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腦的材料
一、ABS工程塑料
ABS
工程塑料即PC+ABS(工程塑料合金),在化工業的中文名字叫塑料合金,之所以命名為PC+ABS,是因為這種材料既具有PC樹脂的優良耐熱耐候性、尺寸穩定性和耐沖擊性能,又具有ABS樹脂優良的加工流動性。同時其具備極好的沖擊強度,電性能、耐磨性、抗化學葯品性、染色性以及成型加工和機械加工較好。
這是一種最普通的筆記本外殼材料,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機型都或多或少的採用了這種材
料,據了解,ABS工程塑料為主要材質的。例如:ThinkPad E40系列、宏碁4741G
系列等等,都是採用的這種材料,舉不勝舉。
惠普G42也是採用的ABS工程塑料
優點:成本較低、易於加工、尺寸穩定性好。
缺點:質量較重、散熱性不佳。
二、鋁鎂合金
鋁鎂合金一般主要元素是鋁,再摻入少量的鎂或是其它的金屬材料來加強其硬度。因本
身就是金屬,其導熱性能和強度尤為突出。
一般來說,其硬度是ABS工程塑料機殼的數倍,但重量僅為後者的三分之一,通常被用
於中高檔超薄型或尺寸較小的筆記本的外殼。
戴爾筆記本大部分採用了鋁鎂合金材料
銀白色的鋁鎂合金外殼可使產品更豪華、美觀,而且易於上色,可以通過表面處理工藝
變成個性化的粉藍色和粉紅色,為筆記本電腦增色不少,這是工程塑料以及碳纖維所無法比擬的。因而鋁鎂合金成了便攜型筆記本電腦的首選外殼材料,目前大部分廠商的筆記本電腦產品均採用了鋁鎂合金外殼技術。鋁鎂合金並不是很堅固耐磨,成本較高,比較昂貴,而且成型比ABS困難(需要用沖壓或者壓鑄工藝),所以筆記本電腦一般只把鋁鎂合金使用在頂蓋上,很少有機型用鋁鎂合金來製造整個機殼。
優點:強度高、質量輕、散熱好。
缺點:成本較高、噴漆容易磨損。
2. 電腦有哪些東西組成的
其實,電腦就幾部分組成:
1、CPU:中央處理器,是計算機工作的核心部件,也是中央處理單元,直接關繫到電腦運行的速度,一般來說,核心越多,頻率越快,二級緩存越大,CPU的處理能力越強,選用時,還應適當考慮功率消耗。目前主流為64位處理器。
目前兩大CPU廠家分別為Intel和AMD:
Intel目前主流台式CPU為i系列,包括i3,i5,i7,都是多核心處理器;
AMD主流台式CPU為A系列,包括A8,A10等,速龍2 X系列,包括X2,X4等,翼龍 X系列,包括X2,X4,等也都是多核心處理器;
不同廠家的CPU指令集不完全相同,不能通用,不同型號的CPU的介面也不一樣,選擇主板時應選擇與選用的CPU介面相同的。
2、主板:電腦所有配件基本上都由主板整合到一塊,是承載各個部件的平台;主要選擇依據:CPU介面類型、內存介面類型和數量、硬碟介面、電源供電模式、板載USB數量、集成網卡、集成音效卡、是否集成顯卡及顯卡介面等;一般多相供電比單相供電供電更足更穩定,固態電容性能也比較重要;
主板廠家很多:華碩、msi微星、intel、技嘉、昂達、七彩虹等很多。
3、內存:是直接用於CPU數據處理數據暫存的地方,大小和速度也與CPU是否能發揮功能的一個重要因素,往往機器卡就是因為內存不足。內存選擇的主要參數有:型號,DDR2還是DDR3的,介面不同;前端匯流排,是800MHz還是1333MHz還是1666MHz,應選擇主板介面一致的;容量,目前以2G/條,4G/條,8G/條為主,一般如果是要用32位系統的話4G足夠使用了,如果是64位的建議不小4G/條*2,總安裝不小8G。
主要廠家有:金士頓、三星等。
4、硬碟:用戶數據及系統存放的地方,一般選擇,需要考慮主板的介面和需要的容量大小,目前一般都是SATA介面,容量台式機的一般可選,500G、1T、1.5T、2T等,太小了性價比不高也不能滿足現代的需要了。
主要廠家有:希捷、西部數據、日立、三星等。
5、顯卡:是用於圖像處理及輸出的重要配件,直接影響大型游戲3D效果和圖像處理顯示速度,一般不建議選用集成的顯卡。一般考慮參數有:顯存大小、GPU速度及位寬、介面類型(目前主流為PCI-E 3.0 16)、流處理數(N卡和A卡處理機制不同,流處理數也不是一一對應的,可參考相關內容)等。
主要顯示晶元廠家:NVIDIA (N卡),AMD(原ATI,A卡);
顯卡廠家有很多:華碩、七彩虹、翔升等。
6、機箱電源:機箱用來安裝以上配件的外殼,一般考慮美觀和使用性以及是否與所選主板搭配及外置USB口,音頻介面等;
機箱的價格和鐵皮厚度等有關,廠家很多。
電源是給設備供電的主要設備,一般參數有,供電相數、功率等,功率以滿足各個部件工作的需要為宜。
廠家很多,一般是越貴性能越好。
7、外設:包括滑鼠、鍵盤、顯示器等,滑鼠鍵盤必不可少(如主板沒有PS2介面,則必須選擇USB介面),一般質量和價格成正比,特殊用途的除外;如有需要還可配置攝像頭等。
所有配件基本都是傻瓜介面,反了接不進去,不過第一次還是建議找個專業人士幫忙。
參考:《電腦報》、中關村在線、《計算機硬體》等
3. 電腦由哪些部件組成
由硬體部分和軟體部分組成。
4. 筆記本電腦的主要部件都有哪些
1、SSD硬碟:應用功能和機械硬碟是一樣的。主要用來存儲數據,用於數據的寫入和讀出。
2、網卡:主要負責上網等功能。
3、電池:在斷開外接電源時保證筆記本電腦可以工作一段時間,為電腦充電或支持電腦運行。
4、CPU散熱器:主要是為CPU散熱,當CPU散熱器出現問題不轉時,電腦會出現死機,藍屏等現象,主要用於計算機的散熱。
5、板載內存:主要是為CPU和硬碟交換數據時做臨時存儲用的。
6、喇叭:主要是播放聲音,音樂。
7、屏幕:通過像素點顯示內容。
8、鍵盤滑鼠:用於電腦的輸入和輸出。
9、處理器:對輸入程序進行處理。
10、顯卡:用於圖形處理。
11、內存:用於臨時取用硬碟數據,然後讀出。
5. 一台完整的電腦由幾部分組成分別是什麼
一台完整的計算機是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
硬體系統:控制器 、運算器 、存儲器 、輸入設備 、輸出設備,控制器與運算器合稱中央處理器,簡稱CPU 存儲器分外部存儲器與內部存儲器, 內部存儲器例如只讀存儲器(ROM-BIOS程序) 隨機存儲器(RAM-內存)等 。
軟體系統: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組成 ,沒有安裝軟體(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的稱裸機 ,系統軟體如XP、VISTA 。應用軟體如金山打字通、QQ、WORD、控制器 運算器 、存儲器 、輸入設備 、輸出設備。
(5)電腦都由哪些材料組成擴展閱讀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而又嶄新的時代,計算機已經從功能單一、體積較大發展到了功能復雜、體積微小、資源網路化等。計算機的未來充滿了變數,性能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置疑的,而實現性能的飛躍卻有多種途徑。
不過性能的大幅提升並不是計算機發展的唯一路線,計算機的發展還應當變得越來越人性化,同時也要注重環保等等。計算機從出現至今,經歷了機器語言、程序語言、簡單操作系統和Linux、Macos、BSD、Windows等現代操作系統四代,運行速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第四代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已經達到幾十億次每秒。
計算機也由原來的僅供軍事科研使用發展到人人擁有,計算機強大的應用功能,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需要,未來計算機性能應向著微型化、網路化、智能化和巨型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算機
6. 電腦的基本組成是哪些部件
機箱作為電腦配件中的一部分,就是主機的外殼,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電腦配件,起到一個承托和保護作用;
電源是主機供電系統,沒有電源計算機將無法工作;
主板是承載和連接主機各個配件的主體;
CPU是中央處理器,計算機的大腦,負責數據運算,是計算機的核心硬體;
內存是存儲主機調用文件,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
硬碟是計算機數據的存儲設備,負責存放文件、音樂、視頻、文檔等等;
音效卡是主板都有集成音效卡,部分行業需要專門處理計算機音效,就需要獨立音效卡;
顯卡是計算機最重要的硬體之一,承擔著圖像的處理作用;
網卡是聯網設備,沒有網卡將無法和其他計算機聯機;
光碟機用來讀取CD,VCD和DVD光碟;
軟碟機早期計算機都有軟碟機,現在已經徹底淘汰;
散熱系統如CPU風扇、機箱散熱器。
7. 電腦由哪些東西組成的
其實,電腦就幾部分組成:
1、CPU:中央處理器,是計算機工作的核心部件,也是中央處理單元,直接關繫到電腦運行的速度,一般來說,核心越多,頻率越快,二級緩存越大,CPU的處理能力越強,選用時,還應適當考慮功率消耗。目前主流為64位處理器。
目前兩大CPU廠家分別為Intel和AMD:
Intel目前主流台式CPU為i系列,包括i3,i5,i7,都是多核心處理器;
AMD主流台式CPU為A系列,包括A8,A10等,速龍2 X系列,包括X2,X4等,翼龍 X系列,包括X2,X4,等也都是多核心處理器;
不同廠家的CPU指令集不完全相同,不能通用,不同型號的CPU的介面也不一樣,選擇主板時應選擇與選用的CPU介面相同的。
2、主板:電腦所有配件基本上都由主板整合到一塊,是承載各個部件的平台;主要選擇依據:CPU介面類型、內存介面類型和數量、硬碟介面、電源供電模式、板載USB數量、集成網卡、集成音效卡、是否集成顯卡及顯卡介面等;一般多相供電比單相供電供電更足更穩定,固態電容性能也比較重要;
主板廠家很多:華碩、msi微星、intel、技嘉、昂達、七彩虹等很多。
3、內存:是直接用於CPU數據處理數據暫存的地方,大小和速度也與CPU是否能發揮功能的一個重要因素,往往機器卡就是因為內存不足。內存選擇的主要參數有:型號,DDR2還是DDR3的,介面不同;前端匯流排,是800MHz還是1333MHz還是1666MHz,應選擇主板介面一致的;容量,目前以2G/條,4G/條,8G/條為主,一般如果是要用32位系統的話4G足夠使用了,如果是64位的建議不小4G/條*2,總安裝不小8G。
主要廠家有:金士頓、三星等。
4、硬碟:用戶數據及系統存放的地方,一般選擇,需要考慮主板的介面和需要的容量大小,目前一般都是SATA介面,容量台式機的一般可選,500G、1T、1.5T、2T等,太小了性價比不高也不能滿足現代的需要了。
主要廠家有:希捷、西部數據、日立、三星等。
5、顯卡:是用於圖像處理及輸出的重要配件,直接影響大型游戲3D效果和圖像處理顯示速度,一般不建議選用集成的顯卡。一般考慮參數有:顯存大小、GPU速度及位寬、介面類型(目前主流為PCI-E 3.0 16)、流處理數(N卡和A卡處理機制不同,流處理數也不是一一對應的,可參考相關內容)等。
主要顯示晶元廠家:NVIDIA (N卡),AMD(原ATI,A卡);
顯卡廠家有很多:華碩、七彩虹、翔升等。
6、機箱電源:機箱用來安裝以上配件的外殼,一般考慮美觀和使用性以及是否與所選主板搭配及外置USB口,音頻介面等;
機箱的價格和鐵皮厚度等有關,廠家很多。
電源是給設備供電的主要設備,一般參數有,供電相數、功率等,功率以滿足各個部件工作的需要為宜。
廠家很多,一般是越貴性能越好。
7、外設:包括滑鼠、鍵盤、顯示器等,滑鼠鍵盤必不可少(如主板沒有PS2介面,則必須選擇USB介面),一般質量和價格成正比,特殊用途的除外;如有需要還可配置攝像頭等。
所有配件基本都是傻瓜介面,反了接不進去,不過第一次還是建議找個專業人士幫忙。
參考:《電腦報》、中關村在線、《計算機硬體》等
8. 電腦由哪些部件組成
台式電腦的話有顯示器,主機,滑鼠,鍵盤,音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