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MIDI文件中存放的是什麼
符號化的音樂指令。
MIDI音樂格式,帶有強烈的電子感,以及廣泛適用性和便利性,催生了那個年代眾多的音樂類型。重塑了1980年代的流行樂。
MIDI格式早期的的「開源精神」概念,讓每個人都能創作」復雜的音樂片段」,MIDI標準的支持者推動它成為連接著著全世界的自由紐帶。三十年以後,MIDI仍然強勁不衰,作為專業音樂錄制和製作的關鍵組件而存續著。
(1)電腦midi文件擴展閱讀:
MIDI僅僅是一個通信標准,它是由電子樂器製造商們建立起來的,用以確定電腦音樂程序、合成器和其他電子音響的設備互相交換信息與控制信號的方法,用於連接各種MIDI設備所用的電纜為5芯電纜,通常人們也把它稱為MIDI電纜。
MIDI系統實際就是一個作曲、配器、電子模擬的演奏系統。從一個MIDI設備轉送到另一個MIDI設備上去的數據就是MIDI信息。MIDI數據不是數字的音頻波形,而是音樂代碼或稱電子樂譜。
『貳』 什麼是midi格式
MIDI文件格式屬於二進制文件,這種文件一般都有如下基本結構:文件頭+數據描述 文件頭一般包括文件的類型,因為Midi文件僅以。mid為擴展名的就有0類和1類兩種,而大家熟悉的點陣圖文件的格式就更多了,所以才會出現文件頭這種東西。
MIDI文件有幾個變通格式,如RMI和CIF等。其中CMF文件(creative music format)是隨聲霸卡一起使用的音樂文件。RMI文件是Windows使用的RIFF(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文件的一種子格式,稱為RMID,即包含MIDI文件的格式。
(2)電腦midi文件擴展閱讀:
midi格式的構成:
MIDI的數據是由若干個格式相同的子數據構成的,這些子數據在多音軌的格式中記錄了一個軌道的所有信息。多加一個音軌,就簡單地把數據追加在前一音軌的後面就可以了,不過不要忘記更改文件頭中的nn nn(軌道數)。
先看全局音軌。全局音軌包括歌曲的附加信息(比如標題和版權)、歌曲速度和系統碼(Sysx)等內容。不管是全局音軌還是含有音符的音軌,都以「4D 54 72 6B」開頭,它其實是ASCII字元「MTrk」,其後跟著一個4個位元組的整數,它標志了該軌道的位元組數,這不包括前面的4個位元組和本身的4個位元組。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後面的例子中去理解。
接著就是記錄數據的地方了,每一個數據有著相同的結構:時間差+事件。所謂時間差,指的是前一個事件到該事件的時間數,它的單位是tick(MIDI的最小時間單位)。它的構成比較特殊,這里要用二進制來說明。
『叄』 midi是什麼格式的文件格式
midi是數字音樂文件的格式.
連接電腦的電子琴、電子合成器、波表輸出器等錄制的就是這種......
『肆』 MIDI文件是什麼
MIDI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簡稱,意為音樂設備數字介面。它是一種電子樂器之間以及電子樂器與電腦之間的統一交流協議。MIDI文件,文件體積較小,但不支持真人原唱或者人聲 。
『伍』 電腦什麼是midi音樂文件什麼是波形聲音文件
midi不是流媒體,是一種波表音樂文件,簡單的說,就是將一些樂器的聲音元素內置在音效卡內存或播放的記錄中,來實現對mid文件的播放。你可以發現mid都很小,而且他是不能包含人聲的,聲音是純音樂,或類似伴奏。
一、MIDI是什麼?
MIDI是英語Music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數字化樂器介面」,也就是說它的真正涵義是一個供不同設備進行信號傳輸的介面的名稱。我們如今的MIDI音樂製作全都要靠這個介面,在這個介面之間傳送的信息也就叫MIDI信息。 MIDI最早是應用在電子合成器——一種用鍵盤演奏的電子樂器上, 由於早期的電子合成器的技術規范不統一,不同的合成器的鏈接很困難,在1983年8月,YAMAHA、ROLAND、KAWAI等著名的電子樂器製造廠商聯合指定了統一的數字化樂器介面規范,這就是MIDI1.0技術規范。此後,各種電子合成器已經電子琴等電子樂器都採用了這個統一的規范,這樣,各種電子樂器就可以互相鏈接起來,傳達MIDI信息,形成一個真正的合成音樂演奏系統。
由於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對數字信號的強大的處理能力,使得計算機處理MIDI信息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現在不少人把MIDI音樂稱之為電腦音樂。事實上,利用多媒體計算機不但可以播放、創作和實時地演奏MIDI音樂。甚至可以把MIDI音樂轉變成看的見的樂譜(五線譜或簡譜)列印出來,反之,也可以把樂譜變成美妙的音樂。利用MIDI的這個性質,可以用於音樂教學(尤其是識譜),讓學生利用計算機學習音樂知識和創作音樂。
二、MIDI文件的性質
所謂MIDI文件實質上是指計算機中記錄的MIDI信息的數據,MID文件的擴展名是*.mid。它和另外一種計算機中常用的聲音波形文件(*.wav文件)有什麼不同呢?表面上,兩種文件都可以產生聲響效果或音樂,但它們的本質是完全不同的。普通的聲音文件(*.wav文件)是計算機直接把聲音信號的模擬信號經過取樣——量化處理,變成與聲音波形對應的數字信號,記錄在計算機的儲存介質(硬碟或光碟)中。通常,聲音文件都比較大,如記錄一分鍾的聲音(立體聲、CD音質),大概需要10.5M的儲存空間。一首幾分鍾的歌曲需要幾十兆的硬碟,一張CD光碟只能容納十來首歌曲。為了減少聲音文件儲存的空間,近年來在計算機技術上採用了壓縮技術,把聲音文件經過處理,在不太影像播放質量的前提下,把文件的大小壓縮到原來的10~12分之一,這就是近年流行的MP3文件格式。而MIDI文件則不是直接記錄樂器的發音,而是記錄了演奏樂器的各種信息或指令,如用哪一種樂器,什麼時候按某個鍵,力度怎麼樣等等,至於播放時發出的聲音,那是通過播放或者音源的轉換而成的。因此MIDI文件通常比聲音文件小得多,一首樂曲,只有十幾K或幾十K,只有聲音文件的千分之一左右,便於儲存和攜帶。
三、關於MIDI
MIDI有多種類型,有MIDI播放、演奏和創作幾類。通常,大多數的媒體播放器都可以播放MIDI音樂,如WINDOWS95\98的媒體播放器(Windows Media Player)就可以播放MIDI,而且通常是系統的默認播放器,這類播放器在使用中不能對MIDI音樂的參數進行調節。除了媒體播放器以外,MIDI演奏和創作都可以作為MIDI的播放器使用,這些在播放MIDI音樂時,還可以選擇不同的音源(波表)播放方式,以獲得最佳的播放效果,而且還可以改變MIDI的參數產生出新的播放效果,如改變播放速度、改變樂器音色(如把鋼琴演奏曲變成小提琴演奏)、升降調等,大部分還可以顯示MIDI音樂所對應的樂譜(五線譜或簡譜)甚至歌詞內容等信息,還可以把樂譜列印出來。
『陸』 mid 是什麼文件
mid格式是由MIDI文件繼承而來。MID文件並不是一段錄制好的聲音,而是記錄聲音的信息,然後在告訴音效卡如何再現音樂的一組指令。
這樣一個MIDI文件每存1分鍾的音樂只用大約5~10KB。今天,MID文件主要用於原始樂器作品,流行歌曲的業余表演,游戲音軌以及電子賀卡等。
(6)電腦midi文件擴展閱讀:
MIDI 作為多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被炒得沸沸揚揚,幾乎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而大家也已經把這種介面技術當作了電腦音樂的代名詞,常有「做MIDI」,「玩兒MIDI」的說法,使一些正統的「電腦音樂人」 覺得莫名其妙,啼笑皆非。
因此, 不妨將MIDI劃分為「狹義MIDI」和「廣義MIDI」兩種概念,狹義MIDI就是上面所說的音樂設備數字介面,而廣義MIDI則是大家已經約定俗成的整個電腦音樂的統稱 , 這樣即不會造成概念上的進一步混亂,也不會使得MIDI一詞失去其本質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