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設置 > 電腦的參數配置各代表什麼

電腦的參數配置各代表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11 02:30:11

1. 電腦的配置是什麼意思

電腦的配置,是衡量一台電腦好壞的標准。
硬體主要看:CPU、顯卡、主板、內存、硬碟、顯示器等。
軟體主要看:操作系統
簡單舉個例子說明一下:電腦的同等配置,運行原版Windows
98肯定比運行原版Windows
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運行原版的Windows
Vista速度要快,最後就是原版Windows
Vista運行速度比最新出的原版Windows
7速度要快,以此類推。這就說明,同等配置情況下,軟體佔用的系統資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2. 電腦配置的數據都是什麼意思,誰能告訴我

電腦硬體配置參數說明:
1、電腦的配置一般是指電腦的硬體配件的高檔程度、性價比等,電腦的性能好壞主要決定於以下主要硬體配置。
(1)CPU:決定運行速度,比如賽揚D2.66G,其中「2.66G」是指它的運算速度,但是這里的單位「G」跟硬碟的「G」不同,不是大小,CPU的「G」是「GHZ」是頻率,就是每秒可以運算2.66G次
(2)主板:決定運算速度和穩定性,由於主板應用的晶元不同,可分為很多種,如845、865、895、815等,
(3)硬碟:決定讀、存數據速度和大小,如80G/7200/0.8M,其中80G是大小,7200是轉速,轉速決定讀存數據的速度,還有0.8M是硬碟的緩存,還決定速度
(4)顯卡:決定畫面顯示效果的好壞與顯示速度,它的性能指數一般看它的顯存及位數,如人們常說的雙128,就是說內存和位數都是128的。
上面幾項最能決定配置高檔的程度,其它的就都是次要的啦,而且現在一般的主板都集成網卡、音效卡等,都影響不大,
如果你想看看自己電腦的配置,那就單擊「開始」--》「程序」--》「附件」--》「系統工具」--》「系統信息」裡麵包括硬體版本,性能指數,軟體版本信息等,都在裡面了,一般來講,電腦的速度的響應並不能說某單個硬體對它的影響,它們之間需要相互匹配,當然,硬體佔主要因素,先從硬體來講:
1、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頻越高、二級緩存越大,速度越快,未來CPU將有三級緩存、四級緩存等,都影響響應速度。
2、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SDRAM133,DDR233,DDR2-533,DDR3-800),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還是處理晶元,如:筆記本i965比i945晶元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晶元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依此類推。
4、硬碟,硬碟在日常使用中,考慮得少一些,不過也有是有一些影響的,首先,硬碟的轉速(分:高速硬碟和低速硬碟,高速硬碟一般用在大型伺服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碟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台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功耗和散熱原因。
硬碟速度又因介面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串口)介面,早前的硬碟多是IDE介面,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介面的要慢些。硬碟近年來也隨著市場的發展,緩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或更大,就像CPU一樣,緩存越大,速度將會快些。
5、顯卡:這項對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如運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圖形軟體。顯卡除了硬體級別上的區分外,也有「共享顯存」技術的存在,和一般自帶顯存晶元的不同,就是該「共享顯存」技術,需要從內存讀取顯存,以處理相應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稱之為:動態顯存。這種技術更多用在筆記本電腦中。
6、電源,這個只要功率足夠和穩定性好,也就OK啦。
7、顯示器:顯示器與主板的介面也一樣有影響,只是人們一般沒有太在乎(請查閱顯示設備相關技術資料)。

3. 筆記本電腦各參數解釋 詳細

1、外殼

筆記本電腦的外殼既是保護機體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影響其散熱效果、「體重」、美觀度的重要因素。筆記本電腦常見的外殼用料有:合金外殼有鋁鎂合金與鈦合金,塑料外殼有碳纖維、聚碳酸酯PC和ABS工程塑料。

2、顯示屏

顯示屏是筆記本的關鍵硬體之一,約占成本的四分之一左右。顯示屏以背光源主要分為CCFL-LCD與LED-LCD。LCD是液晶顯示屏的全稱,以面板區分主要有TFT、UFB、TFD、STN等幾種類型的液晶顯示屏。

LED是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的英文縮寫。LED應用可分為兩大類:一是LED單管應用,包括背光源LED,紅外線LED等;另外就是LED顯示屏。

LED是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的英文縮寫。LED應用可分為兩大類:一是LED單管應用,包括背光源LED,紅外線LED等;另外就是LED顯示屏。

3、定位設備

筆記本電腦一般會在機身上搭載一套定位設備(相當於台式電腦的滑鼠,也有搭載兩套定位設備的型號),早期一般使用軌跡球(Trackball)作為定位設備,較為流行的是觸控板(Touchpad)與指點桿(ointing Stick)。

4、硬碟

硬碟的性能對系統整體性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尺寸: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硬碟一般是2.5英寸,而台式機為3.5英寸,筆記本電腦硬碟是筆記本電腦中為數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筆記本電腦硬碟都是可以通用的。

5、內存

筆記本電腦的內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因處理器速度較慢而導致的性能下降。一些筆記本電腦將緩存內存放置在CPU上或非常靠近CPU的地方,以便CPU能夠更快地存取數據。

有些筆記本電腦還有更大的匯流排,以便在處理器、主板和內存之間更快傳輸數據。由於筆記本電腦整合性高,設計精密,對於內存的要求比較高,筆記本內存必須符合小巧的特點。

需採用優質的元件和先進的工藝,擁有體積小、容量大、速度快、耗電低、散熱好等特性。出於追求體積小巧的考慮,大部分筆記本電腦最多隻有兩個內存插槽。

6、電池

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都需要電流才能工作。它們都配備了小型電池來維持實時時鍾(在有些情況下還有CMOS RAM)的運行。但是,與台式機不同,筆記本電腦的便攜性很好,單單依靠電池就可以工作。

鎳鎘(NiCad)電池是筆記本電腦中常見的第一種電池類型,較早的筆記本電腦可能仍在使用它們。它們充滿電後的持續使用時間大約在兩小時左右,然後就需要再次充電。

但是,由於存在記憶效應,電池的持續使用時間會隨著充電次數的增加而逐漸降低。

鎳氫(NiMH)電池是介於鎳鎘電池和後來的鋰離子電池之間的過渡產品。它們充滿電後的持續使用時間更長,但是整體壽命則更短。它們也存在記憶效應,但是受影響的程度比鎳鎘電池輕。

鋰電池是當前筆記本電腦的標准電池。它們不但重量輕,而且使用壽命長。鋰電池不存在記憶效應,可以隨時充電,並且在過度充電的情況下也不會過熱。

此外,它們比筆記本電腦上使用的其他電池都薄,因此是超薄型筆記本的理想選擇。鋰離子電池的充電次數在950-1200次之間。

許多配備了鋰離子電池的筆記本電腦宣稱有5小時的電池續航時間,但是這個時間與電腦使用方式有密切關系。硬碟驅動器、其他磁碟驅動器和 LCD 顯示器都會消耗大量電池電量。

甚至通過無線連接瀏覽互聯網也會消耗一些電池電量。許多筆記本電腦型號安裝了電源管理軟體,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或者在電量較低時節省電能。

7、音效卡

大部分的筆記本電腦還帶有音效卡或者在主板上集成了聲音處理晶元,並且配備小型內置音箱。但是,筆記本電腦的狹小內部空間通常不足以容納頂級音質的音效卡或高品質音箱。

游戲發燒友和音響愛好者可以利用外部音頻控制器(使用USB或火線埠連接到筆記本電腦)來彌補筆記本電腦在聲音品質上的不足。

8、顯卡

顯卡主要分為兩大類: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性能上獨立顯卡一般來說要好於集成顯卡。

集成顯卡是將顯示晶元、顯存及其相關電路都做在主板上,與主板融為一體;集成顯卡的顯示晶元有單獨的,但大部分都集成在主板的北橋晶元中;

一些主板集成的顯卡也在主板上單獨安裝了顯存,但其容量較小,集成顯卡的顯示效果與處理性能相對較弱,不能對顯卡進行硬體升級,但可以通過CMOS調節頻率或刷入新BIOS文件實現軟體升級來挖掘顯示晶元的潛能;

集成顯卡的優點是功耗低、發熱量小、部分集成顯卡的性能已經可以媲美入門級的獨立顯卡,所以不用花費額外的資金購買顯卡。

獨立顯卡是指將顯示晶元、顯存及其相關電路單獨做在一塊電路板上,自成一體而作為一塊獨立的板卡存在,它需佔用主板的擴展插槽(ISA、PCI、AGP或PCI-E)獨立顯卡單獨安裝有顯存。

一般不佔用系統內存,在技術上也較集成顯卡先進得多,比集成顯卡能夠得到更好的顯示效果和性能,容易進行顯卡的硬體升級;其缺點是系統功耗有所加大,發熱量也較大,需額外花費購買顯卡的資金。

獨立顯卡主要分為兩大類:Nvidia 通常說的「N」卡 和 ATI 通常說的「A」卡。通常,「N」卡主要傾向於游戲方面,「A」卡主要傾向於影視圖像方面。但是,在非專業級別的測試上,這種傾向是較小的。

隨著畫面的特效進入DX10.1時代,隨之顯卡也進行相應的升級。兩大顯卡廠商Nvidia和ATI相繼推出新型顯卡,Nvidia 100M系列 和 ATI 4000 系列,它們全部有效支持DX10.1的特效處理。

N卡:Nvidia 100M系列市面上主要有Nvidia G102M、 Nvidia G103M、Nvidia G105M、Nvidia G110M、Nvidia G120M、Nvidia G130M這些,標號越高的產品性能越好。

它們所對應的9代顯卡分別是9200GS、9300GS、9400GS、9500GS、9500GT、9650GT,在此基礎上性能都有較大幅提升(通俗的講「GS」「GT」代表性能(GTX>GT>GE>GS>GSO)。而9代的顯卡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廠商再用,主要有自9200-9650等。

A卡:ATI 4000系列市面上主要有4330、4530、4570、4650這些,同樣是標號越高性能愈好。也有大部分產品採用3000系列的老顯卡,有3450、3470、3650等等。A卡的型號第三位數相當於N卡的GS、GT。

顯卡的性能辨別主要看:型號>性能標示>顯存大小>顯存頻率。

9、內置變壓器

一般筆記本電腦因為具有可攜帶性,所以有內置變壓器 尤其是出國時國內外的電器額定電壓不相同.所以為了滿足這一點筆記本電腦一般都內置了一個變壓器.使筆記本電腦的適用范圍和壽命都大大增加。

(3)電腦的參數配置各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筆記本電腦關鍵性能:

1、cpu的能力

主流的cpu耗電量低,運算能力強(即主頻高)。

2、顯卡的能力

曾經獨立顯卡一定強於集成顯卡的說法隨著技術的發展已經漸漸出現了例外。至於選擇顯卡與否,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

如果你是個游戲發燒友,那麼選擇配有中高端N卡或者A卡筆記本更合適。如果只是普通的辦公娛樂,INTEL的HD集成顯卡已經能滿足你的需求。

3、發熱和續航能力

這個的重要性比較容易被忽視,發熱量大的筆記本在夏天要注意散熱,不然頻繁重啟會很不爽的。

4. 電腦配置各數據的含義是什麼

1、CPU,這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三級緩存,和核的數量。頻率越高,第2級緩存越大,第3級緩存越大,內核越多,運行速度越快。速度更快的cpu只有三個緩存會影響響應速度。

2、內存,內存訪問速度取決於界面,粒子的數量和存儲大小,一般來說,內存越大,更強大的處理能力的數據,處理數據的速度主要取決於類型的內存(比如DDR不是一樣快DDR3處理)。

3、主板,或處理晶元,如:筆記本i965比i945晶元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晶元處理能力更強,等等。

4、硬碟,硬碟分為固態硬碟(SSD)、機械硬碟(HDD)、混合硬碟(SSHD),固態硬碟最快,混合硬碟次之,機械硬碟最差。

5、顯卡:顯卡流量處理能力和顯卡內存大小及顯卡位寬,越大越好。

6、電源,這只要電源足夠且穩定性好,穩定的電源就很重要,對於計算機電子元件來說電壓和電流的穩定是計算機壽命的關鍵。

7、顯示器:顯示器與主板的介面也受到影響(如DVI、HDMI、VGA介面)。

(4)電腦的參數配置各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筆記本電腦的配置與台式機大致相同,但有一個很大的區別。CPU、顯卡基本焊接在主板上,另外由於空間小對散熱性能要求較高,所以筆記本不僅可以看到CPU、內存、硬碟和顯卡,還有工業設計、模具和散熱也很重要。

例如,鋁合金模具的散熱性能肯定優於工程塑料模具。另外,CPU和顯卡主要是通過熱管來傳導的,應該分為兩種,但是有些品牌和低端的這種只使用熱管,所以溫度比較高。

5. 買筆記本電腦時,各類配置都代表什麼

買筆記本電腦時,我們主要考慮的是CPU、主板、顯卡、內存、硬碟、顯示器。


▲電腦硬體配置

第一:CPU 也就是電腦的中央處理器,相當於人的大腦。這個主要決定了電腦的運行速度,電腦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要經過CPU,CPU的頻次越高、二級緩存越大,那麼電腦的運行速度越快,所以買電腦時要根據你電腦的用途選擇相應的CPU。

第二:主板 主板的最核心部件就是晶元、晶元決定的數據的存儲能力。

第三:內存 內存主要決定了電腦存儲空間的大小,內存越大,那麼電腦的存儲量越大,存儲的速度越快。

第四:顯卡 顯卡主要決定了電腦響應程序的速度,人對電腦發出指令後,電腦是否能夠迅速的響應,則取決於顯卡。許多大型軟體,比如CAD和3dmax等都對顯卡的質量要求比較高。

第五:硬碟 硬碟在現實中考慮的比較少,主要考慮其轉速,轉速影響的功耗和散熱功能,轉速越高,功耗越大,散熱功能相對來說好一點。

第五:顯示器 顯示器直接決定了,電腦顯示畫面的質感,高精度行業對顯示器的要求肯定比較高。

這是我的回答,望採納,謝謝

6. 常說的電腦配置是指什麼

您好,你的問題,我之前好像也遇到過,以下是我原來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幫助到你,若有錯誤,還望見諒!1。電腦的配置一般是指電腦的硬體配件的高檔程度、性價比等,電腦的性能好壞主要決定於 (1)CPU:決定運行速度,比如賽揚D2.66G,其中「2.66G」是指它的運算速度,但是這里的單位「G」跟硬碟的「G」不同,不是大小,CPU的「G」是「GHZ」是頻率,就是每秒可以運算2.66G次 (2)主板:決定運算速度和穩定性,由於主板應用的晶元不同,可分為很多種,如845、865、895、815等, (3)硬碟:決定讀、存數據速度和大小,如80G/7200/0.8M,其中80G是大小,7200是轉速,轉速決定讀存數據的速度,還有0.8M是硬碟的緩存,還決定速度 (4)顯卡:決定畫面顯示效果的好壞與顯示速度,它的性能指數一般看它的顯存及位數,如人們常說的雙128,就是說內存和位數都是128的 上面幾項最能決定配置高檔的程度,其它的就都是次要的啦,而且現在一般的主板都集成網卡、音效卡等,都影響不大! 如果你想看看自己電腦的配置,那就單擊「開始」--》「程序」--》「附件」--》「系統工具」--》「系統信息」裡麵包括硬體版本,性能指數,軟體版本信息等,都在裡面了!一般來講,電腦的速度的響應並不能說某單個硬體對它的影響,它們之間需要相互匹配(下同此理),當然,硬體佔主要因素,二是軟體的優化設置: 先從硬體來講 1、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頻越高、二級緩存越大,速度越快,未來CPU將有三級緩存、四級緩存等,都影響響應速度。 2、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SDRAM133,DDR233,DDR2-533,DDR3-800),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還是處理晶元,如:筆記本i965比i945晶元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晶元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依此類推。 4、硬碟,硬碟在日常使用中,考慮得少一些,不過也有是有一些影響的,首先,硬碟的轉速(分:高速硬碟和低速硬碟,高速硬碟一般用在大型伺服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碟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台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功耗和散熱原因。 硬碟速度又因介面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串口)介面,早前的硬碟多是IDE介面,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介面的要慢些。 硬碟近年來也隨著市場的發展,緩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或更大,就像CPU一樣,緩存越大,速度將會快些。 5、顯卡:這項對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如運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圖形軟體。顯卡除了硬體級別上的區分外,也有「共享顯存」技術的存在,和一般自帶顯存晶元的不同,就是該「共享顯存」技術,需要從內存讀取顯存,以處理相應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稱之為:動態顯存。這種技術更多用在筆記本電腦中。 6、電源,這個只要功率足夠和穩定性好,也就OK啦。 7、顯示器:顯示器與主板的介面也一樣有影響,只是人們一般沒有太在乎(請查閱顯示設備相關技術資料)。 好了,硬體產品先說這些。 下面說說軟體部分: 1、操作系統:簡單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就現在的電腦,同等配置,運行原版Windows 98肯定比運行原版Windwos 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運行原版的Windows Vista速度要快,這就說明,同等配置情況下,軟體佔用的系統資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還有,英文原版的操作系統運行英文版程序比運行中文版的程序穩定性及速度都有是關系的。 所以,這里特別強調是原版的系統,也就是沒有精簡過的系統。同理,精簡過的Windows XP一般來說,會比原版的XP速度快些,因為精簡掉一些不常用的程序,佔用的系統資源少了,所以速度有明顯提升。 2、軟體(包括硬體)都可以適當優化,以適合使用者,如:一般辦公文員,配置一般的電腦,裝個精簡版的XP和精簡版的Office 2003就足以應付日常使用了。但如果是圖形設計人員,就需要專業的配置,尤其對顯卡的要求,所以,升級軟體:Microsoft DirectX 9.0 或以上版本是很有必要的。,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

7. 買電腦主要看什麼參數和配置

論整機性能,各種配件不同型號其參數與製程不同代表著它本身的性能,比如說超人與凡人,還有一點要說的性能必須實際大於理論。1:處理器:架構(比方是第幾代如Haswell
)、製程(22nm)、核數(4核)、主頻(3.4Ghz,玩超頻就是這個東東了)、一二三級緩存大小、內存控制器所支持的最大頻率等的合起來的實際性能(新cpu有帶集顯的)。2
:內存:時序、頻率、容量的實際性能。3:顯卡:GPU圖型核芯型號(最關鍵,不同型號代表了它的處理性能-注意不是顯卡型號,顯卡型號是各顯卡生廠商起的,GPU是指如兩大廠家nvidia和ATI起的,ATI被AMD收購了)、顯存顆粒種類與顯存容量(如新DDR5
8G,跟內存類似)、PCI匯流排帶寬(代數如2.0及3.0),合起來的實際性能。4:硬碟:緩存(32M)、帶寬(如SATA第幾代代表了每秒傳輸帶寬)、讀寫速率(引:一般固態盤要優於機械盤)、容量(不是關鍵)等合起來的實際性能。5:主板:晶元組型號(很關鍵,決定所支持的CPU型號、內存類型,PCI匯流排帶寬,硬碟介面類型等)、可擴展性、穩定能、附加性價。6:網卡:一般已集成,新的是千兆交換的,不談。7:音效卡:一般已集成,這個都懂,不探究。7:電源:功率利用率(如利用率是80%,PFC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有影響),功率支持(有些硬體吃電大),可擴展性(介面多嗎),靜音表現等。8:機箱:散熱是否良好,是否防輻射,其它的。9.鍵鼠看個人使用習慣,滑鼠有個重指標-dpi精度。
10:顯示器:尺寸,最大支持解析度,可視角度,液晶板(TN、IPS等種類,色彩關鍵),流明度,對比度,頻率等。
以上為之前學習我的理解,歡迎糾錯!

8. 電腦的參數是什麼意思

1、cpu xx HGz 是CPU頻率,一般是越快越好,雙核、四核(i3/i5/i7)指cpu的通道數,即同時運行的進程數。

2、內存 1G/2G/4G 指內存大小,目前32位系統只支持最大3.2G,64位最大支持8G,用於臨時存儲數據。

3、硬碟 160G/320G/500G 指硬碟大小,即用於存放本地文件的大小。

4、顯卡用於輸出視頻,目前的主板一般都集成有顯卡,不帶獨立顯卡亦可用,但3D效果之類表現不佳,普通家用或則商用集成顯卡就夠了。獨立顯卡有顯存,512M/1G左右與內存一樣,但只為顯卡做緩存。

5、DVD-ROM/DVD-RAM 前者只能讀取DVD/CD的數據,後者可以刻錄數據。

(8)電腦的參數配置各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硬碟也隨著市場的發展,緩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是16M或32M或更大,就像CPU一樣,緩存越大,速度會快些。

要注意顯卡的流處理能力以及顯存大小和顯存位寬,越大越好。這項與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如運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圖形軟體以及玩大型3D游戲顯卡除了硬體級別上的區分外,也有「共享顯存」技術的存在,和一般自帶顯存晶元的不同,就是該「共享顯存」技術,需要從內存讀取顯存,以處理相應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稱之為:動態顯存。這種技術更多用在筆記本電腦中。

顯示器與主板的介面也一樣有影響(如DVI,HDMI和VGA介面),只是人們一般沒有太在乎(請查閱顯示設備相關技術資料)。

9. 筆記本電腦各參數的解釋是什麼

電腦的配置,主要看CPU、顯卡、主板、內存、硬碟等.

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速度越快,現在的CPU有三級緩存、四級緩存等,都影響相應速度。

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

SDRAM133,DDR333,DDR2-533,DDR2-800,DDR3-1333),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速度就越快。

主板,主要還是處理晶元,如:筆記本i965比i945晶元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晶元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依此類推。

配置介紹

硬碟,硬碟在日常使用中,考慮得少一些,不過也有是有一些影響的,首先,硬碟的轉速(分:高速硬碟和低速硬碟,高速硬碟一般用在大型伺服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碟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台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功耗和散熱原因。

硬碟速度又因介面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說的串口)介面,早前的硬碟多是IDE介面,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介面的要慢些。

硬碟也隨著市場的發展,緩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現在是16M或32M或更大,就像CPU一樣,緩存越大,速度會快些。

閱讀全文

與電腦的參數配置各代表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優化電腦的操作有哪些 瀏覽:732
電腦開機後一直刷新頁面怎麼辦 瀏覽:789
爛台式電腦配件什麼最值錢 瀏覽:237
電腦聽過的歌如何下載 瀏覽:312
金蝶電腦安裝軟體 瀏覽:727
電腦f12進不了u盤 瀏覽:360
微信電腦版如何傳輸高清視頻 瀏覽:784
家裡面的電腦怎麼連接wifi 瀏覽:121
電腦打游戲屏幕顯示不滿屏 瀏覽:504
台式電腦屏幕的座子怎麼下 瀏覽:134
為啥電腦上無線滑鼠箭頭找不到了 瀏覽:46
台式電腦耳麥插上去沒有聲音 瀏覽:751
無線電腦能連上手機搜不到 瀏覽:280
無線充電腦有哪些 瀏覽:567
電腦升級內存後還需要重裝系統嗎 瀏覽:848
滑鼠連蘋果電腦 瀏覽:1
台式電腦開機黑屏主板維修 瀏覽:301
台式電腦郵寄硬碟能顛簸壞嗎 瀏覽:140
蘋果電腦招行 瀏覽:921
自己安裝電腦cpu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