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用u盤做啟動盤進pe內重裝系統就可以了,bios只需要設置u盤為第一啟動項即可。
具體的u盤重裝系統教程可以參考以下:
一、准備工具
1、一個U盤(盡量8G以上)
2、一台正常能上網的電腦
3、下載小白一鍵重裝系統工具
二、安裝思路
1、找一台能正常使用的電腦和一個U盤,通過下載小白工具,然後製作一個U盤啟動工具
2、把製作好的U盤工具,插到無法開機的筆記本上,按啟動熱鍵進入U盤PE系統安裝系統即可.
具體步驟如下:
1、打開小白一鍵重裝系統軟體,退出殺毒軟體,等待軟體檢測本地環境完成後進入主界面,然後將U盤插入電腦,點擊製作系統,開始製作u盤啟動盤。
在重裝系統中,如果遇到什麼問題,還可以進「小白系統官網」的技術客服群,可以找技術客服遠程協助你安裝系統。
Ⅱ 雙硬碟bios怎麼設置的解決方法
有關雙硬碟bios怎麼設置的解決方法
雙硬碟bios怎麼設置?雙(多)硬碟設置固態硬碟啟動。現在很多電腦都配置雙硬碟或多硬碟,在換系統後,部分會出現不從固態硬碟啟動的情況,因為很多朋友不知道怎麼設置第一硬碟(主硬碟),下面小篇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怎麼在雙(多)硬碟設置固態硬碟啟動。
要設置雙(多)硬碟設置固態硬碟啟動,我們除了主板跳線上設置,還應該在BIOS進行設置。具體設置方法,大家可以看下面的'介紹:
電腦開機時進入BIOS(根據品牌的不同,進入BIOS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本站之前和大家介紹不同主板進入BIOS設置的方法,大家可以參考本站教程,如何進入BIOS),
對於老主板,進入BIOS後,主界面上Advanced BIOS Features或者相類似的選項,再找到First Boot Device(第一啟動設備),按回車進入,然後我們可以看到選項:有HDD0,HDD1.USB,CDROM等選項,如果是一個硬碟,就不會出現多HDD1。如果是多硬碟,就會出現HDD0,HDD1,HDD2甚至更多,這里我們應該設置為HDD-0(前提是固態硬碟是主硬碟),設置好後,按下F10保存設置,再確認保存退出。就可以了。
對於新主板,可以在MAIN菜單里設置(有的在設備中,要看主板的型號),如下圖,我們可以看到接了兩個硬碟,一個是在SATA1,另一個SATA6上,通過BOOT中設置,可以將其設置為主從硬碟,一般固態硬碟為主硬碟。 ;
Ⅲ 裝完固態硬碟後,華碩筆記本怎麼設置bios,
加裝固態硬碟後,若需要將固態硬碟在BIOS內設置為第一啟動項,可參考以下步驟:
1、開機時按DEL進入BIOS
3、設定完成後,按F10保存並退出
Ⅳ 我加裝了個固態硬碟,華碩主板,然後開不了機了,怎麼更改bios啟動順序
1、點擊F7鍵進入Advanced模式
2、選擇boot選項卡,在Boot Option #1處設置第一啟動項,F10保存退出
Ⅳ 華碩筆記本更換硬碟bios設置
1、我們開機按鍵盤上的F2鍵進入bios。
2、我們使用上下左右鍵選擇「Advanced」
3、在「差槐Advanced」中我們找到「SATA Configuration」
4、我們進入「SATA Configuration」
5、我們根據我們的需要進行選擇。
6、然後我們按鍵盤上的F10鍵保存。然後我們選擇「YES」這樣我們就可以保存正搭設置了。
7、SATA介面的模式,可選擇的有IDE和AHCI模式,windows XP原生不支持SATA,那麼需要在這里修改為IDE才能夠正確的識別硬碟並安裝舉慶拿;如果正常使用情況下修改這里的模式的話,也會引起藍屏。
Ⅵ 台式機加硬碟怎麼樣設置bios
給了 台式機 加了個硬碟,我們的bios要怎麼樣去設置呢?下面由我給你做出詳細的台式機加硬碟bios設置 方法 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台式機加硬碟bios設置方法一:
HP台式機在 BIOS 設置硬碟為第一啟動項的方法如下:
(1)開機後,按住鍵盤左上角的Esc鍵,直到顯示如下界面。移動游標到Computer Setup (F10)菜單上,回車。可以進入選擇界面(當然開機以後,馬上連續不斷的按住F10,也可以直接進入BIOS設置界面)
(2)進入BIOS以後,用方向鍵依次選中Storage--boot order,然後選擇,選擇HARD DRIVE 代表硬碟,然後用ENTER確定,最後F10保存,點YES,即可。
台式機加硬碟bios設置方法二:
兩個硬碟用兩個數據線連接電腦,什麼也不用設置,如果共用一個數據線,硬碟跳線改動一下,如果想讓哪個硬碟啟動電腦,在BIOS里設置那個硬碟首先啟動即可
即在first boot中選擇你要啟動的那個硬碟,插在主板上IDE1的硬碟在BIOS里是hdd0,IDE2上的硬碟是HDD1..以此類推
台式機加硬碟bios設置方法三:
1、硬碟介面為SATA,只顯示一個,檢查電源線,換一個,檢查SATA數據線,換一條,還是不顯示,硬碟可能已經有壞道或損壞
2、硬碟介面為IDE,只顯示一個,同在一條數據線上的硬碟需要跳線,主從盤跳線帽。同上檢查最壞的情況還是可能壞了
相關閱讀:
bios簡介
BIOS設置程序是儲存在BIOS晶元中的,BIOS晶元是主板上一塊長方形或正方形晶元,只有在開機時才可以進行設置。(一般在計算機啟動時按F2或者Delete進入BIOS進行設置,一些特殊機型按F1、Esc、F12等進行設置)。BIOS設置程序主要對計算機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進行管理和設置,使系統運行在最好狀態下,使用BIOS設置程序還可以排除系統故障或者診斷系統問題。有人認為既然BIOS是"程序",那它就應該是屬於軟體,感覺就像自己常用的Word或 Excel 。但也有很多人不這么認為,因為它與一般的軟體還是有一些區別,而且它與硬體的聯系也是相當地緊密。形象地說,BIOS應該是連接軟體程序與硬體設備的一座"橋梁",負責解決硬體的即時要求。主板上的BIOS晶元或許是主板上唯一貼有標簽的晶元,一般它是一塊32針的雙列直插式的集成電路,上面印有"BIOS"字樣。
ROM
在微機(微型計算機Microcomputer System)的發展初期,BIOS都存放在ROM(Read Only Memory,只讀存儲器)中。ROM內部的資料是在ROM的製造工序中,在工廠里用特殊的方法被燒錄進去的,其中的內容只能讀不能改,一旦燒錄進去,用戶只能驗證寫入的資料是否正確,不能再作任何修改。如果發現資料有任何錯誤,則只有舍棄不用。
EPROM
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編程ROM)晶元可重復擦除和寫入,解決了ROM晶元只能寫入一次的弊端。EPROM晶元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在其正面的陶瓷封裝上,開有一個玻璃窗口,透過該窗口,可以看到其內部的集成電路,紫外線透過該孔照射內部晶元就可以擦除其內的數據,完成晶元擦除的操作要用到EPROM擦除器。EPROM內資料的寫入要用專用的編程器,並且往晶元中寫內容時必須要加一定的編程電壓(VPP=12—24V,隨不同的晶元型號而定)。EPROM的型號是以27開頭的,如27C020(8*256K)是一片2M Bits容量的EPROM晶元。EPROM晶元在寫入資料後,還要以不透光的貼紙或膠布把窗口封住,以免受到周圍的紫外線照射而使資料受損。
由於EPROM操作的不便,586以後的主板上BIOS ROM晶元大部分都採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電可擦除可編程ROM)。通過跳線開關和系統配帶的驅動程序盤,可以對EEPROM進行重寫,方便地實現BIOS升級。
BIOS晶元中主要存放:
●自診斷程序:通過讀取CMOSRAM中的內容識別硬體配置,並對其進行自檢和初始化;
● CMOS設置程序:引導過程中,用特殊熱鍵啟動,進行設置後,存入CMOS RAM中;
● 系統自舉裝載程序:在自檢成功後將磁碟相對0道0扇區上的引導程序裝入內存,讓其運行以裝入DOS系統;
● 主要I/O設備的驅動程序和中斷服務:由於BIOS直接和系統硬體資源打交道,因此總是針對某一類型的硬體系統,而各種硬體系統又各有不同,所以存在各種不同種類的BIOS,隨著硬體技術的發展,同一種BIOS也先後出現了不同的版本,新版本的BIOS比起老版本來說,功能更強。
NORFlash
從奔騰時代開始,現代的電腦主板都使用NORFlash來作為BIOS的存儲晶元。除了容量比EEPROM更大外,主要是NORFlash具有寫入功能,運行電腦通過軟體的方式進行BIOS的更新,而無需額外的硬體支持(通常EEPROM的擦寫需要不同的電壓和條件),且寫入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