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腦主板故障維修方法
現在主板常用的BIOS有兩種“AMI、Award”的,由於生產廠家的不同,它們的代碼定義也略有區別。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Award BIOS的`報警音代碼:
1短:系統正常啟動。恭喜,你的機器沒有任何問題。
2短:常規錯誤,請進入CMOS Setup,重新設置不正確的選項。
1長1短:RAM或主板出錯。換一條內存試試,若還是不行,只好更換主板。
1長2短:顯示器或顯示卡錯誤。
1長3短:鍵盤控制器錯誤。檢查主板。
1長9短:主板Flash RAM或EPROM錯誤,BIOS損壞。換塊Flash RAM試試。
不斷地響(長聲):內存條未插緊或損壞。重插內存條,若還是不行,只有更換一條內存。
重復短響:電源有問題。
無聲音無顯示:可能是電源有問題。
下面是AMI BIOS的報警音代碼:
1短:內存刷新失敗。更換內存條。
2短:內存ECC較驗錯誤。在CMOS Setup中將內存關於ECC校驗的選項設為Disabled就可以解決,不過最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更換一條內存。
3短:系統基本內存(第1個64kB)檢查失敗。換內存。
4短:系統時鍾出錯。
5短:中央處理器(CPU)錯誤。
6短:鍵盤控制器錯誤。
7短:系統實模式錯誤,不能切換到保護模式。
8短:顯示內存錯誤。顯示內存有問題,更換顯卡試試。
9短:ROM BIOS檢驗和錯誤。
1長3短:內存錯誤。內存損壞,更換即可。
1長8短:顯示測試錯誤。顯示器數據線沒插好或顯示卡沒插牢。
以上就是電腦主板常見報警聲的定義,現在新配置的電腦不少都沒有安裝PC喇叭,所以電腦出現故障時不會發出聲音,這個時候可以找一隻小喇叭安裝上,即可通過小喇叭的報警聲音來得知當前電腦故障部位。
就目前市場上的主流主板來說,板型主要分為:ATX(標准型)、M-ATX(緊湊型)、MINI-ITX(迷你型)、E-ATX(加強型)這四種,這些主板的板型和主板晶元或者具體型號沒有對應的關系。
比如,Intel最新Skylake處理器需要搭配100系列主板,主要有:Z170主板、H170主板、B150主板以及入門級的H110主板。無論是高端的Z170主板還是主流級別的B150主板,又或者是H110主板,一般都有ATX、M-ATX、MINI-ITX等板型。
也就是說,主板的板型只與主板的設計尺寸與板型標准有關,於具體的主板型號無關,任何的主流型號,都可能分為ATX(標准型)、 M-ATX(緊湊型)、E-ATX(加強型)多種規格,不同的主板板型,只是尺寸、擴展介面等方面存在細微區別。
主板大板和小板的區別
ATX主板
ATX主板,俗稱的標准大板,其結構為長方形,尺寸最大,需要搭配中塔以上大機箱,其優點是做工用料較好,擴展介面豐富,但價格略貴;
M-ATX主板
M-ATX主板,俗稱緊湊型主板,也叫小板,其結構為方形,尺寸大約24.4x 22.6cm,適合小機型用戶推薦。隨著近年來液晶電視的普及,很多家庭用戶都流行組裝小巧DIY電腦,放置客廳連接電視,觀看網路電視等,M-ATX主板主要用於小機箱電腦中。
MINI-ITX主板,俗稱迷你型主板,結構也是方形的,尺寸大約是17 x 17cm,主板尺寸更小,適合更為小巧的一些迷你小機箱電腦使用,定位於ITX主板類似。
最後還有一種E-ATX(加強型)主板,這種主板一般是游戲定製主板或者加入了Wifi模塊的主板,主要是在功能方面有所增強。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上四種主板板型外,還有一些比較少見的,如Mini-STX主板,尺寸僅14x14cm最有,非常小巧,屬於定製小主板,一般比較少見。
大主板與小主板優缺點分析:
1、首先大板和小板性能是一樣的,它並不會影響到電腦的性能;
2、大板的擴展介面可能會更豐富一些,比如大板標配4個內存插槽,而小板有可能是2個或則4個,另外PCI插槽大板也更豐富一些,其他介面基本完全相同;
3、大主板做工用料相對充足,但價格上也會更貴一些;
4、大板需要選擇中塔以上大機箱,而小主板既可以兼容大機箱,還可以兼容一些迷你機箱,價格也相對可能便宜一些;
那麼,買主板是選擇大主板還是小主板呢?對於這個問題,主要是看需求。一般來說,如果是組裝一般的中低端入門電腦,選擇的是一些小巧的機箱的話,那麼需要購買M-ATX主板或者迷你主板,而對於一些注重散熱,需要選擇大機箱的游戲玩家來說,一般建議選擇ATX大主板,其擴展、做工啥相對好些,有利於散熱;而普通用戶,一般建議選擇M-ATX小主板,其價格相對便宜,擴展介面也基本夠用。
② 電腦常見故障維修知識
系統啟動出現的問題
[系統環境] WINXP
[故障描述] 正常關機後電腦重新啟動顯示器黑屏,重起幾次都是如此,排除了顯示器本身沒有故障,仔細檢查後發現也不是系統故障,推測應該是硬體故障。
[解決方法] 拆開電腦主機,依次檢查內存,CPU,顯卡,都確認沒有問題,數據線連接完好,發現主機內部很臟,突然猜想會不會是灰塵太多造成的,立刻用吹風機清潔。故障立刻解決。啟動後顯示器滴的一聲點亮,進入系統。
總結:小心灰塵殺手!
[故障描述] xp系統,開機到登陸畫面黑屏,重啟後故障依舊,進安全模式把顯卡驅動刪除後就能進入系統,但重新啟動後故障又再出現,必須要到安全模式里把顯卡驅動刪除後才能進入系統。
[解決方法]懷疑是解析度的問題,檢查解析度發現為85HZ,把解析度調到75HZ,重新啟動後故障解決了。
[系統環境] windows XP SP2 +瑞星殺毒+ 瑞星防火牆
[基本配置] AMD 2200+ ;華擎K7VT4-4X主板;雙敏9518顯卡128M;256M內存。
[故障描述] 開機自檢後.磁碟掃描.掃描完成後從起:再自檢:掃描....進不了XP。
[解決方法] 故障是在從裝了音效卡驅動後出現的.(驅動是在網上搜到的!在華擎網站沒找到)啟動到安全模式下.卸載了音效卡驅動後從起正常!從新裝好原來的老驅動.一切正常。
[系統環境] xp
[基本配置] 聯想品牌
[故障描述] 一日開機突然什麼反應都沒有了,主機燈一個也不亮,顯示器也黑屏,主機喇叭響三秒停一秒的反復叫。
[解決方法] 動用了想到的一切辦法:檢查電源、cpu、內存插拔、顯卡插拔,還是沒有任何反應。最後用跳線短接放電(沒取下電池)還是沒變化,最後我說取下電池,將電池兩接觸片短連幾秒,他照做後重啟出現coms出錯,進入coms重存檔後正常了。
[系統環境] Win XP sp2
[故障描述] 開機後可以自檢但無法進入系統,到歡迎介面時就沒有反應了。
[解決辦法] 機子買回來一年多了,出現上面的.故障後,我試著把機子打開來,清理一下裡面的灰塵,開機後又一切正常了,呵呵.其實灰塵是硬體的第一大敵哦,要注意有空清理一下,不要向我這樣懶。
[系統環境] 升技KV7主板,閃龍2600+CPU,GF2 TI顯卡。
[故障描述] 昨晚,機器在使用中莫名其妙的關機。再無法啟動。
[解決方法]開機,可通電,但顯示器無顯示,也無報警聲。拔下內存後開機,有警報聲,判斷主板可自檢,CPU無大問題。插入內存又無報警聲。與另一台機器的好SIS 315顯卡交換,兩台機器都可正常啟動了。看來主板和顯卡都沒有問題。但換回來,又不能啟動了。主板竟然會挑顯卡?懷疑電源不足,換上一個電源,可以啟動。看來是電源的問題。將換下的電源打開,進行打掃,有很多灰,從來沒清理過。沒有發現有壞的痕跡。清理後再安裝上,故障消失。看來是電源的接觸性故障,可能是灰塵造成的。
[故障描述] 開機(2000系統)進度條過完立刻藍屏,重啟還是進度條過完藍屏。
[解決方法] 內存不兼容,換內存問題解決!
[系統環境] windows XP
[基本配置] AMD 2800+ ;華擎K7VT4-4X主板;昂達128M;256M內存;
[故障描述] 有個MM上網死機後按了重起之後,主機燈亮,顯示器燈亮,再無信息。打開機箱後一切正常。
[解決方法] 原來機箱上的重起鍵被MM壓進去沒彈出來。。敲打機箱重起鍵彈出,機子正常。
③ 電腦常見故障維修技巧大全
編者按:電腦出現的故障原因撲朔迷離,讓人難以捉摸。並且由於Windows作業系統的元件相對復雜,電腦一旦出現故障,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想要准確地找出其故障的原因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是否是說我們如果遇到電腦故障的時候,就完全束手無策了呢?其實並非如此,使電腦產生故障的原因雖然有很多,但是,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總結,我們還是可以掌握一些電腦故障的規律和處理辦法的。在本期的小冊子中,我們我蒐集了最為典型的電腦故障的診斷、維護方法,匯編成《電腦故障維修大全——》展示給你,通過它,你就會發現——解決電腦故障方法就在你的身邊,簡單,但有效! 電腦故障維修大全,收集了所括主機板、顯示卡、記憶體、CPU、硬碟、音效卡、網路卡、顯示器、鍵盤滑鼠等各個硬體的常見故障和維修技巧。 一、主機板 主機板是整個電腦的關鍵部件,在電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主機板產生故障將會影響到整個PC機系統的工作。那麼,主機板在使用過程中最常見的故障有哪些? 主機板常見故障一:開機無顯示 電腦開機無顯示,首先我們要檢查的就是是BIOS。主機板的BIOS中儲存著重要的硬體資料,同時BIOS也是主機板中比較脆弱的部分,極易受到破壞,一旦受損就會導致系統無法執行,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因為主機板BIOS被CIH病毒破壞造成(當然也不排除主機板本身故障導致系統無法執行。)。一般BIOS被病毒破壞後硬碟里的資料將全部丟失,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檢測硬碟資料是否完好來判斷BIOS是否被破壞,如果硬碟資料完好無損,那麼還有三種原因會造成開機無顯示的現象: 1.因為主機板擴充套件槽或擴充套件卡有問題,導致插上諸如音效卡等擴充套件卡後主板沒有響應而無顯示。 2.免跳線主機板在CMOS里設定的CPU頻率不對,也可能會引發不顯示故障,對此,只要清除CMOS即可予以解決。清除CMOS的跳線一般在主機板的鋰電池附近,其預設位置一般為1、2短路,只要將其改跳為2、3短路幾秒種即可解決問題,對於以前的老主機板如若使用者找不到該跳線,只要將電池取下,待開機顯示進入CMOS設定後再關機,將電池上上去亦達到CMOS放電之目的。 3.主機板無法識別記憶體、記憶體損壞或者記憶體不匹配也會導致開機無顯示的故障。某些老的主機板比較挑剔記憶體,一旦插上主機板無法識別的記憶體,主機板就無法啟動,甚至某些主機板不給你任何故障提示(鳴叫)。當然也有的時候為了擴充記憶體以提高系統性能,結果插上不同品牌、型別的記憶體同樣會導致此類故障的出現,因此在檢修時,應多加註意。 對於主機板BIOS被破壞的故障,我們可以插上ISA顯示卡看有無顯示(如有提示,可按提示步驟操作即可。),倘若沒有開機畫面,你可以自己做一張自動更新BIOS的軟盤,重新重新整理BIOS,但有的主機板BIOS被破壞後,軟碟機根本就不工作,此時,可嘗試用熱插拔法加以解決(我曾經嘗試過,只要BIOS相同,在同級別的主機板中都可以成功燒錄。)。但採用熱插拔除需要相同的BIOS外還可能會導致主機板部分元件損壞,所以可靠的方法是用寫碼器將BIOS更新檔案寫入BIOS裡面(可找有此服務的電腦商解決比較安全)。 主機板 常見故障二:CMOS設定不能儲存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主機板電池電壓不足造成,對此予以更換即可,但有的主機板電池更換後同樣不能解決問題,此時有兩種可能: 1.主機板電路問題,對此要找專業人員維修; 2.主機板CMOS跳線問題,有時候因為錯誤的將主機板上的CMOS跳線設為清除選項,或者設定成外接電池,使得CMOS資料無法儲存。 主機板 常見故障三:在Windows下安裝主機板驅動程式後出現宕機或光碟機讀盤速度變慢的現象 在一些雜牌主機板上有時會出現此類現象,將主機板驅動程式裝完後,重新啟動計算機不能以正常模式進入Windows98桌面,而且該驅動程式在Windows98下不能被解除安裝。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找到最新的驅動重新安裝,問題一般都能夠解決,如果實在不行,就只能重新安裝系統。 主機板 常見故障四:安裝Windows或啟動Windows時滑鼠不可用 出現此類故障的軟體原因一般是由於CMOS設定錯誤引起的。在CMOS設定的電源管理欄有一項modemuseIRQ專案,他的選項分別為3、4、5......、NA,一般它的預設選項為3,將其設定為3以外的中斷項即可。 主機板 常見故障五:電腦頻繁宕機,在進行CMOS設定時也會出現宕機現象 在CMOS里發生宕機現象,一般為主機板或CPU有問題,如若按下法不能解決故障,那就只有更換主機板或CPU了。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主機板Cache有問題或主機板設計散熱不良引起,筆者在815EP主機板上就曾發現因主機板散熱不夠好而導致該故障的現象。在宕機後觸控CPU周圍主機板元件,發現其溫度非常燙手。在更換大功率風扇之後,宕機故障得以解決。對於Cache有問題的故障,我們可以進入CMOS設定,將Cache禁止後即可順利解決問題,當然,Cache禁止後速度肯定會受到有影響。 主機板 常見故障六:主機板口或並行口、IDE口失靈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使用者帶電插拔相關硬體造成,此時使用者可以用多功能卡代替,但在代替之前必須先禁止主機板上自帶的口與並行口(有的主機板連IDE口都要禁止方能正常使用)。
④ 電腦常見故障維修方法
電腦常見故障及維修方法大全
一般常見的故障有:
1:主板故障 2:顯卡故障 3:音效卡故障 4:硬碟故障
5:內存故障 6:光碟機故障 7:滑鼠故障
8:鍵盤故障 9:MODEM故障 10:列印機故障 11:顯示器故障
12:刻錄機故障 13:掃描儀故障
14:顯示器抖動的原因 15:疑難BIOS設置
16:電腦重啟故障 17:解決CPU佔用率過高問題
18:硬碟壞道的發現與修復 19:網頁惡意代碼的手工處理
20:集成音效卡常見故障及解決21:USB存儲設備無法識別
22:黑屏故障 23:WINDOWS 藍屏代碼速查表
24:WINDOWS錯誤代碼大全 25:BIOS自檢與開機故障問題
下面是相關的故障速查與解決問題
電腦出現的故障原因撲朔迷離,讓人難以捉摸。並且由於Windows操作系統的組件相對復雜,電腦一旦出現故障,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想要准確地找出其故障的原因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是否是說我們如果遇到電腦故障的時候,就完全束手無策了呢?其實並非如此,使電腦產生故障的原因雖然有很多,但是,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總結,我們還是可以掌握一些電腦故障的規律和處理辦法的。在本期的小冊子中,我們就將一些最為常見也是最為典型的電腦故障的診斷、維護方法展示給你,通過它,你就會發現——解決電腦故障方法就在你的身邊,簡單,但有效。
一、主板
主板是整個電腦的關鍵部件,在電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主板產生故障將會影響到整個PC機系統的工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主板在使用過程中最常見的故障有哪些。
常見故障一:開機無顯示
電腦開機無顯示,首先我們要檢查的就是是BIOS。主板的BIOS中儲存著重要的硬體數據,同時BIOS也是主板中比較脆弱的部分,極易受到破壞,一旦受損就會導致系統無法運行,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因為主板BIOS被CIH病毒破壞造成(當然也不排除主板本身故障導致系統無法運行。)。一般BIOS被病毒破壞後硬碟里的數據將全部丟失,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檢測硬碟數據是否完好來判斷BIOS是否被破壞,如果硬碟數據完好無損,那麼還有三種原因會造成開機無顯示的現象:
因為主板擴展槽或擴展卡有問題,導致插上諸如音效卡等擴展卡後主板沒有響應而無顯示。
2. 免跳線主板在CMOS里設置的CPU頻率不對,也可能會引發不顯示故障,對此,只要清除CMOS即可予以解決。清除CMOS的跳線一般在主板的鋰電池附近,其默認位置一般為1、2短路,只要將其改跳為2、3短路幾秒種即可解決問題,對於以前的老主板如若用戶找不到該跳線,只要將電池取下,待開機顯示進入 CMOS設置後再關機,將電池上上去亦達到CMOS放電之目的。
3. 主板無法識別內存、內存損壞或者內存不匹配也會導致開機無顯示的故障。某些老的主板比較挑剔內存,一旦插上主板無法識別的內存,主板就無法啟動,甚至某些主板不給你任何故障提示(鳴叫)。當然也有的時候為了擴充內存以提高系統性能,結果插上不同品牌、類型的內存同樣會導致此類故障的出現,因此在檢修時,應多加註意。
對於主板BIOS被破壞的故障,我們可以插上ISA顯卡看有無顯示(如有提示,可按提示步驟操作即可。),倘若沒有開機畫面,你可以自己做一張自動更新BIOS的軟盤,重新刷新BIOS,但有的主板BIOS被破壞後,軟碟機根本就不工作,此時,可嘗試用熱插拔法加以解決(我曾經嘗試過,只要BIOS相同,在同級別的主板中都可以成功燒錄。)。但採用熱插拔除需要相同的BIOS外還可能會導致主板部分元件損壞,所以可靠的方法是用寫碼器將BIOS更新文件寫入BIOS裡面(可找有此服務的電腦商解決比較安全)。
常見故障二:CMOS設置不能保存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主板電池電壓不足造成,對此予以更換即可,但有的主板電池更換後同樣不能解決問題,此時有兩種可能:
1. 主板電路問題,對此要找專業人員維修;
2. 主板CMOS跳線問題,有時候因為錯誤的將主板上的CMOS跳線設為清除選項,或者設置成外接電池,使得CMOS數據無法保存。
常見故障三:在Windows下安裝主板驅動程序後出現死機或光碟機讀盤速度變慢的現象
在一些雜牌主板上有時會出現此類現象,將主板驅動程序裝完後,重新啟動計算機不能以正常模式進入Windows 98桌面,而且該驅動程序在Windows 98下不能被卸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找到最新的驅動重新安裝,問題一般都能夠解決,如果實在不行,就只能重新安裝系統。
常見故障四:安裝Windows或啟動Windows時滑鼠不可用
出現此類故障的軟體原因一般是由於CMOS設置錯誤引起的。在CMOS設置的電源管理欄有一項modem use IRQ項目,他的選項分別為3、4、5......、NA,一般它的默認選項為3,將其設置為3以外的中斷項即可。
常見故障五:電腦頻繁死機,在進行CMOS設置時也會出現死機現象
在CMOS里發生死機現象,一般為主板或CPU有問題,如若按下法不能解決故障,那就只有更換主板或CPU了。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主板Cache有問題或主板設計散熱不良引起,電腦君在815EP主板上就曾發現因主板散熱不夠好而導致該故障的現象。在死機後觸摸CPU周圍主板元件,發現其溫度非常燙手。在更換大功率風扇之後,死機故障得以解決。對於Cache有問題的故障,我們可以進入CMOS設置,將Cache禁止後即可順利解決問題,當然,Cache禁止後速度肯定會受到有影響。
常見故障六:主板 COM口或並行口、IDE口失靈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用戶帶電插拔相關硬體造成,此時用戶可以用多功能卡代替,但在代替之前必須先禁止主板上自帶的COM口與並行口(有的主板連IDE口都要禁止方能正常使用)。
顯卡
常見故障一:開機無顯示
此類故障一般是因為顯卡與主板接觸不良或主板插槽有問題造成。對於一些集成顯卡的主板,如果顯存共用主內存,則需注意內存條的.位置,一般在第一個內存條插槽上應插有內存條。由於顯卡原因造成的開機無顯示故障,開機後一般會發出一長兩短的蜂鳴聲(對於AWARD BIOS顯卡而言)。
常見故障二:顯示花屏,看不清字跡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顯示器或顯卡不支持高解析度而造成的。花屏時可切換啟動模式到安全模式,然後再在 Windows 98下進入顯示設置,在16色狀態下點選“應用”、“確定”按鈕。重新啟動,在Windows 98系統正常模式下刪掉顯卡驅動程序,重新啟動計算機即可。也可不進入安全模式,在純DOS環境下,編輯SYSTEM.INI文件,將display.drv=pnpdrver改為display.drv=vga.drv後,存檔退出,再在Windows里更新驅動程序。
常見故障三:顏色顯示不正常,此類故障一般有以下原因:
1. 顯示卡與顯示器信號線接觸不良
2. 顯示器自身故障
3. 在某些軟體里運行時顏色不正常,一般常見於老式機,在BIOS里有一項校驗顏色的選項,將其開啟即可
4. 顯卡損壞;
5. 顯示器被磁化,此類現象一般是由於與有磁性能的物體過分接近所致,磁化後還可能會引起顯示畫面出現偏轉的現象。
常見故障四:死機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多見於主板與顯卡的不兼容或主板與顯卡接觸不良;顯卡與其它擴展卡不兼容也會造成死機。
常見故障五:屏幕出現異常雜點或圖案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顯卡的顯存出現問題或顯卡與主板接觸不良造成。需清潔顯卡金手指部位或更換顯卡。
常見故障六:顯卡驅動程序丟失
顯卡驅動程序載入,運行一段時間後驅動程序自動丟失,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顯卡質量不佳或顯卡與主板不兼容,使得顯卡溫度太高,從而導致系統運行不穩定或出現死機,此時只有更換顯卡。
此外,還有一類特殊情況,以前能載入顯卡驅動程序,但在顯卡驅動程序載入後,進入Windows時出現死機。可更換其它型號的顯卡在載入其驅動程序後,插入舊顯卡予以解決。如若還不能解決此類故障,則說明注冊表故障,對注冊表進行恢復或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即可。
音效卡
常見故障一:音效卡無聲。出現這種故障常見的原因有:
1. 驅動程序默認輸出為“靜音”。單擊屏幕右下角的聲音小圖標(小嗽叭),出現音量調節滑塊,下方有“靜音”選項,單擊前邊的復選框,清除框內的對號,即可正常發音。
2. 音效卡與其它插卡有沖突。解決辦法是調整PnP卡所使用的系統資源,使各卡互不幹擾。有時,打開“設備管理”,雖然未見黃色的驚嘆號(沖突標志),但音效卡就是不發聲,其實也是存在沖突,只是系統沒有檢查出來。
3. 安裝了Direct X後音效卡不能發聲了。說明此音效卡與Direct X兼容性不好,需要更新驅動程序。
4. 一個聲道無聲。檢查音效卡到音箱的音頻線是否有斷線。
常見故障二:音效卡發出的噪音過大.出現這種故障常見的原因有:
1. 插卡不正。由於機箱製造精度不夠高、音效卡外擋板製造或安裝不良導致音效卡不能與主板擴展槽緊密結合,目視可見音效卡上“金手指”與擴展槽簧片有錯位。這種現象在ISA卡或PCI卡上都有,屬於常見故障。一般可用鉗子校正。
2. 有源音箱輸入接在音效卡的Speaker輸出端。對於有源音箱,應接在音效卡的Line out端,它輸出的信號
沒有經過音效卡上的功放,雜訊要小得多。有的音效卡上只有一個輸出端,是Line out還是Speaker要靠卡上的跳線決定,廠家的默認方式常是Speaker,所以要拔下音效卡調整跳線。
3. Windows自帶的驅動程序不好。在安裝音效卡驅動程序時,要選擇“廠家提供的驅動程序”而不要選
“Windows默認的驅動程序”如果用“添加新硬體”的方式安裝,要選擇“從磁碟安裝”而不要從列表框中選擇。如果已經安裝了Windows自帶的驅動程序,可選“控制面板→系統→設備管理→聲音、視頻和游戲控制器”,點中各分設備,選“屬性→驅動程序→更改驅動程序→從磁碟安裝”。這時插入音效卡附帶的磁碟或光碟,裝入廠家提供的驅動程序。
常見故障三:音效卡無法“即插即用”
1. 盡量使用新驅動程序或替代程序。筆者曾經有一塊音效卡,在Windows 98下用原驅動盤安裝驅動程序怎麼也裝不上,只好用Creative SB16驅動程序代替,一切正常。後來升級到Windows Me,又不正常了再換用Windows 2000(完整版)自帶的音效卡驅動程序才正常。
2. 最頭痛的問題莫過於Windows 9X下檢測到即插即用設備卻偏偏自作主張幫你安裝驅動程序,這個驅動程序偏是不能用的,以後,每次當你刪掉重裝都會重復這個問題,並且不能用“添加新硬體”的方法解決。筆者在這里泄露一個獨門密招:進入Win9xinfother目錄,把關於音效卡的*.inf文件統統刪掉再重新啟動後用手動安裝,這一著百分之百靈驗,曾救活無數音效卡性命……當然,修改注冊表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
3. 不支持PnP音效卡的安裝(也適用於不能用上述PnP方式安裝的PnP音效卡):進入“控制面板”/“添加新硬體”/“下一步”,當提示“需要Windows 搜索新硬體嗎?”時,選擇“否”,而後從列表中選取“聲音、視頻和游戲控制器”用驅動盤或直接選擇音效卡類型進行安裝。
常見故障四:播放 CD無聲
1. 完全無聲。用Windows 98的“CD播放器”放CD無聲,但“CD播放器”又工作正常,這說明是光碟機的音頻線沒有接好。使用一條4芯音頻線連接CD-ROM的模擬音頻輸出和音效卡上的CD-in即可,此線在購買CD-ROM時會附帶。
2. 只有一個聲道出聲。光碟機輸出口一般左右兩線信號,中間兩線為地線。由於音頻信號線的4條線顏色一般不同,可以從線的顏色上找到一一對應介面。若音效卡上只有一個介面或每個介面與音頻線都不匹配,只好改動音頻線的接線順序,通常只把其中2條線對換即可。
常見故障五:PCI音效卡出現爆音一般是因為PCI顯卡採用Bus Master技術造成掛在PCI匯流排上的硬碟讀寫、滑鼠移動等操作時放大了背景
雜訊的緣故。解決方法:關掉 PCI顯卡的Bus Master功能,換成AGP顯卡,將PCI音效卡換插槽上。
常見故障六:無法正常錄音
首先檢查麥克風是否有沒有錯插到其他插孔中了,其次,雙擊小喇叭,選擇選單上的“屬性→錄音”,看看各項設置是否正確。接下來在“控制面板→多媒體→設備”中調整“混合器設備”和“線路輸入設備”,把它們設為“使用”狀態。如果“多媒體→音頻”中“錄音”選項是灰色的那可就糟了,當然也不是沒有挽救的餘地,你可以試試“添加新硬體→系統設備”中的添加“ISA Plug and Play bus”,索性把音效卡隨卡工具軟體安裝後重新啟動。
常見故障七:無法播放Wav音樂、Midi音樂
不能播放Wav音樂現象比較罕見,常常是由於“多媒體”→“設備”下的“音頻設備”不只一個,禁用一個即可;無法播放MIDI文件則可能有以下3種可能:
1. 早期的ISA音效卡可能是由於16位模式與32位模式不兼容造成MIDI播放的不正常,通過安裝軟體波表的方式應該可以解決
2. 如今流行的PCI音效卡大多採用波表合成技術,如果MIDI部分不能放音則很可能因為您沒有載入適當的波表音色庫。
3. Windows音量控制中的MIDI通道被設置成了靜音模式。
常見故障八:PCI音效卡在WIN98下使用不正常
有些用戶反映,在音效卡驅動程序安裝過程中一切正常,也沒有出現設備沖突,但在WIN98下面就是無法出聲或是出現其他故障。這種現象通常出現在PCI音效卡上,請檢查一下安裝過程中您把PCI音效卡插在的哪條PCI插槽上。有些朋友出於散熱的考慮,喜歡把音效卡插在遠離AGP插槽,靠近ISA插槽的那幾條PCI插槽中。問題往往就出現在這里,因為Windows98有一個Bug:有時只能正確識別插在PCI-1和PCI-2兩個槽的音效卡。而在ATX主板上緊靠AGP 的兩條PCI才是PCI-1和PCI-2(在一些ATX主板上恰恰相反,緊靠ISA的是PCI-1),所以如果您沒有把PCI音效卡安裝在正確的插槽上,問題就會產生了.
⑤ 電腦常見故障維修
電腦出現的故障原因撲朔迷離,讓人難以捉摸。並且由於Windows操作系統的組件相對復雜,電腦一旦出現故障,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想要准確地找出其故障的原因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是否是說我們如果遇到電腦故障的時候,就完全束手無策了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於電腦常見故障維修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01開機無顯示:
電腦開機無顯示,首先我們要檢查的就是是BIOS。主板的BIOS中儲存著重要的硬體數據,同時BIOS也是主板中比較脆弱的部分,極易受到破壞,一旦受損就會導致系統無法運行,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因為主板BIOS被CIH病毒破壞造成(當然也不排除主板本身故障導致系統無法運行。)。一般BIOS被病毒破壞後硬碟里的數據將全部丟失,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檢測硬碟數據是否完好來判斷BIOS是否被破壞,如果硬碟數據完好無損,那麼還有三種原因會造成開機無顯示的現象:
1. 因為主板擴展槽或擴展卡有問題,導致插上諸如音效卡等擴展卡後主板沒有響應而無顯示。
2. 免跳線主板在CMOS里設置的CPU頻率不對,也可能會引發不顯示故障,對此,只要清除CMOS即可予以解決。清除CMOS的跳線一般在主板的鋰電池附近,其默認位置一般為1、2短路,只要將其改跳為2、3短路幾秒種即可解決問題,對於以前的老主板如若用戶找不到該跳線,只要將電池取下,待開機顯示進入 CMOS設置後再關機,將電池上上去亦達到CMOS放電之目的。
3. 主板無法識別內存、內存損壞或者內存不匹配也會導致開機無顯示的故障。某些老的主板比較挑剔內存,一旦插上主板無法識別的內存,主板就無法啟動,甚至某些主板不給你任何故障提示(鳴叫)。當然也有的時候為了擴充內存以提高系統性能,結果插上不同品牌、類型的內存同樣會導致此類故障的出現,因此在檢修時,應多加註意。
對於主板BIOS被破壞的故障,我們可以插上ISA顯卡看有無顯示(如有提示,可按提示步驟操作即可。),倘若沒有開機畫面,你可以自己做一張自動更新BIOS的軟盤,重新刷新BIOS,但有的主板BIOS被破壞後,軟碟機根本就不工作,此時,可嘗試用熱插拔法加以解決(我曾經嘗試過,只要BIOS相同,在同級別的主板中都可以成功燒錄。)。但採用熱插拔除需要相同的BIOS外還可能會導致主板部分元件損壞,所以可靠的方法是用寫碼器將BIOS更新文件寫入BIOS裡面(可找有此服務的電腦商解決比較安全)。
02CMOS設置不能保存: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主板電池電壓不足造成,對此予以更換即可,但有的主板電池更換後同樣不能解決問題,此時有兩種可能:
1. 主板電路問題,對此要找專業人員維修;
2. 主板CMOS跳線問題,有時候因為錯誤的將主板上的CMOS跳線設為清除選項,或者設置成外接電池,使得CMOS數據無法保存。
03安裝Windows或啟動Windows時滑鼠不可用:
出現此類故障的軟體原因一般是由於CMOS設置錯誤引起的。在CMOS設置的電源管理欄有一項modem use IRQ項目,他的選項分別為3、4、5......、NA,一般它的默認選項為3,將其設置為3以外的中斷項即可。
04電腦頻繁死機,在進行CMOS設置時也會出現死機現象:
在CMOS里發生死機現象,一般為主板或CPU有問題,如若按下法不能解決故障,那就只有更換主板或CPU了。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主板Cache有問題或主板設計散熱不良引起,筆者在815EP主板上就曾發現因主板散熱不夠好而導致該故障的現象。在死機後觸摸CPU周圍主板元件,發現其溫度非常燙手。在更換大功率風扇之後,死機故障得以解決。對於Cache有問題的故障,我們可以進入CMOS設置,將Cache禁止後即可順利解決問題,當然,Cache禁止後速度肯定會受到有影響。
05主板 COM口或並行口、IDE口失靈: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用戶帶電插拔相關硬體造成,此時用戶可以用多功能卡代替,但在代替之前必須先禁止主板上自帶的COM口與並行口(有的主板連IDE口都要禁止方能正常使用)。
顯卡
常見故障一:開機無顯示
此類故障一般是因為顯卡與主板接觸不良或主板插槽有問題造成。對於一些集成顯卡的主板,如果顯存共用主內存,則需注意內存條的位置,一般在第一個內存條插槽上應插有內存條。由於顯卡原因造成的開機無顯示故障,開機後一般會發出一長兩短的蜂鳴聲(對於AWARD BIOS顯卡而言)。
常見故障二:顯示花屏,看不清字跡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顯示器或顯卡不支持高解析度而造成的。花屏時可切換啟動模式到安全模式,然後再在 Windows 98下進入顯示設置,在16色狀態下點選「應用」、「確定」按鈕。重新啟動,在Windows 98系統正常模式下刪掉顯卡驅動程序,重新啟動計算機即可。也可不進入安全模式,在純DOS環境下,編輯 SYSTEM.INI文件,將 display.drv=pnpdrver改為display.drv=vga.drv後,存檔退出,再在Windows里更新驅動程序
常見故障三:顏色顯示不正常,此類故障一般有以下原因:
1. 顯示卡與顯示器信號線接觸不良
2. 顯示器自身故障
3. 在某些軟體里運行時顏色不正常,一般常見於老式機,在BIOS里有一項校驗顏色的選項,將其開啟即可
4. 顯卡損壞;
5. 顯示器被磁化,此類現象一般是由於與有磁性能的物體過分接近所致,磁化後還可能會引起顯示畫面出現偏轉的現象。
常見故障四:死機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多見於主板與顯卡的不兼容或主板與顯卡接觸不良;顯卡與其它擴展卡不兼容也會造成死機。
常見故障五:屏幕出現異常雜點或圖案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顯卡的顯存出現問題或顯卡與主板接觸不良造成。需清潔顯卡金手指部位或更換顯卡。
常見故障六:顯卡驅動程序丟失
顯卡驅動程序載入,運行一段時間後驅動程序自動丟失,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顯卡質量不佳或顯卡與主板不兼容,使得顯卡溫度太高,從而導致系統運行不穩定或出現死機,此時只有更換顯卡。
此外,還有一類特殊情況,以前能載入顯卡驅動程序,但在顯卡驅動程序載入後,進入Windows時出現死機。可更換其它型號的顯卡在載入其驅動程序後,插入舊顯卡予以解決。如若還不能解決此類故障,則說明注冊表故障,對注冊表進行恢復或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即可。
06音效卡
常見故障一:音效卡無聲,出現這種故障常見的原因有:
1. 驅動程序默認輸出為「靜音」。單擊屏幕右下角的聲音小圖標(小嗽叭),出現音量調節滑塊,下方有「靜音」選項,單擊前邊的復選框,清除框內的對號,即可正常發音。
2. 音效卡與其它插卡有沖突。解決辦法是調整PnP卡所使用的系統資源,使各卡互不幹擾。有時,打開「設備管理」,雖然未見黃色的驚嘆號(沖突標志),但音效卡就是不發聲,其實也是存在沖突,只是系統沒有檢查出來。
3. 安裝了Direct X後音效卡不能發聲了。說明此音效卡與Direct X兼容性不好,需要更新驅動程序。
4. 一個聲道無聲。檢查音效卡到音箱的音頻線是否有斷線。
常見故障二:音效卡發出的噪音過大.出現這種故障常見的原因有:
1. 插卡不正。由於機箱製造精度不夠高、音效卡外擋板製造或安裝不良導致音效卡不能與主板擴展槽緊密結合,目視可見音效卡上「金手指」與擴展槽簧片有錯位。這種現象在ISA卡或PCI卡上都有,屬於常見故障。一般可用鉗子校正。
2. 有源音箱輸入接在音效卡的Speaker輸出端。對於有源音箱,應接在音效卡的Line out端,它輸出的信號
沒有經過音效卡上的功放,雜訊要小得多。有的音效卡上只有一個輸出端,是Line out還是Speaker要靠卡上的跳線決定,廠家的默認方式常是Speaker,所以要拔下音效卡調整跳線。
3. Windows自帶的驅動程序不好。在安裝音效卡驅動程序時,要選擇「廠家提供的驅動程序」而不要選
「Windows默認的驅動程序」如果用「添加新硬體」的方式安裝,要選擇「從磁碟安裝」而不要從列表框中選擇。如果已經安裝了Windows自帶的驅動程序,可選「控制面板→系統→設備管理 →聲音、視頻和游戲控制器」,點中各分設備,選「屬性→驅動程序→更改驅動程序→從磁碟安裝」。這時插入音效卡附帶的磁碟或光碟,裝入廠家提供的驅動程序。
常見故障三:音效卡無法「即插即用」
1. 盡量使用新驅動程序或替代程序。筆者曾經有一塊音效卡,在Windows 98下用原驅動盤安裝驅動程序怎麼也裝不上,只好用Creative SB16驅動程序代替,一切正常。後來升級到Windows Me,又不正常了再換用Windows 2000(完整版)自帶的音效卡驅動程序才正常。
2. 最頭痛的問題莫過於Windows 9X下檢測到即插即用設備卻偏偏自作主張幫你安裝驅動程序,這個驅動程序偏是不能用的,以後,每次當你刪掉重裝都會重復這個問題,並且不能用「添加新硬體」的方法解決。筆者在這里泄露一個獨門密招:進入Win9xinfother目錄,把關於音效卡的*.inf文件統統刪掉再重新啟動後用手動安裝,這一著百分之百靈驗,曾救活無數音效卡性命……當然,修改注冊表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
3. 不支持PnP音效卡的安裝(也適用於不能用上述PnP方式安裝的PnP音效卡):進入「控制面板」/「添加新硬體」/「下一步」,當提示「需要Windows 搜索新硬體嗎?」時,選擇「否」,而後從列表中選取「聲音、視頻和游戲控制器」用驅動盤或直接選擇音效卡類型進行安裝。
常見故障四:播放 CD無聲
1. 完全無聲。用Windows 98的「CD播放器」放CD無聲,但「CD播放器」又工作正常,這說明是光碟機的音頻線沒有接好。使用一條4芯音頻線連接CD-ROM的模擬音頻輸出和音效卡上的CD-in即可,此線在購買CD-ROM時會附帶。
2. 只有一個聲道出聲。光碟機輸出口一般左右兩線信號,中間兩線為地線。由於音頻信號線的4條線顏色一般不同, 可以從線的顏色上找到一一對應介面。若音效卡上只有一個介面或每個介面與音頻線都不匹配,只好改動音頻線的接線順序,通常只把其中2條線對換即可。
常見故障五:PCI音效卡出現爆音
一般是因為PCI顯卡採用Bus Master技術造成掛在PCI匯流排上的硬碟讀寫、滑鼠移動等操作時放大了背景雜訊的緣故。
解決方法:關掉 PCI顯卡的Bus Master功能,換成AGP顯卡,將PCI音效卡換插槽上。
常見故障六:無法正常錄音
首先檢查麥克風是否有沒有錯插到其他插孔中了,其次,雙擊小喇叭,選擇選單上的「屬性→錄音」,看看各項設置是否正確。接下來在「控制面板→多媒體→設備」中調整 「混合器設備」和「線路輸入設備」,把它們設為「使用」狀態。如果「多媒體→音頻」中「錄音」選項是灰色的那可就糟了,當然也不是沒有挽救的餘地,你可以試試「添加新硬體→系統設備」中的添加「ISA Plug and Play bus」,索性把音效卡隨卡工具軟體安裝後重新啟動。
常見故障七:無法播放Wav音樂、Midi音樂
不能播放Wav音樂現象比較罕見,常常是由於「多媒體」→「設備」下的「音頻設備」不只一個,禁用一個即可;無法播放MIDI文件則可能有以下3種可能:
1. 早期的ISA音效卡可能是由於16位模式與32位模式不兼容造成MIDI播放的不正常,通過安裝軟體波表的方式應該可以解決
2. 如今流行的PCI音效卡大多採用波表合成技術,如果MIDI部分不能放音則很可能因為您沒有載入適當的波表音色庫。
3. Windows音量控制中的MIDI通道被設置成了靜音模式。
07滑鼠
常見故障一:找不到滑鼠
1. 滑鼠徹底損壞,需要更換新滑鼠。
2. 滑鼠與主機連接串口或PS/2口接觸不良,仔細接好線後,重新啟動即可。
3. 主板上的串口或PS/2口損壞,這種情況很少見,如果是這種情況,只好去更換一個主板或使用多功能卡上的串口。
4. 滑鼠線路接觸不良,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接觸不良的點多在滑鼠內部的電線與電路板的連接處。故障只要不是再PS/2接頭處,一般維修起來不難。通常是由於線路比較短,或比較雜亂而導致滑鼠線被用力拉扯的原因,解決方法是將滑鼠打開,再使用電烙鐵將焊點焊好。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滑鼠線內部接觸不良,是由於時間長而造成老化引起的,這種故障通常難以查找,更換滑鼠是最快的解決方法。
常見故障二:滑鼠能顯示,但無法移動
滑鼠的靈活性下降,滑鼠指針不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而是反應遲鈍,定位不準確,或乾脆不能移動了。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滑鼠里的機械定位滾動軸上積聚了過多污垢而導致傳動失靈,造成滾動不靈活。維修的重點放在滑鼠內部的X軸和Y軸的傳動機構上。解決方法是,可以打開膠球鎖片,將滑鼠滾動球卸下來,用干凈的布蘸上中性洗滌劑對膠球進行清洗,摩擦軸等可用採用酒精進行擦洗。最好在軸心處滴上幾滴縫紉機油,但一定要仔細,不要流到摩擦面和碼盤柵縫上了。將一切污垢清除後,滑鼠的靈活性恢復如初。
常見故障三:滑鼠按鍵失靈
1. 滑鼠按鍵無動作,這可能是因為滑鼠按鍵和電路板上的微動開關距離太遠或點擊開關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而反彈能力下降。拆開滑鼠,在滑鼠按鍵的下面粘上一塊厚度適中的塑料片,厚度要根據實際需要而確定,處理完畢後即可使用。
無線滑鼠怎麼用 無線滑鼠使用教程
2. 滑鼠按鍵無法正常彈起,這可能是因為當按鍵下方微動開關中的碗形接觸片斷裂引起的,尤其是塑料簧片長期使用後容易斷裂。如果是三鍵滑鼠,那麼可以將中間的那一個鍵拆下來應急。如果是品質好的原裝名牌滑鼠,則可以焊下,拆開微動開關,細心清洗觸點,上一些潤滑脂後,裝好即可使用。
08鍵盤
鍵盤在使用過程中,故障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接觸不良故障,有按鍵本身的機械故障,還有邏輯電路故障、虛焊、假焊、脫焊和金屬孔氧化等故障.維修時要根據不同的故障現象進行分析判斷,找出產生故障原因,進行相應的修理。
電腦鍵盤清潔技巧 怎樣清潔電腦鍵盤表面?
常見故障一:鍵盤上一些鍵,如空格鍵、回車鍵不起作用,有時,需按無數次才輸入—個或兩個字元,有的鍵,如游標鍵按下後不再起來,屏幕上游標連續移動,此時鍵盤其它字元不能輸入,需再按一次才能彈起來。
電腦鍵盤失靈了怎麼辦 電腦鍵盤不能用的解決辦法
這種故障為鍵盤的「卡鍵」故障,不僅僅是使用很久的舊鍵盤,有個別沒用多久的新鍵盤上,鍵盤的卡鍵故障也有時發生。出現鍵盤的卡鍵現象主要由以下兩個原因造成的:一種原因就是鍵帽下面的插柱位置偏移,使得鍵帽按下後與鍵體外殼卡住不能彈起而造成了卡鍵,此原因多發生在新鍵盤或使用不久的鍵盤上。另一個原因就是按鍵長久使用後,復位彈簧彈性變得很差,彈片與按桿摩擦力變大,不能使按鍵彈起而造成卡鍵,此種原因多發生在長久使用的鍵盤上。當鍵盤出現卡鍵故障時,可將鍵帽撥下,然後按動按桿。若按桿彈不起來或乏力,則是由第二種原因造成的,否則為第一種原因所致。若是由於鍵帽與鍵體外殼卡住的原因造成「卡鍵」故障,則可在鍵帽與鍵體之間放一個墊片,該墊片可用稍硬一些的塑料(如廢棄的軟磁碟外套)做成,其大小等於或略大於鍵體尺寸,並且在按桿通過的位置開一個可使銨桿自由通過的.方孔,將其套在按桿上後,插上鍵帽;用此墊片阻止鍵帽與鍵體卡住,即可修復故障按鍵;若是由於彈簧疲勞,彈片阻力變大的原因造成卡鍵故障,這時可特鍵體打開,稍微拉伸復位彈簧使其恢復彈性;取下彈片將鍵體恢復。通過取下彈片,減少按桿彈起的阻力,從而使故障按鍵得到了恢復。
常見故障二:某些字元不能輸入。
若只有某一個鍵字元不能輸入,則可能是該按鍵失效或焊點虛焊。檢查時,按照上面敘述的方法打開鍵盤,用萬用表電阻檔測量接點的通斷狀態。若鍵按下時始終不導通,則說明按鍵簧片疲勞或接觸不良,需要修理或更換;若鍵按下時接點通斷正常,說明可能是因虛焊、脫焊或金屑孔氧化所致,可沿著印刷線路逐段測量,找出故障進行重焊;若因金屬孔氧化而失效,可將氧化層清洗干凈,然後重新焊牢;若金屬孔完全脫落而造成斷路時,可另加焊引線進行連接。
常見故障三:若有多個既不在同一列,也不在同一行的按鍵都不能輸入。
可能是列線或行線某處斷路,或者可能是邏輯門電路產生故障。這時可用100MHz的高頻示波器進行檢測,找出故障器件虛焊點,然後進行修復。
常見故障四:鍵盤輸入與屏幕顯示的字元不一致。
此種故障可能是由於電路板上產生短路現象造成的,其表現是按這一鍵卻顯示為同一列的其他字元,此時可用萬用表或示波器進行測量,確定故障點後進行修復。
按下一個鍵產生一串多種字元,或按鍵時字元亂跳。
這種現象是由邏輯電路故障造成的。先選中某一列字元,若是不含回車鍵的某行某列,有可能產生多個其他字元現象;若是含回車鍵的一列,將會產生字元亂跳且不能最後進入系統的現象,用示波器檢查邏輯電路晶元,找出故障晶元後更換同型號的新晶元,排除故障。
Modem無法撥號或連接:
如果沒有正確安裝您的Modem,通信功能將無法正常工作。下列過程列出了驗證Modem與Windows的通訊程序安裝了不兼容的驅動程序文件,可能會導致COM埠和Modem工作不正常,所以應該首先檢查是否載入了正確的Windows98文件。
1. 檢驗現有的通訊文件
(1) 將System目錄中的COMM.DRV和SERIAL.VXD文件與Windows95軟盤或光碟中的原版文件進行比較,檢查文件的大小和日期是否相同。
(2) 確認在System.ini文件中有下列幾行:[boot]Comm.drv=Comm.drv[386enh]device=*vcd
(3) 在"控制面板"中運行"添加新硬體"向導,檢測和安裝Windows98驅動程序。注意:Windows98在System.ini中不載入SERIAL.VXD驅動程序,而是使用注冊命令來載入它。另外,在System.ini中也沒有與*VCD相關的文件。這些文件被內置於 VMM32.VXD中。
2. 檢驗數據機的配置
在"控制面板"中,雙擊"數據機"圖標。驗證您的數據機的製造商和型號,運行"安裝新數據機"向導檢測數據機並確認當前配置是否正確。如果您的數據機未出現在已安裝的數據機列表中,請單擊"添加",然後選擇合適的數據機。如果製造商和類型不正確,並且在列表中沒有您的設備製造商及類型,請試著用「通用數據機"中的"與 Hayes兼容"選項,設置為數據機支持的最大波特率,並單擊"確定"。在排除沖突列表中刪除所有的數據機條目。
3. 檢查數據機是否處於可以使用狀態
在"控制面板"中雙擊"系統"圖標,然後單擊"設備管理"標簽,在列表中選擇您的數據機並單擊"屬性",確認是否選中"設備已存在,請使用"。
4. 檢查埠的正確性
在"控制面板"中雙擊"數據機"圖標,選擇您的數據機,然後單擊"屬性",在"通用"標簽上,檢驗列出的埠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選擇正確的埠,然後單擊"確定"。
5. 確認串口的I/O地址和IRQ設置是否正確
在"控制面板"中雙擊"系統"圖標,單擊"設備管理"標簽,再單擊"埠",選取一個埠,然後單擊"屬性",單擊"資源"標簽顯示該埠的當前資源設置,請參閱數據機的手冊以找到正確的設置,在"資源"對話框中,檢查"沖突設備列表"以查看數據機使用的資源是否與其它設備發生沖突,如果數據機與其它設備發生沖突,請單擊"更改設置",然後單擊未產生資源沖突的配置。
注意:如果COM1上有滑鼠器或其它設備,請不要在COM3上使用數據機。通常COM1和COM3埠使用同樣的IRQ,並且在多數計算機上不能同時使用。COM2和COM4也有同樣的問題。如果可能的話,請更改COM3和COM4埠的IRQ設置,使它們不再沖突。另外,有一些顯示卡的地址也和COM4埠沖突,如果發現沖突,請使用其它埠,或者更換您的圖形適配器。
6. 檢驗埠設置
在"控制面板"上雙擊"數據機"圖標,單擊數據機,然後單擊"屬性",在出現的菜單中單擊"連接"標簽以便檢查當前埠設置,例如波特率、數據位、停止位和校驗。
7. 檢驗數據機波特率
在"控制面板"中雙擊"數據機",選擇一種數據機,然後單擊"屬性",單擊"通用"標簽,然後將波特率設置為正確速率。
注意事項
電腦不要24小時通電,偶爾會遭遇雷雨天氣。
會損壞電腦。
⑥ 常見電腦故障的維修思路與方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幾乎每家一台,甚至兩三台。給生活帶來無限的樂趣,但使用中出現的故障也給大家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如何保養維護好計算機,最大限度的延長計算機的使用壽命,減少故障的發生幾率,使計算機長期保持在穩定的狀態,現在就為大家來講解一下計算機的常用知識和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
首先來認識計算機,計算機是由兩大部件組成的,軟體和硬體。軟體的定義是:與計算機系統操作有關的計算機程序、規程、規則,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檔及數據,可以理解為摸不到的東西。
軟體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系統軟體就是我們常見的XP系統,Win7系統。應用軟體就是我們進入桌面看見的桌面圖標,如Office軟體,QQ軟體,暴風影音等等,總之一句話,能在桌面上顯示的都是應用軟體。
硬體就比較簡單,需要認識的是顯示器、VGA數據線、主板、內存條、顯卡、電源、硬碟、硬碟數據線、硬碟電源線、電源線、cpu風扇、主板電池。對於這些基本的設備我們只需要認識它們的形狀即可,顯示器與主機箱之間連接的線就是VGA數據線,VGA數據線與主機相連的介面設備就是顯卡,打開機箱後看到的最大的那塊板子就是主板,在主板上轉動風扇是cpu風扇,主板上直徑有兩公分左右的銀白色圓片紐扣電池是主板電池。硬碟就不用介紹了,硬碟與主板相連的線是硬碟數據線,硬碟與主機電源相連的線是硬碟電源線。
計算機出現故障,首先要看故障現象,根據現象判斷是硬體方面的故障還是軟體方面的故障。
常見的軟體故障有:
1) 木馬入侵、病毒感染。
一般這種故障發生時的表現是:計算機運行緩慢,打開一個文件需要很長時間;文件丟失或無法打開;丟失個人信息或被篡改;網頁打不開;QQ登錄不了;嚴重的還能造成正在運行的系統崩潰,桌面的圖標丟失或變為不可用的圖標等等。
2) 軟體不兼容。
軟體不兼容時的現象是:使用軟體過程中經常崩潰,或者無法操作,使用軟體時突然變慢或者死機等等。
3) 非法操作
計算機中有些自帶軟體是不可完全卸載的',但用戶因為一些不經意的操作而將其卸載,從而產生大量的垃圾,給系統留下隱患。
用戶隨意的刪除系統文件如:C盤(系統盤)的文件,或一些應用軟體卸載時,卸載不徹底等等,都會造成系統的故障。
用戶在網路上下載的軟體有問題,或安裝時沒有注意說明,直接下一步,下一步,安裝了一些軟體本身帶的一些流氓軟體,也會造成系統不穩定。
4) BIOS故障
BIOS故障一些出現在進入系統前,例如:開機時停留在開機界面提示按F1進入,或因鍵盤、cpu、啟動順序設置錯誤不能進入系統等等。
5) 驅動故障
驅動故障一般表現在:驅動未安裝成功,驅動版本低,驅動不兼容,例如:顯卡驅動未安裝成功,則瀏覽網頁時會發現網頁如波浪一樣一層一層的,在桌面上刷新時也是一層一層的,看了很不舒服,音效卡如果驅動故障,就會沒有聲音,或聲音不清晰,顯卡驅動不正確就無法上網等等。
對於常見軟體的故障的處理方法,網上有很多,大家可以去搜一下,下面我說一下自己的處理思路:
首先,對於病毒、木馬的處理,使用殺毒軟體和殺木馬軟體進行處理,一般是360安全衛士和360殺毒並用就可以,對於其中的網頁打不開或被破壞掉的問題用360安全衛士中的常規修復基本上都能搞定,其次,電腦中的殺毒軟體不要多,一個就可以,金山毒霸和360安全衛士是有些不兼容的,如果兩個同時安裝會造成電腦緩慢,另外QQ安全管家和360安全衛士安裝一個就可以,多了也會拖累電腦的速度,對於軟體不兼容的一般卸載掉其中的一個,對於非法操作一般用360軟體管家卸載,或在控制面板裡面卸載,如果問題特別棘手,最簡單的辦法是重新安裝系統,一般重新安裝系統後基本的軟體問題都能解決,關於BIOS網上講解的比較詳細,我就不畫蛇添足了,驅動的安裝藉助於驅動精靈驅動人生,這些軟體都是傻瓜式軟體,能很好地解決驅動的安裝和更新問題的。
硬體方面常見的故障(重裝系統不能解決的)一般都需要動手拆機的。一般故障的現象是:不開機,開機無顯示,CMOS不能保存,花屏,看不清字跡,或者顏色不正常,沒有聲音,上不去網,開機幾分鍾後死機或重啟,系統無法安裝,或安裝後系統無法進入桌面等等等。
對於硬體故障網上有很多文章可供參考,書店裡也有許多關於維修方面的書,一般的硬體維修都總結為觀察法、拔插法、硬體最小系統法、軟體最小系統法,逐步添加、去除法,替換法等等,下面我就自己的維修經歷給大家講解一下,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
案例1 開機無顯示(即黑屏)
客戶拿來一台主機,告訴我電腦開機後無顯示,什麼也做不了。
維修思路和方法:
1)外接設備故障。給主機接上電源和顯示器,開機檢測,如果故障排除,可以判斷故障發生在用戶的供電、VGA數據線、顯示器三個方面,可以讓用戶把VGA數據線和顯示器帶過來做進一步檢測,如果沒有問題,更換排插。
2)主機電源故障。如果故障依舊,檢測電源風扇是否轉動,可以用更換電源的方法排除電源的因素。
3)cpu故障。打開機箱,清理機箱內的灰塵,檢查cpu風扇是否運轉,cpu風扇下的散熱片是否燙手,如果溫度特別高,有可能是cpu被燒壞。
⑦ 電腦主板故障及維修方法
一、開機無顯示類故障
【實例1】:
主板不啟動,開機無顯示,有內存報警聲("嘀嘀"地叫個不停)
故障原因:內存報警的故障較為常見,主要是內存接觸不良引起的。例如內存條不規范,內存條有點薄,當內存插入內存插槽時,留有一定的縫隙;內存條的金手指工藝差,金手指的表面鍍金不良,時間一長,金手指表面的氧化層逐漸增厚,導致內存接觸不良;內存插槽質量低劣,簧片與內存條的金手指接觸不實在等等。
處理辦法:打開機箱,用橡皮仔細地把內存條的金手指擦乾凈,把內存條取下來重新插一下,用熱熔膠把內存插槽兩邊的縫隙填平,防止在使用過程中繼續氧化。注意:在拔插內存條時一定要拔掉主機折電源線,防止意外燒毀內存。
【實例2】:
主板不啟動,開機無顯示,有顯卡報警聲(一長兩短的鳴叫)
故障原因:一般是顯卡松動或顯卡損壞。
處理辦法:打開機箱,把顯卡重新插好即可。要檢查AGP插槽內是否有小異物,否則會使顯卡不能插接到位;對於使用語音報警的主板,應仔細辨別語音提示的內容,再根據內容解決相應故障。
如果以上辦法處理後還報警,就可能是顯卡的晶元壞了,更換或修理顯卡。(檢測方法:如果cpu帶有核顯或者主板有vga介面可以把顯示器連接到主板vga介面上如果正常,就是顯卡有問題)如果開機後聽到"嘀"的一聲自檢通過,顯示器正常但就是沒有圖像,把該顯卡插在其他主板上,使用正常,那就是顯卡與主板不兼容,應該更換顯卡。
【實例3】:
主板不啟動,開機無顯示,無報警聲
故障原因: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處理辦法:針對以下原因,逐一排除。要求你熟悉數字電路模擬電路,會使用萬用表,有時還需要藉助DEBUG卡檢查故障。
(1)CPU方面的問題
CPU沒有供電:可用萬用表測試CPU周圍的三個(或一個)場管及三個(或一個)整流二極體,檢查CPU是否損壞。
CPU插座有缺針或松動:這類故障表現為點不亮或不定期死機。需要打開CPU插座表面的上蓋,仔細用眼睛觀察是否有變形的插針。
CPU插座的風扇固定卡子斷裂:可考慮使用其他固定方法,一般不要更換CPU插座,因為手工焊接容易留下故障隱患。SOCKET370的CPU,其散熱器的固定是通過CPU插座,如果固定彈簧片太緊,拆卸時就一定要小心謹慎,否則就會造成塑料卡子斷裂,沒有辦法固定CPU風扇。
CMOS里設置的CPU頻率不對:只要清除CMOS即可解決。清除CMOS的跳線一般在主板的鋰電池附近,其默認位置一般為1、2短路,只要將其改跳為2、3短路幾秒種即可解決問題,對於以前的老主板,如找不到該跳線,只要將電池取下,待開機顯示進入CMOS設置後再關機,將電池安裝上去也可讓CMOS放電。
(2)主板擴展槽或擴展卡有問題
因為主板擴展槽或擴展卡有問題,導致插上顯卡、音效卡等擴展卡後,主板沒有響應,因此造成開機無顯示。例如蠻力拆裝AGP顯卡,導致AGP插槽開裂,即可造成此類故障。
(3)內存方面的問題
主板無法識別內存、內存損壞或者內存不匹配:某些老的主板比較挑剔內存,一旦插上主板無法識別的內存,主板就無法啟動,甚至某些主板還沒有故障提示(鳴叫)。另外,如果插上不同品牌、類型的內存,有時也會導致此類故障。
內存插槽斷針或燒灼:有時因為用力過猛或安裝方法不當,會造成內存槽內的簧片變形斷裂,以致該內存插槽報廢。注意:在插拔內存條時,應垂直用力,不要左右晃動。在拔插內存條前,一定要拔去主機的電源,防止使用STR功能時內存帶電,燒毀內存條。另外,內存不要安裝反了,以免加電後燒毀內存條。不過現在的主板,一般有防呆設計、不會插反。
(4)主板BIOS被破壞
主板的BIOS中儲存著重要的硬體數據,同時BIOS也是主板中比較脆弱的部分,極易受到破壞,一旦受損就會導致系統無法運行。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因為主板BIOS被CIH病毒破壞造成。一般BIOS被病毒破壞後,硬碟里的數據將全部丟失,你可以檢測硬碟數據是否完好,以便判斷BIOS是否被破壞;在有DEBUG卡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卡上的BIOS指示燈是否亮來判斷。當BIOS的BOOT塊沒有被破壞時,啟動後顯示器不亮,PC喇叭有"嘟嘟"的報警聲;如果BOOT被破壞,這時加電後,電源和硬碟燈亮,CPU風扇轉,但是不啟動,此時只能通過編程器來重寫BIOS。
你也可以插上ISA顯卡,查看是否有顯示(如有提示,可按提示步驟操作即可。),倘若沒有開機畫面,你可以自己做一張自動更新BIOS的軟盤,重新刷新BIOS,但有的主板BIOS被破壞後,軟碟機根本就不工作,此時建議找服務商,用寫碼器將BIOS更新文件寫入BIOS中。
(5)CMOS使用的電池有問題
按下電源開關時,硬碟和電源燈亮,CPU風扇轉,但是主機不啟動。當把電池取下後,就能夠正常啟動。
(6)主板自動保護鎖定
有的主板具有自動偵測保護功能,當電源電壓有異常、或者CPU超頻、調整電壓過高等情況出現時,會自動鎖定停止工作。表現就是主板不啟動,這時可把CMOS放電後再加電啟動,有的主板需要在打開主板電源時,按住RESET鍵即可解除鎖定。
(7)主板上的電容損壞
檢查主板上的電容是否冒泡或炸裂。當電容因電壓過高或長時受高溫熏烤,會冒泡或淌液,這時電容的容量減小或失容,電容便會失去濾波的功能,使提供負載電流中的交流成份加大,造成CPU、內存、相關板卡工作不穩定,表現為容易死機或系統不穩定,經常出現藍屏。
【實例4】:
主板溫控失常,導致開機無顯示
華碩P3B-F主板可對CPU溫度進行監視,用一根2Pin的溫度監控線,插於CPU插槽旁的JTP針腳上。後來在一次玩游戲過程中,機器突然藍屏,重啟後,等到光碟機、硬碟自檢完後顯示器居然不亮了。
故障原因:接在主板上的溫控線脫落、掉在主板上,導致主板自動進入保護狀態、拒絕加電。由於現在CPU發熱量非常大,所以許多主板都提供了嚴格的溫度監控和保護裝置。一般CPU溫度過高,或主板上的溫度監控系統出現故障,主板就會自動進入保護狀態。拒絕加電啟動,或報警提示。
處理辦法:重新連接溫度監控線,再開機即可。注意,當你的`主板無法正常啟動或報警時,應該先檢查主板的溫度監控裝置是否正常。
二、CMOS類故障
【實例5】:
電腦頻繁死機,在進行CMOS設置時也會出現死機現象
故障原因:一般是主板設計散熱不良或者主板Cache有問題引起的。
處理辦法:如果因主板散熱不夠好而導致該故障,可以在死機後觸摸CPU周圍主板元件,你會發現其溫度非常燙手,在更換大功率風扇之後,死機故障即可解決。
如果是Cache有問題造成的,你可以進入CMOS設置,將Cache禁止後即可。當然,Cache禁止後,機器速度肯定會受到有影響。如果按上法仍不能解決故障,那就是主板或CPU有問題,只有更換主板或CPU了。
【實例6】:
CMOS參數丟失,開機後提示"CMOS Battery State Low",有時可以啟動,使用一段時間後死機。
故障原因:這種現象大多是CMOS供電不足引起的。
處理辦法:如果是焊接式電池,你可以用電烙鐵重新焊上一顆新電池即可;如果是鈕扣式電池,可以直接更換;如果是晶元式電池,你可以更換此晶元,最好採用相同型號晶元替換。
如果更換電池後,時間不長又出現同樣現象,那麼很可能是主板漏電,你可以檢查主板上的二極體或電容是否損壞,也可以跳線使用外接電池。
【實例7】:
CMOS設置不能保存 (關注後--查看歷史消息:
電腦主板不能保存CMOS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一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OTA0ODEyMw==&mid=207920472&idx=1&sn=#rd
【實例8】:
主板防病毒未關閉,導致系統無法安裝
安裝Win98初始階段,屏幕上突然出現一個黑色矩形區域,像是有什麼提示,隨後就停止安裝了。調整顯示器亮度和對比度開關也無效,用殺毒軟體查殺病毒,並沒有發現任何病毒。
故障原因:此現象比較容易出現在新購主板中,因為默認情況下,新主板BIOS中的防病毒設置大多為Enabled,所以會出現類似故障。
處理辦法:仔細閱讀主板說明書。進入了CMOS設置程序,將"BIOS Features Setup"(BIOS功能設置)中的"Virus Warning"(病毒警告)選項由"Enabled"(允許)設置成"Disabled"(禁止)後,即可解決問題。
【實例9】:
主板上Cache損壞
主板上Cache損壞,表現為運行軟體死機或根本無法裝軟體。
處理辦法:可以在CMOS設置中將"External Cache"項設為"Disable"後故障排除。
三、I/O設備運行不正常故障
【實例10】:
主板COM口或並行口、IDE口失靈
故障原因:一般是由於用戶帶電插拔相關硬體造成。
處理辦法:可以用多功能卡代替。但在代替之前,必須先禁止主板上自帶的COM口與並行口,注意有的主板連IDE口都要禁止,方能正常使用。
【實例11】:
主板上鍵盤介面不能使用
接上一好鍵盤、開機自檢時,出現提示"Keyboard Interface Error"後死機,拔下鍵盤,重新插入後又能正常啟動系統,使用一段時間後鍵盤無反應。
故障原因:多次拔插鍵盤,引起主板鍵盤介面松動。
處理辦法:拆下主板用電烙鐵重新焊接好即可。如果是帶電拔插鍵盤,引起主板上一個保險電阻斷了(在主板上標記為Fn的東西),換上一個1歐姆/0.5瓦的電阻即可。
【實例12】:
集成在主板上的顯示適配器故障
有一長城微機,開機響8聲,確定是顯示器適配器故障。打開機箱發現顯示適配器集成在主板上,又無主板說明書。
故障原因:開機後響幾聲,大多數是主板內存沒插好或顯示適配器故障。
處理辦法:仔細查看主板上的跳線標示,屏蔽掉主板上集成的顯示設備,有些主板需要通過CMOS設置來禁止主板上集成的顯卡;然後在擴展槽上插上好的顯卡即可。
【實例13】:
主板上的列印機並口損壞
486以上的微機,列印機並口大多集成在主板上,容易發生這類故障,造成不能列印。
故障原因:帶電拔插列印機信號電纜線,最容易引起主板上並口損壞。
處理辦法:檢查列印機是否支持DOS列印,在純DOS狀態下,使用DIR>PRN(只對針式列印機和部分激光、噴墨列印機有效),查看列印是否正常;查看主板說明書,通過"禁止或允許主板上並口功能"相關跳線,設置"屏蔽"主板上並口功能(或者通過CMOS設置來屏蔽),然後在ISA擴展槽中加上一塊多功能卡即可。
【實例14】:
主板上軟/硬碟控制器損壞
故障原因:從486開始,大多數主板均集成了軟/硬碟控制器,控制器損壞大多是帶電拔插造成的。
處理辦法:針對以下情況,分別處理。
(1)軟盤控制器損壞可以更改主板上跳線或CMOS設置,加一塊多功能卡即可搞定。
(2)硬碟控制器壞假如所接硬碟小於528MB,你可以加一塊多功能卡即可;假如所接硬碟大於528MB,需要更新主板BIOS,或者利用相關的軟體。
【實例15】:
IDE接線錯誤,找不到硬碟
一台40GB主機,在一次雙硬碟對拷後,重新連接主硬碟並開機,機器提示找不到任何IDE設備,找不到硬碟也無法進入WinXP。重啟進入CMOS設置程序後,發現檢測不到任何IDE設備,換另外硬碟也檢測不到。
故障原因:此類故障經常發生。假如不是硬碟本身損壞,主板的IDE線接錯或者IDE口損壞,可以導致此類故障。另外,掛硬碟時,如果沒有及時更改跳線,也會出現類似情況。經查本例是IDE接線錯誤造成的,ATA/100硬碟線的Slave口接在硬碟上。
處理辦法:更換為Master介面即可。
⑧ 電腦維修的基本方法
電腦維修的基本方法
電腦維修的基本方法,電腦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是現代生活的一種辦公軟體了,所以對於我們來說關於電腦的使用也是非常多的,下面介紹電腦維修的基本方法,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觀察法
觀察,是維修判斷過程中第一要法,它貫穿於整個維修過程中。觀察不僅要認真,而且要全面。要觀察的內容包括:
1、 周圍的環境;
2、 硬體環境。包括接插頭、座和槽等;
3、 軟體環境;
4、 用戶操作的習慣、過程
二、最小系統法
最小系統是指,從維修判斷的角度能使電腦開機或運行的最基本的硬體和軟體環境。最小系統有兩種形式:硬體最小系統:由電源、主板和CPU組成。在這個系統中,沒有任何信號線的連接,只有電源到主板的電源連接。在判斷過程中是通過聲音來判斷這一核心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軟體最小系統:由電源、主板、CPU、內存、顯示卡/顯示器、鍵盤和硬碟組成。這個最小系統主要用來判斷系統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啟動與運行。對於軟體最小環境,就「軟體」有以下幾點要說明:
1、 硬碟中的軟體環境,保留著原先的軟體環境,只是在分析判斷時,根據需要進行隔離如卸載、屏蔽等)。保留原有的軟體環境,主要是用來分析判斷應用軟體方面的問題。
2、 硬碟中的'軟體環境,只有一個基本的操作系統環境(可能是卸載掉所有應用,或是重新安裝一個干凈的操作系統),然後根據分析判斷的需要,載入需要的應用。需要使用一個干凈的操作系統環境,是要判斷系統問題、軟體沖突或軟、硬體間的沖突問題。
3、 在軟體最小系統下,可根據需要添加或更改適當的硬體。如:在判斷啟動故障時,由於硬碟不能啟動,想檢查一下能否從其它驅動器啟動。這時,可在軟體最小系統下加入一個軟碟機或乾脆用軟碟機替換硬碟,來檢查。又如:在判斷音視頻方面的故障時,應需要在軟體最小系統中加入音效卡;在判斷網路問題時,就應在軟體最小系統中加入網卡等。
最小系統法,主要是要先判斷在最基本的軟、硬體環境中,系統是否可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即可判定最基本的軟、硬體部件有故障,從而起到故障隔離的作用。
最小系統法與逐步添加法結合,能較快速地定位發生在其它板軟體的故障,提高維修效率。
電腦電源:維修
一、故障類型:電源無輸出
此類為最常見故障,主要表現為電源不工作。在主機確認電源線已連接好(有些有交流開關的電源要打到開狀態)的情況下,開機無反應,顯示器無顯示(顯示器指示燈閃爍)。無輸出故障又分為以下幾種:
① +5VSB無輸出
前面已講到+5VSB在主機電源一接交流電即應有正常5V輸出,並為主板啟動電路供電。因此,+5VSB無輸出,主板啟動電路無法動作,將無法開機。
此故障制定為:將電源從主機中拆下,接好主機電源交流輸入線,用萬用表測量電源輸出到主板的20芯插頭中的紫色線(+5VSB)的電壓,如無輸出電壓則說明+5VSB線路已損壞,需更換電源。對有些帶有待機指示燈的主板,無萬用表時,也可以用指示燈是否亮來判斷+5VSB是否有輸出。此種故障顯示電源內部有器件損壞,保險很可能已熔斷。
② +5VSB有輸出,但主電源無輸出
此種情況待機指示燈亮,但按下開機鍵後無反應,電源風扇不動。此現象顯示保險絲未熔斷,但主電源不工作。故障判定方法為:將電源從主機中拆下,將20芯中綠線(PS>以上詞條內容均來源網路,均系原作者觀點及所有,僅供參考,不代表我愛生活網立場,感謝您對我愛生活網的支持!
⑨ 電腦故障維修的通用法則介紹
在進行電腦故障處理時,除了應掌握一定的原理知識,具備一定的邏輯分析、檢修能力和故障處理經驗外,還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下面介紹一些電腦故障維修的通用法則。
先軟體後硬體
當電腦發生故障而且不能判斷是軟體問題還是硬體問題時,應該先檢查有關軟體是否正常,排除軟體故障的可能後再檢查硬體。因為如果軟體故障未排除,即使硬體故障已經排除了,電腦也不能正常工作。
提示:由於處理軟體故障比硬體故障更容易,因此電腦出現故障時,不要急於動手檢查硬體,而要先從軟體上來查找故障原因,如注冊表文件損壞、CMOS參數設置不當、病毒破壞了硬碟主引導扇區等。通過檢測軟體或工具軟體(如Norton、PCTools)排除軟體方面的故障,如果不能解決,再來檢查硬體方面的故障。不要一開始就盲目拆卸硬體,以免走彎路。
通常的軟體處理包括體檢、優化、清理、殺毒,重新安裝軟體、重新安裝系統,軟體問題排除完後才往硬體故障方面考慮,當然如果有很明顯的硬體故障則不適用此條。
先外設後主機
先外後內是指檢修故障時應遵循先從外設找故障,再從主機找故障,從大設備到小設備,逐步縮小查找范圍的原則,最終找到故障點。
當故障現象涉及到電腦正在使用的外部設備時,應該先檢查外設是否正常,然後再檢查主機內與之有關的硬體與軟體是否正常。由於外設原因引發的故障往往比較容易發現和排除,因此根據系統報錯信息進行檢修,先確定故障發生的大體配件,如列印機、鍵盤、視頻、音箱、數據線等是否存在故障,然後查看電源的插放、信號線的連接是否正確,最後再來考慮主機,甚至把故障原因定位在某些設備上,然後再進行故障處理。例如,列印文檔時列印機意外中止,那麼首先應該檢查列印機的各個部分是否正常,然後再檢查其與主機的連接、主機的介面,最後檢查找列印機的驅動程序和列印文檔的軟體。還有顯示器的.黑屏問題,我們也是首先排查顯示器最後才考慮顯卡問題。
先簡單後復雜
在排除故障時,要先排除那些簡單且容易排除的故障,然後再去排除那些困難的不好解決的故障。因為在排除簡單的故障的同時,或許也影響到將要解決的困難的故障,使不好解決的故障也變得很好解決。另外,如果在排除簡單的故障中得到啟示,對排除困難的故障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樣,就比較容易解決了。對於像電路焊接等需要一定的電子維修基礎的操作,就不要貿然動手,最好送修。
簡單的事情一方面是指觀察,另一方面是指簡捷的環境。
觀察包括以下各項內容:
(1)電腦周圍的情況——位置、電源、連接、其他設備、溫度與濕度等。
(2)電腦所表現的現象、顯示的內容及它們與正常情況下的異同。
(3)電腦內部的情況——灰塵、連接、器件的顏色、部件的形狀、指示燈的狀態等。
(4)電腦的軟硬體配置——安裝了何種硬體,資源的使用情況,使用的是何種操作系統,其上又安裝了何種應用軟體,軟體是否為注冊版本,硬體的設置驅動程序版本等。
簡捷的環境包括:
(1)最小系統:軟體層面的最小系統基本上就是安全模式,硬體層面的最小系統是主板+cpu+內存。
(2)基本的運行部件/軟體和被懷疑有故障的部件/軟體。
(3)在一個干凈的系統中,添加用戶的應用(硬體、軟體)來進行分析判斷。
先一般後特殊
在分析一個故障原因時,開始要盡量考慮最普通、最一般的可能,排除這些後再考慮一些不太常見、可能性不大的故障原因。
例如初步判斷是某個擴展卡出現故障,應先檢查板卡的插接、連線情況和工作溫度等普通原因,然後再檢查板卡的晶元是否被氧化、電路是否被損壞。例如掃描儀不正常工作了,先檢查一下電源接線是否松動,或者換一條數據傳送線,也許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如果不行,再考慮其他一些特殊的故障原因。
先電源後部件
電源是電腦能否正常工作的關鍵,電源電壓不正常、不穩定,主機電源的功率不能負載各部件的正常運行等都會導致各種故障的發生。因此應該首先檢查電源部分,排除電源故障之後再考慮其他部件。
先清潔後檢修
在檢查電腦內部的各個部件時,首先要觀察機內是否清潔,如果發現機內各元器件、引線及金手指之間有塵土、污物、焊油等,應先予以清除,再進行檢修,這樣既可減少故障的發生率,又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實證明,大部分的故障都與灰塵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因此,清理掉污垢後會使維修更明了化。將懷疑有故障的部件上的灰塵清理干凈後,若排除了由灰塵引起故障的可能性後,便可以重點對其部件進行其他方面的檢修。
總結:電腦故障萬能處理規則
第一: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是重啟,電腦問題重啟電腦,網路問題重啟路由,重啟貓;
第二:軟體問題首先想到重新啟動電腦,連續按F8,啟動菜單選擇最近一次正確配置,或者,選擇安全模式,然後體檢優化清理殺毒,也就是先軟後硬的,先懷疑係統問題、病毒問題;
第三:重裝軟體、重置驅動、重裝系統,什麼軟體報錯就重裝什麼軟體,什麼硬體異常就重裝什麼硬體的驅動,不行就動用軟體問題的終極大招,重新安裝系統;
第四:軟體問題排除完了,輪到硬體了,重新拔插內存、顯卡、清理灰塵、CMOS電池放電這些簡單的處理是我們可以做的,復雜的做不了就只有送修了;
第五:補充一點硬體的處理方法,除非有主板檢測卡或者是專業維修人員,否則我們只有採用排除法,懷疑哪個部件有問題就更換哪個,很多小的維修點能做的也只是這個,根據一定的經驗推斷哪個部件問題,然後換個新的上去驗證問題。
⑩ 電腦顯示器故障及維修方法
電腦顯示器故障及維修方法
常見故障一:電腦剛開機時顯示器的畫面抖動得很厲害,有時甚至連圖標和文字也看不清,但過一二分鍾之後就會恢復正常。
這種現象多發生在潮濕的天氣,是顯示器內部受潮的緣故。要徹底解決此問題,可使用食品包裝中的防潮砂用棉線串起來,然後打開顯示器的後蓋,將防潮砂掛於顯象管管頸尾部靠近管座附近。這樣,即使是在潮濕的天氣里,也不會再出現以上的“毛病”。
常見故障二:電腦開機後,顯示器只聞其聲不見其畫,漆黑一片。要等上幾十分鍾以後才能出現畫面。
這是顯象管座漏電所致,須更換管座。拆開後蓋可以看到顯象管尾的一塊小電路板,管座就焊在電路板上。小心拔下這塊電路板,再焊下管座,到電子商店買回一個同樣的管座,然後將管座焊回到電路板上。這時不要急於將電路板裝回去,要先找一小塊砂紙,很小心地將顯象管尾後凸出的管腳用砂紙擦拭乾凈。特別是要注意管腳上的氧化層,如果擦得不幹凈很快就會舊病復發。將電路板裝回去就大功告成。
常見故障三:顯示器屏幕上總有揮之不去的干擾雜波或線條,而且音箱中也有令人討厭的雜音。
這種現象多半是電源的抗干擾性差所致。如果懶得動手,可以更換一個新的電源。如果有足夠的動手能力,也可以試著自己更換電源內濾波電容,這往往都能奏效;如果效果不太明顯,可以將開關管一並換下來。
常見故障四:顯示器花屏。
這問題較多是顯卡引起的。如果是新換的顯卡,則可能是卡的質量不好或不兼容,再有就是還沒有安裝正確的驅動程序。如果是舊卡而加了顯存的話,則有可能是新加進的顯存和原來的顯存型號參數不一所致。
常見故障五:顯示器黑屏。
如果是顯卡損壞或顯示器斷線等原因造成沒有信號傳送到顯示器,則顯示器的指示燈會不停地閃爍提示沒有接收到信號。要是將解析度設得太高,超過顯示器的最大解析度也會出現黑屏,重者銷毀顯示器,但現在的顯示器都有保護功能,當解析度超出設定值時會自動保護。另外,硬體沖突也會引起黑屏。
顯示器抖動的原因:
1、顯示器刷新頻率設置得太低
當顯示器的刷新頻率設置低於75Hz時,屏幕常會出現抖動、閃爍的現象,把刷新率適當調高,比如設置成高於85Hz,屏幕抖動的現象一般不會再出現。
2、電源變壓器離顯示器和機箱太近
電源變壓器工作時會造成較大的電磁干擾,從而造成屏幕抖動。把電源變壓器放在遠離機箱和顯示器的地方,可以讓問題迎刃而解。
3、劣質電源或電源設備已經老化
許多雜牌電腦電源所使用的元件做工、用料均很差,易造成電腦的電路不暢或供電能力跟不上,當系統繁忙時,顯示器尤其會出現屏幕抖動的現象。電腦的電源設備開始老化時,也容易造成相同的問題。
4、音箱放得離顯示器太近
音箱的磁場效應會干擾顯示器的正常工作,使顯示器產生屏幕抖動和串色等磁干擾現象。
5、病毒作怪
有些計算機病毒會擾亂屏幕顯示,比如:字元倒置、屏幕抖動、圖形翻轉顯示等。網上隨處可見的屏幕抖動腳本,就足以讓你在中招之後頭大如牛。
6、顯示卡接觸不良
重插顯示卡後,故障可得到排除。
7、電源濾波電容損壞
打開機箱,如果你看到電源濾波電容(電路板上個頭最大的那個電容)頂部鼓起,那麼便說明電容壞了,屏幕抖動是由電源故障引起的。換了電容之後,即可解決問題。
相關閱讀—電腦刻錄機故障及維修方法
常見故障一:安裝刻錄機後無法啟動電腦
首先切斷電腦供電電源,打開機箱外殼檢查IDE線是否完全插入,並且要保證PIN-1的接腳位置正確連接。如果刻錄機與其它IDE設備共用一條IDE線,需保證兩個設備不能同時設定為“MA”(Master)或“SL”(Slave)方式,可以把一個設置為“MA”,一個設置為“SL”。
常見故障二:使用模擬刻錄成功,實際刻錄卻失敗
刻錄機提供的“模擬刻錄”和“刻錄”命令的差別在於是否打出激光光束,而其它的操作都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說,“模擬刻錄"可以測試源光碟是否正常,硬碟轉速是否夠快,剩餘磁碟空間是否足夠等刻錄環境的狀況,但無法測試待刻錄的碟片是否存在問題和刻錄機的激光讀寫頭功率與碟片是否匹配等等。有鑒於此,說明“模擬刻錄”成功,而真正刻錄失敗,說明刻錄機與空白碟片之間的兼容性不是很好,可以採用如下兩種方法來重新試驗一下:
1. 降低刻錄機的寫入速度,建議2X以下;
2. 請更換另外一個品牌的空白光碟進行刻錄操作。出現此種現象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激光讀寫頭功率衰減現象造成的,如果使用相同品牌的'碟片刻錄,在前一段時間內均正常,則很可能與讀寫頭功率衰減有關,可以送有關廠商維修。
常見故障三:無法復制游戲CD
一些大型的商業軟體或者游戲軟體,在製作過程中,對光碟的碟片做了保護,所以在進行光碟復制的過程中,會出現無法復制,導致刻錄過程發生錯誤,或者復制以後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發生。
常見故障四:刻錄的CD音樂不能正常播放
並不是所有的音響設備都能正常讀取CD-R碟片的,大多數CD機都不能正常讀取CD-RW碟片的內容,所以最好不要用刻錄機來刻錄CD音樂。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刻錄的CD音樂,必須要符合CD-DA文件格式。
常見故障五:刻錄軟體刻錄光碟過程中,有時會出現“BufferUnderrun”的錯誤提示信息,“BufferUnderrun”錯誤提示信息的意思為緩沖區欠載。
一般在刻錄過程中,待刻錄數據需要由硬碟經過IDE界面傳送給主機,再經由IDE界面傳送到刻錄機的高速緩存中 (BufferMemory),最後刻錄機把儲存在BufferMemory里的數據信息刻錄到CD-R或CD-RW碟片上,這些動作都必須是連續的,絕對不能中斷,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造成刻錄機無法正常寫入數據,並出現緩沖區欠載的錯誤提示,進而是碟片報廢。解決的辦法就是,在刻錄之前需要關閉一些常駐內存的程序,比如關閉光碟自動插入通告,關閉防毒軟體、Window任務管理和計劃任務程序和屏幕保護程序等等。
常見故障六:光碟刻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刻錄失敗
提高刻錄成功率需要保持系統環境單純,即關閉後台常駐程序,最好為刻錄系統准備一個專用的硬碟,專門安裝與刻錄相關的軟體。在刻錄過程中,最好把數據資料先保存在硬碟中,製作成“ISO鏡像文件”,然後再刻入光碟。為了保證刻錄過程數據傳送的流暢,需要經常對硬碟碎片進行整理,避免發生因文件無法正常傳送,造成的刻錄中斷錯誤,可以通過執行“磁碟掃描程序”和“磁碟碎片整理程序”來進行硬碟整理。此外,在刻錄過程中,不要運行其它程序,甚至連滑鼠和鍵盤也不要去輕易去碰。刻錄使用的電腦最好不要與其他電腦聯網,在刻錄過程中,如果系統管理員向本機發送信息,會影響刻錄效果,另外,在區域網中,不要使用資源共享,如果在刻錄過程中,其它用戶讀取本地硬碟,會造成刻錄工作中斷或者失敗。除此以外,還要注意刻錄機的散熱問題,良好的散熱條件會給刻錄機一個穩定的工作環境,如果因為連續刻錄,刻錄機發熱量過高,可以先關閉電腦,等溫度降低以後再繼續刻錄。針對內置式刻錄機最好在機箱內加上額外的散熱風扇。外置式刻錄機要注意防塵,防潮,以免造成激光頭讀寫不正常。
常見故障七:使用 EasyCDPro刻錄無法識別中文目錄名
在使用EasyCDPro刻錄中文文件名的時候,可以在文件名選項中選取Romeo,就可以支持長達128位文件名,即64個漢字的文件名了。另外,WinonCD、Nero、DirectCD2.x等都能很好地支持長中文文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