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關機
現象:電腦在正常運行過程中,突然自動關閉系統或重啟系統。
現象分析:現今的主板對CPU有溫度監控功能,一旦CPU溫度過高,超過了主板BIOS中所設定的溫度,主板就會自動切斷電源,以保護相關硬體。另一方面,系統中的電源管理和病毒軟體也會導致這種現象發生。
應當之策:上述突然關機現象如果一直發生,先確認CPU的散熱是否正常。開機箱目測風扇葉片是否工作正常,再進入BIOS選項看風扇的轉速和CPU的工作溫度。發現是風扇的問題,就對風扇進行相關的除塵維護或更換質量更好的風扇。如果排除硬體的原因,進入系統,從「吻到死」的安裝光碟中覆蓋安裝電源管理,再徹底查殺病毒。當這些因素都排除時,故障的起因就可能是電源老化或損壞,這可以通過替換電源法來確認,電源壞掉就換個新的,切不可繼續使用,會燒毀硬體的。
系統當機
現象:桌面被鎖定,滑鼠不能動,嚴重時連熱啟動(ALT+CTRL+DEL)都不行。還有就是藍屏現象。
現象分析:「吻到死」系統自身的BUG以及各軟體間的兼容性問題是該故障的原因,也可能是用戶同一時間運行了過多的大程序,從而導致進程阻塞,引發當機。
應對之策:當機分2種,真當和假當,二者區分的最簡單方法是按下小鍵盤區的Numlock鍵,觀察其指示燈有無變化。有,則假當;反之,真當。假當可以同時按下ALT+CTRL+DEL在出現的任務列表裡選定程序名後標注沒有響應的項,單擊結束任務。真當,只有冷啟動了。對於藍屏,在按下ESC鍵無效後,選擇重啟,按機箱面板上的復位鍵。對於兼容性問題,可以從卸載「問題」軟體和更新主板BIOS和相關主板驅動程序上來解決。
病毒發作
現象:系統運行緩慢,當機,非法操作,硬碟燈亂閃,經常藍屏,以及莫名奇妙的系統提示……
現象分析:病毒實質上是一種惡意的電腦程序代碼,病毒通過大量的自身復制,同時在系統中隱秘運行,佔有系統資源,嚴重的還會對軟體和硬體造成破壞,如CIH,硬碟鎖等。
應對之策:道高一尺,魔低一丈,病毒的剋星是殺毒軟體。一旦懷疑自己的機器染上病毒,請重新啟動系統到DOS,運行正版的殺毒軟體(DOS版)這樣可以殺掉在「吻到死」下殺不了的病毒;而後再啟動到系統桌面,運行殺毒軟體的WINDOWS版本進行再殺毒。另一方面,由於病毒發作嚴重時會破壞一些文件;我們就在病毒發作之前把重要的文件備份到C盤之外其它驅動器,且把數據文件的屬性設定為只讀。同時,大家要時刻更新殺毒軟體病毒庫,少用盜版碟,已上網的朋友們對不明的郵件附件千萬不要下載。
系統故障
現象:進不了系統,典型表現為開機自檢通過,在啟動畫面處停止,或顯示:The disk is error等有E文提示的諸多現象。
現象分析:此為系統故障,可由很多原因引起,比較常見的就是系統文件被修改,破壞,或是載入了不正常的命令行。此外,硬碟的故障也是原因之一。
應對之策:首先要嘗試能否進入安全模式,開機按F8鍵,選擇啟動菜單里的第三項:Safe model(安全模式)。進入安全模式後,可以通過設備管理器和系統文件檢查器來找尋故障,遇到有「!」號的可以查明正身再確定是否del或設置中斷。也可以重裝驅動程序,系統文件受損可以從安裝文件恢復(建議事先就把WINDOWS的安裝盤復制在硬碟里)。如果連安全模式都不能進入,就通過帶啟動的光碟或是軟盤啟動到DOS,在DOS下先殺毒並且用Dir檢查C盤內的系統文件是否完整,必要時可通過系統軟盤進行Sys C:,恢復相關的基本系統文件。如果C盤內沒有發現文件,則只有對系統進行徹底重裝。
驅動丟失
現象:開機時16色顯示,放音頻文件時顯示「XXX」設備正被佔用。
現象分析:排除病毒的原因後,這種現象多發生在用過N個月的老機子上,或用戶新近動過主機內的部件,(如顯卡和PCI卡),則可能造成該硬體的接觸不良,導致系統實質上並沒有徹底檢測到相關硬體。
應對之策:重新安裝顯卡的驅動程序,並檢查相關配件與主板是否完全接觸:一是要保證顯卡,音效卡金手指上的清潔,二是將其插入相關插槽時用力適當,對准垂直插入即可,再接上與之搭配的音箱和顯示器連線。必要時,可以更換PCI卡的插槽位置,避免和顯卡產生資源沖突。
開機黑屏
現象:開機黑屏,沒有顯示,可能會有報警聲。
現象分析:硬體之間接觸不良,或硬體發生故障,相關的硬體涉及到內存,顯卡,CPU,主板,電源等。電腦的開機要先通過電源供電,再由主板的BIOS引導自檢,而後通過CPU,內存,顯卡等。這個過程反映在屏幕上叫自檢,先通過顯卡BIOS的信息,再是主板信息,接著內存,硬碟,光碟機等。如果這中間哪一步出了問題,電腦就不能正常啟動,甚至黑屏。
應對之策:首先確認外部連線和內部連線是否連接順暢。外部連線有顯示器,主機電源等。內部有主機電源和主機電源介面的連線(此處有時接觸不良)。比較常見的原因是:顯卡,內存由於使用時間過長,與空氣中的粉塵長期接觸,造成金手指上的氧化層,從而導致接觸不良。對此,用棉花粘上適度的酒精來回擦拭金手指,待干後插回。除此外,觀察CPU是否工作正常,開機半分鍾左右,用手觸摸CPU風扇的散熱片是否有溫度。有溫度,則CPU壞掉的可能性就可基本排除。沒溫度就整理一下CPU的插座,確保接觸到位。這之後還沒溫度,閣下的CPU就可以升級了:(除了上面的方法外,還有一招必殺技:用拔跳線的方法清除BIOS設置或更換主板的CMOS電池。當這些方法都嘗試過並全部失敗的話,就可以召喚大蝦哥出山相助了。
怪響異味
現象:聽到怪響或者聞到異味。
現象分析:怪響,可能是由於硬碟的壞道造成硬碟發出的(格格的刺耳聲);也有可能是硬碟,光碟機螺絲沒有上牢,造成機箱的共振。異味,多為焦糊味,很刺鼻子的那種。
應對之策:首先關閉電源。若是怪響,則打開機箱面板,一一檢查,若是壞道,則修復或屏蔽。對於異味,要千萬小心。這時用你的鼻子聞聞,找到發出異味的部件,然後卸下交由電腦公司處理,在這中間,大家一定要捍衛自己的消費者權益。(沒過質保期的——該換的換,該修的修。)這個千萬大意不得!因為,筆者的昂達光碟機就是聞到焦糊味後斷電不及(慢了N秒)給活活燒壞驅動晶元的,而後,再拿錢找JS大叔也沒辦法。(所以大家如果聞到異味,馬上斷掉電源,然後再下開機箱尋找原因,但是顯示器千萬別開,只能交由專業人員維修,那可是有高壓電的,千萬別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系統是否需重裝,三條法則幫你忙
如果系統出現以下三種情況之一,應該是你考慮重裝系統的時候了:
1)系統運行效率變得低下,垃圾文件充斥硬碟且散亂分布又不便於集中清理和自動清理;
2)系統頻繁出錯,而故障又不便於准確定位和輕易解決;
3)系統不能啟動。
重新安裝系統前,最好先列備份單
在因系統崩潰或出現故障而准備重裝系統前,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備份好自己的數據。這時,一定要靜下心來,仔細羅列一下硬碟中需要備份的資料,把它們一項一項地寫在一張紙上,然後逐一對照進行備份。如果你的硬碟不能啟動了,這時需要考慮用其他啟動盤啟動系統後,拷貝自己的數據,或將硬碟掛接到其他電腦上進行備份。為了避免出現硬碟數據不能恢復的災難發生,最好在平時就養成每天備份重要數據的習慣。
用戶文檔是珍寶,首當其沖備份好
在需要備份的數據中,用戶文檔是首先要考慮備份的數據。如果你是編輯或作者,就需要首先備份自己的稿件;如果你是老師,需要首先備份自己的講義;如果你是作曲家,則需要首先備份自己的曲目……通常,用戶的文檔數據是放在「我的文檔」文件夾中的。如果用戶另外指定了存放的文件夾,則需要備份的是相應的文件夾。
上網老手變成瞎,只因忘備收藏夾
經常上網瀏覽的用戶,一般都收藏有個人特色的地址列表。下次需要搜索同類內容時,打開「收藏夾」便可輕松到達目的地。重裝系統時,如果忘記備份自己的收藏夾,安裝的新系統對你來說幾乎只有一個空的收藏夾,以前保留的好地址就會不翼而飛,你將會感到瞎眼一般。雖然你可能會說,我有Google等好的搜索引擎,但本來一步就可到位的工作人為地變得相對復雜多了,何苦呢?所以,重裝系統前一定要備份好「收藏夾」。Windows 2000的收藏夾是系統分區下的文件夾,中間的用戶名因人而異。
要保錄入高速度,備份輸入法詞庫
現在,錄入漢字無非是採用筆型和拼音兩大類輸入法。而目前主流的筆型和拼音輸入法都帶有智能成分,也就是可以自動或半自動地記憶用戶形成的個性化詞庫。個人用戶在帶有自己特色的詞庫環境下錄入漢字,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如果重裝系統時忘記備份輸入法用戶詞庫,系統重裝完畢後,輸入工作中的個性詞彙積累工作相當於從零開始。因此,別忘了備份輸入法用戶詞庫。用戶詞庫一般在系統的或文件夾下,有的輸入法本身就含有自己的詞庫備份介面,使用很方便。
郵箱、QQ備份好,八方聯系斷不了
電子郵件和QQ等聊天工具是我們現代人主要的聯絡工具。重裝系統時,一定不要忘記備份自己的郵箱地址簿和QQ好友信息。郵件地址和QQ聊天好友的信息都可以用相應軟體的導出功能進行備份。為避免系統崩潰後無法進行這些資料的備份,最好在平時就養成定時備份這些數據的習慣,將系統崩潰後這方面的損失降到最小。其實,FoxMail和QQ都是准綠色軟體,你只需在平時壓縮這兩個軟體的文件夾並保存起來備用即可。
驅動程序備份好,下次裝機不用找
裝機後的第一感覺應該是屏幕閃得讓你眼睛難受,喇叭一點聲音也沒有。這是沒有安裝顯卡和音效卡驅動程序的緣故。如果你的系統中還有其他板卡或外設,還得重新安裝其驅動程序。有些用戶的這些驅動程序是拷貝在硬碟文件夾中的,沒有安裝盤。這時,你就需要特別留意,安裝系統前一定要把自己的驅動程序備份出來。
原有目錄先別刪,請先准備安裝盤
如果原來的系統下的文件還可以用諸如啟動盤等進行訪問,在決定重新安裝操作系統並結束備份工作後,先不要急於刪除或格式化你原有的系統,應該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原來的系統分區中還沒有你需要保留的文件。再三考慮無誤後,接下來的事就應該是准備你的安裝光碟了。需要注意的是,你需要在系統BIOS中將光碟機設置為第一啟動盤。
軟體說明或封套,那裡備有序列號
安裝序列號可是個關鍵的東西,如果你不小心丟掉自己的安裝序列號,而又採用全新安裝,安裝過程將無法進行下去。正規的安裝光碟的序列號應該在軟體說明書或光碟封套的某個位置上。但是,如果你用的是某些軟體合集光碟中提供的測試版系統,那麼,這些序列號可能是存在於安裝目錄中的某個說明文本中,比如SN.TXT等文件。所以,首先要將序列號讀出並記錄下來以備稍後使用。
系統出錯缺文件,覆蓋安裝試一遍
如果系統啟動時提示你少某些文件,或者某些文件出了問題,這時,你先別急於格式化自己的硬碟,而應該首先嘗試進行覆蓋安裝。覆蓋安裝的要點是,先進入安全模式或啟動到DOS下,然後執行安裝光碟上的SETUP.EXE或其他用來啟動安裝程序的文件。注意在安裝過程中要選擇將系統文件安裝在與原來系統相同的目錄中。經過這樣的安裝,一般的問題大多可以得到修復,更重要的是以前安裝的一些應用軟體還可以繼續使用。
覆蓋安裝不奏效,刪除安裝新一套
如果按以上所提的覆蓋安裝方法沒有能夠解決你的問題,那麼你可以在確認備份工作完成後,並且各類驅動程序都已經准備好的情況下,先用啟動盤啟動系統,而後用FORMAT命令格式化你的系統分區,隨後執行安裝盤上的SETUP.EXE或用來安裝的可執行文件,進行全新安裝就可以了。
倘若沒有驅動盤,另起目錄全新安
如果按以上所提的覆蓋安裝方法沒有能夠解決你的問題,而你又沒有把握知道自己是否還有需要備份的東西,或者你不想格式化自己的分區,那麼,你可以用另起目錄的安裝法。方法是,用啟動盤啟動後執行安裝文件,把系統安裝在與先前系統不同的目錄下。這樣,原來的驅動程序還在舊的系統目錄中。如果你的驅動程序丟失,當系統發現新的硬體時,你可以按系統提示到原來的目錄里找到硬體的驅動程序。當所有硬體驅動程序安裝完畢後,你就可以放心刪掉原來的系統目錄了。
想要體驗新震撼,升級安裝需替換
如果你使用的是較低版本的操作系統,而你想體驗同一軟體公司剛剛推出的新一代操作系統,那麼你可以用升級安裝的辦法實現你的想法。方法是直接在低級操作系統環境下運行高級操作系統的安裝文件即可。操作系統一般說來都是向下兼容的,Windows 98下可以升級安裝為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Windows 2000下可以升級安裝為Windows XP。升級安裝後原來的大部分程序還可以繼續使用。
難舍舊情又求新,請君安裝多系統
如果你不願意丟掉原來的低級操作系統,同時又想體驗一下新一代操作系統的魅力,那麼,你可以安裝雙系統。方法是:在低級操作系統(如Windows 98)下,執行高級操作系統安裝盤上的安裝文件如SETUP.EXE,然後在安裝過程中選擇安裝在新的目錄而不是選擇升級安裝即可。這樣,當安裝結束並重新啟動系統後,便會出現雙系統菜單。多系統安裝方法也是如此,只是最好遵守先低級、後高級的安裝次序,否則會出現許多麻煩。
硬碟備份安裝盤,再裝系統更方便
為了消除安裝時經常到處找安裝盤的煩惱,我們可以將系統安裝盤備份到自己的電腦中。具體方法是:在你的硬碟的數據備份區中創建文件夾如,將系統安裝光碟中的所有文件拷貝到該文件夾中。需要重新安裝時運行其中的SETUP.EXE或其他安裝文件就可以了。
倘若系統未崩潰,部分恢復安裝快
如果Windows 98系統沒有完全崩潰,但有些系統錯誤通過磁碟掃描或糾錯軟體又無法修復,這時可以使用Windows 98的部分恢復安裝程序。這個安裝程序可以在Windows 98光碟的文件夾里找到。方法是:轉入DOS狀態,進入目錄,運行PCRESTOR,安裝程序將會啟動。這種安裝的速度和硬碟安裝的速度差不多,它不會造成數據丟失。同時,重新設置硬體時,一般都會自動完成。
雙啟菜單故障難,只需2000安裝盤
如果在安裝了Windows 2000後又安裝了Windows 98,系統雙啟動菜單丟失了。這時,可用如下辦法解決。首先在BIOS中將啟動順序調整為CD-ROM引導優先,然後將Windows 2000安裝盤放入光碟機。等自動載入完安裝程序後,系統會問你是重新安裝還是修復,不用管它,直接退出。最後到CMOS中把啟動順序再改為硬碟啟動優先,這樣再次開機後就會出現選擇菜單了。
不用2000系統盤,照樣修復雙啟單
假如Windows 98安裝在C盤,Windows 2000安裝在D盤,E盤是用戶數據區。我們可以事先將啟動分區根目錄下的BOOT.INI、NTLDR、NTDETECT.COM、BOOTSECT.DOS、IO.SYS、MSDOS.SYS、BOOTFONT.BIN等七個文件備份到我們的E分區。在我們重新安裝系統不當而使雙啟動系統菜單發生混亂時,可以將這七個文件拷貝到啟動分區下覆蓋一下,就可解決問題了。
克隆備份好手段,系統工具一並攢
也許你會覺得每次重裝系統最麻煩的不是重裝系統本身,而是尋找和安裝各類應用軟體和實用小工具。這時,一個非常經典的軟體Norton Ghost可以解決你的問題。當你安裝完系統和一些工具軟體後,只要用Ghost軟體的備份分區功能將剛才裝好的系統連同工具打包成一個文件。當需要恢復時,先用啟動盤啟動DOS,然後用Ghost把這個文件包快速恢復到原來的分區中即可。網吧安裝多台相同的電腦多用此法,電腦老手們也慣用此法。
二、電腦經常死機的原因
在電腦使用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死機的情況,而死機伴隨者電腦操作系統,從一開始的Windows圖形化操作系統開始,就一直有這樣的情況。為什麼一直解決不了?那要從Windows的工作方式說起。為什麼要強調Windows操作系統呢,因為除了Windows操作系統,還有另外的幾大操作系統,最有名的有UNIX。 UNIX的操作界面側重於命令行界面,這樣會減少許多資源。而Windows操作系統製作的初衷,是為了大眾化,所以在圖形化界面上下了很大工夫製作,因此這樣也出現了一些漏洞。另外還有就是Windows操作系統使用了內存調用的工作方式,在調用的時候,也會出現問題,所以一直解決不了一些問題。
我們常見的一些死機故障,也是因為某些隱性的問題,或者是設置不當,操作不當所造成的,也可能是因為系統本身或者硬體本身的問題造成的。本著解決故障「先軟後硬」的原則,從軟體故障到硬體故障,我們來慢慢的分析。
第一種系統問題
操作系統對於整個電腦使用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系統問題導致出現的藍屏,一般是系統文件損壞,或者是啟動文件被破壞。如果是系統文件損壞,可以找到這個文件來復制到系統里,還可以使用系統自帶的命令修復,或者是使用命令控制台來恢復。具體的恢復步驟可以到本書的系統文件丟失故障分析里找到更詳細的說明。
第二種軟體問題
使用次數最頻繁的就是應用軟體,應用軟體也存在一個製作問題,也是使用工具軟體製作出來的。在人為製作過程中,難免出現很多漏洞或者錯誤。比如游戲,在進入和游戲中,退出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死機,因為游戲本身也是在使用內存調用的方式運行。在調用的時候,可能會因為運算錯誤或者程序本身編寫錯誤,造成死機。而這樣的情況,也只有重新安裝軟體或者安裝軟體相應的補丁。
第三種軟體病毒殘留文件
軟體在卸載的時候,以及病毒被刪除或者殺掉的時候,會殘留一些文件,比如歷史文件、dll等文件,而這些文件可能還會殘留在系統的注冊文件里,使用的時候就相當於正常使用一樣,但是這些程序以及病毒已經沒有了,所以,系統在調用的時候,無法找到程序,可能會形成一個死循環,造成死機。軟體和病毒殘留文件也可能造成死機,所以在卸載以及殺毒的時候,需要注意是否留下臨時文件、歷史文件以及文件里沒有刪除的文件,都需要刪除。
第四種軟體不兼容
有些軟體,可能是因為和其他軟體產生了沖突。比如殺毒軟體,由殺毒機制的不同,在使用系統許可權的時候可能會產生沖突,或者是其他的軟體也是如此。所以這類文件錯誤的解決方法是卸載後重新安裝或者直接刪除。
第五種緩存設置不合理
緩沖就是把硬碟上的內容調用到緩存區里,以加快速度訪問。設置了可以存放數據的容量,如果設置不當,就很可能造成死機。所以如果出現問題的話,只要設置為默認或者設置正確就可以了。
第六種系統資源匱乏
系統資源,整體來說是整個電腦的硬體資源,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內存了,內存是系統硬體中非常重要部件,主要負責系統運行時候的數據存儲,所以如果設置不當的話,就會造成數據丟失等錯誤,或者是死機。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先檢查是否有佔用內存很多的不正常的進程文件,關閉一些不常用的軟體。
第七種病毒、木馬
病毒和木馬,其實也是電腦程序,只是工作的原理和工作目標不一樣而已。所以,病毒和木馬運行的時候,惡意的使用系統資源或者破壞系統文件,對電腦資源以及系統文件造成破壞。如果發現這種情況,請馬上升級殺毒軟體或者使用病毒專殺工具。另外,平時要注意打開病毒的實時監控以即時保護操作系統。
第八種硬體過熱
電腦硬體其實也是印刷電路板等電子設備組成的,所以在用電的時候,會進行遷移,產生熱。因此電腦的散熱也很重要。如果不注意散熱,就可能導致硬體產品燒壞或者燒毀。硬體過熱的話,需要先從機箱著手檢查,然後再從cpu等設備開始檢查,一一排除分析,如果找到的話,可以更換散熱風扇或者加潤滑油等,使其能夠正常工作。
B. 新手使用電腦應該注意什麼
電腦新手入門十大守則
對於一位電腦初學者來說,電腦操作顯得非常復雜,這其中包括了開機、軟體的安裝以及系統設置等許多麻煩的步驟,若想要擁有一個安定且高效率的電腦操作環境,請先把握以下介紹的十大守則,才能臨危不亂,逢凶化吉。
一、製作系統啟動盤:電腦拿到手,第一件事應該立即製作一張"能夠驅動光碟機的系統啟動盤"。為什麼要製作系統啟動盤呢?一旦系統中毒、損壞或要重新安裝操作系統時,少了這張小小的軟盤,一切都無法進行。普通系統啟動盤製作很簡單,在格式化軟盤的時候帶個 /S 的參數就行了,但是如果要將光碟機的驅動程序也隨同這張啟動盤一起啟動,那就必須要費一些工夫,以前正版 Windows95 都帶有附贈的一張啟動盤,光碟機驅動程序也保存在其中,但是似乎無法適合各種電腦,常常有找不到光碟機的情況發生,不過,現在 Windows98 製作的系統啟動盤,已經可以值得信賴,甚至驅動 SCSI 規格的光碟機也沒問題。
二、小心保存驅動程序盤:電腦搬回家,一定有一大堆的說明書、保修單,以及存有各類硬體驅動程序與應用軟體的軟盤或光碟,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這些軟盤和光碟,這些都是安裝整理系統時候必須要用到的文件,少了它們,您的電腦無法驅動周邊硬體或其他儲存設備,形同殘廢,千萬不要將它們隨地放置,或是移作他用,要仔細一一核對檢查,是否有遺漏,之後分類歸納集中保存。普通軟碟片容易受潮失效,最好將其中的軟體備份到硬碟或其他儲存設備上,然後把原盤放入防潮箱中保存。建議:若可能的話,把重要的程序和軟體用刻錄機刻成光碟保存起來,這不失是備份程序的一種好方法。
三、臨危不亂:電腦在操作時突然沒有反應,並不表示一定"當"掉了,一般人通常會激動起來,拚命的亂敲鍵盤和滑鼠,沒等幾秒鍾就按下 Ctrl + Alt + Del 三鍵,甚至按Reset按鈕強迫電腦重新啟動,結果通常能夠挽救得了的數據也因此灰飛煙滅。正確的做法是:遇到畫面凍結,按兩下按鍵或滑鼠,然後等三到五分鍾,順便觀察電腦機殼上的硬碟指示燈狀況,如果指示燈偶爾還在不斷閃爍,則表明電腦還沒昏迷,只是暫時的喪失理智而已,稍待一會兒應該能恢復正常;如果指示燈在三到五分鍾內不斷亮起或不亮,才可能是凶多吉少的徵兆,此時強迫重新開機才算恰當。其實Windows95/98最怕按下 Ctrl + Alt + Del 三鍵和不恰當的重新啟動了;常常有朋友跟我抱怨說他的系統沒有亂做什麼動作呀,只是當機之後就重新開機而已,為什麼老是"死掉"?這其實這跟使用者不正確的操作有很大的關系,當然也可能是電腦本身有一定的問題,但如果廠商幫你作過種種測試之後都沒發生任何問題,那使用者絕對佔了最大責任,因為畢竟是自己的雙手造成的,何不改善一下自己的使用方式呢!要說明的是:當您覺得已經當機的時候,不妨利用快捷鍵ALT+F4來強迫關閉窗口,看看是否可行,如果這樣做都無法挽回時,才考慮按下RESET或是Ctrl + Alt + Del。
四、勿把"忠臣"當"妖怪":有一些工具軟體,最常見的是殺毒軟體或者系統維護程序,在開機之後,會自行啟動,在您看不見的地方敲敲打打,修修補補,偶爾時間到了,也會蹦到屏幕桌面上來個大掃除,此時作為新手可不要以為它們是不速之客,立即終止它們的運行,甚至以為是中毒而強迫關機,這樣會導致不可預測的後果。除了上述兩種類型的軟體之外,現在也有許多的程序喜歡搞這種地下活動,猛不其然蹦出個信息說如何如何,這種設計出發點固然是為使用者的方便著想,但搞太多的話,一則消耗電腦的系統資源,二則各種類型的軟體在後台同時運行,恐怕也會發生系統沖突,使系統不穩定,如果可以的話,除了一些必要的驅動程序以及殺毒軟體之外,其餘程序一律取消開機自動運行功能,需要的時候再請出來施展身手。
五、不要隨便安裝軟體:作為電腦新手,這一條應該列為最重要的原則,向電腦中安裝軟體,看似單純,其實等於系統被重裝一次,牽一發而動全身,而且軟體所執行的功能越接近硬體層級,危險性就越大,首號危險人物,應是安裝額外的驅動程序,這些驅動程序或可以加速網路速度,或可以降低處理器的工作溫度,好用則好用,一旦安裝不成功,或與其他軟體相沖突,作為一名新手就只有乾瞪眼的份。再者,一些多功能的多媒體播放程序固然好看好用,但是它們通常會更改系統內定的程序庫或登錄參數,系統本身也很有個性喔!當它發現有人竟然隨便改變了自己,就會加以糾正,這一糾正回來,原本的播放程序就不能正常運行了,這種混亂情況,相信不少人都經歷過。新手要安裝新軟體,請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購買正版軟體,因為正版軟體說明書解說詳細,而且售後服務有保證,出現問題可以及時得到幫助;
其二,游戲軟體不要安裝的太多,安裝游戲時盡量選擇"由光碟執行"模式,以減少對硬碟文件的增刪;
其三,謹慎安裝試用版軟體,而且採取數量控制,硬碟中以同時存在三種試用版軟體為上限,要裝新的試用版軟體,請先將舊軟體刪除。如果您已經是電腦高手,重新安裝系統如同吃飯喝水,那上面的限制就可通通解除了。
建議:當您不小心安裝了不喜歡的軟體之後,不要自作聰明的把硬碟中你所能看得到的軟體程序刪除,這可能會造成系統"登錄"錯誤,進而影響系統的穩定性,也有某些軟體的反安裝程序Uninsatll寫得並不好,刪除後也不能恢復系統本來的面目,反而會出現"程序執行無效,請關閉程序"或"請重新安裝"等錯誤;還有大部份的程序在刪除後也都會留下一二個DLL的垃圾程序文件,這不僅造成系統的肥大,還會間接影響系統的運行效率,最好的方法有二:
其一,是找用過這套軟體的朋友先問一問,然後再去裝它;
其二,上網請求各路高手指點。
六、說"NO"比說"YES"保險:如同險惡的社會一樣,當電腦屏幕出現一個對話窗口,說明了一大堆文字之後,要您選擇按下"YES"或是"NO"之時,如果您不知道這項選擇到底是做什麼的時候,回答"NO"是比較保險的做法,因為回答"YES",系統通常會主動的改變一些設置,這些您無法預測的結果,不論是好是壞,都會造成困擾,還不如先說"NO",待慢慢了解問題的原委之後再作改變也不遲。
七、不要亂刪文件:不要因為 Windows95/98 的屏幕桌面上有個回收站,就興奮的將許多文件都放到裡面"試試看",
第一,您丟的進去,不一定能夠及時的將它們恢復原位;
第二,有些文件進了回收站,就再也回不來了。而且,凡是擴展名為 EXE、COM、BAT、SYS、DLL之類的文件,通通都是動不得的文件,還有,對於操作系統大本營的"Windows"這個文件夾,請您不要輕易刪除其中的任何文件,否則即使開得了機,屏幕上也會出現一大堆缺東少西煩死人的提示信息。
八、求人幫助要有原則:遇到一些問題自己解決不了,一定要向別人請求幫助了,這時您必須要做好以下這些工作:首先,將您電腦的硬體配置,CPU的種類、內存容量、所有硬體產品的品牌規格,軟體配置,什麼操作系統?使用哪些軟體?最近安裝了哪些軟體?發生問題時的詳細描述,當機時正在執行什麼工作、網路連接不上時的狀態等等,統統詳細的記錄下來,並向求救對象詳述,這樣才能讓對方及時掌握重點,對症下葯,一句"為什麼我的電腦不能看VCD?"是不會引起任何反應的。請記住,電腦是您的,不會修電腦不是您的錯,但是起碼您要了解它的病痛。
九、養成使用邏輯思維的思考習慣:這是能否成為電腦高手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所謂有果必有因,電腦的任何反應,都是有指令下達,都是有軟硬體在運作,嘗試開始了解電腦系統各組件與軟體之間的互動關系,當一個錯誤發生時,通盤思考導致錯誤的各種可能原因,然後依次排除,一個一個的試試看,這是進步的開始,長期的積累必然會從量變引起質變,當然,您也要不斷的充實自己的電腦知識。
十、練好基本功夫:系統基本操作、中文輸入法(智能ABC,全拼等)、基本文書處理軟體(寫字板,記事本)、基本繪圖軟體(畫圖)、網路相關軟體(撥號網路、瀏覽器、電子郵件收發)這五大入門神功務必演練一遍,請注意,這些軟體通通在您的WINDOWS系統中,不必另外尋找,然而它們都是電腦操作的基本功,將基本功練好以後,您會發現,用電腦其實也有快馬輕蹄、悠遊自在的境界喔。
C. 玩電腦游戲有哪些危害
長期一個人打游戲,會使自己越來越封閉,不善於在生活中與他人交往。這樣會使自己的人際關系越來越差,逐漸被孤立起來,不利於以後的發展。
D. 電腦玩的時間長了對身體有什麼害處
電腦是一種可以運行各種軟體,輔助人們計算的設備。使用電腦,我們可以進行學習、工作、玩游戲放鬆自己等多種應用。可以說,現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已經離不開電腦了。
但是,電腦在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頻繁使用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當我們長時間使用電腦的時候,對自己的身體就會造成不良影響。
具體來說,長時間使用電腦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以下幾方面影響:
1,長時間使用電腦會對我們的眼睛造成不良影響。
長時間使用電腦對我們眼睛的影響最大。
當我們使用電腦的時候,我們的眼睛會緊盯屏幕看,這樣的狀態對我們的視力有非常大的影響……我們會因此而得近視眼,我們甚至可能因為長時間用眼不當導致眼角膜、視網膜出現問題,造成視力下降。
因此,長時間使用電腦對於眼睛的傷害是最大的。
2,長時間使用電腦,久坐不動,會影響我們的肌肉和骨骼。
長時間使用電腦,我們的身體會處於久坐不動的狀態。……這樣的狀態之下,我們會出現肌肉酸痛、骨骼關節勞損等情況,出現腰酸背痛等現象。
3,長時間玩電腦,會影響我們的休息,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長時間玩電腦,會影響我們的休息,造成睡眠不足。……而長期睡眠不足恰恰是影響身體健康的不利因素之一。因此,長時間玩電腦對我們的健康會有很大影響。
4,長時間玩電腦會佔用大量時間,影響我們的工作和學習。
長時間玩電腦,會佔用大量的寶貴時間。……這將影響我們正常的學習和工作,對我們的事業和學業的發展進步造成不良影響。
因此,雖然電腦是對我們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幫助極大的設備,但是如果使用不當的話,就會起到反作用,對我們的身體乃至於我們的發展進步都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我們要合理安排使用電腦的時間,確保我們的身體健康不受影響,這才是使用電腦的最佳方式。
E. 常見電腦故障有哪些
常見電腦故障有:
常見故障一:開機無顯示
電腦開機無顯示,首先要檢查的就是是BIOS。主板的BIOS中儲存著重要的硬體數據,同時BIOS也是主板中比較脆弱的部分,極易受到破壞,一旦受損就會導致系統無法運行,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因為主板BIOS被CIH病毒破壞造成(當然也不排除主板本身故障導致系統無法運行。)。一般BIOS被病毒破壞後硬碟里的數據將全部丟失,所以可以通過檢測硬碟數據是否完好來判斷BIOS是否被破壞,如果硬碟數據完好無損,那麼還有三種原因會造成開機無顯示的現象:
1. 因為主板擴展槽或擴展卡有問題,導致插上諸如音效卡等擴展卡後主板沒有響應而無顯示。
2. 免跳線主板在CMOS里設置的CPU頻率不對,也可能會引發不顯示故障,對此,只要清除CMOS即可予以解決。清除CMOS的跳線一般在主板的鋰電池附近,其默認位置一般為1、2短路,只要將其改跳為2、3短路幾秒種即可解決問題,對於以前的老主板如若用戶找不到該跳線,只要將電池取下,待開機顯示進入 CMOS設置後再關機,將電池上上去亦達到CMOS放電之目的。
3. 主板無法識別內存、內存損壞或者內存不匹配也會導致開機無顯示的故障。某些老的主板比較挑剔內存,一旦插上主板無法識別的內存,主板就無法啟動,甚至某些主板不給你任何故障提示(鳴叫)。當然也有的時候為了擴充內存以提高系統性能,結果插上不同品牌、類型的內存同樣會導致此類故障的出現,因此在檢修時,應多加註意。
對於主板BIOS被破壞的故障,可以插上ISA顯卡看有無顯示(如有提示,可按提示步驟操作即可。),倘若沒有開機畫面,你可以自己做一張自動更新BIOS的軟盤,重新刷新BIOS,但有的主板BIOS被破壞後,軟碟機根本就不工作,此時,可嘗試用熱插拔法加以解決(我曾經嘗試過,只要BIOS相同,在同級別的主板中都可以成功燒錄。)。但採用熱插拔除需要相同的BIOS外還可能會導致主板部分元件損壞,所以可靠的方法是用寫碼器將BIOS更新文件寫入BIOS裡面(可找有此服務的電腦商解決比較安全)。
常見故障二:CMOS設置不能保存
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主板電池電壓不足造成,對此予以更換即可,但有的主板電池更換後同樣不能解決問題,此時有兩種可能:
1. 主板電路問題,對此要找專業人員維修。
2. 主板CMOS跳線問題,有時候因為錯誤的將主板上的CMOS跳線設為清除選項,或者設置成外接電池,使得CMOS數據無法保存。
常見故障三:在Windows下安裝主板驅動程序後出現死機或光碟機讀盤速度變慢的現象
在一些雜牌主板上有時會出現此類現象,將主板驅動程序裝完後,重新啟動計算機不能以正常模式進入Windows 98桌面,而且該驅動程序在Windows 98下不能被卸載。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找到最新的驅動重新安裝,問題一般都能夠解決,如果實在不行,就只能重新安裝系統。
常見故障四:安裝Windows或啟動Windows時滑鼠不可用
出現此類故障的軟體原因一般是由於CMOS設置錯誤引起的。在CMOS設置的電源管理欄有一項modem use IRQ項目,他的選項分別為3、4、5......、NA,一般它的默認選項為3,將其設置為3以外的中斷項即可。
常見故障五:電腦頻繁死機,在進行CMOS設置時也會出現死機現象
在CMOS里發生死機現象,一般為主板或CPU有問題,如若按下法不能解決故障,那就只有更換主板或CPU了。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主板Cache有問題或主板設計散熱不良引起,在815EP主板上就曾發現因主板散熱不夠好而導致該故障的現象。在死機後觸摸CPU周圍主板元件,發現其溫度非常燙手。在更換大功率風扇之後,死機故障得以解決。對於Cache有問題的故障,可以進入CMOS設置,將Cache禁止後即可順利解決問題,當然,Cache禁止後速度肯定會受到有影響。
常見故障六:主板 COM口或並行口、IDE口失靈
出現此類故障一般是由於用戶帶電插拔相關硬體造成,此時用戶可以用多功能卡代替,但在代替之前必須先禁止主板上自帶的COM口與並行口(有的主板連IDE口都要禁止方能正常使用)。
F. 玩手機和電腦,會引起哪些問題
引言:手機還有電腦也成為了我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說哪一天不玩手機的話,總感覺缺了一點什麼,但是要知道長期的玩手機還有玩電腦,對於我們的身體是有比較大的傷害的,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會引引起哪些問題,對我們的身體會有哪些傷害?
G. 電腦的常見問題既解決辦法!
一、軟體原因導致的「軟故障」
電腦是一個需要軟硬體結合才能正常使用的特殊產品,不安裝軟體的電腦只是「裸機」,幾乎是沒有任何用途的。軟體對電腦正常使用的影響非常大,據不完全統計,對大多數用戶來說,電腦日常使用中80%以上的故障為軟體原因導致的「軟故障」。
其中「軟故障」的禍首又當屬計算機病毒。計算機誕生以後不久,計算機病毒就「應運而生」了;而網路日益普及後,病毒傳播更加迅猛,時常干擾和破壞電腦的正常工作。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一段時間對全球計算機造成嚴重破壞的「沖擊波」病毒,發作時會讓系統頻繁啟動,而導致電腦無法正常工作。對於病毒導致的故障,我們可以使用新版殺毒軟體進行查殺。
重要的系統文件損壞也會導致系統無法正常運行,如KERNEL32.DLL、字體文件等系統運行必需的基本文件被破壞,系統就無法正常工作。對於這類故障,如果無法進入正常桌面的話,就只能通過覆蓋安裝或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加以解決。
應用軟體有質量問題或者與操作系統不兼容,也會導致系統出現故障。比如有些程序運行後可能導致系統無法正常關機。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運行「Msconfig」,檢查啟動項中是否有自己不熟悉的程序,並將其屏蔽。
二、外界環境影響導致的故障
電腦正常使用是需要一定外界環境條件保證的,外界環境異常也會導致電腦出現無法正常使用的故障。首先是用電環境,電腦作為精密電子設備對供電質量相當敏感,如市電電壓不穩、經常停電等不僅會令電腦無法正常使用,甚至會損壞硬碟等配件。一般家用計算機正常工作的電壓范圍為170V-240V,當市電電壓超過此范圍時,計算機就會自動重啟或關機。對於經常性供電不穩的地區,我們可以購置在線式UPS、參數穩壓器或寬幅開關電源來保證足夠良好的供電環境,讓計算機穩定工作。
在用電環境中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插排或電源插座的質量差,很多電源插排質量不好,內部接點採用手工焊接,並且常用酸性助焊劑,這樣容易導致在使用中焊點氧化引起斷路、漏電等問題。電腦電源插頭接觸不良會產生較大的接觸電阻,長時間工作時就會大量發熱而導致虛接,同樣會導致主機出現頻繁重啟等故障。
電磁干擾也是導致計算機出現故障的一個重要原因,許多時候電腦死機、重啟就是因為電磁干擾造成的,象高壓線、變壓器、變頻空調、電弧焊等設備都存在較大的電磁干擾。如果主機抗干擾能力差,就會出現意外重啟或頻繁死機等現象。同時強磁場干擾還會導致CRT顯示器出現磁化而導致偏色故障。
外界溫度濕度環境也很重要,過高過低都會導致電腦出現問題。甚至環境灰塵太大也容易導致計算機出現故障。
三、因設備間沖突導致的故障
玩電腦的朋友很多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在電腦加上某個新的板卡後,常會導致整個電腦使用不正常,於是往往抱怨所買板卡的質量不好。其實此類問題也許並非新卡質量不行,而是因為它和電腦上其它設備之間產生了沖突。
一個計算機設備要能正常工作,必須要通過一定的系統資源與主機進行通信。當新的板卡裝入計算機後,往往會與已有的計算機設備發生資源沖突,而不能正常工作。最常見的也是最容易出現的資源沖突就是IRQ、DMA和I/O沖突。
從Win95開始計算機的所有IRQ號、DMA通道和I/O埠等系統資源均被操作系統接管,並由其根據情況進行智能的分配,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即插即用。然而這種即插即用是有條件的:要求有即插即用的BIOS、即插即用的設備和即插即用的操作系統,三者缺一不可,否則可能會引發設備沖突。在實際安裝時,由於存在非即插即用設備和即插即用設備混合安裝等情況,而且即插即用設備品種規格越來越多,新設備層出不窮,而Windows並不完善,常常不能正確檢測和處理有關設備的資源情況,特別是在安裝設備較多的情況下。由於各種板卡的中斷、DMA通道、I/O地址大部分都有自己的預設值,如果碰巧兩個板卡使用了同樣的資源,操作系統又無法正常處理,就會引起沖突。這就是設備發生沖突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有些板卡由於設計上有特殊之處(比如耗電過大),或者選料不嚴、製作工藝不精甚至固件代碼編寫不完善等問題,也可能與另外的板卡難以「和平共處」。
四、硬體沖突的一般解決方法
隨著計算機軟硬體系統的日益復雜化,硬體沖突難以避免。遇到這類問題應細心檢查、仔細分析,關鍵是平時注意積累經驗,此類問題是完全可能得到妥善處理的。
計算機的靈魂是軟體系統,硬體最終都在軟體的控制下發揮作用。所以預防和解決這類問題,首先應該從軟體方面入手。比如改變一下操作系統的版本、安裝最新的操作系統補丁程序等。升級相關配件的BIOS及驅動程序版本也對解決硬體沖突有效,比如升級最新的主板BIOS、顯卡BIOS,以及最新的硬體驅動程序和最新版的Direct X等。此外最好還裝上主板晶元組的最新補丁程序。
其次在遇到硬體沖突時,我們可以手工調整系統資源。進入控制面板的「系統屬性」,選擇「設備管理」選項卡,在該選項卡中將顯示出所有的計算機硬體設備(如CDROM、顯示器、鍵盤、滑鼠等)。選擇最上面的「計算機」設備項後單擊「屬性」按鈕;在「計算機屬性」對話框中,用戶可從它的「查看資源」選項卡中查看現有系統資源。
這些資源包括「中斷請求(IRQ)"、「直接內存訪問(DMA)"、「輸入/輸出(I/O)」和「內存」等四大類,用戶可分別選擇查看。如選擇「中斷請求(IRQ)"類系統資源,即可顯示出Windows現在已經分配使用的中斷號,用戶可從中了解哪些系統資源被佔用,哪些系統資源保留未用,並可以通過手工調整來解決一部分設備沖突。另外,在設備發生沖突時,合理調整主板BIOS中的相關參數,往往也能讓問題迎刃而解。
五、電腦出現故障的一般解決步驟
電腦出現故障,我們要遵循「先軟後硬、由簡到繁、逐一替換」的原則進行處理。
比如首先查殺病毒、檢查系統文件的完整性、重裝操作系統等,主板BIOS設置不當也應屬於「軟故障」的范疇,請恢復BIOS默認的安全設定。
排除軟體故障後,再檢查硬體的安裝問題,打開機箱,將包括CPU在內的所有配件拔下,認真清掃灰塵,然後將內存及插卡的「金手指」用無水酒精清洗後,再重新安裝好。如果仍有問題再考慮更換相關配件,一般從內存、顯卡、電源等容易更換的配件開始逐一替換,直到找出導致故障的「禍首」。
當然並不是所有電腦故障都能夠自行處理,有些故障需要盡快送修,而對於顯示器等強電設備切不可擅自維修,為避免在電腦維修上遭遇陷阱和黑手,除了提高自己的電腦水平,要注意選擇本地口碑較好、可靠的維修點,讓有經驗的朋友陪同前往,並盡量當面維修,維修完畢要仔細驗收,並作詳細測試,最後要注意簽好維修合同,註明保修期,一旦感覺自己可能被欺騙,要盡快向工商、技監等職能部門投訴,堅決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計算機出現故障的種類和原因是非常多的,但如果我們能夠了解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懂得常見故障的基本處理方法,就能減少很多麻煩。希望本文能在這方面對大家有所幫助。
硬碟篇
硬碟是計算機中最重要的數據載體,由於使用頻率高,且存在高速運行的機械部件,也是電腦中故障率最高的重要配件,我們隨時承受著硬碟出錯的風險,輕則數據丟失,重則整個硬碟報廢。
一、確定硬碟故障大致類型
確定故障大致類型是處理硬碟故障的前提。和其他配件不同,硬碟出現故障的情況比較復雜,有可以通過軟體方法修復的「軟故障」,比如主引導扇區被非法修改導致系統無法啟動、非正常關機後引起的邏輯壞道等,一般通過重新分區格式化即可解決。也有硬體物理損壞的「硬故障」,我們可以通過肉眼觀察電路板上是否有晶元被燒毀,用耳朵仔細聽啟動時是否有異常響聲等方式判斷。
硬碟物理故障包括了磁頭損壞、電路板問題、晶元信息丟失、馬達不轉等,最直觀的現象就是進入主板BIOS設置後,無法識別硬碟。一般來說電路板故障修復的可能性較大,而其他故障則基本上沒有修復的可能。
我們還可以根據電腦開機後的出錯提示來確定硬碟故障的大致類型。比如出現「NON 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提示,多表示硬碟的主引導記錄被破壞,或者分區的結束標志55AA遭到破壞。出現「Primary master hard disk fail」 提示,則可能是硬碟數據線、電源線兩者至少有一個沒插好,BIOS中硬碟參數設置有誤或者硬碟存在物理損壞。若出現「SMART Failure Predicted on Primary Master」之類的提示,就是S.M.A.R.T技術診測到硬碟可能出現了硬體故障或不穩定情況,警告你需要立即備份數據並更換硬碟。
二、常見安裝故障的處理
硬碟安裝不當會導致無法正常使用的故障。比如信號電纜線未連接好,或電纜線接頭處接觸不良或出現斷裂;電源接頭未插牢;跳線設置不當等會導致在BIOS中檢測不到硬碟,或無法識別全部容量。使用了不合格的信號線(未按要求使用80針信號線)或未安裝主板晶元組驅動(補丁)程序,將導致不能打開DMA模式的故障。
在加裝雙硬碟後,常會因盤符發生變化而導致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不能正常啟動的故障。要使加第二硬碟後盤符不發生變化,解決的辦法有兩個:一是在CMOS中將第二硬碟設為NONE,二是第二個硬碟不分主DOS分區,只分擴展分區。另外還有一個常見的硬碟安裝故障就是在老主板上不能正確使用大容量硬碟,解決的方法很多,比如升級主板BIOS或使用EZ等特殊分區軟體分區。
SATA硬碟對電源供電質量要求比並行介面硬碟更嚴格,使用SATA硬碟的朋友最好配一個好電源。還要注意由於SATA硬碟對主板系統匯流排頻率很敏感,如果你進行了超頻操作,就可能會出現無法識別硬碟或使用不穩定的現象。建議大家超頻後盡量保持匯流排頻率的穩定。還應注意,在完成Windows安裝後,一定要安裝IAA加速補丁或者VIA、SiS、Promise以及Silicon的相關補丁,程序會自動根據硬碟的物理特性使用最佳傳輸模式,以便充分揮發SATA硬碟的性能。
三、硬碟常見「軟故障」的處理
硬碟如果出現「硬故障」,基本上只能更換或送修,而大多數「軟故障」,則可以自己動手進行修復。
比如常見的分區丟失故障,是因為分區表被病毒破壞等原因導致,而分區上保存的數據一般還完好,我們可以使用專門的軟體來進行修復。Diskman是一款功能強大的硬碟分區表維護軟體,可以判斷分區的「系統參數」是否正確,當然也可讓Diskman自動檢查硬碟分區參數,按照提示修改錯誤的參數,實在不行還可利用其「重建分區」功能重建分區。DiskMan可通過未被破壞的分區引導記錄信息重新建立分區表。在硬碟分區的恢復上,國內著名殺毒軟體KV系列和瑞星都提供了完整解決方案。但一般要求有備份的分區表,若未備份也提供了相應的修復方法,不過成功率相對就要低很多了。
再比如硬碟中了「邏輯鎖」會導致無法啟動的問題,甚至用光碟和軟盤都啟動不了,這是因為「邏輯鎖」修改了正常的主引導分區記錄,將擴展分區的第一個邏輯盤指向自己,從而形成了死循環。要解決此問題並不復雜,方法之一是修改DOS啟動文件,准備一張WIN98啟動軟盤,然後在一台正常的機器上,使用你熟悉的二進制編輯工具(如ultraedit)修改軟盤上的IO.SYS文件,具體是在這個文件裡面搜索第一個「55aa」字元串,找到後修改為任何其他數值即可。用這張修改過的系統軟盤你就可以順利地帶著被鎖的硬碟啟動了。
電腦主板的CMOS中存儲了硬碟信息,主要有硬碟類型、容量、柱面數、磁頭數、每道扇區數、定址方式等內容,以便計算機正確訪問硬碟。當CMOS因故掉電或發生錯誤時,硬碟設置可能會丟失或錯誤,硬碟訪問也就無法正確進行。這種情況我們就必須重新設置硬碟參數,如果事先已記下硬碟參數或者有某些防病毒軟體事先備份的CMOS信息,只需手工恢復即可;否則也可使用BIOS設置(setup)中的「自動檢測硬碟類型」(HD type auto detection)的功能,一般也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四、硬碟出現「壞道」的處理
硬碟出現壞道是硬碟最常見的「病症」之一。硬碟壞道可分為邏輯壞道及物理壞道兩大類,邏輯壞道是由於非正常關機等軟體問題引起的,一般通過常規的格式化即可去除,而物理壞道通過一般方法是無法徹底修復的,請盡快更換。如果過了保修期,可以嘗試自行修復,具體就是找一些硬碟修復軟體來處理,推薦大家使用HDDREG、MHDD、FBdisk這幾款軟體,當然還少不了原廠的DM。具體處理過程如下:
先用原廠的DM工具,對硬碟進行「清零」處理,很多小問題用DM都可能解決,而且經上面處理過後再用其它軟體,硬碟修復時間往往能大為縮短。然後再使用HDDREG、MHDD、FB這些軟體進行處理。這幾款軟體功能類似,使用上各有特色。HDDREG安裝較煩,先要安裝在硬碟上,完成注冊後再製作一個修復軟盤,然後就可以用這張軟盤啟動系統來修復硬碟了。該軟體可以讓你決定從第幾MB開始處理,因此你可以對大容量硬碟分次處理。MHDD、FB直接解壓後就可以用,MHDD使用有點麻煩,但功能最多。而FB到結束時會自動將你的硬碟壞道隱藏,將好的進行分區,最多可以挑出4塊最大的給你用,當然還可以用PartitionMagic這款軟體手工處理,達到隱藏壞道的目的。
如果有條件,可以使用專業硬碟維修軟體「PC-3000」,是由俄羅斯著名硬碟實驗室ACE Laboratory研究開發的商用專業修復硬碟綜合工具,號稱能破解各種型號的硬碟專用CPU的指令集,解讀各種硬碟的Firmware(固件),從而控制硬碟的內部工作,實現硬碟內部參數模塊讀寫和硬碟程序模塊的調用,最終達到以軟體修復多種硬碟缺陷的目的。
主板篇
主板是電腦中最重要的配件之一。主板本身的故障率並不是很高,由於電腦中幾乎所有配件都要通過主板連接在一起,因此更多情況下我們是通過主板發出的信息判斷出其他一些設備存在的故障。
一、開機信息及健康監測功能
主板BIOS有一項重要功能就是POST上電自檢程序,微機接通電源後,系統首先由該程序來對主板本身及內存等主要配件進行檢查,一旦在自檢中發現問題,系統將給出提示信息或鳴笛警告。比如目前最常見的Award BIOS開機鳴叫聲的具體意義如下,供大家參考:
1短:系統正常啟動
2短:常規錯誤
1長1短:RAM或主板出錯。
1長2短:顯示器或顯示卡錯誤
1長3短:鍵盤控制器錯誤。
1長9短:主板Flash RAM或EPROM錯誤,BIOS損壞。
重復長響:內存條未插緊或損壞重復短響:電源有問題。
如果BIOS自檢沒有問題,大多數電腦開機畫面會有兩到三屏,其中第一屏為顯卡相關信息,如生產廠家、顯示晶元類型、顯存類型容量等,如果此處顯示的信息與顯卡標稱的指標有異,那麼顯卡很可能存在問題。
第二屏的信息比較多,有內存自檢指示、BIOS信息等,如果內存存在質量問題,那麼會在這里有提示。
第三屏畫面上半部分的框中會顯示電腦的主要配置,而下面將顯示PCI插槽中設備的IRQ等信息。如果一切正常,在顯示完第三屏畫面後將啟動操作系統。否則可能會有與硬碟相關的出錯信息顯示。
除了開機顯示及BIOS信息外,現在幾乎所有ATX主板都具備檢測CPU溫度、風扇轉速以及供電電壓的功能,但要檢測CPU溫度需要有與主板配套的專門溫度探頭,要檢測FAN的轉速則需採用三針電源接頭的專用風扇,並接在主板上的相應三針風扇介面上。如果這些指標存在問題,比如CPU風扇不轉,那麼在自檢時將會有明確的提示。
二、主板常見故障的處理
1、CMOS易掉電 時鍾不準 不少朋友在開機自檢時總出現"CMOS checksum error-----Defaults loades"的提示,此時必須按F1 ,Load BIOS default才能正常開機。這種情況很可能就是主板上給CMOS供電的紐扣電池沒電了,請換一顆電池。如果無效的話,則可能是主板出了故障,只能送修。
有些朋友的電腦時鍾總是不太准確,一天快慢的誤差會達到10分鍾以上,而且CMOS電池電量會很快耗盡,可能的原因是主板CMOS電池插座、CMOS供電電路濾波電容、CMOS晶元有短路或漏電現象,這類故障只能送專業部門維修。
2、主板元器件及介面損壞
大家都知道主板上有很多晶元、電容、電阻等元器件。這些元器件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損壞,而導致主板不能正常工作。比如主板上的EPROM晶元容易被靜電損壞,如果我們維護電腦時不按規范操作,那麼人體上所帶的靜電就可能將EPROM晶元擊穿,從而導致開機時出現「Verifying DMI pool data 」提示後死機的問題。再比如CPU插座附近的電容如果有質量問題,很可能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出現「爆漿」的嚴重故障。若電源質量不好,或者其他配件短路往往會讓主板上的電阻燒毀。對這類故障的判斷,可反復查看待修的板子,看各插頭、插座是否歪斜,電阻、電容引腳是否相碰,表面是否燒焦,晶元表面是否開裂,主板上的銅箔是否燒斷。
因為不恰當的帶電熱拔插,常常會造成主板介面損壞。比如因熱拔插列印機造成的並口損壞故障就很多,在不換主板的前提下,有以下處理方法:一是找一傢具備晶元級維修能力的廠家維修;二是添加一塊多功能卡。
3、主板兼容及穩定性故障
主板的兼容性故障也是比較常見的,比如無法使用大容量硬碟、無法使用某些品牌的內存或RAID卡等設備。導致這類毛病的原因,一是主板用料和做工存在問題,二是主板BIOS存在問題,一般通過升級新版的BIOS能夠解決。
主板穩定性故障也經常出現,這類故障往往是由於接觸不良、元器件性能變差,使晶元邏輯功能處於時而正常、時而不正常的臨界狀態而引起。如由於AGP插槽變形,造成顯卡與插槽接觸不良導致故障。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就是因為南北橋晶元過熱,而導致系統運行不穩定。最後簡單說一下主板的保養問題,主板最大的「敵人」就是灰塵,灰塵可能令主板遭受致命的打擊。因此我們應定期打開機箱用毛刷和吸塵器除去主板上的灰塵。
4、 晶元組與操作系統的兼容問題
很多朋友在安裝好操作系統後,發現在系統的設備管理中總有一名為「PCI SYSTEM MANAGEMENT BUS」的不明設備無法消除。這主要是因為主板晶元組與操作系統存在兼容性問題。需要安裝相應的修補程序來讓操作系統正確識別你的主板晶元組類型。如果不安裝補丁程序,還可能導致音效卡工作不正常(播放聲音語調變快)、顯卡驅動程序無法正確安裝、硬碟無法打開DMA模式、進入節能狀態後無法喚醒等故障。
對於VIA等兼容晶元組而言,其4-in-1補丁程序的正確安裝尤其重要。我們最好去廠家官方網站分門別類地下載各個設備的驅動程序。下載完這些驅動之後,再分別安裝,記住每裝一個設備的驅動之後要重新啟動計算機,才能使之生效。
三、主板BIOS常見問題處理
主板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配件,由於其需要有BIOS配合工作(相當於是軟硬體結合的產品),因此主板很多小BUG和不兼容的故障可能是BIOS本身存在問題或者設置不當導致。
1、BIOS設置不當導致的故障
因主板BIOS設置不當導致的故障很常見。這里只簡單舉兩個例子說明。比如系統無法正常啟動,多與BIOS設置有關。象硬碟類型設置有誤或者啟動順序設定不當。如果將光碟機所在IDE口設置為「NONE」,就會導致無法從光碟機啟動。若設置的USB啟動設備類型與實際使用的設備不匹配也無法正常啟動。
再比如系統運行不穩定很可能是因為內存的 「CASLatencytime」等參數設置不當導致。此外硬碟等PCI設備大部分是按33MHz標准製造的。因此我們超頻後,應該正確設置PCI匯流排頻率相對於系統匯流排的分頻。
當因為BIOS設置不當導致故障時,我們可以選擇「Load Default BIOS Setup」 選項,將主板的BIOS恢復到出廠時默認的初始狀態。
H. 電腦常出現的問題有那些
電腦常見故障之一——死機
死機是電腦的常見故障之一,每個使用過電腦的人恐怕都遇到過死機現象,電腦的死機確實是一件很煩人的事,有時還會給您帶來不小的損失。
在筆者的實際維修生涯中,造成死機的硬體故障最常見就是:CPU散熱器出問題,CPU過熱所致。
檢測方法:檢測這個故障的方法也很簡單,首先將電腦平放在地上後,打開電腦,觀察CPU散熱器扇葉是否在旋轉,如果扇葉完全不轉,故障確認。有時候,CPU風扇出現故障,但卻沒有完全停止轉動,由於轉數過小,所以同樣起不到良好的散熱作用。檢測這種情況筆者常用的一個方法是:將食指輕輕的放在CPU風扇上(注意,不要把指甲放到風扇上),如果有打手的感覺,證明風扇運行良好;如果手指放上去,風扇就不轉了,風扇故障確認。
解決方案:很間單,更換CPU散熱器。
其它造成死機的常見硬體故障:顯卡、電源散熱器出問題,過熱所致。
檢測方法:完全可以用上述方法來檢測顯卡散熱器,在這里我們就不再贅述。電源散熱風扇故障的檢測方法稍有不同,將手心平放在電源後部,如果感覺吹出的風有力,不是很熱,證明正常;如果感覺吹出的風很熱,或是根本感覺不到風,證明有問題。
解決方案:顯卡問題可以直接更換顯卡風扇;電源風扇雖然在內部,但同樣拆開自行更換,所需要只是一個螺絲刀而已。
電腦常見故障之二——重啟
電腦在正常使用情況下無故重啟,同樣常見故障之一。需要提前指出的一點是:就算沒有軟、硬體故障的電腦,偶爾也會因為系統BUG或非法操作而重啟,所以偶爾一兩次的重啟並不一定是電腦出了故障了。
造成重啟的最常見硬體故障:CPU風扇轉速過低或CPU過熱。
一般來說,CPU風扇轉速過低或過熱只能造成電腦死機,但由於目前市場上大部分主板均有:CPU風扇轉速過低和CPU過熱保護功能(各個主板廠商的叫法不同,其實都是這個意思)。它的作用就是:如果在系統運行的過程中,檢測到CPU風扇轉速低於某一數值,或是CPU溫度超過某一度數,電腦自動重啟。這樣,如果電腦開啟了這項功能話,CPU風扇一旦出現問題,電腦就會在使用一段時間後不斷重啟。
檢測方法:將BIOS恢復一下默認設置,關閉上述保護功能,如果電腦不再重啟,就可以確認故障源了。
解決方案:同樣為更換CPU散熱器。
造成重啟的常見硬體故障:主板電容爆漿
電腦在長時間使用後,部分質量較差的主板電容會爆漿。如果是只是輕微爆漿,電腦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但隨著主板電容爆漿的嚴重化,主板會變得越來越穩定,出現重啟的故障。
電腦常見故障之三——開機無響應(上)
經常使用電腦的朋友應該會碰到這種情況,開機時按下電源按鈕後,電腦無響應,顯示器黑屏不亮。除去那些傻瓜式的故障原因,如顯示器、主機電源沒插好;顯示器與主板信號介面處脫落外,常見的故障原因如下。
其實這個故障還分兩種情況,一是開機後CPU風扇轉但黑屏,二是按開機鍵CPU風扇不轉。我們先來分析比較簡單第一種情況。
「開機後CPU風扇轉但黑屏」的故障原因一般可以通過主板BIOS報警音來區分,我們將常用主板BIOS報警音的意義列在後面。
電腦主機一大殺手——灰塵
1、檢查電源和重啟按鍵是不是出了物理故障,最常見的是按下去起不來,兩個按鍵的任一個出現這種問題,均可以造成電腦無法正常開機。解決方法只能送修或更換機箱,因為機箱由於集成在機箱內部,普通用戶很難修理。
2、打開機箱,將主板BIOS電源拔下,稍等一會,再重新按上,看電腦是否可以正常運行。
3、將主板與機箱的鏈接線全部拔下,用螺絲刀碰觸主板電源控制針(由於有許多針,電源控制針的確認請參照主板說明書,別亂碰,會燒主板的),如果正常開機,證明是機箱開機和重啟鍵的問題。解決方法同上。
4、將電源和主板、光碟機、硬碟、軟碟機等設備相互之間的數據和電源線全部拔下,將主板背板所有設備,如顯示器、網線、滑鼠、鍵盤也全部拔下,吹乾主板電源插座和電源插頭上的灰塵後重新插上,開機。如果可以開機,再將設備一件一件插上,以確認故障源。確認後更新出故障的配件即可解決問題。
以上四步全部試完了,依然不可以確定故障源的話,在現在設備的情況下,已經不能確定故障源所在,只能將電腦主機送維修站了。估計故障是:電源或主板燒毀。
電腦常見故障之四——顯示器色斑
CRT顯示器全屏、一個角或是一小塊地方,出現色班,可以說並不是一個大故障,電腦仍然可以使用。但對於這個面子上的事情,如果不解決掉,總是用著不「爽」。
謝謝,希望對你有幫助
I. 經常玩電腦的朋友們必需注意哪些問題
電腦擺放位置很重要。盡量別讓屏幕的背面朝著有人的地方,因為電腦輻射最強的是背面,其次為左右兩側,屏幕的正面反而輻射最弱。以能看清楚字為准,至少也要50厘米到75厘米的距離,這樣可以減少電磁輻射的傷害。
注意室內通風:科學研究證實,電腦的熒屏能產生一種叫溴化二苯並呋喃的致癌物質。所以,放置電腦的房間最好能安裝換氣扇,倘若沒有,上網時尤其要注意通風。
注意酌情多吃一些胡蘿卜、豆芽、西紅柿、瘦肉、動物肝等富含維生素A、C和蛋白質的食物,經常喝些綠茶等等。
經常在電腦前工作的人常會覺得眼睛干澀疼痛,所以,在電腦桌上放幾支香蕉很有必要,香蕉中的鉀可幫助人體排出多餘的鹽分,讓身體達到鉀鈉平衡,緩解眼睛的不適症狀。此外,香蕉中含有大量的β胡蘿卜素,當人體缺乏這種物質時,眼睛就會變得疼痛、干澀、眼珠無光、失水少神,多吃香蕉不僅可減輕這些症狀,還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眼睛疲勞,避免眼睛過早衰。
J. 電腦各種卡頓一般有怎樣的表現或區別
電腦運行卡頓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電腦故障表現,當我們急用電腦卻發現電腦十分卡頓的時候會給人造成一系列郁悶的心情,有時甚至都有把電腦砸掉的念頭,對於電腦業余愛好者來說,想要解決電腦卡頓問題卻不是那麼一件簡簡單單的事,電腦運行卡頓的原因有多種,電腦在不同界面下卡頓的解決方案也不同,大家不要總把電腦卡頓的原因歸納在操作系統的問題上,其實在很多種情況下,電腦卡頓跟操作系統沒有任何關系,給電腦重裝操作系統也是徒勞無功的事。
電腦卡頓解決維修
5、電腦操作系統損壞導致的卡頓。很多電腦用戶喜歡給電腦操作系統更新漏洞補丁和更新硬體的驅動程序,其實這樣做對電腦的流暢性適得其反,系統的漏洞補丁會破壞操作系統的機構,請大家務必要記住不要更新系統漏洞補丁,也不要隨意升級硬體的驅動程序,更不要隨意刪除系統盤內的系統組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