手冊沒有被列入 - 或也許你用來構建計算機系統的組件是二手的,你可以咨詢製造商,以嘗試獲取必要的教學文件的網站頁面的支持。
避免靜電放電時安裝組件。戴靜電護腕或經常觸摸機箱的金屬部分,來在處理組件之前先接地。閱讀有關給自己接地以防產生靜電破壞計算機設備的文章,了解相關信息。

⑥ 對電腦一竅不通,如何自己組裝台式電腦

1.安裝CPU、CPU 散熱器 與內存,安裝具體過程是用力壓下鐵桿,打開底座、取出保護蓋、對好CPU的凹位平穩放下CPU,然後蓋上鐵蓋,用力壓下鐵桿到位,CPU就安裝完成。2.安裝CPU 風扇 ,首先,要把四個腳釘位置轉動到逆時針方向,然後對准主板四個空位,用力下壓,即可完成一個位置的安裝,重復四次即可。
3.內存安裝,對准內存與內存插槽上得凹凸位,分別左/右用力下,聽到「啪」的一小聲,左/右卡位會自動口上,然後再用同樣方法壓好另一邊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有一些主板,為方便安裝顯卡,只設置了一個卡位,而安裝方法是一樣的。如果換一個方向,內存的凹位於內存插槽的凸位還是對應不上,那麼說明主板不支持這種內存,只能換內存或主板。4.電源安裝,電源上的四顆螺絲一定要安裝固定好。5.主板安裝,其安裝技巧是,首先要對好主板和機箱的螺絲位,然後在機箱相應的螺絲位上安裝銅柱或腳釘,一般是6或9個,主板全部螺絲位要裝上以更好固定主板。然後安裝主板配件附送的擋板,要先把機箱標配的拆掉,放上主板後擰上螺絲。

6.硬碟安裝,要上四顆螺絲或者是對角線上的兩顆也行,接著就是接硬碟數據線。7.光碟機安裝,先將光碟機推進艙位,上螺絲,然後接線。8.顯卡安裝,中高端顯卡,別忘了要接上6PIN或8PIN的輔助供電。一些高端獨立顯卡,還要接多個輔助供電,要全部接上,電源線不夠就用顯卡附送的轉接線。9.主板接線,接在主板上的電源,這一步驟比較高難度,一般有兩種線,24PIN總電源與8PIN/4PIN的CPU輔助供電,對准卡位插上即可,稍有難度的是CPU輔助供電部分。

10.機箱接線,首先是前置USB介面與前置音頻介面,大部分機箱已採用一體化設計,已經對准防呆位置,就可以輕松接上。然後就是硬碟燈、電源燈、 開關 、重啟和PC喇叭這五個老大難問題了,最簡單的方法是查找主板說明書,找到相應的位置,對著接線,記住一個最重要的規律,彩色是正極、黑/白是負極。現在硬碟和光碟機基本都是SATA介面了,接上SATA電源線(5PIN扁口線)和數據線即可。經過上述步驟後台式電腦組裝安裝完畢,接上顯示器和機箱電源的線,鏈接顯示器,正常開機,可以進入BIOS了,准備安裝系統。要注意組裝台式電腦過程中線不要接錯,螺絲安裝到位。

組裝一個台式電腦需要上述十個步驟,除了選購好合適的、性價比高的配件外,將這些配件組裝成一台台式電腦也是一重要步驟。對此,IT網路小編表示,組裝台式電腦的過程中有很多重要步驟,尤其是零件的安裝需要注意,安裝過程中不要損壞。還有這些配件在安裝過程中要注意螺絲的連接要牢固,還有接線也不要接錯。如果不會,建議找專業人士來組裝。

⑦ 自己怎麼組裝電腦難度大嗎需要注意什麼方面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1)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 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 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5) 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6) 音效卡的安裝,現在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
(7)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8) 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10) 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11) 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12)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13)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
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14) 分區硬碟和格式化硬碟。
(15) 安裝操作系統,如Windows 98或者Windows XP系統。
(16) 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等驅動程序。
(17)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理性裝機選配置的七大注意事項 :
1.確定是否有必要自己裝機: 裝機前要反復思考清楚,裝機的主要用途,什麼是購買電腦真正最主要的目的。如果只是用於上網、文字處理、看 DVD等一般性用途,而且自己對電腦方面是不熟練,那麼選擇中低檔的品牌機就已經可以滿足需求了。畢竟名牌的品牌機在品質保障、兼容性、售後服務、外觀等方面還是有優勢的。如果自己又是電腦熟手,為了追求同樣價格更高性能、或屬於游戲玩家之列,或專業設計、以及方便今後靈活升級等,那就選擇裝機。
2. 注意根據需求、預算而定:任何決定都要首先根據需求出發,用途一定要清晰明確。現在電腦的功能很多,真正用得上的並不多,許多對自己不實用的70%功能要認真想清楚是否必要?在不實用的功能上盡量該精簡的要精簡、節約,沒有必要過於浪費辛苦攢下的銀子。平常不玩游戲的,沒有必須非要配1G以上內存或獨立顯卡,現在的集成顯卡足以應付日常需要。又如平常很少用什麼多任務,那也沒有必要非要裝一台時髦的雙核電腦。 當然裝機預算是關鍵。配置時不能只講求便宜,或追求性能最佳。實際上沒有什麼性價比最佳,只有根據自己的需求、預算來裝得合適而已。
3.注意不要過於追新,適用即可: 現在技術進步很快,產品更新換代不斷,CPU、主板、顯卡等生產廠家為了迫使用戶不斷升級、新購買,不斷採取換介面、平台等。多年來電腦配件的價格波動規律是幾個大的配件價格調整最頻繁,價格越高的產品貶值越快,同時,換代新品上市舊型號必大幅調價。因此,選擇配置時要量力而行,不要過於追新,追求最高性能,只要實用、適用就好。按照現在電腦技術的換代速度,不管現在裝機選配如何高端,3-5年後照樣被淘汰。根據自身體會,一般人裝機最好少考慮今後大升級(幾年後電腦技術會發展進步多大,誰也說不準),裝一台價格適中的用上3-5年即可,到時再重新裝機,舊電腦給家人使用或出售處理。
4.注意搭配要均衡: CPU、主板、顯卡、內存條等合理搭配決定了整體的性能優劣。要注意各個配件之間的兼容性、均衡性,不要有瓶頸。看到有的人配300元的CPU卻配600 -700元的主板,而雙核X2 3800+配700元下的主板,或600元以下的顯卡,一般主板選擇至少佔CPU價格的70%以上。高功耗的CPU、顯卡卻配低功率的電源,甚至也有新介面的CPU配已經落後了的主板等等。選配的主板、顯卡要對得起CPU晶元。因此,不能因為預算有限就配置不當,裝機選配的關鍵在於兼容性和均衡性。同時,也要注意電腦配件功耗的問題,例如新平台配已經淘汰了的高發熱顯卡,盡量選擇最新製造工藝的低功耗、價格適中的配件。
5.注意大配件盡量選名牌: 現在生產CPU只有兩個廠家,這容易選擇。但動輒800元或上1000元的主板、顯卡、液晶顯示器等大件選擇就比較考究了。這些大件在選配時不能只圖便宜,反而容易給今後造成高成本。大件選配時建議盡量選擇名牌或DIY口碑好的產品,自己沒有怎麼聽說的一律不選(在裝機時一旦發現JS拚命推薦你都不知道、熟悉的配件,切不要勉強接受)。例如,游戲玩家准備選擇7600GT顯卡,寧願多花100元選做工、售後服務好的XFX7600GT(現在有報價 1099元),也不選擇999元的二線品牌或雜牌。看似貴點,但最終會發現貴一點是值得的。又如市場中雜牌顯示器很多,相對於大品牌來講,價格便宜1/3 甚至便宜更多,許多消費者貪圖便宜,喜歡搭配低價顯示器,結果往往後續問題多多。因此,凡是質量沒有保證的雜牌、小品牌,盡管價格便宜,也盡量不要選配。
6.選配時要注意方便換修、升級: 裝機配置時盡量選擇平台新、持續時間久,這樣方便今後換修、升級。畢竟自己裝機難保1-2年後配件不出現問題,加之現在升級換代快。如果裝機選配只圖便宜,選配已經淘汰的平台,2-3年後一旦需要換修、升級,在市場上買合適的配件都困難,看似現在便宜,到時才後悔卻有點晚了。例如AMD的939介面已經開始被淘汰了,如果現在選配939或更早的平台,就會給今後換修、升級帶來較大的風險,加之目前AM2平台價格並不高,因此,裝機AMD的CPU時盡量選AM2平台,據說統一的AM2平台將維持3年之久。同樣,如果選擇英特爾處理器,凡不是LGA 775介面的配置盡量不選。例如,寧願多一兩百元也盡量選945主板或以上主板,更不要說已淘汰了的915、865主板了。
7.是否現在急須裝機:為什麼許多人裝機後要後悔,其中有一點就是過早急急忙忙的去裝機或配置過高多花錢。隨著電腦技術的飛越發展,新技術的運用總讓人心動。是否是自己急迫必須的?有時並未深入理性思考而匆忙決定。裝機上網也好,看電影也好,游戲也罷,裝新機剛開始時一般都很興奮,覺得新電腦就是好,但過一段時間會發現高價裝的電腦讓自己沉迷於上網、游戲,對自己的家庭生活、工作的負面影響很大,至此才感覺原來的匆忙購買或高價配置並不是真正所需要的。因此,理性在裝機過程中非常重要,包括面對JS的游說時。當然,裝機也要會選時候,一般如果不急須,要錯開平常裝機旺季的時節,或將要換代的時候,因為那時一般價格偏高,而且不好砍價。關鍵是要弄清楚自己真正所需的,以及是否馬上必須裝,否則,要控制住外部的絢麗的新技術誘惑。盡量延後裝機。

⑧ 一個電腦是怎麼組裝的手把手教你怎麼組裝電腦

1、首先打開機箱,准備安裝電源。
2、安裝電源,這時候需要注意電源的風扇朝向,不要朝向機箱側壁,防止電源散熱不好。
3、擰好螺絲後,再安裝主板,先安裝I/O擋板,這個擋板的固定是不用螺絲的,對准機箱上的卡槽,用力一按便可聽聲音。
4、安裝好主板後,再安裝硬碟。
5、這時候可以在主板安裝cpu了,首先查看cpu的金三角,要和主板的金三角對應,先拉起拉桿,然後放上cpu,再按下拉桿。
6、然後再在主板上面插上內存條,請查看好內存條的缺口,對應插入,然後兩側的卡位就會彈起。
7、這時候所有的硬體都已經就位,剩下的就是接線了,注意電腦裡面的線都是有防呆口的,只要是存在錯誤,就不會插進去。
8、首先把電源的主電源連接主板,cpu的電源插到主板上面,然後再單獨給硬碟供電、連接數據線。
9、然後再連接主板和機箱上面的power、led等按鍵,這個需要詳細查看主板說明書,別把led等的正負極接錯就可以。
10、這樣就完成了,連接顯示器,通電就可以給硬碟分區,安裝操作系統了。

⑨ 台式電腦如何組裝步驟圖解

你好:

1、把主板和電腦電源【固定在機箱】,硬碟安裝在硬碟位、固定好。

2、安裝CPU和散熱器、風扇,並且把風扇電源線【插入主板插座】。

3、安裝主板供電電源線,和CPU供電電源。

4、插入內存條,連接硬碟的數據線和電源線。

5、連接顯示器的數據線,以及電源適配器和連接線。

6、連接機箱面板按鈕線和指示燈線(開機按鈕、復位按鈕、電源指示燈、硬碟指示燈)。

7、插入網卡。

8、接通電源,可以試開機了,正常進入自檢程序後,就可以安裝操作系統了。

⑩ 電腦主機怎麼組裝

組裝電腦主機的方法如下:

准備材料:機箱、電源、主板、CPU、CPU風扇、硬碟、內存、滑鼠鍵盤等外設、小螺絲刀

1、拆開機箱,把電源放好,用螺絲固定。


閱讀全文

與無硬碟電腦是怎樣組裝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給電腦加裝固態硬碟 瀏覽:707
超級本和平板電腦的區別 瀏覽:212
電腦要下載什麼軟體打開pdf 瀏覽:204
為什麼電腦無法連接校園網wifi 瀏覽:137
蘋果手機上能打的棋牌軟體 瀏覽:616
平板電腦鍵盤怎麼拆開 瀏覽:315
電腦鍵盤換擋加製表是什麼功能 瀏覽:706
xp系統我的電腦圖標 瀏覽:380
在電腦桌面點擊直接黑屏怎麼回事 瀏覽:547
讀書郎學生平板電腦g11 瀏覽:17
華為平板電腦的價格 瀏覽:894
rmb工作室電腦配置 瀏覽:621
台式電腦硬碟維修培訓 瀏覽:428
安裝包安裝到電腦里怎麼打開 瀏覽:429
101平板電腦推薦 瀏覽:741
電腦系統重裝了更卡了 瀏覽:689
平板電腦的指紋解鎖 瀏覽:226
平板電腦開不起機 瀏覽:905
手機貨車配貨軟體排名 瀏覽:143
win10電腦怎麼設置多個盤 瀏覽: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