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問題 > 電腦集線器安裝圖集

電腦集線器安裝圖集

發布時間:2022-12-16 03:12:29

⑴ 集線器和交換機是什麼解釋概念還有請配圖講解,還有我想知道他們都是怎麼連的,解釋越詳細越好

1、集線器——集線器也叫Hub,工作在物理層(最底層),沒有匹配的軟體系統,是純硬
件設備。集線器主要用來連接計算機等網路終端。 集線器為共享帶寬,連接在集線器上的任何一個設備發送數據時,其他所有設備必須等待,此設備享有全部帶寬,通訊完畢,再由其他設備使用帶寬。正因此,集線器連接了一個沖突的網路。所有設備相互交替使用,就好像大家一起過一根獨木橋一樣。 集線器不能判斷數據包的目的和類型,所以如果是廣播數據包也依然轉發,而且所有設備發出數據以廣播方式發送到每個介面,這樣集線器也連接了一個廣播域的網路。
2、交換機——交換機Switch,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第二層),稍微高端一點的交換機都有
一個操作系統來支持。和集線器一樣主要用於連接計算機等網路終端設備。 交換機比集線器更加先進,允許連接在交換機上的設備並行通訊,好比高速公路上的汽車並行行駛一般,設備間通訊不會發生沖突,因此交換機打破了沖突域,交換機每個介面是一個沖突域,不會與其他介面發生通訊沖突。 並且有系統的交換機可以記錄MAC地址表,發送數據不會以廣播的方式發送到每個介面,而是直接到目的介面,節省了介面帶寬。但是交換機和集線器一樣不能判斷廣播數據包,會把廣播發送到全部介面,所以交換機和集線器一樣連接了一個廣播域網路。 高端一點的交換機不進可以記錄MAC地址表,還可以劃分VLAN(虛擬區域網)來隔離廣播,但是VLAN間也同樣不能通訊。要使VLAN間能夠通訊,必須有三層設備介入。
3、集線器通常都提供三種類型的埠,即RJ-45埠、BNC埠和AUI埠,以適用於連接不同類型電纜構建的網路。一些高檔集線器還提供有光纖埠和其他類型的埠。
(1)RJ-45介面
RJ-45介面可用於連接RJ-45接頭,適用於由雙絞線構建的網路,這種埠是最常見的,一般來說乙太網集線器都會提供這種埠。我們平常所講的多少口集線器,就是指的具有多少個RJ-45埠。集線器的RJ-45埠即可直接連接計算機、網路列印機等終端設備,也可以與其他交換機、集線器等集線設備和路由器進行連接。需要注意的是,當連接至不同設備時,所使用的雙絞線電纜的跳線方法有所不同。
(2)BNC埠
BNC埠就是用於與細同軸電纜連接的介面,它一般是通過BNC T型接頭進行連接的。
大多數10Mbit/s集線器都擁有一個BNC埠。當集線器同時擁有BNC和RJ-45埠時,由於既可通過RJ-45埠與雙絞線網路連接,又可通過BNC介面與細纜網路連接,因此,可實現雙絞線和細同軸電纜兩個採用不同通訊傳輸介質的網路之間的連接。這種雙介面的特性可用於兼容原有的細同軸電纜網路(10Base-2),並可實現逐步向主流的雙絞線網路(10Base-T)的過渡,當然還可實現與遠程細同軸電纜網路(少於185米)之間的連接。同樣,如果兩個網路之間的距離大於100米,使用雙絞線不能實現兩個網路之間的連接時,這時也可以通過集線器的BNC埠利用細同軸電纜傳輸將兩個輸網路連接起來,而兩個網路都可以仍採用雙絞線這種廉價、常見的傳輸介質。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兩個網路之間的距離仍不能大於185m。
(3)AUI埠
AUI埠可用於連接粗同軸電纜的AUI接頭,因此這種介面用於與粗同軸電纜網路的連接,它的示意圖如圖7所示,帶有這種介面的集線器比較少,主要是在一些骨幹級集線器中才具備。[2]
由於採用粗同軸電纜作為傳輸介質的網路造價較高,且布線較為困難,所以,實踐中真正用於粗同軸電纜進行布線的情況已十分少見。不過,由於單段粗同軸電纜的(10Base-5)所支持的傳輸距離高達500米,因此,完全可以使用粗同軸電纜作為較遠距離網路之間連接的通訊電纜。因此,也可以作為一種廉價的遠程連接解決方案。連接圖參照上圖6所示,所不同的這里所採用的網路間的連接介質為粗同軸電纜。
藉助於收發器,AUI埠也可實現與RJ-45介面、BNC介面甚至光纖介面的連接。
(4)集線器堆疊埠
這種埠當然是只有可堆棧集線器才具備的,它的作用也就是如它的名字一樣,是用來連接兩個可堆棧集線器的。一般來說一個可堆棧集線器中同時具有兩個外觀類似的埠:一個標注為"UP",另一個就標注為"DOWN",在連接時是用電纜從一個集線器的"UP"埠連接到另一個可堆集線器的"DOWN"埠上,都是"母"頭,所以連接線端就必須都是"公頭"了,不過這種連接線是購買可堆棧集線器時廠家就會為您提供的,如果損壞或丟失,也可直接在電腦城做一條,只要對商家講明用途即可。
集線器的安裝相對簡單,尤其是傻瓜集線器,只要將其固定在配線櫃並插上電源線即可。需要連接哪根雙絞線,就把哪根雙絞線的RJ-45頭插入至集線器埠即可。
4、交換機的介面非常豐富,這里是一些整理的資料,與大家分享。
(1)RJ-45介面
這種介面就是我們現在最常見的網路設備介面,俗稱"水晶頭",專業術語為RJ-45連接器,屬於雙絞線乙太網介面類型。RJ-45插頭只能沿固定方向插入,設有一個塑料彈片與RJ-45插槽卡住以防止脫落。
這種介面在10Base-T乙太網、100Base-TX乙太網、1000Base-TX乙太網中都可以使用,傳輸介質都是雙絞線,不過根據帶寬的不同對介質也有不同的要求,特別是1000Base-TX千兆乙太網連接時,至少要使用超五類線,要保證穩定高速的話還要使用6類線。
(2)SC光纖介面
SC光纖介面在100Base-TX乙太網時代就已經得到了應用,因此當時稱為100Base-FX(F是光纖單詞fiber的縮寫),不過當時由於性能並不比雙絞線突出但是成本卻較高,因此沒有得到普及,現在業界大力推廣千兆網路,SC光纖介面則重新受到重視。
光纖介面類型很多,SC光纖介面主要用於局網交換環境,在一些高性能千兆交換機和路由器上提供了這種介面,它與RJ-45介面看上去很相似,不過SC介面顯得更扁些,其明顯區別還是裡面的觸片,如果是8條細的銅觸片,則是RJ-45介面,如果是一根銅柱則是SC光纖介面。
(3)AUI介面
AUI介面專門用於連接粗同軸電纜,早期的網卡上有這樣的介面與集線器、交換機相連組成網路,現在一般用不到了。
AUI介面是一種"D"型15針介面,之前在令牌環網或匯流排型網路中使用,可以藉助外接的收發轉發器(AUI-to-RJ-45),實現與10Base-T乙太網絡的連接。
(4)FDDI介面
FDDI是目前成熟的LAN技術中傳輸速率最高的一種,具有定時令牌協議的特性,支持多種拓撲結構,傳輸媒體為光纖。
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DDI)是由美國國家標准化組織(ANSI)制定的在光纜上發送數字信號的一組協議。FDDI使用雙環令牌,傳輸速率可以達到100Mbps。
CCDI是FDDI的一種變型,它採用雙絞銅纜為傳輸介質,數據傳輸速率通常為100Mbps。
FDDI-2是FDDI的擴展協議,支持語音、視頻及數據傳輸,是FDDI的另一個變種,稱為FDDI全雙工技術(FFDT),它採用與FDDI相同的網路結構,但傳輸速率可以達到200Mbps。
由於使用光纖作為傳輸媒體具有容量大、傳輸距離長、抗干擾能力強等多種優點,常用於城域網、校園環境的主幹網、多建築物網路分布的環境,於是FDDI介面在網路骨幹交換機上比較常見,現在隨著千兆的普及,一些高端的千兆交換機上也開始使用這種介面。

(5)Console介面
這個介面是用來配置交換機的,所以只有網管型交換機才有。而且還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網管型交換機都有,那是因為交換機的配置方法有多種,如通過Telnet命令行方式、Web方式、TFTP方式等。雖然理論上來說,交換機的基本配置必須通過Console(控制)埠,但有些品牌的交換機的基本配置在出廠時就已配置好了,不須要進行諸如IP地址、基本用戶名之類的基本配置,所以這類網管型交換機就不用提供這個Console介面了,而且就目前來說還佔多數。這類交換機通常只需要通過簡單的Telnet或Java程序的Web方式進行一些高級配置即可。
當然也有一些交換機還是提供了Console介面的,但要注意的是,用於交換機配置的Console埠並不是所有交換機都一樣,有的採用與Cisco路由器一樣的RJ-45類型Console介面。 而有的則採用串口作為Console介面。

因為交換機主要作為區域網設備集中連接使用,所以總的來說,在硬體連接方面相對要簡單許多,通常只需把相應的傳輸介質接頭插入到相應的交換機介面上即可。下面只簡單介紹一下交換機級聯的連接方法。
這是最常用的一種多台交換機連接方式,它通過交換機上的級聯口(UpLink)進行連接。需要注意的是交換機不能無限制級聯,超過一定數量的交換機進行級聯,最終會引起廣播風暴,導致網路性能嚴重下降。級聯又分為以下兩種:
使用普通埠級聯
所謂普通埠就是通過交換機的某一個常用埠(如RJ-45埠)進行連接。需要注意的是,這時所用的連接雙絞線要用反線,即是說雙絞線的兩端要跳線(第1-3與2-6線腳對調)。
使用Uplink埠級聯
在所有交換機埠中,都會在旁邊包含一個Uplink埠。此埠是專門為上行連接提供的,只需通過直通雙絞線將該埠連接至其他交換機上除「Uplink埠」外的任意埠即可(注意,並不是Uplink埠的相互連接)。

其連接示意如下圖所示。

⑵ 機箱集線器安裝位置

機櫃中。機箱集線器是結構更復雜的集線器,它安裝的位置需要有保護作用,就安裝在機櫃中。集線器屬於數據通信系統中的基礎設備。

⑶ USB集線器,筆記本win7驅動安裝失敗,求原因(圖)

如果不是集線器壞了,那就是USB借口的問題——接觸不良。我的本本也是usb介面不夠,也買了個集線器,偶爾也出現你的這種情況,不過都是接觸不良的問題,害得我動作都不敢大點。拔出來再插進去,或者換個USB介面。注意看鍵盤的燈是否亮。也有可能hi你的集線器已經壞了,再買唄。
如果驅動沒有安裝成功,再集線器插進去時電腦會自動安裝驅動的,不過在安裝過程中,接觸不良,插頭鬆掉,安裝失敗的。再試~~~
如果安裝成功了,插頭鬆掉了,如果好了,就不需要再安裝驅動了。
極有可能是接觸不良的問題,因為很少聽說這東西壞掉,貌似製造著玩意技術要求不高

⑷ 計算機與網路連接設備(集線器、交換機)如何連接

外網介面接到交換機上的WAN口,集線器的WAN口接到交換機的LAN口,電腦接到集線器的其他口

⑸ 集線器怎麼用啊,五個插口都是什麼作用

使用路由器就可以了,具體安裝方法可以看說明書,很簡單的,用集線器是不行的。大概一百多,可以同時連接4抬電腦。通過路由器出來的網線可以再通過集線器分別連接更多的電腦,不過分得越多同時上網的人越多,網速就會越慢。

⑹ 集線器的功能

1、未管理的集線器

最簡單的集線器通過乙太網匯流排提供中央網路連接,以星形的形式連接起來。這稱之為未管理的集線器,只用於很小型的至多12個節點的網路中。未管理的集線器沒有管理軟體或協議來提供網路管理功能,這種集線器可以是無源的,也可以是有源的,有源集線器使用得更多。

2、堆疊式集線器

堆疊式集線器是稍微復雜一些的集線器。堆疊式集線器最顯著的特徵是8個轉發器可以直接彼此相連。這樣只需簡單地添加集線器並將其連接到已經安裝的集線器上就可以擴展網路,這種方法不僅成本低,而且簡單易行。

3、底盤集線器

底盤集線器是一種模塊化的設備,在其底板電路板上可以插入多種類型的模塊。有些集線器帶有冗餘的底板和電源。同時,有些模塊允許用戶不必關閉整個集線器便可替換那些失效的模塊。

(6)電腦集線器安裝圖集擴展閱讀:

集線器原理:

集線器採用了CSMA/CD(載波幀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協議,CSMA/CD為MAC層協議,所以集線器也含有數據鏈路層的內容。

10M集線器作為一種特殊的多埠中繼器,它在連網中繼擴展中要遵循5-4-3規則,即:一個網段最多隻能分5個子網段;一個網段最多隻能有4個中繼器;一個網段最多隻能有三個子網段含有PC,如圖19,子網段2和子網段4是用來延長距離的。

集線器的工作過程是非常簡單的,它可以這樣的簡單描述:首先是節點發信號到線路,集線器接收該信號,因信號在電纜傳輸中有衰減,集線器接收信號後將衰減的信號整形放大,最後集線器將放大的信號廣播轉發給其他所有埠。

⑺ 集線器如何安裝使用,創建家庭小區域網

1.家庭小型區域網。只需要一個集線器,就可以了。

實現方法:

1.確保每個計算機的計算機名字都不相同。
2.分別在網上鄰居,,屬性,,TCP/IP協議屬性(如果沒有安裝,需要點擊安裝。),設置IP:

192.168.1.x到192.168.1.x

X大於2,,小於254。。隨便設置一個。但每台機器必須確保都使用不一樣的IP。。

完成。。嘗試共享資源(必須安裝文件共享服務)吧。。

2.共享ADSL
1.需要小型交換機
2.帶路由的數據機(可嘗試向電信局要)
3.設置IP
4.設置DNS(打電話問當地電信局要)
5.機如交換機,看說明書,把ADSL的帳號密碼填入。。允許他自動撥號。

完成。這樣每個用戶都能共享上網。而大家都不用撥號。

3.更簡單的方法是一個做主機使用雙網卡上網。。適合兩個電腦共享上網。

方法很簡單。不介紹了。缺點是必須主機開著其他才能上。。

我的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不懂郵我。

⑻ 集線器的故障處理

集線器(HUB)或交換機(Switch)是區域網中用得最為普及的設備。一般情況下,它們為用戶查找網路故障提供方便,如通過觀察與HUB(或Switch)連接埠的指示燈是否發亮,可以判斷網路連接是否正常。對於10/100Mb/s自適應HUB(或Switch)而言,還可通過連接埠指示燈的不同顏色來判斷被連接的電腦是工作在10Mb/s狀態下,還是100Mb/s狀態下。所以,在大多數應用場合,HUB(或Switch)的使用是有利於網路維護的。但是,因為HUB(或Switch)的使用不當或自身損壞,都將給網路的連接帶來問題。
[故障現象]
將網路從10Mb/s升級到100Mb/s後,網路無法正常工作。
[故障分析處理]
在區域網中,當網路的連接范圍較大時,可通過HUB之間的級聯擴大網路的傳輸距離。在10Mb/s網路中最多可級聯四級,使網路的最大傳輸距離達到600m。但當網路從10Mb/s升級到100Mb/s或新建一個100Mb/s的區域網時,如果採用普通的方法對100MHUB進行連接將使區域網絡無法正常工作。眾所周知,在100Mb/s網路中只允許對兩個100Mb/s的HUB進行級聯,而且兩個100Mb/sHUB之間的連接距離不能大於5m,所以100Mb/s區域網在使用HUB時最大距離為205m。如果實際連接距離不符合以上要求,網路將無法連接。這一點要引起足夠重視,否則在用戶規劃網路時很容易造成嚴重的錯誤。
[故障現象]
某單位自行組建一個區域網,使用了兩個16口(還帶一個級聯埠)的10M共享式集線器,所有電腦通過HUB與總機房的HUB相連。其中HUBA通過級聯埠連接到HUBB的第16個埠上,HUBB通過級連埠連接到總機房的HUB上,其他埠分別連接工作站。整個工作站使用靜態IP地址,其值分別為192.168.0.2、192.168.0.3……依次類推,192.168.0.1分配給NT伺服器使用,每台電腦(包括伺服器)的子網掩碼全部為255.255.255.0。在正式連接伺服器前每設置一台工作站,都使用Ping命令進行測試,結果全部都連通,而且HUB A所連接的工作站全部也能用Ping命令與HUB B所連接的工作站相通。但是,當連入了伺服器後,只有HUB B所連接的工作站能夠登錄伺服器,而HUBA所連接的工作站卻無法登錄。
[故障分析處理]
通過觀察電腦上網卡的指示燈,以及兩個HUB上各埠的指示燈,除發現HUBB的第16個埠與HUB A的級聯埠對應的指示燈不亮外,所有網卡和其他埠的指示燈都均勻發亮,說明電腦與HUB之間的連接均正常,因此問題極有可能是出在HUBA的級聯埠與HUB B的第16個埠上。按照這種情況,開始懷疑在HUB A的級聯埠和HUB B的第16個埠中至少有一個埠是壞的。為了進一步確認其埠是壞的,可將兩個HUB的位置進行的調換,但結果依然如舊。接下來試著把連接HUB A級聯埠的雙絞線插在了HUB B的別處的一個普通埠上,結果問題解決了,網路中所有的工作站都能與伺服器連通,而且兩個HUB所連接的工作站都能相互得到響應。 由此可以看出,有些HUB的級聯埠和與之緊靠的一個埠不是獨立的兩個埠,而應屬於同一個埠(雖然存在兩個獨立的物理埠)。以前的許多HUB是使用了一個撥動開關在兩個埠之間進行級聯埠的選擇,而在隨後推出的產品中卻省了這個開關,但如果將其中一個埠作為級聯埠使用,另一個埠將無效。
[故障現象]
一台連接兩幢樓的HUB經常燒壞,有時候一個月之中就要壞三四次。
[故障分析處理]
經測試,其中A樓的電源系統已經老化,零線絕對電壓是30V,火線絕對電壓是 250V,而用萬用表量電壓還是220V;UB到B樓HUB,則兩個HUB要承受30V的電勢差,很可能因此而損壞。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只需在A樓的交換機房接一根地線即可。
我們知道在環型網路中只存在一個物理信號傳輸通道,都是通過一條傳輸介質來傳輸的,這樣就存在各節點爭搶信道的矛盾,傳輸效率較低。引入集線器這一網路集線設備後,每一個站是用它自己專用的傳輸介質連接到集線器的,各節點間不再只有一個傳輸通道,各節點發回來的信號通過集線器集中,集線器再把信號整形、放大後發送到所有節點上,這樣至少在上行通道上不再出現碰撞現象。但基於集線器的網路仍然是一個共享介質的區域網,這里的共享其實就是集線器內部匯流排,所以當上行通道與下行通道同時發送數據時仍然會存在信號碰撞現象。當集線器將從其內部埠檢測到碰撞時,產生碰撞強化信號(Jam)向集線器所連接的目標埠進行傳送。 這時所有數據都將不能發送成功,形成網路大塞車。
出現這種網路現象我們可以用一個形象的現實情形來說明,那就是單車道上同時有兩個方向的車馳來。
我們知道,單車道上通常只允許一個行駛方向的車通過,但是在小城鎮,條件有限通常沒有這樣的規定,單車道也很有可能允許兩個行馳方向的車通過,但是必須是不同時刻經過。在集線器中也一樣,雖然各節點與集線器的連接已有各自獨立的通道,但是在集線器內部卻只有一個共同的通道,上、下行數據都必須通過這個共享通道發送和接收數據,這樣有可能像單車道一樣,當上、下行通道同時有數據發送時,就可能出現塞車現象。很好理解吧?
正因為集線器的這一不足之處,所以它不能單獨應用於較大網路中(通常是與交換機等設備一起分擔小部分的網路通信負荷),就像在大城市中心不能有單車道一樣,因為網路越大,出現網路碰撞現象的機會就越大。也正因如此,集線器的數據傳輸效率是比較低的,因為它在同一時刻只能有一個方向的數據傳輸,也就是所謂的單工方式。如果網路中要選用集線器作為單一的集線設備,則網路規模最好在10台以內,而且集線器帶寬應為10/100Mbps以上。
集線器除了共享帶寬這一不足之處外,還有一個方面在選擇集線器時必須要考慮到,那就是它的廣播方式。因為集線器屬於純硬體網路底層設備,基本上不具有智能記憶能力,更別說學習能力了。它也不具備交換機所具有的MAC地址表,圖示如圖2所示。
這種廣播發送數據方式有兩方面不足:加上以上所介紹的共享帶寬方式,就更加可能造成網路塞車現象,更加降低了網路執行效率。
了解了集線器的工作原理後,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集線器在區域網中的安裝與連接方法。
接入設備最重要的是它的介面技術,不同的介面應用於不同的應用環境,不同的應用又對應於相應的介面,不僅集線器如此,包括後面將要講到的交換機、路由器等都一樣。集線器的介面相對來說是最簡單的,為了使大家熟練地掌握集線器的各種應用連接,我們有必要對集線器的一些主要介面進行一下認識。
集線器通常都提供三種類型的埠,即RJ-45埠、BNC埠和AUI埠,以適用於連接不同類型電纜構建的網路。一些高檔集線器還提供有光纖埠和其他類型的埠。
(1)RJ-45介面
RJ-45介面可用於連接RJ-45接頭,適用於由雙絞線構建的網路,這種埠是最常見的,一般來說乙太網集線器都會提供這種埠。我們平常所講的多少口集線器,就是指的具有多少個RJ-45埠。如圖3所示。
集線器的RJ-45埠即可直接連接計算機、網路列印機等終端設備,也可以與其他交換機、集線器等集線設備和路由器進行連接。需要注意的是,當連接至不同設備時,所使用的雙絞線電纜的跳線方法有所不同。具體參見前面介紹的網線製作篇內容介紹。
(2)BNC埠
BNC埠就是用於與細同軸電纜連接的介面,它一般是通過BNC T型接頭進行連接的,圖4所示的是一個集線器BNC埠通過BNC 型接頭連接的示意圖。
大多數10Mbit/s集線器都擁有一個BNC埠。當集線器同時擁有BNC和RJ-45埠時,由於既可通過RJ-45埠與雙絞線網路連接,又可通過BNC介面與細纜網路連接,因此,可實現雙絞線和細同軸電纜兩個採用不同通訊傳輸介質的網路之間的連接。這種雙介面的特性可用於兼容原有的細同軸電纜網路(10Base-2),並可實現逐步向主流的雙絞線網路(10Base-T)的過渡,當然還可實現與遠程細同軸電纜網路(少於185米)之間的連接,下圖5所示的是一種通過集線器所帶有的BNC介面與雙絞線RJ-45介面連接兩種不同傳輸介質網路的網路連接示意圖。
同樣,如果兩個網路之間的距離大於100米,使用雙絞線不能實現兩個網路之間的連接時,這時也可以通過集線器的BNC埠利用細同軸電纜傳輸將兩個輸網路連接起來,而兩個網路都可以仍採用雙絞線這種廉價、常見的傳輸介質,如圖6所示。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兩個網路之間的距離仍不能大於185m。
(3)AUI埠
AUI埠可用於連接粗同軸電纜的AUI接頭,因此這種介面用於與粗同軸電纜網路的連接,它的示意圖如圖7所示,帶有這種介面的集線器比較少,主要是在一些骨幹級集線器中才具備。
由於採用粗同軸電纜作為傳輸介質的網路造價較高,且布線較為困難,所以,實踐中真正用於粗同軸電纜進行布線的情況已十分少見。不過,由於單段粗同軸電纜的(10Base-5)所支持的傳輸距離高達500米,因此,完全可以使用粗同軸電纜作為較遠距離網路之間連接的通訊電纜。因此,也可以作為一種廉價的遠程連接解決方案。連接圖參照上圖6所示,所不同的這里所採用的網路間的連接介質為粗同軸電纜。
藉助於收發器,AUI埠也可實現與RJ-45介面、BNC介面甚至光纖介面的連接。下圖8所示的從左至右分別為:AUI to RJ-45收發器(用於實現AUI埠與RJ-45介面的連接)、AUI to BNC收發器(用於實現AUI埠與BNC介面的連接)、AUI to ST收發器(用於實現AUI埠與光纖介面的連接)。當然這種收發器種類還有許多,如RJ-45 toRS-232、RJ-45 to BNC等。不過千萬不要小看這小小的玩意兒,猜一下其價格,我想多數情況下您是會把它看扁了,我第一次購買時也是怎麼也想不通的這個價格的,但問了許多家(還真難找),我才明白我得接受這個價格事實。一般來說這種產品,正品的要130元左右,是不是出乎您的意料呢?這種轉介面收發器主要品牌有:D-Link、HP等。這種產品起到一個介面類型轉換的作用(當然不是電纜連接這么簡單,需要通過一定電路來完成的),所以通常稱之為轉接器。
(4)集線器堆疊埠
這種埠當然是只有可堆棧集線器才具備的,它的作用也就是如它的名字一樣,是用來連接兩個可堆棧集線器的。一般來說一個可堆棧集線器中同時具有兩個外觀類似的埠:一個標注為UP,另一個就標注為DOWN,在連接時是用電纜從一個集線器的UP埠連接到另一個可堆集線器的DOWN埠上,都是母頭,所以連接線端就必須都是公頭了,不過這種連接線是購買可堆棧集線器時廠家就會為您提供的,如果損壞或丟失,也可直接在電腦城做一條,只要對商家講明用途即可,埠示意圖如下圖9所示。
集線器的安裝相對簡單,尤其是傻瓜集線器,只要將其固定在配線櫃並插上電源線即可。需要連接哪根雙絞線,就把哪根雙絞線的RJ-45頭插入至集線器埠即可。智能集線器雖然也是固定好就能行使用,不過,如果想實現遠程管理,就必須進行必要的配置,為集線器指定IP地址信息。另外在一些大的網路中一般都採用機架式集線器,這樣就涉及到集線器的機架安裝了。
集線器從結構上來講有機架式和桌機式的兩種,一般部門用的集線器是採用桌面式;企業機房通常採用機架式。機架式集線器便於固定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一般是與其它集線器、交換機,還有的與伺服器安裝放在一個機櫃中,這一樣一來一則便於網路的連接與管理,同時也節省上設備所佔用的空間。如果您在選購時所選購的是機架式的集線器時,您可以選配集線器機架(一般為廠家提供)。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機架式集線器的安裝。
機架式的集線器一般都是與其它設備一起安裝在機櫃中,這些機櫃當然在業界都有相應的結構標準的,特別是在尺寸方面有嚴格的規定(如寬度,1U(單元)的高度等),這樣所有設備都可以方便、美觀地安裝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集線器裡面空空的,卻非要做得一樣大的原因所在,當然機箱大也有另一方面好處,那就是可以更好地散熱。
在國際標准機櫃從寬度上大致可分19英寸、23英寸和24英寸三類,這主要是根據伺服器機櫃的要求而定的。根據安裝設備數量的不同,還可以選擇不同高度的機櫃。機櫃的高度通常以U作為單位,U其實就是Unit的意思,中文的意思就是一單元,1U=1.75英寸。這種機櫃的安裝通常主要按以下幾步來進行。
第1步: 固定安裝支架
在將集線器安裝至機櫃之前,應當先在集線器規定位置上安裝固定支架(這要參照操作手冊進行),這是為以後將集線器安裝在機架上作準備。不同的集線器,所安裝的支架有較大的差異,不過,安裝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圖10所示的是Cisco集線器隨機提供的一種安裝支架。
Cisco公司網路設備的尺寸大多為19英寸(因為19英寸是國際上最為流行的機櫃標准),當將19英寸的網路設備安裝至19英寸機櫃時,安裝支架的固定方式如圖11所示。當將機櫃的尺寸為23或24英寸時,網路設備就需要安裝至23或24英寸機櫃中,安裝支架的固定方式就要如圖12所示。
第2步: 固定設備
安裝支架固定好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安裝好支架的集線器設備放入機櫃相應位置,並且固定在機櫃中了。其實這種安裝方法很容易,實際上只是固定幾個鏍釘即可,安裝方式參照圖13所示。
第3步: 固定導線器
將集線器安裝至機櫃後,就要進行網線連接了,在一個機櫃中一般來說有好幾個網路設備在地起,這樣也就有許多條網線集中在這個機櫃中,如果這些網線不理清楚的話對網路管理會帶來非常大的不便,為此我們就需要對網線進行捆綁安裝、整理。這時一般就要為網線安裝導線器,從而使成束地網線變得整齊和美觀,且易於管理。導線器的安裝方式如圖14所示。
上面我們介紹了機架式集線器安裝在機櫃中的方法,這一般適用於較大網路中,對於小型辦公室,通常沒有機櫃,集線器只能安裝在桌面或牆面上。
集線器在桌面上的安裝,可先固定安裝支架在桌面上,這種安裝方式要注意又有兩種不同的安裝方向:一種是讓集線器水平放置的水平安裝方式,如圖15為水平固定方式;另一種是讓集線器垂直放置,它的支架固定方式如圖16所示。
集線器在牆面上安裝的方法同樣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集線器水平固定在牆上,則可採用如圖17所示的安裝方法;另一種是把集線器垂直安裝在牆上時,則要按圖18所示方式安裝。
集線器的連接雖然簡單,基本上不需什麼配置,但是通過對它的連接原理的理解,可以更好地利用集線器,滿足中、小型網路應用需求。在正式介紹集線器的連接方法前,先來了解一下集線器的信號轉發原理。

⑼ 本人有一個USB HUB2.0集線器,想改裝成外置電源的,請問該如何接(一頭只有一個USB介面,另一頭有4個USB接

usbhub加外接電源5v,1A的在+級串聯一個二極體,用肖特基二極體SS14,防止迴流,就可以了。

⑽ 組建快速寬頻區域網的方法

在現代生活中,大家目前自組網路最常見的是100Mbps乙太網,對於經常傳送大量資料的多媒體製作公司和廣告圖像設計公司而言,100Mbps的速度就顯得不太夠用。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組建快速寬頻區域網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組建快速寬頻區域網的方法

(1)IEEE1394網路的特點

一、速度

一些需要高流量傳送資料的電腦產品,如外置式硬碟、掃描儀、數碼攝像機等,都極其需要IEEE1394這種高速介面。它的最高速度可達 400Mbps,這也成為藉助IEEE1394介面架設區域網的最佳理由。事實上,IEEE1394傳輸技術正在走向普及,並逐漸成為電腦產品的標准傳輸介面。像近期推出的個人電腦,有的就已經內置IEEE1394適配卡,極大地方便了採集數碼攝像機中的圖像,如圖1。此外,為舊電腦設計的 IEEE1394適配卡種類也不在少數。

圖1 內置IEEE 1394介面的索尼筆記本電腦

二、安裝流程

有人可能會說,乙太網的取材和建立都比較簡單,為何要棄之而取IEEE1394建立網路呢?其實,只要看看以下安裝流程,大家就知道IEEE1394的確比乙太網可取。

1、Ethernet乙太網絡

①安裝網路適配卡→②安裝集線器或交換機→③連接不同的電腦到集線器或交換機上→④重新啟動電腦→⑤安裝網卡驅動程序→⑥設置網路→⑦重新啟動電腦。

2、IEEE1394火線網路

①安裝IEEE1394適配卡→②安裝IEEE1394網路軟體→③設置網路→④插上IEEE1394接線連接電腦。

從安裝流程可知,乙太網需要更多設備和安裝時間。而IEEE1394網路花較少的步驟就可以設定好,既節省時間,又節省開支。

三、網路結構

IEEE1394網路採用的是樹狀網路結構。舉例如下:A公司內有五部電腦,如採用一般的乙太網組建網路,這五部電腦之間的連接需要藉助集線器;相反,IEEE1394網路則只需在其中一部電腦(電腦A)上安裝IEEE1394適配卡。由於一塊IEEE1394適配卡通常提供三個或更多的 IEEE1394介面(如圖2),故可將另外兩部電腦(電腦B及C)接上電腦A的IEEE1394適配卡,並將餘下兩部電腦D、E分別連接電腦B及C的 IEEE1394介面。由此,整個網路便形成了一個樹狀結構(如圖3)。用戶只要不關閉電腦A的IEEE1394匯流排,整個網路都會以最理想的 400Mbps速度運行。加上IEEE1394網路不使用路由器或集線器,間接使整個網路的成本降低。

圖2 IEEE 1394介面

圖3 IEEE1394網路連接示意圖

當然,有利亦有弊。在IEEE1394網路中的電腦都不允許關掉。如果其中一部關閉的話,尤其是樹狀結構中層的電腦關閉,下層電腦便連不上區域網,訪問不到其他電腦中的資料。

(2)如何建立IEEE1394網路

說了這么多好處,相信大家可能開始對如何建立IEEE1394網路大感興趣了吧?建立IEEE1394網路需要藉助專用軟體,而目前 Windows操作系統的各個版本都還沒有提供這部分功能。如果想使用這個功能,用戶得為每一部電腦配備一套軟體。我在互聯網上找到一款名為 FireNet的IEEE1394網路軟體可供試用(如圖4)。FireNet是共享軟體,大家可到http://www.unibrain.com /procts/ieee-1394/firenet.htm下載試用。這個軟體提供不同版本供下載,可用於不同操作平台:

圖4 FireNet安裝界面圖 Windows平台上,FireNet NT4.5支持Windows NT 4.0;FireNet 2.5支持Windows 98SE/Me/2000/XP;FireNet 2.5 Server屬高端版本,支持Windows 2000 Server等伺服器操作系統。該軟體注冊費為78美元。

另一方面,FireNet Mac 2.5版本支持蘋果Mac OS 9.x,而FireNet Mac 1.0則支持Mac OS 10.X,可實現IEEE1394網路跨平台高速交換資料。用戶只需安裝預定的通訊協議,就可以在Mac與PC之間自由交換數據。此外,由於 IEEE1394的即插即用(Plug && Play)功能,筆記本電腦用戶也可以隨時加入或離開高速的IEEE1394區域網。

我嘗試過在兩部使用Windows98操作系統的電腦中安裝FireNet,並使用IEEE1394專用接線進行連接。當然,IEEE1394網路不只連接兩部電腦,FireNet最多支持63部電腦,特別適合中小企業和SOHO族使用。

1、用戶應在組網的每部電腦中分別安裝一塊IEEE 1394適配卡(如圖5)。目前市面上知名的IEEE1394適配卡品牌有艾崴、矽霸等。重點是檢查電腦內安裝的操作系統能否確認IEEE1394適配卡的存在,以及是否已安裝好適配卡的驅動程序。如果沒裝好的話,下面的步驟就不能繼續進行。

圖5 矽霸PCI介面的IEEE 1394適配卡

2、在安裝FireNet軟體之前,切記拔掉所有IEEE1394連線(如圖6),尤其是網路中連接每一部電腦之間的接線。這點非常重要!如果沒拔掉接線就安裝FireNet的話,將導致整個網路不能使用。

圖6 拔掉連線

3、要使電腦支持IEEE1394網路,需為每一部電腦安裝FireNet。應注意的是,FireNet不是在Windows的“開始→程序”中直接啟動,而是在“控制面板→系統→設備管理器”中啟動。

4、安裝完成後,系統會出現一個警告對話框,表示由FireNet安裝的“Unibrian 1394 FireNet Adapter”沒有通過微軟公司的數字簽名認證。大家無須擔心,FireNet完全兼容Windows 98SE/Me/2000/XP操作系統的各種版本。用戶只需選擇“繼續安裝”就能進行餘下的安裝程序。

5、接下來用戶需重新啟動電腦,並將相應的IEEE1394連線接好。當一切裝妥後,系統會出現“尋找新的硬體”對話框。原因是FireNet 將連接FireWire適配卡的電腦視作一個“設備”,操作系統會當作一個新硬體看待,為你安裝FireNet PC的“設備”。此時,用戶需挑選“顯示指定位置的所有驅動程序列表,以便可從列表中選擇所需的驅動程序”,來裝上FireNet PC設備。

6、現在進入選擇安裝程序路徑的畫面,系統會詢問“需要Windows搜尋新硬體嗎?”,用戶應選擇“否,希望從列表中選擇硬體”。之後就會出現“添加新硬體向導”。只要選擇“FireNet PC”,然後按選“下一步”鍵,即可成功安裝FireNet PC。

補充一點,安裝時有時候並不一定會出現“添加新硬體”對話框,這樣得靠用戶自己手工進行安裝FireNet PC。首先,用戶要在系統的“設備管理器”中打開被隱藏的設備。當啟動這個選項後,大家就會看到“IEEE 1394 IP Network Enumerator”設備,下端有多個子設備可供選擇。用戶要將“1394 Host”的驅動程序更新,之後重復第5和6步驟。

閱讀全文

與電腦集線器安裝圖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迅雷9安裝不了 瀏覽:559
騰訊電腦管家怎樣設置關機 瀏覽:613
無線藍牙平板怎麼連電腦 瀏覽:423
電腦講課如何分屏 瀏覽:390
舊電腦哪裡可以回收電話 瀏覽:660
影視後期電腦配置2019 瀏覽:553
筆記本電腦沒聯網能設置什麼 瀏覽:111
戴爾筆記本電腦無線網開關沒反應 瀏覽:197
模擬農場14下載安裝電腦 瀏覽:705
win7耳機沒聲音電腦有聲音 瀏覽:985
自己配一台電腦需要哪些清單 瀏覽:831
蘋果電腦溫度在哪裡看 瀏覽:282
一台筆記本電腦能用多久 瀏覽:163
電腦桌面圖標怎麼還原 瀏覽:843
台式電腦怎麼撥號上網 瀏覽:767
台式電腦插了wifi接收器沒用 瀏覽:788
電腦怎麼識別熱敏機和列印機 瀏覽:380
電腦不休眠設置 瀏覽:345
蘋果電腦mac開機鍵 瀏覽:268
打吃雞王者用什麼平板電腦最好 瀏覽: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