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腦硬碟分類
按照碟片尺寸來分:
1、5吋盤,目前已經基本見不
到了,其外形尺寸較大,目前已經被淘汰了。 2、2.5吋盤,即筆記本硬碟,市
面上的移動硬碟都是這種硬碟,其體積小巧,但轉速比台式機硬碟低,IDE/SATA硬碟轉速通常為5400轉、7200轉等,而筆記本硬碟轉速通常為4400轉,主要是為了減少發熱,所以筆記本硬碟的傳輸速率比台式機硬碟要低一些。筆記本硬碟沒有SCSI介面的。 3、3.5吋盤,目前大多PC機使用
的硬碟,包括IDE、SATA、SCSI等各種介面,是台式機的主流硬碟尺寸。
『貳』 筆記本硬碟有幾種類型
筆記本的硬碟有固態硬碟(SSD)、機械硬碟(HDD)、混合硬碟(HHD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三種類型,其中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
1、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因為台灣英語里把固體電容稱之為Solid而得名。SSD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DRAM晶元)組成。
固態硬碟在介面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碟一致。被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導航設備等諸多領域。
其晶元的工作溫度范圍很寬,商規產品(0~70°C)工規產品(-40~85°C)。雖然成本較高,但也正在逐漸普及到DIY市場。由於固態硬碟技術與傳統硬碟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存儲器廠商。
廠商只需購買NAND存儲器,再配合適當的控制晶元,就可以製造固態硬碟了。新一代的固態硬碟普遍採用SATA-2介面、SATA-3介面、SAS介面、MSATA介面、PCI-E介面、NGFF介面、CFast介面和SFF-8639介面。
2、機械硬碟
機械硬碟即是傳統普通硬碟,主要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
磁頭可沿碟片的半徑方向運動,加上碟片每分鍾幾千轉的高速旋轉,磁頭就可以定位在碟片的指定位置上進行數據的讀寫操作。信息通過離磁性表面很近的磁頭,由電磁流來改變極性方式被電磁流寫到磁碟上,信息可以通過相反的方式讀取。
3、混合硬碟
混合硬碟是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除了機械硬碟必備的碟片、馬達、磁頭等等,還內置了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這顆顆粒將用戶經常訪問的數據進行儲存,可以達到如SSD(就是固態硬碟)效果的讀取性能。
固態混合硬碟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原理和微軟Windows7和Windows8操作系統上的「ReadyBoost」功能相似,兩者都是通過增加高速快閃記憶體來進行資料預讀取(Prefetch),以減少從硬碟讀取資料的次數,從而提高性能。
不同的是;混合硬碟將快閃記憶體模塊直接整合到硬碟上,對比一下,就會發現新一代的混合硬碟不僅能提供更佳的性能,還可減少硬碟的讀寫次數,從而使硬碟耗電量降低,特別是使筆記本電腦的電池續航能力提高。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4/27/09/1587949867055986
(2)電腦硬碟分類及使用擴展閱讀
由於固態硬碟沒有普通硬碟的旋轉介質,因而抗震性極佳,同時工作溫度很寬,擴展溫度的電子硬碟可工作在-45°C~+85°C。廣泛應用於軍事、車載、工控、視頻監控、網路監控、網路終端、電力、醫療、航空等、導航設備等領域。
機械硬碟較傳統,使用功耗相比於固態硬碟較高,重量較重,發熱量較高,散熱較慢,同時價格比固態硬碟略低。而混合硬碟的筆記本是雙硬碟,其中小容量的固態硬碟,大多數為128GB或256GB容量的作系統盤,用於休眠和文件高級緩存;另一塊大容量的機械硬碟用於保存大量的數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硬碟
『叄』 電腦硬碟都有什麼類型的
一、按大類型來分,分為固態硬碟(SSD)和機械硬碟(HDD)。SDD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的,而HDD 是採用磁性碟片進行存儲;
二、按介面分:1.ATA; 2.IDE; 3.SATA ; 4.SCSI; 5.光纖通道;6.SAS介面;
三、按生產廠商分:希捷、西部數據、三星、東芝、日立
四、按大小分:
1、3.5英寸台式機硬碟,廣泛應用於各種台式計算機;
2、2.5英寸筆記本硬碟,廣泛應用於各種筆記本、桌面一體機、攜帶型播放設備等;
3、1.5英寸移動硬碟,應用於超薄筆記本、移動硬碟和攜帶型硬碟播放器;
『肆』 電腦硬碟分類
�0�2�0�2按照碟片尺寸來分: �0�2�0�2�0�2�0�21、5吋盤,目前已經基本見不 到了,其外形尺寸較大,目前已經被淘汰了。�0�2�0�2�0�2�0�22、2.5吋盤,即筆記本硬碟,市 面上的移動硬碟都是這種硬碟,其體積小巧,但轉速比台式機硬碟低,IDE/SATA硬碟轉速通常為5400轉、7200轉等,而筆記本硬碟轉速通常為4400轉,主要是為了減少發熱,所以筆記本硬碟的傳輸速率比台式機硬碟要低一些。筆記本硬碟沒有SCSI介面的。�0�2�0�2�0�2�0�23、3.5吋盤,目前大多PC機使用 的硬碟,包括IDE、SATA、SCSI等各種介面,是台式機的主流硬碟尺寸。�0�2
『伍』 電腦硬碟類型區別技巧
硬碟分為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以及混合硬碟三個類型,而絕大數的用戶都是採用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雙硬碟方案,目前混合硬碟市場需求很小,市場上裝機常見主要是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下面就讓我帶你去看看電腦硬碟類型區別技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硬體小知識: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都有什麼區別?
在我們日常攢機過程中,總有 經驗 豐富的老玩家會語重心長的建議我們,「系統裝固態,資料放機械」,這個建議的背後,實質上是表明了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下面我們就來詳細 說說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之間究竟存在哪些不同。
01 本質區別:存儲介質存在差異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本質上都是用於數據存儲的 DIY 硬體,其本質上的區別在於存儲介質。所謂存儲介質,就是指硬碟內部存儲數據的材質。
傳統的機械硬碟,是以機械磁碟為存儲介質,通過磁臂和磁頭、磁碟之間的機械構造進行數據存儲。
NAND快閃記憶體
固態硬碟則是以NAND快閃記憶體,即一種非易失性的存儲器,作為存儲介質,通過存儲器內部的電荷數即cell的通斷電進行數據的讀取和寫入,進而實現數據存儲。
02 架構區別:機械結構和半導體工藝
在內部核心組成,或者說組成架構上,二者也有著相當的區別。機械硬碟的核心其實是以次面、磁頭、磁臂等機械結構為主,通過三者之間高速的機械配合實現數據存儲,其本質依舊是機械核心。這就使得機械硬碟,有著怕碰、怕摔、不防水等一切機械產品擁有的共同弊端。
PCB板集成
至於固態硬碟,則是以半導體技術支撐,在單位面積PCB板上,集成了包括主控晶元、快閃記憶體顆粒(即存儲介質)以及緩存晶元,外加大大小小的控制晶元和核心單元等核心組件,通過通電和放電的形式,將數據存儲到快閃記憶體介質之中,實現數據的存儲。半導體工藝製程,讓固態硬碟的內部結構更加穩定,同時擁有著防磕碰、防摔、防水(部分)等突出優勢,更能適應負責的工作環境。
03 性能區別:百兆和千兆的時代差異
基於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在存儲介質、核心架構上的原理性差異,二者在實際應用中的性能差異也是相當明顯的。
機械硬碟的機械結構存在的性能瓶頸,使得現階段的機械硬碟的讀取性能大多徘徊在100MB/S-200MB/S之間,某些應用了全新技術的高端機械硬碟能夠到達300MB/S;
至於採用了NAND快閃記憶體架構的固態硬碟,則是在性能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普通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基礎性能能夠達到500MB/S以上,至於採用NVMe協議的M.2固態硬碟,最大讀取性能則能夠達到3000MB/S以上的性能,同時隨著介面的升級和協議的擴容,在更先進的PCIE4.0標准下,固態硬碟的最大讀取性能已經能夠達到5000MB/S。
性能差異
所以,回想到此前的話題,即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之間的區別,其實是基於二者之間完全不同的內部架構、存儲介質以及工作核心,而產生了巨大的性能差異;隨著技術的進步,機械結構的弊端會被進一步放大,而固態硬碟半導體結構帶來的全面優勢,遲早將老舊的機械硬碟淘汰出局,這也是二者的宿命。
認識硬碟固件
固件的定義
固件又稱Firmware,通俗的理解就是「固化在硬體中的軟體」,其擔任著一個系統最基礎最底層的工作。對硬碟固件,可以這樣來理解:假設硬碟是一台電腦主機,固件則相當於 BIOS 和 操作系統 程序,裡面裝的是用匯編語言編寫的引導命令、控制語句和執行語句,協調和控制硬碟各個內部部件之間相互作用。
雖然以「固件」為名,但還是應當被理解為軟體,並且由於目前集成電路的進步,升級固件也變得越來越簡單,固件程序與我們通常所說的程序的區別已經越來越小。
固件的位置
對於固件的保存位置來說,不同品牌的硬碟各不相同。有的硬碟是部分保存在電路板的晶元中,部分保存在負磁軌,即零磁軌前而的磁軌;而有的硬碟則將所有固件信息全部保存在負磁軌。
在硬碟的正常工作狀態下,固件區是無法訪問的。只有通過專業工具,將硬碟轉入工廠技術狀態下,才能實現對硬碟進行讀寫固件區信息、獲取固件區模塊和表格配置圖、獲取扇區分配表、進行LBA(邏輯地址)與CHS(物理地址)互換、進行低級格式化以及讀、寫硬碟的快閃記憶體晶元等操作。
固件的作用
固件就是硬體設備的靈魂,因為一些硬體設備除了固件以外沒有 其它 軟體組成,因此固件也就決定著硬體設備的功能及性能。
在硬碟中,固件負責驅動、控制、解碼、傳送、檢測等工作,如管理數據的存放位置、記錄己經損壞的缺陷扇區、避免使用過程中再次用到這些壞的缺陷扇區、記錄硬碟在工作中的溫度或出現的錯誤等。少了固件的硬碟就只是一堆機械和電子元件,不能正常運轉,更不用說在其中讀寫數據了。
固件的組成
硬碟固件分為幾個不同的工作區,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硬碟,其工作區各不相同,不同工作區的組成模塊也不盡相同,有的硬碟只有A、B兩個工作區,而有的硬碟有A、B、C 三個工作區。
硬碟的固件信息以模塊的形式表現出來,可能每個模塊記錄一個信息,也可能一個模塊記錄多個信息。這些模塊的大小並不一致,有些模塊只有幾個位元組,有些則達到幾十個位元組,它們並不是連續存放的,而是各有其固定的位置。硬碟固件的信息模塊包括管理模塊、配置和設置表、缺陷列表以及工作記錄表等,下期我們將分別對其進行介紹。
固件的升級
我們之前提到了固件雖然以固件為名,實則卻為軟體,因此固件升級也就不難理解了。使用新版本的固件可以讓磁碟的性能提升,就像我們更新軟體版本一樣。
硬碟的介面類型
硬碟按數據介面不同,大致分為ATA(IDE)和SATA以及SCSI和SAS。介面速度不是實際硬碟數據傳輸的速度,目前非基於快閃記憶體技術的硬碟數據實際傳輸速度一般不會超過300MB/s。
1.IDE硬碟介面
IDE的英文全稱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IDE介面,也稱之為ATA介面,即「電子集成驅動器」,,是用傳統的 40-pin 並口數據線連接主板與硬碟的,介面速度最大為133MB/s,因為並口線的抗干擾性太差,且排線佔用空間較大,不利電腦內部散熱,已逐漸被 SATA 所取代。
2.SATA硬碟介面
SATA,全稱Serial ATA,也就是使用串口的ATA介面,因抗干擾性強,且對數據線的長度要求比ATA低很多,支持熱插拔等功能,SATA-II的介面速度為375MB/s,而新的SATA-III標准可達到750MB/s的傳輸速度。SATA的數據線也比ATA的細得多,有利於機箱內的空氣流通,整理線材也比較方便。
3.SCSI硬碟介面
SCSI,全稱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機系統介面),經歷多代的發展,從早期的 SCSI-II,到目前的 Ultra320 SCSI 以及 Fiber-Channel (光纖通道),介面型式也多種多樣。SCSI 硬碟廣為工作站級個人電腦以及伺服器所使用,因此會使用較為先進的技術,如碟片轉速15000rpm的高轉速,且資料傳輸時CPU佔用率較低,但是單價也比相同容量的 ATA 及 SATA 硬碟更加昂貴。
4.SAS硬碟介面
SAS(Serial Attached 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術,和SATA硬碟相同,都是採取序列式技術以獲得更高的傳輸速度,可達到6Gb/s。此外也透過縮小連接線改善系統內部空間等。
此外,由於SAS硬碟可以與SATA硬碟共享同樣的背板,因此在同一個SAS存儲系統中,可以用SATA硬碟來取代部分昂貴的SAS硬碟,節省整體的存儲成本。但SATA存儲系統並不能連接SAS硬碟。
5.USB硬碟介面
常見於移動硬碟中,如圖為usb3.0的介面。
6.ZIF硬碟介面
ZIF介面硬碟是Imprimis公司推出Wren系列5.25英寸硬碟(當時Compaq PC機所使用的 硬碟)專用的「PCAT」介面,後來的3.5英寸硬碟也採用這項規格,ZIF: 零中頻;零插入力;ZIF硬碟符合並口介面規范。 PATA標准規范產生於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1989年 希捷並購了「Imprimis科技-大容量硬碟和部件」公司。 AXD ZIF介面硬碟ZIF介面機械硬碟基本上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速度更快、更穩定、性能更好的ZIF電子硬碟, 兼容IDE 傳輸介面。ZIF介面電子盤是具備高效能,高穩定度的快速記憶體儲存媒體元件, 為時下效能成本比最優異的記憶體儲存媒體解決方案。
7.CF硬碟介面
CF(Compact Flash)介面主要應用在移動等小型設備裡面,CF介面遵循ATA標准製造,不過它的介面是50針而不是68針,分成兩排,每排25個針腳。
8.CE硬碟介面
CE介面是東芝公司出的1.8寸硬碟介面,與CF介面類似。
9.光纖硬碟介面
FC(Fibre Channel,光纖通道介面),擁有此介面的硬碟在使用光纖聯接時具有熱插拔性、高速帶寬(4Gb/s或10Gb/s)、遠程連接等特點;內部傳輸速率也比普通硬碟更高。限制於其高昂的售價, 通常用於高端伺服器領域。
電腦硬碟類型區別技巧相關 文章 :
★ 組裝電腦選擇硬碟技巧?怎麼挑選硬碟才好?
★ 我們應該怎麼區分硬碟和內存?
★ 電腦硬碟普遍知識大全
★ 電腦硬碟知識大全
★ 筆記本硬碟型號都一樣嗎
★ 電腦硬碟的基礎知識大全
★ 電腦硬碟常用的基礎知識大全
★ 計算機硬體基本知識你知多少?
★ 硬碟基礎知識大全
★ 機械硬碟的差別是什麼
『陸』 台式機硬碟分類有哪幾種
1.SATA介面。SATA介面是現在使用人數最多的介面,SATA介面具有很強的糾錯能力,介面簡單,所以使用人數偏多
以上就是硬碟介面的類型啦
『柒』 電腦硬碟哪個好
問題一:什麼樣的電腦硬碟好? 硬碟看你個人用途,硬碟按照種類分有三種:一直就是普通SATA介面的硬碟,一種是伺服器的SAS硬碟,一種就是才出來的固態硬碟。
1:普通SATA介面的硬碟:也就是大眾用的硬碟,不管西數還是希捷,其實都差不多,個人用感覺不出來。他的讀取速度,都是100M/S左右。都是磁碟的模式,轉數都是7200轉。。還有一種是猛禽,有10000轉的,不過當然更貴。一般人用不上的。
2:SAS硬碟。伺服器硬碟,轉數15000轉,單盤讀取速度在180M/S左右。當然需要特殊的SAS晶元才能識別,價格很貴。
3:固態硬碟,讀取速度很快,但是容量小。才用快閃記憶體顆粒,沒有轉數,不容易壞。但是壽命沒有一般的硬碟那麼長。最大不過3年就會越來越慢。而且容量太小,且非常貴,
所以個人用的話就普通硬碟,希捷和西數都差不多,電子產品的東西,好壞也只是心裡感覺。運氣差再好的東西都要壞。雖然有些盤做得好,但是相對來說也貴。所以個人建議,自己用的話,就普通的就好了。。
成都網爍信息科技--專業伺服器DIY供應商 為您解答,希望能幫到你
問題二:電腦硬碟什麼品牌比較好 個人經驗・所以寫的比較繁雜・不想看的直接l拉到最後看結論吧 ^_^ ! 經過那麼多年硬體發展和市場洗禮後・其實現在可以選的品牌硬碟也就那幾個牌子了・ 【・・希捷 西數 日立 邁拓・・】 推薦首選 還是希捷和西數・ 日立在硬碟界正式大量出貨也是近兩年的事・產品雖然不錯但相較希捷西數兩大王者略落下風--贊不推薦・・・・邁拓 硬碟在2001年以及之後的幾年銷量口碑・甚至它在整個硬碟界來說都達到了巔峰・可後來由於各種原因現在漸漸沒落了・昔日的王者需要時間來癒合它的傷口--暫不推薦・ 其實對於非專業和不太了解硬碟的賣家來說・自用的硬碟確定好品牌和你的預算價格後・只要在同容量的硬碟中選擇價格偏便宜的即可!不必追求新技術・硬碟的技術瓶頸這10年來一直沒有飛躍性的突破!所謂的新技術帶來的那小的可憐的性能提升和他的價格提升不太成正比・ 希捷・西數隨便選一個・然後確定好你主板支持的硬碟介面(SATA和IDE)・去電腦硬體資訊網站或者乾脆去京東新蛋等網上賣場里比對同容量的價格・挑選相對比較便宜的即可・
問題三:電腦硬碟什麼牌子好(請詳細說明一下) 對電腦熟悉的朋友來說,三星Samsung紐曼New *** y聯想lenovo憶捷Eaget邁拓Maxtor 明基Benq 這些好牌子相信不要我細說大家都知道的,因為它們的市場佔有率的確是很高,而且聲譽也很好,建議樓主自己可以上MAIGOO十大品牌網上做具體的了解,上面有更詳細的介紹
問題四:電腦硬碟有幾種硬碟什麼樣的好 大類有兩種,一種是機械硬碟,一種是固態硬碟,機械硬碟性價比高速度一般,固態硬碟速度非常快,但是價格比機械盤貴!(固態盤只有sata介面,masta介面,m.2介面,,類似U盤,沒有可活動部件)
按大小分:
1.8寸(超小型)
2.5寸(筆記本專用)
3.5寸(台式機專用)
按介面:
sata(現在最常用的介面)
IDE(上一代介面,老機器還在用)
SAS(伺服器硬碟介面,伺服器專用)
按轉速分:
5400轉/秒(筆記本用的比較多)
7200轉/秒(台式機用的比較多)
10000轉以上/秒(SAS硬碟,伺服器用)
按理來說速度越快越好
問題五:電腦機械硬碟好還是固態哪個好嗎 不能簡單說誰好誰壞。
機械硬碟的優勢是容量大,技術成熟,單位價格十分低廉,並且在數據受損的時候容易修復,缺點則是寫入和讀取速度慢,也就是來程序和開機速度比較慢,而且不抗震動。
固態硬碟的優勢是寫入和讀取速度快,硬碟不再成為電腦運行的瓶頸,開機速度不到十秒,游戲讀條比機械硬碟快上幾十倍,另外,抗震動,遇到沖撞不易損壞。然而,固態硬碟目前價格昂貴,128g的固態,價格可以買到.1t的機械硬碟,而且固態硬碟在使用兩年到三年後會出現掉速的問題,使用壽命短,另外,固態硬碟在數據損壞後幾乎是無法回復的。
綜上,下載和存儲用機械,玩游戲用固態,雙盤是你最好的選擇
問題六:筆記本電腦什麼樣的硬碟比較好 現在大多數筆記本用的硬碟都是2.5英寸的移動硬碟,推薦西部數據、希捷、三星等品牌,日立似乎普通了些。如做擴展或升級的話,主流配置在500G以上吧。 參考網頁:proct.pconline/mobiledisk/sh/ 也有一些高端的筆記本已經開始使用固態硬碟了,推薦金士頓、Intel、威剛等知名品牌。這類硬碟發熱量極小,速度很快,就是容量價格比較低,容量一般不超過256GB。根據預算好好掂量吧。 參考網頁:proct.pconline/dianziyingpan/sh/
問題七:電腦硬碟哪個品牌比較好? 希捷Seagate(1979年美國,全球領導品牌,十佳硬碟品牌)日立Hitachi(1910年日本,世界品牌,十佳硬碟品牌)西部數據WD(1970年美國,世界品牌,十佳硬碟品牌)三星Samsung(中國馳名商標,1938年韓國,十佳硬碟品牌)邁拓Maxtor(十大硬碟品牌,1982年美國,希捷旗下品牌,十佳硬碟品牌)IBM硬碟(1911年美國,一線品牌/牌子,十佳硬碟品牌)富士通Fujitsu(1875年日本,IT行業領袖,十佳硬碟品牌)易拓Excelstor(中國第一硬碟品牌,2001年深圳,十佳硬碟品牌)東芝Toshiba(1939年日本,世界品牌,十佳硬碟品牌)昆騰Quantum(Quantum是存儲領域的全球領先公司,十佳硬碟品牌)
問題八:哪個牌子的台式機硬碟性能更好? 1希捷不錯,就是電路板不小心容易燒到,輕易不會有問題。
2日立也不錯,跟希捷差不多,兩個都是穩定綜合性比較好的,一般日立硬碟壞了也好維修,即使磁頭損壞,也最容易找到配備的替換品,恢復數據。
3邁托輕易不出什麼問題,出了也是一些小問題,個別固件問題,通常很容易解決,當然要是出了,他就會出大問題,就是必須開盤維修的。
4西數,其實很不錯的,主要就是散熱不好,電路板經常會遇到接觸不良,短路,溫度過高影響硬碟讀取得問題。
5三星,三星硬碟的文件拷貝速度不錯,但是不推薦,經常有事沒事就出問題,反正質量最惡心的就是他們家的了。連倒2手硬碟的都最討厭三星。
經驗告訴你了,你自己選擇一款喜歡的吧。
問題九:電腦外接硬碟哪個好 移動硬碟的分類:
1 組裝移動硬碟
實際上就是類似兼容機,自己購買硬碟盒和硬碟,再進行組裝起來,價格相對於品牌移
動硬碟而言實惠得多。
2 品牌移動硬碟
品牌生產廠商生產的,有自己的牌子,例如百事靈、元古。
我們這里討論組裝移動硬碟
組裝移動硬碟又可分為:1 台式機移動硬碟 2筆記本移動硬碟
台式機就是3.5寸的,筆記本移動硬碟就是2.5英寸的,或者更小,1.8英寸的。
這里專門討論筆記本移動硬碟
1 筆記本硬碟,目前世界上主要由日立、東芝、三星、富士通、希捷製造。
市面上的硬碟基本上由日立把持,市場份額比較高。
目前日立的主要是80GN 系列和5K80 系列以及7K60 系列,東芝和富士通的我們經手的非常
少,他們的特點是聲音小,但是性能上略差一些。HP的筆記本就很喜歡用東芝的硬碟。
以前IBM在一些系列當中例如T40系列用富士通的硬碟。
日立80GN系列的特點是聲音小,性能不錯,非常適合做移動硬碟,它的是4200轉,2M緩存
,在一些高端一點的則是8M,編號是IC25N0XXATMR04-0,其中XX表示容量。
日立5K80系列的特點是性能強勁,但是雜訊稍微大一些,它的是5400轉,8M緩存,編號是
HTS5480XXM9AT00。
日立7K60系列的特點是性能超猛,但是那種震動、雜訊,在安靜的環境下,顯得很突出,
有個經常問得問題:用移動硬碟用5K80好嗎,因為它轉速高,緩存大。
答案:整套移動硬碟的性能並不只決定於硬碟本身,它決定於移動硬碟,移動硬碟盒,
硬碟盒介面(USB2.0/1394),主機系統的配置
從大量實踐來看,5K80和80GN用在移動硬碟上,性能差別很小,但是缺點突出了,
主要是:1 5K80發熱量大 2 5K80系列對於環境要求高,導致返修率偏高,
所以移動硬碟首選80GN系列,簡直就是絕配。
選好了硬碟,就要選擇硬碟盒了,
硬碟盒的種類很多,這個門檻不高,做這個的很多,
硬碟盒的區別在於:
1 晶元組,這個靈魂,USB2.0晶元組主要是:IN-SYSTEM ISD300A1,這個是USB領域的王者
,高檔的移動硬碟盒都用它,朗科的U盤的USB2.0晶元大部分採用就是它,
ALI M5621等系列,這個屬於中檔產品,GL811/GL811E這個屬於低檔產品,GL811E兼容性相
當好,而且性能也不弱,所以市場上基本上就是GL811E的天下了。SC8813系列,這個最底
端,採用的是SC8813晶元,假的IBM盒子就是採用這個晶元的,性能穩定性很差。
2 PCB板,主要分大板和小板,大PCB板的好處就是容易布線,線間干擾少,同時能夠更好
對於移動硬碟固定,小板這些問題突出一些,所以從實踐上看,大PCB板不容易出問題,而
小PCB板如果生產廠商的設計水平、用料上不去,穩定性就大打折扣了。
3 外殼,現在外殼種類比較多,不過材質方面一般是塑料、鎂鋁合金、強鋁,工藝上講多
半是拉絲、二次氧化等。一般比較好的硬碟盒多採用鎂鋁合金、強鋁,工藝上對於拉絲、
二次氧化很考究。形狀上面設計多半是美學的事情,元古的硬碟盒以及百事靈的硬碟盒做
得非常漂亮。
4 介面,硬碟盒出來的介面也有考究,有的是用MINI USB口,有的是標准USB口。
5 供電方式,有的採用的是匯流排供電,實際上就是兩根USB口供電或者一USB口供電,一PS
/2供電,說道這里,不得不說的是,很多朋友說,為什麼我的移動硬碟插在USB口裡,但是
認不出來,或者認出來但是嘎嘎做響就是供電不足導致的。根據IEEE規定,USB供電電流標......>>
『捌』 電腦硬碟型號有哪些
答:結構上硬碟又分為分為HDD(溫徹斯特硬碟)和SSD(固態存儲顆粒硬碟)
還有根據『西部數據』旗下所有硬碟特點分類:綠盤,藍盤、黑盤和紅盤
1、黑盤:高性能,大緩存,速度快。代號:LS WD Caviar Black。主要適用於企業,吞吐量大的伺服器,高性能計算應用,諸如多媒體視頻和相片編輯,高性能游戲機。
2、綠盤:SATA 硬碟,發熱量更低、更安靜、更環保。節能盤,適合大容量存儲;採用IntelliPower技術,轉速為5400轉。優勢是安靜、價格低;缺點是性能差,延遲高,壽命短。
3、藍盤:普通硬碟,適合家用。優點是性能較強,價格較低,性價比高;缺點是聲音比綠盤略響,性能比黑盤略差。
4、紅盤:西數新推出的針對NAS市場的硬碟,面向的是擁有1 至5個硬碟位的家庭或小型企業NAS用戶。性能特性與綠盤比較接近,功耗較低、噪音較小、能夠適應長時間的連續工作,擁有特色技術NASware,這技術讓其兼容性更加出色,無論是針對NAS或是RAID都能夠擁有突出的兼容性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