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腦無法識別SATA硬碟!BIOS內也無法檢測出來!求解
1、BIOS設置錯誤
主要出現在BIOS中有關SATA的設置錯誤,特別是一些早期的主板使用第三方的SATA/RAID控制晶元,但基本上在BIOS中是被關閉的,所以要使用該硬碟,需要把這個晶元打開。
2、SATA接頭故障
這種故障有2種可能:
(1)接頭松動,現象就是開機聽得到硬碟自檢聲,但在BIOS中不能找到硬碟。
(2)接頭不幹凈,現象主要是傳輸速度慢或出現暫停。碰到這種情況就先要把SATA的介面內的金屬性用酒精擦拭乾凈,然後把SATA線插緊。
3、控制晶元本身限制
早期的SATA晶元只支持SATA 1.0的硬碟,如果接上SATA 2。5G的硬碟,有可能不支持。我們可以通過硬碟的跳線把硬碟的工作模式改成1.0的,當然有些型號的硬碟要用工具軟體來調整。
4、驅動程序故障
在安裝XP時,如果板載有第三方的SATA/RAID晶元,在安裝開始就要安裝驅動程序,否則重啟後就會找不到硬碟。
(1)電腦裝上硬碟在bios沒顯示擴展閱讀:
電腦常見故障檢修:
故障現象:硬碟有壞道
首先需要先確認硬碟的壞道是邏輯壞道還是物理壞道。
1、邏輯壞道修復
對於邏輯壞道其實還是非常好修復的,這種故障時常伴隨著硬碟分區表的問題一起出現。解決方法也是最簡單的,只需要將硬碟中的重要文件備份出來,然後進行重新格式化並安裝系統即可。記住,如果電腦中有重要文件一定要提前備份。
2、物理壞道修復
在備份好重要文件後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流行的硬碟修復軟體,例如:MHDD或者PC3000。
有一塊出現物理壞道的500GB硬碟。用MHDD來修復的話,只需要先掃描出紅綠塊(按照顏色深淺度劃分壞道的嚴重程度),然後反復進行修復即可。等到全部修復完畢後(全部是灰色塊)即可重新分區並安裝系統。如果MHDD不行,可能還要用到別的硬碟修復工具。
『貳』 電腦進入bios後找不到硬碟怎麼辦
在有些時候我們的電腦進入bios後找不到硬碟了,這該怎麼辦呢?那麼下面就由我來給你們 說說 電腦進入bios後找不到硬碟的解決 方法 吧,希望可以幫到你們哦!
電腦進入bios後找不到硬碟的解決方法:
一、 重啟電腦,在出現電腦畫面時按下對應快捷鍵進入bios,通常進入bios的快捷鍵有del、f2與f1三個,在用戶不知如何進入bios時可使用這些按鍵嘗試進入。在進入bios界面中,使用鍵盤上的左右鍵方向鍵選擇Advanced,接著選擇SATA Configuration,如下圖所示:
二、按回車鍵進入會見到SATA Mode Section,裡麵包含了AHCI和IDE兩個選項,這時我們選擇IDE選項 ,按回合鍵確定後再按 F10進行修改設置保存。最後重新嘗試進入到winpe系統就可以看到電腦硬碟了。如下圖所示:
附加電腦進不了bios的解決方法:
1、開機時內存檢測很長時間
故障現象:在換過一次主板後,每次開機內存都要檢測很時間才能進入 操作系統 。
故障分析與處理:內存檢測是電腦啟動的必須過程。估計是在 BIOS 中沒有把“Quick PowerOn Self Test”項設置成“Enable”,這樣內存就會自檢3次。將其設置為“Disable”然後保存退出,這樣啟動時就可以快速的進行內存檢測了。
2、BIOS不能設置
故障現象:電腦開機後進入BIOS設置程序,除了可以設置“用戶口令”、“保存修改退出”和“不保存退出”3項外,其餘各項均無法進入。
故障分析與處理:出現這種現象估計是CMOS被破壞了,可以嘗試放電處理,如果CMOS放電後故障還不能解決,也可嘗試升級BIOS。如果故障仍然存在,則可能是CMOS存儲器有問題,將其更換後即可。
3、刷新BIOS後電腦不正常
故障現象:一台電腦在刷新BIOS後可以啟動,但有時還沒有完就 死機 了,或在進入操作系統的時候就會死機。
故障分析與處理:出現問題的原因應該是刷新BIOS後引起的,估計是刷成了其他主板的BIOS程序或BIOS版本不對。由於主板廠商往往在推出一款晶元組的主板後,會陸續推出升級和改良的版本,這樣可以加入一些新的功能。對於這引起升級和改良的版本,在功能上並沒有大的改變,所以硬體設計的變化很小,BIOS程序也很相近。所以,即使是刷錯了BIOS有時也可以啟動。由於電腦還可以啟動,可以嘗試進入DOS實模式把原來的BIOS程序刷回去,應該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4、如何進入 筆記本 電腦BIOS
故障現象:一台二手的COMPAQ筆記本電腦,需進入BIOS進行一些設置,可是不知道快捷鍵。
故障分析與處理:大多數筆記本電腦進入BIOS的方式都不同於 台式機 ,筆記本電腦大多是按[F1]、[F2]、[F10]或[CTRL+ALT+ESC]鍵等。另外很多筆記本電腦還可以通過專用的程序來設置主板BIOS。
5、清除CMOS後無法啟動
故障現象:在BIOS里修改了硬碟的參數設置,保存後重新啟動,在系統自檢時,揚聲器發出報警聲,啟動失敗。關閉電腦,將主板上面的跳線短接後清除CMOS,再將跳線設置為默認狀態後開機,電源指示燈不亮,CPU風扇不轉,電腦無法啟動。
故障分析與處理:估計是在關閉電腦及插座的開關以後,電腦電源插頭因插座質量的問題,仍下於帶電狀態,導致清除CMOS不成功。在拔下了電腦電源的插座後重新插上,再打開電腦電源開關,即可清除故障
『叄』 電腦插上硬碟為什麼顯示不出來
一、開機之後系統沒有找到或者是不能識別出硬碟
這類情況的出現導致系統無法有硬碟啟動,即使通過其它的手段啟動電腦之後也無法找到硬碟。對於這樣的情況其實解決的方法還是很簡單的,這類問題出現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在硬碟和主板之間的連線上面,所以在這里建議大家不妨將硬碟與主板之間的連線更換一根。
如果不是連線的問題的話,那麼再看一看硬碟上的主從條線是否設置正確,如何設置主從跳線的位置一般都會在硬碟上面有提示,按照自己的需要將硬碟設置成為主盤或者是從盤即可解決這類問題。
二、BIOS設置不當導致硬碟出問題
這一類問題的出現一般並不會是用戶的責任,由於現在的主板都使用有自動檢測硬碟類別以及品牌型號的功能,所以通常不會對此作出改動,可是由於部分主板在運行時可能會出現識別硬碟類型出現錯誤的狀況,這種情況的發生一般同樣會導致系統無法從硬碟啟動。
此外,在主板的BIOS中還可以設置硬碟的 Normal、LBA以及Large等工作模式,這個地方一定要根據硬碟的情況來進行設置,否則的話也是很有可能會出現其它的錯誤。對於這類情況的解決方法也不難,只要按照主板的BIOS說明以及硬碟本身的情況進行正確的設置便可以解決。
三、有主引導程序卻無法啟動硬碟
硬碟有一個主引導區,在這裡面存有主引導程序,如果主引導程序出現了問題,那麼系統不能從硬碟上啟動也就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了。
要想將這個故障解除並不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事情,只要在DOS模式下輸入FDISK/MBR命令便可以了,這主要是由於FDISK命令文件當中本身就已經包含了一個硬碟的主引導程序。
(3)電腦裝上硬碟在bios沒顯示擴展閱讀:
電腦硬碟常見故障檢修:
故障現象:電腦硬碟分區表錯誤引導的啟動故障
分區表錯誤是硬碟的嚴重錯誤,不同錯誤的程度會造成不同的損失。如果是沒有活動分區標志,則計算機無法啟動。但從軟區或光區引導系統後可對硬碟讀寫,可通過fdisk重置活動分區進行修復。
如果是某一分區類型錯誤,可造成某一分區的丟失。分區表的第四個位元組為分區類型值,正常的可引導的大於32mb的基本DOS分區值為06,而擴展的DOS分區值是05。如果把基本DOS分區類型改為05則無法啟動系統 ,並且不能讀寫其中的數據。
如果把06改為DOS不識別的類型如efh,則DOS認為改分區不是 DOS分區,當然無法讀寫。很多人利用此類型值實現單個分區的加密技術,恢復原來的正確類型值即可使該分區恢復正常。分區表中還有其他數據用於紀錄分區的起始或終止地址。
這些數據的損壞將造成該分區的混亂或丟失,一般無法進行手工恢復,唯一的方法是用備份的分區表數據重新寫回,或者從其他的相同類型的並且分區狀況相同的硬碟上獲取分區表數據,否則將導致其他的數據永久的丟失。
在對主引導扇區進行操作時,可採用nu等工具軟體,可直接對硬碟主引導扇區進行讀寫或編輯。當然也可採用debug進行操作,但操作繁瑣並且具有一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