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方法:
一,將硬碟插回原來的電腦,再用U盤來傳資料。
(1)電腦怎麼讀取硬碟的數據擴展閱讀: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漏桐顆粒來存儲返拆坦,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磁頭復位節能技術:通過在閑時對磁頭的復位來節能。
多磁頭技術:通過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個磁頭同時的讀或寫來為硬碟提速,或同時在多碟片同時利用磁頭來讀或寫來為磁碟提速,多用於伺服器和資料庫中心。
硬碟
『貳』 硬碟是如何讀寫數據
系統將文件存儲到磁碟上時,按柱面、磁頭、扇區的方式進行,即最先是第1磁軌的第一磁頭下(也就是第1盤面的第一磁軌)的所有扇區,然後,是同一柱面的下一磁頭,??,一個柱面存儲滿後就推進到下一個柱面,直到把文件內容全部寫入磁碟。
(文件的記錄在同一盤組上存放是,應先集中放在一個柱面上,然後再順序存放在相鄰的柱面上,對應同一柱面,則應該按盤面的次序順序存放。)
(從上到下,然後從外到內。數據的讀/寫按柱面進行,而不按盤面進行,先)
系統也以相同的順序讀出數據。
讀出數據時通過告訴磁碟控制器要讀出扇區所在的柱面號、磁頭號和扇區號(物理地址的三個組緩芹盯成部分)進行。磁碟控制器則 直接使磁頭部件步進到相應的柱面,選通相應的磁頭,等待要求的扇區移動到磁頭下。在扇區首舉到來時,磁碟控制器讀出每個扇區的頭標,把這些頭標中的地址信息與期待檢出的磁頭和柱面號做比較(即尋道),然後,尋找要求的扇區號。
待磁碟控制器找到該扇區頭標時,根據其任務是寫扇區還是讀扇區,來決定是轉換寫電路, 還是讀出數據和尾部記錄。找到扇區後,磁碟控制器必須擾和在繼續尋找下一個扇區之前對該扇區的信息進行後處理。如果是讀數據,控制器計算此數據的ECC碼,然 後,把ECC碼與已記錄的ECC碼相比較。如果是寫數據,控制器計算出此數據的ECC碼,與數據一起存儲。在控制器對此扇區中的數據進行必要處理期間,磁 盤繼續旋轉。
『叄』 硬碟如何讀取數據
硬碟主要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磁頭可沿碟片的半徑方向運百動,加上碟片每分鍾幾千轉的高速旋轉,磁頭就可以定位在碟片的指定位置上進行數據的讀寫操作。
信息通過離磁性表面很近的磁頭,由電磁流來改變極性方式被電磁流寫到磁碟上,信息可以通過相反的方式讀取。硬碟作為精密設備,塵問埃是其大敵,所以進入硬碟的空氣必須過濾。
(3)電腦怎麼讀取硬碟的數據擴展閱讀:
硬碟讀寫速度方法:
1、病毒文件:有時候磁碟含有一些病毒文件,這些文件就會讓硬碟速度變慢。這種情況不用擔心,直接使用殺毒軟體給硬碟進行徹底的殺毒就道可以了。下載一個殺毒軟體一鍵殺毒就完事了,然後去清理一下垃圾文件,重啟電腦就行了。
2、硬碟壞道:還有一個可能導致硬碟讀寫速度慢是因為硬碟出現了壞道。壞道一般分為邏輯壞道和物理壞道,都不難處理。直接下載一個這樣的軟體:HDTune。然後運行軟體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具體的操作根據提示就行了。
『肆』 如何讀取台式機硬碟數據
台式機硬碟讀取方法一:
1.拔下硬碟,接入另一台台式機主板上的硬碟介面,按照另一台電腦里硬碟背面上的說明跳線,把拔下的硬碟跳成secondary,主硬碟就是primary,完成。
開機之後電腦就能識別出雙硬碟,你就能隨意的讀取文件了。
2.購買一個IDE硬碟盒,能夠把IDE介面轉換成USB,最好是要帶電源的硬碟盒,插入USB就能隨意讀取了,以後也能做個大型的移動硬碟了。
台式機硬碟讀取方法二:
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移動硬碟盒子,既然你說沒有,那就拆下硬碟掛到別人的機子上去,然後復制出來即可。
還有也可以用裝系統的光碟或者U盤,進去PE系統,復制到其他外村設備都是可取的方式。
台式機硬碟讀取方法三:
1、首先購買一根sata轉usb硬碟轉接線
2、可以將一端裝在硬碟介面上,另一端接到筆記本USB介面上即可。
3、等待硬碟驅動安裝完成,即可使用硬碟。
台式機硬碟怎麼樣讀取
相關閱讀:
機箱硬碟介紹
1.1956年,IBM的IBM 350RAMAC是現代硬碟的雛形,它相當於兩個冰箱的體積,不過其儲存容量只有5MB。1973年IBM 3340問世,它擁有「溫徹斯特」這個綽號,來源於他兩個30MB的儲存單元,恰是當時出名的「溫徹斯特來福槍」的口徑和填彈量。至此,硬碟的基本架構就被確立。
2.1980年,兩位前IBM員工創立的公司開發出5.25英寸規格的5MB硬碟,這是首款面向台式機的產品,而該公司正是希捷(Seagate)公司。
3. 80年代末,IBM公司推出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技術令磁頭靈敏度大大提升,使碟片的儲存密度較之前的20Mbpsi(bit/每平方英寸)提高了數十倍,該技術為硬碟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了基礎。1991年,IBM應用該技術推出了首款3.5英寸的1GB硬碟。
4.1970年到1991年,硬碟碟片的儲存密度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長;從1991年開始增長到60%~80%;至今,速度提升到100%甚至是200%,從1997年開始的驚人速度提升得益於IBM的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技術,它使磁頭靈敏度進一步提升,進而提高了儲存密度。
5.1995年,為了配合Intel的LX晶元組,昆騰(Quantum)與Intel攜手發布UDMA 33介面——EIDE標准將原來介面數據傳輸率從16.6MB/s提升到了33MB/s 同年,希捷開發出液態軸承(FDB,Fluid Dynamic Bearing)馬達。所謂的FDB就是指將陀螺儀上的技術引進到硬碟生產中,用厚度相當於頭發絲直徑十分之一的油膜取代金屬軸承,減輕了硬碟噪音與發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