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商用電腦跟平常的電腦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第一,要是筆記本的話,商用的電池維持時間一般都在3小時之上
第二,商用電腦側重的是整體的平衡,所以商用電腦配置不高,但整體表現會很好。而家用的可能顧及不了這么多了,可能會著重突出CPU,顯卡之類的
第三,商用電腦對數據保護十分到位,體現在硬碟上,IBM,SONY之類的商用電腦都是有硬碟保護的,甚至能進行加密和徹底的刪除,必要是進行數據恢復成功率也比較大
電腦市場似乎永遠是個變幻莫測的所在。家用電腦和商用電腦分別是什麼樣的電腦?家用電腦和商用電腦它們中間哪一個最好呢?家用電腦和商用電腦它們又分別適用於什麼樣的用戶?而我們又將如何在它們涇渭分明的楚河漢界中作一個明智的選擇呢?
在國內電腦市場中像惠普、IBM、康柏等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PC公司的名字在我們電腦用戶的耳中早已是耳熟能詳了,我們已經習慣於接受它們提出的一個又一個的電腦概念和各路電腦的一個又一個的奇怪名字,電腦市場似乎永遠是個變幻莫測的所在,但是,作為我們廣大的電腦用戶們一方面沒有過多的精力與時間去應付這些變化,另一方面卻又因電腦知識的缺乏而往往不知應如何應付這些變化。近日裡,或許是為了更好的區別劃分它們,家用電腦和商用電腦的區分概念現又在被國內、國外的電腦廠商饒有興趣的提出。並且,隨著這兩個電腦概念的提出,也引起了廣大的電腦用戶們的一致興趣,並由此而來的一連串問題也出現了:家用電腦和商用電腦分別是什麼樣的電腦呢?家用電腦和商用電腦它們中間哪一個最好呢?家用電腦和商用電腦它們又分別適用於什麼樣的用戶呢?對於我們電腦用戶而言,這些都是一個個很有待斟酌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的解決將會對我們以後在正確選擇電腦的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們把家用電腦和商用電腦這兩個概念單獨擱置起來看,很難將它們進行比較,得以分出伯仲。但如果我們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去分析就不難得出結論了。好了,先讓我們看家用看電腦。家用電腦
90年代以來,我國的電腦市場持續高速發展。從1992年到1997年,連續六年均取得高於50%的增長率。期間,家用電腦市場一直是拉動我國PC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進入1999年,家用市場增勢趨緩,增速比1998年下降 36.9個百分點,但是第一季度仍保持44.6%的發展速度。從全國范圍來看,家庭電腦的普及率僅達到1%左右,市場潛力仍然巨大。因此,家用電腦市場仍是各電腦商家爭奪的焦點。家用電腦的應用也和商業用戶有所區別。對絕大部分家庭用戶而言,電腦主要會完成以下工作:家政應用,如文字處理、家庭財務處理等;學習娛樂,如作為孩子的學習工具或家庭多媒體應用;網路應用,瀏覽Internet、收發E_mail等。與此相對應,用戶要根據自身的特定條件和應用要求來選擇合適的產品。第一,價格是廣大家庭用戶關注的首要焦點,這也是超低價PC能在一定程度上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用戶應根據自身財力情況,選擇合適檔次和品牌的電腦。第二,要考慮電腦的功能性問題,它是否符合用戶自己的要求。普通家庭開始有愈來愈多的機會接觸到電腦,我國家用電腦在這種環境下的發展十分迅速。可是,也由於家用電腦的發展十分迅速,它的連帶問題也開始顯現了出來。
目前,家用電腦正向一種消費電腦的模式方向發展。其含義是:電腦簡單化、價格消費化。消費電腦通俗來說即戲謔的「光屁股」機,廠家不預裝任何軟體(包括操作系統),或只配很少有人用的PC-DOS,而不是那種買回來就能用的電腦。落實到具體即為:它採用了硬體、軟體和服務分開銷售的方式。宣傳方面提出要避免傳統的硬體和軟體、服務捆綁式銷售,一定程度上將消費自由權還給用戶。但如果我們仔細想想這個宣傳對我們來說卻未必是件好事,如惠普中國市場中心商用微機部總經理孫建東先生舉的一個汽車的例子就會對我們有所啟發。他認為這種銷售方式如同賣一輛汽車給用戶,汽車價錢雖便宜,但是汽車的四個輪子只裝了三個,另外一個輪子可由用戶自己決定是否去購買,但事實上這一個輪子是必須要購買的。象徵到PC中,這意味著汽車是硬體平台,這一個輪子就是軟體,仔細看來,這個留下的空白是不是會為用戶們購買盜版軟體創造了條件呢?到底是不是我們還不敢肯定,但如果是的話,這不但將會給不懂電腦的用戶帶來麻煩與不便。而且,從IT行業道德的角度上來講,這也是一種有欠考慮的做法。
在消費觀念上,某些廠家還提出了「消費電腦理念」,總的來講即為PC廠家們認為PC用戶應該在3年內放棄手中的電腦並必須在3年或更短的時間內更換自己的電腦,以獲得一種對不斷涌現的高新技術的可持續使用。可是這樣一來,PC 用戶們則會為一些他們根本不需要的功能而無奈的跌入了一個要不斷進行消費的怪圈。
另外,如果用TCL自己的一套大膽的理論來衡量「消費電腦」概念,消費電腦的不利之處就盡而顯現了。TCL公司總經理楊偉強先生曾有一套「門檻理論」。他認為,目前中國電腦家庭普及率還遠遠不夠,主要是存在兩個門檻:價格門檻和應用門檻。要想電腦得到迅速普及,首先必須克服價格問題,讓中國老百姓「買的起,用的起」;其次,對於大多數中國老百姓而言,電腦還是一個比較神秘的高科技產品,他們在電腦的安裝、配置、使用和升級等方面還有很多困難。只有幫助他們邁過這道「應用門檻」,才能消除許多人對電腦的陌生感和排斥感。而消費電腦在電腦預裝軟體問題上的處理恰恰是與此理論相悖的,這種將軟體、服務和硬體剝離的作法,也許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面對成熟理性的用戶而言,這是否就可行呢?在這一點上,TCL比長城想的似乎更周到一些。如今,長城的「颶風499」在北京銷路似乎並不好,這恐怕和北京的市場與用戶都比較成熟理性不無關系吧。
不管怎麼說,家用市場競爭的多元化,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廣大的家庭消費者。關於家用電腦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商用電腦
對於企業而言,購買電腦是為了企業能更高更快更好的發展。就商用電腦這一領域而言,最近兩年,市場相對飽和,增速明顯放慢。但實際上,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眾多的中小型企業,以及新興的行業飛速生長,他們對計算機市場的需求仍有巨大的潛力。而就他們本身而言,其特點是:對電腦了解不多,計算機的基本理論知識比較缺乏,但電腦的輔助性工作對他們的發展來說又是至關重要的,另外,絕大多數中小型企業還缺少系統集成能力和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所以,他們對商用電腦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主要表現在:要求商用電腦應用簡單、操作方便,可管理性強,運行穩定,安全可靠,性價比高,服務優質等等上。
商用電腦的特點是:硬體配置一般比較高,電腦運行的環境和對象要求其功能強、速度快、容量大、性能穩定。不但對CPU、主板、內存、硬碟等要求高,還要求主機和外設配備齊全,買來就可以全面工作,不需要作任何設備和軟體方面的增補和調整。另外,用戶硬體管理水平和維護能力有限,應用電腦一般採用模塊化結構或特殊的硬體組合,使用戶能方便的完成硬體和軟體的實用性選擇和升級。其次,商用電腦中必須配置好相應的軟體。例如操作系統軟體、應用軟體和專門用於維護管理的軟體等。並且,商業用戶購買電腦時,批量相對較大,不可能讓用戶買回機器後自己一台台的安裝操作系統等軟體。必要的維護管理軟體保證電腦安全穩定的運行,提高可管理性及安全性。結合實例更有助於我們對應用型電腦的了解,讓我們來看看在應用電腦中的堪稱良好典範的由惠普公司推出的系列商用電腦。
惠普公司根據不同的用戶需求有Brio、Vectra、Kayak三種系列的商用PC產品,今年,惠普公司推出的HPBrioPC是根據希望在預算范圍能獲得最新的技術和更多的功能的企業用戶的需求而產生的產品。例如中小型企業、政府機構、各種行業用戶等。電腦的性能的優劣只有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後才能真正檢驗出來,因此,在尋求可靠的IT合作夥伴上,大公司的良好信譽,佔有不可替代的比重。知名的品牌是在時間的長河中淘出來的,品牌亦有價。誠如惠普中國市場中心商用微機部總經理孫建東先生所言:「惠普的品牌代表產品的質量和服務。」今年春天開始、曠日持久的微軟狀告亞都案結局如何尚難預料,但對惠普商用電腦的用戶(尤其是企事業單位用戶)而言,選擇原廠預裝的正版軟體、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無疑是明智之舉。另外,惠普的服務也是一個商用電腦用戶們考慮選購其電腦的主要因素之一,商業用戶對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用戶買來的不僅是電腦,還應當包括眼前的集成服務和長遠的維護服務。最後惠普還重申了一個在選購應用型電腦中的概念值得商業用戶注意,這就是「整體擁有成本」的概念。采購時,價格只能看作是總成本的一部分,廠商的產品質量、售後服務、響應時間和產品將帶來的利益等對用戶都是非常重要的。總之,商業用戶在選擇電腦產品時,要選擇成套的完整設備,選擇品牌電腦,要選專用功能符合自己要求的產品;要選服務內容全面的產品。
好了,說到現在關於家用電腦和商用電腦這兩個概念大家應該都能有所了解。在以後的日子裡,家用電腦和商用電腦這兩種電腦將會在它們各自的領域內分別發展變化著,而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在它們涇渭分明的楚河漢界中作一個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