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游戲對電腦主板的要求高嗎
高配游戲電腦主板有要求嗎
從整體配置上看,最好的處理器,最好的主板,最好的顯卡,最好的硬碟和內存,最好的顯示器,這幾點已經可以確保游戲的流暢和應用體驗,除此之外還有藍光光碟機,你的電腦還是你的私人影院,更是全家的娛樂中心。
首先在處理器的選擇上,目前英特爾和amd在高端領域已經分出了高下,英特爾的強大,讓我們沒有任何猶豫的理由,特別是英特爾第三代酷睿i7-3770採用22nm工藝,提供了物理四核八線程,主頻3.4ghz,最大睿頻3.9ghz,8mb三級緩存,tdp
77w,並且集成了hd4000核芯顯卡。而如此強大的處理器,售價不足2000元,遙想當年高端處理器動輒6000-8000元的價格,現在的處理器明顯厚道了許多。
主板的選擇頗有學問,搭配i7最好的主板當然是z77了,原生usb3.0,sata
6gb/s,這些都是上一代6系列主板不具備的。而z77主板當中,性價比最高的就是精英
z77h2-a2x
deluxe,只有799元,不僅在一線主板當中是最便宜的,即便所有z77主板當中也是性價比很高的一款。在規格方面,支持lga1155介面的全系列處理器,支持雙通道ddr3-2667(oc)內存以及usb3.0,sata
6gb/s等,並支持nvidia
sli技術以及amd
crossfirex技術,甚至還提供了一條mini
pci-e可以擴展固態硬碟或者無線網卡等等。
精英黃金主板z77h2-a2x
deluxe
內存方面,來自芝奇的內存竟然是贈品,兩條ddr3-1600
4gb組成的8gb內存組合來自顯卡盈通hd7850顯卡。現在購買盈通
r7850-1024gd5
t1
極速版就可獲贈兩條芝奇4gb內存,還是非常劃算的,內存目前的價格少說也要250元左右,而顯卡的價格只有1299元,如此算來可以說是全場最低。
盈通
r7850-1024gd5
t1
極速版和芝奇
ddr3-1600
4gbx2
至於硬碟方面,ssd+hd的配置才是最經濟、高效的選擇,三星840系列的120gb
ssd硬碟用作系統盤,加上西部數據綠盤2tb機械硬碟作為數據盤,不僅滿足速度的需求,還滿足了大容量數據存儲的需求,兩者加在一起不過1200元左右,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三星840系列120g和西部數據綠盤2tb
機箱方面,性價級的產品來自撒哈拉機箱和安鈦克電源。機箱造型前衛且大膽,藍色led光源散熱風扇,幾乎全透明的側面板,清晰查看內部情況。再有,電源功率十足且性價比極高,450w的功率只有區區289元的價格,還是安鈦克120mm靜音款。
撒哈拉
走線大師gl6玩家版和安鈦克
vp
450p
最後要說的是顯示器,對於游戲迷來說,屏不夠大可不成,但是也不能價格太高。宏碁
a231hlbbmii的剛好就是這么一款大屏,高性價比的選擇,並且其內置音箱,提供了雙hdmi介面,與顯卡連接十分容易,並且hdmi介面只需要一根線就可以實現視頻和音頻的雙傳輸。但是,最讓消費者心動的恐怕還有另一個原因,因為這是第一款23寸,999元的ips面板顯示器,ips面板提供了更廣的可視角度。
宏碁
a231hlbbmii
如此算下來,頂級的處理器,頂級的主板,超值的高端顯卡還送8g內存,固態硬碟為系統提速,大容量機械硬碟負責數據的存儲,還有前衛的機箱,大功率電源,ips面板的大屏顯示器,這一切就只需要7000元,是不是很超值呢?
『貳』 組裝電腦什麼配置比較好
兄弟你的問題比較籠統,具體看做什麼用,看預算,夠用就好,,不需要過度追求。本人做電腦的。一般辦公I3比較經濟實惠性能也不錯,打游戲I5或更高。
『叄』 電腦主板高低配置決定什麼
通常主板要與處理器匹配,這里的匹配最低限度為:主板為處理器供電的電路能夠為處理器提供足夠的電流強度。
因此,入門級主板雖然參數上也支持四核及以上處理器,但由於為了降低售價,主板廠家通常會縮減主板的各項規格,包括供電的相數,從而導致高端處理器在入門級主板上無法完全發揮性能。
本著夠用就行的原則來搭配主板是個不錯的決定,如i5-4XXX四核處理器搭配B85主板,或i7-4XXXK主板搭配Z97主板(適合超頻),一方面可以發揮處理器的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電腦的造價。
當然,低端主板的功能和擴展介面比高端主板少很多,這個要根據實際需求選用。
電腦配置要求有以下幾個重要的方面
1,CPU,CPU是一部電腦的核心部件,好比人的大腦CPU的高低也是決定你電腦性能跟價格的主要因素。
2,主板,如果你CPU足夠高的情況下最好也選一塊晶元組高的主板,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CPU的性能,好的主板也相當於給了整台電腦一個強裝的身體
3.內存,內存標配8G
4.硬碟,主板帶M.2介面的話,直接上一個M.2
5.顯卡如果要玩游戲就直接高端顯卡吧。
6.電源,配置高,電源也要足夠強勁
『伍』 電腦配置要求
電腦的配置,是衡量一台電腦性能高低的標准。主要由CPU、顯卡、主板、內存、硬碟、顯示器、機箱、光碟機、鍵盤、滑鼠和散熱系統決定。
國外的筆記本電腦品牌有惠普、蘋果等,國產的筆記本電腦品牌有:華碩、宏碁、神舟等。
硬體方面
1.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三級緩存,核心數量。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三級緩存越大,核心越多。速度越快的CPU只有三級緩存影響響應速度。
2.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2-800,DDR3-1333、DDR3-1600、DDR4-2133),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而處理數據的速度主要看內存屬於哪種類型(如DDR就沒有DDR3處理得快)。
3.主板,主要還是處理晶元,如:筆記本i965比i945晶元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晶元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依此類推。
4.硬碟,硬碟分為固態硬碟(SSD)、機械硬碟(HDD)、混合硬碟(SSHD),固態硬碟速度最快,混合硬碟次之,機械硬碟最差。越大的硬碟存的文件就多,(如存放電影,音樂等)首先硬碟的數據讀取與寫入的速度和硬碟的轉速(分:高速硬碟和低速硬碟,高速硬碟一般用在大型伺服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碟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台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到高速硬碟在筆記本電腦中由於電腦移動振動意外刮傷硬碟碟片以及功耗和散熱原因。
硬碟速度又因介面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說的串口)介面,早前的硬碟多是IDE介面,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介面的要慢些。
硬碟也隨著市場的發展,緩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是16M或32M或更大,就像CPU一樣,緩存越大,速度會快些。
5.顯卡:要注意顯卡的流處理能力以及顯存大小和顯存位寬,越大越好。這項與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如運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圖形軟體以及玩大型3D游戲顯卡除了硬體級別上的區分外,也有「共享顯存」技術的存在,和一般自帶顯存晶元的不同,就是該「共享顯存」技術,需要從內存讀取顯存,以處理相應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稱之為:動態顯存。這種技術更多用在筆記本電腦中。
6.電源,這個只要功率足夠和穩定性好(一般300W就足夠一般家庭電腦用功率,500W大部分電腦都沒有問題了),穩定的電源是很重要的,對於電腦各個電子元件穩定的電壓以及電流都是電腦壽命的關鍵。
7.顯示器:顯示
『陸』 主板和CPU搭配有什麼要求
首先肯定要選擇與主板能匹配的CPU,確認好CPU的型號以及插槽,以及上面提到的,什麼型號的CPU配什麼樣的主板,例如是Intel酷睿i5-7500的CPU,插槽類型為LGA1151,製作工藝為14nm,那麼你可以去網上查找相關的資料,尋找LGA1151介面的主板,這樣你就可以確定你需要的主板了。一般情況下,不管是主板還CPU,你都可以根據信息去相應的官網查找與其對應的配件信息,注重CPU的介面類型就可以了。AMD主板也是一樣道理。
在Intel的CPU中,有很多名字後面都是帶K的,這個K代表的意思是超頻,為什麼要超頻呢?CPU有一項重要的參數數值,那就是CPU的主頻,主頻越高,運算能力越好,處理信息的速度就越快,說白了就是快。追求性能的玩家都會選擇帶K的處理器。
要根據自己應有的預算進行選購,不要聽著別人說什麼什麼好就去買什麼,其實在其他配件平庸的情況下,不一定可以發揮出最高的性能,多去實體店試一下同等配置機器之後你會有很強烈的實際感受,然後經驗累積,這樣你就可以配出一台屬於自己專屬的DIY電腦啦。
『柒』 電腦主板什麼配置好
已經掛掉的升技,這個品牌絕對是技術一流,華碩只是它的小弟哈
『捌』 配電腦對主板的要求高嗎
主板是個關鍵的配件,其他所有硬體都要安裝在主板上或者連接到主板才能運行
在組裝電腦時,要著重考慮主板,要根據你想使用的cpu和你的預算來選擇主板,一般你要做設計或者玩大型游戲的話,主板要選擇主流級別以上的主板,如果只是看看視頻小游戲辦公等目的,那麼只要選擇入門級的主板即可
『玖』 電腦主板配置高些有啥好處
主板其實就是一個骨架。骨架不結實,是致命的。好的主板,超頻性能會很強。好的主板,會支持很多最新的硬體。好的主板運行起來會很穩定。好的主板給CPU供電會很穩定。另外主板上還有集成的網卡和音效卡,好的主板,這些集成的東西也會高一個檔次 。建議買電腦的時候,買主板的價格別跟顯卡價格錯太遠,比如你買了一個600塊錢的顯卡,卻買了一個250塊錢的主板,雖然插上一樣用,但實際上這是顯然得不償失的! 從基礎上說所謂P43和P45主板,就是搭載了不同型號的主板晶元組,也就是一般說的北橋晶元。主板晶元組的不同帶來了兩塊主板規格的不一樣。那麼從參數上來看:
相同之處:
P43\P45都支持800/1066/1333前端匯流排頻率,支持Intel Celeron 400、Pentium 4、Pentium 4 EE、Pentium D、Pentium EE等系列處理器,支持PCI Express 2.0 x16規格(也就是顯卡插槽),南橋技術採用的是ICH10或ICH10R,提供HD Audio,支持SATA RAID 0,1,5,10,Matrix RAID等陣列模式,以及對SATA、USB介面的支持等。
簡單來說,就是可以支持同樣的前端匯流排頻率、可以適用同樣的CPU、同樣的顯卡插槽規格、可以搭配同樣的南橋晶元和提供同樣的音效卡、介面等支持。
不同之處:
1、P43支持DDR2 667/800,DDR3 800/1066內存規格,而P45支持DDR2 667/800,DDR3 800/1066/1333內存規格。就是說比P43多支持DDR3 1333的內存。
2、P45拆分兩條8×帶寬的PCI-E插槽,支持ATI CrossFire技術,而P43則不支持。
因此,P43與P45兩者之間唯一的區別就是P43不支持ATI CrossFire雙卡並聯和不支持DDR3 1333的內存。而其他規格基本上完全一樣。
分析一下,其實區別極其的簡單,但為什麼仍然出現那麼多爭議呢?!因為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超頻問題
說起P43\P45來,最常提起也最常見到的說法是——「超頻上P45,不超頻上P43。」為什麼這么說呢?
這是因為超頻的時候應考慮主板的FSB,也就是前端匯流排。它是指CPU與北橋晶元之間的數據傳輸匯流排。前端匯流排的頻率,就是處理器與主板交換數據的通道,既然是通道,那就是越大越好。也就是說你超頻的時候必須考慮到主板的前端匯流排可以達到的頻率。
這時、P43\P45的區別就出來了,P43晶元組有對FSB限制,稍往上一點就遇到這個外頻牆問題,P45則不存在這問題。同時由於P45的價格定位是面向中高端,產品出來後晶元組的體質普遍比P43要好。所以在選擇超頻的時候大家則更願意選擇P45。
但要說的是,以後Intel可能開放新BIOS,解除對P43晶元組的FSB限制或者進一步完善BIOS,則P43同樣能夠帶來更高的超頻享受。
二、交火問題
交火也算是個問題?!不是說P45支持、P43不支持嗎?那有什麼好比較的! 呵呵,話是這樣說,那隻是Intel發布規格的時候自己的想法。真正產品出來後就千差萬別了。
P43也出現了可以交火的產品,如:技嘉GA-EP43-DS3R( http://proct.pcpop.com/000106279/Index.html);
而P45也出現了不交火的產品,如:技嘉GA-EP45-DS3L( http://proct.pcpop.com/000106288/Index.html)。
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了,既然P43就可以交火了,而且同樣使用了PCI Express 2.0 x16規格的顯卡插槽,那還要P45干什麼。其實這裡面還是有差別,仔細看看現在P43出的可交火主板,採用的方法大都是通過調整PCI-E通道的分配,使其擁有16x+4x交火。這和原來大多數P35主板採用的交火方式如出一轍。與P45默認支持雙PCI-E 2.0 X8相比,這種X16+X4的配置完全不夠用,X4形成了嚴重的性能瓶頸。實際交火性能則肯定比不過雙X8的P45,而且是解析度越高、性能差距就越大。
所以這樣來看,想要更好的組雙卡交火選規格更高的P45還是值得的。
三、組RIAD的問題
經常會在認識上有個誤區,認為P43就不支持RAID,P45就支持RAID。其實這只是一個慣用搭配問題。
RAID也就是磁碟列陣功能,想要主板原生的支持RAID而不通過三方軟體或插卡的話,就必須南橋晶元支持RAID功能。而現在推出的主板中,往往是P43+ICH10、P45+ICH10R的組合,即是說P43的北橋晶元+ICH10的南橋晶元,P45的北橋晶元+ICH10R的南橋晶元兩種慣用搭配。而ICH10R就是支持RAID功能ICH10而已。顯然,支不支持RAID跟P43\P45一點關系都沒有,而是應該看搭配的南橋晶元是不有RAID功能。
從產品上看,其實不帶R的P45主板和帶R的P43主板也都是有的,比如上面的技嘉GA-EP43-DS3R就是一款帶RAID功能的主板。
綜合上述的問題,其實P43、P45的區別也就非常的簡單了。唯一的區別就是在交火、超頻上P45主板要更好而已。而考慮到現在DDR3 1333的內存高高在上的價格,內存支持上的差別也可以忽略不計。一般來說P43面對中低端用戶,各方面配備齊全且價格公道;而P45則面向中高端用戶,更注重附加性能,在千元以上有不少奢華之作,著實令人眼饞!
從產品定位上來說,Intel的規劃中P45是取代原來主流的P35的。但從現在市場的價格排布來說,P43和P35價格基本一致,而P45普遍有貴近200元的差價,所以真正在市場上取代P35成為主流的是P43。在這個價位上的P43也更適合廣大的非玩家用戶。當然不排除以後P45降價了則成為真正的主流主板配置,但相比之下我個人的意見則更期待那個時候的X48了。
『拾』 配電腦對主板的要求高嗎
主板最重要的是穩定性,要求一般不是很高,但是也不能過差,一般可以考慮用CPU一半的價格買主板,這樣性價比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