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腦主機後面的那些插孔,分別是插什麼的
電腦主機後面的那些插孔,分別是插:
1:電源線;
2、滑鼠;
3、鍵盤;
4、SUB介面;
5、網線插口;
6、音頻輸入;
7、音頻輸出;
8、麥克風介面;
9、DVI視頻介面;
10、HDMI視頻介面;
11、VGA視頻介面;
(1)電腦主板上分別插哪些東西擴展閱讀:
電腦主機:
1、計算機主機
指計算機硬體系統中用於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CPU、內存、硬碟、光碟機、電源、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介面,如 USB 控制器、顯卡、網卡、音效卡等等。位於主機箱內的通常稱為內設,而位於主機箱之外的通常稱為外設(如顯示器、鍵盤、滑鼠、外接硬碟、外接光碟機等)。通常,主機自身(裝上軟體後)已經是一台能夠獨立運行的計算機系統,伺服器等有專門用途的計算機通常只有主機,沒有其他外設。
2、internet主機
internet上的主機:與internet相連的任何一台計算機都稱為主機,每台主機都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每台主機在互聯網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3、迷你電腦主機
迷你電腦主機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超靜音的迷你電腦,支持1080P解析度高清影片播放器,同時也是一款時尚裝飾家居的家庭設備,上網,看電影,樣樣毫不示弱。
❷ 主板上都能插些什麼東西
主板上都能插視頻採集卡、陣列卡,還可以插獨立音效卡、獨立網卡、電視卡、視頻硬壓卡、主板診斷卡、監控卡、硬碟、電源、機箱面板的usb、音頻輸入輸出、內存條、視頻方面的擴展硬體、音頻方面的擴展硬體。
❸ 主板上4個介面分別是連接哪些硬體的
1、不一定要幾個!按照你的配置,介面只要夠用就好,多的也沒用一台基本的電腦主板上面帶一個ide(接光碟機)、一個pci-e(或者兩個
用以雙顯卡交火)sata介面(一般4-6個),pci介面(其它卡
如:電視卡
音效卡
網卡……),這是內置介面,還有其它的外置介面都夠用。
2、不同的介面是連接不同的硬體,所以基本的介面是有的。
3、上面說了不同介面的用處,但是要區別的是ide和sata介面都是接硬碟和光碟機的,兩者之間也有區別,後者是最近幾年才出來的介面,在傳輸速率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同時佔用的空間也很小、安裝更簡單。(現在硬碟都是sata介面的,不用管ide,隨著時間的推移ide也面臨著淘汰)
4、正如樓上說的「主板就象一座立交橋
,所有部件都通過他交換數據
,所以也必須和他相連
」。
備註:
衡量一塊主板的好壞不是看介面的多少,而是各個方面綜合起來而言,比如主板晶元、用料之類的。
另外我不知道你說的是外置介面還是外置介面,一般外置介面都夠用,如果不夠的話也可以購買擴展卡,連接到pci介面上面。
回答完畢!
❹ 電腦主板上都有什麼東西
電腦主板上有需要用介面。如內存槽。cpu卡槽。還有其他擴展槽等等。這些才是你需要使用到的東西。其他真的沒必要知道這些。畢竟這些和看電視一樣。不需要了解電視機如何接受信息如何播放出現(電視機如何運行的)。只要知道按遙控器就行吧(化難為簡才是關鍵)
❺ 電腦主板上有那些借口及作用
電腦主板上的主要數據介面有CPU介面、內存介面USB介面、連接硬碟和光碟機的SATA介面等,還有一些供電介面,供應連接設備工作所需的電流。
❻ 筆記本電腦的主板都有什麼
主板的主要部件有:
1.CPU插座。CPU插座根據CPU封裝形式的不同主要分為4種,一種是Socket7插座,是
Pentium級別的CPU使用的,在主板上是一個接近正方形的白色扁平插座,邊上帶有一個
金屬把手,將把手提起來,就可以讓CPU自由放入插座中,然後按下把手,就可以將CPU
夾緊在插座上面;Socket370,這是供Celeron和Socket370結構的Pentium III CPU使用
的,它的樣子與Socket7完全一樣,只是要大一圈;Slot1,這是Pentium II/Pentium
III的插座,它的樣子是一個狹長的插槽,CPU像一個插卡一樣插入槽中,插槽的兩邊有
CPU的定位和夾緊裝置;SlotA,是AMD K7的插槽,它的樣子和Slot1一樣,只不過管腳定
義完全不一樣,而且插槽的定位方向也不同。
2.內存插槽。現在的主板內存插槽一般都是168線的內存插槽,用於SDRAM內存模塊
的插接,每一個插槽的數據寬度為64位,因此,對於現在的CPU來說,只需要一根就可以
啟動計算機。主流的主板上的內存插槽一般有2-4根,支持的最大內存容量一般在256M-
2G之間。
3.板卡擴展槽。板卡擴展槽是用來接插各種板卡的,如顯卡、音效卡、Modem卡以及網
卡等等。板卡插槽目前尚在使用的有PCI、ISA和AGP這幾種。PCI插槽用於PCI匯流排的插卡
,在主板上一般是白色的插槽,根據主板的不同,一般有2-5個PCI插槽。ISA插槽的歷史
很古老,早在286時代就有了,但是由於基於ISA的板卡數量眾多,因此直到現在還沒有
被徹底淘汰。ISA插槽一般是黑色的,長度明顯超過PCI插槽,一般現在主板上有1-3根
ISA插槽,但有些新型的主板上面已經沒有了。AGP插槽是褐色的插槽,長度比PCI插槽短
一點,每塊主板只有一根,專門用於接插AGP顯卡。很多集成了顯卡的主板上面沒有AGP
插槽。除了上面幾種插槽外,一些新型的主板上面還有AMR插槽,這是一種很短的褐色插
槽,用於AMR插卡。
4.主板晶元組。主板晶元組是主板的核心部件,起到協調和控制數據在CPU、內存和
各種應用插卡之間流通的作用。在主板上面一般可以看到兩片較大的方形晶元,有些上
面還帶有散熱器,這就是主板晶元組,它是主板上最核心的部件。
5.BIOS系統。主板的BIOS實際上是指一段程序,這段程序在開機後首先運行,對系
統的各個部件進行監測和初始化,另外,它還提供了一個界面,供用戶對系統的各個部
分進行設置。BIOS程序保存在一片電可擦除的只讀儲存器(EEPROM或者FlashROM)中,
而用戶設置的結果則是保存在一小塊CMOS的存儲器里,系統斷電訊後靠一個鋰電池來維
持數據。
6.時鍾發生器。在主板上面,時鍾發生器的具體位置不太容易看到,但其重要性卻
不容忽視。時鍾發生器由晶體振盪器和時鍾晶元以及相應的電路組成。所有的系統時鍾
都是由這個部分產生。許多主板都可以設置很多種外頻,其實,能不能夠設置這么多種
外頻,完全是由時鍾晶元所決定的。
7.I/0介面。I/0介面是用於連接各種輸入輸出設備的介面。具體來說I/0介面主要有
一個鍵盤口、一個PS/2滑鼠器介面、兩個串列口、一個並行口(或稱為列印口)、一個
游戲口和兩個USB介面。
8.IDE介面和軟碟機介面。IDE介面和軟碟機介面在主板上分別是兩個40針和一個28針排
線插座,IDE設備和軟碟機通過排線與之相連,每一個IDE插座可以接兩個IDE設備,兩個總
共可以接4個設備。IDE設備主要指硬碟、光碟機以及使用IDE界面的其他設備等。現在有些
新主板上面增加了一個IDE控制器,因此,可能就會有4個IDE介面,總共可以接上8個IDE
設備。
9.電源模塊。主板上的電源模塊一般在主板的電源插座附近,它產生不同電壓的電
流提供給主板上面的設備和插卡使用。電源模塊的特點是有很多大型的直立電解電容器
❼ 主板上主要有哪些部件
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主板上最重要的構成組件為晶元組(Chipset)。而晶元組通常由北橋和南橋組成,也有些以單片機設計,增強其性能。
這些晶元組為主板提供一個通用平台供不同設備連接,控制不同設備的溝通。它亦包含對不同擴充插槽的支持,例如處理器、PCI、ISA、AGP,和PCI Express。
晶元組亦為主板提供額外功能,例如集成顯核,集成聲效卡(也稱內置顯核和內置音效卡)。一些高價主板也集成紅外通訊技術、藍牙和802.11(Wi-Fi)等功能。
(7)電腦主板上分別插哪些東西擴展閱讀
典型的主板能提供一系列接合點,供處理器、顯卡、聲效卡、硬碟、存儲器、對外設備等設備接合。它們通常直接插入有關插槽,或用線路連接。
主板結構分為AT、Baby-AT、ATX、Micro ATX、LPX、NLX、Flex ATX、E-ATX、WATX以及BTX等結構。
主板(Main Borad)又稱母板(Mother Board)或系統板(System Board),計算機各組件的載體,整個計算機內部結構的基礎,在計算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了主板,CPU才可以發號施令,各種設備才能如此溝通,和計算機機緊密連接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它可分為386主板、486主板,奔騰(Pentium,586)主板,高能奔騰(PEntium pro,686)主板等。主板為電腦的核心,各種配件的性能都要通過它來發揮。
❽ 電腦主板上面的插孔可以插些什麼
很多,電源口,插電源,PS/2口插PS2類型的鍵盤滑鼠,並口,這個大多人都不用,可以插很多東西,常見的是並口列印機,串口,一般人也不用,可以插很多專用器件,各行各業都有很多專用設備要串口支持的,音頻口,可插音箱耳機麥可風等等,網卡口,插網線,顯卡視頻輸出口,插顯示器,USB口則用的最多了,很多東西都支持USB,像照相機,列印機,掃瞄器,U盤等等好多,常見的口就這些了,
❾ 電腦主板上具體有哪些插槽
介面部分 硬碟介面:硬碟介面可分為IDE介面和SATA介面。在型號老些的主板上,多集成2個IDE口,通常IDE介面都位於PCI插槽下方,從空間上則垂直於內存插槽(也有橫著的)。而新型主板上,IDE介面大多縮減,甚至沒有,代之以SATA介面。 軟碟機介面:連接軟碟機所用,多位於IDE介面旁,比IDE介面略短一些,因為它是34針的,所以數據線也略窄一些。 COM介面(串口):目前大多數主板都提供了兩個COM介面,分別為COM1和COM2,作用是連接串列滑鼠和外置Modem等設備。COM1介面的I/O地址是03F8h-03FFh,中斷號是IRQ4;COM2介面的I/O地址是02F8h-02FFh,中斷號是IRQ3。由此可見COM2介面比COM1介面的響應具有優先權。 PS/2介面:PS/2介面的功能比較單一,僅能用於連接鍵盤和滑鼠。一般情況下,滑鼠的介面為綠色、鍵盤的介面為紫色。PS/2介面的傳輸速率比COM介面稍快一些,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介面之一。 USB介面:USB介面是現在最為流行的介面,最大可以支持127個外設,並且可以獨立供電,其應用非常廣泛。USB介面可以從主板上獲得500mA的電流,支持熱拔插,真正做到了即插即用。一個USB介面可同時支持高速和低速USB外設的訪問,由一條四芯電纜連接,其中兩條是正負電源,另外兩條是數據傳輸線。高速外設的傳輸速率為12Mbps,低速外設的傳輸速率為1.5Mbps。此外,USB2.0標准最高傳輸速率可達480Mbps。 LPT介面(並口):一般用來連接列印機或掃描儀。其默認的中斷號是IRQ7,採用25腳的DB-25接頭。並口的工作模式主要有三種:1、SPP標准工作模式。SPP數據是半雙工單向傳輸,傳輸速率較慢,僅為15Kbps,但應用較為廣泛,一般設為默認的工作模式。2、EPP增強型工作模式。EPP採用雙向半雙工數據傳輸,其傳輸速率比SPP高很多,可達2Mbps,目前已有不少外設使用此工作模式。3、ECP擴充型工作模式。ECP採用雙向全雙工數據傳輸,傳輸速率比EPP還要高一些,但支持的設備不多。 MIDI介面:音效卡的MIDI介面和游戲桿介面是共用的。介面中的兩個針腳用來傳送MIDI信號,可連接各種MIDI設備,例如電子鍵盤等。 注:本文為引用..說的蠻對的.. 現在有些主板上集成了1394介面 連接DV設備用的.採集DV視頻 還集成了讀卡器:連接SD卡 MS卡 MMC卡~最常用的就是數碼相機里的SD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