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聯想台式電腦安裝步驟圖
聯想台式機裝系統步驟如下 u盤方法
1、製作好U盤啟動盤,然後把下載的聯想系統iso文件直接復制到U盤的GHO目錄下;
B. 電腦安裝接線教程圖解
1.主板供電介面
在主板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長方形的插槽,這個插槽就是電源為主板提供供電的插槽(如下圖)。現在主板供電的介面主要有24針與 20針兩種,在中高端的主板上,一般都採用24PIN的主板供電介面規劃,低端的產品一般為20PIN。不論採用24PIN和20PIN,其插法都是一樣的 。
為主板供電的介面採用了防呆式的規劃,只有按正確的方式才能夠插入。通過仔細觀察也會發現在主板供電的介面上的一 面有一個凸起的槽,而在電源的供電介面上的一面也採用了卡扣式的規劃,這樣規劃的好處一是為防止用戶反插,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兩個介面 更加牢固的安裝在一起。
2.處理器供電介面
可以看到,上圖的USB介面有些相似於PATA介面的規劃,採用了防呆式的規劃方式,大家只有以正確的方向才能夠插入USB 介面,方向不正確是無法接入的,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也避免因接法不正確而燒毀主板的現象。
5.主板上的擴展前置音頻介面
如今的主板上均提供了集成的音頻晶元,並且性能上完全能夠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需要,因此我們便沒有再去單獨購買音效卡的必要。為了方便用戶的運用,現在大部分機箱除了具備前置的USB介面外,音頻介面也被移植到了機箱的前面板上,為使機箱前面板的上耳機和話筒能夠正常運用,我們還應該將前置的音頻線與主板正確的進行連接。
上圖中便是擴展的音頻介面。其中AAFP為符合AC97』音效的前置音頻介面,ADH為符合ADA音效的擴展音頻介面,SPDIF_OUT是同軸音頻介面,這里,我們重點介紹一下前置音頻接的安裝方式(見下圖)。
上圖為機箱前置音頻插孔與主板相連接的擴展插口,前置的音頻介面一般為雙聲道,L表示左聲道,R表示右聲道。其中MIC為前置的話筒介面,對應主板上的MIC,HPOUT-L為左聲道輸出,對應主板上的HP-L或Line out-L(視採用的音頻規范不一樣,如採用的是ADA音效規范,則接HP-L,下同),HPOUT-R為右聲道輸出,對應主板上的HP-R或Line out-R,按照分別對應的介面依次接入即可。
另外,在主板上我們還會發現上圖中這樣的介面,這也是音頻介面,不過對應的是光碟機背部的音頻介面。在某些支持不開機聽音樂的電源,我們連接此音頻線後即可以利用光碟機的前面板上的耳機來聽音樂,不過現在這一功能並不常用,大部分機器並不支持這一功能,因此可以不用連接。
6. 主板上機箱電源、重新啟動按鈕
連接機箱上的電源鍵、重新啟動鍵等是裝電腦的最後一步,很多朋友對電源線的安裝感到豐常頭痛,接下來小編以兩款主板為例,詳細介紹一下電源鍵、重新啟動鍵等的安裝方式。
上面兩張圖片中的一組插槽,便是機箱電源、重新啟動等鍵的插槽。
(一般情況下紅色代表正極,如果不確認在安裝時可以查看背部的「+/-」極標識)
上面兩張圖是機箱中電源、重新啟動、硬碟指示燈和機箱前置報警喇叭的介面。與主板插槽的具體安裝方式,請參照下圖。
上圖便是機箱與主板電源的連接示意圖。其中,PWR SW是電源介面,對應主板上的PWR SW介面,RESET為重新啟動鍵的介面,對應主板上的RESET插孔,上面的SPEAKER為機箱的前置報警喇叭介面,我們可以看到是四針的結構,其中紅線的那條線為+5V供電線,與主板上的+5V介面相對應,其它的三針也就很容易的插入了。IDE_LED為機箱面板上硬碟工作指示燈,對應主板上的IDE_LED,剩下的PLED為電腦工作的指示燈,對應插入主板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硬碟工作指示燈與電源指示燈分為正負極,在安裝時需要注意,一般情況下紅色代表正極。
7. 主板上的散熱器介面
很多朋友對主板上的散熱器介面還不是很清楚,接下來詳細介紹一下。
以上三張圖片中的處理器_FAM是處理器散熱器的電源介面,可以清楚的看到,現在處理器的散熱器介面採用了四針規劃,與其它散熱器相比顯著多出一針,這是因為主板提供了處理器溫度監測功能,風扇可以根據處理器的溫度自動調整轉速。
另外主板上還有一些CHA_FAM的插座,這些都是用來給散熱器供電的,大家如果添加了散熱器,可以通過這些介面來為風扇供電。另外可以看到,這些介面均採用了防呆式的規劃方式,反方向根據就無法插入,因此大家在安裝時可以仔細的觀察一下,非常簡單。
主板上的擴展插槽,其中黑色的為PCI-E插槽,用來安裝PCI-E顯卡,PCI-E顯卡介面參見下圖
主板 介面線纜安裝圖解教程 圖33( 顯卡的PCI-E介面)
在較早晶元組的主板上,由於不支持PCI-E,因此還是傳統的AGP 8X顯卡介面,見上圖中棕色的插槽。其餘的為PCI插槽,用來擴展PCI設備。
新的主板晶元組背部不提供COM介面,因此在主板上內建了COM插槽,過擴展支持對COM支持,方便老用戶運用。
主板背部的PS/2滑鼠鍵盤、同軸音頻、E-SATA、USB和8聲道的音頻輸出介面。
C. 台式電腦安裝步驟圖
台式電腦安裝,打開機箱,放入主板,主板上的插卡要插好,然後固定安裝電源,硬碟。以及連接好插線。然後連接外部線路,開機通電。
D. 電腦安裝步驟圖
電腦安裝的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准備好用來裝系統的U盤,將U盤插到要裝系統的電腦上,對要裝系統的電腦開機並長按F12鍵。
注意事項:
先想好要將系統裝在哪個盤,然後將該盤整理。這里所說的整理,就是將有用的文件放到另一個盤中保存起來,以防格式化的時候誤刪掉。還有就是如果你的機器硬體驅動盤找不到了,建議使用工具軟體將驅動保存下來。Windows優化大師可以做到這點。
需要注意的就是,「我的文檔」里的東西都算C盤里的東西,別忘了保存它裡面的文件。
E. 英士頓電腦主機主板插線安裝圖解
對於組裝一台電腦,主板上的跳線是最讓小白裝機用戶頭疼的事情,但其實具體跳線插法,在機箱連接的跳線介面上以及主板跳線插座上都有詳細標注,我們只需要在主板上找到對應插座,插上去就好了。那麼機箱上的跳線接在主板那些位置?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台式電腦主板接線示意圖解教程,不同品牌的跳線基本插法都差不多,包括華碩、技嘉、微星、華擎、七彩虹、昂達、梅捷、映泰、影馳等主板品牌都均可以參考本文的跳線插法圖解教程。
台式機主板接線示意圖解教程
1、機箱連接主板的跳線一般主要有USB 2.0、USB 3.0、前置音頻介面(HD_AUDIO)以及POWER SW、RESET SW、POWER LED、HDD LED四個主板跳線,這些跳線分別的含義如下。
RESET SW:機箱重啟按鍵;註:主板上對應位置的插針附近的英文縮寫一般為RESET、RST、RS或RE等。
POWER SW:機箱開關機按鍵;註:主板上對應位置的插針附近的英文縮寫一般為PWR、Power SW、PWR SW、PW、PW SW等。
Power LED:電源指示燈;註:主板上對應位置的插針附近的英文縮寫一般為PW LED、Power LED、PWR LED或PLED+和PLED-等。
HDD LED:硬碟指示燈;
USB 2.0:機箱前面的USB 2.0介面;
USB 3.0:機箱前面的USB 3.0介面;
HD_AUDIO:機箱前面的音頻介面;
2、我們先來看一下POWER SW、RESET SW、POWER LED、HDD LED這四個主板跳線,在機箱連接的跳線介面上都有清晰的標注,如下圖所示。
註:由於我演示的這款機箱沒有POWER_LED介面(電源提示燈),考慮到大多數的機箱均有POWER_LED介面,所以上圖中增加了。
3、其實在主板上已經有標注這些跳線的接法了,按照主板上提示逐個插入即可。
4、考慮到大家更好的理解,製作了一張POWER SW、RESET SW、POWER LED、HDD LED的主板跳線安裝示意圖,我們找到主板跳線位置,分別對應插入就可以了,主板跳線接法圖解如下圖所示。
主板跳線9針接法圖解
註:電源指示燈(Power LED)和硬碟指示燈(HDD LED)必須區別正負極,電源開關(POWER SW)和重啟鍵(RESET SW)可以不用區分正負極的,需要注意一下,如上圖所示,藍色線所指處為正極,而紅色線所指處為負極。
5、找到機箱連接的USB 2.0跳線介面,並找到主板上的USB2.0插座對應插入即可,有防呆設計的,如果插反了是無法插進去的。
6、如果機箱前置支持USB3.0,那麼我們將機箱連接的USB3.0跳線找到,如下圖所示。
7、找一下主板上的USB3.0插座,直接插進入就OK,也不用擔心方向反的問題,反了也無法插入的。
8、機箱前置音頻介面,找到主板上的音頻介面插座直接插入。此外介面有點類似USB2.0,但是兩者防呆設計不同,不能互接。
9、主板一般會標注「HD AUDIO」或者「AAFP」之類的,就是前置音頻插座,插上去之後,你機箱前面面板的音頻介面才能夠正常使用,不過做系統之後需要設置一下打開前置音頻。
以上就是裝機之家分享的台式電腦主板接線示意圖解教程,最難的地方就是9針主板跳線接法,對於機箱上的跳線不知道接到主板哪裡位置的朋友,不妨參考以上的主板跳線圖解教程進行安裝,不管您的主板是華碩、技嘉還是微星等品牌,都可以參考的,跳線接法基本相同的,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大家。
F. 怎麼樣組裝華碩電腦主機圖解
安裝前的准備
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體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安裝等。
安裝前配件的准備
裝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實際需要購買配件。
如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繫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 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300 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板中自帶)、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和DVD光碟機)、軟碟機、數據線、信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准備好電源插頭等,這些內容在第1章的1.4節已經敘述了。
裝電腦的基本步驟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1)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2) 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在機箱主板上。
(3) 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安裝上散熱風扇。
(4) 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5) 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6) 音效卡的安裝,現在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
(7)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8) 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9)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10) 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11) 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12)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13)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
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14) 分區硬碟和格式化硬碟。
(15) 安裝操作系統,如Windows 98或者Windows XP系統。
(16) 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等驅動程序。
(17)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
··
組裝電腦的過程
對於平常接觸電腦不多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裝機」是一件難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動手裝一次後,就會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當然你最好先對電腦的各個配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組裝電腦的准備工作都准備好之後,下面就開始進行組裝電腦的實際操作。
(1) 打開機箱的外包裝,會看見很多附件,例如螺絲、擋片等。
(2) 然後取下機箱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用來安裝電源、光碟機、軟碟機的驅動器托架。許多機箱沒有提供硬碟專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裝在軟碟機的托架上。
機箱的整個機架由金屬構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裝光碟機和五寸硬碟等)、三寸固定架(可用來安裝軟碟機、三寸硬碟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底板(用來安裝主板的)、槽口(用來安裝各種插卡)、PC喇叭(可用來發出簡單的報警聲音)、接線(用來連接各信號指示燈以及開關電源)和塑料墊腳等,如圖11.1所示(這里的圖片已經安裝好電源,實際上新打開的機箱是沒有安裝好電源的)。
l 驅動器托架。驅動器艙前面都有擋板,在安裝驅動器時可以將其卸下,設計合理的機箱前塑料擋板採用塑料倒鉤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裝。在機箱內部一般還有一層鐵質擋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l 機箱後的擋片。機箱後面的擋片,也就是機箱後面板卡口,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USB介面等都要從這個擋片上的孔與外設連接。
l 信號線。在驅動器托架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從機箱面板引出Power鍵和Reset鍵以及一些指示燈的引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喇叭稱之為PC Speaker,用來發出提示音和報警,主板上都有相應的插座。
有的機箱在下部有個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來安裝機箱風扇的,塑料盒四面採用卡口設計,只需將風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體積較大的機箱還會預留機箱第二風扇、第三風扇的位置。
組裝電腦的過程
對於平常接觸電腦不多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裝機」是一件難度很大、很神秘的事情。但其實只要你自己動手裝一次後,就會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當然你最好先對電腦的各個配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組裝電腦的准備工作都准備好之後,下面就開始進行組裝電腦的實際操作。
(1) 打開機箱的外包裝,會看見很多附件,例如螺絲、擋片等。
(2) 然後取下機箱的外殼,我們可以看到用來安裝電源、光碟機、軟碟機的驅動器托架。許多機箱沒有提供硬碟專用的托架,通常可安裝在軟碟機的托架上。
機箱的整個機架由金屬構成,它包括五寸固定架(可安裝光碟機和五寸硬碟等)、三寸固定架(可用來安裝軟碟機、三寸硬碟等)、電源固定架(用來固定電源)、底板(用來安裝主板的)、槽口(用來安裝各種插卡)、PC喇叭(可用來發出簡單的報警聲音)、接線(用來連接各信號指示燈以及開關電源)和塑料墊腳等,如圖11.1所示(這里的圖片已經安裝好電源,實際上新打開的機箱是沒有安裝好電源的)。
l 驅動器托架。驅動器艙前面都有擋板,在安裝驅動器時可以將其卸下,設計合理的機箱前塑料擋板採用塑料倒鉤的連接方式,方便拆卸和再次安裝。在機箱內部一般還有一層鐵質擋板可以一次性地取下。
l 機箱後的擋片。機箱後面的擋片,也就是機箱後面板卡口,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USB介面等都要從這個擋片上的孔與外設連接。
l 信號線。在驅動器托架下面,我們可以看到從機箱面板引出Power鍵和Reset鍵以及一些指示燈的引線。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型喇叭稱之為PC Speaker,用來發出提示音和報警,主板上都有相應的插座。
有的機箱在下部有個白色的塑料小盒子,是用來安裝機箱風扇的,塑料盒四面採用卡口設計,只需將風扇卡在盒子里即可。部分體積較大的機箱還會預留機箱第二風扇、第三風扇的位置。
11.2.2 安裝電源
機箱中放置電源的位置通常位於機箱尾部的上端。電源末端四個角上各有一個螺絲孔,它們通常呈梯形排列,所以安裝時要注意方向性,如果裝反了就不能固定螺絲。可先將電源放置在電源托架上,並將4個螺絲孔對齊,然後再擰上螺絲。
把電源裝上機箱時,要注意電源一般都是反過來安裝,即上下顛倒。只要把電源上的螺絲位對准機箱上的孔位,再把螺絲上緊即可。
提示:上螺絲的時候有個原則,就是先不要上緊,要等所有螺絲都到位後再逐一上緊。安裝其他某些配件,如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等也是一樣。
11.2.3 安裝主板
在機箱的側面板上有不少孔,那是用來固定主板的。而在主板周圍和中間有一些安裝孔,這些孔和機箱底部的一些圓孔相對應,是用來固定主機板的,安裝主板的時候,要先在機箱底部孔裡面裝上定位螺絲,(定位螺絲槽按各主板類型匹配選用,適當的也可放上一兩個塑膠定位卡代替金屬螺絲)。
接著將機箱卧倒,在主板底板上安裝銅質的膨脹螺釘(與主板上的螺釘也對齊),然後把主板放在底板上。同時要注意把主板的I/O介面對准機箱後面相應的位置(圖中箭頭所指位置),ATX主板的外設介面要與機箱後面對應的擋板孔位對齊
注意:要讓主板的鍵盤口、滑鼠口、串並口和USB介面和機箱背面擋片的孔對齊,主板要與底板平行,決不能搭在一起,否則容易造成短路。另外,主機板上的螺絲孔附近有信號線的印刷電路,在與機箱底板相連接時應注意主板不要與機箱短路。如果主板安裝孔未鍍絕緣層,則必須用絕緣墊圈加以絕緣。最好先在機箱上固定一至兩顆螺柱,一般取機箱鍵盤插孔(AT主板)或I/O口(ATX主板)附近位置。使用尖型塑料卡時,帶尖的一頭必須在主板的正面。
G. 電腦機箱安裝步驟圖教程
方法如下,望能幫助你,還請及時採納謝謝!
祝你生活愉快!
操作方法
01
首先,我們得准備一部機箱……
02
然後打開,看看空盪盪的內部。
14
全部安裝完之後,打開電腦用魯大師看看cpu溫度,如果溫度達到六十度以上,說明cpu風扇或者導熱膏那個步驟出了問題,以致散熱出現問題,需要重新安裝。
H. 台式電腦怎麼裝圖片大全
方法/步驟
1、裝機前的准備:梅花螺絲刀、刀片、剪子、硅脂、扎帶。
2、防靜電,身上的靜電如果不注意極有可能會對電腦的硬體造成損壞。裝機前洗洗手可以有效防止靜電。
3、裝機開始:1、上踮腳螺絲:機箱內的銅螺絲,要上全,不要隨便上幾個就完事了。如果上不全時間長了主板就會損壞。
4、裝CPU注意CPU不要裝反了,注意CPU上面的防呆提示。
5、然後扣扣具,扣的時候有點緊,要用點力壓,扣上就行。(如果上一步沒操作好,就會損壞CPU針腳)。
6、塗抹硅脂,塗抹硅脂時要均勻塗抹,在塗抹的時候盡量的薄,如果摸的太厚就會阻熱了。
7、安裝散熱器坐,散熱器有很多種,很好裝,對准主板上的四個孔裝上就行。主板的背面要裝到位。
8、安裝風扇,有的風扇是直接用螺絲上的,我這個是帶扣具的,仔細看看就懂。裝完風扇要把風扇電源接上。
9、安裝內存,內存條上面都有防呆缺口,對准缺口避免插錯。(如果組雙通道,那兩根內存就要插在同一種顏色)。
10、安裝機箱後面的擋板。
11、安裝主板,用手拿散熱風扇把主板放到機箱內,(注意方向哦)在調整主板時注意下面的銅柱,不要損壞主板。
12、安裝光碟機,注意前面要平整。上螺絲機箱兩邊都要上。然後接上線。
13、裝硬碟,安裝硬碟的時候注意前置風扇的位置,硬碟要裝對准風扇的位置,這樣有利於硬碟散熱。
14、安裝顯卡,我的主板上有2個插槽一個是PCIEx16,一個是PCIEx4,所以要裝在PCIEx16插槽1上。
15、這一步要注意,不要插錯,要在主板上仔細對照。在接的時候注意正負極。HDD LED硬碟指示燈。
16、連接主板電源和CPU電源,這些介面都有防呆扣,注意點不會接錯的。
17、連接的時候注意整理線,不要機箱裡面亂亂的,不利於散熱同時也不安全。
18、最後電腦就組裝完成,可以接通電源開機使用了。如果開機後電腦運行正常,就表示我們裝機步驟是正確的,介面那些也是正確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