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可以安裝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主板上的硬碟介面有SATA2 和SATA3兩個種介面的區別。SATA3的介面是完全可以裝的,SATA2的也可以用用但是無法完全發揮固態硬碟的性能,現在SATA2介面速度普遍在230M/S 而SATA3介面的在400M/S左右。
(1)移動固態硬碟適用於所有電腦嗎擴展閱讀:
使用與保養
對於固態硬碟的使用和保養,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在機械硬碟時代養成的「良好習慣」,未必適合固態硬碟。
一、不要使用碎片整理
碎片整理是對付機械硬碟變慢的一個好方法,但對於固態硬碟來說這完全就是一種「折磨」。
消費級固態硬碟的擦寫次數是有限制,碎片整理會大大減少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其實,固態硬碟的垃圾回收機制就已經是一種很好的「磁碟整理」,再多的整理完全沒必要。Windows的「磁碟整理」功能是機械硬碟時代的產物,並不適用於SSD。
除此之外,使用固態硬碟最好禁用win7的預讀(Superfetch)和快速搜索(Windows Search)功能。這兩個功能的實用意義不大,而禁用可以降低硬碟讀寫頻率。
二、小分區 少分區
還是由於固態硬碟的「垃圾回收機制」。在固態硬碟上徹底刪除文件,是將無效數據所在的整個區域摧毀,過程是這樣的:先把區域內有效數據集中起來,轉移到空閑的位置,然後把「問題區域」整個清除。
這一機制意味著,分區時不要把SSD的容量都分滿。例如一塊128G的固態硬碟,廠商一般會標稱120G,預留了一部分空間。但如果在分區的時候只分100G,留出更多空間,固態硬碟的性能表現會更好。這些保留空間會被自動用於固態硬碟內部的優化操作,如磨損平衡、垃圾回收和壞塊映射。這種做法被稱之為「小分區」。
『貳』 電腦裝不下游戲了,請問用移動固態硬碟裝可以嗎有什麼推薦
當然可以了!我也是這樣做的,這些游戲通常都幾十幾百GB,佔地方不說,還不捨得刪,放到移動固態硬碟里再合適不過了。我比較推薦的是aigo(愛國者)移動固態硬碟S7 Pro,這是aigo新款,各方面變現還挺亮眼的。首先是速度,它採用USB3.2GEN2高速數據介面,讀速能達到520MB/s即使存儲超大型游戲也不會用時太久!另外把游戲放置到移動固態硬碟里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游戲載入時間會縮短,像GTA5開頭超長的載入頁面能夠過得快一點。aigo(愛國者)移動固態硬碟S7 Pro還有防震抗摔、耐磨損的性能,不用擔心數據損壞。
『叄』 有用移動固態硬碟的嗎說一下實際體驗如何雞肋嗎
如果要形容固態硬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小編有兩句歌詞:「這是飛一樣的感覺,這是自由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像飛翔在緣分天空,美麗的夢,因為有SSD而變得不同」因為用固態硬碟的體驗和機械硬碟的感覺太不一樣了。想知道為啥固態硬碟的使用體驗這么好嗎?就讓希捷小編帶你了解下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對比吧。為了更好了解固態硬碟的優勢,我們首先先來看看其構成原理。機械硬碟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磁頭控制器負責各個磁頭的運動來控制尋道與讀寫。而固態硬碟是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DRAM晶元)以及緩存單元組成。不同於機械硬碟由磁碟、磁頭等機械部件的構成結構,固態硬碟無機械裝置,全部是由電子晶元及電路板。了解了原理,我們就可以更好地感受固態硬碟的使用體驗。速度我們都知道,讀寫速度上,固態硬碟要優於機械硬碟,原因我們可以從他們的工作原理看到:定位數據快:機械硬碟需要經過尋道和旋轉,才能定位到要讀寫的數據塊,而固態通過映射表直接計算即可。讀取速度快:機械硬碟的速度取決於轉速,而固態硬碟只需要加電壓讀取數據。
『肆』 移動固態硬碟可以一直插在電腦上用嗎
移動固態硬碟也是可以一直插在電腦上使用的,只是如果啟動選項發生變化,第一啟動是u盤的話,那就有可能出現開不了機的情況。
『伍』 固態硬碟,有筆記本和台式電腦都可以用的嘛就是一個硬碟台式電腦筆記本都可以用
筆記本和台式電腦都可以安裝使用2.5寸的固態硬碟。
你的固態硬碟是作為系統盤還是移動盤使用;
1、如果作為系統盤就比較麻煩需要下面的方法實現:
如果需要筆記本和台式電腦使用同一個硬碟,則需要購買移動USB3.0或eSATA介面的硬碟盒與電腦USB3.0或eSATA介面連接,在電腦CMOS啟動設置為移動硬碟,因為硬體不同需要安裝2套系統根據電腦來啟動相應系統,這個比較專業你可以自己研究,但是不能兩台電腦同時使用。
2、如果作為移動硬碟使用就非常簡單了,只需要購買移動USB3.0或eSATA介面的硬碟盒與電腦USB3.0或eSATA介面連接就可以了。
『陸』 固態移動硬碟的使用
可以,固態硬碟可以像普通的移動硬碟一樣外接使用,只需要另外購置一套普通USB3.0移動硬碟盒,就可以達成你需要的目的。 用固態硬碟搭配USB3.0介面的活動硬碟盒,不但可以達到便攜移動的目的,而且可以達到USB3.0介面的極限傳輸速度,並且固態硬碟沒有機械傳動電路,具有「經摔」和靜音的特點,平時使用,一些小磕小碰,對固態移動硬碟影響不大。 製作固態活動硬碟方法,市場上選購:sata3.0介面固態硬碟,USB3.0介面移動硬碟盒,通常硬碟盒標配帶有數據線。 組裝:打開活動硬碟盒蓋子,把sata介面固態硬碟安裝到硬碟盒sata介面上,合上蓋子,就組裝完成了,組裝完成的固態活動硬碟盒:
『柒』 移動固態硬碟可以幹嘛
移動硬碟主要用於備份數據和擴展電腦自帶硬碟,如果您覺得您電腦中有重要數據需要備份或電腦自帶硬碟不夠大同時又有很多想保存下來的各類數據(比如電影、音樂、書籍、應用程序安裝版等等),那您就有必要選購一款移動硬碟了。由於移動硬碟相對於刻錄cd/dvd來說備份數據非常方便,又比u盤容量大了不是一點點,故現在移動硬碟基本是電腦達人的標准裝備。
『捌』 移動固態硬碟可以當電腦硬碟用嗎
無論機械硬碟還是固態硬碟,只要介面一致,尺寸相符,都可以!
『玖』 移動固態硬碟可以當系統盤用嗎
固態硬碟在讀取大文件方面速度有絕對的優勢,但是固態硬碟讀寫次數非常有限,作系統盤時頻繁的讀寫很快就會讓它壞掉(最多也就能用個1-2年)。而且固態硬碟的價格還非常的貴最便宜的都要幾百元,固態硬碟的技術還沒成熟,上面的數據在硬碟出現問題之後,基本沒法恢復,所以最好還是先別採用。
『拾』 請問SSD能當移動硬碟用嗎還是只能接到電腦里用
可以,但不安全。因為插在電腦上的移動硬碟一直都是處於和主機數據交換的狀態,如果突然松動usb連接線,很容易會造成移動硬碟上數據的損壞,畢竟自帶的硬碟是通過SATA匯流排連接的。
USB介面在傳輸速度上不如主板上原生的SATA介面,當然也是遠遠比不上目前採用PCI-E通道的SSD速度。
移動硬碟是放在外面的,很容易被誤碰。所以,長時間使用一定要注意安全,你這種需求可以買塊硬碟,使用比較重的外掛底座,這樣就比較適合長期使用。
奧睿科(ORICO)硬碟盒底座2.5/3.5英寸
京東
¥ 139.00
去購買
使用移動硬碟,要盡量減少插拔移動硬碟的次數,因為如果插拔得太頻繁,容易造成usb介面接觸不良等故障。而且在每一次用完移動硬碟後,都要安全刪除硬碟後才拔掉usb介面
1.為什麼買移動硬碟
先普及一下所謂的容量大小:1T=1024G 1G=1024MB 1MB=1024KB
1.1電腦硬碟空間不足的人,現在一般的筆記本或者上網本硬碟容量根本不夠用,所以需要一個移動硬碟來緩解電腦壓力。
1.2各類資源收集控,比如影視愛好者,喜歡收集高清電影,平均每部電影8G,1TB撐死也就裝120部1080p的電影。游戲愛好者,現在一款單機游戲平均10G以上。無損音樂愛好者,一首無損flac的音樂文件都要50M,一張專輯500M起步...
1.3特定行業需求,比如我自己作為一個影視民工,一般拍攝的照片都是RAW格式的,一張照片20M以上,一次少說幾百張。視頻就更別提了,拍攝4K視頻的話,動輒就幾百G了。
2.移動硬碟的分類
SSD硬碟也就是固態硬碟,是一種通過電子訊號讀寫數據的存儲設備。
HDD硬碟就是我們所說的機械硬碟,是一種通過碟片旋轉、磁頭讀寫的機械式存儲設備。
如果按照尺寸大小來看的話,移動硬碟常見的尺寸有三種(對角線長度):3.5英寸、2.5英寸、小於2.5英寸
3.5英寸:147mm(長)*102mm(寬)*26mm(厚)
2.5英寸:70mm(寬)*100mm(長)* 9.5mm或7mm(厚)
台式機一般用的是3.5英寸硬碟,2.5英寸是機械移動硬碟使用范圍最廣的尺寸, 如果追求顏值和便攜,可以考慮小於2.5英寸的移動硬碟。
3.5英寸
2.5英寸
3.如何選購移動硬碟
3.1選多大容量
一般來說機械硬碟是500G起步,固態硬碟是256G起步。當然容量大小肯定要根據個人需求,從性價比角度來看,移動硬碟比較推薦1T及以上的容量,這里要注意的是有個可用容量比的概念,一般來說,硬碟的實際容量都會比標稱容量要小一點。
3.2讀寫速度
顧名思義,把文件從電腦拷貝到移動硬碟叫「寫」,在移動硬碟中打開文件叫「讀」,這里又有以下概念:
順序讀:在移動硬碟中打開大文件的速度/從移動硬碟中拷貝大文件到電腦上的速度。
順序寫:從電腦上拷貝大文件到移動硬碟上的速度。
隨機讀:在移動硬碟中隨機打開小文件的速度/從移動硬碟中隨機拷貝小文件到電腦上的速度。
隨機寫:從電腦文件夾隨機拷貝小文件到移動硬碟里的速度。
3.3選什麼介面
什麼樣的介面是和讀寫速度息息相關的,也是硬碟選購的關鍵。這里又包括了介面類型和介面協議。我們知道數據線都是分兩頭的,一般而言,移動硬碟插到電腦電腦那一頭的介面類型基本上是type-A和type-C的。
Type-A
Type-B
Type-C
插在移動硬碟這一頭比較常見的是MicroUSB和type-C的,個人用下來覺得MicroUSB介面比較容易壞,而且很多MicroUSB介面的移動硬碟為了讓硬碟的體積更小,就直接把介面集成到硬碟上的,造成的後果就是介面損壞後,數據也很難修復。因此推薦移動硬碟這頭的介面選擇Type-C的。
至於USB介面協議,這個有點復雜,這都要怪制定這個USB標準的組織,叫作USB-IF。先說下各介面協議的理論傳輸速率(實際應用並不能達到)
USB2.0理論帶寬為480Mbps=60MB/s;
USB3.0理論帶寬為5Gbps=640MB/s;
USB3.1 Gen1理論帶寬為5Gbps=640MB/s;(其實就是USB3.0)
USB3.1 Gen2理論帶寬為10Gbps=1.25GB/s;
USB3.2 Gen2x2理論帶寬為20Gbps=2.5GB/s;
2013年USB3.1發布後,USB-IF開始搞事情,把UBS3.0叫作USB3.1 GEN1 ,把UBS3.1叫作USB3.1 GEN2,新的標准里已經沒有了USB3.0的叫法,所以這里不排除有賣家說的USB3.1介面就是原來的USB3.0
各標准下的最大傳輸速率
其實有一個直觀的分辨方法,如果你的USB插口是黑色的,基本上是USB2.0介面,藍色的基本上就是USB3.1 GEN1介面,如果是紅色的,那就是USB3.1 GEN2介面。
USB2.0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