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文件 > 普通電腦硬碟買什麼型號硬碟盒

普通電腦硬碟買什麼型號硬碟盒

發布時間:2023-03-12 19:07:18

A. 市場上個人電腦可供選擇的硬碟哪些類型、型號及選購注意事項

分類: 電腦/網路 >> 硬體
問題描述:

急啊~~~~~大家幫忙啊~~~~!!!!!

市場上個人電腦可供選擇的硬碟有哪些類型、型號及選購注意事項。

解析:

硬碟是電腦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不僅價格昂貴,存儲的信息更是無價之寶,因此,每個購買電腦的用戶都希望選擇一個性價比高、性能穩定的的好硬碟,並且在一段時間內能夠滿足自己的存儲需要。速度、容量、安全性一直是衡量硬碟的最主要的三大因素。更大、更快、更安全、更廉價永遠是硬碟發展的方向。選購硬碟首先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考慮:

(一)、硬碟容量

硬碟的容量是非常關鍵的,大多數被淘汰的硬碟都是因為容量不足,不能適應日益增長海量數據的存儲,如果說速度慢一點還可以等待的話,要是空間缺乏可是更令人頭痛的事。硬碟的容量多大也不為過,在資金充裕的條件下,應盡量購買大容量硬碟,這是因為容量越大,硬碟上每兆存儲介質的成本越低 。

原則上說,在盡可能的范圍內,硬碟的容量越大越好,一方面用戶得到了更大的存儲空間,能夠更好地面對將來可能潛在的存儲需要,另一方面容量越大硬碟上每兆存儲介質的成本就越低,無形中為用戶降低了使用成本,這一點對於那些從事圖形圖像處理、音頻語音識別和多媒體技術應用等工作,要求海量存儲空間的用戶尤其重要。但是並不是對所有用戶都是如此,譬如為辦公室里應用於一般辦公的PC配備一隻超大容量的硬碟就多少有些「奢侈」了,而普通的家庭用戶,由於資金的限制,不可能購買容量很大的硬碟,但是在當前至少也應該購買80GB以上的硬碟。

目前推動硬碟容量飛速發展的主要動力在於以下兩點:

一是隨著網路應用的日益發展,各地電信網路不斷增容、升級,網路用戶能享用到越來越大的帶寬,上網速度越來越快。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從網上下載的數據量也會劇增。這個數量是用傳統電話線及普通Modem所不敢想像的。例如,有線電視Modem以及衛星鏈路技術可提供每秒30至40兆位的數據傳輸速度。上網幾十分鍾,拉回數百兆的文件只是小菜一碟。有些觀察家聲稱Inter具有一種"增殖效應"。根據他們的預測,對於網上存放的任何東西(數據)來說,隨著遍布全球的用戶不斷下載各種軟體、圖片、資訊、視頻以及游戲,同樣的東西會被數以千百次地重復下載,最終躺到用戶的硬碟里。盡管他們認為這種效應會產生一些"浪費"。但無法迴避的一個事實是,隨著家庭用戶享受的帶寬越來越高,大型文件的下載會變得更加容易,相應對硬碟容量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

二是數字媒體內容快速增長, 一些"存儲密集型"的多媒體應用也在 *** 大容量驅動器發展。這些應用包括數碼電視、照片、電影以及音樂等等,它們均對系統的存儲能力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分析家預測這些應用會變得越來越流行,而且會成為持續 *** 硬碟擴容的一項重要因素。下面來看看為滿足這些令人激動的數碼應用的要求,需要准備多大的硬碟空間:

·電視:每小時13GB(採用miniDV格式)

·音樂:每輯50MB(採用MP3格式)

·電影:每部4GB

·相片:每張800KB(3百萬像素級質量)

(二)、硬碟速度

由於硬碟的讀寫離不開機械運動,其速度相對於CPU、內存、顯卡等的速度來說要慢得多,從著名「木桶效應」來看,可以說硬碟的性能決定了計算機的最終性能。

硬碟速度的快慢主要取決於轉速、緩存、平均尋道時間和介面類型,在內部傳輸率(磁頭→緩存的速率)成為瓶頸的現在,僅僅提高外部數據傳輸率(改進介面類型)對總體性能的影響不大,因此,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硬碟的速度只決定於其轉速、緩存大小和平均尋道時間。

1.主軸轉速

轉速是影響硬碟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是5400rpm(每分鍾轉數)和7200rpm的硬碟。不宜選用低於5400轉的產品,7200轉的如果質量穩定應優先考慮。

2.平均尋道時間

平均尋道時間是指磁頭從得到指令到尋找到數據所在磁軌的時間,它描述硬碟讀取數據的能力,以毫秒為單位。作為完成一次傳輸的前提,磁頭首先要快速找到該數據所在的扇區,這一定位時間叫「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SeekTimes)。這個時間越小越好,一般要選擇平均尋道時間在10ms以下的產品。

3.內部數據傳輸率

即磁頭到硬碟的高速緩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這可以說是影響硬碟整體速度的瓶頸。如今各品牌的主流硬碟,容量差不多,平均尋道時間相差不大,轉速也多為7200轉,高速緩存為2MB左右,外部數據傳輸率都採用UltraDMA100技術,可是內部數據傳輸率卻因品牌及型號不同而呈現較大的差異。選購硬碟時不要忽視對內部數據傳輸率的關注。

數據傳輸率分為外部傳輸率(External TransferRate)和內部傳輸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外部數據傳輸率指硬碟的緩存與系統主存之間交換數據的速度,內部數據傳輸率指硬碟磁頭從緩存中讀寫數據的速度。 在這項指標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為單位,這是兆位/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轉換成MB/S(兆位元組/秒),就必須將Mbps數據除以8(一位元組位數)。例如最大內部數據傳輸率為240Mbps,但如果按MB/S計算就只有30MB/s,遠不到硬碟介面的100MB/s。因此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率就成了整個系統瓶頸中的瓶頸,只有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率提高了,再提高硬碟的介面速度才有實在的意義。

4.介面方式

現在常用的硬碟基本都採用的是DMA 100/133或SATA、SCSI的介面方式。要注意SCSI硬碟介面有三種,分別是50針、68針和80針。我們常見到硬碟型號上標有「N」「W」「SCA」,就是表示介面針數的。N即窄口(Narrow),50針;W即寬口(Wide),68針;SCA即單接頭(Single ConnectorAttachment),80針。其中80針的SCSI盤一般支持熱插拔。

5.高速緩存

高速緩存的大小對硬碟速度有較大影響,當然是越大越好,目前最大已達8MB以上。不應低於2MB。

6、安全性

硬碟作為存放信息的主要場所,所存放信息的價值往往要遠高於其產品的價值,硬碟的穩定可靠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這要注意品牌的口碑及是否採用了前面談到的SPS等數據保護技術。

(四)、選購硬碟時需注意的其他問題

1、平均潛伏期(averagelatency):指當磁頭移動到數據所在的磁軌後,然後等待所要的數據塊繼續轉動(半圈或多些、少些)到磁頭下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2、道至道時間(singletrackseek):指磁頭從一磁軌轉移至另一磁軌的時間,單位為毫秒(ms)。

3、全程訪問時間(maxfullseek):單位同樣是毫秒(ms),指磁頭開始移動直到最後找到所需要的數據塊所用的全部時間。

4、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access):指磁頭找到指定數據的平均時間,單位為毫秒(ms)。通常是平均尋道時間和平均潛伏時間之和。注意:現在不少硬碟廣告之中所說的平均訪問時間大部分都是用平均尋道時間所代替的。

5、突發數據傳輸率(burstdatatransferrate):也叫外部數據傳輸率(externaldatatransferrate),單位為MB/S。指的是電腦通過數據匯流排從硬碟內部緩存區中所讀取數據的最高速率。在廣告或硬碟特性表中常以數據介面速率代替。

6、MTBF(連續無故障時間):指硬碟從開始運行到出現故障的最長時間,單位是小時。一般硬碟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時。這項指標在一般的產品廣告或常見的技術特性表中並不提供,需要時可專門上網到具體生產該款硬碟的公司網址中查詢。

7、單碟容量: 高的硬碟單碟容量至少可以為我們帶來兩大好處:一是使硬碟可以擁有更大的存儲容量。我們知道,3.5英寸的硬碟目前最多隻能裝四張碟片,如果要增加硬碟的存儲空間,唯一的方法是提高單碟容量。提高單碟容量後,用同樣數目的碟片可以生產出容量更大的硬碟,能進一步控制硬碟的成本。第二大好處是可以有效地提高硬碟的內部轉輸率。在磁碟轉速和磁頭的操作速度不變的情況下,相同的時間內磁頭所能訪問到磁碟的區域是一定的。而單碟容量提高後,碟片上的數據密度更高,單位面積上所記載的數據量也得以提高,相應的在單位時間內磁頭能夠存取到的數據信息也更多。

8、發熱及噪音問題。硬碟的表面溫度指硬碟工作時產生的溫度使硬碟密封殼溫度上升情況。這項指標廠家並不提供,一般只能在各種媒體的測試數據中看到。硬碟工作時產生的溫度過高將影響薄膜式磁頭(包括MR磁頭)的數據讀取靈敏度,因此硬碟工作表面溫度較低的硬碟有更好的數據讀、寫穩定性。若硬碟散發的熱量不能及時的傳導出去,硬碟就會急劇的升溫,一方面會使硬碟的電路工作在不穩定的狀態,另一方面硬碟的碟片與磁頭長時間在高溫下工作也很容易使碟片出現讀寫錯誤和壞道,而且對硬碟使用壽命也會有一定影響。好在隨著技術的發展,如今市場上大多數硬碟的發熱量都有漸小之勢了,這一點現在不必過於擔心。噪音對單個硬碟而言沒有大的影響。不過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時聽到從機箱里發出的一陣陣硬碟響聲,聲音太大的,會弄得你心煩不安。當然是越「安靜」的硬碟越受歡迎。

9、超頻問題。要穩定超頻,除CPU外,其它設備也是決定能否穩定超頻的因素,硬碟就是其中之一。在很多情況下不能超頻,往往是由硬碟造成的。尤其在非標准外頻下,硬碟的數據傳輸率也會隨之上升,硬碟自身承受不了,就有可能出現不正常現象,如不能進入Windows等,更嚴重的還會搞得數據丟失、系統被破壞。所以各位打算拿機器來超頻的朋友選購時一定要考慮到這一點。

對66MHz匯流排來說,當匯流排(BUS)頻率超到75、83MHz時,IDE匯流排將以超負荷13.6%、25.8%的頻率運行;對100MHz匯流排來說,超到112、124、133MHz時,IDE匯流排將以超負荷12%、24%、33%的頻率運行。因此超頻對硬碟的考驗苛刻到幾乎可以致命的地步,一旦失敗則可能會損壞硬碟中的數據和物理介質。

10、假貨問題。嚴格說硬碟產品並不存在假貨的問題。但市場仍有一部分經銷商常常在硬碟上耍花招對用戶進行欺詐。一是將老一代的產品以新產品的價格賣給用戶;二是市場上銷售的硬碟,有可能由於運輸或者其它環節的問題,其中的少部分在品質上可能會有一些瑕疵(比如有少量壞道),而有些經銷商將這些產品賣給那些不太懂行的用戶,一方面侵害了用戶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為用戶的使用埋下了隱患,三是水貨問題,目前市場上有一些沒有經過正常報關手續的硬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水貨」,按理說,這些產品和那些經過正常報關手續的同型號硬碟在性能、質量上沒有什麼差別,但是由於其特殊的「渠道」,這些產品沒有可靠的質保,雖然比正規渠道的相同產品便宜一些,但是「三年質保」變成了「一年質保」,有些經銷商雖然也對這些產品做出了「質保三年」的承諾,但是這根本不可能得到落實,用戶們要避免購買這一類產品。

B. 筆記本可以用哪種硬碟

筆記本有哪幾種超薄硬碟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筆記本硬碟介面型號是PATA還是SATA介面,如果是老舊的PATA介面就不建議升級,是SATA介面可以升級一般近幾年出的本子都是SATA介面。筆記本用的是2.5英寸硬碟,目前市面上規格分為120G、160G、250G、320G,基本價位保持在250~440左右,建議購買320G網上報價430。
筆記本用硬碟,哪個品牌的硬碟最好?
希捷的最好。

不過現在筆記本很多內置的都是日立的硬碟。

其實用的稍小心一些耽硬碟是不會出問題的,我用的硬碟一般都是2、3年才換,也是因為感覺大小不夠了。

如果你對內置的硬碟不放心,可以自己去買一個,現在也便宜了,希捷7200轉、500GB的才600左右,然後弄個硬碟盒把內置硬碟掛上就行了。
電腦硬碟有幾種硬碟什麼樣的好
大類有兩種,一種是機械硬碟,一種是固態硬碟,機械硬碟性價比高速度一般,固態硬碟速度非常快,但是價格比機械盤貴!(固態盤只有sata介面,masta介面,m.2介面,,類似U盤,沒有可活動部件)

按大小分:

1.8寸(超小型)

2.5寸(筆記本專用)

3.5寸(台式機專用)

按介面:

sata(現在最常用的介面)

IDE(上一代介面,老機器還在用)

SAS(伺服器硬碟介面,伺服器專用)

按轉速分:

5400轉/秒(筆記本用的比較多)

7200轉/秒(台式機用的比較多)

10000轉以上/秒(SAS硬碟,伺服器用)

按理來說速度越快越好
筆記本想換硬碟,哪種比較好?
只要是sata口的都支持,但是不超過2TB,1T不錯的我認為是WD黑盤,其次是希捷的。另外說一下,保修來看WD3Y雞ST的2Y,自己考慮吧,其實性能好的還是希捷的那個
支持大容量硬碟的筆記本是哪款的,求推薦下?
可以放心選購華碩靈耀U3000的,支持大容量硬碟的設計,真心覺得特別了。買筆記本的話,建議選擇這款的,進而使用,才會覺得好一些。現如今,在華碩商城買,品質更好些。
聯想電腦換個筆記本的內置硬碟用哪款好
介面都一樣的,裝上去能用。

推薦:369元的

日立(HGST) 500G SATA6Gb/s 7200轉32M 7mm筆記本硬碟(HTS725050A7E630)

最大緩存,最高轉速,最薄盤體。500G罰獨孤求敗!
筆記本用來打游戲用哪一種硬碟好一點
固態硬碟。固態硬碟讀寫速度是機械幾倍。
筆記本電腦用哪種硬碟好 反應速度快 質量好()
2.5寸的SSD, 1T以下容量隨便裝

MSATA或NGFF介面的SSD容量, 看電腦說明書,或者客服電話咨詢
筆記本硬碟哪個牌子好?
換就換更加性能好的,一般普及型筆記本安裝的大多數是5400轉低速硬碟,主要是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低轉速硬碟在震動時比較不容易產生壞道,現在技術發展已經可以生產高速2.5寸硬碟了。推薦使用日立1TB SATA6Gb/s 7200轉32M 筆記本硬碟,這是價格相對比較能接受的2.5寸高轉速硬碟,如果是用於設計渲染等工作,建議使用希捷Laptop系列 1TB 5400轉 8GB混合硬碟。還有筆記本硬碟是通俗叫法,一般標准叫法是2.5寸硬碟,因為還有筆記本使用1.8寸硬碟,同時2.5寸硬碟也可以使用在台式主機里,數據和電源介面相同。
電腦硬碟買哪種牌子好
硬碟不要買最新版的,老版的很多問題經過時間檢驗,硬碟安全問題最重要,不像CPU,內存壞掉換一個沒有其他問題,硬碟一掛數據全飛了,所以不建議選大硬碟,如果硬碟故障,拿什麼拯救你我的4T?重要的不常用的文件還是分開備份為好。

C. 華碩電腦硬碟用什麼尺寸的硬碟盒

2.5英寸。華碩電腦是由華碩電腦公司生產,主板性能好,散熱效果也不錯,在市場上有很高的認知度和認可度。該電腦的硬碟只能匹配使用2.5英寸的硬碟盒,可以在淘寶上購買。硬碟盒的作用就是對一塊硬碟起到物理保護作用,同時使用便於移動的連接方式,實現移動硬碟的作用。

D. 台式電腦里的硬碟,想改裝成移動硬碟,不知道買多大尺寸硬碟盒

你這是3.5英寸的IDE介面硬碟,需要買那種老式的硬碟盒,還要帶外接供電的。

而如果是2.5英寸的小筆記本硬碟,一個USB線的硬碟盒就夠了,畢竟好多移動硬碟都是這樣改裝的。

像圖片這種,但價格不便宜,不如去電腦店讓他們幫忙拷貝出來,估計收費不超過30元,大城市不清楚。

閱讀全文

與普通電腦硬碟買什麼型號硬碟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本意平板電腦無法開機 瀏覽:36
平板電腦wifi重置上不了網怎麼辦 瀏覽:44
電腦無線鍵盤串碼 瀏覽:152
哪個軟體可以找到電腦資源 瀏覽:516
重裝系統光碟插入電腦無法識別 瀏覽:223
筆記本電腦幾代 瀏覽:43
電腦如何連接列印機無需插線 瀏覽:395
筆記本電腦硬碟大面積壞道 瀏覽:3
筆記本電腦聲道 瀏覽:683
努比亞手機軟體下載 瀏覽:235
電腦安裝控制項失敗win10 瀏覽:296
電腦開機要很久並且特別卡 瀏覽:778
蘋果資料轉移到安卓軟體 瀏覽:919
win7老電腦反應遲鈍怎麼辦 瀏覽:650
剛退休的電腦怎麼設置 瀏覽:787
選電腦內存和尺寸哪個更重要 瀏覽:92
看視頻電腦突然黑屏但是能聽見 瀏覽:621
電腦第三塊硬碟怎麼裝 瀏覽:571
電腦硬碟盒有什麼用途 瀏覽:891
什麼電腦適合玩cf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