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給 台式機 換個內存大點的硬碟,但不會拆卸,怎麼辦呢?下面由我給你做出詳細的台式機硬碟拆 方法 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台式機硬碟拆卸方法一:
在硬碟的側面有兩個固定螺絲,拆下來。
把硬碟的電源線輕輕拔下,另外一個較窄的是數據線,上面有一個鋼制的彈片,用手向下壓下彈片,向外拔出,即可。
台式機硬碟拆卸方法二:
機箱裡面,用螺絲刀把幾個固定硬碟的螺絲卸下,還有兩個接線的.一個是和電源連接,粗線.這個是給硬碟供電的,一個是和主板連接,這個是傳輸數據的.拔掉就可以了
位置大概是在開箱後 電源那個地方. 不認識的話網上可以查查硬碟的樣子.
台式機硬碟拆卸方法三:
硬碟拆卸,步驟一:首先准備工作,螺絲刀一把,雙手者觸摸金屬物品(如暖氣片)放靜電也可水洗放靜電注意擦乾手,確定電腦主機關機斷電。
步驟二:用螺絲刀將位於機箱後部的兩側面板螺絲拆下。大部分機箱側面板是後開式,用一隻手固定住機箱(摁住上面),另一隻手放在機箱側面板向後推,卸下機箱兩面側面板。
這時可以看到機箱裡面的硬碟了,硬碟接線有數據線和電源線,有的有卡子,拇指和食指捏住拔出就可以了。將硬碟兩側的螺絲卸下就可以拿出硬碟了。
ps:打開機箱後,有的機箱是前開的,可以將前擋板打開,從機箱內部向外推出就行了。也有的是有塑料硬碟盒直接輕按硬碟盒兩邊卡扣可以取出硬碟。
相關閱讀:
硬碟物理結構
磁頭
磁頭是硬碟中最昂貴的部件,也是硬碟技術中最重要和最關鍵的一環。傳統的磁頭是讀寫合一的電磁感應式磁頭,但是,硬碟的讀、寫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操作,為此,這種二合一磁頭在設計時必須要同時兼顧到讀/寫兩種特性,從而造成了硬碟設計上的局限。而MR磁頭(Magneto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頭,採用的是分離式的磁頭結構:寫入磁頭仍採用傳統的磁感應磁頭(MR磁頭不能進行寫操作),讀取磁頭則採用新型的MR磁頭,即所謂的感應寫、磁阻讀。這樣,在設計時就可以針對兩者的不同特性分別進行優化,以得到最好的讀/寫性能。另外,MR磁頭是通過阻值變化而不是電流變化去感應信號幅度,因而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讀取數據的准確性也相應提高。而且由於讀取的信號幅度與磁軌寬度無關,故磁軌可以做得很窄,從而提高了碟片密度,達到每平方英寸200MB,而使用傳統的磁頭只能達到每平方英寸20MB,這也是MR磁頭被廣泛應用的最主要原因。MR磁頭已得到廣泛應用,而採用多層結構和磁阻效應更好的材料製作的GMR磁頭(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漸開始普及。
磁軌
當磁碟旋轉時,磁頭若保持在一個位置上,則每個磁頭都會在磁碟表面劃出一個圓形軌跡,這些圓形軌跡就叫做磁軌。這些磁軌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為它們僅是盤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區,磁碟上的信息便是沿著這樣的軌道存放的。相鄰磁軌之間並不是緊挨著的,這是因為磁化單元相隔太近時磁性會相互產生影響,同時也為磁頭的讀寫帶來困難。一張1.44MB的3.5英寸軟盤,一面有80個磁軌,而硬碟上的磁軌密度則遠遠大於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萬個磁軌。磁軌的磁化方式一般由磁頭迅速切換正負極改變磁軌所代表的0和1。
扇區
磁碟上的每個磁軌被等分為若干個弧段,這些弧段便是磁碟的扇區,每個扇區可以存放512個位元組的信息,磁碟驅動器在向磁碟讀取和寫入數據時,要以扇區為單位。1.44MB3.5英寸的軟盤,每個磁軌分為18個扇區。
柱面
硬碟通常由重疊的一組碟片構成,每個盤面都被劃分為數目相等的磁軌,並從外緣的“0”開始編號,具有相同編號的磁軌形成一個圓柱,稱之為磁碟的柱面。磁碟的柱面數與一個盤單面上的磁軌數是相等的。無論是雙盤面還是單盤面,由於每個盤面都只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磁頭,因此,盤面數等於總的磁頭數。所謂硬碟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頭)、Sector(扇區),只要知道了硬碟的CHS的數目,即可確定硬碟的容量,硬碟的容量=柱面數*磁頭數*扇區數*512B。
B. 怎麼拆機械硬碟
機械硬碟拆卸步驟:
1、使用螺絲刀將機械硬碟上的固定螺絲進行拆卸,一共需拆卸七顆螺絲,其中六顆在各個邊角和邊角中間區域。
注意事項:一顆固定螺絲隱藏在膠貼位置,正常的硬碟拆卸會失去保修服務,新硬碟或者可以正常使用的硬碟,不能拆解。
2、將機械硬碟表面的七顆固定螺絲拆卸下來,打開硬碟金屬保護蓋。
3、用螺絲刀將磁碟下方的小金屬塊撬開。
4、使用螺絲刀將機械硬碟內部的兩顆盤軸固定螺絲進行拆卸。
5、拆卸機械硬碟盤面中心區域的六顆固定螺絲。
6、將機械硬碟內部的第一個盤面進行拆卸,拆卸時,需扶著盤面。
7、繼續拆卸內部的固定螺絲,將內部的第二個盤面進行拆卸。
8、拆卸主板,主板拆卸後,機械硬碟拆卸完成。
C. 台式機固態硬碟怎麼樣拆卸
想把自己 台式機 的固態硬碟拆除下來,該怎麼辦呢?下面由我給你做出詳細的台式機固態硬碟拆卸 方法 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台式機固態硬碟拆卸方法一:
卸下台式機硬碟方法:
准備好一把十字螺絲刀。
關掉電腦,斷開電源。
用螺絲刀擰開機箱前後左側蓋和右側蓋的螺絲,並將其拆下。
拔掉連接硬碟的電源器、數據線。
擰開固定在硬碟左右兩邊的固定螺絲。
擰開後,將硬碟平穩向後移動出來,這樣就拆下來了。
台式機固態硬碟拆卸方法二:
拆開機箱。硬碟一般會在右手位置。
如果是sata硬碟只有兩個插口,一個接電源,一個接數據介面。用螺絲刀把硬碟左側或者右側的螺絲卸掉就可以拿走了。
圖片嘛,網路一下硬碟圖片。看看機箱里哪個像就是啦。
至於卸下後烤資料,可以用硬碟盒轉為usb介面。
相關閱讀:
固態硬碟分類
分類方式:
固態硬碟的存儲介質分為兩種,一種是採用快閃記憶體(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另外一種是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
基於快閃記憶體類: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IDE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採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這也是通常所說的SSD。它的外觀可以被製作成多種模樣,例如: 筆記本 硬碟、微硬碟、存儲卡、U盤等樣式。這種SSD固態硬碟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移動,而且數據保護不受電源控制,能適應於各種環境,適合於個人用戶使用。[1] 一般它擦寫次數普遍為3000次左右,以常用的64G為例,在SSD的平衡寫入機理下,可擦寫的總數據量為64G X 3000 = 192000G,假如你是個變態視頻王每天喜歡下載視頻看完就刪每天下載100G的話,可用天數為192000 / 100 = 1920,也就是 1920 / 366 = 5.25 年。如果你只是普通用戶每天寫入的數據遠低於10G,就拿10G來算,可以不間斷用52.5年,再如果你用的是128G的SSD的話,可以不間斷用104年!這什麼概念?它像普通硬碟HDD一樣,理論上可以無限讀寫,
雲儲固態硬碟
基於DRAM類: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採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應用范圍較窄。它仿效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絕大部分 操作系統 的文件系統工具進行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工業標準的PCI和FC介面用於連接主機或者伺服器。應用方式可分為SSD硬碟和SSD硬碟陣列兩種。它是一種高性能的存儲器,而且使用壽命很長,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獨立電源來保護數據安全。DRAM固態硬碟屬於比較非主流的設備。
D. 機械硬碟怎麼拆
機械硬碟的使用范圍很廣,尤其是常與電腦打交道的朋友,一定會常常用到機械硬碟,但是卻很少有人見過機械硬碟內部是什麼樣子,今天小編就向對機械硬碟內部感興趣的朋友分享一個拆解機械硬碟的方法。
1、首先使用螺絲刀將機械硬碟上的固定螺絲拆卸下來,一共需要拆卸7顆螺絲,其中六顆比較明顯,在各個邊角和邊角中間區域。
2、將機械硬碟表面的7顆固定螺絲拆卸下來之後,就可以輕松的打開硬碟金屬保護蓋了。
3、拆卸機械硬碟蓋之後,接下來用螺絲刀將磁碟下方的一小金屬塊撬開。
4、之後繼續使用螺絲刀將機械硬碟內部的2顆盤軸固定螺絲拆卸下來。
5、之後在拆卸機械硬碟盤面中心區域的6顆固定螺絲。
6、之後就可以將機械硬碟內部的第一部盤面拆卸下來,拆的時候,需要扶著點盤面。
7、繼續拆卸內部的固定螺絲,還可以將內部的第2個盤面拆卸下來。
8、最後剩下的就是主板部分了,拆卸都比較簡單。
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嘗試的時候最好先找一個壞掉的機械硬碟來練練手喔,畢竟機械硬碟還是挺貴的,所以小心一點是沒錯的,也希望這一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
本文章基於Dell靈越5000品牌、Windows10系統撰寫的。
將筆記本的底面朝上,一般上面分好幾個部位,cpu、內存、硬碟。硬碟的標準是個圓柱形的,將那個附近的那個小後蓋打開,就是硬碟了,然後擰下螺絲,將硬碟沿著沒有連接數據線的方向推一下,一般就可以拿下了
F. 電腦硬碟怎麼拆 電腦硬碟如何拆
1、首先我們先把主機箱後面的螺絲給擰下來。
2、有些主機箱上是有一個按鈕,按下按鈕(如果沒有按鈕直接外拉),然後拉住把手向外拉。
3、硬碟是有2根線(紅黃)連接的,我們先拔出這兩根線。
4、按住按鈕然後把硬碟從下往上抬,整個架子會上移,拉住藍色塑料把手外拉。
5、這樣就把硬碟給拆下來了。
G. 硬碟拆卸方法
步驟如下:
1、首先使用螺絲刀將機械硬碟上的固定螺絲拆卸下來,一共需要拆卸7顆螺絲,其中六顆比較明顯,在各個邊角和邊角中間區域,如下圖所示。
8、最後剩下的就是主板部分了,拆卸都比較簡單,這里就不詳細介紹了。
H. 電腦硬碟怎麼拆下來
工具材料
電腦主機
1、首先打開電腦主機箱,准確的找到硬碟的所在位置,如下圖。
I. 如何拆電腦硬碟
沒有用的硬碟是實驗的好東西,比如看硬碟內部的構造,但很多人不懂得怎麼拆卸,為此我為大家整理推薦了相關的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准備工具:硬碟+T6/T8六角螺絲刀
J. 筆記本硬碟怎麼拆 筆記本硬碟拆的方法
1、准備好一塊新筆記本硬碟,拆筆記本底部後蓋。
2、看到筆記本內部硬碟後,其固定在主板上,先拆卸掉固定螺絲,然後平行從硬碟介面中抽出。
3、拆卸架子上的固定螺絲,之後就可以將硬碟取下。
4、將新硬碟再安裝到這個固定架中,並安裝上固定螺絲。將硬碟重新插入到硬碟介面中,再將固定螺絲給安裝上即可完成硬碟更換。
5、如果筆記本電腦硬碟拆卸比較復雜,建議一些電腦小白還是請教有經驗的人士幫忙,或者是送到電腦的維修點去請專業人士進行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