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組裝一台配置好的電腦
首先你得知道你的價位在哪個方面,有高有低,並不是說亂搭配就能裝好一台電腦
了解你本身所需求的價位後再考慮從哪方面入手會更便宜(多看狗東和某寶)對比你會發現哪邊會更便宜,更實惠
如果部分配件超出了你所期望的價位,你得從部分配件去更換,從而減少價格以達到你所要的電腦配件進行組裝
(價格不是你考慮的范圍內,那當我的前話沒說)
那你可以一步步的去進行采購組裝,第一步最核心的是主板,你的所有配件都是要經過主板來啟動的,其次看電源,所有配件都是需要電壓來運行,電源買小了可能開不了機或者用著用著電腦就燒了,電源買大了又浪費電。
其餘的看你個人喜歡什麼類型的配件,所有配件都和你的主板有關系,可以去詢問客服,這個配件是否能適用這款主板。
客觀評價,不喜勿噴,謝謝
望採納,謝謝。
2. 新手如何搞組裝電腦
DIY裝機指的是自行選擇電腦的各個硬體,這些硬體包括處理器、主板、內存、顯卡、硬碟、機箱、電源等,在保證兼容、合理搭配的同時將所有的DIY硬體搭配組裝為一台完整的電腦,也是所謂的「組裝機」、「兼容機」,今天小編再來幫大家科普一下硬碟選購知識和硬碟知識,教你如何挑選合適的硬碟。
硬碟分為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以及混合硬碟三個類型,而絕大數的用戶都是採用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雙硬碟方案,現在混合硬碟市場需要很小,市場上裝機常見主要是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三個類型的硬碟知識吧。
一、硬碟 選購 的類型:
1、機械硬碟(HDD)
是一款傳統式硬碟,在沒有固態硬碟之前都是搭配的機械硬碟,現在裝機搭配機械硬碟多數作為儲存副盤。機械硬碟的結構主要是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製成的磁性碟片、磁頭、轉軸、磁頭控制器、控制電機、數據轉換器、介面以及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在機械硬碟在工作的時候,磁頭懸浮在高速旋轉的磁性碟片上進行讀寫數據。
優點主要是容量大,價格便宜,技術成熟,硬碟破壞可做數據恢復,而缺點主要是速度相比固態硬碟要慢,發熱大,噪音大,防震抗摔性差。
2、固態硬碟(SSD)
固態硬碟是在機械硬碟之後推出的一款新型硬碟,也是現在裝機首選硬碟之一,都是設為主盤運用,大大提升系統速度。固態硬碟主要是由多個快閃記憶體晶元加主控以及緩存組成的陣列式儲存,屬於以固態電子儲存晶元陣列製成的一種硬碟。
優點主要是相比機械硬碟,讀取速度更快,尋道時間更小,能夠提升系統、軟體、游戲等讀寫速度,靜音、防震抗摔性佳,低功耗、輕便、發熱小。而缺點主要是價格偏貴、容量較小,大儲存需要的時候,往往需要搭配機械硬碟來運用。
3、混合硬碟(SSHD)
混合硬碟相當於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結合產品,採用容量較小的快閃記憶體顆粒作為儲存常用文件,而磁碟才是最為重要的儲存介質,而快閃記憶體僅僅是起了緩沖的作用,將更多的常用文件保存到快閃記憶體內減小尋道時間,從而提升效率。
混合硬碟優缺點主要是讀寫速度相比機械硬碟要快,但是速度不如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同樣,發熱顯著,有顯著噪音,有震動。
二、硬碟 選購 的品牌
1、機械硬碟:西部數據(WD)、希捷(ST)
2、固態硬碟:三星、Intel、浦科特、Toshiba、建興、閃迪、金士頓、威剛、WD、影馳、七彩虹、台電等。
一般來說,首選三星、intel、浦科特,不過價格偏貴,其次金士頓、閃迪、Toshiba等,性價比品牌可以影馳、威剛、台電、七彩虹等。
三、硬碟 選購 的容量
同價位情況下,機械硬碟的容量要比固態硬碟要大很多,因此大儲存的情況下,必須搭配機械硬碟作為儲存運用,除非你是土豪,直接購買大容量的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容量通常:120G、240G、320G、500G、1T、2T或者以上等。不過現在基本都是選用120G、240G容量為主,因為大容量的固態硬碟價格絕對讓你懷疑人生,不過相信經過固態硬碟多年的發展,大容量會越來越主流,越來越便宜。
機械硬碟容量通常:1T、2T、3T、4T或者以上等。一般基本都是選用1T、2T機械硬碟,再大的基本用不到,除非真有這樣的儲存需要。
四、硬碟 選購 的介面
機械硬碟現在都是SATA3介面,而固態硬碟常見的有:SATA 3介面,PCI-E介面,M.2介面,其中M.2之間也有不一樣的規格,主要由2242、2260、2280三種規格。
SATA3介面的固態硬碟是現在運用廣泛的,而M.2介面固態硬碟慢慢主流起來,而PCI-E介面一般運用在高端機上,擁有更高的速度體驗。
五、硬碟 選購 的尺寸
台式電腦機械硬碟都是3.5英寸,而SATA3介面的固態硬碟是2.5寸的,與筆記本的機械硬碟尺寸相似,因此也可以運用在筆記本上。PCI-E介面的固態硬碟只適於台式電腦,並不合適筆記本,而M.2和SATA的固態硬碟,台式電腦和筆記本都是通用的。
不過對於現在的筆記本和台式電腦來說,M.2介面的固態硬碟外形小巧,打破了SATA介面帶來的性能瓶頸,因此裝機之家小編堅信,M.2介面的固態硬碟才是未來趨勢。
是什麼決定了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速度?
固態硬碟主要是顆粒與主控, 固態的顆粒與主控好壞決定了一款固態硬碟的性能,顆粒與主控越好,無疑固態硬碟的速度越強。
SSD的顆粒的傳統分類:SLC、MLC、TLC,SLC顆粒要強於MLC,而MLC顆粒又強於TLC,不過SLC顆粒在現在市場基本很少,(裝機之家原創)主要是價格偏貴,現在中高端的固態還是MLC顆粒的天下,而TLC顆粒成本較低,性能與壽命不如MLC,定位市場入門級固態硬碟。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超貴(約MLC 3倍以上的價格),約10萬次擦寫壽命。
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壽命一般,價格一般,約1000--3000次擦寫壽命。
TLC = Trinary-Le
3. 如何組裝一台高配置的電腦
01.主機方面
游戲市場的不斷發展,也推動著電腦產業的發展。很多人都想要一台高配的電腦,但是不知道從哪裡入手,或者說小白不知道該買什麼,又怎麼去組裝電腦。首先,要配得上一些大型游戲,比如《正當防衛4》、《刺客信條奧德賽》、《古墓麗影》等一系列游戲,你必須得知道這款游戲的基本需求,也就是所謂的最低配置要求。
買電腦最好還是自己去買配件回來組裝,畢竟很多網店都是給你捆綁銷售,把那些低質的內存條以及CPU捆綁給你,看起來是不錯,可是用著用著就不太行了。買完配件回來之後,如果啥也不理解的話,最好還是找朋友或者樓下網吧的老闆幫忙一下,很簡單的事情。
4. 自己組裝電腦配置清單:
9400F怎麼配B450?9400F不要顯卡?腦子瓦特了吧?!B450是AMD的(除非你把CPU換成3600,性能多30%,價格一樣 [推薦] )
B360啊、Z370、Z390才能配9代i5的,最便宜H310,然後是B360,又到B365,然後再貴就是Z370,Z390是9代i5最貴的主板了。
還有,酷睿的帶F是沒有核顯的CPU,沒獨顯怎麼辦?
建議A卡就RX 5500XT夠了,吃雞全高無壓力。N卡推薦GTX1660TI(吃雞也可以全高),但價格貴將近1000元。有錢隨便5700XT啊、2080S隨便。沒錢就RX580(吃雞全高也有60幀)、GTX1050(吃雞最低畫質勉勉強強),都在1000左右(個人認為,信仰選N卡,實用派就A卡。雖然A卡功耗出了名的高,但其實也沒多少,600W電源所有A卡隨便通吃)
我自己都是銳龍3600+RX5500XT+B450+16G的3200MHz,9400F和3600介意50℃待機就上個玄冰400或者120水冷
我一個中學生都知道這些,你這都不知道?還交作業?
5. 台式電腦組裝配置清單
台式電腦組裝配置:CPU、顯卡、主板、內存、硬碟、顯示器、機箱、光碟機、鍵盤、滑鼠和散熱系統。
取決情況:
1.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三級緩存,核心數量。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三級緩存越大,核心越多,運行速度越快。速度越快的CPU只有三級緩存影響響應速度。
2.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
3.主板,主要還是處理晶元,並且更好的主板還可以適配更強大的CPU。
4.硬碟,硬碟分為固態硬碟(SSD)、機械硬碟(HDD)、混合硬碟(SSHD),固態硬碟速度最快,混合硬碟次之,機械硬碟最差。
5.顯卡:要注意顯卡的流處理能力以及顯存大小和顯存位寬,越大越好。這項與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
6.電源,這個只要功率足夠和穩定性好,穩定的電源是很重要的,對於電腦各個電子元件穩定的電壓以及電流都是電腦壽命的關鍵。
7.顯示器:顯示器與主板的介面也一樣有影響(如DVI,HDMI和VGA介面),只是人們一般沒有太在乎(請查閱顯示設備相關技術資料)。更好的顯示器有更高的刷新率與更大的屏幕、清晰度,這對電競來說非常重要,可以讓游戲更加流暢,對於剪輯人員也更有利。
區別
1、台式機佔地龐大,筆記本便於攜帶。
2、從內部結構上來講,台式機和筆記本的架構是一樣的。只不過由於筆記本受空間限制,很多設備是和主板整合的。
3、包括CPU和顯卡,都是焊在主板上的。因此筆記本電腦無法單獨更換CPU和顯卡。
4、由於電池續航能力限制、空間狹小造成的散熱困難等很多原因,筆記本裡面的硬體大多以低功耗版的形態出現。
5、同時,筆記本內部一定有符合機型設計的完備的散熱措施。這些措施一般都是單獨設計的,這和台式機不同。
6、另外筆記本電腦由於整合的原因,一般附帶更多的設備,比如藍牙、紅外基本是標准配置了,迅馳機型還有802.11a/b/g無線網卡,蘋果電腦還有802.11n設備。這些設備使得筆記本能應付更多的情況。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電腦配置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台式電腦
6. 組裝一台電腦配置清單
參考配置如下:
英特爾i9 9900K處理器 盒裝: 3899元,
超頻三 東海逐鹿 D66A 5VRGB CPU散熱器:329元,
微星MPG Z390 GAMING PLUS主板:998元,
索泰RTX2070 霹靂版HA 8G顯卡:3199元,
金士頓 駭客神條 DDR4 3200 16G內存X2根:569元X2=1138元,
金士頓 A2000 500G M.2固態硬碟:599元,
台達 紅盾系列RS650 額定650W 電源:519元,
先馬魯班3豪華版機箱:399元,
總價:11080元。
備註:顯示屏、鍵盤、滑鼠、音箱、耳機等外設自行選購。
7. 組裝一台電腦的詳細過程,要文字詳解
安裝工具:十字螺絲刀
安裝前,先將身上的靜電清除,如用手觸摸水管等地面設備;
小心搬運部件,不要碰撞,特別是硬碟;安裝主板要牢固,同時防止主板變形,否則會損壞主板電子線路,並且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安裝和組裝計算機的步驟如下:
1、打開所有附件和機箱。
8. 組裝台式機配置清單
3000-4000元之間的台式機,能玩吃雞和英雄聯盟的選擇性非常多,以下配置運行無壓力,兼容性好:
(8)配置一套電腦的組裝方案擴展閱讀
1、安裝台式電腦的硬碟,首先需要確認安裝的位置,不能前置風扇相違背,其次還要對准散熱器,便於散熱。
2、台式電腦的顯卡安裝,一般上台式電腦有2個插槽一個是PCIEx16,一個是PCIEx4,需要選擇在前者安裝。
9. 求組裝一台玩大型游戲的電腦主機配置清單
推薦如下配置(參考價格5501元,不包括顯示器和鍵盤滑鼠):
處理器:Intel酷睿i5-10400F(散片)¥959;散熱器:酷冷至尊暴雪T400i¥89;顯卡影馳RTX 2060 6G驍將(盒裝)¥2299;主板:華碩TUF B460M PLUS Gaming主板¥719;內存:金士頓駭客神條DDR4 2666 8G*2根(雙通道內存)¥239+239。
硬碟:西部數據SN550 500GB NVMe協議M.2固態硬碟¥469;機箱:愛國者炫影2¥219;電源:安鈦克BP500(額定500W)¥269;顯示器:用戶自選;鍵鼠裝:用戶自選。
配置點評:
1、CPU
intel通過不斷降價策略,千元級性價比之選無疑是i5-10400F,它是上一代i5-9400F的升級版,約5%的單核性能提升,同時意味著游戲性能有著一定的提升,尤其是相比九代i5增加了6個線程,意味著多線程性能有質的跨越,程序多開、生產力優勢更為明顯,綜合性能提升約40%左右,性能基本接近了i7-8700,差距只有8%。
參數方面,intel酷睿i5 10400F 採用的是基於14納米工藝,介面類型為全新的LGA1200,主頻為2.9 GHz,最大睿頻可達4.3GHz,全核心可至4.00GHz,擁有6核心12線程,三級緩存達到12MB,內存最高支持DDR4-2666,TDP設計功耗為65W,後綴F說明無內置核顯,必須搭配獨立顯卡才可以使用。
2、華碩TUF B460M Plus Gaming主板
對於i5-10400F無疑最佳選購主流級的B460主板。華碩TUF B460M Plus Gaming主板,也是華碩熱銷的TUF電競特工系列,採用 TUF 認證用料、強化型供電解決方案及多方位散熱設計,可提供出色的性能和效率,做工用料相比比較好。
M-ATX版型尺寸能夠滿足各類中小型機箱,配備了雙PCI-E顯卡插槽,其中一根金屬加固處理,配備了M.2插槽,並自帶了M.2散熱片輔助M.2固態散熱,配備了四根DDR4內存插槽,最大內存頻率2933,不過對於十代i5最高只能到2666Hz,如果想要支持到2933,必須十代i7或者以上的型號才可以。
3、顯卡
RTX2060的性能大致相當於上一代GTX1070Ti,並有光線追蹤與DLSS技術加持,定位中端主流市場。影馳RTX2060 6G驍將顯卡的核心採用Turing架構的TU106-200A,內建1920個流處理器,同時搭配192-bit位寬的6GB GDDR6顯存,顯存頻率達14000MHz,加速頻率達1695MHz。
顯示介面方面,擁有3個介面,分別是1個DP 1.4介面、1個HDMI 2.0介面、1個DVI-D介面。基本能夠滿足在1080P與2K解析度下暢玩游戲,全新的RTX系列顯卡,還將實時光線追蹤、人工智慧和可編程著色技術融於一體,可以稱為光追入門最香甜品。
4、內存
對於游戲玩家來說,16G內存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大型游戲需求了,之前都有實測過。這套電腦主機搭配了2根金士頓 駭客神條 DDR4 2666 8G內存,組建了16G大內存,DDR4金手指採用了曲線設計,相比傳統的平直金手指,更方便插拔。內存條機身覆蓋了散熱馬甲,在高負載運行時可降低溫度,提高可靠性。
5、硬碟
而硬碟採用了高性價比的西部數據SN550 500GB NVMe協議M.2固態硬碟,是SN500升級版,採用了目前主流的TLC顆粒,最大順序讀取速度可達2400MB/s,最大順序寫入速度可達1750 MB/s,容量上選用的是500G容量固態,500G容量固態肯定對於大多數玩家都是夠用的,當然後期也可以增加1TB機械組建雙硬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