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計算機病毒的四大特點
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包括傳播性、隱蔽性、感染性、潛伏性、可激發性、表現性或破壞性。計算機病毒的生命周期:開發期傳染期潛伏期發作期發現期消化期消亡期。
計算機病毒按存在的媒體分類可分為引導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3種;按鏈接方式分類可分為源碼型病毒、嵌入型病毒和操作系統型病毒等3種;按計算機病毒攻擊的系統分類分為攻擊DOS系統病毒,攻擊Windows系統病毒,攻擊UNIX系統的病毒。如今的計算機病毒正在不斷的推陳出新,其中包括一些獨特的新型病毒暫時無法按照常規的的類型進行分類,如互聯網病毒(通過網路進行傳播,一些攜帶病毒的數據越來越多)、電子郵件病毒等。
(1)電腦病毒特點是哪些擴展閱讀: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軟盤傳播:通過移動存儲沒備來傳播,這些設備主要包括軟盤、光碟、u盤等在移動存儲設備中,軟盤是使用最廣泛、移動最頻繁的存儲介質,因此也成了計算機病毒寄生的「溫床」。以前,大多數計算機都是從這類途徑感染病毒的。
(2)硬體設備傳播:通過不可移動的計算機硬體設備進行傳播,這些設備通常有計算機的專用的ASIC晶元和硬碟等。由於帶病毒的硬碟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維修等,將干凈的硬碟感染並再擴散。這種病毒雖然極少,但破壞力卻極強,目前尚沒有較好的檢測手段來預防。
(3)網路傳播:目前通過網路應用(如電子郵件、文件下載、網頁瀏覽)進行傳播已經成為計算機病毒傳播的主要方式。
(4)BBs電子布告欄(BBs):因為上站容易、投資少,因此深受大眾用戶的喜愛。BBs是由計算機愛好者自發組織的通信站點,用戶可以在BBs上進行交換(包括自由軟體、游戲、自編程序)。
❷ 計算機病毒有什麼特點
計算機病毒是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碼。就像生物病毒一樣,具有自我繁殖、互相傳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徵。計算機病毒有獨特的復制能力,它們能夠快速蔓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件上,當文件被復制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
主要特點
1、繁殖性
計算機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樣進行繁殖,當正常程序運行時,它也進行運行自身復制,是否具有繁殖、感染的特徵是判斷某段程序為計算機病毒的首要條件。
2、破壞性
計算機中毒後,可能會導致正常的程序無法運行,把計算機內的文件刪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破壞引導扇區及BIOS,硬體環境破壞。
3、傳染性
計算機病毒傳染性是指計算機病毒通過修改別的程序將自身的復製品或其變體傳染到其它無毒的對象上,這些對象可以是一個程序也可以是系統中的某一個部件。
4、潛伏性
計算機病毒潛伏性是指計算機病毒可以依附於其它媒體寄生的能力,侵入後的病毒潛伏到條件成熟才發作, 會使電腦變慢。
5、隱蔽性
計算機病毒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可以通過病毒軟體檢查出來少數,隱蔽性計算機病毒時隱時現、變化無常,這類病毒處理起來非常困難。
6、可觸發性
編制計算機病毒的人,一般都為病毒程序設定了一些觸發條件,例如,系統時鍾的某個時間或日期、系統運行了某些程序等。一旦條件滿足,計算機病毒就會「發作」,使系統遭到破壞。
❸ 電腦病毒的特點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隱藏在計算機系統數據資源中,利用系統數據資源進行繁殖並生存,通過系統數據共享途徑進行傳染,並能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的程序。在系統運行過程中病毒把自身精確復制或有修改地復制到其他程序體內,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計算機病毒的危險性來源於可執行程序在系統中的傳送,也來源於對隱藏病毒的數據文件的調用,而後者造成危害性往往更大。計算機病毒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點。
計算機病毒是一段可執行程序計算機病毒,是一種可存儲、可執行的「非法」程序,和其他t合法程序一樣,它可以直接或間接地運行,也可以隱藏在可執行程序或數據文件中而不被人們察覺和發現。
傳染性傳染性是計算機病毒的重要特性,是衡量一種程序是否為病毒的首要條件。通常,計算機病毒具有很強的再生機制,只要一接觸就被傳染。病毒程序一旦加到當前運行的程序上面,就開始搜索能進行感染的其他程序,從而使病毒很快擴散到磁碟存儲器和整個計算機系統上。計算機病毒的擴散范圍很廣,速度很快。例如,一個PC機的病毒可以在幾個星期內擴散到數百台,乃至數千台未連網的計算機中。
潛伏性計算機病毒的潛伏性是指計算機病毒進入系統並開始破壞數據的過程不易為用戶察覺,而且這種破壞性活動又是用戶難以預料的。計算機病毒一般依附於某種介質中,有的病毒可以在幾周或者幾個月內進行傳播和再生卻不被人發現。在此期間,系統的備份設備(主要是磁碟驅動器)復制病毒程序並送到其他的部位。計算機病毒的潛伏性與傳染性相鋪相成,潛伏性越好,其在系統中存在的時間就會越長,病毒的傳染范圍也就會越大。當病毒被用戶發現時,系統實際上已經被感染,數據已經被破壞,系統資源已經被損壞。
激發性計算機病毒一般都有一個觸發條件,如在一定的條件下激活一個病毒的傳染機制使之進行傳染,或者在一定的條件下激活計算機病毒的表現部分或破壞部分。一個病毒程序可以按照設計者的要求,在某個點上激活並對系統發起攻擊。攻擊是否進行可以與多種情況聯系起來包括指定的某個時間或日期、特定的用戶識別符的出現、特定文件的出現或使用、用戶的安全保密等級及一個文件使用的次數等等。
破壞性計算機病毒的主要目的是破壞計算機系統,使系統資源受到損失,數據遭到破壞,計算機運行受到干擾,最嚴重的甚至會使計算機系統遭到全面的摧毀。
❹ 什麼是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有哪些主要的特點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是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數據的代碼,能影響計算機使用,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計算機病毒具有傳播性、隱蔽性、感染性、潛伏性、可激發性、表現性或破壞性。計算機病毒的生命周期:開發期→傳染期→潛伏期→發作期→發現期→消化期→消亡期。
破壞性
病毒入侵計算機,往往具有極大的破壞性,能夠破壞數據信息,甚至造成大面積的計算機癱瘓,對計算機用戶造成較大損失。如常見的木馬、蠕蟲等計算機病毒,可以大范圍入侵計算機,為計算機帶來安全隱患。
傳染性
計算機病毒的一大特徵是傳染性,能夠通過U盤、網路等途徑入侵計算機。在入侵之後,往往可以實現病毒擴散,感染未感染計算機,進而造成大面積癱瘓等事故。
隨著網路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短時間之內,病毒能夠實現較大范圍的惡意入侵。因此,在計算機病毒的安全防禦中,如何面對快速的病毒傳染,成為有效防禦病毒的重要基礎,也是構建防禦體系的關鍵。
(4)電腦病毒特點是哪些擴展閱讀
通過對計算機網路病毒的分析與了解,網路病毒傳播具有隱蔽性、隨機性、破壞性與突發性的特點,實施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工作時,需要架構防火牆與防毒牆的技術屏障,要求在病毒隔離層面出發來提升防禦性能。
防火牆技術主要是藉助網路空間隔離技術,從網路安全形度出發,控制好網路通信訪問,其中所使用的技術有網關技術、包過濾技術與狀態監測技術。包過濾技術主要是篩選傳輸層內的網路數據,遵循事先約定的相關過濾原則,科學檢測每個數據包的目標地址、源地址與埠,
進而對整個系統安全系數進行合理的判斷。狀態監測技術主要是藉助防火牆來從網路安全策略之上來檢測網路狀態,提升網路環境的安全性與通暢性。例如,可抽取相關的狀態信息來與安全策略進行對照,科學檢查網路動態數據包,若發覺意外,應即刻停止傳輸。
❺ 計算機病毒有哪些特徵並根據特徵舉例說明
計算機病毒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寄生性
計算機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當執行這個程序時,病毒就起破壞作用,而在未啟動這個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發覺的。
(2) 傳染性
計算機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壞性,更有害的是具有傳染性,一旦病毒被復制或產生變種,其速度之快令人難以預防。
(3) 潛伏性
有些病毒像定時炸彈一樣,讓它什麼時間發作是預先設計好的。比如黑色星期五病毒,不到預定時間一點都覺察不出來,等到條件具備的時候一下子就爆炸開來,對系統進行破壞。
(4) 隱蔽性
計算機病毒具有很強的隱蔽性,有的可以通過病毒軟體檢查出來,有的根本就查不出來,有的時隱時現、變化無常,這類病毒處理起來通常很困難。
【表現症狀】
計算機受到病毒感染後,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下邊把一些經常碰到的現象列出來,供用戶參考。
(1) 機器不能正常啟動
加電後機器根本不能啟動,或者可以啟動,但所需要的時間比原來的啟動時間變長了。有時會突然出現黑屏現象。
(2) 運行速度降低
如果發現在運行某個程序時,讀取數據的時間比原來長,存文件或調文件的時間都增加了,那就可能是由於病毒造成的。
(3) 磁碟空間迅速變小
由於病毒程序要進駐內存,而且又能繁殖,因此使內存空間變小甚至變為「0」,用戶什麼信息也進不去。
(4) 文件內容和長度有所改變
一個文件存入磁碟後,本來它的長度和其內容都不會改變,可是由於病毒的干擾,文件長度可能改變,文件內容也可能出現亂碼。有時文件內容無法顯示或顯示後又消失了。
(5) 經常出現「死機」現象
正常的操作是不會造成死機現象的,即使是初學者,命令輸入不對也不會死機。如果機器經常死機,那可能是由於系統被病毒感染了。
(6) 外部設備工作異常
因為外部設備受系統的控制,如果機器中有病毒,外部設備在工作時可能會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出現一些用理論或經驗說不清道不明的現象。
❻ 簡述計算機病毒的特點有哪些
主要特點1、繁殖性計算機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樣進行繁殖,當正常程序運行時,它也進行運行自身復制,是否具有繁殖、感染的特徵是判斷某段程序為計算機病毒的首要條件。2、破壞性計算機中毒後,可能會導致正常的程序無法運行,把計算機內的文件刪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破壞引導扇區及BIOS,硬體環境破壞。3、傳染性計算機病毒傳染性是指計算機病毒通過修改別的程序將自身的復製品或其變體傳染到其它無毒的對象上,這些對象可以是一個程序也可以是系統中的某一個部件。4、潛伏性計算機病毒潛伏性是指計算機病毒可以依附於其它媒體寄生的能力,侵入後的病毒潛伏到條件成熟才發作, 會使電腦變慢。5、隱蔽性計算機病毒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可以通過病毒軟體檢查出來少數,隱蔽性計算機病毒時隱時現、變化無常,這類病毒處理起來非常困難。6、可觸發性編制計算機病毒的人,一般都為病毒程序設定了一些觸發條件,例如,系統時鍾的某個時間或日期、系統運行了某些程序等。一旦條件滿足,計算機病毒就會「發作」,使系統遭到破壞。
❼ 計算機病毒的特徵有哪些
計算機病毒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破壞性:凡是由軟體手段能觸及到計算機資源的地方均可能受到計算機病毒的破壞。其表現:佔用CPU時間和內存開銷,從而造成進程堵塞;對數據或文件進行破壞;打亂屏幕的顯示等。(2)隱蔽性:病毒程序大多夾在正常程序之中,很難被發現。(3)潛伏性:病毒侵入後,一般不立即活動,需要等一段時間,條件成熟後才作用。(4)傳染性:對於絕大多數計算機病毒來講,傳染是它的一個重要特性。它通過修改別的程序,並自身的拷貝包括進去,從而達到擴散的目的。
❽ 計算機病毒特點
計算機病毒的特點有:繁殖性、破壞性、傳染性、潛伏性、隱蔽性、可觸發性。
計算機病毒的六大特徵是:
1、繁殖性:計算機病毒可以像生物病毒一樣進行繁殖,當正常程序運行時,它也進行運行自身復制,是否具有繁殖、感染的特徵是判斷某段程序為計算機病毒的首要條件。
2、破壞性:計算機中毒後,可能會導致正常的程序無法運行,把計算機內的文件刪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破壞引導扇區及BIOS,硬體環境破壞。
3、傳染性:計算機病毒傳染性是指計算機病毒通過修改別的程序將自身的復製品或其變體傳染到其它無毒的對象上,這些對象可以是一個程序也可以是系統中的某一個部件。
4、潛伏性:計算機病毒潛伏性是指計算機病毒可以依附於其它媒體寄生的能力,侵入後的病毒潛伏到條件成熟才發作, 會使電腦變慢。
5、隱蔽性:計算機病毒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可以通過病毒軟體檢查出來少數,隱蔽性計算機病毒時隱時現、變化無常,這類病毒處理起來非常困難。
6、可觸發性:編制計算機病毒的人,一般都為病毒程序設定了一些觸發條件,例如,系統時鍾的某個時間或日期、系統運行了某些程序等。一旦條件滿足,計算機病毒就會「發作」,使系統遭到破壞。
預防計算機病毒辦法:
1、安裝殺毒軟體及網路防火牆,及時更新病毒庫。
2、不隨意安裝不知曉的軟體。
3、不去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網站。
4、從網路下載後及時殺毒。
5、關閉多餘埠,做到使電腦在合理的使用范圍之內。
6、關閉IE安全中的ACTIVEX運行,好多網站都是使用它來入侵你的電腦。
7、如果有條件,盡量使用非IE內核的瀏覽器,如OPERA。
8、不要使用修改版的軟體,如果一定要用,請在使用前查殺病毒&木馬,以確保安全。
如何預防計算機不感染病毒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安裝純凈版本的電腦系統。
很多電腦可能在安裝系統的時候就帶上了病毒,後期也無所謂感不感染病毒了,系統本身就有病毒,所以要先保證系統的純凈無毒。
2、安裝有效的病毒防毒軟體。
電腦不能不裝各種防護軟體的運行,這樣電腦系統我們稱之為裸奔,是很容易感染計算機病毒的,電腦病毒軟體不是裝的越多越好,有用有效的裝一個就可以的。
3、養成良好的電腦使用習慣。
好的正確的電腦使用習慣可以減少你的電腦感染病毒的機率,比如不亂插別人U盤,移動硬碟,你的U盤也不在公共機房電腦使用。不去一些不良的網站,不下載安裝一些無法保證的電腦軟體等等。
程序或數據神秘地消失了,文件名不能辨認等;注意對系統文件、可執行文件和數據防寫;不使用來歷不明的程序或數據;盡量不用軟盤進行系統引導。
不輕易打開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使用新的計算機系統或軟體時,先殺毒後使用;備份系統和參數,建立系統的應急計劃等。安裝殺毒軟體。分類管理數據。
❾ 計算機病毒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計算機病毒的特徵:隱蔽性、破壞性、傳染性。
任何病毒只要侵入系統,都會對系統及應用程序產生程度不同的影響。輕者會降低計算機工作效率,佔用系統資源,重者可導致數據丟失、系統崩潰。計算機病毒的程序性,代表它和其他合法程序一樣,是一段可執行程序,但它不是一段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他可執行程序上的一段程序,只有其他程序運行的時候,病毒才起破壞作用。
病毒一旦其進入電腦後得到執行,它就會搜索其他符合條件的環境,確定目標後再將自身制其中,從而到達自我繁殖的目的、因此,傳染性是判斷計算機病毒的重要條件。
(9)電腦病毒特點是哪些擴展閱讀
計算機病毒有自己的傳輸模式和不同的傳輸路徑。計算機本身的主要功能是它自己的復制和傳播,這意味著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非常容易,通常可以交換數據的環境就可以進行病毒傳播。
有三種主要類型的計算機病毒傳輸方式:
1)通過移動存儲設備進行病毒傳播:如U盤、CD、軟盤、移動硬碟等都可以是傳播病毒的路徑,而且因為它們經常被移動和使用,所以它們更容易得到計算機病毒的青睞,成為計算機病毒的攜帶者;
2)通過網路來傳播:這里描述的網路方法也不同,網頁、電子郵件、QQ、BBS等都可以是計算機病毒網路 傳播的途徑,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運行頻率,計算機病毒的速度越來越快,范圍也在逐步擴大;
3)利用計算機系統和應用軟體的弱點傳播: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計算機病毒利用應用系統和軟體應用的不足傳播出去因此這種途徑也被劃分在計算機病毒基本傳播方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