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目前電腦標配的硬碟容量來說基本上都是1TB的機械硬碟+120G的固態硬碟(安裝的操作系統)搭配的!
或者是只有1TB的機械硬碟作為標准配置,自己可以和商家溝通升級120G的固態硬碟(另外增加一點費用就是了)
這樣120G的固態硬碟可以保證系統的快速啟動!
同時1TB的機械硬碟可以保證存儲足夠的個人資料。
當然,其實很多品牌電腦或者其他電腦,也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商家也是可以調整硬碟容量的!
如果你需要更大的存儲資料,可以升級到2T、4T甚至更大的。
如果沒有特別的要求,那就按照對應廠家的標准配置來使用就可以了。
如果是台式機,自己家裡又有顯示器,也可以和商家溝通去掉顯示屏的費用,不要顯示器,利舊就是了。
當前電腦標准配置價格
2. 電腦硬碟哪個好
問題一:什麼樣的電腦硬碟好? 硬碟看你個人用途,硬碟按照種類分有三種:一直就是普通SATA介面的硬碟,一種是伺服器的SAS硬碟,一種就是才出來的固態硬碟。
1:普通SATA介面的硬碟:也就是大眾用的硬碟,不管西數還是希捷,其實都差不多,個人用感覺不出來。他的讀取速度,都是100M/S左右。都是磁碟的模式,轉數都是7200轉。。還有一種是猛禽,有10000轉的,不過當然更貴。一般人用不上的。
2:SAS硬碟。伺服器硬碟,轉數15000轉,單盤讀取速度在180M/S左右。當然需要特殊的SAS晶元才能識別,價格很貴。
3:固態硬碟,讀取速度很快,但是容量小。才用快閃記憶體顆粒,沒有轉數,不容易壞。但是壽命沒有一般的硬碟那麼長。最大不過3年就會越來越慢。而且容量太小,且非常貴,
所以個人用的話就普通硬碟,希捷和西數都差不多,電子產品的東西,好壞也只是心裡感覺。運氣差再好的東西都要壞。雖然有些盤做得好,但是相對來說也貴。所以個人建議,自己用的話,就普通的就好了。。
成都網爍信息科技--專業伺服器DIY供應商 為您解答,希望能幫到你
問題二:電腦硬碟什麼品牌比較好 個人經驗・所以寫的比較繁雜・不想看的直接l拉到最後看結論吧 ^_^ ! 經過那麼多年硬體發展和市場洗禮後・其實現在可以選的品牌硬碟也就那幾個牌子了・ 【・・希捷 西數 日立 邁拓・・】 推薦首選 還是希捷和西數・ 日立在硬碟界正式大量出貨也是近兩年的事・產品雖然不錯但相較希捷西數兩大王者略落下風--贊不推薦・・・・邁拓 硬碟在2001年以及之後的幾年銷量口碑・甚至它在整個硬碟界來說都達到了巔峰・可後來由於各種原因現在漸漸沒落了・昔日的王者需要時間來癒合它的傷口--暫不推薦・ 其實對於非專業和不太了解硬碟的賣家來說・自用的硬碟確定好品牌和你的預算價格後・只要在同容量的硬碟中選擇價格偏便宜的即可!不必追求新技術・硬碟的技術瓶頸這10年來一直沒有飛躍性的突破!所謂的新技術帶來的那小的可憐的性能提升和他的價格提升不太成正比・ 希捷・西數隨便選一個・然後確定好你主板支持的硬碟介面(SATA和IDE)・去電腦硬體資訊網站或者乾脆去京東新蛋等網上賣場里比對同容量的價格・挑選相對比較便宜的即可・
問題三:電腦硬碟什麼牌子好(請詳細說明一下) 對電腦熟悉的朋友來說,三星Samsung紐曼New *** y聯想lenovo憶捷Eaget邁拓Maxtor 明基Benq 這些好牌子相信不要我細說大家都知道的,因為它們的市場佔有率的確是很高,而且聲譽也很好,建議樓主自己可以上MAIGOO十大品牌網上做具體的了解,上面有更詳細的介紹
問題四:電腦硬碟有幾種硬碟什麼樣的好 大類有兩種,一種是機械硬碟,一種是固態硬碟,機械硬碟性價比高速度一般,固態硬碟速度非常快,但是價格比機械盤貴!(固態盤只有sata介面,masta介面,m.2介面,,類似U盤,沒有可活動部件)
按大小分:
1.8寸(超小型)
2.5寸(筆記本專用)
3.5寸(台式機專用)
按介面:
sata(現在最常用的介面)
IDE(上一代介面,老機器還在用)
SAS(伺服器硬碟介面,伺服器專用)
按轉速分:
5400轉/秒(筆記本用的比較多)
7200轉/秒(台式機用的比較多)
10000轉以上/秒(SAS硬碟,伺服器用)
按理來說速度越快越好
問題五:電腦機械硬碟好還是固態哪個好嗎 不能簡單說誰好誰壞。
機械硬碟的優勢是容量大,技術成熟,單位價格十分低廉,並且在數據受損的時候容易修復,缺點則是寫入和讀取速度慢,也就是來程序和開機速度比較慢,而且不抗震動。
固態硬碟的優勢是寫入和讀取速度快,硬碟不再成為電腦運行的瓶頸,開機速度不到十秒,游戲讀條比機械硬碟快上幾十倍,另外,抗震動,遇到沖撞不易損壞。然而,固態硬碟目前價格昂貴,128g的固態,價格可以買到.1t的機械硬碟,而且固態硬碟在使用兩年到三年後會出現掉速的問題,使用壽命短,另外,固態硬碟在數據損壞後幾乎是無法回復的。
綜上,下載和存儲用機械,玩游戲用固態,雙盤是你最好的選擇
問題六:筆記本電腦什麼樣的硬碟比較好 現在大多數筆記本用的硬碟都是2.5英寸的移動硬碟,推薦西部數據、希捷、三星等品牌,日立似乎普通了些。如做擴展或升級的話,主流配置在500G以上吧。 參考網頁:proct.pconline/mobiledisk/sh/ 也有一些高端的筆記本已經開始使用固態硬碟了,推薦金士頓、Intel、威剛等知名品牌。這類硬碟發熱量極小,速度很快,就是容量價格比較低,容量一般不超過256GB。根據預算好好掂量吧。 參考網頁:proct.pconline/dianziyingpan/sh/
問題七:電腦硬碟哪個品牌比較好? 希捷Seagate(1979年美國,全球領導品牌,十佳硬碟品牌)日立Hitachi(1910年日本,世界品牌,十佳硬碟品牌)西部數據WD(1970年美國,世界品牌,十佳硬碟品牌)三星Samsung(中國馳名商標,1938年韓國,十佳硬碟品牌)邁拓Maxtor(十大硬碟品牌,1982年美國,希捷旗下品牌,十佳硬碟品牌)IBM硬碟(1911年美國,一線品牌/牌子,十佳硬碟品牌)富士通Fujitsu(1875年日本,IT行業領袖,十佳硬碟品牌)易拓Excelstor(中國第一硬碟品牌,2001年深圳,十佳硬碟品牌)東芝Toshiba(1939年日本,世界品牌,十佳硬碟品牌)昆騰Quantum(Quantum是存儲領域的全球領先公司,十佳硬碟品牌)
問題八:哪個牌子的台式機硬碟性能更好? 1希捷不錯,就是電路板不小心容易燒到,輕易不會有問題。
2日立也不錯,跟希捷差不多,兩個都是穩定綜合性比較好的,一般日立硬碟壞了也好維修,即使磁頭損壞,也最容易找到配備的替換品,恢復數據。
3邁托輕易不出什麼問題,出了也是一些小問題,個別固件問題,通常很容易解決,當然要是出了,他就會出大問題,就是必須開盤維修的。
4西數,其實很不錯的,主要就是散熱不好,電路板經常會遇到接觸不良,短路,溫度過高影響硬碟讀取得問題。
5三星,三星硬碟的文件拷貝速度不錯,但是不推薦,經常有事沒事就出問題,反正質量最惡心的就是他們家的了。連倒2手硬碟的都最討厭三星。
經驗告訴你了,你自己選擇一款喜歡的吧。
問題九:電腦外接硬碟哪個好 移動硬碟的分類:
1 組裝移動硬碟
實際上就是類似兼容機,自己購買硬碟盒和硬碟,再進行組裝起來,價格相對於品牌移
動硬碟而言實惠得多。
2 品牌移動硬碟
品牌生產廠商生產的,有自己的牌子,例如百事靈、元古。
我們這里討論組裝移動硬碟
組裝移動硬碟又可分為:1 台式機移動硬碟 2筆記本移動硬碟
台式機就是3.5寸的,筆記本移動硬碟就是2.5英寸的,或者更小,1.8英寸的。
這里專門討論筆記本移動硬碟
1 筆記本硬碟,目前世界上主要由日立、東芝、三星、富士通、希捷製造。
市面上的硬碟基本上由日立把持,市場份額比較高。
目前日立的主要是80GN 系列和5K80 系列以及7K60 系列,東芝和富士通的我們經手的非常
少,他們的特點是聲音小,但是性能上略差一些。HP的筆記本就很喜歡用東芝的硬碟。
以前IBM在一些系列當中例如T40系列用富士通的硬碟。
日立80GN系列的特點是聲音小,性能不錯,非常適合做移動硬碟,它的是4200轉,2M緩存
,在一些高端一點的則是8M,編號是IC25N0XXATMR04-0,其中XX表示容量。
日立5K80系列的特點是性能強勁,但是雜訊稍微大一些,它的是5400轉,8M緩存,編號是
HTS5480XXM9AT00。
日立7K60系列的特點是性能超猛,但是那種震動、雜訊,在安靜的環境下,顯得很突出,
有個經常問得問題:用移動硬碟用5K80好嗎,因為它轉速高,緩存大。
答案:整套移動硬碟的性能並不只決定於硬碟本身,它決定於移動硬碟,移動硬碟盒,
硬碟盒介面(USB2.0/1394),主機系統的配置
從大量實踐來看,5K80和80GN用在移動硬碟上,性能差別很小,但是缺點突出了,
主要是:1 5K80發熱量大 2 5K80系列對於環境要求高,導致返修率偏高,
所以移動硬碟首選80GN系列,簡直就是絕配。
選好了硬碟,就要選擇硬碟盒了,
硬碟盒的種類很多,這個門檻不高,做這個的很多,
硬碟盒的區別在於:
1 晶元組,這個靈魂,USB2.0晶元組主要是:IN-SYSTEM ISD300A1,這個是USB領域的王者
,高檔的移動硬碟盒都用它,朗科的U盤的USB2.0晶元大部分採用就是它,
ALI M5621等系列,這個屬於中檔產品,GL811/GL811E這個屬於低檔產品,GL811E兼容性相
當好,而且性能也不弱,所以市場上基本上就是GL811E的天下了。SC8813系列,這個最底
端,採用的是SC8813晶元,假的IBM盒子就是採用這個晶元的,性能穩定性很差。
2 PCB板,主要分大板和小板,大PCB板的好處就是容易布線,線間干擾少,同時能夠更好
對於移動硬碟固定,小板這些問題突出一些,所以從實踐上看,大PCB板不容易出問題,而
小PCB板如果生產廠商的設計水平、用料上不去,穩定性就大打折扣了。
3 外殼,現在外殼種類比較多,不過材質方面一般是塑料、鎂鋁合金、強鋁,工藝上講多
半是拉絲、二次氧化等。一般比較好的硬碟盒多採用鎂鋁合金、強鋁,工藝上對於拉絲、
二次氧化很考究。形狀上面設計多半是美學的事情,元古的硬碟盒以及百事靈的硬碟盒做
得非常漂亮。
4 介面,硬碟盒出來的介面也有考究,有的是用MINI USB口,有的是標准USB口。
5 供電方式,有的採用的是匯流排供電,實際上就是兩根USB口供電或者一USB口供電,一PS
/2供電,說道這里,不得不說的是,很多朋友說,為什麼我的移動硬碟插在USB口裡,但是
認不出來,或者認出來但是嘎嘎做響就是供電不足導致的。根據IEEE規定,USB供電電流標......>>
3. 1T機械硬碟+512G固態硬碟+16G內存11800H/RTX30504G這個配置能玩聖安地列斯嗎
完全可以的,玩這個游戲,主要是有電子硬碟,兩個G以上16G內存這個配置再加 CPU是I7以上的,7代以上的基本上猛的很。
4. 機械硬碟對電腦配置有要求嗎
加機械硬碟沒什麼要求
只要主板有sata街口就行。
5. 台式機硬碟配置介紹
電腦包括主板(含板載顯卡、板載網卡、板載音效卡),CPU,CPU散熱器,CPU散熱風扇,內存條,硬碟,電源,機箱,北橋晶元散熱器,顯示器。
常見附加硬體:獨立顯卡、光碟驅動器、有源音箱、PCI擴展卡、內置讀卡器、獨立音效卡、機箱風扇等
1、CPU,主頻大小是重要參數,越大速度越高。
2、主板,影響電腦性能的重要配件,選定CPU後就要選擇與之相適應的主板。
3、內存,電腦的運行速度與內存大小息息相關,選擇讀寫時間較短的為好。
4、顯卡,顯示驅動的配件,顯存大小較高為好
5、音效卡,聲音驅動配件,一般主板都集成,但還是獨立音效卡較好。
6、網卡,上網必備配件,一般主板都集成,也可以獨立配置。
7、硬碟,必備配件
8、光碟機,不是必須配件
9、鍵盤,必備配件
10、滑鼠,必備,選擇USB介面較好。
11、顯示器,必備
12、音箱,不必備
機箱部分:機箱、電源(含電源線)、主板、光碟機、內存、CPU、硬碟(機械硬碟或者固態硬碟),網卡、音效卡、顯卡。
顯示器,鍵盤、滑鼠,連接線。
基本是指所有電腦,不只是台式機。
電腦主機的主要構件是:主機板、內存條、硬碟、軟盤驅動器、光碟機、音效卡、顯示卡及數據機。
主機板,是主機大總管的骨架,大多數設備都得通過它連在一起;這是CPU,英文名叫Central Processing Unit,意思就是中央處理器,它是大總管的心臟,統一指揮調度電腦的所有工作。平常大家說的486、586、686、奔騰就是指不同的CPU。
內存,英文名叫Read Arandom Memory,簡稱RAM,是電腦工作過程中貯存數據信息的地方,它的單位叫做“兆”位元組,用“M”表示(1M = 1024K,1K = 1024位元組,1個漢字占兩個位元組,1M大約相當於50萬漢字),一般大家都省略了“位元組”兩個字,只稱“兆”。現在的機器一般都安裝32M或64M的內存。
硬碟,是平時安裝各種軟體和存貯文件的`地方,相當於主機大總管的肚子,用戶的WIN98,游戲或是文件信函全放在這兒,以前硬碟容量較少,只有幾百兆,目前一般都有6G、8G或10G以上的大容量(1G = 1024M)。
軟碟機,分3寸和5寸兩種,目前常用的都是3寸軟碟機,可讀寫3寸軟盤,可存放1.44M位元組內容,您可以用軟盤拷貝一個文件到另外一台電腦,也可以把主要的文件信息復制一份在軟盤上,以防電腦出故障時丟失數據。
光碟機,也叫做CD-ROM驅動器,意思就是只讀光碟驅動器(即只能讀光碟,不能寫),一個CD-ROM光碟一般能放650M左右的數據,如果沒有它,現在很多大型的軟體如WIN98、Office 2000等,還真不知道往哪兒放。
它一個主要性能指標是“倍速”,倍速是以每秒從光碟機讀取150K位元組為基準計算的。兩倍速即表示每秒可從光碟機讀取2x150K=300K位元組(1K=1024),目前常用的光碟機已經能達到32倍速或48倍速,百倍速光碟機也快上市了。
顯卡,是一種常見的電腦擴展卡,它負責將大總管的想法和大總管在做什麼告訴顯示器。
音效卡,負責告訴音箱(或揚聲器)大總管要“說”什麼。
網卡:是一種連接外部網路的電腦擴展卡,它負責和外部的溝通
6. 電腦硬碟多大的好啊
沒有最好,只有適合自己才是最好。
目前筆記本電腦主流硬碟配置一般在500G,高端配置的一般在1T(1000G)。
如果是作為影音文件存儲,硬碟最好大一點,尤其是高清影音文件。因為一般的1080P的電影5G左右。
如果是普通文件存儲,500G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