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計算機的組裝流程及組裝過程中應注意哪些事項
一、電腦裝機必備的基礎知識:
首先,組裝電腦的人應具有一些電子學的基本知識和實際經驗;其次,最好先觀察學習一下別人如何正確組裝成功一台計算機的(最好在此演示一遍);再者,若要想順利地組裝出一台符合要求的微型計算機,還應當了解微型計算機中的各種有關配件的性能和技術特點,它們的使用方法及技術要求,掌握正確的軟、硬體設置和配置技術,了解計算機及配件的一般檢測方法;最後,組裝計算機的人還應該熟悉計算機的基本使用方法。如DOS的一些基本命令和啟動方法,對硬碟文件的管理等。
二、電腦裝機的注意事項:
在進行硬體維護和安裝電腦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
裝機前要先放掉身體上的靜電,以防由於靜電放電擊穿電路部件里的各種半導體元器件,具體方法是摸一摸可與大地的物件,如自來水管、暖氣管等,或者簡單地摸一下機箱的金屬部分也可。
2、
裝機前還要仔細閱讀各種部件的說明書,特別是主板說明書,根據CPU的類型正確設置好跳線。
3、
在裝機過程中移動電腦部件時要輕拿輕放,切勿失手將電腦部件掉落在地板上,特別是對於CPU、硬碟等性質較脆且價格昂貴的部件,在開機測試時禁止移動電腦,以防止損壞硬碟的貴重部件。
4、
插接數據線時,要認清1號線標識(紅邊),對准插入,如果需要拔取時,要注意用力方向,切勿生拉硬扯,以免將介面插針拔彎,造成再次安裝時的困難。
三、硬體拆裝的工具:
進行電腦硬體維護時應准備以下工具:
1、
一套螺絲刀,螺絲刀應有十字口的和平口的。有不同長短大小的。十字口的螺絲刀用得最多,工具應全一點。
2、
一把小的尖嘴鉗。
3、
如果有條件,還可准備一隻萬用表,可用來測量各種電壓是否正常,以及檢查這些連線接得是否正確;一把電鉻鐵,用來焊接某些脫落的插接線,如喇叭線等。
4、
對於打算經常組裝及維修電腦的人可另外准備一塊具有軟、硬碟介面的多功能卡、一塊顯示卡、一隻帶有接插件的小喇叭、一台顯示器、一個軟盤驅動器、一個電源盒、一個鍵盤以及常用的數據電纜線,例如軟盤電纜、硬碟電纜、電源線、列印機信號電纜、保險絲管等,可供檢修時代換使用,確定故障部位。
四、裝配電腦的一般步驟:
不管是組裝新的電腦,還是維修後重新裝機,一般裝配時應遵循以下步驟:
1、准備工作;
2、主板上安裝CPU及風扇;
3、在主板上安裝內存條;
4、在機箱底板上固定主板;
5、連接主板電源線及CPU風扇電源線;
6、連接主板與機箱面板的開關、指示燈、電源開關等連線;
7、安裝顯示卡;
8、連接顯示器;
9、連接鍵盤;
10、加電測試基本系統;
11、安裝軟盤驅動器;
12、安裝硬碟驅動器;
13、安裝光碟機;
14、連接各部件的電源插頭;
15、安裝連接串、並介面;
16、安裝ISA卡;
17、最後檢查;
18、開機運行BIOS設置程序,設置系統CMOS參數。
❷ 配電腦時候的注意事項
組裝一台電腦,是由以下硬體組成:
CPU、內存、顯卡、硬碟、機箱、主板、電源、顯示器、鍵盤、滑鼠、cpu風扇等,光碟機如今基本很少人用了,而網卡、音效卡等都是集成在主板上,無需單獨購買。此外,如果需要無線上網,還可以買一個PCI或USB無線網卡。
組裝電腦配置選擇技巧:
主板的選擇:推薦三個廠家出產的主板華碩、技嘉、微星,這三個廠家都是一線廠家,主板的質量絕對OK,依照個人愛好來選擇吧,預算充足盡量選擇技嘉和華碩主板。此外,品牌主板也要看下晶元型號,例如100系主板,分H110、B150、H170、Z170,H110定位入門級,絕大數都是針對六代賽揚、奔騰,而主流的B150,建議i3、i5、i7不帶K(不超頻)的處理器,而高端的Z170,建議上帶K超頻款處理器,H170可以忽視,使用率較小,主要原因是性價比不高。
CPU的選擇:CPU的選擇無非就兩家,AMD和intel的兩大品牌(平台),按照個人的需求來選擇CPU,intel是當之無愧的老大,intel主要優勢是,單核性能強,功耗低發熱量較小,穩定性較強,技術先進。而AMD主要是性價比,主要是中低端產品熱銷,利用多核吸引用戶,缺點就是發熱量較大 ,技術相比intel要落後,中高端、高端用戶建議intel。此外,裝機之家小編再科普一下,CPU分為盒裝和散裝,盒裝為三年質保,有正規廠家包裝,內部附送原裝CPU散熱器,而散裝為一年質保,只有一個單獨的CPU。
CPU風扇的選擇:主流散熱器一般分為風冷和水冷,一般用戶使用風冷就夠了,而水冷建議高端CPU或者發燒友選用,品牌方面,盡量選用九州風神、酷冷至尊、超頻三等,不再舉例。
獨立顯卡的選擇:一款好的顯卡無疑會讓整個電腦如虎添翼,讓電腦的游戲性能大大增加。品牌建議,N卡:影馳、映眾、索泰、華碩、技嘉、七彩虹等、而A卡:藍寶石、迪蘭。渲染圖形的工作人員,建議選用麗台圖形專業卡。
內存的選擇:目前主流內存是8G,8G對於絕大數的用戶都是足夠使用的,目前不少主板都有四個內存條插口,因此不必擔心內存不足的問題,後期可以再升級。至於品牌方面,首選大眾品牌金士頓,其次威剛、宇瞻等,對於高端人群建議海盜船、芝奇,建議金士頓,質保方面,兼容性最佳、做工穩定可靠。
硬碟的選擇:硬碟的選擇隨著自己的情況而定,一般500G、1TB基本都能滿足需求的,不過現在的機械硬碟基本都是選擇1TB大容量硬碟,與500G差價僅20-30元,性價比較高,推薦品牌有希捷、西部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固態硬碟開始普及,讀取速度是傳統機械硬碟的2.5倍,有效解決了電腦硬體瓶頸問題。在選擇固態硬碟的時候,如今入門級一般選擇120GB,主流夠用基本會選擇240GB,這兩個容量版本兼顧基本夠用與良好的性價比,因此是目前選的最多的。再大一些容量的固態硬碟較貴,目前不太建議推薦。對於預算足夠的裝機用戶,建議搭配雙硬碟,例如120G固態硬碟+1T機械硬碟,系統安裝在固態硬碟提升流暢性以及開關機速度,而1T機械硬碟作為存儲空間。
電源的選擇:電源就像是人的心臟,將能量輸送到電腦主機的各個部件,為這些部件提供足夠的養分,電腦才能正常地運作起來,決定了一台電腦的穩定性。對於小白來說,盡量選用口碑較好的電源,例如長城、航嘉、全漢、台達、海韻等這幾個品牌,性價比考慮也可選用鑫谷、愛國者、先馬等。
機箱的選擇:機箱,絕大數的用戶都是注重外表,建議在注重外表的同時也最好注意下散熱性能、防塵功能、板材的厚度等,散熱防塵機箱會使機箱內部的硬體減少灰塵的進入增加硬體的使用壽命,並且能夠很好的把計算機硬體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使系統運行更穩定。品牌建議航嘉、酷冷、金河田、先馬、喬思伯、安鈦克、鑫谷、至睿、長城等等。
顯示器的選擇: 顯示器面板建議IPS硬屏(廣視角)的,三星叫PLS屏幕,色彩真實,觀賞角度極大,人在顯示器側面同樣也能看到清晰不失真的畫面。顯示器尺寸與品牌方面,如今顯示器基本流行21.5英寸或者以上的大屏,尺寸主要看個人喜愛。品牌方面,建議戴爾、三星、LG、飛利浦等,此外AOC、華碩、宏碁、明基等品牌也不錯的選擇。
鍵盤的選擇:如今鍵盤分普通薄膜式、機械鍵盤,我們平常家裡或者辦公室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普通薄膜鍵盤,價格便宜,一般都是幾十元。而機械鍵盤,價格昂貴,一般游戲玩家使用較多,便宜幾百,貴則上千,優點是全鍵無沖突,壽命長久,在手感上方面更勝普通鍵盤。品牌建議:普通薄膜式:建議羅技、雷柏、雷蛇、雙飛燕等品牌,機械鍵盤建議櫻桃(軸也是目前最好的,很多品牌都是採用櫻桃的軸)、雷蛇、海盜船、達爾優、酷冷至尊、狼蛛等品牌。
滑鼠的選擇:滑鼠也是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一般用戶選用羅技、雙飛燕、新貴即可,這里推薦再幾款專業的游戲滑鼠品牌,雷蛇、達爾優、羅技等,游戲玩家建議選用帶調速的競技滑鼠。
組裝電腦注意事項:
裝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各種硬體之間的兼容性問題,尤其是CPU和主板之間的兼容,最基本的是intel CPU用intel主板,AMD CPU用AMD主板。CPU和顯卡要搭配均衡,不要買個高端顯卡搭配個垃圾CPU,不要小馬拉大車。確定預算和用途,這個非常關鍵,比如游戲玩家,最注重的應該是顯卡,其次是CPU。而電源是根據顯卡來選購的,越高端的顯卡,所需的瓦數越高。電源和主板盡量選用一線品牌,決定了穩定性。此外,選購盒裝CPU的話,最好將原裝CPU散熱器更換,原裝CPU散熱器實在是差。
❸ 如何組裝適合自己的電腦要注意什麼問題
我們在選擇台式電腦的時候,很多人為了省心,直接買某個品牌一套的成品電腦,但殊不知花相同的價錢可以靠自己組裝出一個適合自己並且價格適中的電腦。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組裝電腦時要注意的問題。
1、CPU的選擇與安裝
CPU可以說是一個電腦的核心大腦,整個機器的運轉都需要它進行不斷地運算。我們在組裝電腦的時候,可以憑借自己的預算,選擇intel或者AMD的處理器都可以。在安裝CPU的時候,要注意的是再打開CPU保護蓋之後要快速的安裝好CPU,因為CPU插槽觸電長期暴露在外邊,容易進去灰塵和雜志,導致接觸不良或者短路,嚴重點可能還會損失一個CPU。另外,在塗裝散熱劑的時候要適量,並不是越多越好,塗多了反而會適得其反。
以上是組裝適合自己電腦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問題,當然還有很多細節沒有提及,比如電源的選擇、機箱和散熱的選擇等等。但是知曉了這些主要的注意事項,其他的問題就都是小問題了。
❹ 新手組裝電腦注意事項
1、組裝電腦不能只注重電腦主要硬體
一般稍微懂一點電腦的朋友,都會知道,組裝的電腦,電腦性能的好壞主要取決於電腦的處理器、主板、內存、顯卡等,所以多數商家都會抓住一般懂一些電腦的朋友這些弱點,在電腦電源、電腦機箱,光碟機,滑鼠鍵盤上做文章,前面重要的硬體給你選擇一些比較好的品牌,但在一般的電源、電腦機箱,光碟機,滑鼠鍵盤上卻給你選用雜牌低價的硬體,用這種方式來獲取最大的利潤,並且會拿你這個配置電腦與別家的電腦配置相比便宜了很多。其實商家雖然沒在電腦的處理器、主板、內存、顯卡上賺取了你多少錢,但在電源、電腦機箱,光碟機,滑鼠鍵盤卻撈了不少,這樣一樣達到商家的目的。
2、組裝電腦不能只看電腦硬體表面參數,不看硬體品牌
這點也是多數商家能夠賺到新手最多錢的一種方式,這也不能怪賣電腦組裝商,因為商人總是要賺錢的,雖然你在組裝機時商家總會說,沒睜你什麼錢賣的是白菜價,列出一些同等配置的電腦價格很高等,比如在A商家組裝電腦價格在3000元,硬體參數多差不多,比如內存2G,獨立顯卡,處理器2.6G雙核等,或許你拿這個配置單到B商家組裝時,他會對你說,這個配置我這只要2500,說你在前面上當了,這時多數新手朋友都覺得這里價格便宜。便在B家買,但這里也有個問題,上面的電腦硬體性能相當,然而硬體的品牌卻不一樣,要知道品牌硬體和三摘硬體的價格相差的是很大的。
3、商家提供電腦硬體存在假貨,即所謂的水貨。
以前有些奸詐的組裝電腦商家為了打低價促銷,吸引顧客,將某些水貨硬體充當正品,顧客買了還以為撿到了便宜,電腦沒用多久就壞了,才大叫質量問題。所以竅門天下建議新手朋友購買組裝機時最好能交上一些懂電腦的朋友去一起去購買,當然如果找不到我們也可以帶上一些電腦硬體檢測軟體區檢查一下,比如,帶自己的U盤過去,在U盤里事先下載好電腦硬體檢測軟體,比如CPU可以贏cpu-z軟體進行檢測,或者用魯大師檢測基本的電腦硬體參數,來看硬體廠商是否和商家說的一樣,硬體指標是否正常,判斷下是否為二手貨等。
4、如果確定購買,那麼不管買的什麼,一定要讓經銷商把你電腦的配件詳細的寫清楚。
買的什麼牌子的東西,什麼型號的,這個配件保修多長時間,一定要詳細。不然到時候吃虧的是你。作為一個消費者,那麼這個時候就要有消費者的權利。不然就是打官司你也沒理。當然,這個也是經銷商有利潤的前提下。
5、電腦的一些其他硬體也要注意,不要只在乎電腦的CPU,主板和內存條好,而忘記了電腦的光碟機,機箱電源等,如果電腦機箱不好,那麼很可能引起電腦散熱不好或引起內部短路,造成損失等,如果電源不好,比如功率低的話,如果運行大程序或使用光碟機等都可能引起供電不足,造成自動重啟的故障。
總的來說,選擇組裝電腦也是非常講究的,不光要注重價格,還要注重硬體的品牌,性能等。
❺ 組裝電腦裝機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
裝機的過程組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選件;2.檢查配件;3.點亮主板;4.把配件裝入機箱;5.安裝操作系統。下面讓我們來詳細看一下具體情況。
1.選件。選件的時候說法很多,但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對配件了解不多的,小編建議盡量選擇品牌信譽好一些,質保時間長一些的產品。
2.檢查配件。一般來說三好街賣貨,都會在配件上貼自己公司的保修帖。大家要注意的是,貼保修貼之前要注意檢查配件是否是全新的。檢查的說法很多,小編建議仔細檢查每一個配件是否有外傷,是否有使用過的痕跡。(1)重要檢查CPU是否是原包,是否有打磨痕跡,是否有針腳斷或歪的問題。(2)內存條是否有打磨痕跡,內存條金手指是否劃痕較重,金手指是否歪斜。(3)主板封貼是否完好,板基是否完好。(4)顯卡檢查和內存條相似。(5)硬碟檢查和CPU類似,重要查看有無破損,有無劃傷。(6)光碟機是否完好,有無劃傷,是否干凈。(7)檢查顯示器是否干凈,是否有劃傷,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檢查顯示器有沒有被拆開過。只有在保證配件基本沒有外傷或明顯使用過的痕跡才可以安裝,否則可能導致多個部件損壞。再一方面檢查是為了確保配件是全新的,防止出問題的時候JS推卸責任。
3.點亮主板。雖然說是點亮主板,其實算是簡單的檢查系統是否能運行。首先把CPU插入主板上的CPU插槽。這里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用蠻力,CPU都有缺角,只要對好主板上的缺角就能把CPU輕輕的插到主板上。如果發現不能很輕松的插入,建議檢查後再次安裝,直到能輕松插入。CPU插入以後,就可以把壓桿按下,直到壓桿緊貼主板。接下來安裝CPU風扇。一般風扇都附帶了硅膠,在風扇底部塗層薄薄的硅膠即可。風扇安裝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特別是那些沒有金屬封頂的CPU。風扇夾子最好分別採用不同的方向扣在CPU插槽兩側。然後把風扇的電源線插到CPU插槽附近的三針電源介面上。至此CPU安裝圓滿完成。其次插入內存條。內存條介面設計的不對稱,只要對齊缺口就可以順利插入。插入以後,稍微用力壓一下內存條,主板上內存插槽的扣就會自動卡緊內存條。到此內存條圓滿安裝完成。接下來是顯卡的安裝。顯卡介面設計的也是不對稱的,同樣可以很輕松的插入。這里提醒大家注意別忘了有的顯卡需要外接電源。同樣很多主板在AGP槽上設計了扣,顯卡正確安裝以後,就會被主板卡的牢牢的。當然拔顯卡的時候就要注意千萬別把那卡顯卡的東東給弄斷了!然後把顯示器的介面插入顯卡。接下來需要把電源接到主板上。大家注意到主板上很寬很長的一般為白色的插槽就是用來接電源的。同樣這個介面設計了倒勾,安裝反了是插不進去的。主板上也只有這一個介面可以安裝電源。然後把四孔的電源介面插入主板上唯一對應的介面。到這里,電源的連接也基本完成。接下來找到POWER跳線(一般這個跳線設計在主板邊緣,不熟悉的朋友可以查看主板說明書,其實很好找,一般的主板都在跳線附近標出PWR SW字樣),用螺絲刀或者鑰匙短接一下兩個跳線柱,即可點亮主板。點亮後,系統會先顯示顯卡信息,然後BIOS顯示主板,CPU,內存的信息。大家可以對比BIOS顯示信息是否和自己的配置相同。如果發現不同之處,建議查閱主板說明書中有關跳線設定,然後更改。
在確認BIOS中信息和自己的配置一樣以後就可以把配件全部安裝到機箱內部了。再次短接上面提到的跳線,主板即可斷電。小心拆下顯卡和電源連接線即可。這時候沒有必要拆下CPU、風扇和內存。 答案補充 4.把配件裝入機箱。首先把光碟機和硬碟裝入機箱內部。光碟機安裝有時候需要拆掉機箱前面的金屬擋板和塑料擋板,有時候則不用拆,這要看機箱是如何設計的。一般來說不用拆塑料擋板的機箱,都需要把光碟機托盤的前蓋拆下來。拆這個東東需要給光碟機供電後彈出托盤才能進行,並且一般來說是比較費勁的,建議經驗少的朋友最好不要拆這個東東,防止出問題的時候沒辦法保修。從機箱前面把光碟機塞如機箱內,擰好兩側的螺釘即可。硬碟的安裝比較簡單,但是小編建議安裝前應該先設置好硬碟的跳線,一般來說把硬碟跳為主盤比較好一些。跳線設置完後,把硬碟放入機箱的3.5英寸架,擰好兩側的四個螺釘即可。如果需要安裝軟碟機,可以參考光碟機的安裝辦法。
❻ 簡述計算機安裝注意事項
電腦硬體安裝的注意事項:
1、靜電原則,整個過程都不能違背。
2、注意力度和方向,組裝時要適度用力,安插板卡要換方向。
3、不要遺漏有些組件,螺絲一定要全部安裝,一個都不能少。
4、不能用手觸摸主板線路板。
5、插板卡與接硬體時不能碰到主板上的小元件。
6、防靜電,主板上螺絲的墊片要放上去,可以防靜電。
電腦硬體安裝流程:
1、准備工作要做到位,不要安裝完了發現還少東西。如十字螺絲刀、配戴靜電環、產品說明書、組裝電腦所要用到的所有硬體,如電源、機箱、主板、硬碟、CPU、內存條、顯卡、風扇、網卡、有的還有光碟機、音效卡等硬體。
2、把主板平放在桌子上,下面要有保護軟墊。
3、安裝CPU到主板上,注意保護好CPU的插座針腳。
4、安裝CPU風扇,注意風扇與CPU接觸的那一面要均勻地塗上導熱硅膠。
5、安裝內存條,注意介面是否正確,要適度用力否則可能會有接觸不良現象發生。
6、拆開機箱,把電源安裝在機箱里,同時擰上所有的固定螺絲。
7、安放主板到機箱,注意不要碰撞到主板,I/O輸出介面要與其擋板相吻合。主板螺絲不要上的太緊,易造成主板變形。
8、安裝顯卡,一定要裝好螺絲。
9、有網卡要安裝網卡到主板擴展槽里。
10、連接電源介面線,把電源的線路接到主板上唯一的電源介面中,有的有兩個單獨的6P介面,要接上。
11、安裝硬碟到機箱里,硬碟要安裝在硬碟托架上,注意要固定穩當了。並把電源線和數據線都接好,接法是唯一的。
12、安裝光碟機到機箱里,光碟機一般都是從前部推入到機箱里的,記住螺絲一定要都擰上。
13、安裝跳線,如POWE線電源開關線一般兩根有正負、HDD線硬碟指示燈線,RESET線復位開關線,POWER LED線電源指示燈線。在主板上有相應的插針,一般都有標識,沒有的請看主板說明書。還有前置USB線和前置音頻線,請參照主板說明書一一對應接上就可以了。
❼ 電腦組裝注意事項
一、准備工作
1、裝機所需要的工具:十字螺絲刀
2、注意事項:在安裝前,先消除身上的靜電,比如用手摸一摸自來水管等接地設備;
對各個部件要輕拿輕放,不要碰撞,尤其是硬碟;安裝主板一定要穩固,同時要
防止主板變形,不然會對主板的電子線路造成損傷的。
3、足夠寬敞的活動空間
二、開始裝機
1、准備好所需的配件:CPU、內存、硬碟、主板、顯卡、光碟機、軟碟機、機箱、電源、滑鼠、鍵盤、顯示器。
2、開始安裝硬體:
CPU的安裝:CPU插座,它的一個角比其它三個角少一個插孔,CPU本身也是如此,所以CPU的接腳和插孔的位置是對應的,這就標明了CPU的安裝方向。安裝CPU時先拉起插座的手柄,把 CPU按正確方向放進插座,使每個接腳插到相應的孔里,注意要放到底,但不必用力給CPU施壓,然後把手柄按下,這樣,CPU就被牢牢地固定在主板上了,然後安裝上CPU風扇,風扇是用一個彈性鐵架固定在插座上的。當取下CPU時,先取下風扇;然後要先把手柄拉起來,再取下CPU。
安裝內存:安裝內存要小心不要太用力,以免掰壞線路,內存條上金屬接腳端有兩個凹槽,對應內存插槽上的兩個凸棱,所以方向容易確定。安裝時把內存條對准插槽,均勻用力插到底就可以了。同時插槽兩端的卡子會自動卡住內存條。取下時,只要用力按下插槽兩端的卡子,內存就會被推出插槽了。機箱的准備:打開機箱的外包裝,看,隨機箱會有許多附件,螺絲、檔片等,在安裝過程中,我們會一一用到它們的。大的鐵板用來固定主板,我們在此稱之為底板,上面的這些銅柱是用來固定主板的,現在的機箱在出廠時就已經將固定柱安裝好了;
安裝電源:現在電腦電源也分兩種,一是傳統的普通電源(AT電源),給普通結構的AT主板使用,二是新型的ATX電源,給新型的ATX結構的主板或者有ATX電源介面的主板使用,使用ATX電源的主板好處是可以實現軟體關機。安裝電源比較簡單,把電源放在電源固定架上,使電源後的螺絲孔和機箱上的螺絲孔一一對應,然後擰上螺絲。安裝軟碟機、硬碟和光碟機:先從面板上取下一個3寸槽口和一個5寸槽口的檔板,用來安裝軟碟機和光碟機。把光碟機安裝在5"固定架上,保持光碟機的前面和機箱面板齊平,在光碟機的每一側用兩個螺絲初步固定,先不要擰緊,這樣可以對光碟機的位置進行細致的調整,然後再把螺絲擰緊,這一步是考慮到面板的美觀。然後把小軟碟機放到3"固定架上,採用同樣的方法,保持軟碟機的前面和機箱面板齊平。先擰一側的螺絲,用力要適當,以免對部件造成損害。由於在機箱的另一側安裝螺絲不方便,需要將3寸固定架卸下來,去除固定架的螺絲並把它拉出;然後再固定軟碟機的另一側。下面要安裝硬碟,我們這里用的是3"的普通硬碟,也裝在3寸固定架上,或者說小軟碟機的下面。將硬碟插到固定架中,注意方向,保證硬碟正面朝上,介面部分背對面板。然後再固定螺絲,要用粗螺紋的螺絲。然後把帶有軟碟機和硬碟的固定架裝回到原位置。
安裝主板:主板上的CPU和內存要先安裝好,別忘了接CPU風扇的電源線。主板上一般有5到7個固定孔,它們的位置都符合標准,這點你不用擔心。在底板上有很多個螺釘孔,你要選擇合適的孔與主板匹配,選好以後,把固定螺釘旋緊在底板上;現在的大多機箱已經安裝了了固定柱,而且位置都是正確的,不用我們再單獨安裝了。然後把主板小心地放在上面,注意將主板上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等和機箱背面檔片的孔對齊,使所有螺釘對准主板的固定孔,依次把每個螺絲安裝好。總之,要求主板與底板平行,決不能搭在一起,否則容易造成短路。
接插電源線:ATX電源比較方便,它的開關不是由電源直接引出的接線,而是在主板上,由主板控制。ATX電源有三種輸出接頭,這個比較大的是主板電源插頭,並且是單獨的一個,其中一側的插頭有卡子,安裝時不會弄反。連接時只要將插頭對准主板上的插座插到底就可以了。
接插數據線:新型的ATX主板上有一個軟碟機介面、兩個IDE口。IDE口是用來連接IDE設備的,一般是硬碟和光碟機。主板上的兩個IDE口,一個是主介面,一個是副介面。每個IDE口可以連接兩個IDE設備,所以,一台電腦最多可連接四個IDE設備。連接的時候要注意,不僅兩個IDE口之間有主次關系,接在同一個IDE口上的兩個IDE設備之間也有主次關系;主硬碟,也就是啟動硬碟必須作為主設備接到主IDE口上。比較新的主板沒有這樣嚴格的要求。在主板上,主IDE口一般用"Primary IDE"或"IDE 1"來表示。另一個用"Secondary IDE"或"IDE 2"表示。在主板的各個介面附近都標明了第一根針的位置,在接線之前先要弄清楚。我們用到的連接線有軟碟機線、硬碟線、滑鼠連介面和列印機連介面。硬碟數據線是40芯的,有3個接頭,它們不分順序。其中兩個接頭連接硬碟和光碟機,第三個接頭接到主板的主IDE介面上,不要接到副IDE口上。數據線上都有一根色線,一般為紅線,接線原則是色線對應介面上第一根針,主板上的介面和設備介面都是這樣。先接好主板這頭,再接光碟機,再接硬碟。現在的主板上都給這些介面加了一個帶有缺口的插座,正好和數據線接頭上的形狀相同,方向是不會搞錯的。
安裝顯示:主板上黑色槽是ISA插槽,白色插槽是PCI槽,還有一個棕色的是AGP插槽,專門用來插AGP顯示卡的。把顯示卡以垂直於主板的方向插入AGP插槽中,用力適中並要插到底部,保證卡和插槽的良好接觸。
安裝指示燈:現在機箱面板上的許多線頭空著,它們是干什麼的呢?它們是一些開關和指示燈,還有 PC喇叭的連線,它們要接在主板上。ATX結構的機箱上有一個總電源的開關接線,是個兩芯的插頭,它和Reset的接頭一樣,按下時短路,松開時開路,按一下,電腦的總電源就被接通了,再按一下就關閉,但是你還可以在BIOS里設置為開機時必須按電源開關4秒鍾以上才會關機,或者根本就不能按開關來關機而只能靠軟體關機。硬碟指示燈的兩芯接頭,1線為紅色。在主板上,這樣的插針通常標著IDE LED或HD LED的字樣,連接時要紅線對1。接好後,當電腦在讀寫硬碟時,機箱上的硬碟燈會亮。有一點要說明,這個指示燈只能指示IDE硬碟,對SCSI硬碟是不行的。三芯插頭是電源指示燈的接線,使用1、3位,1線通常為綠色。在主板上,插針通常標記為Power,連接時注意綠色線對應於第一針( ) 。當它連接好後,電腦一打開,電源燈就一直亮著,指示電源已經打開了。
PC喇叭的四芯插頭,實際上只有1、4兩根線,1線通常為紅色,它要接在主板的Speaker插針上。這在主板上有標記,通常為Speaker。在連接時,注意紅線對應1的位置。
下面要把剩餘的槽口用擋片封好。然後要仔細檢查一下各部分的連接情況,確保無誤後,把機箱蓋蓋好,安裝好螺絲,這樣,主機的安裝過程就基本完成了。
❽ 計算機組裝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防止靜電,特別是在冬季操作,靜電是計算機組裝過程中最大的殺手。去除靜電的方法,可以用流水洗手或佩戴專用放靜電手環和手套。
2,防止液體進入計算機內部,特別是在夏天組裝計算機時,要防止汗水滴在計算機的部件上,造成計算機部件的損壞。
3,使用正確的安裝方法,不可粗暴安裝,固定板卡時不能使用蠻力。
4,計算機組裝用的工具不能隨意擺放。在組裝過程中,對各個部件要輕拿輕放,小心不要碰落在地上。
5,在進行計算機組裝前一定要認真閱讀主板、CPU以及各個部件的使用說明書,了解這些部件的安裝要點。
計算機組裝的准備工作:
1,在安裝前釋放人體身上的靜電,用手摸一摸接地的導電體,如摸摸自來水管等接地設備。如果有條件,可配戴防靜電環。
2,檢查計算機各部件。一是檢查零部件是否齊全,二是檢查各部件外表是否有損壞。這些問題都可能導致計算機工作不穩定,甚至不能工作。
3,准備好各種安裝所用工具,如十字螺絲刀、一字螺絲刀、尖嘴鉗和鑷子等,最好准備一個小器皿,用於盛放螺絲及一些小零件等,以防丟失。
4,對各種部件要輕拿輕放,不要碰撞,尤其是硬碟。安裝主板要穩固,同時又要防止壓力過大導致變形,甚至導致主板上的電子線路損壞。
5,准備一塊絕緣泡沫(主板的包裝盒中就有這樣的泡沫)用來放置主板。先把CPU和內存安裝到主板上,再把主板裝到機箱里。
❾ 組裝電腦的注意事項
自己組裝電腦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CPU的安裝
電腦組裝其實第一步就是要把處理器安裝到主板上,而我們知道CPU和主板是電腦最核心的兩大組件,所以在過程當中一定不要出錯。其實稍有信心的朋友會發覺,想要出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要是CPU和主板上都有明確的缺口箭頭提示,只要掌握規律是不可能出錯的。
也就說,不管什麼型號,什麼品牌的主板及什麼型號的CPU都有明確的方向提示,如果方向錯了是安裝不進去的。只要方向對了,是非常容易插進去的。而方向錯誤我們就會發現CPU陣腳變彎,所以在安裝過程中應該會有所察覺。
二、散熱器的安裝
安裝完CPU之後,接下來就是安裝散熱器,但是安裝散熱器之前還需要完成一個工作就是塗散熱硅脂,這個東西主要作用是散熱的。在安裝硅脂的過程當中要均勻,不要摻雜雜物,同時盡可能的要塗薄,不要太厚了,盡量覆蓋CPU整個面板,所以這點是要考察細心。
硅脂塗完之後接下來才能安裝散熱器,然而散熱器目前只有有兩種風冷散熱器,一種是塔式結構一種是下壓結構。對於下壓式結構的散熱器相對是比較容易安裝的,只需要安裝方向固定,准確就很容易安裝成功,但對於塔式散熱器就需要一定的講究。
對於側吹式散熱器風扇都是向著內存進行安裝的,這樣熱量就是從機箱後面散熱孔散發出去,安裝的時候要觀察機箱散熱風道和散熱孔的位置,掌握了這點就好安裝了。而塔式散熱器的方向直接影響到機箱內部的整體風道,只要把CPU風扇向著內存那一側,這樣廢熱才能從機箱背部排出去,這樣才能發揮最佳效果,接下來把散熱器附帶的卡扣固定在主板上即可。
三、內存條的安裝
個人認為內存條安裝是最簡單的安裝步驟,安裝的時候我們要需要區分不同時代的產品,避免買到不同代的產品安裝到不同主板上面,這樣是不可能安裝成功的。就目前來說,依舊存在的內存主要是DDR3、DDR4。
從對比來看,DDR3與DDR4內存條的的防呆口位置是不一樣的,DDR4內存條的金手指數量要明顯比DDR3多一些,且每一根金手指寬度要比DDR3內存條小一些。其實大家購買的是簡單的了解一下就行了,購買之前看你的主板是哪一系主板以及支持什麼類型的內存即可。
內存條的安裝就是把兩邊的卡具掰向兩邊然後只要按照圖中標注紅框中凹槽的部分插進去即可。但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主板上的內存插槽只有一邊才可以抬起來,另外一邊是固定死的,所以安裝的時候注意一下,只有平衡用力壓就會自動式卡住內存,不要用力過猛以免損壞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