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態硬碟,我128G分了兩個區,C和D,C盤做系統,游戲放在D盤里的話讀圖會快嗎還是一定要放在C
會快,因為雖然是分了不同的區但是還是在同一塊硬碟,仍然能夠充分發揮ssd的優勢。還有,C盤是系統盤,如果放在C盤里太多東西造成擁擠的話反而會變慢變卡。
硬碟是從外圈到內圈依次劃分磁軌的,在相同轉速下,外圈線速度高,讀寫也就快。
硬碟的碟片上,磁軌的排列是由外向內的同心圓,最外側的是第一個磁軌,靠近軸心是最後一個磁軌。碟片旋轉時外側的線速度大於內側的線速度,因此第一磁軌的讀寫速度遠高於最後一個磁軌。
由於創建分區時總是從第一個磁軌開始,所以第一個分區(盤符不一定就是C)的平均讀寫速度也高於第二個分區。如果硬碟上有多個分區,那最後一個分區平均讀寫速度最慢,因此安裝系統時要安裝到最前面的分區。
當然速度還與數據碎片多少等有關。
讀取速度這種東西內外道的差距,日常使用中根本感覺不出來,除非用一些工具才能看到細微的差距。所以,沒必要去刻意的追求這個,如果真的想加快讀取隨度,可以選擇轉速高的和緩存大的硬碟,其次,定期的清理硬碟上的垃圾文件也是個辦法。
如果現在用的是機械硬碟,那麼換成SSD後速度會有很大提升。
SSD(Solid State Disk)泛指使用NAND Flash組成的固態硬碟,其特別之處在於沒有機械結構,利用傳統的NAND Flash特性,以區塊寫入和抹除的方式作讀寫的功能,因此在讀寫的效率上,非常依賴讀寫技術上的設計,與目前的傳統硬碟相較,具有低耗電、耐震、穩定性高、耐低溫等優點。
固態存儲技術(簡稱為SSD),一般可以分為二種,一種是基於快閃記憶體的SSD,採用FLASH MEMORY 作為存儲介質,這也是通常比較常見的SSD,象經常使用的U盤,數碼相機等一些電子存儲器及另外一些ATA、SCSI、FC介面的Flash Disk,統稱為快閃記憶體檔;SSD的另一種是DDRRAM Base SSD,採用DDRRAM作為存儲介質、仿效傳統磁碟驅動器的設計、可被各種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接主機/伺服器或存儲網路的存儲設備,可分為SSD驅動器和SSD盤陣列二大塊,是一種真正高性能的存儲,而且它的使用壽命非常長,幾乎包含所有快閃記憶體檔所擁有的優點或它所欠缺的部分,美中不足的它卻需要電源保護數據安全。
而DDRRAM Base SSD相對普通HDD硬碟的最顯著優勢就是速度,例如一個每分鍾15000轉的硬碟轉一圈需要200毫秒的時間,而在SSD上由於是數據是存放在半導體內存上,能夠在低於一毫秒的時間內對任意位置的存儲單元完成I/O(輸入/輸出)操作,因此在對許多應用程序來說最為關鍵的I/O性能指標——IOPs(即每秒多少次IO動作)上,SSD可以達到硬碟的50~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