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移動硬碟保修問題
如果商家有在硬基鏈旁盤盒子縫上或者螺絲孔上貼什麼防拆的標簽搏橡,你拆開了破壞了標簽就喚握不行了;如果沒有,應該可以保修。
② 新買的戴爾筆記本電腦的底部螺絲口有防拆封條嗎
1、枝謹弊在DELL官方購買的,由DELL直接銷售的本子是沒有的,DELL的售後對此也不作要求,即使你拆開過本子,如加內存、硬碟等,都不影響保修的
2、通過第三方購買的本子,如果明確售後由DELL負責,並保留有發猛族票等有效憑證的,同上
3、由非DELL的第三方提供售後服務的,多半都會有防拆易碎貼晌凳紙的,損壞的話一般是不保的,如果想自己DIY操作的話,最好事前溝通確認一下是否影響保修
③ 要買筆記本電腦一台,看好了,怎麼知道是不是真的會不會商家把裡面東西換了是不是未拆封的安全些
既然這樣,那就說說
1、要求當面拆箱,拆箱前先檢查外箱封條是否有拆過的痕跡,而且透明膠帶上是否有品牌電腦的水印?(例如,ASUS、DELL等,一般品牌廠毀跡商的外箱封條都會有自己的水印)
2、本本拿到後,仔細檢查每個部位的螺絲孔部位是否有拆過的痕跡?並檢查易碎防拆標簽是否有破損?(本本出廠前都會貼一張防拆標簽,防止出廠後的拆機,具體位置每個品牌不一樣,基本上會貼在螺絲孔位置)
3、軟體檢測,下載一個魯大師/events等類型的檢測工具到U盤里,纖喚並現場裝上查看每個硬體型號是否與外包裝箱上描述的型號一致(重點是CPU/內存等)
4、到正規的大型商場購買,基本上不會有這種鏈旁整機調換的行為
④ 聯想品牌機硬碟有貼標嗎去電腦維修店懷疑被換硬碟
有貼標的。
如果你的硬碟上沒有的話,這就不好弄了。像修電腦的基本上所有大亂敗牌知名產品的貼標都消手有點的,給你換了你也發現不了。
如果想防止被換硬碟的話,可以在你的硬碟表面上做一個特殊的標記,如寫上名字或畫一個自己認為別人不易模仿的圖畫(像畢加索那樣的、誰也看不懂的就行了)。
還有一個笨方法,如果你不忙有多餘時間的話,你也可以在旁邊拿陪嫌看著,一般修電腦用不了多久的。
⑤ 筆記本電腦硬碟上的標簽貼標怎麼完整性撕出來就是貼了那個ASM和FRU的那個標簽
你需要吹風機加熱 然後就很好撕了。
⑥ 惠普電腦硬碟如果反廠維修,機箱還用反嗎
看你的機子是台式機還是筆記本了,一般筆記本的不建議自己拆硬碟,裡面有防拆標簽的;台式機的話自己很容易就可以拆下來了,就沒必要把整個機箱一起寄去了,運費也備敏吵高。仿侍這是個人意見。你最好跟廠家聯系好了,拿並看廠家怎麼要求吧。
⑦ 宏基筆記本有防拆標簽嗎
基本沒緩埋有,連其他牌子常見的會貼在謹哪大散熱模塊上的易碎貼紙也沒,內存和硬碟祥豎等等部件上也只有序列號貼紙,還算是人性化設計
⑧ 機械硬碟金屬正面標簽貼紙用什麼膠水沾的
DIY裝機指的是自行選擇電腦的各個硬體,這些硬體包括處理器、主板、內存、顯卡、硬碟、機箱、電源等,在保證兼容、合理搭配的同時將所有的DIY硬體搭配組裝為一台完整的電腦,也是所謂的「組裝機」、「兼容機」,今天小編再來幫大家科普一下硬碟選購知識和硬碟知識,教你如何挑選合適的硬碟。
硬碟分為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以及混合硬碟三個類型,而絕大數的用戶都是採用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雙硬碟方案,現在混合硬碟市場需要很小,市場上裝機常見主要是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三個類型的硬碟知識吧。
一、硬碟 選購 的類型:
1、機械硬碟(HDD)
是一款傳統式硬碟,在沒有固態硬碟之前都是搭配的機械硬碟,現在裝機搭配機械硬碟多數作為儲存副盤。機械硬碟的結構主要是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製成的磁性碟片、磁頭、轉軸、磁頭控制器、控制電機、數據轉換器、介面以及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在機械硬碟在工作的時候,磁頭懸浮在高速旋轉的磁性碟片上進行讀寫數據。
優點主要是容量大,價格便宜,技術成熟,硬碟破壞可做數據恢復,而缺點主要是速度相比固態硬碟要慢,發熱大,噪音大,防震抗摔性差。
2、固態硬碟(SSD)
固態硬碟是在機械硬碟之後推出的一款新型硬碟,也是現在裝機首選硬碟之一,都是設為主盤運用,大大提升系統速度。固態硬碟主要是由多個快閃記憶體晶元加主控以及緩存組成的陣列式儲存,屬於以固態電子儲存晶元陣列製成的一種硬碟。
優點主要是相比機械硬碟,讀取速度更快,尋道時間更小,能夠提升系統、軟體、游戲等讀寫速度,靜音、防震抗摔性佳,低功耗、輕便、發熱小。而缺點主要是價格偏貴、容量較小,大儲存需要的時候,往往需要搭配機械硬碟來運用。
3、混合硬碟(SSHD)
混合硬碟相當於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結合產品,採用容量較小的快閃記憶體顆粒作為儲存常用文件,而磁碟才是最為重要的儲存介質,而快閃記憶體僅僅是起了緩沖的作用,將更多的常用文件保存到快閃記憶體內減小尋道時間,從而提升效率。
混合硬碟優缺點主要是讀寫速度相比機械硬碟要快,但是速度不如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同樣,發熱顯著,有顯著噪音,有震動。
二、硬碟 選購 的品牌
1、機械硬碟:西部數據(WD)、希捷(ST)
2、固態硬碟:三星、Intel、浦科特、Toshiba、建興、閃迪、金士頓、威剛、WD、影馳、七彩虹、台電等。
一般來說,首選三星、intel、浦科特,不過價格偏貴,其次金士頓、閃迪、Toshiba等,性價比品牌可以影馳、威剛、台電、七彩虹等。
三、硬碟 選購 的容量
同價位情況下,機械硬碟的容量要比固態硬碟要大很多,因此大儲存的情況下,必須搭配機械硬碟作為儲存運用,除非你是土豪,直接購買大容量的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容量通常:120G、240G、320G、500G、1T、2T或者以上等。不過現在基本都是選用120G、240G容量為主,因為大容量的固態硬碟價格絕對讓你懷疑人生,不過相信經過固態硬碟多年的發展,大容量會越來越主流,越來越便宜。
機械硬碟容量通常:1T、2T、3T、4T或者以上等。一般基本都是選用1T、2T機械硬碟,再大的基本用不到,除非真有這樣的儲存需要。
四、硬碟 選購 的介面
機械硬碟現在都是SATA3介面,而固態硬碟常見的有:SATA 3介面,PCI-E介面,M.2介面,其中M.2之間也有不一樣的規格,主要由2242、2260、2280三種規格。
SATA3介面的固態硬碟是現在運用廣泛的,而M.2介面固態硬碟慢慢主流起來,而PCI-E介面一般運用在高端機上,擁有更高的速度體驗。
五、硬碟 選購 的尺寸
台式電腦機械硬碟都是3.5英寸,而SATA3介面的固態硬碟是2.5寸的,與筆記本的機械硬碟尺寸相似,因此也可以運用在筆記本上。PCI-E介面的固態硬碟只適於台式電腦,並不合適筆記本,而M.2和SATA的固態硬碟,台式電腦和筆記本都是通用的。
不過對於現在的筆記本和台式電腦來說,M.2介面的固態硬碟外形小巧,打破了SATA介面帶來的性能瓶頸,因此裝機之家小編堅信,M.2介面的固態硬碟才是未來趨勢。
是什麼決定了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速度?
固態硬碟主要是顆粒與主控, 固態的顆粒與主控好壞決定了一款固態硬碟的性能,顆粒與主控越好,無疑固態硬碟的速度越強。
SSD的顆粒的傳統分類:SLC、MLC、TLC,SLC顆粒要強於MLC,而MLC顆粒又強於TLC,不過SLC顆粒在現在市場基本很少,(裝機之家原創)主要是價格偏貴,現在中高端的固態還是MLC顆粒的天下,而TLC顆粒成本較低,性能與壽命不如MLC,定位市場入門級固態硬碟。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超貴(約MLC 3倍以上的價格),約10萬次擦寫壽命。
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壽命一般,價格一般,約1000--3000次擦寫壽命。
TLC = 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也有Flash廠家叫8LC,速度慢壽命短,價格便宜,約1000次擦寫壽命。
主流主控品牌:群聯、Marvell、三星、台系主控(常見的台系主控包括慧榮Silicon Motion和智微Jmicron以及群聯Phison三家公司,現在相當多的固態硬碟廠家都在用這三家的主控,主要是因為成本低廉相當受各大固態廠家喜愛。)等,而這類主控品牌中,主控晶元又有眾多型號,不一樣型號性能也有很大不一樣,小編就不一一介紹。
機械硬碟影響磁碟速度的主要原因還是緩存的大小 ,緩存越大磁頭讀寫命中率越高,速度也就越快。 此外轉速快的比轉速慢的讀寫速度要快點 ,但是機械硬碟在高轉速的同時會帶來溫升快、溫度高、磨損快,因此會更加容易破壞硬碟,建議轉速容量相同的磁碟宜選擇緩存大獲選低轉速高緩存的,此外還有硬碟的單碟容量(單碟容量越大性能越高)、介面對性能也有影響。
硬碟 選購 的搭配建議:
如今裝機基本都是首選固態硬碟了,在儲存空間足夠運用的情況下,建議單獨搭配固態硬碟,但是如果對儲存要求較高的情況下,比如游戲眾多,平時有存小電影的習慣,還有一些是行業需要,那麼建議固態+機械雙硬碟方案,固態設為主盤,而機械設為副盤,雙劍合璧,既滿足速度又滿足儲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