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U盤讀寫速度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首先,網路搜索U盤的測試工具,這里選擇最常用到的crystaldiskmark,選擇其中一個連接並下載,如下圖所示。
Ⅱ 簡單測試U盤性能
大家都知道U盤的容量在不斷變大,從原來的區區128MB變成現在的16G、32G,在容量升級的同時U盤的傳輸速度也在不斷變快。但是,為啥部分新電腦用U盤傳輸會顯得很慢?瓶頸在於電腦配置上問題,還是因為usb本身狀況?想要知道自己U盤性能類別的童鞋們可以網路下載U盤檢測器做簡單測試鑒別。
眾所周知,當前的usb傳輸速度被區分為三種模式:
第一種:Low-speed,傳輸速率10Kbps~100Kbps(最大1.5Mbps),用於鍵盤滑鼠和游戲外設。
第二種:Full-speed,傳輸速率500Kbps~10Mbps(最大12Mbps),用於寬頻、音頻和耳麥。
第三種:High-speed,傳輸速率25Mbps~400Mbps(最大480Mbps),用於視頻、存儲、照片和寬頻。
我們目前常用的u盤有四種:
usb 1.0
usb 1.1
usb 2.0
usb 3.0
usb 2.0以下的u盤在今時今日主流電腦配置傳輸速度都得到全面發揮,除了最新usb 3.0或以後更高傳輸規格u盤必須配合支持該傳輸率的主板。
還有一點值得強調,u盤1.1大多被說成usb 2.0,是不是和真正的usb 2.0命名混濁了?這是不對的',1.1版本的u盤是usb 2.0 full speed(全速),而2.0的u盤則是usb 2.0 high speed(高速),有不少朋友因為沒去留意這些u盤命名定義區別錯手買了1.1的u盤,用著期間一直抱怨傳輸速度慢得要命,還以為和他們電腦配置出現硬體兼容問題。所以大家往後要加倍留意這點。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u盤傳輸速度慢?第一步咱們先用u盤檢測器查看。
對於512mb以下容量的u盤,坦白說無論是full speed或high speed的傳輸率你都不會有啥感覺,但是碰上2gb以上容量u盤,你就頭大了,那兩者傳輸速度區分絕對會讓你出現兩種極端情緒!
除了u盤本身,即使你用的是當前最新u盤模式usb 3.0,如果得不到主板支持,你最多也只能擁有相當1.1或2.0傳輸速度,這點必須留意。此外,使用u盤2.0+支持usb 2.0主板卻得不到同等傳輸速度的朋友們,問題在於你的主板bios的usb默認設置限制了該2.0速度功能,咱們可以手動打開。看以下圖片設置。
這里順便一提,部分朋友遇到u盤或移動盤插前置usb介面出現無法啟動或無法識別問題,反倒插在機箱後置usb介面卻表示無壓力。在肯定usb連接主板插線位置正確下,最大原因是該前置usb介面供電不足,導致相關u盤或移動盤無法使用。如果部分u盤可以使用部分不能,則是就是你的那些u盤要求供電較高導致。
關於U盤傳輸速度的分類及查看方法就說到這里,總的來說當前U盤的傳輸速度仍然不是非常快,我們只能等待科技的繼續進步,相信今後的U盤容量將會更為強大,傳輸速度也會更上一層樓。
Ⅲ 讀取超200MB/s性能提升十倍,還支持C口!aigo對比閃迪U盤測評
還記得幾年前,買過好幾個進口品牌的U盤,用過什麼金士頓,閃迪,那時候U盤主要的功能除了導數據,我更喜歡用它倒騰著給電腦裝系統。後來智能手機開始興起,早些年,我用的是蘋果手機,就想著買個支持蘋果介面和USB介面兩用的U盤,買了個某進口品牌的雙口U盤,用了好幾年,發現介面鬆了,拆開一看,裡面竟然是一張TF卡,這事搞得我有點崩潰,不知道是喜還是憂,要知道這可是國外品牌的U盤,竟然用TF卡改U盤,好在U盤壞了,TF卡還能用,但是,U盤的功能早已不是單純的在不同電腦間導數據這么單一的功能了。我更喜歡用它給電腦和手機互相傳輸數據。
不過現在,已經把手機從蘋果換成了華為的,之前一直用閃迪的U盤,質量非常好,很可惜沒有Type-C介面,每次想要給它連到手機上的時候,都得找個USB口轉Type-C口的轉換器,不太方便,後來買了個二合一介面的U盤,終於又能給手機和電腦互相傳輸數據了。但是U盤的體積有點大,插到手機上還是不太方便,想著找一款體積小巧,插手機上也看不出來的U盤。
所以有了上次的教訓,還是決定買個國產的U盤,發現aigo推出了一款特別小巧的手機電腦兩用雙頭介面type-c優盤,比我手裡的老閃迪U盤小了一半多。這款aigo U358的內存是128GB,相當小巧,買它的目的就是圖它容量夠大,機身夠小巧,插手機或者平板上也不會顯得突兀。日常使用的時候,可以很方便地把我電腦上的高清視頻拷貝進去,然後插手機上直接看。因為手機本身內存不大,我又喜歡看高清電影,如果專門用手機下載視頻很占內存,電腦就不一樣了,好幾塊大硬碟,存了不少高清電影。直接把aigo U358優盤插到電腦,插手機或者平板上看,非常方便。
其實我認為市面上所有U盤就應該做成這樣。支持Type-C和USB 3.1雙U口設計,外觀小巧,重量僅7.5g,非常輕便,可以很方便的插在手機或者平板上,一點都不突兀,甚至拿著手機都會忽略它的存在,作為一款國產U盤,再看看手裡這個老閃迪U盤,雖然用了很多年了,但是16GB內存現在看來確實太小了,只適合做個系統盤,裝裝系統了。而aigo U358優盤的內存達到了128GB,除了做系統盤,把U盤格式成NTFS格式,還能存4K、3D視頻,插手機、平板、電視、投影上,就能看,非常方便。
aigo U358還支持防水,專門測試了下,把U盤全部浸泡到水裡,取出來以後,等U盤乾燥以後,插電腦上,還可以正常讀取。
特意測了下速度,因為aigo U358支持Type-C和USB 3.1協議,內部採用高性能的Flash存儲晶元,把U盤插到電腦上的USB3.1介面,用專門的測速軟體來測速,順便對比下老閃迪U盤的速度。
可以看到,aigo U358的讀取速度為208.1MB/s,寫入為166.6MB/s的寫入,而閃迪U盤的速度為121.4MB/s的讀取和最高僅14MB/s的寫入。從這組數據就能看出,aigo的U盤整體的讀寫速度提升非常明顯,尤其是寫入速度,提升了數十倍,寫入速度的提升,最明顯的差距就是,同樣拷貝一個大文件,更快的寫入速度,讓拷貝到U盤的速度提升十幾倍。
實測拷貝一個大的文件,瞬時寫入速度達到了159MB/s,這樣的速度表現,著實令人驚艷。改變了我對傳統U盤速度奇慢的糟糕印象。
最後簡單總結下這款aigo U盤吧,U盤整體外觀設計採用的是金屬材質,抗震抗摔還防水,保證了U盤在發生進水,意外摔落後,數據的安全。而且我特別喜歡aigo U358可以把機身做的這么小,並且支持USB3.1和Type-C介面,如果電腦支持USB3.1介面,讀寫速度都能飆升到接近200MB/s的速度,這讓U盤告別了卡慢的老認知了,128GB的大容量,完全可以給手機或者平板擴容用,我主要的用途也是給它拷貝4K高清視頻,平時插平板或者手機上看高清電影,周末可以插大屏電視或者投影上觀影,很方便很實用。
所以,老舊的U盤其實是時候該淘汰了,想想當時買這個閃迪U盤,16GB都是大內存了,現在128GB也都成主流了,又能插手機又能插電腦,感慨 科技 進步的同時,也改變了我對傳統U盤的固有認知,智能時代,萬物互聯,各類數碼設備互傳數據,其實一個小小的U盤就可以做到!
Ⅳ 閃迪CZ43酷豆USB3.0 U盤怎麼樣測評
將閃迪CZ43酷豆USB3.0優盤插入電腦的USB3.0介面,我們可以看到產品自帶閃迪專屬加密軟體。只需要通過簡單的操作,便可輕松加密快閃記憶體檔 中的文件,並可備份至 「雲端」,這樣,閃迪USB系列產品將成為專屬您的「保險箱」,通過128位AES加密,能夠有效防止未授權查看個人文件,即使與 他人共享閃迪USB快閃記憶體檔,也不用擔心私人文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