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腦設置 > 哪些電腦帶tsx指令

哪些電腦帶tsx指令

發布時間:2022-10-24 14:03:15

⑴ 為什麼我的i7 9700K打開CPUZ沒有TSX

Intel在測試中發現TSX指令集存在一個嚴重錯誤,會導致系統出現不可預知的行為,而且無法通過系統、固件/BIOS的更新進行修復,所以不得不使出了殺手鐧:升級新的微代碼,直接禁用!
你的就是升級新BIOS才禁用的,本身是有的
10000系列新CPU直接就把這個指令集省掉了

⑵ 筆記本CPU是什麼意思

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縮寫,即CPU,CPU是電腦中的核心配件,只有火柴盒那麼大,幾十張紙那麼厚,但它卻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電腦中所有操作都由CPU負責讀取指令,對指令解碼並執行指令的核心部件。CPU的主要運作原理,不論其外觀,都是執行儲存於被稱為程式里的一系列指令。在此討論的是遵循普遍的架構設計的裝置。程式以一系列數字儲存在電腦記憶體中。差不多所有的CPU的運作原理可分為四個階段:提取(Fetch)、解碼(Decode)、執行(Execute)和寫回(Writeback)。 Intel公司生產的Core牌CPU第一階段,提取,從程式記憶體中檢索指令(為數值或一系列數值)。由程式計數器(Program Counter)指定程式記憶體的位置,程式計數器保存供識別目前程式位置的數值。換言之,程式計數器記錄了CPU在目前程式里的蹤跡。 提取指令之後,程式計數器根據指令式長度增加記憶體單元。指令的提取常常必須從相對較慢的記憶體尋找,導致CPU等候指令的送入。這個問題主要被論及在現代處理器的快取和管線化架構(見下)。 CPU根據從記憶體提取到的指令來決定其執行行為。在解碼階段,指令被拆解為有意義的片斷。根據CPU的指令集架構(ISA)定義將數值解譯為指令。 一部分的指令數值為運算碼(Opcode),其指示要進行哪些運算。其它的數值通常供給指令必要的資訊,諸如一個加法(Addition)運算的運算目標。這樣的運算目標也許提供一個常數值(即立即值),或是一個空間的定址值:暫存器或記憶體位址,以定址模式決定。 在舊的設計中,CPU里的指令解碼部分是無法改變的硬體裝置。不過在眾多抽象且復雜的CPU和指令集架構中,一個微程式時常用來幫助轉換指令為各種形態的訊號。這些微程式在已成品的CPU中往往可以重寫,方便變更解碼指令。 在提取和解碼階段之後,接著進入執行階段。該階段中,連接到各種能夠進行所需運算的CPU部件。 例如,要求一個加法運算,算數邏輯單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將會連接到一組輸入和一組輸出。輸入提供了要相加的數值,而且在輸出將含有總和結果。ALU內含電路系統,以於輸出端完成簡單的普通運算和邏輯運算(比如加法和位元運算)。如果加法運算產生一個對該CPU處理而言過大的結果,在標志暫存器里,運算溢出(Arithmetic Overflow)標志可能會被設置(參見以下的數值精度探討)。 最終階段,寫回,以一定格式將執行階段的結果簡單的寫回。運算結果極常被寫進CPU內部的暫存器,以供隨後指令快速存取。在其它案例中,運算結果可能寫進速度較慢,但容量較大且較便宜的主記憶體。某些類型的指令會操作程式計數器,而不直接產生結果資料。這些一般稱作「跳轉」(Jumps)並在程式中帶來循環行為、條件性執行(透過條件跳轉)和函式。 許多指令也會改變標志暫存器的狀態位元。這些標志可用來影響程式行為,緣由於它們時常顯出各種運算結果。 例如,以一個「比較」指令判斷兩個值的大小,根據比較結果在標志暫存器上設置一個數值。這個標志可藉由隨後的跳轉指令來決定程式動向。 在執行指令並寫回結果資料之後,程式計數器的值會遞增,反覆整個過程,下一個指令周期正常的提取下一個順序指令。如果完成的是跳轉指令,程式計數器將會修改成跳轉到的指令位址,且程式繼續正常執行。許多復雜的CPU可以一次提取多個指令、解碼,並且同時執行。這個部分一般涉及「經典RISC管線」,那些實際上是在眾多使用簡單CPU的電子裝置中快速普及(常稱為微控制(Microcontrollers))。

⑶ 請問我這個CPU可以開啟TSX嗎

開不了的,9系的CPU是從BIOS的軟體層面上屏蔽的
10系的是從硬體層面直接砍掉了這個指令集
據說會導致某些運行程序不穩定所以砍掉了

⑷ cpu的TSX的指令集用來做什麼的為什麼我的i5 4690k沒有這個指令集

Intel的TSX指令集是針對粗細粒度線程鎖定的。

如何判斷 cpu 支持 tsx指令集

。。用CPU-Z工具就可查看,但不知何故,Intel後來取消了這個tsx指令集,只在伺服器版U中保留。

⑹ 我的E3-1231V3有指令集TSX,我看網上有的E3-1231V3沒有TSX,哪一個是真的

以INTEL家官網的產品型號說明為准。其他地方不準的。尤其是CPU參數,那麼多指令集,很多時候都沒人看的

⑺ 電腦主板V3V5V7是什麼意思



CPU-Z是一款比較常用的CPU檢測軟體,它不僅支持檢測Intel或AMD全系列處理器,還可以支持檢測主板、內存等信息。鑒於不少電腦愛好者對CPU-Z檢測出來的結果存在疑問,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關於CPU-Z檢測CPU型號全面解析。

CPU-Z軟體打開後即可查看處理器各項參數,接下來我們來詳細解析。

圖為Intel酷睿I5-6600K的CPU-Z檢測結果

1、名字

CPU-Z軟體檢測結果的第一欄為「名字」,名字就是您電腦中的處理器的型號。

不過CPU-Z軟體檢測的時候,名字和規格顯示結果不一致的問題,名字欄可以理解為這是CPU-Z拿到處理器後與自身資料庫比對後第一反應的結果,這個結果對檢測ES型號不顯的處理器有一定的幫助,而對於我們正式版或者正顯型號的產品,只會多幾分誤導,因此千萬不要去看【名字】這一欄參數!

2、代號

即為核心代號,用於區分處理器的核心架構,比如Skylake就是第六代處理器核心代號,第五代是Broadwell,而第四代則是Haswell。

3、TDP熱設計功耗

現階段最通俗的解釋就是:同一系列處理器,TDP越大,性能越強。TDP是一個可以修改的參數,並不是實際功耗,而至於怎麼修改,英特爾以及OEM製造商可以根據他們對處理器的預期表現而進行設定。I5-6600的TDP是65W,而到了6600K就被設定在95W,這是為什麼呢?TDP設定的越高,處理器就越不容易降頻,這對6600K的超頻表現就越不容易產生限制。

很多至強E5的TDP設在130W甚至更高,這是因為這些伺服器、工作站處理器經常需要高負載運行,所以TDP定的高一些就不容易出現性能下降。而在日常使用中,這些處理器的實際功耗往往都要低於TDP是95W的普通桌面處理器。有人問我,為什麼E3-1230V3沒有核芯顯卡,TDP在80W,而I7-6700有核芯顯卡,頻率和E3一樣,TDP卻只有65W?因為至強E3系列主要是為工作站所設計,高負載的數據設計、渲染都會對處理器的穩定性產生極大的依賴,TDP為80W的E3-1230V5在這一過程中的表現一定是要比I7-6700更加穩定的!而我們日常家用環境下,不帶核芯顯卡的E3實際功耗是要略低於I7的。

4、插槽

其實這個翻譯是通俗化了的,因為准確的英文翻譯過來是封裝形式。最通俗的講,LGA就是我們所說的觸點式介面的處理器,包括絕大部分的英特爾桌面級處理器以及AMD的皓龍系列處理器;PGA就是我們所說的針腳式處理器,包括可以更換的移動版處理器以及絕大部分的AMD桌面處理器;BGA封裝就是焊接在主板上的形式,無法更換。

5、工藝

製造工藝納米數越小,代表越精細,處理器也就越先進。第四代Haswell處理器為22納米製造工藝,而六代skylake處理器為14納米製造工藝。

6、核心電壓

同一架構處理器的核心電壓在同一主頻率的對比中,電壓越低代表處理器的體質越好,但是經常有人拿著0.1V、0.3V的核心電壓問我們,我的處理器體質是不是很牛?兄弟我只想告訴你,你這個明顯是主板檢測錯誤。現階段處理器的核心電壓幾乎是不可能低於0.7V的!

7、規格

檢測的這欄才是重點!一款正式版的處理器會在規格欄顯示出完整的處理器型號以及主頻大小。

當檢測的型號後面有ES字樣,說明這是一款QS(品質確認)版的處理器,雖然也是屬於工程測試版處理器的一種,但是這類CPU和正式發售的型號基本沒有任何差別,售價上相比正式版略低。

另外,如果只顯示主頻,而不顯示型號的處理器,就是標準的ES不顯測試版處理器了,它屬於測試型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問題,因此不建議購買,但是這類處理器售價較便宜。

目前不少奸商自創「QS不顯「這種叫法來迷惑消費者,切記,只要可以被歸類到QS類別下的測試版處理器,都是可以在規格欄中都可以查到具體型號的,如果不顯示具體型號,那麼就是ES不顯,不值錢。

1~6是絕大部分用戶看不懂的類目,那麼它們代表什麼意思呢?

①和④是一對,這組數據並沒有什麼意義,所有的英特爾處理器的系列/擴展系列都是6/6!所有AMD處理器的系列都是F,擴展系列有些是F,有些是15。所以這組數據意義不大。

②和⑤是一對,這組數據其實是處理器架構的決定數據,比如E/5E就代表Skylake,而C/3C就代表Haswell,而7/17就代表酷睿2。

③和⑥是一對,這組數據相對比較重要,同一型號的正式版處理器如果修訂號存在差別,那麼其實際功能也會存在差異。比如說酷睿2四核Q6600,G0修訂號代表TDP是95W,而B3修訂號代表TDP是105W。如果你去淘寶買當下熱門的E5-2670,賣家會強調他們賣的是C1版還是C2版,C2更貴一些,

因為C2版在C1的基礎上加入了對VT-d虛擬化技術以及TXT可執行信技術的支持。然而,這兩個技術對普通用戶並沒有什麼卵用。買ES處理器的用戶也需要關注修訂號,修訂號越新的CPU相對存在的BUG也會更少一些。

⑦指令集

其實吧,這個翻譯不合理,CPU-Z所列出來的指令集都是擴展指令集,連最本質的X86指令集都沒有列上去。所以我們應該叫⑦為擴展指令集。

下面裝機之家給大家非常通俗的解釋一下這些擴展指令集的功能,讓你也可以更專業一點。

MMX

MMX是X86處理器首個加入的擴展指令集,於1997年首次出現在奔騰MMX處理器中,是處理器中最重要的提升多媒體性能的擴展指令集,AMD的MMX(+)是對MMX指令集進一步完善之後的結果(AMD原先還有個3D NOW!指令集);

SSE家族

SSE指令集家族本質上是MMX的延伸,主要還是提升了處理器的多媒體能力以及運算性能。其中SSSE3指令集是英特爾酷睿架構的標志,當然,它後來也被應用在AMD處理器中。AMD的SSE4A可以理解為是對SSE4系列指令集的補充;

【EM64T(英特爾)/X86-64(AMD)】具備這兩種擴展指令集的處理器就是我們所說的64位處理器,可以安裝64位操作系統。AMD早在2003年就已經將64位擴展指令集應用在自家消費級處理器上,英特爾則是晚了好久;

【VT-X(英特爾)/AMD-V(AMD)】虛擬化技術,最早是由AMD向廣大用戶普及的,英特爾之前只有高端處理器才有這一指令集;

【AES】加密運算指令集;

【AVX/AVX2】浮點運算擴展指令集,這一指令集極大地提升了處理器的浮點運算能力;

【FMA3/FMA4(AMD)】FMA指令集可以看做是AVX的補充集或者子集。

【TSX】TSX命途多舛,一度在Haswell以及Broadwell處理器上被禁用,因為存在運算BUG,TSX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提升處理器多線程運算的效率。

下面也是重點:

①核心速度

指的是當前處理器核心的速度!很多人總是問為什麼我的I5-4590明明主頻是3.30GHz,現在只有1.6GHz或者其他達不到標稱的頻率??

這是因為英特爾處理器支持EIST增強型節能技術(2003年以後處理器基本都有這項技術),處理器會根據當前任務量(負載高低)而在最低頻率(Haswell之後是0.8GHz,之前一般是1.2~1.6GHz)與最大睿頻之間自由切換頻率!!!所以不要對你的處理器頻率總是一直變啊變感到擔心!如果哪一天它卡在某個頻率不會動了,你才應該感到擔憂!AMD同樣有類似節能技術,叫「涼又靜」。

②倍頻/③匯流排

倍頻X匯流排=主頻。處理器節能技術實現的關鍵就是倍頻一直在變。

【關於英特爾匯流排的說明】

從第二代處理器開始,英特爾使用了DMI匯流排,頻率是100MHz,但是根據主板上的時鍾發生器的差異,這個頻率幾乎不可能正好100,一般都是99.76~101之間。如果你的操作系統支持HyperV虛擬化,並且你將它開啟,你的匯流排速度會進一步降低到96MHz左右,並且VT-X也會在CPU-Z的檢測中消失。

④額定FSB

FSB前端匯流排是一種淘汰的匯流排技術,應用在奔騰4~酷睿2期間的處理器中,其頻率與外頻的關系式:FSB=外頻X4

【處理器緩存】

⑤一級數據/⑥一級指令

英特爾所有的處理器每一個核心都是同時具備一級指令緩存以及一級數據緩存的。有幾個物理核心,CPU-Z就會在這里寫上X核心數目(圖中為四核I5,所以X4)。

AMD處理器的話,採用模塊化架構以來,每個核心單獨擁有一級數據緩存,但是指令緩存則是一個模塊中的兩個核心共享的。

⑦二級緩存

英特爾處理器現在一般都是每個核心分配256KB二級緩存,從第一代酷睿I開始都是如此。

AMD的二級緩存是每個模塊共享的。

⑧三級緩存

不論英特爾處理器還是AMD處理器的三級緩存都是所有核心共享的。

【擴展】四級緩存:英特爾採用iris Pro系列核芯顯卡的CPU都擁有128MB或更大的四級緩存,這個參數只有在AIDA 64的CPU檢測中才能看到,如下圖:(i7-5775C的緩存分布)

【核心數/線程數】核心數就是代表物理核心的數目,四核處理器這里就顯示4,支持超線程技術的處理器,線程數就是核心數的2倍,千萬不要把線程數當作核心的數目來看待!兩者存在本質區別!任務管理器中的處理器負載框框的數目代表的是線程數!因此千萬不能被任務管理器蒙騙了。

總結:CPU-Z的參數怎麼看 CPU-Z檢測CPU型號全面解析

以上就是CPU-Z的參數怎麼看 CPU-Z檢測CPU型號全面解析的全部內容了,我們下期再見,拜拜!

http://www.pcwolke.com/4497.html

⑻ cpu的TSX的指令集用來做什麼的為什麼我的i5 4690k沒有這個指令集

Intel的TSX指令集是針對粗細粒度線程鎖定的。在多核多線程處理器中,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多線程對某一資源都需要調用的時候,需要仲裁。當一個線程調用該資源時,另一線程就無法調用,如果調用了,就會發生錯誤。而如今的程序員,為了防止線程爭搶,發生錯誤,都用粗粒度鎖定——也就是該線程佔用的絕大多數資源,其他線程都不得爭搶。這樣也導致了一些,本不需鎖定的資源,也被鎖定了,其他線程利用不了,降低了多核多線程處理器的多線程性能。TSX指令集就是要讓程序員或開發工具更方便、准確地進行細粒度鎖定,讓資源更有效地使用。對於當今的多核處理器,是個好東西。

但是……Intel前不久發現TSX指令集存在Bug,導致其將消費級市場CPU的TSX指令集全部取消,只保留商用Xeon的……所以,早期的CPU-Z截圖,是有這個TSX指令的,後面的就沒了。

一般對家用影響不大,不用特別擔心。

⑼ i511400f有tsx指令集嗎

沒有,i511400屬於中端型號為6核 12線程設計,具有12MB三級緩存,支持AVX2、AVX512F 指令集

⑽ 11900k有tsx指令集嗎

沒有。11900K是面世久的十一代酷睿高端桌面CPU,八核十六線程。由於未鎖倍頻,具備超頻潛力。11900K搭配英特爾500系晶元組的主板,是沒有tsk指令的,不允許進入。

閱讀全文

與哪些電腦帶tsx指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從電腦下軟體到u盤 瀏覽:676
電腦網路轉發wifi 瀏覽:810
電腦拔出列印機怎麼列印 瀏覽:535
長63寬37是多少寸的電腦 瀏覽:513
電腦軟體怎麼製作三d動畫片 瀏覽:256
ram電腦配置 瀏覽:420
手機上怎麼設置允許電腦登錄微信 瀏覽:405
電腦一開機黑屏鍵盤燈就亮 瀏覽:358
電腦開機後黑屏顯示正在嘗試修復 瀏覽:747
蘋果電腦瀏覽器二級網頁打不開 瀏覽:108
電視電腦無線連接的方法 瀏覽:323
電腦棉花糖無線網頁網址 瀏覽:966
為什麼電腦打開沒反應了 瀏覽:285
電腦如何更改桌面壁紙 瀏覽:687
電腦顯示屏黑屏有什麼原因 瀏覽:804
單反照片導入電腦用什麼軟體美顏 瀏覽:317
米8照片如何往電腦上存儲 瀏覽:452
電腦文件的英文 瀏覽:823
4核4g電腦配置好么 瀏覽:650
電腦網卡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498