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自己組裝一台電腦
現在很多地方的網吧已經是一元一小時了,本人在中關村做網吧工程,特向大家招募適合一元網吧的高性價比方案.
我這幾天做的一個
網吧配置單(2300元)
CPU: AMD套板 精英工包KM400(集成聲顯網卡)+AMD2600(1900超頻的)+風扇 質保一年 550元
主板: 和CPU套裝
內存: 現代256MB/DDR333 170元
硬碟: WD魚子醬 80G 7200轉 2M 415元
顯卡: 集成
機箱電源: 多彩網吧專用 150
顯示器: KTC 17純平 750元
鍵鼠: 多彩桌面高手 50元
攝像頭:環宇飛揚 60
耳麥:清大海洋網吧專用 15
合計:2160
預算充足的話,內存加到512M.總價2300元
配件
型號
價格(元)
主板
七彩虹C.NF4X
490
CPU
Sempron 2500+(盒)754 64位
530
散熱器
內存
宇瞻 512M DDR400
320
硬碟
WD 800BB 2M(盒)
420
顯卡
藍寶靜音版X550
490
光碟機
/
/
顯示器
AOC
900
音效卡 主板集成
/
網卡
耳機
碩美科 SM-301
20
機箱電源
技展 6205
220
攝像頭
網眼 Q80
50
鍵盤
Aopen KM-S22鍵鼠套裝
55
滑鼠
總計 3470
雖然說現在電腦業日漸興旺,電腦市場上裝機火爆,但這種景象其實在國內少數富裕的地區才能看到,畢竟大多數老百姓口袋裡並不充裕,實際上在國內能夠擁有電腦的人不多。另一方面,國內的互聯寬頻網還未能普及,多數人還停留在可憐的56K「小貓」的速度,對於目前時興的網路視頻聊天、網上電影、網路游戲等似乎是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難道那些苦於沒有電腦或者上網條件的朋友難道就沒有享受信息時代的信息交流的機會?當然不會!因此,網吧這個行業就應運而生了,高速的網路接入、豐富的網路資源使得網吧這個行業在國內迅速發展。許多在窄帶下不能得到的享受和資源都可以實現,近年來網吧業呈現一個欣欣向榮的景象。
不過任何事物皆有它的利弊之處,網吧這個行業也在其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筆者認為懂得只要利用這個事物創造價值,和做利己利人事就是正確對待網吧這個新行業的態度。筆者作為介紹電腦行情和攢機配置的寫稿人身份,不想在這個網吧利弊上討論過多。今天的主要目的是為各位有意經營一間廉價實用型(與豪華網吧相區別)的網吧的朋友推薦一套廉價而又實用的網吧電腦配置。至於豪華型的網吧配置將在不久後推出。
雖然現在開一間網吧的資金比以往少了許多,但如果要經營一間數十台甚至上百台機的網吧,單一台機以往看識微小的資金差距到了這里就是一個可觀的數目了。因此以下筆者推薦的網吧配置在價格上盡量為各位未來的網吧老闆朋友節省資金。另外,由於網吧的特殊環境對機子的穩定性要求不小,而且損耗也很大,因此筆者還有意注重產品的質保。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考一下。
CPU:Sempron 2500+(盒)754 64位 (參考價格:530元)
現今大多數網吧的配置多數都是用AMD的CPU,至於原因當然是優秀的性價比和良好的游戲性能了,而且相比賽揚D的64位處理器,Prescott這個新核心沒有隨著新技術的出現而在功耗方面有所改進,反而這個核心的CPU成了大發熱量和功耗的代名詞。對於網吧來說,更低的發熱能夠更好地保證機子的穩定性,而更低的功耗一年這么多台機省下來電費也不小。
相比之下,AMD的64位閃龍CPU在這方面做得更好,而且價格和性價比等因素,閃龍是比較好的選擇。筆者為大家推薦網吧投資者選購Sempron 2500+(盒)754 64位的CPU,雖然主頻只有1.4GHz,但擁有200MHz外頻以及256KB二級緩存,總體性能還是不錯得的。不過可惜近日這款CPU的價格突然上漲,投資者應該多留意它的價格行情(當然IT168會每天都對CPU的行情作報道,相關請查看臨沂行情),從而選擇它最佳的購買時機。至於具體的配置規格,相信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詳了,筆者在這里就不再重復了。
內存:宇瞻 512M DDR400(參考價格:320元)
內存最近大幅度降價應該是消費者最開心看到的事了,尤其未來的網吧老闆們。以往的網吧為了節約成本都是購買散裝的HY的兼容條。不過其造工真的不敢恭維。尤其在網吧這樣「艱苦」的環境里,長時間的運行對各部件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而內存是否穩定工作將直接決定一台機子的穩定性。相信以往HY兼容條的質量問題許多正在經營網吧的朋友都深有體會了。
從機子的穩定性等因素作長遠的考慮,筆者認為選擇稍貴一點(相比散裝內存)的品牌內存更適合。從穩定性和性價比看,宇瞻的內存十分適合網吧用戶。512M的容量對於網吧來說已經完全足夠了,上網聊天游戲都能輕松應付。而且宇瞻的512M DDR400的售價和HY的兼容條相差不大。而且良好的質量口碑和完善的三年售後服務正是令網吧投資者放心的原因。
主板:七彩虹C.NF4X (參考價格:490元)
既然CPU是選擇的是socket754的閃龍CPU,在AGP平台中能夠選擇的就只有nForce3和K8T800了、不過筆者同樣想到現在市面上AGP介面的9550和6200A貨源實在很少,而且性能上恐怕難以滿足現今主流游戲的需求了。如果要選擇nForce3+9550的配搭,筆者覺得nForce4 4X+X550的配搭比較好。(整套)不到200元的差價換來的性能提高是值得的。
近期NF4 4X的主板人氣度很高,那是因為它既繼承了nVIDIA NF4系列主板晶元的優秀性能,而且還支持PCI-E的顯卡。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當然是合理的價格。不少一線的品牌都只是5XX的價位,而二線的品牌更多地在500元以下,其中七彩虹就是而且品牌中的佼佼者之一了。
這個國內的板卡大廠一向都是走高性價比產品的路子,在NF4 4X的產品中也一樣。七彩虹C.NF4X 採用的是NF4 4X的主板晶元,配置方面完全符合這個晶元的要求。而且三相供電加上高品質紅寶石電容的供電電路、介面配置等造工和設計都體現了這個國內主板大廠的風格。
顯卡:藍寶靜音版X550 (參考價格:490元)
NF4 4X的主板當然配備PCI-E的顯卡了,從市場上500元以下的低端PCI-E顯卡來看,差不多就只有X550和6500可以選擇了。不過6500 64it的顯存帶寬一直在一些國內消費者心中的留下性能底下的陰影。其實筆者覺得兩個晶元型號的性能都差不多,而藍寶靜音版X550這款顯卡就是堅定筆者選擇這款採用X550晶元顯卡的理由了。
藍寶石這個品牌一直都是ATI顯卡的老排擋了,其各個系列的A卡在市場中擁有良好的口碑。這款藍寶靜音版X550在保持X550應有的性能前提下,由於採用無風扇的設計,還免除了噪音對用戶的影響。另外用料和做工都不錯,高品質三洋鉭電容,保證顯卡的穩定運行。顯存部分是由現代4ns顯存顆粒組成的128M/128bit規格,默認頻率達到400/500MHz,足可以應付目前主流的單機和網路游戲。
硬碟:WD 800BB 2M (盒)(參考價格:420元)
硬碟選擇西數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便宜,420元能買80G的盒裝硬碟試問還有哪個品牌可以做到。而且西數的硬碟的噪音和發熱量都控製得不錯,符合網吧這個特殊環境的要求。
不過筆者了解到以往有不少網吧選擇的是40G或者80G的散裝硬碟,而筆者選擇80G盒裝硬碟是因為現在的網路游戲,單機游戲越來越多了,以往40G的容量恐怕有點勉強,況且40G的硬碟市面上已經很少見到。另外80G西數的散裝和盒裝價格差距實在太小了,硬碟是電腦配件中最容易壞的部件之一,三年的質保可以免去自己維修的麻煩。
顯示器:AOC
現在的CRT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900元左右的大廠CRT產品不少,筆者推薦大家選擇AOC 。(冠捷)的品牌在國內外知名度相當高,而在顯示器界中的名氣也不小。A保持了這個國際大廠的一貫優秀的品質,而質量保證,用得更放心了。
機箱電源、鍵鼠、耳機、攝像頭等配件的選購
既然是這台是低端電腦配置,機箱電源要求不用太高,而且網吧的主機不會太注重外觀吧(不少主機還是藏起來的),因此一套功率足、質量又過的去的機箱電源就符合我們這套實用網吧型配置的要求了。市面上低價的機箱電源很多,投資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購,這里筆者推薦技展 6205,僅220元,標配的技展P4 3C 電源功率可以滿足這台主機了。
Aopen 建碁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筆者印象中Aopen的產品質量一向都不錯,包括以下筆者介紹的這款Aopen KM-S22鍵鼠套裝,市場售價僅需55元,相當超值。其中光電滑鼠具有400CPI的光學解析度(請讀者注意區分CPI與dpi的區別)。另外還有防水功能和平均2千萬次的點擊壽命,非常適合網吧使用。
前面筆者已經提過,視頻聊天是時下很流行的網路聊天方式,因此配備耳機和攝像頭是必須的,碩美科 SM-301和網眼 Q80是兩款性價比頗高的產品,價格分別為20元和50元雖然功能和性能上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價格低廉才是筆者推薦它們的原因。
2. 組裝一台電腦的步驟
准備工作
1、安裝工具:十字螺絲刀
2、注意:安裝前,首先清除身上的靜電,如用手觸摸水管等地面設備;
小心輕放各部件,不要碰撞,特別是硬碟;安裝主板要牢固,同時
防止主板變形,否則會損壞主板電子線路。
3、充足的活動空間
開始裝機組裝計算機的步驟如下:
1、第一步:是打開所有附件和機箱。
3. 一般組裝一台電腦怎麼裝
以下絕無抄襲,都是個人經驗.自己打的很累手的.
裝電腦其實很簡單,只要細心就可以了.
首先是打開機箱,拆下兩側的擋板,你就別問怎麼拆了,用螺絲刀或現在多是手動螺絲,自己擰.
把機箱放到,裡面應該有電源和前面板連接線,還有一包螺絲.
下面應該打開主板了,這時要注意了,剛剛忘了,最好有個絕緣手套,裝機前戴好,如果沒有,那就在拿出機箱前用螺絲刀劃一下機箱,給它放電.主板上有一個黑色半透明包裝袋,這是放靜電袋,在你拿出前要用你的手碰下水管或暖氣管,給你的手放電.
在這里說一下,其實有很多人不專業,也不敬業,包括在那些電腦公司裝機的人員.因為靜電電壓很高,很容易擊穿主板電路.
打開主板拆開CPU包裝,將CPU放在主板CPU巢里,摸上硅膠放上風扇扣緊.別忘把風扇電源接上,這個應該不用說,插反了插不上.
這時看看主板上的周圍有6個或更多螺絲孔,放入機箱里比較一下位置,再從螺絲袋裡取出銅柱,將銅柱擰入機箱里相應的位置,基本上6個就可以,一定要擰緊,最好用鉗子.
把機箱後面和主板向對的突出用螺絲刀捅掉,小心,這工作很容易劃手,注意安全.放入主板,擰好6個螺絲.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線壓到主板下面或螺絲掉入裡面.
然後把機箱立起,找到光碟機擺放的位置,卸下前面的當板,這個一般都鐵的很不好弄,可以用螺絲刀稍微憋一下,然後用手或鉗子掐住漫漫晃動.拆下後把光碟機從前面塞入裡面.
在兩側個擰兩個螺絲.
在這里我還是要說一下,有很多裝機人員非常懶惰,在兩側個擰一個,這樣非常不好,光碟機固定不好,在高速運動中很傷害光頭.
拿出硬碟放入機箱里最下面的格子,有的機箱質量不好,放的時候可能有點緊,要對好漫漫放入,對好螺絲孔,在兩側個擰兩個螺絲.
這時在把機箱放到,把電源線最大的頭那個插在主板上,其他的在光碟機和硬碟上個插一個都是插錯或插反插不上的,所以這里不必擔心會出錯.拿出光碟機里的數據線,這數據線是單獨一頭的,和兩個挨著比較近的,3接頭線,這里我們把單獨一頭的假設為1口,那兩個分別是2,3口,其中2是在中間的,把1插在主板上的IDE2口上,3插在光碟機上,插反了插不上.再從主板盒裡找出一條一樣的數據線,把1插在主板上的IDE1口,3插在硬碟上.
這里說的是以前的老式機器,現在的串口硬碟接法不同,中線需要一根數據和電源的轉接線,主板說明書上有具體操作,很簡單,一看就懂.
然後把主板前面板的連接線一一對應插在主板上有說明書,每個主板的插法都不同,具體的看不同主板上的說明書.這里要十分注意,如果你是第一次,最好找高人在旁邊指導,很容易出錯,說明書你未必能看的懂.插錯了容易燒機器別說我頭前沒跟你說過.
最後拿出顯卡,找到主板上向對的插巢,別看有很多,就一個能插上的,其他的都插不上,卸下後面的當板,和以前一樣,還是要小心別劃手,插入顯卡,擰入螺絲,再把內存插入主板上的內存插巢,也是插反了插不上,扣緊兩邊的固定.
這里基本上硬體安裝就已經完成了.
這里不要忙於通電做系統,首先要把機箱拿起,左右搖擺晃動一下,看看有沒有螺絲或其他東西掉入機箱內,然後在仔細檢查每一條連接線是否連接妥當.確保完事後,將機箱立起,連接同電.
注意我說的安裝步驟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要串改安裝順序.
先到這里,系統下午我再繼續寫~~~~~~~~~~~~~~
不好意思好幾天了,太忙我把這事給忘了.
系統以現在最普及的XP為例.
這里先說一下,可以自己手動安裝或是選擇ghost這樣的恢復系統.准備一張XP原盤(D版的到處都是不用多說了只要有SP2就可以了)和一張ghost的恢復盤,本人用的是GhostXP_SP2電腦公司特別版_7.3
或9.0的也行,這個在現在的兼容機市場上比較普遍,硬體基本上都能認識.
BOIS的設置不太好說的,不同主板的設置大不相同,你可以參照一下主板的說明書.
我給你兩篇文章參考
有興趣可以詳細閱讀一下,其實我們在做系統時只要設置光碟啟動就可以了.如果不會設置也不要緊.
新裝的電腦bois默認的啟動順序,一般是軟碟機,硬碟,光碟機,因為頭兩什麼都沒有,那它唯一能啟動的就只有光碟機了.
通電開機,先把手動安裝的原盤放進去.
自動運行光碟安裝,先是自檢,完了到分區.重新畫分個C盤,最好在10G以上,然後選擇FAT快速格式化.
以上都是中文的有點邏輯常識的一看就懂.
這個時候要注意,在分區格式化完成時,提示開始復制文件,這個時候馬上斷電.再開機,拿出光碟,放入ghost版光碟.其實這個步驟就是先給硬碟分個區,ghost版光碟也可以完成這個功能,但我覺的操作比較復雜,容易出問題.
放如ghost版光碟以後選擇頭一項,將系統恢復到C盤.等就可以了,等完成後就自動重起了.拿出光碟.
再這以後還會重新啟動兩次,不用管.等它真正進入系統以後,點開始-設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計算機管理-磁碟管理-再在對 C盤後面的剩餘分區,先全部畫成擴展DOS分區,再一個一個畫出新的邏輯DOS分區,空間的大小和分區的個數根據自己的需求調節.
這樣基本上就完成了一次系統的安裝.
其實安裝系統並不是簡單的事,兩個人在對同一台電腦安裝系統時,做出的效果可能差很多.
我說的這個只是比較適合你的,比較簡單的.
如果你是想系統的了解裝機,這都是遠遠不夠的,要想說細致了說上3天3夜也說不完.
如果是想以後做電腦安裝工作,那更是差的遠了.
系統可能有很多人都裝過,也裝上了,但他們從來沒考慮我為什麼要這么裝,我可不可不這么裝.這樣裝的好處在那,這樣裝的壞處在那?????
這里要說的是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是完全正確的.
具體機器要具體對待.
由於時間關系,以上說的可能會有漏洞,如說問題,發現及時提出.
4. 我只有一台電腦,怎麼安裝系統。
u盤裝系統,你可以參考一下;
1、將u盤製作成【u深度u盤啟動盤】,接著前往相關網站下載win系統存到u盤啟動盤,重啟電腦等待出現開機畫面按下啟動快捷鍵,選擇u盤啟動進入到u深度主菜單,選取「【02】u深度WIN8 PE標准版(新機器)」選項,按下回車鍵確認
2、在pe裝機工具中選擇win鏡像放在c盤中,點擊確定,如下圖所示:
3、此時在彈出的提示窗口直接點擊「確定」按鈕
4、隨後安裝工具開始工作,我們需要耐心等待幾分鍾
5、完成後,彈跳出的提示框會提示是否立即重啟,這個時候我們直接點擊立即重啟就即可。
6、此時就可以拔除u盤了,重啟系統開始進行安裝,我們無需進行操作,等待安裝完成即可。
5. 我想自己組裝一台電腦,怎麼安裝
一、機箱上的擋板眾所周知,一款新機箱與外界連接的介面處都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擋板封閉的,我們進行組裝時必須將其拆除。由於擋板處可以說是機箱中做工最粗糙的部分,致使它們的邊和角非常鋒利,而恰好我們許多人在裝機時為了貪圖方便往往採用徒手的方式進行拆卸。這種情況下,只要一不小心就會將手劃破。此類事情在技術員的身上時有發生,手上不是擦傷就是劃個口子。為此,筆者建議使用桿子較長的螺絲刀推和撬機箱的擋板。這樣不僅工作輕松、效率高,最重要的還是可以讓自己的雙手少受點傷害,畢竟安全第一嘛。 二、CPU散熱器的安裝散熱器的安裝是我們需要倍加關注的問題,要杜絕假安裝。有時候看上去是安好了,實際上CPU的表面與散熱器底部根本沒有完全接觸,從而導致在開機時發生CPU燒毀的悲劇。因此,我們在安裝完之後,要留心看一下散熱器底部與CPU插槽是否平行,核心是否完全與散熱器底部完全貼緊。最大限度地保護CPU的安全。同時也要注意導熱膏的塗抹問題,適量即可,切勿以為越多越好,否則導熱將變成阻熱,其原因不在贅言。 三、主板與機箱這也是一個很容易讓人忽略的問題,有些技術員為了省事,通常只在機箱的固定板上4個螺絲套筒,而且僅僅只是徒手固定一下,然後就把主板往上一放,擰上螺絲了事。看起來沒有什麼關系,其實呢?這裡面存在兩方面問題。其一,上4個螺絲套筒,也就是把主板四周固定住,但是安裝顯卡的時候大家是否感覺到主板會向下凹呢?有一種固定不到位的感覺吧,這是由於在主板中間不加放螺絲套筒的結果,嚴重時可能會將主板壓裂;其二,安裝主板螺絲的時候,許多人通常都忽略了配送給主板螺絲的防電磁墊片,這個看起來很不起眼的小紙環片,其實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不僅能防止可能出現的螺絲接觸主板而導致主板和機箱接觸短路的問題,還可以屏蔽一些主板和機箱底板的靜電以及電磁干擾。因此,以上這些東西在裝機時要做到一個也不能少。 四、軟碟機的安裝雖然現在大家並不會把軟碟機作為計算機的必備配件,但是很多的朋友仍然還會把軟碟機作為資料存儲的一種很方便的手段。不過相信很多朋友都碰到過這種情況(針對預先設計有軟碟機口的機箱):往軟碟機里插入軟盤的時候很難進入,取軟盤的時候軟盤無法彈出軟碟機。其實這種情況就是發生在計算機安裝時的不注意,安裝軟碟機時沒有對准軟碟機口造成的,這種情況其實不難避免,但是大家在安裝時的不注意就會造成這種以後不必要的麻煩。 五、內存與硬碟在進行安裝主板前,許多人喜歡將小部件先裝上主板,這類情況在電腦城比較常見。由於電腦城來往的人多,加之這些小部件極易被盜。出於安全問題,往往先裝好這些零件,但在一些主板上,硬碟的位置與內存的位置常常又存在打架的問題。最突出的就是在安裝硬碟時發現內存阻擋了硬碟進入的位置,必須先將內存拆除,如果沒有安裝顯卡還好辦一些(因為有些主板設計,也存在顯卡和內存打架現象),內存還容易插拔,顯卡安裝上以後的話還要(在此省略煩瑣步驟N千字),反過來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我們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應該盡量避免不必的工作。在此,筆者建議採用先硬碟後內存在顯卡的安裝順序。 六、光碟機的安裝這種現象也很常見,就是光碟機的跳線問題。眾所周知,光碟機出廠的時候的跳線設置是Slave,但是我們安裝光碟機的時候通常是把光碟機和硬碟分在兩個IDE口上安裝,而且光碟機也接在數據線的Master口上,這樣接法雖然沒有什麼事,但是很容易在使用時出現光碟機速度慢、CPU佔用率高、光碟機數據傳輸不穩定等一系列很難排查的問題。所以應該跳對線,接對口,避免不穩定因素出現。 七、數據線的安裝數據線安裝時看上去很簡單,兩頭一接了事,其實不知道大家安裝時注意了沒有,數據線也有主板接頭和主、從接頭之分。最明顯的就是主板接頭和Master的80(40)根芯線是全部接通的,而Slave接頭第78(39)號線是沒有接通的,這個就是IDE區分主從設備的一個信號線,如果Slave接頭和主板接頭接反的話就很有可能出現數據的傳輸問題。這是我們要注意的地方,切勿接反。 八、主板與數據線細心的朋友或者會發現主板上的IDE介面的變化,以前它是設計在主板中右位置,而現在許多主板將它設計到了右下的位置。而如今的機箱是朝著高、大的方向發展,當把光碟機、刻錄機等一些驅動器置於機箱的最頂處時,會出現數據線不夠長的問題,而解決的惟一辦法就是將驅動器下移,直至合適為止。這無形中增加了我們裝機的工作量,浪費了許多時間。為此,我們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簡化我們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寫在最後:以上都是我們在裝機過程中幾個比較容易忽略的典型問題,同時也是我們常常犯錯誤的地方,而且也是有可能會導致計算機出現莫名故障的原因。只要我們多留心觀察,完全可以使我們裝機的工作量大大減少,更高效、高質量的完成裝機
6. 價值1元 裝系統怎麼總是找不到硬碟不能分區,哪位大神教教我。謝謝
先關掉電腦,插U盤啟動,開機進bios調首選項,重啟,進去到PE先,找到DG分區軟體,進去重新掛載一下主引導就可以了!
7. 我自己組裝了一台電腦,系統怎麼安裝
一、所需工具
1、可用電腦一台,4G左右U盤
2、系統U盤:製作U盤PE啟動盤
3、操作系統:電腦系統下載
4、啟動設置:怎麼設置開機從U盤啟動
二、組裝完電腦裝系統步驟如下
1、製作好U盤啟動盤,然後在電腦上插入U盤,重啟後不停F12、F11、Esc等快捷鍵打開啟動菜單,選擇USB選項回車;
組裝完電腦後,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給硬碟分區,然後才能正常安裝系統。
8. 自己新組裝了一台台式電腦 不知道怎麼安裝系統
那我先簡單的說一下如何用U盤裝系統,看看您能不能看明白吧:
1、去找一個USB2.0的U盤,一定要U盤,不能是內存卡+讀卡器什麼的,然後找一個能上網的電腦,公司或其他同學朋友的都可以,您可以在網上下載通用U盤啟動盤製作工具_V2.0(全能版)這個軟體就行了,插上U盤,點擊這個軟體,可以直接一鍵把U盤做成U盤啟動盤的(傻瓜式界面一看就明白了),再去下載一個.gho的文件放進這個U盤啟動盤內。這樣一個用來裝系統的U盤就製作完成了。
2、在您的電腦上插上這個U盤啟動盤,開機後,不停按F2、del等快捷鍵(不同主板快捷鍵也不一樣)看屏幕上的提示,看它讓您按哪個按鍵?
3、進入bios後,需要在boot選項里邊把USB選項移動到第一順位,一般都是F5或F6來調整U盤、光碟機硬碟的啟動順次。
4、調整完之後,按F10選Y保存重啟,這樣就可以進入U盤啟動盤里邊的PE系統了。然後就可以看到一鍵安裝系統到C盤的選項了。
難就難在第二步,怎麼找到這個開機啟動項,調整不難,有提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