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機械硬碟好還是固態硬碟好
固態硬碟好。
1、以數據讀寫速度方面來說:一款擁有相同配置的電腦,裝上固態硬碟讀寫速度可以達到500M/S左右,但裝了機械硬碟則是在150MB/S左右。其中差了將近三倍的距離,使得電腦反應速度的分別就更大了。
2、以數據安全和抗震方面來說:由於機械硬碟是通過磁頭讀取碟片來完成數據讀寫的,這樣是很容易在高速旋轉過程中碟片和磁頭碰撞而出現數據受損情況,特別是在搬運過程中更會出現碟片受損造成破壞和數據遺失,所以大家在接觸時是需要萬分小心的。
3、以重量和體積方面來說:固態硬碟較機械硬碟來說,除了價格有變化,體積重量方面也都會遠遠超越老技術的產品。
4、以噪音和散熱方面來說:由於固態硬碟是由快閃記憶體顆粒製作成的,是沒有配置機械部件及快閃記憶體晶元,也沒有磁碟和磁頭機械馬達、風扇等,使得它能夠保證絕對的靜音,發熱量也很小,散熱也特別快的。
5、以功耗方面來說:固態硬碟因為部件方面的減少,所以相對來說會更節能,一般情況下不會超過3W,但機械硬碟則會是5-10W,相比之下大了兩三倍左右,所以固態硬碟更節能一些哦。
㈡ 電腦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哪個好
從運行速度和效果來說,肯定是固態硬碟好。固態中相對速度最慢的SATA介面的硬碟,讀取和寫入的速度都是機械硬碟的很多倍,經常有老機器加裝固態硬碟後,運行速度明顯加快,感覺重生了一般。
但是從性價比和耐用性的角度來說,機械硬碟更有優勢。目前4T或6T的機械硬碟都有在售,甚至可以找到10T的機械硬碟,對於數據存儲來說,這個量足夠大,關鍵是價格可能和1T左右的固態相當,性價比非常高。並且機械硬碟的讀寫次數也更多,存儲數據材料相對更安全可靠。
目前是這樣的狀態,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固態可能會更有進步,到時候未必還是這樣。
㈢ 固態硬碟好還是機械硬碟好
固態硬碟更適合做系統盤。固態硬碟在使用的時候沒有噪音,內部也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使用的是快閃記憶體顆粒,這樣因為碰撞、震動而產生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非常小。
並且固態硬碟的讀取速度可以達到3500MB/S,功耗和發熱都要比機械硬碟低。那麼缺點就是一旦數據丟失,恢復起來的難度是要大於機械硬碟的,而且價格比機械硬碟稍貴。
固態硬碟在介面的規范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碟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基本與普通硬碟一致(新興的U.2,M.2等形式的固態硬碟尺寸和外形與SATA機械硬碟完全不同)。
由於固態硬碟的技術與傳統硬碟的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存儲器廠商。廠商只需購買NAND顆粒,再配適當的控制晶元,編寫主控制器代碼,就製造了固態硬碟。
㈣ 固態硬碟還是機械硬碟好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各有優劣,但更推介固態的。
1、讀寫速度
因為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兩者的結構完全不同,並且在讀寫速度上有質的飛躍。一般來說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在60 ~ 170MB/s之間,而固態硬碟的速度最高可達540MB/s左右。所以,在文件傳輸讀寫、系統運行等方面。固態硬碟效率遠大於機械硬碟。
2、運行噪音
用過台式機和筆記本的朋友應該有明顯的感覺。因為現在筆記本一般採用的都是固態硬碟,所以可以明顯感受到電腦運行時的安靜。尤其是一些使用比較久的機械硬碟,偶爾能聽到硬碟針頭與磁碟之間嗤嗤的摩擦聲。
3、功耗及發熱量
機械硬碟的功耗及發熱量遠大於固態硬碟,因為固態硬碟採取的一般都是MLC顆粒,所以功耗低,並且具備極低功耗待機功能。而機械硬碟需要磁頭讀取數據,就需要磁碟轉動起來,最高7200RPM轉速,自然會產生大量熱。電腦運動一段時間後,用手也可以明顯感受到。
4、抗震能力
因為固態硬碟採取的顆粒存儲,焊接在主板上,只要不是暴力破壞,摔壞的可能性比較小。而機械盤內部有高速磁頭,運行時需要磁碟高速轉動,就必須留有一定的空隙,所以一旦跌落,很容易使磁頭震盪,造成磁頭損壞或磁碟刮花,導致硬碟損壞。
5、數據恢復
機械硬碟在刪除文件的時候只是刪除了文件索引,具體的文件還存在磁碟上,所以通過一些數據恢復軟體還能找回大部分數據。而固態硬碟是先清除原有的數據才能將新數據寫入硬碟,無論是刪除文件還是格式化,TRIM指令都會清空數據及索引,這樣的優點就是能使固態硬碟相當於全新狀態,性能不可能下降,所以,固態硬碟文件一旦刪除,找回的可能性幾乎為0。
6、使用壽命
固態硬碟的壽命是按讀寫次數算的,一般在10萬次左右。而機械硬碟的壽命則是按小時計算的,一般在3-5萬小時左右。兩者很難比較,但如果是長期存放數據,那麼機械硬碟則優於固態硬碟。
㈤ 固態硬碟好還是機械硬碟好
作為一個每天都需要與電腦打交道的電腦使用者和愛好者,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整體而言,固態硬碟作為硬碟發展歷史中的一個全新產物和發展趨勢,其整體性能的確是優於機械硬碟的。但是,在實際使用當中,由於用戶的使用需求和場景不同,我們並不能簡單地說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哪個更好,而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定和選擇的。
也就是說,沒有更好,只有更合適。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下面我將從兩種硬碟的數據的讀寫速度、運行功耗、噪音、抗震防摔、使用壽命、便攜性、數據恢復和價格這八個方面來詳細講解。
一、數據讀寫速度。
在計算機中,硬碟數據的讀寫分為隨機讀寫和順序讀寫,其中,隨機讀寫快會提升電腦的運行速度,而順序讀寫快則會提升傳輸文件時的速度。
而固態硬碟的隨機讀寫和順序讀寫速度都比機械硬碟快,因此在讀寫速度上,固態硬碟是要比機械硬碟強很多的。一般來說機械硬碟傳輸速度約為120MB/S,固態硬碟根據協議不同,傳輸速度速度約為500MB/S、1800MB/S、3500MB/S。
正因為硬碟的速度對電腦的使用體驗影響很大,因此現在很多玩家都會標配固態硬碟,即使預算有限,也會使用一個小容量的固態硬碟專門作為系統盤。
二、運行功耗。
在運行功耗方面,由於二者的內部構造不同,所以功耗相差很大。
機械硬碟內部有電機轉動,而固態硬碟則沒有,所以機械硬碟一般使用5V或12V供電,但固態硬碟一般使用3.3V供電,所以,固態硬碟的運行功耗要比機械硬碟小很多。
三、使用過程中的噪音。
同樣由於兩者的構造和工作原理不同,機械硬碟在使用過程中是有一定的噪音的。
而且,機械硬碟在使用過程中,由於用戶的安裝不當、使用時長和讀寫需求不同,以及各品牌的品控不同,有的機械硬碟甚至會出現令人反感的噪音,而在固態硬碟上則不會存在噪音。
四、抗震防摔方面。
在機械硬碟內部,主要由磁碟碟片、磁頭、主軸與傳動軸等組成,數據就存放在磁碟碟片中,通過磁頭對碟片進行數據讀寫,所以機械硬碟在讀取或寫入數據時,非常害怕震動。
而固態硬碟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製作而成,所以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而且在發生碰撞和震盪時能夠將數據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較傳統硬碟,固態硬碟佔有絕對優勢。
另外,因為機械硬碟的超高轉速,如果內部有灰塵,則會造成磁頭或碟片損壞,而固態硬碟則對此要求不是太高。
因此,固態硬碟更適合做移動硬碟,而機械硬碟則不太適合。
五、使用壽命。
在使用壽命方面,機械硬碟是要強於固態硬碟的,但這也需要保證二者都在正常使用環境下。
機械硬碟的寫入壽命取決於本身內部部件的磨損,理論上是可以無限使用的,而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則受限於快閃記憶體顆粒,理論上是有限的。
根據固態硬碟的不同快閃記憶體顆粒,其使用壽命也不相同,SLC的顆粒有10萬次的全盤寫入壽命,成本較低的MLC,全盤寫入壽命僅有1萬次,而廉價的TLC快閃記憶體則更是只有可憐的500-1000次全盤寫入壽命。
六、便攜性。
在便攜性方面,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機械硬碟的體積較大,而固態硬碟體積較小,通常被看作是一個大號的U盤。
七、數據恢復方面。
我們常說,硬碟有價,數據無價。
機械硬碟是利用磁儲存數據,即使消磁了,還會有殘留,通過特殊的方法有概率能恢復數據,但是固態硬碟中的數據,一旦損壞,數據很卻難恢復。
八、價格。
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價格也是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而在相同容量的前提下,固態硬碟通常是比機械硬碟要貴很多的。
我們拿西部數據生產的1TB容量的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來對比,其固態硬碟的價格要比機械硬碟貴大概一倍左右,所以,如果預算有限,建議首選機械硬碟。
如果是做系統盤,建議選擇固態硬碟。
如果用於長時間且大容量存儲數據,建議選擇機械硬碟。
如果是用於移動存儲設備,建議選擇固態硬碟。
如果是存儲重要數據且讀寫頻繁,建議選擇機械硬碟。
如果自身預算不足,建議選擇機械硬碟。
如果是DIY電腦且追求電腦速度,建議選擇固態硬碟+機械硬碟的組合,固態用於裝系統,機械硬碟用於存儲非系統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