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6500的電腦配置
主板:微星 B85-G41 PC Mate,B85晶元組,大板,4條DDR3插槽,2條顯卡插槽,¥549
CPU:E3-1230 v3 散片,最新Haswell架構 志強處理器,四核八線程 ,主頻3.4GHz(可自動睿頻到3.7GHz),緩存8M,功耗80W,¥1,350
CPU散熱器:超頻三 黃海豪華版,純銅散熱,超大風量45,噪音18db超靜音,¥80
顯卡:微星 N760 TF 2GD5/OC,顯存2G,【GTX760 高端版本】,功耗170W,¥1799
內存:金士頓 駭客神條 8G,DDR3-1600 4G×2條,¥499
SSD硬碟:威剛 SP900 128G 2.5英寸 7mm,SATA3固態硬碟,¥529
(最大連續讀取速度 550 MB/秒,
最大連續寫入速度 520 MB/秒)
機械硬碟:西部數據 1T SATA3 緩存64M(藍盤),¥385
電源:酷冷至尊 雷霆450電源,額定450W 最高550W,雙12V供電(216W+252W),¥229
機箱:至睿 巫師A20 機箱,標配2×12cm前置/置頂散熱風扇,適合安裝超/長/尺/寸的中高端顯卡,¥149
顯示器:AOC I2351FE/WW,23英寸屏幕(16:9),IPS硬屏面板,經典純白外觀,最佳解析度1920×1080,亮度250cd/㎡,¥949
全部加起來的裝機報價: ¥6,518 元左右,我給出的價格都是我這邊電腦城內近期的一個裝機報價【沒有虛報價格】,對於您來說多少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E3-1230 v3 + GTX760 的組合基本上可以做到玩 行.星.邊.際2、極.品.飛.車17、虐.殺.原.型2、刺.客.信.條4、戰.地4、孤.島.危.機3 這些游戲特效全開了,劍靈也能很流暢全開了。
至強處理器E3-1230 v3的性能比起四代i5來說性能提升了大約30%,它的散片性價比很高。
E3-1230 v3 與i7-4770是相同的Haswell架構,也是四核八線程的處理器。它的性能達到了i7-4770的95%,但是價格只有盒裝i7的60%而已,性價比很高的。不過易迅 京東 等網站只能買盒裝的i7 和 E3 處理器,價格都很貴。
我因為經常需要給企業維護電腦網路,還要幫公司采購組裝新的電腦,有個老同學就是在上海徐家匯商圈的電腦城專門賣組裝機的,有空的時候也經常過去幫忙配機子,所以各個行情都有所了解。
【回答補充】
如果6500元就配一個主機的話,那麼顯卡可以配個更強勁的。
主板:微星 B85-G43,B85晶元組,大板,¥649
CPU:E3-1230 v3 ,四核八線程 ,¥1350散片
CPU散熱器:超頻三 黃海豪華版,純銅散熱,¥80
顯卡:映眾 GTX770游戲至尊版,顯存2G,【GTX770 高端版本】,功耗240W, ¥2399
內存:金士頓 駭客神條 8G,DDR3-1600 4G×2條, ¥499
SSD硬碟:威剛 SP900 128G 2.5英寸 7mm,SATA3固態硬碟, ¥529
機械硬碟:西部數據 1T SATA3 緩存64M(藍盤), ¥385
電源:安鈦克 VP 550P V2,額定550W,最大650W,雙12V供電(320+320W), ¥359
機箱:至睿 巫師A20 機箱,標配2×12cm前置/置頂散熱風扇,¥149
全部加起來的裝機報價: ¥6399元左右
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歡迎追問一下。
B. 怎麼判斷一台電腦配置的好壞
看各個硬體的具體參數。
這就需要比較深入的了解。
首先價格就是一個問題,可以這么說,越貴越好。
然後就是年代問題了,更新換代太快了,基本3-4年前的電腦能用玩得好的不太多了。
比如,同樣是1G的內存,但是差距很大,因為品牌的原因,因為代的區分,等等
比如 顯卡,不要以為顯存大就是好,那是糊弄人的,真正的參數不是那個。
再比如顯示器(液晶),不是越大越好,而要看色彩,看角度,看面板的用料。
不同的硬體不同的看法,很多是外在就能看出來,一些是經驗,一些需要具體的參數才能判斷。
你給0分,我也不廢話了。
C. 電腦控制面板還是這樣的怎麼辦
1、開始/運行輸入「Gpedit.msc」回車打開組策略,在左側選用戶配置/管理模板/控制面板/在右邊選「禁止訪問控制面板」,雙擊它,在打開的對話框中選擇「未配置」然後按應用確定,重啟電腦即可。2、如果上述方法打不開組策略,可能組策略被禁用,可用下面方法解禁。解鎖組策略運行輸入regedit回車打開注冊表編輯器定位「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把「RestrictRun」的鍵值改為0即可。3、如果開始菜單沒有運行選項,右擊任務欄/屬性/[開始]菜單/自定義/高級/在開始菜單項目的下拉列表中勾選「運行命令」然後按確定應用即可。如果上述方法無效,請開始/運行/輸入gpedit.msc回車打開組策略,在左側選用戶配置/管理模板/任務欄和[開始]菜單/在右側選「從[開始]菜單中刪除運行菜單」雙擊它,在打開的對話框中選擇「未配置」然後按應用和確定,重新啟動即可。4、網吧一般都禁用了"開始"菜單的"運行"和其他東西的,所以有點不好.自己試下:a.看下任務管理器能打開不(按下ALT+CTRL+DEL),有可能"任務管理器"是灰的,用不了,跳到b去試試看.如果能用就好了,直接"新建"任務,然後輸入control.exe即可.如果禁用了,就按上述1~3項那樣去做,將"禁止訪問控制面板"選擇為"未配置",再運行control.exeb.重啟電腦,在電腦啟動到藍色背景那裡,就是正在運行客戶端軟體的時候,按下ALT+CTRL+DEL,這個時候也許"任務管理器"還能打開的,打開後不要關,等啟動完成後就按a法做.c.新建一個文件夾,然後將其名字設為:控制面板.{21ec2020-3aea-1069-A2dd-08002b30309d}圖標會自動變為控制面板的圖標的,看下能用不.如果滑鼠右鍵被禁用了,就打開我的電腦,然後選擇"文件"->"新建"->"文件夾".如果這里都被禁用了,你直接隨便找個不影響你上網的文件夾,把名字改成上面那個就行了.
D. 注冊表編輯器怎麼打開 win7
直接按win鍵+R鍵調出運行對話框,然後輸入regedit,按回車即可,進入注冊表編輯器
專業的電腦技術團隊為你解答,來自"裝機員官網"
E. 組裝的手提電腦好嗎
當前,獲得一台電腦無非兩個途徑:一、直接購買品牌機;二、自己DIY。品牌機的優勢是外觀漂亮、性能穩定、售後服務好,缺點是價格偏高、性能一般;DIY的優勢是價格相對低廉、性能更卓越,劣勢是要求消費者對硬體以及整個PC市場有一定的了解,售後服務比品牌機麻煩。
對於收入不高的消費群體,影響消費的首要因素是價格,因此,目前選擇DIY電腦的消費者仍然占很大一部分,特別是收入不高的學生一族。值得一提的是,採用DIY的策略不但能攢出一台高性價比的電腦,同時在DIY過程中也能讓人學到很多的硬體知識,體驗專家的樂趣。
硬體的發展和更新速度是驚人大的。幾乎天都有新產品面世,面對形形色色、琳琅滿目的產品,我們怎樣才能組裝出一台自己滿意的電腦呢?接下來的文章,我們都將圍繞這個話題展開。
一. 定位:
先確定電腦買來做什麼
首先是定位。確定你需要一台什麼樣的電腦,是用來辦公?還是用來游戲?或者是專業制圖、編程、設計?只有明確定位,才能確定價位。例如攢一台以辦公為主的電腦我們就不必考慮過於強勁的圖形性能,一般採用整合平台即可,這樣就節約了單獨購買顯卡的預算;如果購買一台視頻製作為主的電腦,那麼CPU需要強勁、內存要大、硬碟要海量、刻錄機應該必備,你就需要在這些你需要的功能上追加投資;如果是游戲為主,那麼側重點應該是顯卡……總之,確定你購買這台電腦的主要用途,對症下葯,才能買到一台令你稱心如意的電腦。
二. 預算:
俗話說: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定好你的預算,針對你的要求選擇各個配件,才能讓你的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很多人受廣告的影響太深,明明自己只有很少的預算,卻嚷嚷著要雙核、要寬屏液晶顯示器、要名牌主板顯卡,這顯然是不現實的。這和一個工薪階層追求「賓士」「寶馬」轎車是一個道理。
PC和人體一樣是一個整體,盲目追求局部,那麼就會犧牲其它部件,影響全局。只有配件的組合達到平衡,才能發揮其最佳性能。如果選擇了一款雙核心處理器卻只搭配256MB容量的內存,實際應用中內存的容量過小將限制雙核心處理器性能的發揮,這就是常常說的瓶頸效應。所以,消費者在攢機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要過於盲目追求某個部件的高性能。
三. 配置單模板:
下面是配置單模板。寫明每一款配件的具體名稱及單價,算出總價格,就構成了一張完整的裝機配置單。
配件名稱 型號 價格(元)
CPU
內存
硬碟
主板
顯卡
顯示器
音效卡
網卡
光碟機
音箱
機箱、電源
滑鼠、鍵盤
合計
確定配置單是整個DIY過程中最復雜的部分,將自己精挑細選的配件搭配到一起,組合成一台高性價比的電腦。這個過程雖然辛苦,但當你做完以後,一定會有成就感的。具體如何操作,請繼續看下文。
CPU是不會壞的,因此散裝貨值得購買
中央處理器又稱CPU,如果把一台電比作一個人的話,那麼CPU就是這個人的大腦了。它的作用是用來執行程序指令,完成各種運算和控制功能。目前主要有Intel和AMD兩大CPU供應商。它們的產品構架不同,所以各個參數和指令集也不相同。
關於二級緩存
選擇CPU時我們主要應該注意它的主頻和L2緩存,而不是單看主頻。同樣頻率的奔騰4和賽揚D,因為二級緩存大小不同,性能和價格也存在比較大的差距。
主頻的大小近似地反映了CPU的執行速度,同時影響CPU執行速度的因素還有內部構架。一類型的CPU,頻率越高的速度越快,如Intel賽揚D341(主頻2.93GHz)的速度肯定是比Intel賽揚D331(主頻2.66GHz)的速度要快一些的。其次是看二級緩存大小,理論上,L2緩存越大處理器性能也就越好,但這並不是說L2緩存容量加倍就能夠為處理器帶來成倍的性能增長,有時候甚至看不到太明顯的差別。因為就目前的使用來看,CPU處理的絕大部分數據的大小都在0~256KB之間,小部分數據的大小在256KB~512KB之間,只有極少數數據的大小會超過512KB。所以,只要處理器可用的L1、L2緩存容量達到256KB以上,一般都能夠滿足正常的應用,512KB的L2緩存已經能夠滿足大部分應用的要求了。
由於AMD的處理器和Intel處理器的緩存工作原理不同,所以它們對L2緩存的依賴也是不同。就目前來說,AMD處理器對L2緩存的依賴不是很大(例如754平台的2500+和2600+,相對來說2600+的L2緩存少了一半但AMD卻將其PR值標得更高),而Intel從奔騰4時代起對緩存構架採用了新的設計,所以對L2緩存的依賴性相當大(例如賽揚D331和奔騰4 506處理器,奔騰4 506除了L2緩存是賽揚D331的4倍外,其他參數跟賽揚D331完全相同,但二者的性能相差卻很大),所以我們在購買時應該注意區分。
目前市場主流
了解CPU的基本參數後,我們介紹一下目前市場上主流的處理器。
AMD的處理器目前在DIY市場分為面向低端用戶的Sempron處理器、面向主流用戶的Athlon處理器和Opteron14X處理器以及面向高端和發燒級玩家的Athlon64X2雙核處理器和FX系列處理器。目前AMD低端主流平台主要的選擇是754的閃龍2500+和AM2的2800+,當然現在散裝的Athlon64 3000(資料 文章 價格 評論)+/E6已經降到6XX元了,非常值得購買,中高端主要就是雙核3800+和4200+是市場的主流,至於FX系列由於售價實在太高,購買的人並不多。
Intel方面分為面向低端的賽揚D處理器和面向中高端的奔騰系列處理器(在今年7月底會推出新一代構架的Conroe系列處理器)。在購買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定位和預算來選擇。
低端市場為了給即將上市的65納米賽揚D讓路,現在的賽揚D處理器可以說是降到白菜價了,散裝的賽揚D326甚至跌破300元大關,低端主流的331、341售價也在3XX到4XX不等,相當值得低端平台用戶購買,在中端市場,則是雙核奔騰D8系列的天下,奔騰D805、820的盒裝價格在9XX元至13XX元左右,售價也不算貴,而65納米的奔騰D9系列已經上市,高端中關注率最高的奔騰D930盒裝售價17XX元。
盒裝和散裝CPU
在這里不得不說一下CPU的散裝和盒裝的區別。不管是Intel還是AMD,目前市場上都存在散裝和盒裝兩種類型的處理器。正規的盒裝產品搭配一個品質不錯的原裝風扇(目前都是由著名散熱廠商AVC代工),分別由兩公司提供三年的質保服務。而散裝產品同樣是由Intel和AMD所生產,相同型號的產品在品質上跟盒裝產品並沒有什麼區別,它們不帶風扇,需要用戶自己購買,由商家根據自己的信譽提供一年的質保。
這里要說的是散裝產品是值得購買的,因為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CPU是不會壞的,一般來說出問題都是由於散熱不當所致,只要做好散熱即可。同時,由於散裝產品大多是從OEM渠道而來,產品存在抹去部分編號的情況是正常的,大家可以放心購買,當然購買時一定要注意工程樣版(ES版),因為ES版一般是由Intel和AMD送給各大廠商和媒體測試用的,大多情況下存在一些BUG,所以普通消費者在購買時最好是拒絕購買ES版的處理器。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購買到假的CPU了,那其實是購買到假盒裝處理器了而已,假盒裝處理器是商家用散裝處理器和劣質風扇搭配來冒充正品盒裝產品出售,由於風扇劣質,存在一定隱患,所以我們在購買盒裝處理器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是真盒裝還是假盒裝。 未完。。。。 在http://www.vipcn.com/InfoView/Article_173460.html
參考資料:http://www.vipcn.com/InfoView/Article_17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