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硬碟讀不出來
讀不出來的解決方法如下:
操作設備:戴爾筆記本電腦
操作系統:win10
操作程序:DiskGenius軟體
1、將需要恢復數據的移動硬碟與電腦連接好,然後運行DiskGenius軟體。
『貳』 電腦硬碟讀取不了怎麼辦
電腦硬碟讀取不了怎麼辦
在有些時候我們的電腦硬碟讀取不了,這該怎麼辦呢?下面就由我來為你們簡單的介紹電腦硬碟讀取不了的解決方法吧!希望你們喜歡!
電腦硬碟讀取不了的解決方法一:
1、開機後系統找不到硬碟或者識別不到硬碟
開機後系統無法識別硬碟,我們首先聯想到的是硬碟兼容模式問題,但是目前還沒有硬碟會與主板之間存在兼容性的問題,所以這個想法可以排除。這類故障的主要原因存在於硬碟與主板之間連線上,出現此情況時我們嘗試更換一根主板與硬碟之間的.連接線。如果問題依然無法解決,那麼可以看看主從線的設置是否正確或者在硬碟運轉時是否發出奇怪聲響;
2、bios設置不當導致電腦無法識別到硬碟
主板的BIOS中還可以設置硬碟的 Normal、LBA以及Large等工作模式,我們需要根據硬碟的情況來進行設置,否則很有可能會出現其它的毛病。對於這類情況的解決方法也不難,只要按照主板的BIOS說明書以及硬碟本身的情況進行正確的設置便可以解決。
3、硬碟分區出問題導致硬碟無法被識別
我們的電腦硬碟在使用時會將它進行分區設置,從而會有主分區和邏輯分區之差。若是主分區出現問題,電腦無法正常啟動也是常見的事情,我們需要通過引導啟動的方式進入DOS模式下輸入FDISK/MBR命令便可以了,這是因為在FDISK命令文件當中已經包含了一個硬碟的主領導程序,微軟已經為我們想到了這一問題,那麼我們只要進行一些修改既可以了。
電腦硬碟讀取不了的解決方法二:
先檢查硬碟主從條線設置是否設置錯誤,主從條線設置不當會導致系統不能正確識別。
試試系統是否能從光碟機啟動,如果光碟機也不能啟動系統,則很可能是主板和電源故障。
如果系統還是無法識別硬碟,可用另一台電腦檢查硬碟,可確認是否是硬碟故障,如為硬碟故障,則應更換或維修硬碟。
;『叄』 電腦硬碟讀取不了怎麼辦
1、硬碟線或硬碟介面接觸旁肆不良:首先我們可以檢查一下數據線和介面部分,如果硬碟數據線有斷裂或者老化的情況,可以嘗試更換看是否能夠恢復識別,如果硬碟介面出現氧化的情況,還可以用酒精棉簽擦拭一下。
2、電源功率不足:電腦電源內如運手轎果出現電壓不足,也會出現硬碟無法被識別的現象,硬碟開機後工作聲音如果有異常,可以先將硬碟連接到別的電腦上進行檢查,在確定硬碟自身沒有故障的前提下,再對電腦供電系統進行檢查,如果確實是電壓輸出過低,需要及時更換更大功率的電源,以免硬碟受薯乎到更嚴重的損壞。
當然,鑒於這一種系統故障情況,硬碟數據恢復可以直接用超級兔子數據恢復軟體掃描恢復,操作只需輕松三步即可恢復丟失的硬碟數據,同時超級兔子支持全盤快速掃描,找回誤刪數據及丟失的文檔,預覽恢復所需文件,精準恢復重要文件數據。
『肆』 電腦開機讀取不到硬碟怎麼辦
電腦開機讀取不到硬碟的解決方法一:
1)硬碟數據線或電源線介面松動。
2)硬碟SATA介面標准高於主板介面標准。
3)硬碟數據線損壞(並口的更多見)。
4)硬碟電路板出現故障或硬碟分區表損壞。
解決方法:
關機針對可能因素給與解決
1)插緊數據線電源線。
2)換用標准相同的硬碟使用。
3)更換數據線。
4)修理硬碟電路板或修復分區表。
電腦開機讀取不到硬碟的解決方法二:
電腦硬碟故障分析:
開機檢測不到硬碟,有可能是數據線損壞,硬碟出現壞道、電源介面接觸不良或者電源供電不足所致。
電腦硬碟故障排除:
1、首先排除一根新的數據線,並把硬碟安裝好後重新啟動電腦,自檢時檢測到了硬碟,並能正常進入系統,但系統運行不久卻突然死機,並提示硬碟讀取錯誤。
2、重新啟動電腦,運行HDD Scan軟體進入主界面,然後單擊「Start」按鈕歲硬碟進行掃描。
3、掃描完成掃描結果會一圖例的形式顯示在界面右側,圖中表示硬碟不存在任何壞道。
4、重新啟動電腦故障依舊,此時懷疑電源D行插頭電壓不足,然後使用萬用表測試D行插頭的電源電壓。
5、首先測量黃線和黑線對應引腳之間的電壓,將萬用表的擋位調節到50V,然後將黑色表筆插入黑線即地線對應的引腳中,將紅色表筆插入對應的引腳中,此時測得電壓為+12V,表示黃線與地線之間的電壓正常。
6、測得紅線與黑線對應引腳之間的電壓。為了測量准確需要將萬用表的擋位調節到10V,然後將黑色表筆插入黑線對應的引腳中,將紅色表筆插入紅線對應的引腳中,此時測得電壓為+5V,表明紅線與地線之間的電壓正常。
7、綜上所述表明電源能夠正常供電。
8、將插在光碟機上的'電源線與插在硬碟上的電源線互相調換,然後開機發現一切正常,但打開「我的電腦」窗口,發現光碟機盤符丟失,因此可以斷定原來插硬碟的電源線存在問題。
9、仔細觀察存在問題的電源線及其D型插頭,發現D行插頭的4根柱狀接頭富有一層黃色污垢,然後是用鑷子夾住蘸有酒精的脫脂棉球將這些黃色污垢去除。
10、再次將光碟機連接好,重新啟動電腦光碟機被順利檢測到,至此故障得到徹底的解決。
拓展:硬碟知識
1、容量
容量可以說是用戶對硬碟認識最多的一個技術指標,它的單位是兆位元組(MB)或千兆位元組(GB)。影響容量的兩個因素是單碟容量和碟片數量。顧名思義,單碟容量也就是在單張碟片上所能存儲的信息容量,單盤容量越大,實現大容量硬碟也就越容易,尋找數據所需的時間也相對減少。現在硬碟的單碟容量是越做越大了,一般都可以達到20G。單碟容量提高的同時,硬碟的生產成本也隨之而降低,這也是為什麼硬碟廠商競先推出高單碟容量的硬碟產品。你有時在檢測硬碟時可能會發現廠家標稱的容量和電腦檢測的容量不一致,這是由於他們採用的換算單位不同,廠家多以1000進制換算,即1MB=1000byte、1GB=1000MB,而電腦中多用1024進制換算。
2、緩存
由於CPU運算與硬碟讀取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速度差異,為了解決硬碟在讀寫數據時CPU的等待問題,在硬碟上設置適當的高速緩存,以解決二者之間速度不匹配的問題。硬碟緩存與主板上的高速緩存作用一樣,是為了提高硬碟的讀寫速度,當然緩存越大越好。目前IDE硬碟的高速緩存一般為512K到2M之間,主流硬碟的數據緩存應該為2MB,而在SCSI硬碟中最高的數據緩存現在已經達到了16MB。
3、轉速
轉速指的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轉動速度,其單位是RPM(RoundPerMinute,每分鍾旋轉次數),它直接影響硬碟的數據傳輸率,理論上轉速越快數據傳輸率就越大。目前IDE介面的硬碟主軸轉速一般為5400和7200rpm(轉/秒),主流硬碟的轉速為7200RPM,至於SCSI硬碟的主軸轉速一般可達7200到10,000rpm,而最高轉速的SCSI硬碟轉速高達15,000rpm。更快的轉速可以使碟片轉動一周的時間減短,使平均等待時間和平均尋道時間減短,更快地尋找所需要的數據,同時硬碟的內部傳輸率也會提高,使讀寫速度加快。
4、平均尋道時間
這個指標指磁頭從得到指令到尋找到數據所在磁軌的時間,它是代表硬碟讀取數據的能力,單位為毫秒,需要注意的是它與平均訪問時間有差別。平均尋道時間越小越好,現在選購硬碟時應該選擇平均尋道時間低於9毫秒的產品。
5、內部數據傳輸率
內部數據傳輸率是磁頭到硬碟的高速緩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這可以說是影響硬碟整體性能的關鍵,一般取決於硬碟的碟片轉速和碟片數據線密度。在這項指標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為單位,這是兆位/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轉換成MB/S(兆位元組/秒),就必須將Mbps數據除以8。例如有的硬碟給出最大內部數據傳輸率為131Mbps,但如果按MB/S計算就只有16.37MB/s。目前市場上主流硬碟的最大內部數據傳輸率為30MB/s到45MB/s,這比UltraATA/100的100MB/s低多了,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硬碟作為電腦的瓶頸,其病根還在於硬碟的內部數據傳輸率上。
6、外部數據傳輸率
這是指從硬碟緩沖區讀取數據的速率。它與硬碟的介面類型是直接掛勾的,因此在廣告或硬碟特性表中常以數據介面速率代替,單位為MB/S。目前主流硬碟普通採用的是UltraATA/66,它的最大外部數據率即為66.7MB/s。而採用目前最新的UltraATA/100介面最大外部數據傳輸率即可達到100MB/s。對於SCSI硬碟,若採用最新的Ultra160/mSCSI介面標准,其數據傳輸率可達160MB/s,FibraChannel的最大外部數據傳輸將可達200MB/s!
7、MTBF(連續無故障時間)
它指硬碟從開始運行到出現故障的最長時間,單位是小時。一般硬碟的MTBF至少在30000或40000小時。這項指標在一般的產品廣告或常見的技術特性表中並不提供,需要時可專門上網到具體生產該款硬碟的公司網址中查詢。
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技術指標外,影響硬碟性能的還有道至道時間、硬碟表面溫度等因素,這里就不再贅述了。說實話,一口氣說這么多專業性挺強的內容,不但你可能難以消化,就是我的頭都大了。但之所以堅持講這些術語常識,只是希望你對硬碟能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不至於對硬碟一無所知。
『伍』 硬碟讀取不出來了怎麼辦
硬碟打不開的處理方法有4種,如下:
方法1(最先級):
找到「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然後在「本地安全策略」中的「安全選項」打開,在右面窗口找到「網路訪問選項。
我們可以看到本地帳戶的共享和安全模式的內容,如果他顯示「僅來賓」,那麼我們要改為「經典」然後退出回到我的電腦,只要在D盤中找到「安全」標簽並將其中的亂碼刪除,添加到本地的計算機中就可以嘗試解決了。
方法2(次要):
如果前一種方法不成功,另一種方法便是選中RAW格式盤的「屬性」中的「安全」選項。如果沒有安全選項,我們只需手動在我的電腦里的工具中「文件夾選項」去掉「使用簡單文件共享」就可以實現安全選項顯示的功能了。
最後我們返回前一步,將格式盤中無效的用戶名刪除,添加自身賬戶的許可權就可以了。
方法3:
安裝「易我分區表醫生V3.0」。進入安全模式,在注冊軟體完畢後重新進入一次該軟體。先將「創建緊急啟動盤」的對話框取消,然後我們可以點擊壞掉的磁碟,在軟體選項中選擇「修復引導」→「自動」,不出意外情況大約幾秒種後就能夠成功了。這種方法是比較快捷的。
方法4:
使用軟體EasyRecoveryPro來恢復硬碟功能。
『陸』 電腦硬碟出現無法讀取的情況,怎麼辦
1、更換USB埠:當插入u盤或者移動設備到電腦的usb埠時,如果電腦的usb埠電壓不鬥旦穩定或者接觸不良的話,很容易導致驅動器設備無法識別,需要格式化的情況,此時我們將U盤或者移動硬碟插入到電腦的後面usb埠或者其它的埠試一攔皮試。
2、修復電腦硬碟:
1)按鍵盤上面的win+r鍵空衡擾,調整出運行窗口,輸入「cmd」,單擊「確定」按鈕。
『柒』 電腦硬碟讀取不了怎麼辦
電腦硬碟讀取不了解決方法:
1.加電後硬碟無反應
當接通電行桐源,啟動筆記本電腦後,發現硬碟沒有任何反應,在BIOS中也不能找到硬碟。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大部分是由於硬碟電機出現問題引起的。這時候,應該找專業的維修人員進行維修。
2.硬碟發出「噠噠」的聲音
當筆記本電腦硬碟發出「噠噠」的聲音或其他不正常的聲音時,說明磁頭出現了問題。這時候,應當立即關閉筆記本電腦,將筆記本電腦帶到專業維修地點維修。否則,你的珍貴數據將一去不返。
3.無法訪問數據和無法復制數據
當進入操作系統後,能夠看到硬碟中的數據,但是,卻無法訪攔帶返問這些數據,而且不能復制粘貼數據。出現這種情況,基本上可以確定為硬碟上有壞道,也有可能是硬碟固件有問題。可以用查壞道的軟體,測試硬碟是否出現了壞道。
4.硬碟運行正常,BIOS無法檢測
當啟動筆記本簡飢電腦後,在BIOS中檢測不到硬碟,但是,硬碟卻能正常運行。這種情況基本上是由固件問題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硬碟初始化信息丟失。如果出現上述情況,數據基本上無法挽救。
5.硬碟誤識別
當在使用筆記本電腦時,發現BIOS中檢測到的筆記本電腦硬碟與實際硬碟有區別。這種情況是由於硬碟磁頭偏移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硬碟固件出現了問題,造成硬碟誤識別。
『捌』 電腦開機識別不了硬碟
1、系統無法識別硬碟時,可按下述方法進行排查解決:
首先開機進入BIOS,確認BIOS中是否能夠識別硬碟,若BIOS無法識別到硬碟,就拆開機箱,確認SATA介面,硬碟電源線是否有松動的情況;
2、如果介面檢查無異常,則證明此時硬碟已經損壞,無法使用了。若能孫猛檔夠識別到硬碟,檢查硬碟容量,轉速等信息是否正確,然後繼續下面步驟:
3、將硬碟拆開,掛載到其他電腦的SATA介面上,或者使用移動硬碟盒將其知嫌用作移動硬碟。接著將其他電腦開機進入系統,打開磁碟管理器,確認是否識別到硬碟,若識別不到,證明硬碟還是有硬體故障,無法使用;
4、若能識別到,右擊選擇對其進行「初始化」,之後再進行分區,格式化等操作,此時硬碟就可以正常讀取使用了。
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硬碟一般是2.5英寸,而台式機為3.5英寸,由於兩者的製作工藝技術參數不同,首先,2.5硬碟只是使用一個或兩個磁碟進行工作,而3.5的硬碟最多可以裝配五個進行工作;另外,由於3.5硬碟的磁碟直徑較大,則可以相對提供較大的存儲容量;如果只是進行區域密度存儲容量比較的話,2.5硬碟的表現也相當令人滿意。筆記本電腦硬碟是筆記本電腦中為數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筆記本電腦硬碟都是可以通用的。
但是筆記本電腦硬碟有個台式機硬碟則亂沒有的參數,就是厚度,標準的筆記本電腦硬碟有7,9.5,12.5,17.5mm四種厚度。9.5mm的硬碟是為超輕超薄機型設計的,12.5mm的硬碟主要用於厚度較大光軟互換和全內置機型,至於17.5mm的硬碟是以前單碟容量較小時的產物,基本沒有機型採用了
『玖』 硬碟在電腦上讀不出來怎麼辦
硬碟也被稱為磁碟,因此具體解決方法如下:
1.點擊桌面上的「控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